组织行为学--第八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组织行为学(组织变革与发展)
https://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加强沟通与宣传、建立支持团队、提供培 训与支持、激励员工参与。
PART 03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机械式组织结构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
有机式组织结构
强调灵活性和创新,组织层级扁平化,决策权分 散。
混合式组织结构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的特点,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增强团队合作
组织行为学关注群体和团队层面 的行为,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 合作和沟通氛围,提高组织的协 同效应。
促进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组织塑造积 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 归属感和忠诚度。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心 理学,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逐渐 形成了独立的学科领域。
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02
经验二
强化团队建设与沟通。组织应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团队建
设活动和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员工的合作意识和整体绩效。
03
经验三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灵魂,应积极营造符合组织价
值观和战略目标的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创造力。
策略
组织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团队建设、文化塑造。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过程
评估变革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
实施计划、监控变革过程、调整 方案。
研究报告组织行为学第8章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具有目的性、系统性、互动 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它受到组织内部 结构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01 02
相互影响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组织文化通过影响成员的价 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运行和绩效。同时,组织行为也 会反作用于组织文化,形成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促进组织文化变革和传承 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透明和有效的沟通,可 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目的,增 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强化领导力
领导在组织文化变革和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领 导者需要积极倡导和践行组织文化,通过自身的 言行影响员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弱文化
弱文化是指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 不强烈,员工的行为更多是基于 个人的价值观和经验。
混合文化
混合文化是指组织中存在不同的 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有自己的价 值观和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的塑造
领导者角色
领导者在塑造组织文化中起着关键作 用,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对组织文化 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招聘与选拔
通过招聘和选拔过程,组织可以吸引 和保留与组织文化相符的员工。
共同目标
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都服务于组织的整体目标,组织文化通过塑造共同 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使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03
相互促进
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同时,有效的组织行为也能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
的良性循环。
组织行为在组织文化中的作用
塑造共同价值观
组织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 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等手段,组织行为有助于 塑造和强化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第八章 组织学习与创新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在2010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 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制造业更加迫切需要推 广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地位和主导作用, 形成一批有国际竞 争力的创新型领军 企业。
2018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工作方案》, 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公平竞争的 市场环境。 2018年1月,安徽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金融财税政策,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个体创新与组织创新
(二)个体创新
个体创新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创造力和个体创新行为两方面。
• 个体创造力主要关注创意的产生。个体创造力的经典定义为:个体在工 作上的一种方法,它产生新奇而适当的想法、过程和解决办法。
• 个体创新行为是一个过程,与前文述及的创新定义更贴近。也有人将个 体创新行为界定为能够引导新的、有用的观点、过程、产品或程序产生 和应用的行为,认为个体创新行为包含寻找机会、产生想法、形成调查、 支持以及应用五个阶段,并将个体创新视为有益的创意予以产生、导入 以及应用于组织中任一层次的所有行为。
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理解 忽视了组织的整体学习,未探索组 组织学习,关注学习主体——人 织学习中知识的流动过程
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不断从组织内部和外部获取知识,及时 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从而增加组织的知识积累,提升学 习能力,改善组织运行并最终提升组织绩效的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个体创新与组织创新
第八章 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参考答案
丁敏《组织行为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注:本答案为参考答案,仅供参考)第八章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一、名词解释1.敏感性训练是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来改变行为的方法。
在训练中,成员处于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讨论他们自己以及相互的交往过程,并且有专业的行为科学家稍加引导。
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3.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际上,知识经济是智力资源消耗型经济,它主要依赖于知识、智力的投入。
可以说,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本的投入为主的经济,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4.组织发展是指将行为科学知识广泛运用在根据计划发展、改进和加强那些促进组织有效性的战略、结构和过程中。
5.大群体干预这种做法涉及将公司各部门成员——常常还有公司外的重要人士,拉到公司以外的一个地方开会,讨论问题或机会,并为变革做计划。
6.工作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英国塔维斯特克所提出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的基本思想是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使技术和人协调一致。
7.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组织管理领域这个狭义范围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
具体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8.CIS策划,即组织形象塑造,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理念识别(MI)(2)行为识别(BI)。
对内有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企业礼仪和风尚、工作环境与气氛等;(3)视觉识别(VI)。
二、单选题1.A 2.D 3.A 4.C 5.C三、多选题1.ABC 2.BCDE 3.BCE四、简答题1.工作生活质量也称为“劳动生活质量”,它是根据“生活质量”引申而来的术语,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
工作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英国塔维斯特克所提出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的基本思想是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使技术和人协调一致,但其实施方案首先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
组织行为学48-15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一、组织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哲学、 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 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 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注意: 1.组织文化客观存在。 2.组织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小气候)。 3.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领域。4.组 织文化往往以总和的形式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案例2 在做出战备之后,海尔迅速地派出第一批人进驻红 星电器厂。海尔派去的第一批进驻红星电器厂的人, 不是总裁,不是财务人员,也不是盘库的,而是海 尔文化中心的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文化先 行,并做为他们整个兼并的战略。到了红星电器厂 之后,现在海尔集团最高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 分几次亲自到红星电器厂,给它所有的员工讲企业 的价值观、讲文化。他们到了之后,以市场为中心, 告诉全员职工,我们卖的是信誉,要先卖信誉,后 卖产品;第二,发动所有的员工找自己的问题,要降 成本,要增大盈利;第三,给员工们定出了自己未来 的发展目标,就是我们用2-3年的时间成为洗衣机行 业的老大。三个月的时间,就便得红星电器厂扭亏 为盈,到了第五个月,它第一次盈利了150万,用 了二年的时间,红星电器厂洗衣机总厂成为洗衣机 行业的第一名。
核心层文化
3、核心文化即精神层文化,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 目标、作风、道德等,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 信仰等。
组 织 文 化
结构层次 表层文化 物化文化 工作场所 办公设备 中介文化 1.制度文化 规章制度 组织结构 核心层文化 观念文化 组织目标 组织宗旨
表现形态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个性心理: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非形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它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建设性冲突:指冲突各方的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授权: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利授给部署人员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共生效应:共生效应是指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组织主动地、自觉地因条件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组织现状主动地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过程内在激励: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在工作时,以使工作本身得到满足感作为激励手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群体动力:指群体中各种因素“力”的相互作用,并对群体成员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及关系维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力角色期待:指在某个特定情境中别人认力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思想感情、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和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外激励:外激励是指由外酬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体实现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
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角色直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矩阵制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制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扁平化、符合人性并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社会知觉: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
《组织行为学》教案
组织行为学教案(高树军版本2016年修订)
绪论
日期:本章课时:2课时
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四章沟通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第五章团队日期:本章课时:6课时
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八章组织文化
第九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第十章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第十一章激励日期:本章课时:4课时。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形成性测试-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形成性测试-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心理学课程,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
该课程通过教授学生组织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人际关系,以及组织内部力量的管理和调配,给予了我们更为深刻的组织理念和操作技能。
形成性测试是该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该课程形成性测试参考答案。
一、组织是文化的理念。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基本信仰和假设,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组织学习是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
组织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组织学习是能够实现组织价值目标的核心竞争力。
三、组织文化对组织变革有重要影响。
组织变革需要同时由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参与,组织文化的形成使得组织变革得以顺利进行。
四、组织的有效沟通需要遵守沟通方式的基本原则。
组织内部的有效沟通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并且使得组织实现协同和合作。
五、职业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稳定性。
在组织内部提高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并保持员工的工作稳定性,从而实现组织价值目标的长期稳定运营。
六、组织结构的设计影响组织的协同和效率。
组织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组织协同合作,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并实现组织目标。
总之,在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课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实现组织内部力量的管理和调配,学到了组织文化如何影响组织变革等知识。
形成性测试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为参考答案。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将来可以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组织行为学复习整理
《组织行为学》复习一、名词解释(3’x5题=15’)(1)凝聚力: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2)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3)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4)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5)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的过程。
(6)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与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7)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8)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态度,它可以解释员工为什么要留在某企业,因而也是检验职工对企业忠诚程度的一种指标。
(9)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10)态度: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填空(1’x10空=10’)(1)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创立了“人群关系理论”。
(2)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泰勒提出,并在其中阐述了”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3)激励理论的几个层次?8个层次目标激励、内在激励、形象激励、荣誉激励、兴趣激励、参与激励、感情激励、榜样激励(4)马斯洛层次理论的几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群体的分类方法及分类: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分类:大型群体、小型群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分类:正式群体、分正式群体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分类:开放群体、封闭群体(6)团队的分类方法及分类:按照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进行分类: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跨职能团队按照团队在组织中发挥的功能进行分类:生产/服务团队、行动/磋商团队、计划/发展团队、建议/参与团队(7)权利的五种来源:法定权:因在组织中所处职位而授予的权利奖赏权:有给予奖励、提升的权利强制权:能够惩罚或建议惩罚的权利专长权:具有高度的技术专业知识而具有的权利模范权:来自于个人魅力的权利(8)组织变革的三个步骤:解冻、变革、再冻结(勒温(K. Lewin)的三阶段模式)(9)司徒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6类理性价值观、唯美的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三、简答题(5’x5个=25’)1、简述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024年组织行为学考试(八)
2024年组织行为学考试(八)多选题(共100个,分值共:)1、组织行为学的三种分析水平包括:ABCA、个体水平B、组织系统水平C、群体水平D、群体决策水平2、复杂的问题最好采用哪种沟通网络的小组来处理:BA、轮式B、全通道式C、环式D、链式3、在时间平均的基础上间断地实施奖励是下列哪种强化方法:CA、固定间断B、固定比率C、变动间断D、变动比率4、假如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座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此时你需要租房住,而你看上的房子要价太高,那么你为了以最低的价格租到房子需要与房东进行:A、分配性谈判B、一体化谈判C、竞争性谈判D、协作性谈判5、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正在变小,组织结构正在变得:A.简单化B.分散化C.复杂化D.多样化AB6、组织的外部环境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以下的哪一项不包括在内:BA、科学技术B、组织结构C、社会行为D、制度结构7、在社会学习中,家庭、同龄人群、宗教组织以及文化等,都以怎样的方式塑造个体的态度:BA、直接B、非直接C、有限D、决定性8、下列命题正确的有:A.人格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重要关系B.ESTJ个性者组织能力强,重实务,喜好组织活动和管理事务C.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使荣格的类型理论进入了实际应用D.五项人格维度构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基础,并包括了人格当中的大多数明显变异ABCD9、群体成员的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为:ABCA、自我中心角色B、任务中心角色C、维护角色D、控制角色10、()组织结构是在总公司的领导下,按照产品或地区划分为多个事业部,总公司只保留预算、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等权力,其他权力则尽量下放给事业部:BA、直线职能型B、事业部制C、矩阵制D、多维立体制11、符合规范的日常的政治行为是:AA、合法的政治行为B、非法的政治行为C、一般行为12、在工作特征丰富化模型中,工作特征的水平会影响到三种的主要心理状态有:A. 对工作意义性的感受B.对工作结果所负责任的感受C.对工作实际结果的了解D.对情境因素的满意感ABC13、在管理者可能与下属之间存在的关系中,()是指下属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DA、个人直接关系B、横向关系C、直接群体关系D、交叉关系14、员工的经验可以通过什么来判定:ABA、简历特征B、工作表现C、年龄D、性别15、勒温认为存在哪几种领导方式:ABCA、专制方式B、民主方式C、放任自流方式D、权威方式16、绩效工资一般又称为:BA、分红B、奖励工资C、知识工资D、总奖金17、在工作特征丰富化模型中,工作特征的水平会影响到三种的主要心理状态有:ABCA、对工作意义性的感受B、对工作结果所负责任的感受C、对工作实际结果的了解D、对情境因素的满意感18、研究有关领导的理论可以归纳为哪几大类:ABCA、领导权变理论B、领导特性理论C、领导行为理论D、领导连续流理论19、管理者的目标包括:A.公司价值最大化B.商品或服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组织生活和谐D.工作绩效的实现ABCD满分:4分得分:020、自我知觉和对他人的知觉有较大的区别,包括:ABCA、主客体是否统一B、“以人度己”“以己度人”C、知觉信息的多少D、是否是社会知觉21、组织行为学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到:ABCDA、现场实验B、参与观察C、大规模的问卷调查D、统计分析22、关于沟通渠道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A、技术越先进越好B、速度越快捷越好C、信息容量越大越好D、应根据信息特点及沟通需要进行选择23、绩效评估的步骤有:ABCDEFA、甄选合适的人员B、诊断目前情况C、设定体系的目的和目标D、设计绩效评价体系E、实施实验F、评价及管理体系24、哪一种谈判风格寻求双赢方法,即双方在冲突解决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为了解决冲突,谈判者不得不重新定义选择项来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数量,这种方法趋向于支持谈判者之间积极的长期关系:A、分配性谈判B、一体化谈判C、竞争性谈判D、协作性谈判25、下列属于引发政治行为的个人因素的有:A.高度自我监控B.具有内控型控制点(内控)C.马基雅维里主义D.对组织投资ABCD26、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将某些标准方面与应用行为科学,特别是组织心理学的组织变革与发展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这描述的是:CA、敏感性训练B、霍桑试验C、管理咨询D、调查反馈27、下列命题错误的是:CA、人们喜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特质称为自尊B、个体对于自己命运根源的认知,称为控制点C、冒险性指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八章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
自我管理团队(selfmanaged work team) 在组织中被普遍采用, 该团队中没有一个管 理者负责整个的或局 部的工作流程,自我 管理团队负责完成工 作并进行工作计划与 日程安排、给成员分 派任务、共同监督工 作进度、做出执行决 策以及针对问题采取 行动等的自我管理。
完整的 工作任务 接受团队的 反馈和回报 自主分配 成员任务
社会惰性
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是指人们在团队中工作比独 自工作时付出更少的努力的现象。 社会惰性产生的原因 (1)团队规模。 (2)团队目标。 (3)个体因素。 减少社会惰性的方法 (1)缩小团队规模。 (2)明确团队角色。 (3)完善工作设计。 (4)挑选合适成员
经常指导; 讲授相关知识内容,给予必要的支持; 指明方向,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对成员及团队工作表现进行反馈评价; 激励成员迎接挑战。
很少指导; 即使指导,也不外乎给成员分配 任务。
本章结束 谢谢!
自我管理团队 的特征
改进出现问题 理团队的特征
跨职能团队
跨职能团队(cross-functional team)是由来自 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一个混合体,目的是并肩 作战完成一项任务。 跨职能团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并处于同 一级别; (2)跨职能团队共同努力完成同一项任务; (3)跨职能团队可以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
团队过程(2)
建议者 联络者 创造者 团队 推动者
维护者 控制者
生产者 组织者
评估者
团队中的关键角色
团队过程(3)
团队规范 支持 团队目标 中高任务绩效 高任务绩效
团队规范与 团队目标 相冲突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绪论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重点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重点第四章 沟通 重点 难点第五章 团队第六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重点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重点第八章 组织文化 重点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难点第十一章 激励 难点 重点题量分值25×1F25 5×2F10 5×3F15 5×6F30 2×10F20本章重难点分析本章目录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名解)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包括: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提升员工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选择)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4)领导行为研究【答案:ABCE】【答案:ABCD】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选择)1.心理学: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4.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5.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包括冲突的结构、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闵斯特伯格,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心理学创始人,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发“人际关系学说”。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莱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如何引导、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20世纪60年代起,从各大学的心理学系转入管理学院、系,又吸命名为“组织行为学”。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选择)四个阶段: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封闭的理性模式。
组织行为学 第八章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
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约束功能 激励功能
辐射功能 调适能力 创新功能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
削弱个体的创造性 变革的障碍 多样化的障碍 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第二节
组织文化理论
一、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差异理论
(一)权力距离
在一个组织当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程 度上可以接受组织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企业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第三节
组织文化创建、维系和创新
一、组织文化创建
(三)组织文化创建的具体程序
1.调查分析阶段
(1)调查的重要性、(2)调查的原则、(3)调查分析的内容。
2.总体规划阶段 3.论证实验阶段
(1)总体规划的意义、(2)总体规划的原则、(3)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1)论证实验阶段的工作意义、(2)论证实验阶段的原则、(3)论证实验阶段的工作内容
03
赌注型文化
04
过程型文化
第二节
组织文化理论
三、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的7S管理框架
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日本企业如何重 视“软性的”管理技能(人员、作风、技能和最高目标),而美国的企业则过分依赖“硬性的”管理技 能(战略、结构和制度),两者各有千秋,都有极大的可借鉴性与可操作性
TEAM
第三节
组织文化创建、维系和创新
二、组织文化维系
(一)
(二)
(三)
筛选出与自身价值观相同或
甄 选
相近的应聘者,通过赢得未来
过 雇员的认同以确保组织核心
程
理念得到巩固
高 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
组织行为学 第8章 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
• 三、利用从众心理
利用舆论工具,宣传组织文化,利用从众心理,促进组织成员行为一 致。及时坚决制止不正之风和舆论,防止消极从众。
• 四、培养认同心理
培养员工对领导人和组织的认同感
• 五、激发模仿心理
领导人身先士卒、树立积极榜样
• 六、化解挫折心理
畅通的表达通道、减压阀和出气筒的存在
第十二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
第十一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组织文化概览P318
• 一、运用心理定势
对新员工通过培训,形成心理定势,尽速发挥指导和制约作用。 组织变革时要打破传统的心理定势,建立新的心理定势。
• 二、重视心理强化
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和惩罚与 组织文化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使物质奖励或惩罚尽量成为组织精神 的载体,使组织精神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因素。
第十三节 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的内涵
• 二、物质凝聚和精神凝聚
(一)物质凝聚 指通过满足职工的生存、安全需要,以物质满足形式形成的凝聚作用,是 组织凝聚力的基础。包括劳动报酬、公共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 (二)精神凝聚 指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需要,以精神满足 形式形成的凝聚作用。精神凝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为每位员工提供施展才智的舞台,使其成就,从工作本身受到激励; (2)尊重员工的权利,倾听其建议和意见,提供参与机会和渠道;(3) 尊重和鼓励员工钻研,提高素质,并提供有计划的培训。(4)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使员工感受到群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5)培养良好的 组织文化,使员工形成高尚的追求、高雅的情趣、良好的道德和作风,从 而感受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 一、三力理论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答对给每小题4分, 共16分)1. 1. 激励2. 2. 群体3.组织文化4.组织变革二、单项选择题( 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 共10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 (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C. 自我实现人D. 复杂人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A. 自我B. 本我C.超我D. 忘我3.经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 进而将此扩大为她的整体行为特征, 这种知觉属于( ) 。
A. 知觉防御B. 晕轮效应C. 首因效应D. 定型效应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 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行为反应是( ) 。
A. 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B. 升化的行为反应C. 反向的行为反应D. 放弃的行为反应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 自己报酬偏低, 但她并无怨言, 根据公平理论, 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 。
A. 增加自己的投入B. 减少自己的投入C. 努力增加日的报酬D. 使B减少投入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 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
A. 强制B. 开诚合作C. 妥协D. 回避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 )A. 1•1B. 1•9C. 5•5D. 9•98.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A. 3-30人B. 30-1000人C. 1000-45000人D. 45000人以上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A. 人际关系B. 协作愿望C. 共同目标D. 信息沟通1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 。
A. 工作再设计B. 目标管理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D. 建立规章制度三、多项选择题( 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 共10分, 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
组织行为学
的积极性。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 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4)新型的企业领导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经济问题的 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组织行为概念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 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所表现出的行为。 然而,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组织 行为。组织成员的业余活动,如娱乐、交 友、恋爱、健身、购物等都不是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一)微观组织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是组织内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它包括: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组织行为学家关心的是组织理论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即设法
保证得出的结论是从一系列数据中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在大多 数情况下,这些数据来自于实验室实验,而不是来自现实的组织 及其行为。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这种实验室研究方法在组织行为研究 中颇为盛行。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组织行为学以 实验室实验为基础的传统方法理论体系受到质疑和挑战,人们认 为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现实的组织,理论脱离实际。由 此引发了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转向外部有用性的体系,这种以现 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面向现实的组织,强调研究的现实意 义,发展一种直接与现实组织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方法。具 体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包括经 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 等。
个体、群体和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结果总是通过特 定的外部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心理和行为 (自变量)与其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某 种因果关系。 能够体现这些行为有效性的指标比较常见的有: 效果、效率、缺勤率、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满意度。 简单来讲,以上指标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就能 说明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和行为的有效程度。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 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自变量)及其 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152组织行为学-目录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和性质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9.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10.X理论11.Y理论12.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13.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14.卢因的群体动力论15.认识过程16.情感过程17.意志活动的特点18.意志的表现19.个性心理的含义2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21.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
22.意志活动的特点23.意志的表现24.个性心理的构成25.亚当·斯密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6.梅奥“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27.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28.“复杂人”假设的基本含义29.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30.需要与动机的概念31.需要的特点3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33.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34.价值观的含义35.价值观的作用36.态度的概念37.态度的构成38.态度的功能39.态度对行为的影响40.工作满意度概述41.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2.知觉的内涵与特征;43.知觉的分类44.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45.知觉过程46.知觉的影响因素47.知觉偏差48.归因理论、“晕轮效应”、“刻板效应”49.个性的概念50.个性的特征51.气质定义52.气质类型53.能力的概念54.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55.能力的类型56.性格的定义57.性格的类型58.性格的培养需要注重什么59.情绪的概念60.情绪的特征61.情绪的的维度分类62.工作中的情绪管理63.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64.组织承诺65.组织承诺的三因素66.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67.组织行为的特点68.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69.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70.群体的概念71.群体的类型72.群体的作用73.群体发展阶段74.群体外部环境75.群体结构变量的内容76.群体凝聚力77.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78.群体决策方法79.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80.名义小组法在具体操作时的步骤81.德尔菲法的操作步骤及缺点82.电子会议法的操作步骤是83.群体决策的优缺点84.防止群体决策弊端的方法85.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86.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和作用87.群体规范的作用88.从众行为89.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有90.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表面和内心的2个维度)91.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92.如何提升群体凝聚力93.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第四章沟通94.沟通的含义95.沟通的功能96.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沟通可分为97.正式沟通按沟通网络分类98.沟通过程99.正式沟通优缺点100.非正式沟通的特点101.非正式沟通网络类型102.按信息传递方式分类沟通可分为103.单向沟通104.双向沟通105.按信息沟通媒介分类106.有效沟通的含义及特征107.沟通障碍108.有效沟通的技能109.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及改进110.跨文化的原则111.跨文化的策略112.跨文化沟通的技能113.网络对沟通的影响114.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115.跨文化沟通第五章团队116.团队的概念117.团队的特征118.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119.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120.虚拟团队及其特征121.虚拟团队的作用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122.冲突的定义123.冲突的不同观念124.冲突性的特征125.冲突的类型126.冲突产生的根源127.冲突的过程128.冲突管理的原则129.冲突管理的策略130.群体间冲突的预防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131.组织的含义132.传统的组织概念133.现代的组织概念134.组织的分类135.组织的功用136.古典组织理论分析137.近代组织理论分析——霍桑实验138.现代组织理论分析——巴纳德139.组织理论的发展140.构成组织结构的三要素14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42.组织结构类型143.机械式结构及其缺点144.有机式结构及其特点145.组织变革146.组织变革的原因147.华尔顿认为成员的期望与组织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六点差异148.雪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循环”的方式149.组织变革的变量150.组织变革方式151.组织变革过程的观点152.组织变革的阻力15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154.什么是压力155.压力的症状156.减少压力的管理对策第八章组织文化157.组织文化的概念158.组织文化的特征159.组织文化的功能160.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差异理论161.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162.把文化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63.帕斯卡和阿索斯的7S管理框架164.彼得斯和沃特曼的革新性文化理论165.组织文化创建的影响因素166.组织文化创建的原则167.组织文化创建的具体程序168.创建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69.社会化过程的三个阶段170.组织文化创新171.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172.甄选过程、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化对组织文化维系的作用第九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173.组织学习的定义174.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关系175.组织学习的作用176.组织学习的类型177.组织学习过程178.学习型组织的概念179.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80.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81.学习型组织的构建182.影响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第十章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184.领导的含义及特点185.领导的特点186.领导的作用187.领导权力的来源188.领导与领导者的区别189.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90.现代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必要的心理素质191.费德勒权变模型主要内容192.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193.路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原理194.路径-目标理论的四种领导方式19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四种领导方式30196.领导艺术的概念197.领导艺术的特征198.把握领导艺术的原则199.领导的用人艺术200.领导的时间艺术201.领导的授权艺术202.授权的必要性203.授权艺术的要点204.领导的决策艺术第十一章激励205.激励的概念206.激励三要素207.激励的作用208.激励的影响因素209.内容型激励理论2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2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212.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ERG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13.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14.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215.期望理论216.公平理论217.强化理论218.强化理论的四种强化类型219.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20.强化方式221.管理者实施强化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22.归因理论223.归因理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224.一般人行为的成功或者失败常做四种归因225.激励的类型226.激励的原则227.激励的方法。
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组织行为学论文)第一篇: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组织行为学论文)组织的发展和变革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轨,企业组织的稳定与变革之间,管理者会不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状况?因为管理者如果极力维护组织的稳定就有可能导致组织的僵化,如果积极推进组织的变革,又有可能造成组织不稳定和人心涣散。
管理者盲目地推行变革也同样会使组织消亡,甚至会使组织消亡得更快。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推动组织变革时要非常谨慎,必须首先确定组织的变革已经是非常必要的,才能展开变革的进程。
在组织的变革中,还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趋势,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组织进行变革。
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的变革获得成功,才能使组织得到生存和发展,反之则会使组织倒退或消亡。
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组织变革是指对组织结构、组织关系、职权层次、指挥和信息系统所进行的调整和改变。
组织建立起来,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当管理目标发生变化时,组织也需要通过变革自身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的要求。
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有小到大,有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有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既事物的内因。
所以组织发展的概念是“组织的自我更新和开发”。
它是组织应付外界环境变化的产物,将外界压力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应变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以改善组织效能。
在人力资源方面,它能通过参与,增加成员的激励水平,提高士气和满意度。
二、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一)组织发展思路与方法的演变组织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演变而来,一是对工业组织运用了实验室训练方法;二是用调查反馈方法了解并改进企业和组织成员的态度。
(1)实验室训练方法。
这个方法主要从1940年代开始运用,采用群体讨论和案例研讨等方式,认识和改变各个管理层次的工作行为。
例如,举办群体人际关系训练班,逐步发展成了“群体训练实验室”,从事群体训练。
00152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题04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简答题04第八章组织文化(19)1、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答:组织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而且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继承性、创新性、连续性2、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
(2017.4)答: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有:(1)导向功能。
对组织成员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2)凝聚功能。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发组织成员士气,使组织成员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归属感,从而使组织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约束功能。
组织文化使组织1成员通过内省过程,产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成文规定(4)激励功能。
组织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除了对组织内部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6)调适能力。
组织文化倡导的处世哲学和行为规范有利于组织成员科学地处理矛盾。
(7)创新功能。
组织文化要不断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简述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
(2017.10)(1)削弱个体的创造力。
使成员放弃个性服从组织文化(2)变革的障碍。
当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与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的要求不相符时,它就成为了组织的束缚。
(3)多样化的障碍。
强势的组织文化要求1成员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必然导致决策的单调性,抹杀;1多样化带来的优势(4)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组织文化差异大,管理人员为降低风险会放弃兼并收购。
4、简述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差异论的主要内容。
答:(1)权利距离(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3)男性度与女性度(4)不确定避免(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5、简述组织文化创建的一般原则。
答:组织文化创建的一般原则有以下6点:1)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方向。
2)明确组织文化目标,突出个性特色。
3)强调组织文化的主体性,建设有哦特色的组织文化。
4)强调组织文化的群体性与群众参与性。
5)结合组织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组织文化改造与创立。
6)组织文化的创立应面向时代、面向未来。
6、简述组织文化创建的具体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改变员工行为。
3、 组织变革的动力是什么?
(1)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
科学技 术发展
经济增 长速度
市场需 求变化
组织
产业结 构调整
竞争的 加剧
环保的 要求
税收、金融 政策的改变
(2)组织自身成长的需要
小企业
单一品种企业 简单产品企业
大企业 品种多样化企业 高技术产品企业 面向国外市场
改良式变革
爆破式变革
计划式变革
作业与思考
1、如何理解组织文化的结构系统? 2、组织文化有哪些主要类型? 3、组织文化有哪些作用? 4、组织变革的动力是什么?
5、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
6、简述组织变革的程序? 7、组织变革有哪些主要形式? 8、试描述你所了解的组织的组织文化。它对组织实现其目标起
面向国内市场
(3)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
设备的机械化、自动 化水平的提高
技术条件的变化
人员条件的变化
人员结构的变化、 人 员素质的变化
管理条件的变化
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 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干 部制度、优化劳动组合
4、 组织变革的前兆是什么?
市场占有率缩小,产品质量下降, 消耗和浪费严重,资金周转不灵, 经营利润下降,顾客意见增多
资源的限制
落后的企业文化
知道得太晚
来 源 于 个 人
群 体 规 范
群 体 内 聚 力
来源于群体
6、如何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
1. 树立阻力意识,正确对待阻力; 2. 营造良好的变革气氛;
3. 对组织变革充分解释;
4. 鼓励组织成员参与变革;
5. 利用群体意识和群体动力克服或减少
阻力推进变革;
6. 注意策略,相机而动,整体推进。
包括①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②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
表现形式:
(1)生产量、销售量和经济效益持续下降; (2)消极怠工、办事拖拉、等待; (3)要求调职与离职的人数增加; (4)发生争吵与敌对行为,人事纠纷增多; (5)提出许多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
阻碍变革的因素是什么?
来 源 于 组 织
组织的惯性思维 部门的抵制 心理抵制 利益的损失 组织变革的 阻碍因素 个人惰性
本章内容
8.1 8.2
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的塑造、维持和变革
8.3
8.4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
组织变革的程序及方向
组织也像人一样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 情感和性格,正如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 有的组织灵活,有的组织呆板。当组织形成 了某种“个性”以后,它就成为影响其成员 态度与行为的重要变量。
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3、组织文化的内容 (1)组织的最高目标或宗旨 (2)共同的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 (3)作风及传统习惯
(4)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5)组织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诸如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
4、组织文化的结构
工作环境
组织精神 组织理念
表层文化
第四节
解冻
组织变革的程序及方向
这一步骤中,要激励要求变革的动机。首先使 员工认识到照老办法不能达到希望的结果, 其次,还要创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指明变革的方向,实施变革,使员工形成新的 态度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 心理过程:对角色模范的认同;对多种信息加 以选择,并在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有关自己特 殊问题的信息。 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固定下来,使之持久化。在这一过程中,要 注意对员工表现出来的微小进步进行强化, 同时注意群体动力因素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 影响。
企业经营成绩下降
生产经营缺乏创新
面对市场剧烈竞争,企业缺乏新 的战略和措施;技术更新慢,缺
乏新产品;管理方法陈旧。
决策缓慢,沟通不良
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交流 不畅,扯皮增多,管理效率下降。 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旷工率、 病假率、离职率增高。
士气低落,不满增加
5、 组织变革的阻力是什么?
阻力: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不赞成或抵制。
1、组织变革的程序
转变
再冻结
2、 组织变革的方向
结构变革 •整体结构大变革 •改变个别组织设计要 素 技术变革 •设备更新 •工艺和操作程序的改变 •实现自动化、信息化 物质环境变革 •工作场所位置的改变 •工作场所布局的改变 人员变革 •观念与态度 •技能 •个人和群体行为
3、 组织变革的方式
着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张洪霞 人力教研室
学习目标
• 掌握组织文化的内涵及结构
• 掌握组织文化对行为的影响及其负面作用
• 掌握组织文化传递的主要形式
• 了解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
• 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力 • 掌握组织变革的程序 • 掌握组织变革的方式
适应型文化:
鼓励创造性与灵活性。
使命型文化: 着重于对组织目标的清晰 认知和有效完成。
官僚制文化: 强调稳定及一致性,支持 明确的规则及程式化的工 作方法。
团体型文化: 强调员工参与,重视 员工需要的满足。
6、组织文化的对行为的影响
提高组织承诺,增强 员工行为一贯性
导向作用
规范作用
辐射作用
凝聚作用
《公司文化》和《成功之路》,正是这四本著作成了企业文化理论的 奠基之作。 美国《商业周刊》在1980年秋的一期报道中最早提出了“公司文 化”这个概念。 以威廉· 大内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为标志,揭开了组织文化研 究的序幕。
2、概念 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
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1、组织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一些研究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东方,
转向了日本,力图探究“日本奇迹”的奥秘。分析和研究,美国的研 究者终于发现,日本经济之所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功的决窍
就在于企业文化的不同。这种观点集中在美国企业管理学界于20世纪
80年代出版的四部著作之中,这就是《日本的管理艺术》、《Z理论》、
办公环境与设备
(物质文化)
中层文化
建筑设计与造型
社区与生活环境 规章制度、组织机构 管理机制、管理水平
价值观
道德观 组织素质 组织行为
(制度文化)
深层文化 (核心文化)
教育培训、娱乐活动
组织目标、组织宗旨 组织精神、价值观 道德观、团体意识
组织形象 组织制度
5、组织文化的类型
根据组织文化的内容,可将组织文化分为4种类型:
组织创建者 的经营理念
甑选 标准
组织 文化
社会化 维系组织文化的过程
3、组织文化的重塑
1、需求评估 2、行政指导 3、基础结构
4、变革实施机构
5、培训 6、评价
一套成功的文化变革的模式
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
1、什么是组织变革 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群体动力、领导行 为和组织再设计等问题,以使组织更好适应内外 环境变化的过程。 2、组织变革的目标是什么?
创新作用
激励作用
7、组织文化的负面效应
组织变革 的阻碍
行为多样化 的阻碍
兼并重组 的阻碍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塑造、维持和变革
(2)组织文化的传递
1、组织文化的塑造
(1)组织文化的建设
文化盘点
常用的组织文化传递形式: 故事
仪式
文化设计
语言
物质表征
文化实施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2、组织文化的维持
高级管理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