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

合集下载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

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

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

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

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见《金匾要略方论。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原文:作者:张仲景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

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

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

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释翻译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

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使用汤剂比丸剂、散剂的疗效好,但要注意邪去病愈即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完。

阳明府实证,发热出汗多的,应急以攻下,可用大柴胡汤。

腹泻,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实有力,脘腹部按之坚硬的,是阳明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应当急下,可用大承气汤。

腹泻、脉象迟而滑的,是里有实邪、热结旁流之证,实邪不去,则腹泻不会停止,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问:病人有宿食内停,怎样来判断?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浮大,按之反现涩象的,尺部脉也微微见涩的,这是宿食内停之象,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腹泻,不想饮食的,这是内有宿食的'表现,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腹泻愈后,到了次年的同一时间又复发的,这是病邪没有除尽的缘故,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症见腹中胀满疼痛的,这是内有实邪的征象,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腹泻,脉反见滑的,是内有宿食之象,攻下宿食就可痊愈,可用大承气汤。

腹部胀满持续不减轻,即使减轻也微不足道的,这是内有实邪,应当攻下,可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

伤寒病后,脉象沉实有力,是内有实邪的表现,攻下则实邪可除,可用大柴胡汤。

伤寒论96条原文

伤寒论96条原文

伤寒论96条原文《伤寒论》是唐朝医学大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它于六七世纪末期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伤寒论》以伤寒症的解剖、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伤寒症的学说,在东方医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共有96条,论述的课题涵盖伤寒症的病因、诊断、其他病症分类与实用鉴别、治疗等多个方面,是我国古代先生对于伤寒症认识的总结、思想和实践结果,深受当时临床医生和学者的认可,更受到当今社会不断的肯定与回顾。

第一条:伤寒者,多为热毒引起,以邪在寒,其症以寒汗出及恶寒为主,可久不愈,可致死。

经过张仲景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观察,他认为:伤寒症的病因多为热毒,是由邪气侵入体内,诱发身体经过新的一轮免疫反应后,产生异常的病理改变。

病人经常出现寒汗和恶寒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早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持续加重,甚至死亡。

第二条:伤寒者,以厥、贲、淋、痢、消渴、热病为主。

张仲景将伤寒症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主要包括厥、贲、淋、痢、消渴以及热病等症状。

厥指的是微弱的发冷,有些病人在发热时会有发冷的感觉,贲症指的是身热口渴,淋则指的是便血出现,痢则指的是痢疾症状,消渴是指身体出现渴而喝水而不消,还有热病指的是发热不下,中暑等。

第三条:伤寒者,可治以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

伤寒症的治疗以清利为主,所谓清利是指药物的清热止寒等药效作用,以温复与温源为辅,这是指温热性药物和阳虚型药物的使用,以及贴敷温源技术。

张仲景在治疗伤寒症上都采用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外用药物、饮食调养、就寝安排、服药护理等多项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过张仲景先生对伤寒症的认识,对于伤寒症的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他所提出的治疗方法更是被大力推介,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的96条包含了伤寒症的认识、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宝贵信息,其中提出的“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之理念,仍然是我们现代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思想。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一、导言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伤寒论》的序言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二、《伤寒论》的背景《伤寒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书中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伤寒病是一种由感受外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伤寒论》的重要性《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个体化,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等。

这些方剂经过临床验证,对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这些方剂不仅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此外,《伤寒论》还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仅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四、《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全书分为六十篇,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其中,第一篇《伤寒论序》是全书的序言,通过对伤寒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的介绍,为后续篇章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在《伤寒论序》中,张仲景首先介绍了伤寒病的起源。

他认为伤寒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导致人体阳气受损而引起的。

他进一步指出,伤寒病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有关,治疗伤寒病就是要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介绍了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他提出了“辨证论治”的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他指出,伤寒病的治疗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症状的变化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阅读后的思考

《伤寒论》阅读后的思考

《伤寒论》阅读后的思考《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阅读完《伤寒论》后,我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1. 古代医学的智慧《伤寒论》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它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医生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阅读这部著作,让我深刻感受到古代医学家们的智慧和对人类健康的关注。

他们通过观察病情、分析病因,并总结出一系列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伤寒论》中强调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或气机不畅所致。

治疗疾病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要从整体平衡的角度出发,通过调节阴阳、调和气机来达到治愈的效果。

这种整体观念对于现代医学也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治疗疾病时要注重平衡和整体调节。

3. 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伤寒论》中提到了许多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与西医的区别之一。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治疗。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也值得借鉴,提醒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重视预防和调养《伤寒论》中强调了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它提倡在疾病未发作之前,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它还强调了疾病康复后的调养,即在疾病治愈后要注意休息和调整身体状态,以防病情复发。

这种重视预防和调养的观念在现代医学中也非常重要,提醒我们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阅读《伤寒论》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对人类健康的关注表示敬佩。

同时,它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例如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方法的价值以及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这些思考将对我作为一名法学硕士的研究和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卜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

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

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

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人参(甘温)甘草(炙,甘平)白术(甘温)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

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释翻译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病势急骤,倾刻间有挥霍撩乱之势的,这就叫霍乱。

问:症候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畏寒、呕吐腹泻并作,这是什么病?答:这叫霍乱。

霍乱的呕吐腹泻是自内而发,故初起与表证同时出现,并且在呕吐腹泻停止后还有头痛、畏寒、发热等表证存在。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该书主要关注伤寒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方面,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我国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伤寒论》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病因及病机的阐述。

张仲景在书中认为,伤寒的主要病因是邪气入侵人体内部,使得正气不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他在《伤寒论》中还详细阐述了病机的发生及其变化规律,其中包括病邪的属性、病邪的演变、邪气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病机的明确阐述,为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

《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四诊法、辨证论治、方剂应用等等,这些方法都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理论。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

通过对身体状况、病机变化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及对药物的规定和应用,来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张仲景在书中还提到,治疗既要严格遵循疗程,同时也要执行四不用原则,即不过疗、不留病、不复发、不致伤。

三、方剂的应用。

《伤寒论》中介绍了大量的方剂应用方法,包括补益和滋阴消渴类方剂、利水祛湿类方剂、解表和清热类方剂、消食化积类方剂等。

其中以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金银花汤等方剂最为著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总之,《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阐述了众多有关天人合一、辩证论治、方剂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对象。

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相较于其他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趋势。

首先,汉朝的文化基础非常深厚,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原特色。

诸如古典文学、史学、天文学、兵法学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学术体系。

同时,此时期的儒学风潮也开始逐渐兴盛,孔子的思想和道家学说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

伤寒论338条原文

伤寒论338条原文

伤寒论338条原文
伤寒论338条原文: '师曰:病有横征四支者,四肢疼痛,不可屈伸,几至发指。

是为病在阳明,当下之。

'
《伤寒论》是一本古代医学经典,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其中的第338条原文提到了一种特殊的病症,即四肢疼痛,无法屈伸,甚至疼痛会蔓延至手指。

根据张仲景的观点,这种病症通常是发生在阳明经脉上的,因此需要进行下行治疗。

阳明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它主要负责传输阳气以及营养身体组织。

当阳明经脉受到病邪的侵袭时,会引起病症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病邪会导致阳明经脉的通路阻塞,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疼痛、无法屈伸的症状。

根据张仲景的经验,治疗这种病症的最佳方法是进行下行治疗。

所谓下行治疗,即通过调理阳明经脉,促使病邪从体内向下排出。

这可以通过使用温热的药物进行腹部敷贴、灸法或者按摩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刺激阳明经脉的活动,加快病邪的排出,从而缓解四肢疼痛和无法屈伸的症状。

除了下行治疗,张仲景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

例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考虑进行针刺疗法或者草药煎煮服用。

这些方法
可以直接作用于阳明经脉,促进身体的恢复。

总的来说,伤寒论338条原文提到的四肢疼痛、无法屈伸的病症是一种阳明通络的问题。

通过进行下行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伤寒论序两汉-张仲景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对照翻译:论曰:论是这样写的: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

古诗伤寒论翻译赏析《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

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

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orG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导语】:《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该书共分为六篇,详细说明了中风、阳明、太阳、少阳、厥阴、太阴等六经气候之病的病理、病证和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序文分为上下两篇,主要介绍了创作动机和对于医学发展的理念。

序文的第一篇为《伤寒论序上》。

张仲景在序文中写道,他之所以要撰写《伤寒论》这部书,是因为他看到了周围人们生病的苦楚,以及医学界对于治疗方法的争议和混乱。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广大患者摆脱病痛之苦。

序文的第二篇为《伤寒论序下》。

张仲景在序文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医学理论的观点。

他强调了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即通过望、听、问、切四项诊断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他还提出了“辨病依辨证”、“治病依治证”的观点,强调了治疗应该针对患者的病因病机,而不仅仅是对症疗法。

总的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文中表达了对于广大患者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于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考。

他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倡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深度解读《伤寒论》的心得

深度解读《伤寒论》的心得

深度解读《伤寒论》的心得前言《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由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本书以伤寒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深度解读《伤寒论》,分享个人心得。

《伤寒论》的病因与病机《伤寒论》认为,伤寒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寒邪,病机为寒邪侵袭人体,导致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这一观点揭示了伤寒病的根本原因,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伤寒论》的诊断方法《伤寒论》提出了详细的诊断方法,包括观察病人的外貌、询问病史、分析病情等。

其中,尤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根据不同经脉的病变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这一诊断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中,汗法为治疗伤寒病的首选方法,适用于表证;吐法适用于里证;下法适用于实证;和法适用于半表半里证;温法适用于阳虚证;清法适用于阴虚证。

这些治疗原则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的药物应用《伤寒论》记载了大量药物的性能、功效和用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书中强调药物的配伍和剂量,认为药物的配伍可以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这一观点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个人心得深度解读《伤寒论》,让我对古代医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经典之作所蕴含的丰富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现代医学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学习《伤寒论》,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中医学的信心。

《伤寒论》所倡导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理论和实践,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现代医学工作者,我们应当继续挖掘《伤寒论》等古代医学经典的价值,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伤寒论》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医学经典,深入学习其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拓展医学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关于伤寒论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而《伤寒论》是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

外感病在古代通称伤寒,古人认为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这些病都是由受冷引起,通称“伤寒”。

现代医学上的伤寒和张仲景著书的伤寒现在定义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是由西晋的王叔和编整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在北宋国家藏书中被朝廷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的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全书一共有10卷,22篇有113个偏方,运用的药物为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第二卷是“伤寒例”,第三到六卷则是论述六经病的脉、诊、治疗与预后。

第七到是卷则是说霍乱等疾病的诊治以及伤寒的注意事项。

对张仲景伤寒论评价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

张仲景的《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历,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众方之祖”。

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他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称为后世从医人必读的医书。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还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特殊,他从小就能接触许多医书,而且他自身对医学的热爱,才能使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这本《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是中医名医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治疗伤寒病的经验,被誉为“伤寒论”的经典,成为了中医界的传世经典之一。

本文将结合《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第一条原文:“伤寒,发热,汗出,恶风。

”(1)译文:伤寒,指发热,出汗,对风寒的怨恨。

(2)注释:张仲景在该条中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症状特点,包括发热、汗出、对风的厌恶。

这是对伤寒病的首要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条原文:“脉浮,弦,疼痛,拘急。

”(1)译文:脉搏高涨,有弦力,伴随着疼痛和拘急感。

(2)注释:伤寒病患者脉搏的浮、弦等特点,以及伴随的疼痛和拘急感,是病情的重要体征,也需要在治疗中及时予以关注。

三、第三条原文:“胸满,胁痛,呕吐,苦谷。

”(1)译文:患者感到胸部满闷,胁部疼痛,伴有呕吐,对口中食物有苦涩味。

(2)注释:本条中描述了患者的症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苦谷的感觉是伤寒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四、第四条原文:“心烦,梦多。

”(1)译文:心情烦躁,多梦。

(2)注释:这一条中提到的心烦和多梦,也是伤寒病的常见表现,说明患者身心疲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第五条原文:“小便不利。

”(1)译文:小便不通畅。

(2)注释:小便不利是伤寒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中需要给予重视。

......(持续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通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的全面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和表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参考。

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医药的传统精华,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张仲景著一九五六年重庆新辑宋本《伤寒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惜。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味味,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左口右父,音fu2)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缀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上执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汗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十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十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十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十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十九、凡服桂枝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二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将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二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二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二五、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二麻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二六、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二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芩白术汤主之。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茯芩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芩、白术。

二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三○、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

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三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六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三二、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三三、太阳与阳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六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三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以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三六、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三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八、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寒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