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黄金分割学案
22.1.3黄金分割导学案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3黄金分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黄金分割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能够运用黄金分割判断物体的美感;3.能够运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
二、预习内容1.黄金分割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在数学中,黄金分割的应用;3.实际生活中黄金分割的应用。
三、课堂内容1. 黄金分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黄金分割也叫黄金比例,是指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段,使其中一段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段与这一段之比。
其定义如下:假设将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 (AB+BC),使它们的比例等于整条线段对较长的那部分 (AB) 的比例,那么就可以得到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的计算方法如下:设 BC 长度为 x,则 AB 的长度为 AB = x + BC,于是可以列出以下方程:AB/BC = AB/(AB-BC) = (AB+x)/AB。
解方程可得:AB/BC = (1+√5)/2。
2. 黄金分割的应用在数学中,黄金分割有许多应用,下面列举一些:1.长方形的黄金分割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例为黄金分割时,被认为是最美的宽度比例。
从这个比例可以推导出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宽高比为黄金分割时的长方形,其对角线与短边的比例也是黄金分割。
2.黄金分割线与黄金螺旋将一个一个正方形连接起来,使之沿逆时针方向不断扩大的图形是黄金螺旋。
而沿着黄金螺旋画出的黄金分割线条,是人们眼中视觉最美丽的线条。
3.黄金比例构造法黄金比例可以在各种建筑物、艺术品中使用,比如用于构建长方形画框、建筑的门窗和字型等。
3. 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下面列举一些:1.室内设计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黄金分割可以用来确定家具的尺寸比例、照明灯具的规格等。
2.美学设计在设计广告、海报、包装材料等方面,可以运用黄金分割的比例来增强作品的美感。
3.自然科学黄金分割也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比如海壳、蜗牛壳等有机体的外形构造中,表现出黄金比例的规律。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金分割》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黄金分割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索黄金分割的奥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章内容在整个数学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几何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黄金分割作为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动手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能够运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
2.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黄金分割的存在和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黄金分割概念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实例。
3.准备一些与黄金分割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实例,如建筑、艺术品等,引导学生关注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黄金分割?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结合相关课件和素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金分割的概念。
九年级数学黄金分割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黄金分割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黄金分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
2.计算黄金分割的过程和方法。
3.运用黄金分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数学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问答和展示一些有关黄金分割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20分钟)向学生详细讲解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
解释黄金分割的含义,以及黄金分割数和黄金分割线的相关概念。
通过实例演示黄金分割的运算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黄金分割。
3.拓展(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黄金分割应用在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实例,拓宽学生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黄金分割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进行讨论和交流。
4.练习(3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目,供学生巩固掌握黄金分割的计算方法。
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根据学生的能力开展个别辅导。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要点。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他们的疑惑。
四、教学资源:1.黄金分割展示图片和实例。
2.黄金分割的计算示意图。
3.黄金分割的练习题目。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答案的正确性。
3.学生对黄金分割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拓展延伸:1.探讨黄金分割和数列的关系。
3.进一步了解黄金分割相关的数学定理和推论。
七、板书设计:一、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1.黄金分割的含义2.黄金分割数和黄金分割线二、黄金分割的计算方法1.计算黄金分割的过程2.黄金分割的公式3.黄金分割的性质和应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黄金分割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通过实例演示掌握了黄金分割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认识到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练习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达到了个别辅导的效果。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黄金分割数(三)学习教案
2 0.618.
1 x
AC
x
B
问题转化
已知:如图求 CB : AB 的值.
解:设 AB=a , CB=x,则 AC a x.
∵AC : CB CB : AB,
ax x
代入得到a x : x x : a.
女神维纳斯的雕像
AC 0.618 CB
线段黄金分割点的作图
思考:每一条线段都存在黄金分割点吗? 我们如何通过作图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AC
B
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CB 5 1. AB 2 若AB a , 则CB 5 1 a.
2
分析:
5 1a 2
AC
B
a
线段黄金分割点的作图
CB 5 1 a 5 a 1 a.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黄金分割数(三)学习教案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数学上(人教)
问题引入
在本章引言中有一个关于人体雕塑的问题.要使雕像的 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 全部(全身)的高度比,这个高度比应是多少?
A
C
AC
B
B
问题转化
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满足 AC :CB CB : AB . 求 CB : AB 的值.
解:设 AB=1 , CB=x,则 AC 1 x.
∵AC : CB CB : AB,
代入得到1 x : x x :1,
A
整理得x2 x 1 0, 解得x 1 5 .
2
1 x
C
x
B
问题转化
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满足 AC :CB CB : AB . 求 CB : AB 的值.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是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黄金分割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黄金分割的概念,并通过几何图形让学生深入理解黄金分割的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如相似三角形、平行线等。
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强,但可能对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黄金分割,并通过几何图形让学生深入理解黄金分割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掌握黄金分割的性质,并能运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黄金分割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黄金分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性质。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的图片,如建筑设计、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中都存在一种特殊的美感。
提问:这种美感是如何产生的?引出黄金分割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金分割的定义:将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整体的比例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例,这个比例约为1:1.618。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黄金分割》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黄金分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学生理解与动手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1. 能动手找到和制作黄金分割点和图形,让学生认识教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三.教学难点:找出黄金分割点和黄金矩形四.教法:启发探究法五.教学用具:幻灯片和国旗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发现美展示课件,提出问题:问题⒈你觉得哪张照片的构图最合理?更能体现小松鼠若有所思的在凝视前方?问题⒉从国旗中找出共同的图案度量点C 到A 、B 的距离,ACBC AB AC 与相等吗?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与共同学交流、观察学生回答: 五角星, 相等第二环节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活动内容:探索美1.黄金分割点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BC AB 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黄金比。
其中618.01:215:≈-=AC AB 即618.0≈ABAC 教师讲解,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活动目的:利用五角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综合运用线段比的情境。
引入黄金分割的概念、黄金比约为0.618。
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回答问题。
因为学生尚未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无法理解比值为215-的理由,只需让学生了解这一事实即可。
第三环节 动手操作 感知新知B C活动内容:创造美做一做:如果已知线段AB ,按照如下方法画图:(1)经过点B 作BD ⊥AB ,使AB BD 21= (2)连接AD ,在DA 上截取DE=DB(3)在AB 上截取AC=AE ,则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根据上述作图回答下列问题(1) 如果设AB=2,那么BD 、AD 、AC 、BC 分别等于多少?(2) 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吗?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回答问题:活动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一种作黄金分割点的方法,同时巩固学生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九年级数学上册《黄金分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金分割的定义,掌握黄金分割点的概念,能够运用黄金分割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运用黄金分割比计算线段、图形的黄金分割点,并能运用黄金分割的性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黄金分割与相似三角形、三角形面积的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黄金分割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首先,设计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巩固黄金分割点的计算方法。然后,设计一些综合题,让学生运用黄金分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金分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
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同时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途径,逐步理解并掌握黄金分割的知识。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团队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美的追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4.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巩固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19.2 黄金分割 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比例线段与黄金分割学习指导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接触到比与比例.在本单元中,我们将系统地学习“线段的比”和“黄金分割”这两部分内容,它们既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一.知识结构二.学习要点1.经历现实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了解“比”与“比例尺”的概念;2.通过对实例的研究,初步体验“两条线段的比”与“比例线段”的相互关系;3.“黄金分割”是《课程标准》重点提出的内容.学习“黄金分割”不仅实现了新课程对比例线段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黄金分割”也是建筑、艺术等学科之间必然联系的纽带.4.熟练掌握下列性质:(1)如果dc b a =,那么bc ad =; (2)如果bc ad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 c b a =; (3)如果d c b a =,那么dd c b b a ±=±; (4)如果)0(≠+⋅⋅⋅++=⋅⋅⋅==n d b n m d c b a ,那么ba n db mc a =+⋅⋅⋅+++⋅⋅⋅++. (5)如果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那么AB AB AC 618.0215≈-=. 三.边读边做 1.如果选用 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m ∶n 就叫做 比;由此可知,两条线段的长度比与所采用的 没有关系.2.在地图或工程图纸上,长度与长度的比通常称为比例尺.3.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简称.4.如果点C是线段AB上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那么AC∶AB= ;有一种矩形,当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比时,这个矩形叫做黄金矩形,请你设计一个黄金矩形,使这个黄金矩形的长等于10cm,那么它的宽等于.四.解题指导例1.如图13-1,是南京路上的沙滩排球场地,它的长26米、宽18米,用塑料布垫底、木板铺盖的保护下,堆积了厚约40厘米的中沙约300吨.露天赛场将为步行街每日上百万人次免费观看比赛提供机会,这不但为都市广场文化注入了新颖时尚的元素,也为沙滩排球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宣传机会.求(1)沙滩排球场地的长与宽之比;(2)沙滩排球场地的宽与对角线长度之比.解:(1)∵沙滩排球场地的长26米、宽18米, ∴9131826==宽长; (2)∵沙滩排球场地的长26米、宽18米,∴对角线长度=22宽长+=29845132622≈=+(米), ∴2918=对角线宽. 答:沙滩排球场地的长与宽之比为913,沙滩排球场地的宽与对角线长度之比为2918. 例2.1米长的标杆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它在阳光下的影子长0.8米,此时..电视发射塔在阳光下的影子长100米,求这个电视塔的高度.分析:在同一时刻下,直立在地面上的物体高度与该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之比都相等.所以,根据物体高度与它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之比相等,便可利用比例线段求得电视塔的高度.解:根据题意,得电视塔影子长度电视塔高度标杆影子长度标杆高度=,即1008.01电视塔高度=, ∴电视塔高度=1258.01001=⨯米. 答:电视塔的高度是125(米).注意:“线段的比”与“比例线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题时必须注意其细微的差别.例1中“长与宽之比”和 “宽与对角线之比”都是指两条线段的比;例2是指两种物体高度与它们影子长度对应成比例.例3.已知5a=4b ,求:(1)b b a -; (2)b b a +; (3)ba b a +-. 分析:由5a=4b ,容易想到54=b a ,再利用“如果d c b a =,那么dd c b b a ±=±”便可使问题顺利获解.解:由5a=4b ,得54=b a . ∴(1)51554-=-=-b b a ……①; (2)59554=+=+b b a ;……②; (3)①÷②=915951-=-=+-b a b a . 注意:1.“如果d c b a =,那么bc ad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质,反指“如果bc ad =,那么dc b a =”亦成立.所以解题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转化. 2.本例还可以“设元”求解(设a=4k ,则b=5k ),同学们不妨一试.例4.已知k b a c a c b c b a =+=+=+ )0(≠++c b a ,求k 的值. 解:∵k b a c a c b c b a =+=+=+,且0≠++c b a , ∴k ba c a c cb b a =+++++++,即2=k . 想一想:若将上例中“0≠++c b a ”这个条件去掉,会发生什么变化?注意:“如果)0(≠+⋅⋅⋅++=⋅⋅⋅==n d b n m d c b a ,那么b a n d b m c a =+⋅⋅⋅+++⋅⋅⋅++”中的0≠++c b a 这个条件常常被某些同学忽视.如果去掉0≠++c b a 这个条件,就必须采用分类讨论进行解决.①当0≠++c b a 时,上例已作出解答;②当0=++c b a 时,有c b a -=+,此时1-=-=+cc c b a ;综上所述,如果去掉0≠++c b a 这个条件,k=2或-1. 例5.如图13-2,线段AB 的长是为3厘米,求作以AB 为长的黄金矩形.分析:由于宽与长之比等于215-(或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所以只要先求出矩形的宽即可.解:根据题意得 ,矩形的宽=3×0.618≈1.9厘米.以3厘米为长,1.9厘米为宽作矩形ABCD (如图13-3),则矩形ABCD 就是所示所求的黄金矩形.注意:1.由于黄金矩形的宽与长之比等于黄金比(0.618),所以只要设法求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便可使问题顺利获解.2.如果将题目中的“以AB 为长”改为“以AB 为一边”,那么解题时又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即①AB是黄金矩形的长;②AB是黄金矩形的宽).。
九年级数学上册《黄金分割》优秀教学案例
3.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黄金分割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教师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本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如自然景观、艺术作品等,以多媒体手段呈现黄金分割的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艺术及建筑等领域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黄金分割的普遍性和美观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的习惯。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探索黄金分割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黄金分割比例的模型、绘制黄金分割图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黄金分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黄金分割被认为是最美、最和谐的比例?”“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黄金分割的知识点。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对黄金分割在科学、艺术等领域应用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பைடு நூலகம்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探索黄金分割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黄金分割数》教案、教学设计
3.黄金分割的应用:讲解黄金分割在自然界、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黄金分割的几何作图: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尺规作图法找到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4.了解黄金分割在自然界、艺术、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掌握知识: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黄金分割的性质和应用。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理解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c.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d.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e.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美丽的自然景观、世界著名建筑和艺术作品,如希腊神庙、埃及金字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共同特点,让他们猜测这些图片背后的数学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黄金分割导学案
黄金分割导学案第一篇:黄金分割导学案25.1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导学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温馨寄语:相信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59-60页,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用红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以备上课时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解,做好纠错、批注。
2.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进行交流探讨,高效展示,总结规律方法.【学习目标】1、借助图形认识黄金分割;2、通过作图能准确找到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并能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3、通过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4、能用黄金分割解释相关图形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蕴涵的文化价值。
【学习重点】认识黄金分割的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学习难点】难点:找出黄金分割点和黄金分割在黄金矩形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索相结合【学具准备】三角板、圆规【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成比例线段:若四条线段a、b、c、d满足,那么就把这四条线段称为成比例线段。
2、若2:x=x:8,则x=(x为正数)。
(二)个性独学走进黄金分割1、黄金分割的发现:黄金分割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
一天,毕达哥拉斯从一家铁匠铺路过,被铺子中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所吸引,便站在那里仔细聆听,似乎这声音中隐匿着什么秘密。
他走进作坊,拿出一把尺量了一下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
回到家里,毕达哥拉斯拿出一根线,想将它分为两段。
怎样分才最好呢?经过反复比较,他最后确定1:0.618的比例截断最优美。
后来,德国的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
这个规律的意思是,较大部分与整体这个比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之比。
无论什么物体、图形,只要它各部分的关系都与这种分割法相符,这类物体、图形就能给人最悦目、最美的印象。
2、断臂维纳斯、金字塔、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东方明珠塔及一些生物现象中用了很多的黄金分割。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8.2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8.2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8.2 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黄金分割的概念、黄金比的应用以及黄金分割点的寻找,使学生了解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黄金分割的概念和黄金比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理解黄金比的应用。
2.学会寻找黄金分割点,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黄金分割的概念和黄金比的解释。
2.黄金分割点的寻找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金分割的知识。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黄金分割的实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黄金分割的实例图片。
3.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实例,如建筑、艺术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黄金分割的定义和黄金比的解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金分割的美。
同时,教师解释黄金分割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植物的叶子、花朵的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黄金分割点,并解释其合理性。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黄金分割的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巩固对黄金分割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利用黄金分割设计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自己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黄金分割数》教学设计
《黄金分割数》教学设计一、概述《黄金分割》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黄金分割”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丝毫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因此,本节课除了讲授黄金分割的定义,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黄金分割的例子,使学生亲身感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发现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 2 )通过学习,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以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黄金分割的引入以及学生对黄金分割的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问题引入,引发思考教师:利用身边熟悉的同学舞蹈表演视频,教师提出问题:(1)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踮起脚尖 ?(2)说一说,为什么穿高跟鞋的身材较匀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以下3张图片,哪张构图最美?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猜想并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铺垫。
2 .探究美通过毕达哥拉斯的一段话,我们学习黄金分割以及推导小组合作,学生代表展示交流4 .发现美通过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黄金分割的美。
5 .创造美(1)分组搜集黄金分割资料,制作手抄报,其中包含一幅利用黄金分割的构图方法摄制的摄影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方案设计,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课后拓展,知识提升教师:( 1 )请阅读课本或其他资料,找出黄金分割点的作图方法;( 2 )以本节课所学的黄金分割的原理,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一物体或图案:。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4课时黄金分割(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相似三角形”中的4.4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4课时“黄金分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黄金分割的定义及性质;2.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黄金分割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黄金分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内容:
1.黄金分割的定义:介绍黄金分割的概念,即一条线段被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
2.黄金分割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黄金分割的性质,如:黄金分割点将线段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比是(1+√5)/2。
3.黄金分割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生物等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测量物体长度、制作黄金分割图形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通过对黄金分割的学习,使他们在观察、操作和思考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论证能力,通过探索黄金分割的性质,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黄金分割比例的推导,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金分割相关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黄金分割预习学案 目标导航:⒈知道并理解黄金分割的定义,熟记黄金比: ⒉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⒊加深理解与掌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有关知识。
学法指导:线段的黄金分割是成比例线段具体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学习本节知识,首先要弄清线段黄金分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会将线段黄金分割。
新知探究: (一)黄金分割的定义: 1、动手操作,然后算一算,完成下面的填空: 度量五角星中的线段AC 、BC 的长度,线段AC= ,BC= ,
计算
AB AC = 、AC BC = , AB AC 与AC
BC 的值 相等吗?
※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和 ,如果 = ,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点C 叫做线段AB 的 ,AC 与AB 的比叫做 。
其中AB AC =AC
BC = ≈ ※⑴、黄金分割是一种分割线段的方法,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 个。
⑵、黄金比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它的比值为 ,精确到0.001为 。
(二)黄金矩形:
探究教材P 96页“想一想”.
(三)黄金分割点的作法
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
(1)过B 作BD⊥AB 使BD =12
AB ; (2)连接AD ,在DA 上截取DE =DB ;
(3)在AB 上截取AC =AE ,则点C 即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绿色通道】
黄金分割是一种特殊的分割线段的方法,分割后,原线段、较长线段、较短线段之间有固定的比值关系,知道其中一条线段的长度,可以求出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
5−1
《黄金分割》趣题
1.如图,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若舞台AB长为20m,试计算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 m处?,如果他向B点再走 m,也处在比较得体的位置?(结果精确到0.1m)
2. 在人体躯干与身高的比例上,肚脐是理想的黄金分割点,即比值越接近0.618越给人以美感.小明的妈妈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为0.60,她的身高为1.60m,她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会更美?
变式训练
1.线段AB长为10 cm,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AC长为________cm.
2.线段AB长为10 cm,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AC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3.线段AB长为10 cm,点C、D分别为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CD的长为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