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混料案例教育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料

于提高操作员对产品规格的辨识度和责任心,降低混料事故的风险。
某公司采用新技术预防混料案例
技术应用
某公司在生产线上引入了先进的条形码技术,对不同规 格的产品进行编码标识,并使用扫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和监控,确保产品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优势
条形码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线上的产品追溯和管理效率。
某公司成功预防混料案例
01 02
预防措施
某公司在生产线上采用颜色编码和标签区分不同规格的产品,并制定 严格的核对制度,确保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规格进行仔细核对 。
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该公司成功预防了混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03
经验总结
采用颜色编码和标签等可视化手段,以及制定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助
05
案例分析
某公司混料事故案例
事故描述
某公司生产线上,由于操作员 失误,导致两种不同规格的产 品混料,造成大量产品报废,
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事故原因
操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 行,对产品规格未进行仔细核
对,导致混料事故发生。
事故教训
加强操作员培训和考核,确保 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产品规 格,避免混料事故再次发生。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 状况,包括机械部 件的磨损、电路连 接的松动等情况。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 修和保养,确保设 备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 理和保养,确保设 备清洁卫生。
采用防错技术
采用先进的防错技术,如采用高 精度计量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
等。
对容易出现混料的环节进行重点 监控,如采用在线检测、智能化
如何避免混料(元器件案例)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1、混料错料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都属于完全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
不能简单将问题原因定位为人员偶然操作失误,这样 会掩盖管理上实际存在的漏洞。
错料混料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一个管理问题。
一旦管理上有了漏洞,出问题是必然的,迟早 会发生的。
2、混料错料是严重的问题。
对客户的正常生产秩序影响很大,严重 的会流入到市场,造成客户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3、混料错料一旦发生问题,客户会为此付出大量整改成本,供应商 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对结果买单。
4、为杜绝混料/错料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做好预防工作,我们精心编 制了23个典型的错料混料案例、注意事项和参考流程,请各供应 商对此案例教材进行学习讨论,并对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审 视,制定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再犯。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 稳压管来料混料,导致近5000块单板返工和召回的恶 性事故 !【问题描述】同系列器件的型号十分接近(仅电压数值差别)。
此次发货同时发两个物料,刚 好数量相同。
备货人员同时打印两个物料的标签,在贴客户标签时工作疏忽,将型号为 ABC12D30E与ABC12D43E两箱物料的客户标签互相贴错(见下图);而OQC人员检验时工 作敷衍,只检查了外盒正面所贴的客户标签,而没有对照检查侧面的工厂标签(正面客户 标签上的厂家型号与侧面厂家标签不符时就可以检验出来),造成错料。
【原因分析】两个批次同时作业,两箱物料的标签互相贴错。
【影响度】导致客户近5000块单板返工及召回的恶性事故 !此标签 错误此标签 正确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2 电位器物料与标签不符,造成单板批量返工【问题描述】生产线发现某编码电位器A丝印异常,而料盘标签信息正确。
经测量编带内未启 用电位器阻值,发现实际阻值与标签型号不符,确认为来料错误(标签与实物不符)。
【影响度】立即清查该编码所有库存,发现一共3盘错料。
查该编码发料记录,已有两任务令 使用该错料,涉及200多块单板,500多PCS电位器。
混料预防措施

批准:
制作:
精选版课件ppt
1
目录
1 2 3 4 5 6 7 8
预防改善小组成员 系列产品生产流程图 原材料、零件生产混料预防措施 托外加工(电镀/喷漆)混料预防措施 组装车间混料预防措施 QC/QA混料预防措施 出错料预防措施 结束语
精选版课件ppt
2
1 改善小组成员组织架构
IQC 电镀检验员在每批进料时除了常规检验项目外,必 须加大抽检数量针对混料不良进行重点检查,杜绝该不良情 形流入仓库。
精选版课件ppt
6
5
组装车间混料预防措施
生产计划员在排单时必须将相似的产品尽量分车间生产;
针对特殊情况下相似产品确实不能分车间生产时,车间主任排线也 必须将相似产品安排在相隔较远的生产线生产,待一种产品生产完毕 作业员彻底清理生产线后再排另外种产品生产。
精选版课件ppt
5
4 托外加工(电镀/喷漆)混料预防措施
托外加工时,仓库保管员一定要再次核对产品标示卡与 实物是否对应,针对有特殊标示的产品不能同一时间安排 (变更前后物料,客户有特殊要求的物料)托外加工。
仓管员还必须遵守相似产品不能安排在相近时间托外加 工的原则,杜绝电镀厂在加工时可能将相似物料混料的可能 性。
精选版课件ppt
9
产品投入生产前,IPQC必须根据生产随工单上产品料号对照图纸 对作业员生产的8只样品进行首件确认,确认无误后通知车间作业员 生产。
生产完一种产品后,生产线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包括废品盒/ 抽屉等不易发现的地方),IPQC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种产品的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员已经领用的经IPQC确认OK的物料使用完需 要重新领料时必须由发料人员将零件送到生产线、IPQC再次确认后 方可使用,绝不允许作业员自己到领料处领料,杜绝错领物料导致混 料或者错料不良情形的发生。
材料防混用方案

材料防混用方案引言在各行各业,材料的正确使用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人为因素或操作不当,材料的混用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混用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为了避免和减少材料混用的发生,制定材料防混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材料防混用方案,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方案一:标识和标签1.对每一种材料进行标识,并在容器上进行明确的标签和标识。
–在容器上使用易于辨识的标识,如图标、颜色或文字。
–标签和标识应包含关于材料的多个重要信息,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
2.给不同种类的材料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
–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或用途,设置不同的颜色标识。
–不同颜色的标识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识别和区分材料。
方案二:专用储存区域1.为不同种类的材料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
–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危险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储存区域。
–在储存区域内设置明确的标识,以便工作人员正确放置材料。
2.严格管理入库和出库的流程。
–建立明确的入库和出库流程,以确保材料存放的正确和合规。
–入库人员和出库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方案三:培训和教育1.对员工进行材料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材料的特点、正确的使用方法、材料混用的危害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和提升。
2.建立一个材料使用手册或指南。
–手册或指南可以包含材料的分类、正确使用方法、存放要求等内容。
–手册或指南应向员工提供方便查阅的方式,例如电子版或纸质版。
方案四:定期检查和审查1.定期检查储存区域和容器上的标识和标签。
–确保标识和标签的清晰可见,没有破损或褪色现象。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标识和标签。
2.定期审查材料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审查包括材料使用情况、材料混用的记录、员工培训情况等。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改进。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课件.doc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一、目的规范我司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防止公司错混料的发生。
二、适应范围车间范围内所有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接触到的部门,以及我司供应商。
三、定义错混料:原料物,半成品,成品中用错料或混料的现象统称为错混料。
四、职责4.1 业务负责接到订单后将客户订单转化为内部订单责任确认单,并将信息传递至下单员录入系统。
4.2 技术部负责产品BOM 的组成和材料性能确认选择。
4.3 生产管理部负责下达排产任务单,原材料需求采购和监督任务执行。
4.4 供应部依据计划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保障到货。
4.5 仓库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储存及管理(包括收发及5S管理)。
4.6 质量部负责物料,半成品与成品的检验管理。
4.7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中所有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管理和组织人员生产保证订单按期完成。
五、内容5.1.工艺文件错混料管理5.1.1 技术部根据客户新产品、图纸、技术指标或工艺要求,注意图纸版本及产品技术指标细节,转换成我司的技术文件和现场工艺文件,进行受控和发行。
5.1.2 专职人员统一管理技术文件,注意图纸编号,图纸版本,技术文件编号,技术文件版本,发行日期,发行换版编号,同时做好回收作废工作,放置图纸错误造成混料。
5.2 业务接单/ 下单错混料管理5.2.1 业务接收客户订单时候,经过评审后,将客户相关要求进行记录,按照唯一编号进行比对识别。
5.2.2 业务下单时,将相关要求在销售订单责任确认单上进行注明,特别产品包装要求和生产注意事项,对于产品类型相似及包装方式相同的产品重点说明。
5.2.3.特殊产品:系统下单进行唯一编码进行识别,确保下单和系统录入;常规产品:正常系统下单,根据规格进行识别进行。
5.3 模具错混料管理5.3.1 模具仓库设有专人员管理,并做有专门记录,记录有模具类别,尺寸,领用机台,数量,做好明细登记和标识,同一机台最多两台。
5.3.2 相关产品按照规定模具进行配模生产,管控规定。
注塑防止混料的措施

注塑防止混料的措施我在这注塑厂也干了好些年了,混料这事儿啊,就像我心头的一块疙瘩,碰一下就难受。
咱得想办法不让它发生,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咱先说这料的存放。
我就见着那仓库,架子一排排的,像树林子似的。
我每次去拿料,眼睛都得瞪得大大的,像铜铃一样。
那些料啊,长得都有点像,就跟一群双胞胎似的。
我就跟管仓库的老王说:“老王啊,你可不能把这些料乱放啊,就像你不能把你家孩子认错一样。
”老王还跟我呛呢,他眼睛一翻,露出那大黄牙说:“你懂个啥,我这还能乱了?”我就指着那堆相似的料说:“你看看,这几个,你分得清不?”老王这才不吭声了。
后来啊,我们就给每个料的架子上都贴了大大的标签,那字写得像斗大一样,老远就能瞅见。
而且啊,不同类型的料就得分开区域放,就像男人和女人得住在不同宿舍一样,得分得清清楚楚的。
再就是这生产线上的事儿。
我就瞅着那些个料桶,在那传送带上晃悠。
我心里就想啊,这要是混了料,那可不得了。
我就跟旁边的小李说:“小李啊,你这眼睛得像老鹰一样盯着这些料桶,别让它们乱跑。
”小李那小子,瘦得像麻杆儿似的,还跟我嬉皮笑脸说:“刘哥,你就放心吧。
”我就瞪他一眼说:“你可别不当回事儿。
”后来啊,我们就给每个料桶都做了个记号,有的画个圈,有的画个叉,就像给每个孩子都做个特殊的记号一样。
而且啊,每次换料的时候,我们都得把料桶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残留。
我就亲自拿着扫帚扫,那灰尘扬起来,我就眯着眼,像个土拨鼠似的。
我边扫边嘟囔:“这些个料啊,就像那娇贵的大小姐,一点脏东西都不能沾。
”还有这工人的培训也重要啊。
我就记得有次新来了几个小年轻,那脸嫩得像刚出锅的馒头一样。
我就把他们叫到一块儿,像个老母鸡护着小鸡似的。
我跟他们说:“你们这些娃娃啊,这注塑可不能混料,这就像你们炒菜不能乱放调料一样。
要是混了料,那做出来的东西就像那怪胎一样,啥都不是。
”有个小年轻还不服气呢,梗着脖子说:“刘叔,能有那么严重吗?”我就指着那堆废品说:“你看看,这些就是混料的下场,就像战场上打败仗的残兵败将一样,多难看。
《混料预防措施》PPT课件

7
出错料预防措施
成品仓管员依据业务提供的出货清单从仓库中取出产
,将其移至出货区域(放置产品到出货区域时必须将 贴有料号的纸箱面统一放置在正前面,方便进行第二次核 对外箱标示),通知OQC出货抽检。
OQC检验员对产品抽样检查,并取样进行相关功能测 试,测试完成后必须進行第二次确认外箱标示料号与出货 清单料号是否一致,确认OK后通知仓库打包人员打包出 货,以此杜绝出错料的情况发生。
2 系列产品生产流程图
原材料领料
注塑(冲压)零件生产 托外加工(电镀/喷漆) 托外加工(电镀/喷漆)
组装车间领料生产
QC全检
QA抽检
包装入库/出货
3 原材料、零件生产混料预防措施
原材料仓库保管员在原材料出库时必须严格按照原材料 使用清单发料,注塑、冲压车间领料人员进行详细核对后签 字确认,杜绝原材料领错可能引起的材料使用错误情况发生。
检验完一组产品后必须将工作台面不良品盒清理干净,将全检OK的产品 放置在待定区域后方可进行下一组产品的检验,该工作由QC组长负责监督。
QA抽检时按照当天出货清单尽量将待定区同一种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全部 抽检完,统一移到包装台(包装台上只放置一种规格的产品)将抽检不良 品清理干净后后再取样其他规格的产品抽检。
零件生产的首件检验时,IPQC必须对产品的尺寸、材 质根据图纸进行一一核对,确认OK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生产部在安排生产时相似的产品不能安排在相邻的机 台上生产,避免相似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混料。
生产完一种产品后车间主任必须监督作业员将机台做 一次彻底的清理、清扫并及时将已经生产OK的产品移至待 检区,方便IPQC及时确认,待确认OK后第一时间按照标示 入库。
展台设计
编辑:cvdfbgnyhtt993456
防混料培训教材

防混料控制方法一、目的为确保产品流程顺畅,客户使用顺利、迅速、安全,特制定次培训教材。
适用范围2.1所有材料2.2本公司生产相关部门2.3责任部门:制造部、品管部三、操作流程与说明3.1从成型拉料防混料管制3.1.1拉料时,拉料员工先确认流程卡、材料型号等相关数据是否材料相符,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品管,待确认后方可拉料。
每批材料都要检验,包括铁皮箱是否夹料,看是否有混料,如有混料告知成型课长和领班,并做好记录。
3.1.2将材料拉至电镀后,检查放置材料区是否有其他材料和散落材料,如有清理干净,按区域将材料放好,轻拿轻放,避免混料的可能。
如有不小心或运送途中散落出材料,应将散落出的材料全部检验并与流程卡对照无误后方可放入。
不同型号的材料要隔出一个周转箱的间距。
3.1.3包料前,首先检查包料工具是否干净,不得有残余材料,如有清理干净,待测试完型号后方可放入相同型号材料中。
包料时,用流程牌替换下流程卡,且需在流程卡上标注好,以防混料。
3.1.4高压冲水时,有材料冲出筐子外应及时清理,以防与下一批材料混料。
3.1.5电镀装料前需先清理工作台及滚桶,不得有残余材料,如有及时清理,待检验完型号后再放入相同型号材料中,如不清楚型号的统一放置,然后入库。
3.1.6烘烤时,放置待烘烤材料台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残余材料,如有清理干净并待检验完型号后再放入相同型号材料中。
将流程卡按照所标注流程牌号一一对应的放入材料中,将流程牌取出,如发现有异常及时通知品管。
一台烤箱在烘烤时只能够烘烤同一批次同一型号材料,待这一批次型号材料烘烤完毕清理干净散落材料后才可以烘烤其他型号材料。
烘烤后材料应遵循先进先出,同一型号材料出完烤箱顺进周转向内,然后清理完倒料区,待没有残余材料后才可以出另一型号材料的原则,这一点非常关键,一定严格遵守以防混料。
3.1.7电镀后材料分区域进行放置,且放置区不得有散落材料,如有及时清理干净,待检验完型号后放入相同型号材料中。
客诉混料纠正预防措施范文六篇

客诉混料订正预防措施范文六篇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平安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客诉混料订正预防措施范文六篇,欢迎品鉴!第1篇: 客诉混料订正预防措施 1.不良品的订正措施1.1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应立即做好标记以便识别,在致废部位涂红漆,返修品涂黄漆。
1.2不良品的隔离由质检人员进行。
1.3.不良品的处理由质检部门进行符合性与适应性判定。
1.4报废品由质检部门确认,并填写废品通知单一式三份,由责任者签名,隔离存放,按程序处理。
1.5已报废的不良品由质检部定期处理。
1.6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a由质检部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分析会;b按损失价格部分按比例赔偿。
1.7质量事故,质检部门应立即进行处理,并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开好质量分析会,使当事人受到教育,执行预防措施,并上报公司。
1.8外购外包不合格品订正措施:由质检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退货情况处理表进行处理。
2.不良品的预防措施:2.1员工严格执行“三按”(按图、按工艺、按标准),首件必须送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批量生产。
2.2检验人员严格执行首检、巡检、过程检验制度,实施关键工序检验把握;实施对外购外包产品、成品入库前检验把关,把握外购外包产品、成品质量。
2.3技术人员、工艺人员严格加强生产加工过程、装配过程的现场技术指导,产品符合性(按图、按工艺、按标准)执行过程抽验工作。
2.4生产部门实施对在制品管理,对员工教育,不合格品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以“三不”作为工作指导方针,把握提高员工产品加工、装配质量意识。
2.5质量技术部实施对产品加工、装配质量、外购外包产品、成品质量执行过程把握;严格执行不良品处理程序,隔离不良品、处置不合格品、召开质量分析会;实施对质量指标考核,定期召开质量例会。
2.6.人力资源部加强对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在岗教育、培训考核。
第2篇: 客诉混料订正预防措施 20xx年10月10日约下午三时半,第2标在T1靠第1标处进行第10层外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发生二根钢管忽然坠落平安事故。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料

1 什么是混料,混料的风险
混料的影响有多大?
混料造成的影响: 客户端产品使用断线; 客户端成品召回返工; 我司安排人员返工客户库存; 我司对内部库存全部返工; 我司品质形象受损; 我司处理异常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2 如何預防混料
1 原材料:
1.1 可能造成混料的因素: 1.1.1 标示错误,发错材料; 1.1.2 相似规格,取错材料。 1.2 预防措施: 1.2.1 所有原材料必须标示清楚明确,经过IQC检验方可上架。 1.2.2 相似规格的原材料必须进行间隔摆放,不可放于相邻的位置。 1.2.3 生产部门领料时,必须核对《制造指导书》确认原材料材质及规格,防止 领用错误。
2 如何預防混料
2.2 预防措施: 2.2.1 生产前,作业员必须确保生产的机台清洁,每班上班前确认,并在《制程
检验报告》上进行记录。
2.2.2 针对螺丝调机完成后,生产部需用风枪将机台各角落吹净,小产品需用手 确认。经检验员首件确认机台清机合格后方可开机量产,制程中料头料尾调 机品必须清理到红色小胶筐中,每班定时报废。
2 如何預防混料
5.2 预防措施: 5.2.1 电镀进料必须确认产品标示卡与产品相符,不相同的产品不可混在一起电
镀; 5.2.2 前处理过程中确保机器清理干净再进行处理; 5.2.3 电镀下槽前,必须将电镀滚筒进行清理,确认无残留产品方可进行电镀; 5.2.4 烘烤除氢前,必须确认托盘清理干净方可将产品放入托盘中; 5.2.5 烘烤时,确保装入托盘中的产品不溢出托盘且搬动过程中防止产品倒出; 5.2.6 过封闭过程中,确保所有器具清理干净无残留产品; 5.2.7 相似产品禁止混镀,电镀后进行筛选机筛选及人工全检外观出; 5.2.8 落到地上的产品,量少则全部报废处理,如量大则必须经过机器及人工全
客诉混料纠正预防措施

02
混料原因分析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品种混淆
由于原材料品种、规格等标识不清或记录 混乱,导致使用错误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VS
原材料质量波动
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批次等因素, 导致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引起混料问题。
生产过程因素
生产流程不合理
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混淆。
生产操作不规范
3
生产成本增加
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来清理和纠正混料问题 ,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混料问题的常见原因
操作失误
01
操作工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导致不同物料混
杂在一起。
物料管理不当
02
物料管理不规范,物料标识不清或物料存放不当,导致混料发
生。
缺乏培训
03
操作工或管理人员缺乏相关培训,不了解物料特性和操作规程
人员培训与考核
加强人员培训
对生产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建立考核机制
制定考核标准和程序,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人员技能水平达标。
设立奖惩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造成质量问题的行为进行惩罚,激发员工的责任心。
设备维护与保养
要点一
定期检查设备状况
客诉混料纠正预防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混料原因分析 • 纠正措施 • 预防措施 • 持续改进 • 结论
01
引言
混料问题的严重性
1 2
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混料导致产品配方比例不正确,可能导致产品 质量不符合标准,甚至危及消费者安全。
客户投诉增加
混料问题容易被客户发现并引起不满和投诉, 影响企业声誉和客户关系。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料

原因可能是原材料中有刺激性气味或有毒物质等 ,解决方法是立即停机检查原材料成分是否符合 要求,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异味。
原材料成分变化
原因可能是原材料成分不稳定或投料过量等,解 决方法是检查原材料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调 整投料比例。
设备故障
原因可能是设备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解决方 法是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料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培训背景介绍 • 基础理论知识 • 上手操作知识 • 高级应用知识 • 常见问题总结与答疑
01
培训背景介绍
混料问题的现状
混料问题普遍存在
在各种行业和领域中,混料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如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
混料问题的严重性
混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能导致安全问题, 甚至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
物质基础分类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物质基础可以分为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非金属等不 同类型。
混料原理
混料原理概念
混料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 质混合在一起,达到均一、稳定、分散状态的工艺过程。
混料原理分类
根据不同的混合目的和要求,混料原理可以分为静态混合、 动态混合、复合混合等不同类型。
混料生产管理
总结词
通过精细化的生产计划和控制,实现混料生产的优质、高产和低耗。
详细描述
介绍混料生产计划的制定和优化,分析混料生产过程中的瓶颈,提出解决措 施,讲述混料生产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05
常见问题总结与答疑
常见问题分析
原材料编号识别不准确
原材料存放不当
客诉混料纠正预防措施

文件编号:
接组装生产S58机型,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的一箱XXX里面混有XXX。批量总数3260PCS.检验数:420PCS.不良数:7PCS.不良率:1.7%。
原因分析
1.同套模具生产中换料号时现场未将之前产品全部清理并入库,现场留有上一个料号产品造成混料。2.生产更换料号过程,上一个料号入库检有不良现象未及时返工入库,与现生产产品未明确区分标示造成混料。3.作业人员对产品认识不足。4返工时品质人员未进行监督。5.现场产品状态标识不清.6.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手法监管不到位。
制定人:
预防措施
加大产品入库及出库的检验,对尾数箱产品进行全检,出库10箱已内的产品全部开箱检查混料现象。.更换不同料号产品时现场及时更新产品样板和SIP.品质组长加强对于现场管理.
制定人:
效果确认
确认人:
分析人;责任人:
临时性措施
不良品在库数量:XXX数量3100,XXX数量700由我司派出人员全部还工。
制定人;
永久性措施
1.现场对于产品状态标识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已生产完产品要求及时入库.2.产品有不良现象,返工作业时要求品质人员管理人员现场监督。3.生产部利用早会时间对于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作业人员对产品区分。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料

一起。
02
设备故障
配料设备出现故障,如振动筛、配料秤等,未能及时维修或更换,影
响配料精度和混料。
03
管理不当
企业未制定完善的配料管理制度,对配料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和记录,
导致混料问题难以追溯。
混料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制药企业由于操作失误,将两种不同规格的原料药混 在一起,导致药品质量不符合标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 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
成品管理
成品检验
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严格的 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
成品储存
保持产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干 燥,防止产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
产品发货
在产品发货前,确认产品的数 量和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流
入市场。
04
预防混料关键控制点
人员培训
1
确保员工了解混料的基本概念和潜在风险。
2
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培训资料:预防混料培训资 料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混料定义及影响 • 混料原因及案例分析 • 预防混料管理体系 • 预防混料关键控制点 • 预防混料措施建议 • 培训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
01
混料定义及影响
混料定义
混料定义
混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导致原来的物质无法分辨或无法分离的情况 。
对于老化的设备要进行更新,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优化工艺流程
审查工艺流程
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操作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规定,减少 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混料。
持续改进
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 方式。
热处理车间混料预防对策改进方案

2016年1月 2015年12 月
CA550H滚子混乱为少量的 CA550滚子
次数
处理方式
2次 电话通知,热处理车间进行研究了 确认,对未装配的滚子退热处理车 间挑选,并承担了装配拆装费用。
415S外片混08外片 2015年11 发黑中的08B的外链板
1次
(发黑)
月
38.4VBF5.06销与 16B销轴
信息反馈,热处理车间到现场与农 机链车间协商解决,派人协助进行 挑选并对未安装的销轴进行检查。
电话沟通退回热处理车间挑选,挑 选后由农机链检验员与热处理检验 员确认,并及时满足下道顾客的生 产要求。
从上表分析这四类零件混料次数不多,但因尺寸极为相近,工序加工过程基本相同,挑选难度大,对 下道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附下页)
4 评价、修订制 度并建立监督 检查
钟志良
5 效果验证及回 访情况
钟志良 夏金财
6 巩固措施及标 夏金财及
准化
班组长
2月21-29日 3月1-9日
3月10-19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月20-30日
二、前期分析
1、确定课题,小组成员统计了前6个月农机链反馈的情况。
主要问题
CA550与CA550H 滚子相混
发生时间
主要问题
415S外片: 08B外片:
38.4VBF5.06销:长度:35.5-0.25 , 外径:Φ8.28-0.02mm
16B销轴:
长度:36.1-0.25 , 外径:Φ8.28-0.02mm
415H与415S套 筒相混
415H套筒: 高度:7.9-0.15mm;内径:Φ3.96+0.08^+0.11mm;外径:Φ5.63-0.03mm 415S套筒: 高度:11.1-0.18mm;内径:Φ3.96+0.12mm;外径:Φ6.0-0.03mm
错混料防止培训资料ppt课件

图2.检验台前类似料号对比表 图3.工程图纸对比
三.易发工站的预防措施(4)
QT-FLEX
4.OQC工站预防措施:
1).OQC抽检时基板与流程单、工程图纸以及出货信息表比对客户料号,厂内料号,产品外形等 是否一致,若抽检确认一致后进行流转;(如图1.2.3)
图1.基板与工程图纸对比
图2.出货信息表与工程图纸对比
错混料主要发生在初始的下单错误以及冲切成单PCS的外形相似基板,即市场、 计划、冲型、FQC、OQC、包装工站,其中各工站造成错混料问题点如下: 1.市场、计划
市场接收到客户订单信息与市场或计划下单信息不符;
2.冲型、FQC、OQC 、包装 外形相似的两个型号在当工站作业时,容易导致错混料.(例如下图)
三.易发工站的预防措施(1)
QT-FLEX
1.市场、 计划预防措施
市场和计划下单前要对出货信息中客户料号,成品料号,厂内料号等信息与客户下单信 息和客户提供工程图纸进行比对,确认OK后方能下单。
客户下单信息表
厂内出货信息表
客户提供工程图纸
三.易发工站的预防措施(2)
QT-FLEX
2.冲型工站预防措施:
图3.检查混料状态
工程图纸
标准样本 流程单
三.易发工站的预防措施(3)
QT-FLEX
3.FQC工站预防措施:
1).外形相似之产品同时到达FQC检验工站时,不可在同一或相邻的光台上进行检验;(如图1)
2). FQC检验光台前放置外形相似产品实物以及工程图纸,以便防止检出错混料;(如图2.3)
图1.区分检验台
图3.流程单与出货信息表对比
三.易发工站的预防措施(5)
QT-FLEX
5.包装出货工站预防措施:
防止混料预防措施

回覆主題:
預防對策
1.1 lot管理
1.1.11.1.2
附件(產品標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1.2 制造模具管控
1.2.1
1.3 烘烤区域管控
1.3.11.4 成品区域管控
1.4.1成品仓内,已划分出于现有30基板F rubber不同区域的40基板的放置区域。
改善時間
2011-11-25
提報人:許淩傑现30基板F rubber模具有f5、F2两套模具在烟台进行生产;40基板F rubber
模具有f1、f4两套模具在烟台进行量产。
烘烤制程内,已经对30基板及40基板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烤箱烘烤,间隔烘
烤时30基板与40基板的混料问题。
提報關於30基板和40基板的混料預防對策
提報日期:2011-11-25
煙台松暉橡膠製品有限公司
我司在公司成立之际,即对公司内有可能产生多样产品多套模具同时进行生
产时,容易产生的混料等突发状况进行预防,并制定了二介管理文件(产品
标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来预防此类风险的发生及处理。
cop-
021QA01标识和可追溯性管制程序.doc。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一、目的规范我司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防止公司错混料的发生。
二、适应范围车间范围内所有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接触到的部门,以及我司供应商。
三、定义错混料:原料物,半成品,成品中用错料或混料的现象统称为错混料。
四、职责4.1业务负责接到订单后将客户订单转化为内部订单责任确认单,并将信息传递至下单员录入系统。
4.2 技术部负责产品BOM的组成和材料性能确认选择。
4.3生产管理部负责下达排产任务单,原材料需求采购和监督任务执行。
4.4供应部依据计划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保障到货。
4.5仓库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储存及管理(包括收发及5S管理)。
4.6质量部负责物料,半成品与成品的检验管理。
4.7生产部负责对生产中所有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管理和组织人员生产保证订单按期完成。
五、内容5.1.工艺文件错混料管理5.1.1技术部根据客户新产品、图纸、技术指标或工艺要求,注意图纸版本及产品技术指标细节,转换成我司的技术文件和现场工艺文件,进行受控和发行。
5.1.2专职人员统一管理技术文件,注意图纸编号,图纸版本,技术文件编号,技术文件版本,发行日期,发行换版编号,同时做好回收作废工作,放置图纸错误造成混料。
5.2业务接单/下单错混料管理5.2.1业务接收客户订单时候,经过评审后,将客户相关要求进行记录,按照唯一编号进行比对识别。
5.2.2业务下单时,将相关要求在销售订单责任确认单上进行注明,特别产品包装要求和生产注意事项,对于产品类型相似及包装方式相同的产品重点说明。
5.2.3.特殊产品:系统下单进行唯一编码进行识别,确保下单和系统录入;常规产品:正常系统下单,根据规格进行识别进行。
5.3模具错混料管理5.3.1模具仓库设有专人员管理,并做有专门记录,记录有模具类别,尺寸,领用机台,数量,做好明细登记和标识,同一机台最多两台。
5.3.2相关产品按照规定模具进行配模生产,管控规定。
5.4样品新生产时错混料管理5.4.1业务部接新产品(以从前未生产过)或客户产品变更消息时及时转交技术部,技术部根据业务提供的相关资料做成BOM,同时对材料选型确认指标规定做好规定和要求,供应部依据BOM进行厂家选择,材料选择,物料回来经质量部验收合格后进行入库。
混料改善专案

3、返修及外检环节
◆ 完善返修流程SOP,包括作业流程、检验标准和人员职责,使返修有序进行了,现场必 须保持整洁整齐。
◆测试不良的返修品记录在案,返修前后保持数量一致。防止返修品交叉混料。
负责
主导此次混料改善, 推动监督各部门改 善措施执行
备注
2、确定参与改善成员
姓名
部门
职位
生产部
生产主管
品质部
品质组长
仓储部
仓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责
执行生产环节改善 措施
执行检验环节改善 措施并监督验证生 产改善效果
执行来料仓储环节 改善措施并落实
备注
三、原因分析
按4M1E进行分析
标题
混 混 料 料
三、改善方案
1、原材料环节
◆ IQC对每批来料进行检查,来料物料标示必须明确,每箱都必须有相应的物料标示。 ◆ 仓库对原材料无标示产品,一律予以拒收处理。
2、生产环节
◆ 每批产品生产前,生产领班和IPQC核对所生产产品与制造单一致。 ◆ 产品状态标示、不良品标示要清晰明确。 ◆ 生产完成后,生产要对线体进行清理整顿OK后方可进入下一产品生产环节,包括有无
4、仓库储存环节
◆ 所有入库产品外箱上要标识清晰,如客户编码、数量,同时要经过QC检验合 格后入库 ,并加盖PASS章。
◆所有产品,包括正常订单及补货产品,OQC必须对尾数箱产品与标识进行重点检验。
5、“5S”推进 ◆ 制定5S标准、检查计划、检查周期、检查人员。 ◆ 制定奖惩措施。
6、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作业方法、5S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1、混料错料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都属于完全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
不能简单将问题原因定位为人员偶然操作失误,这样 会掩盖管理上实际存在的漏洞。
错料混料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一个管理问题。
一旦管理上有了漏洞,出问题是必然的,迟早 会发生的。
2、混料错料是严重的问题。
对客户的正常生产秩序影响很大,严重 的会流入到市场,造成客户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3、混料错料一旦发生问题,客户会为此付出大量整改成本,供应商 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对结果买单。
4、为杜绝混料/错料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做好预防工作,我们精心编 制了23个典型的错料混料案例、注意事项和参考流程,请各供应 商对此案例教材进行学习讨论,并对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审 视,制定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再犯。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 稳压管来料混料,导致近5000块单板返工和召回的恶 性事故 !【问题描述】同系列器件的型号十分接近(仅电压数值差别)。
此次发货同时发两个物料,刚 好数量相同。
备货人员同时打印两个物料的标签,在贴客户标签时工作疏忽,将型号为 ABC12D30E与ABC12D43E两箱物料的客户标签互相贴错(见下图);而OQC人员检验时工 作敷衍,只检查了外盒正面所贴的客户标签,而没有对照检查侧面的工厂标签(正面客户 标签上的厂家型号与侧面厂家标签不符时就可以检验出来),造成错料。
【原因分析】两个批次同时作业,两箱物料的标签互相贴错。
【影响度】导致客户近5000块单板返工及召回的恶性事故 !此标签 错误此标签 正确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2 电位器物料与标签不符,造成单板批量返工【问题描述】生产线发现某编码电位器A丝印异常,而料盘标签信息正确。
经测量编带内未启 用电位器阻值,发现实际阻值与标签型号不符,确认为来料错误(标签与实物不符)。
【影响度】立即清查该编码所有库存,发现一共3盘错料。
查该编码发料记录,已有两任务令 使用该错料,涉及200多块单板,500多PCS电位器。
该错料是在生产线发现,幸好尚未发 到市场上,但已造成客户生产批量返工及出货延迟。
【原因分析】:经调查,造成错料的根本原因是员工未按照公司规定的操作制度进行作业。
有制度规定一作业台只能作业一批产品,结果操作员未按规定执行,同时有两批产品在作 业台上,粘贴标签时错将A产品标签,误贴至B产品。
B产品同样也存在标签贴错问题及时 在厂商仓库找到。
厂商操作流程存在漏洞,粘贴标签时,跟随产品的作业传票与产品分 离,单盘卷盘上无产品信息,当标签与卷盘器件不对应时无法发现。
【改进措施】 1、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将一个作业台作业一批产品原则落实到位。
2、在编带工序将一张现品票(品名,批号,数量)贴在编带完成的产品卷盘上,粘贴标 签时需比对标签信息,随批传票信息及卷盘上现品票信息是否一致。
3、在两作业员工作台之间竖立隔板, 以避免相邻作业员间产品搞错。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3 Marking错误【问题描述】生产发现某厂家SMD5*7封装25M钟振包装中混有丝印为50M的产品。
经测试 确认混料品的频率实际为25M,这些25M产品上的marking却为50M,属于Marking错误。
【影响度】批量隔离 【混料原因确认】生产流程如下: 封 盖 --> 烘 烤-->回流焊-->激光打标-->氦测漏--> 粗测漏-->测试(常温&加温)-->CI测试--> 加测5.5V-->出货检验-->审核数据-->包装 此次marking错误,判定不良站别发生在激光打标站以及包装站。
操作员疏忽, 标记打印错误 包装机 未将频率Marking 纳入检查内容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4 多批同时作业,发生混料【问题描述】客户生产线发现某厂家58.32M产品包装中混有500PCS 50M的其他规格产 品。
经调查,是生产厂家在包装工序发生混料。
【影响度】批量隔离返工【原因分析】 作业员包装时违规操作,没有严格执行一张工作台只允许一张单作业。
装盘后在装防静 电袋时没有检视MARKING,在同时几张单作业的情形下包装错误造成混料。
由于此次是出给华为的两种规格间相互混料,数量上没有短缺,因此厂商内部未能发现 混料问题。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5 片式电阻实物与卷盘标签型号不一致【问题描述】实物与卷盘标签的规格不一致。
【影响度】批量隔离返工 【原因分析】某工厂卷带工序的员工同时照看相邻多台机器。
因为处理机台故障,将手中 尚未贴标签的满盘物料带到另外一个机台,造成错料,标签与实物的规格不一致。
【改善对策】 1、空白卷盘先贴好标签,编带前必须先进行扫描,对比机器中预设的测试参数与扫描条 码的规格信息是否一致。
2、标签数量不得打印多余数量,避免多余标签误贴。
3、规定如果出现批次数量异常增多或者减少,必须分析原因,该批才能放行。
4、每盘物料抽测1PCS。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6 同一卷带内存在混料【问题描述】同一卷带内存在混料。
因为该器件没有丝印,目检难以发现。
【影响度】批量隔离返工 【原因分析】该厂家的测试工序和编带工序为两台独立机器。
成品测试完成后先入库,接 到客户要货需求以后再出库进行编带。
编带时人员疏忽,发生不同规格间混料。
【改善对策】编带机器上必须带测试功能,确保同一卷带内每只产品的规格都相同。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7 同一卷带内的电容有不同耐压【问题描述】生产人员检料发现08020043钽电容(10u/25v)料盘中混有一截(约50颗)较 低耐压的钽电容(16v)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低压电容混入高压电容,很可能短路失效) 【原因分析】厂家生产过程中不慎混入。
因为容值相同所以在编带机100%测试的时候未 能发现。
而耐压在外观检查标准中没有规定为必检项(正常情况下发生不同电压混料 问题的概率很低)。
【改善对策】 1、生产布局方面,将相近规格的产品生产错开安排,避免不同机台之间混料。
例如相邻机台的器件,如果尺寸不同,即使发生混料,也不能被编入到卷带中。
2、耐压列入必检项目,通过丝印拍照进行识别。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8 样品插队编带,混入正常物料中【问题描述】生产发现,同一卷带内有一截不同规格器件混入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 【原因分析】该厂家给客户的少许样品需进行编带,在正常生产机台上插队编带,发生混 料。
【改善对策】 SMT样品递交到包装站领班处由领班按照标准流程统一安排编带。
未得到领班认可,任何包装站操作员禁止自行编带SMT样品。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9 忘记手工清理编带机内的余料,造成混料【问题描述】库房发现编带中混有80只不同电容值(无丝印,颜色有区别)的产品,出现在 卷带的尽头。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 【原因分析】该厂家的卷装机器(较老型号)本身存在程序缺陷。
该类机器卷装完毕一批 产品后,会继续将80-100颗剩余散料送入载轨,必须由操作员手工清理后进行下批产 品的生产。
此次事件中操作员忘记清理轨道。
【改善对策】对该类卷装机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进行修改,设计并使用一套自动防错系统。
安装该防错系统后,每一卷产品编带结束后,机器会自动停止,并且不再继续生产, 从而自动保证轨道上没有之前批次残留的产品。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为操作是很难百分百杜绝错误的。
应尽量减少对人工操作的要求,降低人为疏漏的风险。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0 更换标签操作不规范,贴错标签用错料【问题描述】生产线发料过程中,发现1盘物料的标签与实物不一致,属来料问题。
该卷 盘一共4k,已用掉2k。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
由于该物料没有丝印,追查已用物料困难,影 响华为发货N天。
【原因分析】厂家对于标签破损、客户更改(卷盘上有原客户PN)等异常情况,需要更 换新标签。
更换标签时,发生人为错误,造成标签与实物不一致。
【改善对策】针对更换标签、新标签覆盖旧标签等异常业务,制定规范: 1、标签按实际需求数量打印,禁止打印多余标签; 2、单一批次作业; 3、条码扫描对比; 4、建立标签更换流程,需重新检验合格才能入库。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1 A型号22kPCS中混入一盘(2kPCS)B型号【问题描述】外协厂发现某供应商的A型号22kPCS中混入一盘(2kPCS)B型号。
两型号 的尺寸相同,电性能规格不同。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
【原因分析】该供应商的库房员工在发货时,人为疏忽造成错料,错拿了一盘B型号混入 A型号中包装发货。
仓库每月一次盘存,库存帐目与实物的对应不能及时指导发货数 量是否正确。
华为IQC对来料进行抽检,未能抽查到问题物料。
【改善对策】 1、库房布局调整,相近规格的产品错开摆放。
2、库房捡料时采用条码扫描,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2 供应商办事处发货管理不规范,导致发货错误【问题描述】在自动货柜库房发料时发现XX厂家物料与系统描述型号不同,经核对,为 物料来料错误。
【影响度】批量隔离,清查库存全部物料。
【原因分析】由于该供应商深圳办事处担负送货和贴标签职责,该办事处人手少,事务 多,忙中出错,贴错标签,导致所送器件与实际采购订单要求物料不符合。
加上是免 检物料,未经华为IQC检验直接入库,如果不是库房核对仔细,就会造成误加工和大 批量的返工。
【改善对策】 1、工厂出货时,直接按合同打印和贴好标识,办事处不再负责贴标识标签工作。
2、办事处整理库存,分类分客户摆放,并建立出入库帐卡,及时核对数量信息,避 免错误发生。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3 供应商业务人员ERP系统录入不正确,导致生产制 造及发货错误【问题描述】客户市场反馈,发到客户手中的某物料与客户合同要求接头不符合。
经查属 供应商来料错误。
因该物料是华为免检及直发物料,导致市场投诉。
【影响度】市场投诉,批量更换 【原因分析】供应商把客户编码导入ERP系统时,业务人员录入错误,这样制作的制造任 务令型号就随之错误,出货检验时依据的也是业务部门从ERP系统打印的出货单,所 以供应商QA未能核对出错误。
【改善对策】 1、供应商改进其业务人员制单、核查和审单的流程,三个职责分别由不同员工负责, 避免一个人操作和一错到底的情况再次发生。
2、优化检验人员和出货部门的检验参考文件。
检验及出货部门应以客户需求的规格作 为检验依据,避免由于业务或计划人员出错导致加工出来错误规格。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案例14 供应商生产线切换批次时清理不彻底,导致混料【问题描述】某连接器厂家物料在华为生产线发现混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