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X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六 第2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思潮

的兴起

考点角度题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1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电报通讯的快捷性3

新思想萌发

民族国家意识的淡漠4魏源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5洋务派的外交思想6综合7

1.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

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D 材料反映烟草的种植,没有体现列强在山东贩卖烟土的情况,也没有提及烟草的加工,故A、B两项错误。山东各地经济作物的种植,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当时小农经济处于开始解体阶段,其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棉布、棉纱等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为绝大多数,这表明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

3.1882年10月,顺天乡试在北京发榜,《申报》驻京记者将江、浙、皖三省上榜者名单当日送到天津,转电上海,次日见报,比北京发榜时间仅晚24小时。材料反映了( )

A.科举仍是重要的选官途径

B.《申报》为政府需要服务

C.近代电报快速传讯的功能

D.《申报》突出的教化功能

解析:C 材料没有反映科举仍是重要的选官途径,只体现了发榜这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故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申报》报道发榜这一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不能因报道科举,就断定该报服

务于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转电上海,次日见报,比北京发榜时间仅晚24小时”体现了电报具有及时传播时事信息的功能,故C项正确;教化指教育感化,材料并未体现该信息,故D项错误。

4.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解析:D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交战,中国民众置身于战争之外,表明民众尚未觉醒,缺乏民族国家意识。鸦片战争后中国国民的少数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故答案为D项。

5.(2017·安徽江南十校摸底)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

A.急需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B.武器落后导致中国失败

C.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军队腐败和指挥失误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因

解析:D 根据材料“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可知魏源重视自省,没有体现学习西方技术,故A项错误;魏源认为中国失败主要在人,不是炮舰,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社会制度,魏源的认识并未达到制度层面,故C项错误;由材料“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可知魏源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无律无谋之兵”,故答案为D项。

6.(2017·福建宁德质检)《筹办洋务始末》载,恭亲王奕上奏朝廷,指出外国人“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因此,“(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这一建议体现了他( )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解析:B 材料无法体现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故A项错误;据材料“(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可知体现了奕主张学习西方的典制律例,在产生外交纠纷时,援引西方的条例,防止对方在中国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歪曲解释,体现了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乾隆初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也开始经销中国布,在贸易中他们发现广州货穿洗后容易褪色,而江南地区所产的棉布(他们称之为“南京布”)则不易褪色,所以,到18世纪80年代,该公司便经常贩运苏松地区所织的紫花布到英囯本土,初时数量约2万匹,以后逐年增多,到1800年后扩大到20万匹,除欧洲市场外,美国及南美“亦莫不有中国土布的销路”,特别是那时棉工业尚未发达的美国更是成为中国土布的重要主顾。

——《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材料二清朝中期随着中国与欧美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口商品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8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进口商品是以奢侈品为主,之后……进口商品构成转以棉花、棉布、棉纱为大宗……19世纪30年代,棉布、棉纱已经成为中国进口洋货中的重要商品,进口货值不断增加。1825~1826年英国输华棉纺织品价值1 895两,1831~1832年增至360 521两,1833~1834年达451 565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