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复习笔记(DOC)word版本

合集下载

2019年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付鹏.doc

2019年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资料付鹏.doc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烃源岩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烃源岩。

2、滚动勘探开发是指对于复式油气聚集带(区)或复杂油气田,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全面投入开发阶段,在采取整体控制的基础上,勘探一块,开采一块,评价勘探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一套工作方法。

3、盖层盖层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岩层。

4、岩性标准层岩性标准层指具有岩石特征明显、岩性稳定、厚度不大、分布广泛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5、沉积旋回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6、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之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地层温度增高的度数。

7、含油气盆地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上那些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

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

8、储集单元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在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储集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称为储集单元。

9、油气藏油气在地下岩层的运移过程中,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态阻止油气进一步运移时,油气就会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10、可采储量从油气的原地量中,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为可采量,在已发现的情况下,称为可采储量。

11、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就需要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即井位校正。

12、异常地层压力通常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为异常地层压力。

13、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长度与本筒进尺长度的比值。

14、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5、断点组合找出各井中钻遇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把这些断点联系起来,全面地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井间断点的组合。

16、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一种场合。

17、石油石油是储存于地下岩石空隙(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最新(完美版)石油地质考试辅导笔记(柳广弟)

最新(完美版)石油地质考试辅导笔记(柳广弟)

主讲老师:柳广弟考试类型:1、名词解释3×10=30分2、填空题1×30=30分3、问答题10×5=50分4、综合分析20×2=40分(一道论述,一道实例分析)第一章大概看一下第二章第一节不用看生油门限、生油窗液态石油生成的主要阶段要写上两句深度和成熟度的,不要写的太少名词解释要注意(概念)干酪根热降解生烃基本理论1.什么是干酪根(概念)(三种类型及每种特点:①元素组成;②结构;③物质来源;④生油潜力大小)2.生烃动力?(了解与环境的关系、温度、压力的关系)3.生烃过程和阶段性?4.油气演化的四个阶段?(1)名称?(2)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包括:①R0的界限;②每一阶段的机理作用;③每一阶段产物和特点)第五节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几类?(无机成因气,生物成因气,煤型气,油型气)四种类型的基本特点?(1、组成;2、碳同位素特征)举例:判别四种气的特征生物成因气——1甲烷含量高;2富含轻的碳的同位素无机成因气——1甲烷含量低;2富含重的碳的同位素煤型气及油型气介于多少之间,煤重油轻等以及用成熟度关系说明(一定要记清四种成因类型的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是千分之几,数值要记清)第六节各种生油岩有什么特征?了解一下各种环境?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1、丰度了解一下各个指标概念,尤其在P87表2—152、类型3、成熟度第三章第一节各种概念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相对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第二节、第三节影响储集层物性,发育程度受那些影响?1碎屑岩储集岩?(1)原始沉积相,如三角洲相大于河流相(2)成岩作用影响,如随深度增加,物性变差(3)改造作用,如造成孔隙度变差胶结充填重结晶,次生孔隙2碳酸盐岩储集岩石(1)原始沉积相(2)成岩作用,如溶蚀孔隙,裂缝等第四节不用看第五节区域盖层、局部盖层盖层的三种封闭机理?P120第四章概念初次运移、二次运移第一节了解运移的在不同阶段的相态第二节初次运移的途径?油气初次运移的四种模式?(包括相态,动力,通道和过程)P140 二次运移?1通道P147?(输导体系)2方向中P148?包括(1)方向受那些地质因素控制(包括①区域构造;②受优势运移通道控制;③受水动力条件控制)(2)用什么方法研究(包括①地质方法,地势高低对其影响,利于由低到高;②地化方法,动用地化指标定油气运移路径;③流体势)第四节概念——流体势?流体势包含油气运移主要问题:1重力2压力毛细管力怎么用流体势研究运移方法?P155可以出图题判别:1沿着流体势的负方向2低势闭合空间第五章第一节概念——圈闭(不要太简单,要写上包括圈闭的二要素之类的)油气藏第二节(((这是本书的重点,几乎全要看的,用点心思全背下来得了)))P161油气成藏要素P163油气富集条件P167生储盖组合类型,不同类型对油气的影响P170有效圈闭第三节了解一下第四节油藏再形成其中有两点看看P182第五节P189流体包裹体P187饱和压力第六章基本概念P199地层压力静岩压力静水压力压力系数压力梯度异常高压异常低压流体封存箱气态水合物凝析气藏临界压力P220形成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P222)第七章主要考油气藏的类型,P229的表7—1要懂,各个分类的大类,类都要知道,至于亚类要知道背斜,岩性和断层的亚类,(断层的亚类书中太多,可只写两种断层和断鼻)了解一下滚动背斜的特点和分布P237:如:1位于同生断层的下盘,高点位移,从浅到深,轨迹与产生的断层面平行2串珠状分布断层的封闭性?P239第八章概念: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区油气系统:P286定义书上不准确,以下为准由一个有效烃源岩以及由该烃源岩生成的所有油气组成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其中包含形成油气藏必须的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

【精品】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精品】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1.解释概念:1石油: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主要成分是液态烃。

2天然气:(广义)所谓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它们常为各种气体化合物活气态元素的混合物,其成因复杂、产状多样。

(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可燃气体,成分以气态烃为主,多于生物成因有关。

3正烷烃分布曲线: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生物标志化合物:4石油的荧光性:石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

轻质油的荧光为浅蓝色,含胶质较多的石油呈绿和黄色,含沥青质多的石油或沥青质则为褐色荧光。

5石油的旋光性:当偏光通过石油时,偏光面会旋转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做旋光角。

凡具有能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6气藏气: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呈纯气藏得天然气。

7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8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9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0油田水矿化度:油田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

(或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

)11*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质。

12沥青:沉积有机质中可以被有机溶剂溶解的部分13成熟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

14*门限深度:达到生油门限的深度。

??15*门限温度:达到生油门限的温度。

??16生油窗:生油量达到最高峰,即为主要生油期或生油窗。

17液态窗(液态石油存生):地壳中液态烃(石油)存在的温度范围。

18TTI:标识时间和温度两种因素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热成熟度的影响。

19同位素:是原子核内具有相同数量的带正电质子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子,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TTI值:时间-温度指数,用来表示时间与温度两种因素同时对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

2、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3、储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4、盖层:位于储集层的上方能够封盖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5、烃浓度封闭:如果盖层具有较高的烃浓度,可以有效地减缓或阻挡储集层中烃类的扩散损失,由此造成的盖层的封闭作用成为盖层的烃浓度封闭作用。

6、干酪根:为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包括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和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7、固态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8、沉积盆地:指在某一特定地史时期,长期不断下沉接受沉积物堆积,沉积物的厚度比周围地区的沉积物厚,这样的区域称为沉积盆地。

9、含油气盆地:是指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且已经发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形成商业性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10、含油气系统: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

11、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数值时,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就是门限温度。

12、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为门限深度。

13、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14、圈闭:是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

由三部分组成: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15、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16、天然气:广义上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狭义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的气体,包含烃类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 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9石油与4°C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 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 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姪类为主的天然气。

7. 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坯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C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6. 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7. 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石油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修订版

石油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修订版

石油地质学一、名词解释1、石油: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广义: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狭义:是指存在于地壳岩石孔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3、油田水:广义是指油气田内的地层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是指油气田区域内与油层联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封闭作用。

5、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岩石中相互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6、绝对渗透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的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7、圈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适合于油气聚合,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由三部分构成: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8、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元。

9、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沉积有机质,既包括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容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10、含油气盆地:必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并已经发生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形成商业性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因此,含油气盆地是指具备商业性的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1、盐体刺穿油气藏:地下深处的盐体侵入并刺穿上覆的沉积岩层,形成盐体刺穿圈闭,若其中有油气聚集,则称成盐体刺穿油气藏。

12、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段层遮蔽所形成的圈闭,断层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断层具有封闭作用。

13、构造圈闭:是指构造作用是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石油地质学笔记

石油地质学笔记

1. 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2.石油的组分分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四种。

3.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在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不同化合物,包括饱和烃、芳烃、非烃及沥青质四种。

组分(溶剂分离)化合物(热色谱鉴定)馏分(热分离)油质饱和烃汽油苯胶质芳香烃煤油酒精苯胶质非烃柴油沥青沥青质重油沥青低硫石油:S<0.5%沉积有机质:分散有机质、富集有机质、油页岩。

分散有机质:干酪根、可抽提有机质(烃类、非烃类)富含有机质:沥青、石油、煤。

沥青: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

分为油质、胶质及沥青质,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中间产物。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解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沉积岩石学中干酪根的分类分为两大类即:腐泥型、腐殖型。

腐泥型:来自海洋和湖泊环境水下缺氧条件下淤泥中的孢子及浮游类生物,主要生成石油、油页岩、藻煤和烛煤;腐殖型:系来自有氧条件下沼泽环境的陆生植物,主要形成天然气和腐殖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液态石油。

2.光学分类(煤岩学分类)(1)透射光下(孢粉学分类方法):5种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煤质(生烃潜力由好到坏);(2)反射光下(煤岩学分类方法):4种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生烃潜力由好到坏)。

3.化学分类由C、H、O元素含量组成不同,可分为三类:(1)Ⅰ型干酪根:即腐泥型,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大于1.0,而O/C低,一般小于0.1,富含类脂结构化合物,生油潜力大;(2)Ⅱ型干酪根:混合型,介于Ⅰ、Ⅲ之间的过渡型,含类脂,也含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

H/C 较高,O/C 较低,生油潜力中等;(3)Ⅲ型干酪根:即腐殖型。

富芳香烃。

H/C 低,通常小于 1.0,而O/C 高,生油潜力小,天然气的主要母质。

4. 利用岩石热解参数划分干酪根类型原理:用生油岩评价仪测定生油岩中的游离烃(S1)、热解烃(S2)、CO2(S3)、TOC(总有机碳)和最大热解峰温(T max),并建立一些参数划分有机质类型。

石油地质学复习重点

石油地质学复习重点

1.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成因。

1)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2)原生孔隙有粒间孔、粒内孔,是沉积作用过程形成的;(3)次生孔隙有铸模孔、粒内孔、晶间孔,是成岩作用过程形成的;裂缝,可以是构造、压实、脱水和成岩作用过程形成的。

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及包括哪些内容。

储集层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其孔隙性,渗透性和孔隙结构以及非均质性,其中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的两大基本特征,也是衡量储集层储集性好坏的基本参数3.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根据岩石中孔隙的大小及其相对流体的作用不同可将空些分为三种类型: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

(1)超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大于0.5mm裂缝宽度大于0.25mm.在自然条件下,流体在其中自有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2)毛细管孔隙:管型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 流体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阻力的作用。

已不能自有流动,只能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3)微毛细管孔隙:管型直径小于0.0002mm,微裂缝小于0.0001mm.在这种孔隙中,由于流体与周围介质分子之间的巨大引力,要使流体移动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梯度,这在油层条件下是不能做到的4.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

答(1)排驱压力,孔隙中最大连通孔隙相应的毛细管力(2)孔隙半径集中范围及百分含量。

(3)饱和度中值压力(4)最小非饱和孔隙百分数5.如何评价储集岩的物性。

答6.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沉积作用:岩石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排列方式,颗粒粒度,分选,磨圆,杂基含量(2)成岩作用: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4次生孔隙形成7.如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

8.影响碳酸岩储集性的因素。

答(1)碳酸盐岩的溶解性(2)地下水溶解能力(3)气候,地貌。

构造条件(4)其他成岩后生作用,白云岩化,重结晶,去白云石化作用9.盖层的封闭机制。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油地质学复习资料绪论⼀、简答题1、什么是⽯油地质学?⽯油地质学是矿产学的⼀个分⽀,是在⽯油和天然⽓勘探及开采的⼤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门新兴科学??⽯油地质学是研究地下的油⽓⽣成和油⽓藏形成的基本原理和油⽓分布规律的⼀门学科2、⽯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油⽓⽣成,运移聚集成藏的地质原理第⼀章⼀,名词解释1,⽯油地下天然形成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2,天然⽓⼴义,天然⽓是指⾃然界⼀切天然⽣成的⽓体狭义,天然⽓是指与油⽥和⽓⽥有关的在岩⽯圈中蕴藏的可燃⽓体3,油⽥⽔指在油⽥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简答题1,⽯油可以分为哪⼏种族组合?⽯油的族分包括饱和烃,芳⾹烃,⾮烃和沥青质2,⽯油中包含有哪⼏种主要的元素与次要的元素?主要元素:碳83%~88%,氢10%~14%,次要元素:硫,氮,氧,3,⽯油中包含哪⼏种烃类化合物和⾮烃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烃⾮烃化合物:含硫化和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4,天然⽓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体和⾮烃⽓体?烃类⽓体:甲烷,重烃⽓(湿⽓重烃⽓>5%,⼲⽓重烃⽓<5%)⾮烃⽓:氮⽓,⼆氧化碳,硫化氢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被分为哪⼏种类型?油⽥⽔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层⽔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地层⽔分为四种类型: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不同类型的⽔反映不同的地层封闭性:氯化钙>碳酸氢钠>氯化镁>硫酸钠第⼆章⼀,名词解释1,⼲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氧化性酸,碱和⾮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包括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也包括煤中的2,⽣油门限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和温度的升⾼,⼲酪根开始⼤量⽣烃的温度称为⼲酪根的成熟度或⽣油门限3,氯仿沥青“A“4,油型⽓由腐泥型母质即I型或II1型⼲酪根形成的天然⽓5煤型⽓由腐殖型母质形成的天然⽓6⽣油窗在热催化作⽤下,有机质能够转化为⼤量的⽯油和湿⽓,成为主要的⽣油时期,在国外称为“⽣油窗”7,未熟——低熟油:①密度总体偏⾼,但也有轻质油②富含⾼分⼦量饱和烃③正烷烃具有奇数碳优势⼆、问答1、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油⽓⽣成学说?⽆机成因学说:碳化物说(门捷列夫),宇宙说,岩浆说,⾼温⽣成说,蛇纹⽯化⽣油说有机成因论:早期成因论原始物质成岩作⽤早期⽯油和天然⽓晚期成因论(⼲酪根热降解成因论)原始有机质成岩作⽤早期⼲酪根成岩作⽤中晚期⽯油和天然⽓未熟-低熟油早期成因的⽯油煤成油(集中有机质⽣油)2、⽣物体有哪⼏类主要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类脂化合物,蛋⽩质,碳⽔化合物,⽊质素和丹宁3、⼲酪根在结构上有哪些特征?不同类型的⼲酪根的结构有什么区别?美国绿河页的⼲酪根结构特征:1)三维⽹状系统;2)含有多个核;3)核被桥,键和官能团连接;4)含脂肪族链状结构黄县褐煤⼲酪根结构:芳⾹结构多,脂肪族链少4、⼲酪根中主要包括哪⼏种主要的显微组分?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5、⼲酪根有哪⼏种基本类型?Ⅰ型⼲酪根:原始氢含量⾼,氧含量低,H/C约1.25~1.75。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名词、填空、简答、论述)一、名词解释(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4、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5、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6、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7、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8、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9.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

10.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1.相渗透率:又称有效渗透率,指储集层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0,Kg,K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12.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3.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4.盖层闭合度:15.油气藏:地壳上的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16.油田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诶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17.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

18.力场强度:把单位质量流体在力场中受到的力E为力场强度。

19·二次运移:指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储集层或其他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石油地质学的概念与任务1. 概念: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及分布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2. 任务:(1)资源评价:评估油气资源的潜力和分布,为国家和企业制定能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油气藏勘探: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寻找新的油气藏,提高勘探成功率。

(3)油气藏开发:研究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4)环境保护:研究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二、石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 地质方法:(1)野外调查:观察地质现象,收集地质资料,分析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2)岩心描述:对钻井取出的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岩石性质和油气显示。

(3)地质构造分析: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2. 地球物理方法:(1)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特性,探测油气藏的位置和规模。

(2)重力勘探: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

(3)磁法勘探:分析地球磁场的异常,识别地质构造和油气藏。

3. 地球化学方法:(1)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有机质的类型、丰度、成熟度等,判断油气生成潜力。

(2)同位素地球化学:利用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研究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3)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和流体的元素含量,探讨油气藏的成因。

4. 数学与计算机方法:(1)油藏数值模拟:模拟油气藏的物理过程,预测油气藏的开发动态。

(2)地质统计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地质数据的分布规律和不确定性。

(3)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和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为油气勘探提供支持。

三、石油地质学的发展简史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石油地质学起源于对石油露头和浅层油气藏的研究。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就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就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与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①油气成因问题②油气成藏问题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与性质一、名词解释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与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就是烃类气体。

3.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与非油层水。

狭义: 就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13C1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可分为饱与烃、芳香烃、非烃与沥青质四种族分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与次要元素?主要元素:碳与氢次要元素:硫、氮、氧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与非烃化合物?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与非烃气体?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与丙烷最为常见非烃气体:N2,CO2,H2S,H2,CO,SO2,与汞蒸气等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NaHCO3型、Na2SO4型、MgCl2型、CaCl2型;油田水主要为CaCl2型NaHCO3型与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地层封闭性:CaCl2>NaHCO3>MgCl2>Na2SO4第二章储集层与盖层一、名词解释1,储集层:凡就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为储集层。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石油和天然气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能源的主要来源,还是化学工业、农业、医药、制冷和运输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导致资源紧张和价格波动。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1.2 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有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记载。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开展油气资源的调查和勘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0年代,发现了大庆、胜利等大型油田,使我国成为石油生产大国。

此后,我国在陆地和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多个重要的油气产区。

1.3 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密切相关。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油作为照明燃料,推动了石油勘探的兴起。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需求激增,促使勘探技术不断进步。

20世纪初,地质学家们提出了油气成因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后,地震勘探、钻井技术、油气藏评价等技术的突破,使得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扩大,发现了大量油气田。

第二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特征2.1 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碳的含量约占83%至87%,氢的含量约占11%至14%。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少量的硫(S)、氮(N)、氧(O)和微量金属元素等。

2.2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

环烷烃包括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2.3 石油的馏分组成与组分组成石油可以通过蒸馏分离成不同的馏分,主要包括:轻馏分(液化石油气、汽油)、中馏分(柴油、煤油)、重馏分(润滑油、沥青)和残余油(重油、渣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地质学复习笔记(D O C)石油地质学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又称原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3、石油的族分(族组成):石油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的差异,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

石油的组分根据有机溶剂中的选择溶解,可将石油沥青质类分为四组分:(1).油质: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部分。

主要是由饱和烃和一部分低分子量芳烃组成的淡色粘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2).苯胶质:用苯从硅胶中解析的产物。

(胶质)分子量300-4000,非烃、芳烃、暗色胶状混合物。

(3).酒精-苯胶质:用酒精-苯从硅胶中解析的产物(胶质)分子量300-1000,非烃,暗色胶状混合物。

(4).沥青质:溶于氯仿而不溶于石油醚或正己烷的部分。

非烃,分子量更高(上千甚至上百万);结构更复杂,暗褐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固体。

4、石油的烃类组成:(1)烷烃:①正构烷烃: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构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构烷烃分布曲线②异构烷烃(2)环烷烃:(其含量与成熟度有关)(3)芳香烃:(含有苯环结构,属不饱和烃。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单环、多环、稠环三类芳香烃。

)5、石油的非烃组成:(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集中在石油的高沸点馏分中。

)(1)含硫化合物:最重要的非烃化合物,存在于中、重馏分中。

主要有硫醇(-SH)、硫化物(-S-)(包括硫醚 R-S-Rˊ、环硫醚)、二硫化物(-S-S-)以及噻吩衍生物。

此外,还有元素硫、硫化氢。

硫来自有机物的蛋白质和围岩的含硫矿物石膏等。

含硫量大于2%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的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之间的称为含硫石油。

(2)含氮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胶质—沥青质中。

石油中氮化合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大类。

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咯、吲哚、咔唑的同系物及酰胺等。

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即卟啉化合物,它是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3)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

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

酸性含氧化合物中环烷酸最多,占酸性物质90%以上,易与碱金属作用生成环烷酸盐,极易溶于水,由此可作为地下水找油的一种标志。

6、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

7、旋光性:大多数石油能将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

8、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作为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天然气主要是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如CO2、H2S等,即狭义的天然气。

9、天然气的分类:按天然气的成因可分为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按天然气存在的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和固态气水化合物;依天然气分布特征可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依天然气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按照天然气的成分可分为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10、天然气的产状:地壳中的天然气按照存在的相态可以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气水合物;按照其分布特征可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按照其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1)聚集型天然气:聚集型天然气主要是以游离相态存在。

只有大规模的游离气聚集,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①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以烃类为主,除大量的甲烷外,还有重烃气体和轻组分的液态烃,少量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干气气藏:甲烷含量大于95%,重烃气体含量少,采到地表也是气体。

湿气气藏:含较多的甲烷,还有乙、丙、丁烷液态烃,还溶解了戊、己烷等,重烃含量大于5%,采到地表除含较多气体外,还凝结出许多液态气体。

③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PS:凝析气藏和湿气气藏的区别:凝析油中含大量的轻质烃类,重质烃类较少,呈淡黄色,刚开采是伴生气较多,随着气藏不断开采,伴生气越来越少;湿气气藏含的气体多,凝析气藏含的气体少。

(2)分散型天然气:①油溶气:溶解于石油中的天然气。

②水溶气:溶解于水中的天然气。

③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④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水与天然气结合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主要分布在冻土、极地和深海沉积物分布区。

(3)伴生气和非伴生气:①伴生气:凡是在油藏范围内与油藏分布有密切关系的气顶气、油溶气以及油藏之间或油藏上下的气藏气都称为伴生气。

②非伴生气:与油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而气藏又十分巨大和重要的气藏气称为非伴生气。

11、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油田水来源于水盆地的沉积水、大气的渗入水、粘土矿物的初生水和地球深处的深成水。

12、苏林(Sulin)分类:分类原则:是HCO3-、SO42-、Cl-和Ca2+、Na+、 Mg2+6种阴、阳离子的相对含量,以Na+/Cl-、 (Na+-Cl-)/SO42-和(Cl--Na+)/Mg2+这三个成因系数,把天然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Sulin的油田水成因分类表(据Sulin,1946)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石),称为储集层(岩)。

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

投入开采后称产(油气)层。

2、盖层:是位于储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遮挡或封闭作用。

3、岩石的孔隙性:指储集层中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

按岩石孔隙大小,有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三类。

(1)超毛细管孔隙:直径>0.5mm,相应裂缝宽度>0.25mm,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

(2)毛细管孔隙:直径0.5~0.0002mm,裂缝宽度0.25~0.0001mm,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液体不能自由流动。

(3)微毛细管孔隙:直径<0.0002mm,裂缝宽度<0.0001mm,液体在非常高的剩余流体压力梯度下流动。

束缚孔隙4、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是衡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5、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6、渗透性: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对于储集层而言,指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的流动能力。

其大小遵循达西定律。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用Ko、Kg、Kw表示。

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用Ko/K、Kg/K、Kw/K表示。

7、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孔隙:是孔隙系统中的膨大部分。

决定了孔隙度大小。

喉道:连通孔隙中的细小部分。

决定了储集层储集能力和渗透特征。

(岩石的孔隙结构由孔隙和喉道组成。

孔隙主要起储存流体的作用,而喉道主要影响岩石的渗透性。

)8、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1)沉积作用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影响①矿物成分对原生孔隙的影响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

矿物成分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矿物的润湿性:润湿性强,亲水的矿物,表面束缚薄膜较厚,缩小孔隙空间,渗透性变差。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抗风化能力弱,易风化成粘土矿物充填孔隙或表面形成风化层减小孔隙空间。

因此,长石砂岩较石英砂岩物性差。

除长石外,其它颗粒矿物成分对物性影响不大。

②岩石结构对原生孔隙的影响粒度和分选系数的影响粒度:总孔隙度随粒径加大而减小。

因为粒度小,分选差,磨圆差,较松散,比圆度好的较粗砂岩孔隙度大。

渗透率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加。

因为粒径小,孔喉小,比表面积小,毛细管压力大。

当分选系数一定时,渗透率的对数值与粒度中值成线性关系。

分选:粒度中值一定时:分选差的岩石,小颗粒充填大孔隙,使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分选好的岩石,孔渗增高。

孔隙度、渗透率随着分选系数趋于1而增加,分选系数So<2时,各种粒径的砂岩孔隙度、渗透率都随So增大而降低;分选系数So>2时,中细粒砂岩,孔隙度随So增大而缓慢下降;粗粒和极细粒砂岩,So增加时,孔隙度基本不变。

立方体排列:堆积最松,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高;斜方体排列:孔隙直径较小,渗透率低。

磨圆度增高,储集物性变好。

③基质含量对原生孔隙的影响基质:指颗粒直径小于0.0039mm的非化学沉淀颗粒。

代表沉积环境能量,在沉积作用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基质含量。

基质含量高,一般代表分选差,平均粒径也较小,喉道小,多为杂基支撑,孔隙结构差,其孔隙、渗透性也差。

(1)成岩后生作用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①压实作用:包括早期的机械压实和晚期的化学压溶作用。

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

(单纯机械压实只能使孔隙度降至30% 左右. (Houseknecht,1987) )(当碎屑颗粒中有较多岩屑等软质成分时, 压实影响可很大)②溶解作用:粗粒、孔隙水多或含有有机酸的砂岩,能溶解孔喉中的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改善储层物性。

③胶结作用:胶结物的含量、成份、类型对储集性有影响。

含量高,粒间孔隙被充填,减少原生孔隙,连通性变差,物性变差。

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较松,物性较好;纯钙质、硅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致密,物性差。

胶结类型由接触式→接触→孔隙式→孔隙→基底式→基底式物性逐渐变差。

④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物性的改变要视被交代物和重结晶结果而定。

9、盖层的微观封闭机理物性封闭机理、超压封闭机理、烃浓度封闭机理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1、圈闭的概念: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圈闭由三部分构成(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2、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常规圈闭与油气藏类型划分表油气藏的分类:构造圈闭是由于构造作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