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资源下载《数一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058db767f5acfa0c7cd39.png)
《数一数》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学生交流)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
如:3架木马……4、用点子图表示数。
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③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1、找找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3385f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c.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激趣导入,逐层深入,理解新知。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主题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
数一数图中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有几个看球的小朋友,有几个单杠……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空间。
在和谐愉悦的探究氛围中,通过集体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2、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课后我布置了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哪些可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1~10数字卡片一套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老师会带领你们一起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一数。
(板书课题)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课件出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学历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5ec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e.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学历案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数一数”的课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在具体情境中数出物体的个数,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并体会比较多少的策略与过程。
2. 初步感知“多”与“少”的基本概念,能对物体多少进行正确的判断。
3. 通过数一数活动,初步培养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4. 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愿意与同伴交流想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2. 初步了解“多”与“少”的概念,能够判断物体的多少关系。
3. 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三、重难点重点: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难点:理解“多”与“少”的概念,能够判断物体的多少关系。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并初步了解“多”与“少”的概念。
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入门课,对于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五、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2. 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多”与“少”的概念,能否判断物体的多少关系。
3. 评估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观察学生能否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数一数。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可以问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加减法等。
教师:这些题目大家都会做吗?看来大家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
那么,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数一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92f6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8.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一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利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数量,以及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初步。
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数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数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让学生掌握利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数量,以及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数量,以及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数字卡片,以及一些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这些实物的数量。
例如,展示一些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例如,展示一些小鸟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鸟。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通过互相数数,比较各自小组中的物体数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组的物体数量进行比较。
《数一数》教案(最新11篇)
![《数一数》教案(最新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b9d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2.png)
《数一数》教案(最新11篇)《数一数》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手口一致地按顺序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字卡、盘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听声音,数数字。
教师:请小朋友听一听我拍了几下手?请小朋友数一数我敲了几下鼓。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内容。
小猴和小狗是好朋友,今天它们一起去上幼儿园,山羊老师给他们看了一幅漂亮的画,你们想不想看?(想)那我们一起看一看。
提问:(1)画中都有什么?(2)请小朋友拿出食指数一数,这幅画中有几只小鸟?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呢?(3)依次数一数,画中有几座楼房?几辆汽车?几朵花?几棵树?都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三、幼儿操作:超市游戏。
山羊老师在超市买了许多水果,它想让小猴和小狗帮它数一数,可是,难住了小猴和小狗,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请小朋友轻轻的把盘子放到你的面前。
提问:(1)看看盘子里都有哪些水果?(2)请小朋友把苹果找出来,放在盘子的上面,数一数苹果有几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用手指点数。
)同样的。
方法数数其它水果。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老师抛出去的问题能很快的回应,第一次集体回答的时候都能及时并正确回答,第二次活动时实物排列的难度加大,幼儿数数的要求自然提高,按照计划得开始让幼儿出现些错误,提醒幼儿细心,耐心,并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操作活动时,也发现了不少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差异性较大,需继续这方面的连续,缩小幼儿间的差异。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篇二设计意图班级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些经验,能较清楚的说出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在前期幼儿已有了一些对正方体、长方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数一数》,想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数一数》教案(通用15篇)
![《数一数》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09d5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5.png)
《数一数》教案《数一数》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一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一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3、学会观察、发现实物的特征,并能根据实物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4、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分类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积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
2、三个贴有积木标识,水果标识,蔬菜标识的篓子。
3、课前对幼儿进行分类知识的基本教学。
教学过程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1)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2)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绍活动。
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2)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
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
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老师抛出去的问题能很快的回应,第一次集体回答的时候都能及时并正确回答,第二次活动时实物排列的难度加大,幼儿数数的要求自然提高,按照计划得开始让幼儿出现些错误,提醒幼儿细心,耐心,并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操作活动时,也发现了不少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差异性较大,需继续这方面的连续,缩小幼儿间的差异。
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e45c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0.png)
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数数活动,认识并理解1~5这五个数字。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数数,知道数的顺序和组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准确地数数,知道数的顺序和组成。
难点:数的组成和大小比较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星星贴纸。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会让学生拿出数字卡片,我们一起复习1~5这几个数字。
然后,我会让学生看着数字卡片,试着口头数数,我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 主题活动(10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将相同数量的小动物图片贴在星星贴纸上。
比如,题目要求贴4只小鸟,学生就要找到4只小鸟的图片,然后贴在星星贴纸上。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的组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2 3 4 5七、作业设计1. 数一数,写一写。
题目:数一数,写下来你看到的数字。
答案:1 2 3 4 52. 比一比,说一说。
题目:比较1和2,2和3,3和4,4和5,说一说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答案:1<2, 2<3, 3<4, 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和组成。
如果发现有学生掌握得不好,我会及时进行辅导。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在家里数一数家里的物品,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数数游戏。
这就是我对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的教学设计。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9350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4.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1教学目标: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1. 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中班数学《数一数》
![中班数学《数一数》](https://img.taocdn.com/s3/m/eefcdc3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c.png)
中班数学《数一数》文档中班数学《数一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数一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能够从1数到10,并认识数字0,理解0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能够从1数到10;2. 让学生认识数字0,并理解0的意义;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顺序,从1数到10;数字0的认知和理解。
难点:数字0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小棒、苹果图片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篮子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2. 数数练习:(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按顺序数一数。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0,并解释0的意义。
3.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小棒摆出110的数字。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请在空格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例题:我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我买了____个苹果,现在一共有____个苹果。
答案:4 7(2)连线题:请将数字110与对应的苹果图片连起来。
5. 作业布置:(1)请用彩笔画出110的数字;(2)在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物品,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数字110的顺序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画出110的数字;2. 在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物品,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10的数字,并对数字0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对数字0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组合,如10以内的加减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中,数字0的认知和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数字0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将其与其他数字混淆。
最新-《数一数》教案(优秀12篇)
![最新-《数一数》教案(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0b3b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e.png)
《数一数》教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小学数学一年级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教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教师:分数连加、连减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二、学习新课尝试计算例1。
通过订正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师: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②例1与准备题比较哪相同?哪不同?(讨论)③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板书: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
说明:虚线框的部分,我们在计算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题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而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分两步计算,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呢?学生尝试计算并订正。
教师:①怎样计算简便?②为什么分步通分简便一些?说明:虚线框的通分过程,以后计算熟练了可以不写,或写在草稿纸上,也可以直接写出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结果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按照下图的计算步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得数。
4、思考题:华和王英比,谁高一些?高多少米?数一数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儿歌的韵脚发音“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感受儿歌的诙谐。
2.通过手指游戏和动作匹配,感知、理解儿歌。
3.培养准确发音的意识,提高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图片:虎、鹿、猪、兔、鼠及背景图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5233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d.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数一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一数》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的方式,掌握10以内的数字。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较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学生对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具体的物品上,需要引导他们逐渐过渡到抽象的数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掌握10以内的数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10以内的数字。
2.难点:理解数字的抽象意义,能够脱离具体物品进行数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实践,从而掌握10以内的数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实物图片、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物品(如小棒、小球等)、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自带的小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物品的数量,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10以内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和记忆数字。
同时,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数数,检查对数字的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数字接龙”、“捉迷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字。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数字还可以表示什么?让学生举例说明,拓宽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10以内数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数一数》PPT3 图文
![《数一数》PPT3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d098b3a0116c175f0e484d.png)
多么卑微,往往当一个人遇到一 份情缘 ,再怎 么高傲 ,冷漠 。也会 变得很 低很低 ,变得 温柔而 多情。 虽然两 年后, 终究两 人还是 劳雁纷 飞,各 奔东西 。像天 空璀璨 的烟花 ,绽放 之后只 剩薄凉 。也许 ,他们 彼此相 遇,只 是为了 来世间 为我们 讲述一 段故事 ,写下 一段文 字,弹 奏一曲 琴瑟之 音!世 间,不 是所有 的缘份 与感情 都能修 得正果 ,厮守 一生。 但它们 如同投 在你心 湖的一 颗石子 ,荡起 层层微 光,即 便短暂 ,仍也 波光粼 粼,晶 莹闪烁 !
我们一路怀揣着爱,脚踏着万物 ,一声 绝唱, 飘然落 尘!也 许,你 我曾是 几百年 前的一 株草, 一朵花 ,一粒 尘,经 过几世 轮回的 转换变 成了今 生的亲 人,朋 友,爱 人…… 也许, 我们只 是来兑 现前世 的一场 盟约。 也许, 在百年 之后, 你我又 都化为 世间的 生灵, 守候在 天地之 间,彼 此相望 ,相顾 无言。 然而, 你我却 心灵相 犀,甘 为绿叶 ,守护 着这世 间一朵 花开的 时光!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 剪掉喧 嚣尘世 的纷纷 扰扰, 剪掉终 日的忙 忙碌碌 。情也 好,事 也罢, 细品红 尘,文 字相随 ,把寻 常的日 子,过 得如春 光般明 媚。光 阴珍贵 ,指尖 徘徊的 时光唯 有珍惜 ,朝圣 的路上 做一个 谦卑的 信徒, 听雨落 ,嗅花 香,心 上植花 田,蝴 蝶自会 来,心 深处自 有广阔 的天地 。旧时 光难忘 ,好的 坏的一 一纳藏 ,不辜 负每一 寸光阴 ,自会 花香满 径,盈 暗香满 袖。尘 。但就 是无数 个小小 的你我 点燃了 万家灯 火,照 亮了整 个世界 。这人 间的生 与死, 荣与辱 ,兴与 衰,从 来都让 人无法 左右, 但我们 终不负 韶光, 不负自 己,守 着草木 ,守着 云水, 演绎着 一代又 一代的 传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331d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激趣导入,逐层深入,理解新知。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主题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
数一数图中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有几个看球的小朋友,有几个单杠……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空间。
在和谐愉悦的探究氛围中,通过集体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2、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课后我布置了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哪些可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1~10数字卡片一套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老师会带领你们一起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一数。
(板书课题)出示教材2~3页的主题图(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这幅图画是什么地方?图里都有什么?(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数一数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数一数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bac13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5.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数一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第2页——第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初步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学习指导】1.说一说:请你按顺序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2.数一数:学习数数的基本方法,知道最后数到几,物体的个数就是几。
3.读一读:能准确认读1-10各数。
【学具准备】数学书、直尺、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徐老师非常高兴你们小学阶段的第一节数学课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你能从1数到10吗?快来数一数吧!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宝宝的身影呢!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进行入学教育师: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请大家按顺序观察,图里都有什么呢? 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生1: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我能看到校园上空整齐的大雁排成了人字,鸽子在天空中飞翔,校园上空飘扬着我们国家的国旗---五星红旗,操场上有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两侧有葱郁的树木和美丽的向日葵。
生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操场左侧有的同学在单杠上锻炼身体,有的同学和老师在打招呼问好,操场中间有美丽的花坛,操场右侧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石凳上读书学习,还有的同学在踢球,上学真开心啊。
师:大家观察的又仔细又全面,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每天早上要按时到校,看到老师要问好,对待他人要有礼貌。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到。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刚才有个小朋友说了,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里有几面国旗?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三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56d1b871a216147916112857.png)
《数一数》教案教学内容《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使学生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1~10各个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数数的方法,学会有序数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你们一定知道很多好玩的地方,谁愿意第一个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介绍?小朋友们自由的说一说。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儿童乐园去玩吧!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这个儿童乐园都有些什么好玩的。
二、探索实践,体验领悟1、初步感知。
师: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小组交流后,请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要有顺序地观察。
)教师描述情境,渲染气氛: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看,他们笑得多开心!2、看图数数。
(1)提问:在这美丽的儿童乐园中藏着1~10十个数,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数出它有多少个。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先说说你找到的数,再说一说数的方法;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你数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也可以来说一说。
(4)指名学生看着主题图数着说。
(5)同桌讨论并交流:怎么数能又对又快?(6)总结方法。
师: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004d4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6.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特别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状况。
2、通过观看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沟通物欢乐,初步培育学生的合作参加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育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及合作与参加的意识。
教学预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漂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日开头,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教师的带着下,学到许很多多有用的学问,学会很多的本事,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奉献的人,你们快乐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好玩的嬉戏和活动,布满了奇妙,学好数学特别有用,它可以帮忙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头,你们的数学陈教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肯定会成为一名精彩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念吗? b)仔细观看,小组争论,了解数数状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漂亮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争论,相互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状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连续观看,小组沟通,了解认数状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活动形式同其次个环节一样:观看——沟通——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准时强化1、数四周的实物(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的教学设计篇2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一数》教材分析1.结合数数的详细情境,经受一样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资源下载《数一数》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数一数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大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实际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大数普遍存在,学会认、读、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并能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
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这对进一步学习十分重要。
b5E2RGbCAP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大数”,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作为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
教案时,教师应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
p1EanqFDPw2.组织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设计了数正方体、涂小方格、拨计数器等活动,以及投镖游戏、猜数游戏等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DXDiTa9E3d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教材安排了估一估活动,例如“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RTCrpUDGiT二、学生分析本单元是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知。
《数一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实际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轻松,但也由于孩子平时接触大数也不是特别多,生活经验可能也不够丰富,所以对“百、千、万”这些大数的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5PCzVD7HxA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拨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估一估”等活动,对万以内大数有具体的感受,掌握“一百一百、一千一千” 有序的数法。
jLBHrnAILg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2、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xHAQX74J0X四、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1、谈话: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呀?那你对这个美丽可爱的学校了解多少呢?知道吗?例如:共有多少名老师?占地面积多大?……LDAYtRyKfE今天老师就先做一次解说员!<课件显示)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想看吗?<显示:七幅图)读了这些说明,你有什么感受?把收集的资料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说,并及时评价)Zzz6ZB2Ltk3、揭示课题: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大数!那你们想不想研究它?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dvzfvkwMI1<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引入新课,使孩子对数学有着更多的亲切感,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rqyn14ZNXI(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1、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想不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EmxvxOtOco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么多小正方体,怎么数呀?一会儿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来进行数一数的活动。
活动时要求:先想一想怎么数?然后用你们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在小组里运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们数出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自身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课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一千的形成有初步直观的感受。
同时通过小组内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SixE2yXPq53、集体汇报,丰富认知。
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数出了多少个小正方体?生1可能:600。
生2可能:1000。
教师板书记下不同的数据:600 1000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有所不同,那就请你们分别说说你们是怎么数的。
先请数的结果是600的同学,说一说。
(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他这样数有道理吗?再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上来数一数。
(请同学拿着学具上来讲数的方法>再请数的结果是1000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生:先横着数1个、2个、3个、4个……10个——那就是说这样的一行有10个。
再竖着数1行、2行、3行、4行……10行——也就是有10行。
也就是10个10是多少?意思是说这样的一层是100,请你接着数1层、2层、3层、4层……10层,一共有10层——也就是10个100,10个100是多少?就是1000。
6ewMyirQFL你们组是这样数出1000个的。
你们数出600个,你们小组忽略了哪儿没数? 所以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 设计意图在集体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正方体的个数。
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引导学生给予肯定。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并引导学生结合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给出适时的评价。
>kavU42VRUs生能通过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你们都同意这个大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再跟随电脑来数一数。
4、电脑演示,体验成功。
(播放课件>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这是组成大正方体的1个小正方体。
(拖拽出1个小正方体>先一个一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3个、4个……10个,随着用鼠标点数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
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个,组成1列>,数了10次,就是1个(十>。
我们再这样十个十个地数(点击电脑,师生一起数2个十、3个十、4个十……10个十,随着数1列1列的小正方体依次闪烁变色。
然后拖拽出另外的9列,组成1层>,数了10次,10个10就是一百。
我们可以把这一百看作一层,2层呢?接下来怎么数?再这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第9层时问:再加一个百是多少?y6v3ALoS8910个一百——就是一千(点击电脑,出示完整的1千>。
跟你们数的一样吗?我们发现今天数一千时,是一百一百地数,数了十次,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想一想,还有没有比一千更大的数?你们打算怎样去数?(一千一千地数>(点击电脑演示>我们一起来数:1个千、2个千……9个千是多少?再加1千是多少?M2ub6vSTnP(一万,1万就是10个1千。
>(电脑出示:一万>。
(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建立空间观念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数小正方体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了“千”的形成过程,并在头脑中对“个”“十”“百”“千”“万”等计数单位有一个鲜明的表象。
同时,孩子们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0YujCfmUCw<三)巩固拓展<1)感受一千、一万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eUts8ZQVRd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案,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sQsAEJkW5T<2)小结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GMsIasNXkA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
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TIrRGchYzg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30页的填一填。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7EqZcWLZNX五、习题设计<1)、填一填。
1、10个一百是< );2、一万里面有< )个一千。
3、七百、八百、九百、< )、<)、一千二百;lzq7IGf02E4、996、997、< )< )、<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