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后进生转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后进生转化探索
摘要:本文站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角度,借助职业学校后进生成功转化的个案,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转化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转化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思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35-002
职业学校后进生,综合知识水平和思想行为习惯相对薄弱。在部分班级,一些后进生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后进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进步,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切实改进对后进生的教育,其结果只能令后进生更加后进,影响其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后进生,明天不一定还是后进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后进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后进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在班主任琐碎的工作中,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关心、爱心和责任心。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学生李婷(化名)的转化过程:
一、基本情况
李婷,女,现年19岁,农村户口,住宿生。为人聪明,写得一手好字,学习成绩较好。刚进校时,安排她为班级宣传干事,想充分发挥其特长。表面看上去,她胆怯羞赧,一副乖乖女的形象;事实上,她有强烈的依赖感,性格中有反叛倾向,暴躁、倔强,自制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经常撒谎,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处于孤立状态,时有违反校纪班规现象,人生观和价值观极不明确。
二、资料收集
1.情况
李婷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在家排行老二,姐姐已经工作,对她格外照顾,父母更是宠爱,全家均以她为中心:在其犯错时,母亲帮助隐瞒,偏袒女儿;父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姐姐帮助撒谎,包庇妹妹;本人极力回避,否认错误。
2.情况
刚开学两周内,宿管员反映:她晚上讲话影响别人休息。后来同学反映:她与外班同学走得较近,经常串宿舍,有时还留宿外班同学。去年4月的一天,班长反映:下午上实习操作课时,她迟到了10分钟,进实习车间时满脸通红,身上还有一股酒气。不久,宿管员又反映:她与宿管老师顶嘴,不守学校纪律,且夜不归宿。家长曾反映:学校乱收费,后经了解,是她花钱不懂节制,一周内将一个月零用钱800元全部花光,后谎称学校收钱,骗家长寄钱。同学多次反映:她借钱不还,经了解,她经常向周围同学借钱,且只借不还。另据本班同学反映:一段时间与校外男生王某联系频繁,多
次借钱,并有恋爱倾向。
三、分析情况
1.教育缺失
李婷,在家受环境的影响,没有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在家里最小,受到的是公主般的待遇,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家长对她的要求基本上是百依百顺,这种习惯到了学校大环境中无法得到体现,长期下来,她就渐渐变得敌视别人、自我封闭。
2.教育不当
在家长眼里,自己儿女都是最优秀的。她在家里长时间的娇惯,习惯了被人重视的感觉,不会主动与人交流,但主观上又十分渴望别人的关注。在正面形象不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时候,她就通过反面形象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想办法扩大自己的交往圈。
3.群体排斥
行为习惯不良,不擅与人交往,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种地位造成她对被接纳的需要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因而寻求异性的注意、无节制的消费等,这些均是她被需要的迁移满足方式。
四、教育对策
1.引导,消除敌意
老师应懂得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爱惹事的孩子,多半是因爱的缺失而引起的,我们要多给他们一点爱抚。经常询问她的情况,
用爱融化她心里的坚冰,消除她的不良情绪,因为她在内心是极力渴望得到别人理解和关心的,尤其看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每次犯错,先侧面了解情况,然后找机会创造轻松环境,与她面对面交谈。一般不直接点明所犯错误,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与她聊天,避免伤其自尊,适得其反。她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我事先设计好的社会话题中,主动畅谈自己的想法,我顺势以理教育,她心悦诚服,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表态绝不再犯。信任是教育的首要前提。作为朋友和老师,我都必须相信她,给她机会。只有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以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才有可能施展下去。2.引导,健全人格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其人格健全,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次喝酒后,她居然将下午的课上完了。我知道后,吓出一身冷汗,如果出了安全事故,责任谁来承担。当晚,宿管老师又反映她在宿舍喝酒。两次喝酒,如不进行教育,再次喝酒引起事故,班主任将难辞其咎。侧面了解得知大概情况:那天是她所谓的男朋友王某过生日,相约几位好友一起在校外饭店庆祝。出于好奇,她突然想尝尝酒的味道,于是就买了一瓶啤酒,可不胜酒力的她,喝了几
口,就全“写”在脸上了。晚上,宿舍其他同学也如她一样的好奇,想尝尝酒的滋味。
听说的情况未必都是真的。喝酒确有其事,可是否谈恋爱是个敏感的话题,处理稍有不慎,都会给她造成心理伤害,难以平复。事情虽较严重,但也必须“缓和”处理。隔天中午吃饭时间,我正巧碰到她,主动请她吃顿便饭。开始,她有些紧张,我随便问了些她家的基本情况,以消除其内心的紧张。饭菜上来后,我给她夹菜,叫她多吃点。她的心情放松了许多,正是心理最易接纳别人意见的时候,站在同龄人的角度,我点出喝酒一事,并帮助她进行分析。“我们有好奇心,这不奇怪,老师也有好奇心,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尝过酒的味道,但那是在我家里,不需要上课,很安全。而你下午还要上课,如果因为头晕,不小心出了事故,其实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你喝酒时有没有想过这些后果?”她笑笑,摇了摇头。“尝试过后,酒的味道怎么样?”“其实一点都不好喝,很苦、很涩,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要喝它”。说着,她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脸。其实出于好奇触碰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毁了她一生。当触及内心脆弱处时,她忍不住哭了。她是那种容易冲动和激动的类型,有时明知不可为,却又克制不了自己。我鼓励她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在成绩上更上一层楼,在行为上要努力克制自己,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凡事“三思而后行”。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我与她长谈了一次,她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认真,也就是那次长谈,彻底改变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