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比赛一等奖作品)
第16课《雷雨》 区级说课一等奖(课件另附)
第16课《雷雨》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雷雨》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第五组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这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乐趣、发现秘密。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另外他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汉字识字量,能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
根据本课的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方面: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渐渐”“挂”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景物特点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景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的。
四、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的教法主要采取1、信息收集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
《雷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说教材《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高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构成本单元的4部剧作兼及古今中外。
学习重点是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
通过学习,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同时,可以借此机会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风格、不同时期剧作的特色,步入戏剧殿堂的瑰丽之门。
(一)对教材的理解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更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1932年它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文坛,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本节选的是《雷雨》的第二幕,共有两场戏: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主要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文本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腐朽罪恶的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戏剧的矛盾冲突最为集中。
因为戏剧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集中起来,才能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戏剧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活灵活现的,具有鲜明个性。
戏剧冲突、戏剧人物都是通过一定的戏剧语言表现的,其中戏剧人物的语言(台词)对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
基于此,在教学教程中拟重点考虑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1.初学戏剧,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4.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高中语文课文雷雨说课稿(优秀7篇)
高中语文课文雷雨说课稿(优秀7篇)《雷雨》说课稿篇一教学准备:课件、图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
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5、说记字方法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
)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
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齐读。
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6、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
不过,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
你们愿意做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儿来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吧。
四、拓展训练1、感情朗读2、观察天气,写日记。
雷雨说课稿及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雷雨说课稿及教学设计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进行一场关于教学设计的说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雷雨》,属于课本中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雷雨》是曹禺先生于1933年创作的戏剧作品,此文以讲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现实的冲突为主线,通过对于家族、婚姻和财产等问题的刻画,揭示了封建主义的黑暗和个人奋斗的无情。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这篇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他们对于历史和社会的认知。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雷雨》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背后的社会背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从作品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并通过思辨和表达,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3. 教学重点(1)理解《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展示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
4.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中的隐喻与象征。
(2)通过文本细节分析,揭示社会问题。
5.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结合图片、音频等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阅读理解题和文章写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辅助教学。
(2)教具准备:准备《雷雨》的文本和相关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
雷雨(说课比赛一等奖作品)
点
板 书 设 计
5 4.5 4 3.5 3 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面
温情走势图
回忆三十年为 侍萍做的一切 打听侍萍
撇清和侍萍的 关系
2 1.5 1 0.5 0 1 2
认出侍萍
3 系列 1 列1 列2
4
5
两个走势图的设置符合美术生具象思维的特点,由专 业协助语文文本解读。
《雷雨》课堂小组评价表
课前预习评价 个人课堂表现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
立 体 人 物 形 象 分 析
︽ 雷 动 态 雨 合 作 课 ︾ 堂
下
目录
壹 贰 叁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
第一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单元
实验教材(浙江省)
第二篇课文《雷雨》
戏语
#
学情-16美术高考2班 形象思维能力强,
会说会演会讲
擅长情感表达
人物分析过于
片面和标签化的问题
教法学法 动态合作的教学理念
教学 重点
朴园的人物形 象分析
教学 难点
掌握台词朗读的 学习方法 把握朴园矛盾复 杂的形象
教学过程
“微课”前移课堂
“剧场”导入课堂
“文本”感知课堂 “朗读”研读人物 “传承”贯穿课堂 “专业”点亮延伸课堂
“微课”作业反馈
精彩台词
“为什么你会设计这些充满歉意的台词?”
课文中
翻转课堂 演绎的环节
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0年前
“角色创作台词”的写作能力。
念念不忘
感 知 人 物 一 ·
3min
感 知 人 物 二 ·
双泪涟涟 话衷肠?
5min
《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 、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2 、通过揣摩戏剧人物语言来探测人物内心世界。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周朴园的语言品读,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一、导入新课1933 年,一位年仅 23 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怀着对旧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的剧本。
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 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 1935 年 4 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简介剧情及课文1 、声、字、画(剪截于话剧表演中场景)多媒体课件活动展示,渲染课堂气氛。
(下底四行滚动字幕)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这就是后来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儿去投河……三十年后,在畸性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狠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火,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痴呆了……2 、点击课文我们的课文就是从来接四风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高中语文必修《雷雨》一等奖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雷雨》一等奖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雷雨》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中语文必修《雷雨》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特点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雷雨》。
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
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能力目标: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
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难点:以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三、说学法引导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实时网络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约3分钟)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雷雨》结局片断。
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情感,创设氛围。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后,我指出七十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声叹息。
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
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
雷雨课文课件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第9页
加你 油是 !最
棒 !
第10页
第2页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用自己方法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诵,并说说为何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6、找出相关段落,初步介绍“段”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第3页
我会读
yā
chán
压
蝉
chuí
hù
pū
垂
户
扑
第4页
我会写
第5页
我会认
雷雨 雷声
乌云 房子
闪电 窗户
第6页
1.指,哪几个段落写雷
雨时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一样语气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专心感悟雷雨前后
第8页
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乌云……树上叶子……突然一阵大风……哗,
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
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一样语气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专心感悟雷雨前后不一
不一样景象。 5.分组朗诵,老师随机指导。
第7页
今天,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观赏了小作者描绘雷雨情 景,也积累了许多写雨好词好句,自己也写了有雨前情 景一段话。在大自然中,天气真是改变多端,在平时生 活中,需要我们留心观察,希望同学们做个学习中有心 人,养成留心观察好习惯,随时将观察到东西统计下来, 写一篇观察日志。
课文《雷雨》语文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雷雨》语文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模式:读思互导式;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戏剧语言的把握,体会戏剧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具:投影片录音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成语的大量使用,雷雨教案。
比如,如果我们今天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来势非常迅猛的运动,同学们想想看,你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作品,题目就叫——明确:暴风骤雨教师述:那么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也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
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
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
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
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过渡]:那么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预习,你对这部话剧作品有了多少的了解呢?我想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教师述:这一部《雷雨》创作于1932年,迄今为止刚好是70年。
这么长的历史,但它仍然不断地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舞台之上,据说最近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荧屏。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录象或电影。
那么我想,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总要有它一些独特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总要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雷雨教案》。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三、复习戏剧的有关常识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问]:那么这里的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问]:那么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体现为人物间的性格冲突。
《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高中第一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
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学好本文,将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
《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说教学目标《雷雨》是现当代戏剧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课内教读课文。
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
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
(3)训练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
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说教法《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戏剧常识及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知识点拨,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雷雨教案一等奖雷雨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
雷雨教案一等奖雷雨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戏剧欣赏》,具体内容为《雷雨》。
详细内容:1. 剧本背景及作者介绍;2. 剧本人物关系分析;3. 剧本情节解读;4. 剧本主题探讨;5. 剧本语言艺术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剧本的背景、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培养戏剧鉴赏能力;2. 掌握剧本的主题思想,提高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力;3. 感受剧本的语言艺术,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剧本情节的解读、人物关系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挖掘。
重点:剧本的语言艺术分析、戏剧冲突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雷雨》剧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交加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戏剧氛围;2. 作者介绍及剧本背景:介绍曹禺及其创作《雷雨》的背景;3. 人物关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4. 情节解读:讲解剧本情节,分析戏剧冲突;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剧本主题,如人性、家庭伦理等;6. 语言艺术分析:选取剧本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分析语言特点;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雷雨》剧本背景、作者介绍;2. 黑板右侧:人物关系图、情节发展线索;3. 中间部分: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本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物关系分析;2. 情节解读与戏剧冲突分析;3. 语言艺术分析;4. 作业设计。
一、人物关系分析1. 人物关系图: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直观地展现人物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2.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在剧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3. 人物关系变化:关注人物关系在剧中的发展变化,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旧情复燃,周萍与四凤的爱情线等。
雷雨教案一等奖雷雨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
雷雨教案一等奖雷雨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戏剧与文化》中的《雷雨》一剧。
详细内容包括:剧情梗概、人物关系分析、戏剧语言特点、文本细读及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戏剧冲突。
2. 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提高对戏剧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通过探讨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雷雨》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理解戏剧冲突。
重点:戏剧语言特点的把握,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交加的音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雷雨现象,进而引入课文《雷雨》。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剧情梗概。
3. 分析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确戏剧冲突。
4. 戏剧语言特点讲解:讲解戏剧语言的特点,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5. 文本细读:选取课文精彩片段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6.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8.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雷雨》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1. 剧情梗概2. 人物关系3. 戏剧语言特点4. 文本细读5. 主题探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
(2)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戏剧冲突片段,进行解读。
(3)探讨《雷雨》的主题,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1)人物关系图:见附件。
(2)片段解读:见附件。
(3)主题探讨: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其他经典戏剧作品,如《茶馆》、《哈姆雷特》等。
(2)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关于家庭、亲情、道德等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一等奖2篇
4、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一等奖课题:18、雷雨授课时间:20xx年3月24日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
写字指导。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2、上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
(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二、朗读感悟课文。
研读“雷雨前”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2024年雷雨精彩教案一等奖雷雨精彩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
2024年雷雨精彩教案一等奖雷雨精彩教案一等奖高中(实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雷雨》,主要围绕该剧的第二幕进行深入剖析。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冲突,探讨周萍、鲁四、鲁妈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解读剧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时代背景,理解剧中的矛盾冲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分析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分析能力。
3. 掌握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法,激发学生对戏剧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人物性格及其心理变化,理解剧中的象征意义。
重点:剧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特点,戏剧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雷雨剧场的视频片段。
2. 学具:教材,《雷雨》剧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雷雨剧场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戏剧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第一幕的内容,为学生梳理剧情。
(2)学生自主阅读第二幕,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冲突,讨论人物性格。
(3)教师讲解第二幕的戏剧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探讨其心理变化。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选择剧中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并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剧情梳理:周朴园与鲁妈的冲突2. 人物性格分析:周萍、鲁四、鲁妈等3. 戏剧表现手法:象征、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园与鲁妈的冲突,结合人物性格,探讨其心理变化。
答案:周朴园与鲁妈的冲突体现了封建家庭中父权与母权的对立。
周朴园代表着封建家庭的权威,而鲁妈则捍卫着家庭的传统道德。
在冲突中,周朴园表现出自私、专横的性格特点,鲁妈则展现出刚毅、坚定的品质。
2. 拓展作业: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并尝试为其写一篇心理描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深入剖析《雷雨》第二幕,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法,分析人物性格,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雷雨》一等奖说课稿
课文《雷雨》一等奖说课稿《课文《雷雨》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文《雷雨》一等奖说课稿《雷雨》是第四册看图学文。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谈谈《雷雨》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起始阶段,我播放《夏天的雷雨》这首歌,让学生边结合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描写雷雨前;雷雨中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边听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为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悬念,我设计如下的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创设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品词析句的学习语言的活动。
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我把教室的灯关了,让学生看图:画面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
让学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变化。
三、创设情境,观察、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
我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各幅图,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
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树、蝉、蜘蛛、雷、雨、闪电有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雷雨说课稿一等奖
雷雨说课稿一等奖
说课题目:《雷雨》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雷雨》是一首具有节奏感和抒情哲理的经典民歌,通过细腻的描绘,烘托了大自然婉约的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的艰苦生活。
2、教材背景:《雷雨》是一首民间流传的歌谣,发源于湖南,传承了湖南农民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流传过程中,不少民族文化精华被保留至今,同时又不断演变,释放出更丰富的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本课的词汇、文化内涵及歌谣的旋律。
2、能力目标:能唱出《雷雨》的旋律,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及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加深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三)说教学过程:
1、节奏教学:让学生在老师弹琴的配合下,了解本歌曲的节奏,同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演唱。
2、教授歌词:老师在课堂上需要现身实操,一起演示歌词的朗读及唱法,让学生了解歌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唱歌,老师对学生在唱歌时的节奏,表情,调子进行指导,调试出最佳效果。
(四)说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宗旨是要让学生对《雷雨》这首歌曲有更深刻的了解,从中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思维能力,加深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同时,唱歌又是一种多彩生活,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从而让学生融入生活。
二年级下册雷雨一等奖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雷雨一等奖说课稿《二年级下册雷雨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二年级下册雷雨一等奖说课稿《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大家分享了雷雨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我说课的课文是《雷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说教材:《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五组第18课。
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本课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欠佳。
说教学目标: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会认“压”等四个生字,会写“垂”等九个生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读中有所感悟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难点:1、“垂”字书写笔顺。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课文整体采用课件展示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前、中、后的特点。
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本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文的语言特色,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感悟、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法:1+1+1教学模式
微课 课堂 作业
与微课互动 师生互动 与专业互动
学法:情景设置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书阅读经典
人物创造台词,台词感知人物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掌握整部戏 剧的主要内 容,能够感 知人物形象。
朗读选文 中两人相 见的情节, 品读台词 带来的情 感
分析话剧 台词的潜 台词,品 味话剧台 词
0
1
2
3
4
5
系列 列1 列2
两个走势图的设置符合美术生具象思维的特点,由专 业协助语文文本解读。
1.周冲比周朴园少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 2.选取情节,品鉴台词,赏析《雷雨》中的一个人物
2min
《雷雨》课堂小组评价表
课前预习评价
个人课堂表现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
由组长根据学生 课前预习参与度 酌情加1-2分。
动 雷《
态
雨 立
体 人
合 作
》 物 课
形堂
象 分
下
析
目录
壹 教学分析 贰 教学过程 叁 教学反思
教材
#
高 第一等册教育出版社
第四单元 戏语
实验教材 第二篇课文《雷雨》 (浙江省)
学情-16美术高考2班
形象思维能力强,
会说会演会讲
擅长情感表达
片面 标签化 人物分析过于
和
的问题
教法学法 动态合作的教学理念
5min
一张是台词分贝,一张是情感变 化。 为什么两张走势图如此相似? 为什么两个图示不是直线变化的 ?
同学的总结,将本课朴园人物形象把握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突破。
5min
板 书 设 计
点
面
温情走势图
5
4.5
4
3.5
回忆三十年为
3
侍萍做的一切
2.5
打听侍萍
2
认出侍萍
1.5
撇清和侍萍的 关系
1
0.5
台词 设计
朗读
发言
作业 完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包括 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检 测)
课堂上,小组协作圆 满完成任务,每个成 员加2分;组长加3分。 完成情况较好,每个 成员加1分,组长加2 分;
教学反思
台词感知人物 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探究 动态合作的3D课堂
感谢聆听
绍兴市职教中心 劳鸿燕
画
三十年的工夫 你还是找到这 儿来了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5min
冷酷,自私 愧疚,感慨
温情走势图
5
温情
4.5
4
研
3.5
读
3
人
2.5
回忆三十年为 侍萍做的一切
撇清和侍萍的 关系
物
打听侍萍
2
认出侍萍
·
1.5
三
1
0.5
冷酷0
1
2
3
4
5
系列 1
列1
列2
小组合作,阅读全文,画出朴园从“回忆侍萍——认出侍萍——赶走侍萍”的内心温 情指数变化图
教学 重点
朴园的人物形 象分析
教学 难点
掌握台词朗读的 学习方法
把握朴园矛盾复 杂的形象
教学过程
“微课”前移课堂 “剧场”导入课堂 “文本”感知课堂 “朗读”研读人物 “传承”贯穿课堂 “专业”点亮延伸课堂
“微课”前移课堂
微课视频
“剧场”导入课堂 5min
“微课”作业反馈
精彩台词
“为什么你会设计这些充满歉意的台词?”
课文中 翻转课堂
演绎的环节
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0年前 “角色创作台词”的写作能力。
念念不忘 3min
感 知 人 物
一
·
感 双泪涟涟
知 人
话衷肠?
物
5min
·
二
·
小组合作
研 读
人 问题索引
物 读
“为什么声音要变响呢?”
朴园当时内心在想什么?
10min
·
研 读 人 物
你,你,你是?
侍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