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双补中药方子审批稿

合集下载

中药汤剂配方审批稿

中药汤剂配方审批稿

中药汤剂配方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十全大补汤:当归10g 白术10 g 熟地15 g 炙黄芪15 g茯苓8 g 肉桂8 g 川芎5 g 炙甘草6 g党参10 g 白芍8 g元/贴狗肉料:当归20 g 枸杞20 g 山药2 g 茯苓15 g陈皮6 g 山奈4 g 党参25 g 香叶2 g黄芪20 g 大茴5 g 小茴5 g 熟地20 g鱼腥草30 g元/贴卤料:花椒3 g 胡椒3 g 草果3 g 大茴5 g木香1 g 砂仁3 g 山奈3 g 丁香3 g肉桂3 g 白芷3 g 小茴5 g 高良姜3 g肉豆寇3 g元/贴花椒3 g 胡椒3 g 草果3 g 大茴5 g山奈3 g 丁香3 g 肉桂3 g 白芷3 g小茴5 g 高良姜3 g 肉豆寇3 g泡酒方:熟地15 g 续断10 g 千张纸10 g 高良姜3 g 木瓜15 g 杜仲10 g 巴戟天15 g枸杞15 g 菟丝子15 g 肉苁蓉15 g 威灵仙15 g 山茱萸10 g 补骨脂15 g元/贴(25斤酒+2斤冰糖+海马)月子酒:黄芪50 g 党参50 g 熟地50 g 白芍20 g川芎20 g 杜仲30 g 枸杞50 g 当归50 g红花15 g 田七50 g 阿胶60 g (10-30斤酒)(腰酸:巴戟30 g 红花30 g 淫羊霍30 g 菟丝子30 g ) 调经补血:夏草3g 当归5g 枸杞3g 白芷3g降压平脂:夏草3g 山楂5g 杜仲5g 丹参3g田七5g健脑安神:夏草3g 百合3g 元肉5g 甘草2g柏子仁3g壮腰健肾:夏草3g 淮山5g 芡实5g 杜仲5g枸杞3g养颜乌发:夏草3g 首乌8g 枸杞3g 当归5g开胃强身:夏草3g 淮山5g 元肉5g 枸杞3g芡实5g益阳备气:夏草3g 巴戟天5g 杜仲5g 淫羊藿3g肉苁蓉5g炖鸭汤:白果1个白芷3g 甘草6g 党参30g当归10g 丁香3g 参片5g 枸杞20g黄芪15g 肉桂2g甘草梅配方:甘草100g 丁香50G 陈皮50g枳实10g佛手5g 麦冬10g 沙参1g 桔梗10g山楂20g 枸杞50g 板蓝根10g降火:黄连5 g 生地15 g 木通10 g 竹叶10 g茯苓15 g 麦冬15 g 甘草5 g 大黄5 g声音哑:诃子10 g 故纸10 g 杏仁10 g 丹皮10 g 泽泻10 g 熟地10 g 桔梗10 g 茯苓10 g元每贴)清肺止咳炖品夏草3g 川贝3g 北杏3g 沙参5g止咳:金银花20 g 沙参15 g 元参20 g 知母12 g麦冬20 g 紫苑12 g 诃子肉12 g 冬花12 g鱼腥草30 g 牛蒡子12 g咳喘:款冬花10g 党参10g 半夏8g 茯苓10g杏仁8g 陈皮 8g 黄芩10g 紫苏子10g白术9g 桑白皮8g 山药10g 柴胡6g前胡6g 甘草3g 紫苑6g咳嗽金银花6g 陈皮5 g 甘草3 g 桔梗5 g杏仁10 g 苏子6 g 葶苈子3 g 麻黄3 g鱼腥草6 g贴(儿童5岁~12岁,成人用量的一半)慢性咽炎银花15g 连翘10g 山豆根10g 元参10g桔梗6g 百部15g 僵蚕10g 茯苓10g菊花10g 甘草3g类风湿性关节炎:羌活8 g 独活8 g 怀牛七15 g 桂枝10 g制川乌6 g 鸡血藤30 g 蜈蚣1条甘草6 g当归10 g 黄芪30 g 防风10 g 苍术10 g炒白芍10 g 秦艽10 g元/贴)雀斑巴戟天15 g 炒白术15 g 当归12 g 党参30 g甘草6 g 合欢皮15 g 黄芪30 g 鸡血藤20 g木香6 g 山楂15 g 酸枣仁9 g 菟丝子15 g(元/贴)输卵管阻塞黄连6 g 板蓝根12 g 陈皮3 g 黄芩9 g 连翘12 g 丹皮6 g 紫丹参15 g 路路通20 g 赤芍10 g 柴胡6 g 香附9 g 川芎9 g紫花地丁8 蒲公英8 野菊花3 苦参6 蛇床子6(3元/贴)黄连6 g 板蓝根12 g 陈皮3 g 黄柏9 g 茯苓12 g 丹皮6 g 紫丹参15 g 路路通20 g 赤芍10 g 柴胡6 g 香附9 g 川芎9 g(元/贴)头痛何首乌15g 熟地15g 枸杞15g 山茱萸10 g山药15g 当归15g 杜仲15g 川芎10g钩藤15g 地龙15g 天麻6g 白芷12g柴胡15g 半夏10g 茯苓12g小儿疝气黄芪10g 白术5g 陈皮3g 升麻5g柴胡5g 党参8g 甘草3g 当归5g骨质增生天麻15g 熟地15g 枸杞15g 川芎12g肉桂10g 当归10g 茯苓10g 丹参10g白芍10g右输尿管结石车前子15 g 丹参50 g 海金沙(布包)25 g 红藤 25 g虎杖 30 g 黄芩10 g 金钱草 30 g 木香 6 g生地 15 g 栀子 10 g 石伟 15 g 王不留行15 g脚酸肉桂 10 g 牛七10 g 姜黄10 g 黄芪10 g川芎 10 g 地黄 10 g 独活10 g 续断10 g海桐皮10 g胃炎黄芪 20 g 防风 10 g 陈皮10 g 代赭石15 g蒲公英10 g 甘草 3 g 党参 10 g 旋复花6 g苍术10 g 白芍 10 g 桔梗 10 g 败酱草10 g肝炎丹参10 g 白芍12 g 龙胆草6 g 滑石 12 g茵陈10 g 栀子6 g 木通6 g皮肤瘙痒通草10 g 地夫子10 g 蝉蜕3 g 白鲜皮 15 g生地 12 g 甘草6 g 苍术9 g 苦参9 g防风 9 g 荆芥6 g贴癣症苦参10 g 白鲜皮10 g 白花蛇蛇草5 g 地肤子10 g吴茱萸10 g 泽泻10 g 防己8 g 牡丹皮10 g生地12 g 甘草10 g 意苡仁15g 白芍10 g肠炎炒扁豆6 g 苍术6g 厚朴6g 木香6g神曲6g 焦山楂6g 鸡内金5g 泽泻6g薏苡仁6g 车前子4g 北沙参10g贴神经炎黄芪30 g 鸡血藤25 g 白芍15 g 牛膝10 g肉苁蓉10 g 山茱萸10 g 麦冬15 g 益智仁10 g陈皮10 g 天麻10g 钩藤15 g 僵蚕10 g全蝎10 g 郁金6 g 红花10 g 石菖蒲10g黄柏10 g 苍术10 g 栀子6 g 山楂10 g锁阳 15 g 续断10 g 肉桂6 g 连翘10 g出虚汗麦冬15 g 黄芪30 g 知母20 g 龙骨25 g牡蛎25 g 元参18 g 怀山药30g 牛蒡子12g银花30 g 山棱8 g 莪术8 g 丹参10 g山茱萸15 g治虚汗黄芪30g 白芍18g 桂枝3g 大枣15g 麻黄根10g 浮小麦10 g 龙骨15g 牡蛎15g炙甘草6g小儿消积、出虚汗太子参5g 鸡内金5g 茯苓5g 麦芽5g怀山药5g 神曲5g 山楂5g 党参5g芡实5g 荞麦5g腰椎间盘突出杜仲20 g 川楝子20 g 黄芪40 g 当归20 g白芍30 g 桑寄生20 g 白花蛇1条川牛膝2g元胡20 g(二)连翘12g 射干3 g 车前子10 g 防风10g穿山甲5 g 大黄3g 黄芩10g 黄柏25g川芎9 g 栀子12g 土茯苓10g 银花10g甘草5 g 生姜3片椎间盘突出当归 6 g 熟地 20 g 木瓜25 g 元胡 6g枸杞 25 g 牛膝10 g 山甲(大小)8 g腰痛熟地黄15g 川芎10g 白芍10g 当归10g六汗10g 寄生10g 黄芪20g 白术10g桂枝8g 川牛膝10g 茯苓10g 香附10g元胡10g 枸杞15g 杜仲10g 秦艽10g结石金钱草30g 车前子15g 海金沙10g 木香6g通草6g 党参 10g 甘草3g伤药当归1头黄芪20 g 苏木10 g 泽泻15g白芥子6 g 川芎10 g 牛膝10 g 红花10g元胡9 g 桃仁 10 g 续断10 g 丹皮 12g泽兰6 g 桂枝8 g 赤芍 6 g 陈皮 3 g甘草6 g风湿痛何首乌9 g 肉苁蓉10 g 骨碎补15 g 党参10g白术10 g 当归10 g 杜仲 15 g 生地12g熟地12 g 牛膝10 g 巴戟天10 g口腔炎生地 15 g 熟地15 g 茯苓8 g 丹皮10 g知母 10 g 地骨皮12 g 元参10 g 苍术g 10白术 10 g 山茱萸10 g 土茯苓12 g 桂皮 3 g泽泻12 g右下便牙防风5 g 荆芥5 g 枣皮5 g 石膏 5 g升麻3 g 甘草3 g 黄苓5 g 桔梗5 g青皮5 g左上便牙防风5 g 荆芥5 g 枣皮 5 g 石膏5 g升麻3 g 甘草 3 g 胆草5 g 羌活5 g右上唇牙痛龙胆草 7 g 荆芥7 g 升麻 3 g 青皮 7 g防风 7 g 石膏25 g 丹皮7 g 羌活5 g甘草5 g 生地15 g牙周炎生地黄20 g 黄芩12 g 玄参12 g 紫花地丁15 g石膏30 g(后下)板蓝根15 g 大黄6 g调节肠胃苍术10 g 黄柏 8 g 牛膝 15 g 淮山15 g薏米仁20 g 桑寄生15 g 扁豆20 g 茯苓15 g砂仁10 g 槟榔8 g皮肤瘙痒生地20g 赤芍10g 丹皮10g 栀子10g 炒白术15g 当归10g 徐长卿10g 海桐皮10g车前草10g 甘草5g 薏苡仁20g 防风10g天花粉10g 蝉衣5g 槐花10g 蛇床子10g白鲜皮10g 泽泻10g 威灵仙10g糖尿病药方(一)太子参15 g 赤芍10 g 黄芪15 g 枸杞15 g生地12 g 菊花10 g 麦冬10 g 丹参10 g玄参15 g 苍术10 g 天花粉12 g 山楂30 g半夏10 g 黄连6 g 泽泻10 g元/贴(二)麦冬15g 茯苓15g 五味子10g 熟地30g 黄柏10g 山药15g 牡丹皮10g 泽泻10g山茱萸15g 知母10g 天花粉10g月经量少一、肾虚菟丝子10g 杜仲10g 枸杞10g 山萸肉10g 当归30g 熟地 10g 山药10g 茯苓10g 二、血虚人参 8g 山药10g 黄芪15g 白茯苓10g 川芎 8g 白芍10g 当归25g 熟地15g 三、痰湿茯苓10g 法半夏8g 陈皮10g 甘草10g苍术10g 香附6g 胆南星10g 枳壳10g生姜2片神曲6g四、血瘀桃仁15g 红花5g 川芎10g 当归25g白芍10g 熟地15g月经量过多一、气虚人参10g 黄芪15g 白术15g 升麻10g炙甘草10 g 续断10g 破故纸8g 艾叶5g正值经期量多:阿胶10g 焦艾叶10g 乌贼骨8g 炮姜碳5g 月经过长:炒蒲黄10g 益母草10g二、血热1、生地10g 熟地15g 黄芩10g 黄柏10g白芍15g 山药10g 续断10g 甘草8 g2、生地10g 黄芪10g 生龙骨10g 生牡蛎10g生白芍10g 茜草10g 海螵蛸10g 川续断10g3、黄连10g 黄芩10g 黄柏10g 栀子10g生地黄15g 当归30g 白芍15g 川芎10g败酱草9g 红藤10g 桃仁10g 丹皮10g4、生地10g 柴胡10g 白芍12g 茯苓15g白术13g 栀子12g 黄芩10g三、血瘀蒲黄10g 五灵脂10g 血余碳10g 茜草10g益母草10g 沙参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痛经一、气滞血瘀当归30g 川芎10g 赤芍20g 桃仁15g 红花10g 枳壳10g 延胡索10g 五灵脂10g 丹皮10g 乌药10g 香附10g 甘草10g。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正体类要》)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正体类要》)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正体类要》)一、组成当归酒拌,一钱(10克)、川芎一钱(5克)、白芍药一钱(8克)、熟地黄酒拌,一钱(15克)、人参一线(3克)、白术炒,一钱(10克)、茯苓一钱(8克)、甘草炙,五分(5克)。

二、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三、歌括1.八珍汤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

2.十全大补汤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更强3.人参养荣汤若加志陈味姜枣,去芎养荣有专长。

四、功用补益气血。

五、主治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六、方解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息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七、附方及方论1.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系将八珍汤加黄芪、肉桂配成。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8克)、川芎(5克)、地黄酒洗蒸焙(15克)、茯苓焙(8克)、白术焙(10克)、甘草炙(5克)、黄芪去芦(15克)、川当归洗,去芦(10克)、白芍药(8克)各等分。

上一十味,到为粗末,每服二大钱。

水一盏,生姜三片。

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2.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芍药三两(90克)、当归一两(30克)、陈皮一两(30克)、黄芪一两(30克)、桂心去粗皮,一两(30克)、人参一两(30克)、白术煨,一两(30克)、甘草炙,一两(30克)、熟地黄制,七钱半(20克)、五味子七钱半(20克)、茯苓七钱半(20克)、远志炒,去心,半两(15克)、上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气血双补汤

气血双补汤

气血双补汤人参6克(单煎兑服),黄芪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白芍药12克,熟地黄12克,肉桂3克。

人参:【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用量】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术:【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6~12g。

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9~15g。

【备注】(1)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朮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甘草:【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当归:【性味】甘、辛,温。

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炙甘草汤

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炙甘草汤

补益剂—气血双补{八珍汤、炙甘草汤第三节气血双补{八珍汤、炙甘草汤}【方剂】: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各30g,生姜3片,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人有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加减】: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加大熟地、白芍用量;以气虚为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加大人参、白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加酸枣仁、五味子。

【方解】: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

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

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复方。

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方剂】: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人参6g,生地50g,阿胶6g(洋化),麦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

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加减】: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国中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枝、生姜、大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

补益剂:气血双补剂

补益剂:气血双补剂

补益剂:气血双补剂(一)八珍汤【组成】当归,川穹,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甘草,茯苓,白术【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方解】四物汤+四君子汤君:人参和熟地黄为君药,人参甘温,大补五脏元气,补气生血,熟地黄补血滋阴臣: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血佐:茯苓健脾养心祛湿,芍药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运用】气虚偏重者,人参为君药。

血虚偏重者熟地为君药【附方】十全大补汤【组成】八珍汤+黄芪,肉桂【区别】八珍汤主治气血两虚证。

十全大补汤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黄芪和肉桂,增加补气温阳之力,使阳生阴长,治疗气血俱虚而偏寒者。

(二)炙甘草汤【主证病机分析】心血不足,心肺两虚心:血虚不能养心益脉。

气虚不能鼓脉【心动悸,脉结代】肺:气虚肺弱不用。

阴血不足,虚火灼肺,肺叶枯萎【肺痿】【组成】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

虚劳肺痿【方解】生地黄为君药,滋阴养血。

臣药以炙甘草益气养心,麦门冬滋养心阴,桂枝温通心阳,与生地黄相伍,可收气血阴阳并补之效。

佐以人参补中益气,阿胶滋阴养血,麻仁滋阴润燥,大枣益气养血,生姜辛温,具宣通之性,合桂枝以温通阳气,配大枣以益脾胃,滋化源,调阴阳,和气血。

【辨证要点】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淡少苔【随症加减】•+酸枣仁,柏子仁:增强养心安神•+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定悸•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生地,麦冬:偏于阴血虚者•+附子,改桂枝为肉桂:心阳偏虚者•改人参为西洋参,减去桂,姜,酒,酌情加知母,黄柏:阴虚而内热较甚者(三)泰山磐石散【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穹,白芍药,熟地黄,川续断,黄芩,砂仁【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主治】堕胎,滑胎【方解】补气血者,八珍汤(去茯苓)为主方。

加黄芪,配人参,白术,炙甘草增强补气健脾之功,且以其升举之性,举胎防堕。

药方各论——气血双补

药方各论——气血双补

三、气血双补【八珍汤方论】明·吴昆: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

人之身,气血而已。

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

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

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

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气血,人身之阴阳了,两相得则治,一有失则病。

故阴血虚损,则阳气独治,阳气亲上,故令头痛、眩晕。

是方也,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味厚养血之品也。

复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以养气者,何哉?太极之妙,阴生于阳,故兼用此辈以益气耳。

或问头痛而用人参,阳邪不益亢乎?余曰:虚火可补,人参、黄芪之类,此之谓也。

(《医方考》)清·张秉成:治气血两虚,将成虚损之证。

细阅方意,止能调理寻常一切气血不足之证。

若真正气血大虚,阴阳并竭之证,似又不宜再以归、芎之辛散扰阴,地芍之阴寒碍阳耳。

(《成方便读》)清·张山雷:四君、四物合为八珍。

按之药理功能,可谓四君气药,能助脾胃之阳;四物血药,能养脾胃之阴。

一属于气,一属于血。

只可专主脾胃讲,决不能泛泛然谓四君补气,四物补血。

然汪庵但认得一个气字,即曰肺主气,而遂谓四君即是补肺补气药;又居然认得一个血字,即曰心主血,而遂谓四物即是补心补血药。

其《医方集解》之八珍汤下,竟曰治心肺虚损,气血两虚。

又注之曰,心主血,肺主气云云。

于是八珍汤之专补心肺,乃为确切不移。

究竟此八物之实在功用奚若?其他方书言之已详,分而审之,宜悟物理之真;合而参之,当识调剂之妙。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十全大补汤方论】明·吴昆:肉极由于阴火久灼者,难治,宜别主六味地黄丸。

若因饮食劳倦伤脾而致肉极者,宜大补气血以充之。

经曰:气主之,血主濡之。

故用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以补气,气盛则能充实于肌肉矣;用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肉桂味厚之品以补血,血生则能润泽其枯矣。

强化气血养护中药方剂

强化气血养护中药方剂

强化气血养护中药方剂
1. 引言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一种体质问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气血不足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强化气血养护中药方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2. 方剂一:四物汤
2.1 配方
- 当归10克
- 川芎10克
- 白芍10克
- 熟地10克
2.2 使用方法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液,每天早晚分两次服用。

连续服用一个月可明显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3. 方剂二:补中益气汤
3.1 配方
- 黄芪10克
- 白术10克
- 炙甘草6克
- 生姜6克
- 大枣6枚
3.2 使用方法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40分钟,取汁液,每天分三次服用。


续服用一个月可有效提升气血水平。

4. 方剂三:四气汤
4.1 配方
- 黄芪10克
- 甘草6克
- 人参6克
- 陈皮6克
4.2 使用方法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液,每天早晚分两次服用。

连续服用一个月可明显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5. 结论
以上介绍了三种强化气血养护中药方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包
括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和四气汤。

这些方剂药材组合合理,制作简单,服用安全,对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具有一定疗效。

然而,使用
方剂前请咨询中医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和用量,切
勿盲目使用。

6. 参考文献
[1] 俞伯炎. 中国中医药学[M]. ___, 2018.。

气血双补丸配方及方解

气血双补丸配方及方解

气血双补丸配方及方解.1四物汤本方是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胶艾汤化裁而来,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

本方皆补血入肝之品,共四味相类药物配伍,故名“四物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用量】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方解】本方是治疗宫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宫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

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宫血调和。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1.2理中丸【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用量】人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服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

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冷、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

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

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

君臣相配,温中健脾。

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

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无数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无数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

千古第一气血双补方,无数人验证,只需两味药材今天文小叔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这个方子很多人都在用,这个方子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以至于很多药膳中都有它。

这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发明的。

术业有专攻,虽然中医没有分科,但李东垣这个名医呢特别擅长治疗各种脾胃的病,他对脾胃的重视程度在历代医家中也算是罕见的,他认为脾胃属于五脏六腑的中心,任何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脾胃的调理。

李东垣专门写了一本书《脾胃论》来论述他的观点。

脾胃又是气血的来源,于是李东垣发明了这个千古流芳的气血双补的方子。

这个方子只有区区两味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现在的大夫一开起来药方来就是几十味药真是不敢恭维。

所以文小叔非常佩服李东垣。

这个方子的第一味药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芪。

李东垣对黄芪的厚爱是受了他师父张元素的影响。

张元素说黄芪有五大好处:各种虚它都可以补;对元气很有好处;能够强壮脾胃;能够去掉肌肉里的热毒;能够活血生血、排脓止痛。

黄芪真是个好东西。

如果说三七补血第一,那么黄芪就是补气第一。

有小伙伴问了,不是人参补气第一吗?怎么成了黄芪补气第一呢?人参补气小伙伴们都知道。

人参大补元气,峻猛而燥烈,回阳救逆,一般人可消受不起。

再者人参产量少,物以稀为贵,高高在上的价格老百姓也吃不起。

黄芪就不同了,它补一身之气,力道绵柔而缓和,在你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它慢慢的把你的气补起来,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黄芪这种温柔的补气之法,所以适合很多人。

黄芪补气,五脏六腑的气都补,但主要补肺气与脾气。

黄芪还很亲民,价格很便宜,三十四块钱一斤的样子可谓平民老百姓吃得起的“人参”啊。

动不动就感冒的人要吃它;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人要吃它;大气下陷腹胀胃下垂脱肛腹泻的人要吃它;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的人要吃它;水肿虚胖的人要吃它;高血压的人要吃它……大诗人苏东坡在历代诗人中最会养生,不惑之年曾经大病了一场,他老人家病愈后就用黄芪来调理虚弱的身体,并有诗云:“黄芪煮粥荐春盘。

气血双补汤

气血双补汤

气血双补汤气血双补汤,出自《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五。

具有补气血之功效。

主治盘肠生后,又怀孕者。

组成黄芪(蜜炒)一二两,白术七钱,当归五钱,白芍(醋炒)二钱,五味三分,杜仲(盐炒)二钱,川续断一钱半,升麻(蜜炒)四五分。

[1]加减化裁或加附子五分;如血分有热,加生地(酒拌)钱半。

附方1、名称:气血双补汤组成:杜仲16g,熟附子7g,菟丝子18g,熟地黄、白术、黄芪各16g,当归11g,香附7g,羊藿叶11g,川芎14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每剂煎2次,过滤去药渣,得药液药400ml,分早晚2次服。

25天为1个疗程,常需要6个疗程的调护主治:于席汉综合征、贫血、营养不良、精神厌食症等引起的闭经。

症见月经逐渐停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或色白无华,舌淡,苔薄白,脉虚细出处:《吕承全方》功用:气血双补,补肾健脾2、名称:气血双补汤(出处:《疑难杂病临证效验方》)组成:黄芪、鸡血藤、桂圆肉各30g,党参、熟地黄、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兑服)、阿胶(烊化兑服)各20g,当归、大枣各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日1个疗程主治:气血虚弱功用:气血双补。

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之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3、名称:气血双补汤(出处:《疑难杂病临证效验方》)组成:党参、白花蛇舌草各30g,沙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天冬、麦冬、黄精、枸杞、丹参、黄柏各15g,甘草5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气血两虚功用:调补气血、养阴清热。

用于慢性白血病低热、自汗盗汗、腹内积块、体表肿核局限者4、名称:气血双补汤(出处:《(下册)引邵达英方》)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党参、白术、续断、枳壳、甘草各10g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服功用:益气养血,利胎复位主治:胎位不正或经外倒转术无效者,或第一胎腹壁较紧张者5、名称:气血双补汤出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册)内科分卷》组成:黄芪30g、当归15g、党参15g、红孩儿60g、制首乌20g、炙甘草10g用法:水煎服功用:益气生血主治:地中海贫血重要文献摘要方论《产后饮食调养指南》:“因生产用力伤气,元气受损,同时分娩失血,气随血耗,而致气血俱损,出现'气血两虚’。

气血双补法

气血双补法

气血双补法气血双补法是补气与补血两法的结合,主治气血两虚的证候。

补气重点在脾,养血重点在肝,故气血双补法重点是对肝脾两虚而设。

代表方剂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安胎饮等。

1.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组成] 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3克肉桂3克黄芪12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虚劳咳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等证。

[方义]本方系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又加肉桂、黄芪而成。

作为汤剂服,具有较大的温补气血作用,方药十味,故名十全大补汤。

主治气血两虚之虚寒证侯。

脾有生血之功能,肝有藏血之作用,所谓中气虚,中指脾胃;所谓营血虚,大都指肝,由此可见,肝脾两虚是导致气血不足的原因之一。

虚劳咳嗽,实系肝脾两虚,土不生金为患。

所谓“虚劳”,即生长之气不足的慢性疾病。

肝木应春而主生,脾土应夏而主长,生气不足为肝虚;长气不旺为脾虚,肝脾两虚土不生金,因致虚劳咳嗽。

本证月经不调者,亦为肝脾两虚,故有调经不离肝脾之理。

肝主升发而脾主升清,肝脾虚陷而因致遗精。

肝主藏血而脾主统血,肝虚失藏而脾虚失统,故失血不止。

以上诸证,皆因肝脾两虚,气血不足为病。

治宜温补气血,强壮肝脾为法。

故方用四君子汤归入睥胃补中益气;配合四物汤入肝补肝养血;加入肉桂、黄芪甘温而热,即可协助四君子汤大补中气;又可助四物汤温补肝血,诸药合配,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凡属气血虚寒者,均可应用。

若气血两虚不寒者,可参考选用八珍汤。

[临床运用](1)十全大补汤系综合了四君、四物又加入肉桂、黄芪而成。

药物十味组成,具有较大的补气养血作用,故名十全大补。

本方主要是温补气血。

对肝、脾、肾三脏功能减退所致之虚劳杂证属寒者,均可选用本方治疗。

(2)本方虽为气血双补的强壮方剂,但其性质偏于温热,若虚劳杂证阴虚有热者,本方则为不宣。

[方歌]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为名方,加入肉桂合黄芪,十全大补温性强。

[附方](1)八珍汤(《正体类要》):即本方去肉桂、黄芪。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终审稿)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终审稿)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工作劳累导致气血不足怎么办?在闲暇的时候,您可以伸出舌头,看看自己舌头是否有齿痕,舌边的颜色是否很淡白,如果您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您就可能需要看看这篇文章了。

我经常到各地为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很多朋友会借这个机会,来向我询问有关健康的问题,这样,我就看到了无数个“健康样本”,说实话,我觉得我们的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有的时候我到一个单位里去,会被大家围住,每个人,都是一大堆身体问题。

这些身体问题归结起来,除了压力大导致的失调之外,还有两种,一种是过剩,吃得太好了,痰湿蓄积,这种人,绝对是不能补的,一般需要清淡饮食,需要放松情绪,我常常对他们说,您最适合的饮食,是萝卜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锻炼。

还有一部分人,一看就知道精力明显不足,感觉疲惫不堪,面色无华,声音无力,甭说跑步了,连走步都无力,舌头上面齿痕很重,舌质,也就是舌苔没有覆盖的那部分舌体,会颜色淡白。

这样的人,则需要滋补了。

这种正气不足的人,在现在的职场中非常多,但是,他们(她们)却仍然在承担着非常重的工作任务,很多人都在疲于奔命,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这样做身体会出大问题的!可是,我们现在却以妄为常,把这种不正常,当做正常的事情,说句严重的话,这是在“戕害生命”。

可是,这样的人,却比比皆是,简直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此时,可以休息,但是,对于有的人,仅仅休息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滋补,这个时候,会用到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十全大补汤”或者“十全大补丸”。

中医是很有趣的,有的时候简直就像孩子手中的乐高玩具,可以组合的,比如这个十全大补汤,是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方子加味而成的。

话说在宋朝的时候,政府组织编写了一本方剂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里面精华无数,此书里收集了好多疗效特别好的方子,这些方子到今天我们还在应用,比如藿香正气散。

补益类-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

补益类-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

补益类-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一、处方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炙黄芪、肉桂、炙甘草。

二、功能主治: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三、规格:水蜜丸每100粒重20g;大蜜丸每丸重9g。

四、用法用量:口服。

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水蜜丸一次6g(30粒),一日2次。

五、性状:本品位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

六、临床应用:1、气血两虚证因禀赋不足,或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或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而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佳;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2、心悸因体质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累过度,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而见心慌不安,气短乏力,面色无华,头晕;贫血、功能性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3、眩晕因久病不愈,虚而不复,或失血过多血亏气虚,或劳思伤脾,生化无权,气血两虚,脑失濡养而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4、自汗因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卫气不能固护肌表,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致汗出,体倦乏力,面色无华,神疲气短。

5、月经量多因先天不足,或过度久思,或大病久病,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失血统摄,而致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空坠,面色苍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

七、方解:方中熟地补血滋阴,填精生髓;党参补脾健中,益气生血,阳生阴长,共为君药。

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炙黄芪健脾益气升阳,合以助君药开气血生化之源,黄芪补气健中;当归、酒白芍补养阴血,以阴配阳;肉桂补火助阳,鼓舞气血生长,共为臣药。

佐以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

使以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

十药相合,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八、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本品能对抗环磷酸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下降、T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及胸腺、脾脏萎缩;增加绵羊红细胞免疫引起的溶血空斑形成,拮抗氢化泼尼松所致小鼠腹腔巨噬功能低下。

一种具有气血双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气血双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气血双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蒙桂兰
申请号:CN201810592313.9
申请日:20180611
公开号:CN108404060A
公开日:
201808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气血双补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组成:人参30‑120g、熟地黄25‑100g、黄芪30‑120g、山药25‑100g、当归20‑80g、白芍25‑100g、龙眼肉25‑100g、香附20‑80g、郁金15‑60g、何首乌25‑100g、大枣25‑100g、小茴香15‑60g、甘草20‑80g、甲鱼40‑160g、蜂蜜50‑200g。

申请人:蒙桂兰
地址:541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洋湾村四组76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血双补中药方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十全大补汤之温补气血方子:
原料:熟地黄、黄芪各12克,茯苓、白术、当归、白芍各9克,人参、川(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弓箭的弓,各6克,肉桂、炙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十味,锉为细末,每副6克,用水150ml,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ml, 不拘时候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气血不足症,神经衰弱,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久病虚损,五劳七伤)
八珍汤之平补气血方子:
原料:白茯苓、人参、白术、山药各15克,白扁豆12克,炙甘草10克,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砂仁、桔梗各6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幅9克,水300ml, 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120ml去渣,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用于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个,水煎服之》
补中益气汤方子:
原料:黄芪18克,炙甘草、人参、白术各9克,橘皮、天麻、柴胡各6克,当归身3克
用法:水煎服之。

一则开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症自复其位。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常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