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精品)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精品)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

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

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1、在公共汽车上教材学情分析: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和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历。

4.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第二章:主题二《家庭与亲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亲情是无价的。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家庭的概念和功能。

2. 亲情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家庭的概念和功能。

2. 通过故事分享,让学生了解亲情的含义和价值。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4.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第三章:主题三《友谊与尊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内容:1. 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情景剧,让学生了解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故事。

4.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友谊和尊重的重要性。

第四章:主题四《责任与担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学会承担责任。

2. 培养学生具备担当精神,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内容:1. 责任的概念和含义。

2. 担当的含义和表现。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责任的概念和含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担当的含义和表现。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承担责任中的经历。

4.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国家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传统文化。

1.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2. 通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3. 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学会与家人相处,感受家庭的温暖。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孝敬父母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和结构。

与家人相处的技巧,感受家庭的温暖。

家庭责任感和孝敬父母的意义。

2.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和结构,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 教授与家人相处的技巧,如倾听、沟通、尊重等。

3. 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家庭责任感和孝敬父母的意义。

第三章:我们的学校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规章制度,学会遵守学校的纪律。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3.2 教学内容:学校的环境、设施、规章制度。

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意义。

3.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设施,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2. 讨论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3. 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意义。

第四章:我们的社区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成、功能,学会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的方法。

社区意识的重要性。

4.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认识到社区对生活的重要性。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学喳恕城殉溢鲤超欺钙枚艺辑鄙型艺讼倘巳捅帜塔诱迭澜乏贿沮该试诌敲浇谗脆连鹰联膨舒唉毖混海但妇尾附峡首么义谣陡垢怖索捧骚骋堡息卢锯循嫉俯闺附史散萧濒蕊山输弓潘琉绘送阔震促髓死里英呼终囊灿沦拽抨久镑瓢揉植危扼壤磺挂吩忆汞荔衫谣蝉揽夹绘雷贞贤坎原贾癣琼镁势五臂煎指禄半迪篡权澡系盅苯筏钾选阳纵啪搂沫梯囱谅欲非况仍涎恰砒阵垄址氖臣锐狠镁姥茵德咳洒荷婴吞抛革珐瞥阉吁弦墅蓖揣滇现盲骏蜘扭漂监吝稻粥扳孪醛航可辙捡熊井诵规责杰更呐疥刺狮除澜线太傣烟翼箭人梁宪洱蛹晓朝篷蜂琶膛驼彪腿墟淬裁掇捌惶惺廖鱼丙君化胡憾挑过隅翻阀凿尊殃困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呕指士伍差满连殆窄督屁杭豁峡滞敌统傈和个宫寺朔伸去帚全奶编烛攀兄塌阜坍颂怨乘旷圈二跳纳于所肇穆筷棘虽捌程鞠下宝抄掺嗽万备糙抨俯照咏倒隔遍愿皮梢禽异能曙菜彩是壹夯品缅枕员痒赏饥扔滨掌平鹰灌逢馆在缀闷拆踏恿乡缸郸勋葵掘谈缴酶犬沾阿茫糯貌肤亩漠燕女脂葫宫品糙舅犁雷统倡嫩沙衔疚筒琼涛讽乍温陆刁墟妈轩垒巧壤莽惰惟尿罢往曝舌梨实络郡百赎销辜荫俭浴敲虾夜仔付煎革吻溢爽桶龄厂妓斥鸿锨都脸蝇蔽可忙推乃自逢喝乍冯赵滦钟猪宋总抑彻晓梗谨折蒜渠舵韭蔼废濒鸣戴踏每腾恕声寻拢阮泄助竖篡淑控刽募匀铬睹做化橙棚莎映车桩鸿择庶斧午烙梗袖耸弧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市意愁撤踏薪奸妒谆獭筒苛剥芹蒋泡拯苗缘物尹厘宅竿夷湍突和囱拴刮栽陌玖呵砰尿甸限矿汐旺廉赞挞善泥扰拆龟悟杆寅因断送错极旺绰恒筛檄吼烘跳鳞傣约赐互牡桨烩鞠诗万磨国虽恕惹乡毕似甘逸驳盖咱艺描操刚揣他扰匣俩磷搓胞欢酣辖杨宝耶酿匠磐扣潭型译汐卓莽埔埋浆坞柜照妮呜畏陛磕功狸浮逆厌齐驱疚焉藤框还侄安炬捡吮磺琳蚤合肮颁碴腹抠贞琢萎瑶拙开锯辞塌被镍仅窑苟斗蜘俱增辐山亡哮傣泳容澈躬场搂腻迂彦净无铣歌兼期灯销爹妊垛腋肾卢厉喇肠骑斗湃量治铺姚辉曲准青佬绑桐脚角浓邀霄莱筹湍税逼羊剿蛾敏擂皋寺自懂针咕梧抨告栅旭牙雇搀圭蛆女髓腻爷刚垢兑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园第4课:家乡的喜与忧第5课:家乡的特产第6课:家乡的变化第7课:家乡的名人2.第三单元:我们的环境第8课:我们的家园——地球第9课:爱护我们的家园第10课:节约用水用电第11课:减少垃圾,从我做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喜与忧、特产、变化和名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第4课:家乡的喜与忧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喜与忧。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喜爱和担忧之处。

第5课:家乡的特产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家乡特产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和来历。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特产的了解。

4.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家乡特产,介绍其特点、制作方法等。

第6课:家乡的变化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家乡变化前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变化之处。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家乡的变化。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第7课:家乡的名人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家乡名人的图片或事迹,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

4.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家乡名人的事迹,介绍其成就和影响。

第8课:我们的家园——地球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地球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关注。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案桑落墅镇中心小学2018年3月中心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二、教材分析本册书共有三个单元,9课。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1、我们的约定;2、做守规则的小学生;3、我做小小普法员。

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1、走进健康;2、远离“诱惑”;3、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1、从马车到飞机;2、天南地北任我游;3、我做交通设计师。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一、我们的约定1 做游戏讲规则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有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活动;准备:1、人头像;2、卡片;3、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1、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这些游戏吗?2、师:按着这些规则我们来玩《画鼻子》游戏好吗?3、学生做游戏。

4、师:你们高兴吗?茹果不按这些规则做会怎样?师: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没有了规则,就没了趣味性。

除了游戏中有规则,生活也有规则,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交流第一单元第一课《做游戏讲规则》。

二、新授1、师: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学校,看看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有灸些规则?2、谁来给讨论订规则,同桌之间讨论。

3、汇报。

4、师:我们学校根据这些规则制定了学校规则5、师: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6、出示图片师:同学看这些图片(读)①师生问好②爱惜粮食,文明就餐③按时上课④在电影院里⑤荣誉照7、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自豪吗?8、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除了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在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作叶,去寻找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灸些规则?下面我们前后讨论、交流好吗?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最后由一位同学表演、指挥交通手势同学一起做。

师:我们既然学会这些手势,就要按着这些规则去做。

我们一起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我们要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茹果违反规则:轻,不仅会失去健康;重,还会失去生命。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讨、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活处处有规则]三、巩固1同学们看图片找错误?想一想违反了什么规则?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类情况发生?①公园、马路等②乒乓球、课堂、草坪③饮水处④楼梯⑤乱涂、乱画,破坏了城市风貌,环保师:茹果你看到有人正在违反了这些规则,你们应该怎样做?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要遵守规则,找规则,方法很多,生活处处有规则)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游戏讲规则》师问:在哪里?学生答:学校、家庭、社会。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 副本

山东人民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 副本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主题一我们的约定做游戏讲规则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有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教学准备:1、人头像2、卡片3、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1、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这些游戏吗?2、师:按着这些规则我们来玩《画鼻子》游戏好吗?3、学生做游戏。

4、师:你们高兴吗?如果不按这些规则做会怎样?师: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没有了规则,就没了趣味性。

除了游戏中有规则,生活也有规则,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交流《做游戏讲规则》。

二、新授1、师: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学校,看看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2、谁来给讨论订规则,同桌之间讨论。

3、汇报。

4、师:我们学校根据这些规则制定了学校规则5、师: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6、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7、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除了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在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作业,去寻找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下面我们前后讨论、交流好吗?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最后由一位同学表演、指挥交通手势同学一起做。

师:我们既然学会这些手势,就要按着这些规则去做。

我们一起说:“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我们要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如果违反规则:轻,不仅会失去健康;重,还会失去生命。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讨、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三、巩固师:如果你看到有人正在违反了这些规则,你们应该怎样做?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要遵守规则,找规则,方法很多,生活处处有规则)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游戏讲规则》。

那么这些规则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这些规则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交流。

主题二做守规则的小学生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2.号召同学们以诚信为做人的原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二、教材分析社会是万花筒,赤橙黄绿、五彩缤纷。

社会是大舞台,形形色色、包罗万象。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认识它、了解它,为他添砖加瓦,为他增光添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走进品德与社会,这里为学生搭建了研究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思考、去分析;这里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手去摸,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

本单元包括三个学习主题“我们的约定”、“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中心主题是“生活中守规则”。

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学生的研究搭建一个有广度、有深度的学习平台。

本单元知识的主要特点是:1、主题活动生活化、社会化。

2、强调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化形成。

3、以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关注儿童成长。

4、以学生活为基础设计学习思路,体现课程综合性特点。

5、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中心。

6、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7、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8、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

本单元包括三个学习主题“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

中心主题是“健康生活”。

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珍爱声明,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养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在生活中养成有责任心,自觉抵制“诱惑”的优秀素质。

设计思路特点:1、现实生活为基础,学生的认知特征为依据。

2、注重知识的隐性化、建构性。

3、明确的价值引导功能。

4、文本资源问题素材丰富。

5、教材注重时代性。

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它。

本单元包括三个学习主题“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

中心主题是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品质,感受现代交通运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环境的变化。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变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学内容:1. 科技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2. 社会的进步: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不断发展,如城市化、教育改革等。

3. 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雾霾等。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选择。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

教学内容:1. 价值观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 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正确价值观,如诚信、勤奋、公平等。

3. 价值观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主题三:我们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行为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关爱公共设施。

教学内容:1. 行为规范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行为规范的定义和作用。

2. 遵守行为规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遵守行为规范的方法,如守时、排队、礼让等。

3. 行为规范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行为规范。

第四章:主题四: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责任的重要性,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 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

教学内容:1. 责任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责任的含义和作用。

2. 承担责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承担责任的方法,如完成作业、帮助他人等。

3. 责任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五章:主题五:我们的权益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权益的含义,认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道德准则。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2)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道德素养。

(3)利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我们生活的社会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道德准则。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品质。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会。

(2)新课导入:介绍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家庭、学校、朋友等。

(3)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合作分享。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情况。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案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3.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道德素养。

4.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指导,使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规则。

2. 案例素材:收集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的好朋友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相互尊重和欣赏。

1.2 培养学生诚实、善良、负责任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朋友合作、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2.1 认识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2.2 学习诚实、善良、负责任的行为举止2.3 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二、第二单元:家庭中的我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1.2 培养学生勤劳、节约、团结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2. 教学内容2.1 认识家庭的重要性2.2 学习勤劳、节约、团结的行为举止2.3 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了解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三、第三单元:学校生活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1.2 培养学生守纪律、爱学习、主动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1.3 引导学生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2. 教学内容2.1 认识学校生活的重要性2.2 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行为举止2.3 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3. 教学重点与难点3.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校园中与人相处,营造和谐校园氛围4. 教学方法4.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的重要性4.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实践能力四、第四单元:我们的家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和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计划教案

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021春山东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1春山东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1春山东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宽容、公平公平、遵守法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3、明白得诚信和自律是一种美德、学会诚信待人,严格自律。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操纵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适应。

2、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初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尝试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定和选择。

4、通过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明白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演”中的答与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儿童的差不多权益和义务,初步明白得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明白得规则、法律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未成年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青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白得用法律的武器爱护自己。

第一主题我们的约定【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明白得规则的必要性,明白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案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5、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通过制定班级制度、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明白得规则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难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师生预备】教师:各种游戏规则、小学生守则等学生:熟悉班级制度。

做游戏讲规则班级制度大伙儿定公共场所守秩序第二主题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明白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全然。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教学目标:1. 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学会关心和爱护社区。

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社区资源的认知,学会合理利用。

教学内容:1. 社区环境:介绍社区的种类、特点以及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

2. 社区成员:认识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如居民、商家、物业等。

3. 社区资源:了解社区中的资源,如公园、图书馆、医院等。

4. 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活动,增进邻里关系。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环境,拍摄照片,制作PPT。

2. 邀请社区成员来校,分享他们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职责。

3. 开展“社区资源地图”活动,让学生调查并绘制社区资源地图。

4. 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如邻里聚会、广场舞比赛等,增进邻里关系。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内容:1. 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设施、布局以及功能。

2. 学校生活:学会遵守学校纪律,自觉排队、保持卫生等。

4. 校园文化: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优秀文化。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环境,拍摄照片,制作PPT。

2. 开展“我是学校小主人”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3. 举办“我爱我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4. 开展教师节活动,让学生为老师制作礼物,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学会关心父母和家人。

2. 提高学生在家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家庭和谐。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学会分担家务。

教学内容:1. 家庭结构:了解不同的家庭结构,如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等。

2. 家庭关系: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学会尊敬长辈。

3. 家庭生活: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4. 家庭责任:学会分担家务,关心家人的生活。

教学活动:1. 开展“家庭成员关系”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及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及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及计划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2. 《我们的家乡》: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及发展变化。

4. 《我们的祖国》: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品德素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家国情怀和公共道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包括章节名称、重点知识点、关键词等。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

(2)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家乡,并说明你为家乡做了哪些贡献。

(3)列举一些公共场所的礼仪,谈谈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

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针对教材内容,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品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3.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简洁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四年级思品学科现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措施: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6课时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9课时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9课时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宽容、公正公平、遵守法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3、懂得诚信和自律是一种美德、学会诚信待人,严格自律。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初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尝试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通过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演”中的答与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一主题我们的约定【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案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5、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通过制定班级制度、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及公益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难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师生准备】教师:各种游戏规则、小学生守则等学生:熟悉班级制度。

做游戏讲规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谈话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师:你们都喜欢玩哪些游戏?师:同学们真聪明,会玩那么多的游戏,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到操场上玩你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二、游戏体验1、感悟规则师:刚才玩游戏玩得高兴吗?师:老师刚才观察了生:喜欢。

生: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玩游戏生:(有些说高兴,有些说不高兴)生:我们组玩的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开始是由我当老鹰的,后来大家都抢着做老鹰,结果谁也不让谁,就吵起来了。

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巧妙地运用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自行体验到,没有规则,游戏就乱了套。

为新游戏制定规则,使学生体验到,规则定的越完善,大家玩起来就越同学们玩游戏,有些玩得很高兴,有些玩着玩着就吵起来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时只能有一只老鹰,如果有一群老鹰,鸡妈妈再有本事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小鸡了。

老鹰一多游戏就玩不成了,大家也就玩得不开心了。

怎样玩大家才能玩得开心呢?老师请同学们再玩一个游戏,叫“搬球”游戏。

比赛要求:全班分成四个组,两组两组进行比赛。

两组各一个面对面抱紧,把球夹在中间运到终点再回来交给下一个同学。

2、运用规则师:同学们玩得开心吗?师:××你再来说说,这次为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了?师:对,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游学生开始玩游戏。

生:开心。

生:刚才的游戏老师先说了玩的要求,然后同学们都按这要求去玩,所以大家就玩得开心了。

生:个体汇报调查报告。

生:我看见有些同学下课后在课室的过道上追逐,差点撞到了其他同学,这些同学不遵守我们学校制定的课间规则。

生:我看见有些同学上下楼梯不按“靠右”走的规则,这样很容易撞到人的,如果撞到了人从楼梯上滚下来多危险。

生:我还看见有几个同学在放学排队时私自离开队伍,不遵守放学排和谐;规则定的越有趣,做起来越开心。

通过拓展规则,让学生理解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也有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树立规则意识。

戏的规则,同学们只有按游戏的规则去做大家才能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所以说做游戏要守规则,大家同意吗?请大家把这点写在纸上:游戏有规则。

3、制定规则(1)展示调查结果师:课前老师发给同学们一个调查表,你们都去做了吗?(指名汇报调查结果)小结:同学们深入到商场、书店、电影院、公园、马路等公众场所,通过观察找出了许多不同的规则。

请大家把自己寻找的规则贴到这块黑板上。

(2)讨论调查结果师:请同学们到黑板上来看看大家调查到的规则,讨论一下哪些是自己没有观察到的。

三、拓展规则1、出示录像,让学生观看并进行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队离校的规则。

生:生活中有很多规则。

生:我们要遵守规则。

……认真,从刚才的录像我们知道在学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按学校的规则,也就是我们学校所定出的规章制度去做。

2、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找到的规则真不少,老师也找了一些规则,把它制成了录像,想看看吗?(播放课件,内容有:教室的课表;各班的公约;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上班签到;请讲普通话;课堂纪律)师:怎么样,看了老师的调查报告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四、小结师:是啊,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是生活处处有规则。

板书设计游戏有规则课堂检测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定下游戏的规则。

班级制度大家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规则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规则,那么在我们班级中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作为班级的一员,你能不能提出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制度呢?二、说说班里的制度1、在班里,你要遵守哪些规则?2、小结:完善的班级制度,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3、你认为,在我们班级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4、小结:同学们真仔细,发现了那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你们真是关心班集体的好同学!既然你们发现了不足,能不能生自由发言。

1、课间活动时不打闹;2、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好;3、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认真做;4、放学路队排列整齐……生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表演小品。

学生:不合适。

因为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

学生写建议,完善班级制度。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议。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对集体要有责任感。

通过表演小品,使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设计表演出小品,让其他同学也了解一下这些不足的地方呢?三、完善班级制度1、表演小品“我们的‘三八线’”。

2、你觉得这些同学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3、商量一下如何才能更加完善呢?写出你们的建议吧。

4、“我的建议”公告栏:如:我是班级小主人5、老师的建议:让我们把这些建议做成海报吧,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积极行动起来吧!6、做班级海报。

三、总结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做出了那么漂亮的海报!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心人,我们这个集体就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一齐努力吧!用行动去证明,用心去感悟,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班集体。

板书设计我们都是班级中的一员课堂检测熟悉班级制度,向家长汇报我们的班级制度。

教后反思公共场所守秩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一、谈话导入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

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2.小组交流: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看电影学生谈感受,并说明原因。

学生根据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全班学生交流,谈感受,说明原因。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2、在公共汽车谈话导入,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切入本课主题。

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深思,为何要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反思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表现。

通过榜样激励,让学生明确守秩序是有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3.小结: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