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
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的规划是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以及规模,制定景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制定景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时间表。
规划的第一步是对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景区的潜力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发展目标确定景区的规模,包括游客容量、景点数量和面积等。
同时,根据资源特点确定景区的定位,是自然景区、文化景区还是综合型景区。
根据定位确定景区的发展策略,包括开发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等。
最后,制定景区的整体规划,包括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整体布局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确保游客的便利和安全。
功能分区包括景点、展馆、商业区、休闲区等的规划,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服务。
旅游景区的设计是根据规划制定景区的具体建设方案,包括建筑的外观设计、景观的布局和植被的选择等。
景区的设计应该与规划相结合,实现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与景区的主题和特色相符,突出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景观的布局应该注重游览路线的合理性和便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流畅性。
在景观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选择本地的特色植被和景观,体现地域的特点和文化的内涵。
此外,商业区的设计也是关键,应该注重商业街的布局和商家的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购物和餐饮服务。
除了规划和设计,旅游景区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景区的管理应该注重游客的服务和保护景区的环境。
景区应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停车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导游和解说服务。
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设置警示牌和安全指示,提供紧急救援设施。
同时,景区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倡导绿色出行和文明旅游。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的规划和设计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景区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护景区的环境和提高安全水平。
专题三选址与布局
一、风水的起源
禹始肇风水地理,公刘相阴阳,周公置二十四局,汉王况 制五宅姓,管辂制格盘择葬地。周人唱道:“笃公刘,既溥既 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阳, 幽居允荒(诗经·大雅·公刘)。”李约瑟认为堪舆术(风水)是 最深植于中国各代文化中的。 中国风水的三大原则: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 克。阴阳互根,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互相滋生、促进、助 长;相克是指相互抑制、制约。水润木,木生火,火生土,土 产金,金生水。水灭火,火化金,金砍木,木穿土,土挡水 (图7-1下页)。邹衍认为:“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 后,土居中央。”“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 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杀, 火主暑而水主寒。”
第三节
风水: 天人合一的最适人居环境理念
风水是指导旅游景区选址与布局的重要理论, 其核心是寻找与布局最适人居环境。风水实质上是 一门建筑上有关选择土地的生态环境,方位及择日 的独特学问。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在建 筑上的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注的中心是人们如何按照人类对环 境的感应来选择居住环境,建造与布局自己的屋宇。 要求的是适应环境而非制约与改造环境。强调尊重 “天”的秩序。“地”的秩序,及“人”的秩序, 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广东沿海选址原则
山包村、村包田、田包水、有山有水
图7-2 三种理想的风水模式
(二)风水在旅游景区布局的实践
度假村的选址可参考风水的阳基理想模式:枕山,环水, 面屏;背水,面街,人家。旅游景区的主体建筑应布局在背山 面水左有溪流,右有道路的区位,若能座北朝南则更好。泰山 文化旅游城的平面布局,尤其是建筑中轴走向,考虑了风水的 龙脉,构成一种发万家的风水格局。 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对风水很看重。在旅游景区布局上了解一 点风水知识也可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避免游客对一些不合 乎风水原理的住宿设施的回避。如三反水是人们回避的地点, “朱雀之前三反水,男盗女淫无衣饭”。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施工方案(游客中心与停车场规划)精选3篇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施工方案——游客中心与停车场规划》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满足游客的需求,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和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
本旅游景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目前景区的游客中心设施陈旧,功能不全,停车场容量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建设新的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势在必行。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 对游客中心和停车场的场地进行测量,确定场地的标高和边界。
- 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场地内的杂物和障碍物。
- 对场地进行填方和挖方,使场地达到设计标高。
2. 基础工程- 游客中心: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游客中心的基础施工。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停车场:进行停车场的基层施工,采用碎石基层和水泥稳定层,确保停车场的平整度和强度。
3. 主体结构施工- 游客中心:采用框架结构,进行游客中心的主体结构施工。
包括柱、梁、板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 停车场:进行停车场的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确保停车场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装饰装修工程- 游客中心:进行游客中心的内外装饰装修工程。
包括墙面、地面、顶棚的装修,门窗的安装等。
- 停车场:进行停车场的标线和标识施工,确保停车场的交通秩序。
5. 设备安装工程- 游客中心:进行游客中心的设备安装工程。
包括电气设备、给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等的安装。
- 停车场:进行停车场的照明设备和监控设备的安装,确保停车场的安全。
6. 竣工验收- 对游客中心和停车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
-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三、材料清单1. 游客中心- 钢筋:HRB400 钢筋,用于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
风景区设施详细规划
1设施规划1.1服务设施规划6.1.1【服务设施系统】风景区服务设施系统由旅游服务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部分组成。
6.1.2规划任务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服务设施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服务设施作出具体的规划。
1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服务设施进行详细划分,确定其使用性质、各类设施的建设条件和强度,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利用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服务设施进行综合布局,包括场地内建筑、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管线及环境景观等进行规划,为专项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6.1.3【服务设施类别】旅游服务设施是主要针对风景区游客所设置的盈利性服务性设施。
主要由旅行、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五类相关设施组成。
管理服务设施是主要针对风景区管理者所设置的非经营性服务性设施。
主要由管理和安全二类相关设施组成。
公共服务设施是主要针对除风景区游客、管理者外,还服务于其他城镇人群的非盈利性服务性设施。
主要由科研、文体、保健和游览四类相关设施组成。
6.1.4【服务设施基地选址】1 旅游服务基地选址应以风景区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
2 对场地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论证,包括用地性质、规模、道路及交通组织、相应基础设施和建设条件。
(以下可进入说明中(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及服务设施类型。
(2)具有一定的用地规模,满足总体规划中对服务设施配置的需求(3)有良好的道路及交通组织,便于游客到达和管理(4)具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依托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5)对场地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包括水文地质、高程、坡度、坡向等分析,对重要建筑进行日照分析,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
)6.1.5旅游服务设施配置及建设规模根据游人量、场地条件、建设资金情况来确定其建设规模,其总量和设置类别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需求。
说明:建设规模测算主要依据: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旅游规划指标选取指南等相关规范和资料,下一步需进行风景区调研,取得详细资料并结合管理人员、规划人员等各方经验,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细化详见服务设施列表规划深度与形式深度要求1 对服务设施进行用地性质分类及控制;2 确定服务设施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3 提出服务设施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的指导原则;4 确定沿路建筑退道路红线和道路边界,标注场地的角点坐标;5 确定场地服务设施的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6 对场地进行竖向工程规划,标注场地内建筑、道路、广场等的坐标及控制标高;7 建设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景区规划方案分析报告
景区规划方案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的规划方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是景区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景区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2. 现状分析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景区规划方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环境、人文、经济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景区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环境因素景区的环境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人为环境则包括交通、市政设施、建筑等。
因此,需要考虑景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意外灾害的风险等因素。
2.2 人文因素景区的人文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这些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景区,也可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因此,需要考虑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游客对景区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2.3 经济因素景区的经济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投资额、资金来源、运营成本等。
因此,需要针对景区规划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确保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3. 规划方案分析针对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下面是具体的规划方案:3.1 以环保为前提的规划针对自然环境的考虑,我们应该采取环保措施,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破坏。
例如:采用可再生资源来构建建筑物,合理运用太阳能电池板,在景区内推广垃圾分类等措施。
3.2 强化人文特色的规划针对人文因素的考虑,我们应该强化景区的人文特色,通过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来吸引游客。
例如:设置附属展馆,展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拓宽游览的历史和文化领域。
3.3 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规划针对经济因素的考虑,我们应该从项目的前期投资、资金来源和运营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制定一项可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规划。
例如:合理定位景区的目标人群,制定提高游客满意度的方案,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和再次消费率,以促进景区的经济增长。
旅游景区规划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
旅游景区规划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策略对于景区的发展和游客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规划中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旅游景区规划是指对旅游景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达到提升景区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是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卫生等方面。
合理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原则1. 便利性原则:旅游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应该便利游客的出行和活动,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和不便之处。
例如,交通设施应该便捷、舒适,餐饮设施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住宿设施应该舒适、安全等。
2. 经济性原则:旅游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设施,减少运输成本;通过合理布局餐饮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 环境友好原则:旅游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该尊重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住宿设施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餐饮设施应该推广绿色环保的餐具和食材等。
三、交通设施的布局策略交通设施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交通设施布局能够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度和游览效率。
在交通设施的布局策略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枢纽的规划:合理规划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驳服务,方便游客的到达和离开。
2. 内部交通网络的规划:景区内部的交通网络应该合理规划,包括道路、步行街、自行车道等,以方便游客的游览和活动。
3. 交通工具的优化选择:根据景区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观光车、游船等,以提供不同的游览体验。
2024年整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施工方案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本次对某旅游景区进行基础设施施工。
该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但目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存在道路狭窄、停车场不足、游客休息设施缺乏等问题。
本次施工旨在改善景区的交通、停车、休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二、施工步骤1. 道路拓宽与修复- 对景区内狭窄的道路进行拓宽,确保旅游大巴和私家车能够顺畅通行。
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采用挖掘、填方等方式进行拓宽,拓宽后的道路宽度不少于[具体宽度]米。
- 对破损的道路进行修复,清除路面上的裂缝、坑洼等病害,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确保路面平整。
- 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道路积水。
2. 停车场建设- 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停车场,停车场的面积应根据景区的游客流量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能够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
- 停车场地面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划好停车位,设置停车指示标志,方便游客停车。
- 在停车场周边设置绿化景观,种植树木和花草,美化环境。
3. 游客休息设施建设- 在景区内合适的地点建设游客休息亭、长椅等休息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
休息亭的设计应与景区的自然环境相融合,采用木质或石材等环保材料进行建设。
- 在休息设施周边设置垃圾桶,方便游客丢弃垃圾,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4. 标识系统建设- 在景区内设置清晰的标识牌,包括景区导览图、景点介绍牌、安全警示牌等,为游客提供指引和提示。
标识牌的设计应简洁明了、美观大方,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进行制作。
- 在道路交叉口、重要景点等位置设置指示标志,确保游客能够准确找到目的地。
5. 水电设施建设- 对景区内的水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游客能够正常使用水电。
铺设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景区的水环境安全。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农村,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
一、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还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提升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二、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在规划农村风景名胜区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避免污染和破坏。
其次,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农村的传统建筑,保护农村的人文景观。
再次,要合理规划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访。
三、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步骤要实施好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要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了解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确定规划的范围和内容。
其次,要制定规划方案,包括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等内容。
最后,要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四、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提供政策支持,推动规划的实施。
企业要积极参与,投资建设农村旅游项目,提升农村旅游服务水平。
居民要积极配合,保护好农村的环境和文化,共同促进农村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产业融合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旅游项目,更要考虑到产业融合的问题。
可以将农村旅游与农业、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农村。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冯维波(2000)提出,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 和安排,以使旅游资源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它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 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发 展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在此基础上,寻求旅游项目的 最佳设计和组合,以及旅游业对人类福利的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过 程”。
旅游景区与旅游区的区别
旅游区是目前内涵与外延不明确的一个概念。旅游区 有时等同于景区。有时有等同于旅游地,当等同于旅游地 时,“旅游区”包含了“旅游景区”。或者等同于更大的 范围,例如亚太旅游区等。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旅游区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空间,其 内部的景观资源比较复杂,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人们往 往又将旅游区的景观资源结构体系进行细分,即根据美学 特征和单元的大小,将旅游区的景观结构体系分为三级, 即旅游区——景区——景点。
• 景区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调节和循环的系统。
旅游景区规划的三个子系统
制定规划
永久监控
反馈机制
生命地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演进过程的 理论。目前比较公认的旅游生命周期经典模型是出自 巴特勒(R.Butler)”s”模型。(图)
旅游者 数量
容量的临界阶段 稳固
发展
探索
起步
停滞
Gunn(1979)认为旅游规划的第一目标就是满足游客 的需求,他采用了Davidof与Reiner对规划的定义,即规 划是“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来行动的过程”。这 个过程是动态的,反馈的。未来的行动不仅是指政策的制 定,而主要是目标的实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景区规划设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景区规划设计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风景区规划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风景区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还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景区规划设计。
1. 自然资源分析在进行风景区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分析。
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独特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将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打造独具特色的风景区。
2. 人文历史考察除了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也是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考察,可以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人文元素,使风景区更具特色和魅力。
3. 规划布局设计在进行风景区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以及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都是规划设计的关键。
4. 设施设备建设风景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设施设备的建设问题。
如何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便利设施和娱乐设施,是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5. 生态环保考量在规划设计中,生态环保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仅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让风景区成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
6. 文化传承与创新风景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在设计中融入现代元素,使风景区更具活力和时代感。
7. 基础设施建设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道路交通到供水供电,从通信网络到卫生设施,都需要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确保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完备。
8. 安全管理与服务保障风景区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管理与服务保障。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巡查和监控,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是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9.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风景区规划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乡村环境和提升形象,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产业发展和带动经济效益。
旅游目的地的公共设施规划与建设
旅游目的地的公共设施规划与建设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公共设施规划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一、公共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公共设施规划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游客在旅行途中的基本需求。
包括交通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卫生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到数量的充足性,还要关注设施的质量和功能的完备性。
首先,交通设施的规划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的交通网络使得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提高了目的地的可访问性。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线路和机场设施,可以缩短游客的旅行时间,增加游客的到达率。
其次,餐饮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用餐选择,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要根据目的地的特色和吸引力,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健康安全要求,合理规划餐饮设施的布局和种类。
例如,针对海滨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大量的海鲜餐厅和休闲小吃摊位,而文化名城则需要提供各式特色餐馆。
同时,住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对于游客的旅行体验至关重要。
游客需要在旅途中得到舒适的休息和安全的住宿环境。
因此,合理规划和建设各类住宿设施是至关重要的。
旅游目的地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游客需求,提供各式各样的住宿选择,包括高星级酒店、度假村、精品民宿等。
最后,卫生设施是旅游目的地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提供干净、卫生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厕所、洗手间等,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并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卫生标准的提升。
二、公共设施规划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公共设施规划与建设需要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公共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首先,公共设施规划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合理规划并充足建设公共设施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繁荣。
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为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
其次,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旅游景区设施规划与设计
高峻 博士、教授、博导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上海师大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心主任
一、步道与自行车道
步道概述
步道(trail)是在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荒野中 供旅游者徒步旅行的道路。其路面一般未做铺设,长度从几 十千米到上千米,有的可以连接多个风景区、国家公园等。 步道通常穿越丛林、原野、山地、沼泽等地区。
停放设施 设置停车槽、停车架、停车棚等。
周边设施
提供夜间照明、路牌、定点地图、解说牌、休憩座椅、凉亭、观景台、饮 水器等设施。
自行车停放区
于交通标志前,自行车道通常应该设有较大的空间设计,以应对自行车队 等待带来的道路冲击。
警示与安全设 在公路临近自行车穿越路口前,设置警告警示标识或路面减速装置,或增
2. 中距离步道 中距离步道深入森林、草原、湿地、沼泽等自然度较高
地区,可以满足游客自然体验及生态学习的需求。步道旅 程较长,一般可达几十千米, 游客须携带基本露营装备。 一般采用中低强度设计,应 注意维持自然环境的原貌, 仅在部份危及游客安全及特 殊景观处,采用生态技术进 行施工,对自然原貌仅进行 最低限度地改造或修缮。
(三)资源调查 1. 基础数据收集:首先是文献档案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其次是基本地质地形图的收集与分析。 2. 现况调查分析:沿线景观资源调查,步道路况调查, 服务设施的确认,步道设计调查分析。
(四) 规 划 设 计
确立目标
规划评估
协调主管机关同 意路线用地、地 方团体意见基础
资料搜集
路线调整
增设路 局部改
(一)基本原则 步道设计的目的在于为
徒步者提供一条穿越最美 风景的步道,使每个人都 可以轻松地进入,并且安 全地游完全程。
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景区作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场所,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合理规划景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性、关键要素和规划实施方案,以期对景区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性1.经济发展带动:旅游景区规划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规划可以引导投资的合理配置,提升景区的产业结构和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景区作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承载地,规划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景区资源,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3.提升游客体验:通过合理规划,景区可以合理布局和设计,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增加游客回头率。
4.提高竞争力:良好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景区的发展和壮大。
二、旅游景区规划的关键要素1.故事性和独特性:景区需要有鲜明的主题和故事性,充分展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提供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2.交通便捷性:景区规划需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
3.宜居环境:景区规划要注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餐饮、住宿、医疗等基础设施,使游客能够在景区内得到全方位的满足。
4.安全可靠性:景区规划要确保游客的安全,合理规划游览线路、设置警示设施,提供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措施。
5.保护和修复性:景区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开发建设对环境的损害,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和生态特色。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实施方案1.规划目标和原则:明确景区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核心原则,为下一步具体规划工作提供指导。
2.景区分区和用地规划:根据景区的主题和特点,将景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游览区、休闲区、创意区等,并合理规划用地,确保每个区域的环境和功能协调统一。
3.交通规划:结合周边交通网络,规划景区的主要交通节点和线路,提升交通便利性。
风景名胜区公用服务设施与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风景名胜区公⽤服务设施与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础设施是风景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风景区公⽤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住宿、旅⾏、游览、饮⾷、娱乐、购物、保健和其它8⼤类。
规划应依据风景区、景区、景点的性质与功能,游⼈规模与结构,以及⽤地、淡⽔环境等条件配备相应种类、级别、规模的设施项⽬。
由于风景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差异性⼤,所以基础⼯程项⽬也异常复杂,包括各种形式的交通运输、道路桥梁、邮电通讯、给⽔排⽔、电⼒、供热、燃⽓、太阳能、风能、⽔利、防洪、防⽕、环保环卫、抗震减灾、⼈防军事和地下⼯程等数⼗种基础⼯程都可能涉及到。
风景区规划中要根据风景区现状特点作针对性强的重点⼯程研究,依照各⾃专业的国家或⾏业技术标准与规范进⾏。
区域性的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程是风景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先进完备的基础⼯程体系是风景区发展现代风景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龙江省区域基础⼯程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交通和通讯⼯程发展成效显著。
但由于过去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当前区域性基础设施整体⽔平还不⾼,特别是风景区多远离城市,有些地处偏远,与全省区域性基础⼯程⼲线⽹络联系不畅,⼤部分风景区内部基础⼯程⽔平落后,远远不能满⾜风景旅游发展需求。
为此,加强风景区配套基础⼯程建设⼯作是规划期内全省风景区建设⼯作的重点。
本项规划选择区域体系性较强并应⽤最多的交通、邮电通讯、给⽔排⽔、供电基础⼯程,作宏观研究规划。
第⼀节服务基地规划依据风景区公⽤服务设施内容、规模、⽤地条件不同,规划将⿊龙江省风景旅游服务基地划分为服务部、旅游点、旅游村、旅游城镇、旅游中⼼城市五个级别类型。
风景名胜区应根据⾃⾝功能特点、旅游服务需求及区域⽤地布局特点,正确选择旅游服务基地规划等级结构。
旅游基地选址建设应遵循四项原则:⼀、应有利于对景观及⽣态环境的保护,实⾏“⼭上游⼭下住,湖区游湖外住”的布局模式,严禁将住宿、饮⾷、购物、娱乐、保健、机动交通等设施布置在有碍景观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地段;⼆、应⽅便旅游者利⽤,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三、依托区内现有基础⼯程设施,具备给⽔、排⽔、电⼒、通讯等基础⼯程建设条件;四、避开有⾃然危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区。
旅游景区规划实施方案
旅游景区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景区,其规划和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旅游景区规划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目标定位。
1. 突出特色,景区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要有吸引力。
2. 提升品质,景区要有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以提升游客体验。
3. 保护环境,景区规划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景区布局,根据景区特色和地理环境,合理布局景区内各个景点和服务设施,提高游览效率。
2. 交通规划,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方便游客前往景区。
3. 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接待中心、停车场、卫生间、餐饮区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服务。
4. 景点开发,开发和利用景区内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5.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景区内的植被、水域和野生动物,维护景区生态平衡。
四、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景区进行全面的调研评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交通条件等,为规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规划,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景区规划方案,包括布局、交通、设施、景点开发等内容。
3. 建设实施,根据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景区建设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开发、环境保护等。
4. 宣传推广,建成后,加强景区的宣传推广工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5. 运营管理,建成后,加强景区的运营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五、总结展望。
景区规划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建设、精心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景区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共同努力,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某游览区旅游开发基础设施规划
一、巡游区概况(一)自然社会情况本区位于莱城东南25公里处,钢城区北部。
棋山为徂徕山余脉,山势南北走向,最顶峰为南大顶,海拔596米,盘踞面积12平方公里。
面积为24平方公里。
本区属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清楚。
山体基岩以太古界变质片麻岩、片岩、花岗岩为主,有辉长岩、石英岩、长石等岩脉侵进。
成土母质风化疏松,土壤为棕壤。
植被覆盖率70%以上,以松、刺槐、桃、板栗、苹果、山楂等林种为主。
动物、鸟类40多种。
本区行政区划属莱芜市钢铖区里辛镇和黄庄镇,要紧村落有棋山瞧、三岔河、八大庄、涝洼、圈里、幸福村、仙人桥等七村。
本区南部紧邻钢城城区,村民除从事农业外,多进城务工,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省道莱韩线从本区南部东西穿越,为一级公路,交通便利。
区内有简易公路围绕棋山,上山步游路也全然修建。
(二)资源开发情况1、资源特色1)棋山柯烂,传奇动人棋山以自然景瞧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构成了“棋山柯烂〞仙境的独特资源。
棋山以变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为山体骨架。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山体风化,形成了较为奇异的造型地貌,尤以位于山体顶部的棋盘石、棋子石和“柯烂石〞最为著名。
棋盘石与棋子石为一体,棋盘石外表平坦,裂纹纵横,状似一围棋棋盘,棋子石立于其上,为椭圆状,从山体西部瞧往为浑圆状,重约3吨,高约2米,如同一巨型围棋棋子。
“柯烂石〞为辉绿岩侵进岩脉,外形酷似斧柄。
古人见景生情,经历代传诵,形成了“棋山柯烂〞的美丽传奇,“棋山柯烂〞亦成为“莱芜古八景〞之一。
“棋山柯烂〞的传奇为:东晋建元年间,棋山足下棋山瞧村青年王质上山打柴,来到山顶棋子垭,见有两位老者下棋。
出于好奇,他便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老者背后瞧瞧。
因口渴,他随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
喝后顿觉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昼黑夜、春夏秋冬来往匆匆之感。
等两位老者弈罢离往,他才想起砍柴之事,回头一瞧,斧柄已烂。
回到村里,竟无一人认得他。
原来是在山中碰到仙人,时刻如梭,山中方一日,人间已百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心,进行控
制及管理。
旅游景区内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应在表3-8中选用,并以下限标准为主。
表 3-8 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
类别 简易宿点 一般旅馆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居 散 民 客 供电(W/床) 50—100 100—200 200—400 400—1000 1000 以上 100—500 供水(L/床·日) 50—100 100—200 200—400 400—500 500 以上 60—150 10—30 L/人·日 用地(m2/床) 50 以下 50—100 100—200 200—300 300 以上 50—150 备注 公用卫生间 六级旅馆 四五级旅馆 二三级旅馆 一级旅馆
2、用水量估算 (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 75—100L/(人· D)] (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 100—150L/(人· D)] (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 150—300L/(人· D)] (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 100—150L/
(人· D)]
(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 (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 150—100L/(人· D)]
一、交通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 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
(一) 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旅游景区的交通由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 对外交通 对内交通
1、对外交通
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 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
(7)疗养院:居民数×单位规模[ 75—200L/(人· D)]
(8)花圃苗圃用水: [ 7.5—15m3/(hm2· d)]
(二) 排水规划 景区排水规划主要是排放生活污水及天然降水两大体系, 其主要任务是估算各规划期雨水污水的排放量,拟定污水、雨 水排放方式,布置排水管网,研究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设施的选 择,并研究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1、排放体制 旅游景区排水体制一般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散水、蓄水 并重,综合治理。生活污水以散为主,借地势及管道分散排 水,降水以蓄为主,因地制宜加以利用。
二、给排水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给水排水规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给、排水量预测;水
源地选择与配套设施;给、排水系统组织;污染源预测及污水处理措 施;工程投资框算。
(一)
给水规划
旅游景区给水规划应根据其总体规划中景区内部游览区、接 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统一安排的原则,确定景区给水方案, 为给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原则及基础资料。
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
旅游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排水和
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
、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
风景区基础工程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风景区保护、利用
、管理的要求;同风景区的特征、功能、级别和分区相适应,不得损
坏景源、景观和风景环境;要确定合理的配套工程、发展目标和布局 ,并进行综合协调;对需要安排的各项工程设施的选址和布局提出控 制性建设要求;对于大型工程或干扰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及其规划,应 进行专项景观论证、生态与环境敏感性分析,并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
(二)
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要结合市、县区镇交通规划,区域旅游规划, 综合发展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沟通内外联系。
2、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运输。 3、因地制宜,进行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和停车场 的开拓及重建,必须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为首要条件,决 不能破坏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完整性。步行路的开辟要利用现 状,结合地形,既要注意景观效果,又要注意经济效益。
电缆。 (3)在重要景区、景点的敏感度区域可视范围内,为不影响景观 环境气氛,供电线路均应设地下电缆。 (4)采用架空线与电力电缆相结合,并以架空线为主的网线布置 方式。
(二)
邮电规划基本要求
电讯规划
(1)架空线路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及风景林木,要架空线路与电缆埋设相结合。 (2)建立景区的对外通讯网络,建设长途电话线路,安装载波电报及电话终 端机设备,开通国际及国内电报及直拨电话业务,并建设微波通讯,确保景区 的邮政、电讯、电传及电视服务服务配套,保证国内、国外的通讯畅通。 (3)建立景区内部通讯网络,对较远的景点及接待点的通讯,要求采用超短 波调频无线电话,配套选择呼叫器,使整个旅游景区组成超短波无电讯通讯网 络。
1、旅游景区给水管网布置 (1)针对用水区分散之特点,可采用分区分层就近供水的方法,布 置供水管网。 (2)对用水量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可设隐蔽性水厂,同时应尽量 避免在缺水区域设置用水量集中,用水量大的旅游接待等服务设施。
(3)对高山水资源缺乏区,可因地制宜建蓄积雨雪水的高山蓄水库,
利用地形修建高位水池。 (4)管网布置应尽量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无论在正常工作或局 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障不中断供水。 (5)干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管线应符合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
2、污水量估算 生活污水量一般可采用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定额,计算公式 为: 生活污水量=规模数×单位指标
三、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电力电讯设施规划包括供电规划和邮电通讯规划。
(一)
电力规划
1、规划内容 旅游景区电力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电源,布置电力网,决定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变电所的数量,容量和位置,电力网的走向,
电力负荷的分布及最大负荷等。根据景区的供电现状及总体规划要
求,提供不同的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佳方案。
2、电力网线布置要求
(1)景区的高压线路架设既要考虑不破坏景区自然景观,要求尽 力隐蔽,同时又要使供电安全经济。
思想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
(2)在地形复杂、施工及交通运输不便并影响景观地段,要埋设
(3)水路游道。在有大水面或长距离水系的景区,需开设水路游 览线。水路游道要注意提供相应的安全保证。同时,码头是旅游景 区旅游者的重要集散地,位置要选择在河道开阔、水路平缓的地方 。 (4)空中游道。空中游道是为解决在高低悬殊景点之间游览 所开设的垂直交通联系。空中游道以滑索与缆车为主要内容,一 般设在有大量人流上下交通的地方。它对自然地形的坡度有一定 的要求,同时对架空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制。空中游道的选址一定 要避开主景区,要注意隐蔽,不可破坏原有的景观效果地制宜
地选线,同当地景观和环境相配合;对景观敏感地段,应用直观透 视演示法进行检验,提出相应的景观控制要求;不得因追求某种道 路等级标准而损伤景源与地貌,不得损坏景物和景观;应避免深挖 高填,因道路通过而形成的竖向创伤面的高度或竖向砌筑面的高度 ,均不得大干道路宽度。并应对创伤面提出恢复性补救措施。
包括公路与汽车站,铁路客运线与火车客运站,水路航运线与码头船坞,
客运航线与机场等。对外交通要求高效、快速、经济、舒适、安全。对 外交通规划是区域性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里程、交通方式、线 路状况、所需时间、交通工具运行情况等问题。对外交通应要求快速便 捷,布置于旅游景区以外或边缘地区。
2、对内交通 指旅游景区内部的接待区与游览区之间的交通,它包括以下几 种形式: (1)陆路车行道。景区的主要与次要交通车道,是连接景区景 点之间,或旅游服务区、居住区与景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游览道路。 (2)陆路游览步道。包括步行小径、登山石阶等。游览步道具有 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相互串联而形成完整的景观游览体系,以 引导游人至最佳观赏点和观赏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