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_图文(精)
城市河道如何治理?——国外著名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享
城市河道如何治理?——国外著名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享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一)水环境问题分析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
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
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
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
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
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
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
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
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外城市河道景观与河道治理
国外城市河道景观与河道治理阅读:6922013-03-11 15:05标签:阿普贝思河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滨水景观河道景观设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给不少城市造成极大的“城市内涝”压力。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
国外很多城市也遭遇过暴雨侵袭,但完善的城城市排水系统使之避免或减轻了雨水灾害。
现代意义上的排水设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上哪些城市的排水理念和系统设计更胜一筹,如果将城市河道的功能与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美国模式城市河道治理——兴建地表回灌系统,加强立法防内涝风靡一时的《侠胆雄狮》,讲述了一段人狮与美女之间美好感人的爱情故事,文森特就居住在美国纽约设施齐全的下水道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还组织绘制了洪水保险图,规定在行洪区内不准建任何建筑,在非行洪区内可以修建建筑物,但修建前必须购买洪水保险。
美国把全国划分为13个流域,每个流域均建立了洪水预警系统,每天进行洪水预报,最长的洪水预报是3个月。
此外,美国还利用先进技术,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及时预测,发布警示信息。
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都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也规定得相当详尽。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还致力于以雨水直接回收为重点的工程措施。
如在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兴建了“渗漏区”地下回灌系统,在芝加哥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等。
美国还在其他许多城市建造了由屋顶蓄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等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等。
在这个城市河道规划中,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与城市河道功能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
才能将经济效益与文化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河道景观,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河道景观专家巴黎模式——地下建庞大地下河道世界,细节河道景观设计令人倾心“你看过电影《悲惨世界》吗?主角冉·阿让在巴黎下水道里做了一次长途旅行。
国外河流治理经验
1、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治河先治水●兴建防洪工程考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河流治理塞纳河发源于法国东北部的德朗格勒高原,穿越首都巴黎,流经法国13个省,注入英吉利海峡,全长776公里。
塞纳河犹如一条长长的玉带,把巴黎市区分隔成左右两岸,将左岸的索邦大学、埃菲尔铁塔,右岸的卢浮宫、协和广场,以及被塞纳河怀抱的巴黎圣母院等法兰西的文化瑰宝串连在一起。
如果你在清澈的塞纳河上泛舟一游,无限风情尽收眼底,无尽的诗情画意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
法国治河,首先从治水下手。
在巴黎上游先后兴建了4座大型储水湖,蓄水容量达8亿立方米,调节上游来水,有效地控制了水害。
同时,兴建了19个双重水闸和船闸,使塞纳河巴黎段从原先每年有半年水位不足1米深,变成水深3.4米(民族桥区域)至5.7米(米拉博桥区域),河水平稳,也使整个塞纳河的航运里程达到了535公里。
为使塞纳河远离污染,法国政府规定,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才准排入河中。
巴黎的供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个系统,非饮用水(即塞纳河水)主要用于冲洗街道和浇花浇草。
下水道收集的工业、街头和居民污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
如今,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度达2400多公里,相当于从巴黎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距离,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现有的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
塞纳河巴黎段长12.78公里,最宽处200米,最狭处30米。
河上建有36座桥,平均400米就有一座桥,其中31座公路桥,3座人行桥和2座地铁桥。
桥的风格各异,最古老的新桥建于1578年,最豪华的桥当属亚历山大三世大桥。
19世纪,巴黎进入大规模城市化建设。
1870年,横跨两岸的桥梁增至15座,河岸也整治成适于停泊船只的港湾,塞纳河的航运空前繁荣。
治理河流不能忽视河岸治理。
20世纪,巴黎开始治理河岸道路,着手“人水和谐相处”的努力,用石块砌成的河岸能够经受起常年河水的冲刷,避免泥沙流入堵塞河道。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经验美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与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的制定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立法和政策措施美国通过《清洁水法案》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环境保护局等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水污染治理工作。
2. 水体修复与保护美国注重对污染源的治理,并且采用了一系列的水体修复措施,如造湿地、沿海保护带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湿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
二、荷兰的经验荷兰位于欧洲的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区,水资源宝贵且脆弱。
荷兰对于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方面。
1. 水资源管理荷兰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加强了对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荷兰还注重提高农业和城市排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防洪措施由于地势低洼,荷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峻的洪灾威胁。
为了应对洪水,荷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如建设堤坝、开辟洪水容量区等,有效保护了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三、日本的经验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水资源的管理与治理成为其长期以来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社会,形成了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1. 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日本采取了严格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政策,建立了全面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体系,并推动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减少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河流和湖泊改善日本积极注重对河流和湖泊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通过改善河道和湖泊的水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水体的功能。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水污染治理,我国应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
国外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1 . 污 染概 况
塞 纳 河 巴黎 市 区 段 长 1 2 . 8公 里 、 宽 3 0 — 2 0 0 米 。 巴黎就 是 沿 塞 纳 河 两 岸 逐 渐发 展 起 来 的 。 2 O世 纪 6 0年 代 初 ,严 重 污 染 导 致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崩 溃 。 污 染 主 要 来 自四 个 方 面 ,一 是 上 游 农 业 过 量 施 用 化 肥 农 药 ;二 是 工 业 企 业 向河 道 大 量 排 污 ; 三 是 生 活 污 水 与 垃 圾 随 意 排 放 ,尤 其 是 含 磷 洗 涤 剂 使 用 导 致 河 水 富 营养 化 问题 严 重 ; 四 是 下 游 的 河 床 淤 积 , 既 造 成 洪 水 隐 患 ,也 影 响 沿 岸 景 观 。 后 来 ,经 过 综 合 治 理 ,塞 纳 河 水 生 态 状 况 大 幅 改 善 ,生 物 种 类 显 著 增 加 。但 是
沉 积 物污 染 与上 游农 业 污染 问题 依 然存 在 ,说 明 城 市 水 体 整 治 仅 针 对 河 道 本 身 是 不 够 的 ,需 进 行全 流域综合治 理 。
2 . 措 施 及 经 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 国 塞 纳 河 的 工 程 治 理 措 施 主 要 包 括 四 方
面:
采 用石 砌河 岸 ,避 免 冲刷造 成泥 沙流 人 ;建设 二 级 河 堤 ,高 层 河 堤 抵 御 洪 涝 ,低 层 河 堤 改 造 为景 观 车 道 。 另 外 ,除 了工 程 治理 措施 外 ,还 进 一 步加 强 了管 理 。一是 严格 执 法 。根据水 生 态环 境保
国政府痛定思痛 ,决心开展莱茵 河流域治理 。
2 . 治理 经验
从 立 法 的 角 度 看 ,德 国 对莱 茵河 的治 理 体 现 了德 国环 保 立 法 的 三项 原 则 : ( 1 ) 风 险 预 防原 则 。在 德 国 现 行 环 境 法 规 中 ,风 险 预 防 是 一 项 最 基 本 的 原 则 ,其 核 心 内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
0引言2006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7大水系(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国控网监测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I ~III 类水质占46%,IV 和V 类水质占28%,劣V 类水质占26%。
据对131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已达富营养化程度的湖泊有67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51.2%;五大淡水湖的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均已达到富营养化程度,鄱阳湖、洞庭湖的氮、磷浓度偏高,正处于向富营养化过渡的阶段。
水质恶化直接危害到滨湖、滨河城镇的供水。
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致使江苏省无锡市至少100万市民饮用水出现危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
我国在太湖、淮河、海河等一些重点流域展开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监测断面水质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流域的污染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面对更为巨大的社会发展压力,只有制定出有效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问题。
在此,在总结日本琵琶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进行思考,为我国水环境整治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日本琵琶湖1.1琵琶湖的污染状况琵琶湖位于日本京畿地区滋贺县中部,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流域面积8240km 2,是滋贺县1400万人的水源地,也是京都府、大阪府和兵库省水源的重要供给地。
1930年,琵琶湖还清澈见底,能直接饮用。
从1950年开始,随着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废水和大量未充分处理的生活污水无限制地排放到琵琶湖流域,水质不断恶化,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1977年琵琶湖发生大规模赤潮,此后10年间湖内藻类频繁暴发,直接影响居民的饮水安全。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许卓1,刘剑2,朱光灿1(1.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2.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常州213003)摘要:针对我国河流湖泊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现状,以日本琵琶湖、欧洲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综合整治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我国治理河流湖泊水环境需要5个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坚决控制污染源;加大对环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政府经济政策向环保倾斜;把市场经济引入流域治理等。
河道生态建设国外前沿案例分析及与国内城市河涌改造对比研究
河道生态建设国外前沿案例分析及与国内城市河涌改造对比研究摘要:城市河道及其周边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过去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相对滞后。
近年来,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研究河道与城市景观关系,出现了一批前沿案例及生态技术。
本文通过对三个国外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案例与广州河涌改造进行对比分析,从多个层面研究城市河道景观的建设。
关键词:案例河道生态景观种植Key words : case;River;Ecology;Landscape;Planting;Abstract: Urban river and its surrounding green spa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but river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lagged behind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past. In recent years,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ers and urban landscape which has led to a number of cutting-edge cases and eco-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n river ecological landscape between cases of three foreign cities and Guangzhou Donghao river, it researches the urban river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rom many ways.中图分类号: B845.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研究近年来,在大多数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都经历了水生态环境在工业化过程下不断恶化的问题,因此国际上许多城市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改善穿越城市的河道的生态及景观环境,从而起到推动城市复兴的作用。
案例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德国鲁尔区埃姆舍河
案例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德国鲁尔区埃姆舍河导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景观河湖的水体污染、河湖黑臭问题也日趋严重,环保部进行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并以“附件”的形式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在此我们对河湖治理的经典案例进行推送。
埃姆舍河是德国西部的一条河流,超过一个世纪以来,它也从原本清澈见底的莱茵河支流变成了欧洲最大的“露天排污道”。
环保意识的觉醒,德国人在这个昔日的工业重镇开展了名为“后工业景观”的项目,将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成艺术区或直接融入生活区。
然而如何处理整条埃姆舍河,还其自然本色,是个棘手的难题。
他们这些年正着手一项庞大复杂的“复活”工程:首先净化严重污染的河水,沿河新建超现代的地下排水系统,该系统用上了先进的“污水电梯”和清理机器人.(一)水环境问题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
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150年,河流变成欧洲最大的露天排污道德国鲁尔区的工业辉煌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的“煤矿年代”。
50万矿工衣衫褴褛、满面尘灰,冒着生命危险钻入越来越深的煤层,靠着双手将煤炭运出。
那时,这句宿命论的话是矿工的箴言:矿镐让你有饭吃,也会随时拿你命。
如今,手工采矿业早已破产,这里绝大多数的矿井已经被关闭。
鲁尔区变成了工业“铁锈地带”,埃姆舍河也在遭受了严重污染之后臭气熏天。
十多年前,一个污水净化机构——“埃姆舍协会”开始致力于这条河流的治理。
59岁的Stemplewski是该机构的负责人,他带领着1500号人,想方设法把埃姆舍河中的污染成分全部清除出去。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ppt1 人教课标版
3.在农业发展上,因地制宜,发展了农、林、渔 等多种农业产业
4.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启示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生态环境改善与资源利用合理
田纳西启示录
流域的开发应从宏观把握整个流域的自然条 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发展经 济,还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始终作为重点工作,只 有生态环境改善了,资源利用合理了,经济才能 持续稳定地增长,最终摆脱贫困。 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 水质
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 分
应保护好它 的植被生态
水资源的合 理分配和水 质的保护
河谷 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 是生态环境
平原 区
保护的重点
3、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TVA)
中心
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流域的综合开发
土地利用:
建立保护区,调整农林牧, 稳定河湖线,恢复采矿区。
总结: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区域优势
最突出优势
区域优势产 业的发展
田纳西河的区域优势
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综合利用
自然条件
•地形:•丰崎富岖交,通水依能赖资河源流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
1、田纳西河流域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哪个 区域?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
阿 巴 拉 契 亚 山 脉
田纳西河的 落差给流域 地区带来什 么影响?
2、流域开发治理的自然背景
概况
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_图文(精)
乏暴至察豢习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由文辉顾笑迎摘要介绍国外典型河道的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及治理后的效果,总结这些治理经验对我国河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国外经验启示1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维持全球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另一方面,可净化水源,抵御洪水,提供用水,用于旅游和交通,野生生物栖息等¨J。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类的用水量也持续增加,同时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日益严重,当这种干扰超过一定阈值时,河流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将表现出受损症状,即河流生态系统受损。
如果受损程度较低,当停止干扰时,河流生态系统可以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干扰强度和时间继续增加,超过一定阈值,河流生态系统的稳态将被打破,系统崩溃,退化到另一阶段【2J。
因此,就要进行河流的生态恢复,重建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维持流域水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能力,促进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J。
2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经验2.I泰晤士河2.1.1泰晤士河的污染情况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向东流经伦敦等大城市,全程402km,流域面积13000km2,年平均流量67m3/s。
泰晤士河感潮段周边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其水质影响非常大。
雨污混合水溢流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是造成暴雨期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战后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在当时直接造成了水质的严重恶化,但由于1965年后这类洗涤剂已被禁止使用,因此对目前水质的变化已无影响。
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所古比例很小,对泰晤士河水环境16的影响相对较小。
另外泰晤士河沿岸的14座发电站排放的冷却水也对河水造成了热污染,使水温升高,溶解氧下降。
2.1.2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措施①依法治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依法治污的国家。
1876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规“河流污染防治法”。
从莱茵河成功治理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从莱茵河成功治理中得到的几点启示莱茵河流域是欧洲重要的河流,流经六个国家。
20世纪初,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莱茵河流域成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1986年,发生了瑞士的Sandoz药厂污染事件,导致许多鱼类死亡,引起了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后,莱茵河治理成为了欧洲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通过持续的努力,莱茵河得到了显著的治理和恢复。
莱茵河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治理污染需要全球合作。
莱茵河流域跨越欧洲六个国家,它的污染问题也需要这些国家共同合作解决。
欧洲多国政府和环保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了莱茵河流域管理计划,并通过协商控制了污染源头。
通过加强跨国合作和信息交流,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环境治理。
立法和监管是治理成功的关键。
欧洲国家在治理莱茵河污染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实施严格的监管和执法措施。
这些法规和标准不仅规范了企业的污染排放,还规定了一些敏感水域的保护措施。
在监管方面,欧洲建立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机构,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
这些法规和机构的存在,为治理莱茵河污染创造了有力的法律基础和监管保障。
技术创新和工业改造是治理莱茵河污染的关键。
欧洲降低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了工业改造和技术创新,改变了过去的高排放设备、过时生产工艺和工业排放问题。
实施了绿色化和环保技术,推动工业转型,进一步降低了工业污染。
第四,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也是治理莱茵河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国家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普及环保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社会组织和市民团体也对莱茵河污染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帮助政府监督企业、检查污染排放情况等环保工作。
莱茵河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环境保护需要跨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治理环境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够有效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莱茵河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治理环境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也强调了全球合作、立法监管、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国外水环境治理经验ppt课件
泰格湖
上游河道 深度脱磷
沉淀
砂滤、 膜过滤
清淤除磷
德国 柏林
最大处理能力:6m3/s, 出水含总磷小于0.02 mg/L
地表水富营养化整治
不同时期总磷浓度范围
德国 柏林
能
藻
见
浓
度
度
地表水能见度从原来30厘米增加到3米;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控制;微污染 物得到有效去除,满足游泳水水质要求;为地下水提供“水源”
湖泊
• 城市扩张占用泄洪设施 • 河道裁弯取直和渠道化使其失去蜿蜒性 • 河床材料硬质化、不透水 • 河道结构简单化、单一化,河网主干化,河湖水系连通功能丧
失,地表水与地下水断链,水源功能丧失 • 河道自净能力减弱,生态环境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低
• 河道纳污、面源污染汇集、污染物入湖 • 周边城镇化加速,工程建设、水土流失 • 滨湖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湖滨带破坏 • 河、江和湖泊阻隔,水文改变 • 河道生态失衡,系统破坏
10 km
人口:350万 面积:890 平方公里 地表水面积:53平方公里(6%) 年降雨量:500毫米 年蒸发量:400-但贫水、 枯水期污水厂出水水量与径流水量 在同一数量级。
River Spree: 35 m³/s
污水排放分布
德国 柏林
污水厂 污水厂排水 河岸过滤及地下水回灌 浴场
➢19世纪中叶,因常年洪水灾害,慕尼黑河段被截弯取 直,过度的水力开发使得伊萨河水位持续下降,直接导 致了慕尼黑地区航运的衰败。
➢到了20世纪,慕尼黑市内的河段更像是一条被硬质化 的水渠,使伊萨河变得难以亲近,渐渐无人问津。
➢1995年,巴伐利亚州水务局起草了“伊萨河计划” (Isar-Plan),对8km流域沿河防洪状况、滨水游憩空间 需求以及区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着手治理。
国外河流治理著名案例
再说说莱茵河吧。
莱茵河那可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以前也被折腾得够呛。沿岸的化工企业特别多,那些化学物质就一股脑儿地往河里跑。结果呢,河水被污染得五颜六色的,河里的生物也大量减少,就像一场灾难降临在莱茵河上。
但是呢,莱茵河流经好几个国家,这治理起来就比较麻烦,需要各国之间互相配合。这些国家就坐下来商量,签订了好多协议,大家一起努力治理。就像一个团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任务。
一方面呢,也是对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对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比如保护河岸的湿地,湿地就像河流的肾脏一样,可以过滤和净化很多有害物质。经过多年的努力,莱茵河也逐渐恢复了生机,现在又是一条美丽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啦,还成了欧洲重要的旅游和航运通道呢。
国外河流治理著名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泰晤士河治理的案例呗。
以前的泰晤士河啊,那就是个大臭水沟。工业革命的时候,各种工厂把废水啥的都往河里排,垃圾也乱扔,那河水又黑又臭,里面的鱼都快死绝了,河边的居民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啊,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跑。
不过后来呢,英国人就开始下大力气治理了。首先啊,他们制定了特别严格的法律法规,就像是给那些污染企业戴上了紧箍咒。你要是再敢乱排污水,那罚款罚到你哭。然后呢,他们在污水处理技术上可没少花钱和精力,建了好多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乏暴至察豢习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由文辉顾笑迎摘要介绍国外典型河道的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及治理后的效果,总结这些治理经验对我国河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国外经验启示1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维持全球物质循环和水分循环;另一方面,可净化水源,抵御洪水,提供用水,用于旅游和交通,野生生物栖息等¨J。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类的用水量也持续增加,同时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日益严重,当这种干扰超过一定阈值时,河流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将表现出受损症状,即河流生态系统受损。
如果受损程度较低,当停止干扰时,河流生态系统可以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干扰强度和时间继续增加,超过一定阈值,河流生态系统的稳态将被打破,系统崩溃,退化到另一阶段【2J。
因此,就要进行河流的生态恢复,重建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维持流域水资源的可再生循环能力,促进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循环¨J。
2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经验2.I泰晤士河2.1.1泰晤士河的污染情况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向东流经伦敦等大城市,全程402km,流域面积13000km2,年平均流量67m3/s。
泰晤士河感潮段周边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其水质影响非常大。
雨污混合水溢流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是造成暴雨期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战后合成洗涤剂的大量使用在当时直接造成了水质的严重恶化,但由于1965年后这类洗涤剂已被禁止使用,因此对目前水质的变化已无影响。
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所古比例很小,对泰晤士河水环境16的影响相对较小。
另外泰晤士河沿岸的14座发电站排放的冷却水也对河水造成了热污染,使水温升高,溶解氧下降。
2.1.2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措施①依法治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依法治污的国家。
1876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规“河流污染防治法”。
然而,真正走上健全的法治轨道的是上世纪60年代,自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治污标准,内容涉及水资源保护、污染源管控、水环境管理、水质监控等方面。
②成立专门的治理委员会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有充分的治理资金保障,被国际上称为“水工业管理的一次大革命”。
即将全流域200多个管水单位合并而建成一个新的水务管理局——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
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各种业务,并作明确分工、严格执行。
这不仅使水资源按自然规律进行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杜绝用水浪费和破坏,且还体现了社会职能,建立污水处理至养鱼、种植、灌溉、航运、防洪及水域生态监测等综合开发,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③区域性水污染防治体制区域性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防治措施两种类型。
工程治理措施——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区域性防治的特点是不以各个污染源为单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而是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这是各国最普遍采用的城市河流污染的《城市公用事业》万方数据硬件工程治理措施。
泰晤士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始建于19世纪中叶,至1955年共兴建了190多个小型污水处理场。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增加了全流域水环境整治力度,并从构筑区域性防治网络着眼,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截至1988年,全流域正在运行的污水厂有476座,地下污水管总长45000km,平均日处理污水470.5万m3。
生态防治措施——芦苇床废水处理系统:芦苇床处理系统是一种人工种植芦苇的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利用芦苇根系发达和优越的水土气交换能力等生态效应,使污水流经种有芦苇的土壤床或沙砾床而产生的自然净化现象。
英国的第一批芦苇床系统是1985年lO月在泰晤士河流域的沃尔登建造,此后又陆续建了23个系统,最大的系统占地1750m2,日处理生活污水224m3。
④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污染防治产业化城市河流的污染防治耗资巨大。
如果把水污染治理工程仅仅看作是市政工程,由政府承担全部费用,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由于资金来源不足,城市河流的污染治理常常裹足不前。
泰晤士河管理局是一个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的水污染防治机构。
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产业化管理,实行谁排污谁付费,发展沿河旅游业和娱乐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效益显著。
1987—1988年泰晤士管理局总收入5.97亿英镑,总支出3.86亿英镑,上交政府的盈利2.11亿英镑。
产业化既解决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⑤暴雨污水排放的控制通过综合比较,英国政府最终使用曝气复氧船对河水进行人工曝气复氧来提高暴雨期间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减轻暴雨对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
这种方法一方面投资运行费用低,另一方面充氧效果也比较好。
⑥鲑鱼回归计划1978年泰晤士河鲑鱼回归工作组成立,制订了为期17年的鲑鱼回归计划。
该计划开始于1979年,分3个阶段实施:阶段1(持续7年:人工养殖幼鱼,是关键阶段。
阶段2(持续5年:继续人工养育计划,同时鼓励其在泰晤士河及其支流中进行自然繁殖,对水坝、堰等进行改善,方便鲑鱼进入流域上游河段。
2008年第22卷第4期阶段3(持续5年:对人工繁殖及自然产卵的鱼类数量进行评价。
鲑鱼回归计划的成功标志着泰晤士河生态系统已真正得到恢复。
2.1.3泰晤士河水污染治理成效经过治理,泰晤士河的溶解氧明显上升,生化需氧量、氨氮、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均明显下降,泰晤士河已经重新跻身最清洁的城市河流之列。
在生物群落方面,泰晤士河流域内,底栖动物和鱼类群落随泰晤士河水环境的改善变化非常明显。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种类增加,多样性提高;优势种从耐污的环节动物(颤蚓科转变为清水种端足目钩虾;出现了在极纯净的水体中才能见到的蜉蝣若虫H J。
底栖生物群落的这些转变标志着泰晤士河水质已有很大改善,水生生态系统趋向健康并逐步趋于稳定。
鱼类是整个水体生物链中的顶级生物,其群落变化是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最为敏感的指标。
过去,泰晤士河在未受污染之前,渔业资源相当丰富。
进入20世纪后,水体污染开始加重,鱼类数量逐渐减少,直至50年代完全绝迹。
随着治理措施的逐步实施,水质逐渐改善,70年代前后,鱼类重新出现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到80年代后期,鱼种数逐渐趋于稳定。
其中对水质非常敏感的洄游性鱼种鲑鱼也在1974年重新出现在泰晤士河,且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泰晤士河水质已达到较清洁的状态【5】。
2.2莱茵河2.2.1莱茵河的污染情况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和最著名的河流之一,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自南向北穿越瑞士、奥地利、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后流入北海。
全长1320km,流域面积185000km2。
其流域人口高度密集,工业化程度非常高,干流沿岸有6个世界闻名的工业基地,是欧洲和世界重要的化工、食品加工、汽车制造、冶炼、金属加工、造船工业中心。
沿岸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产生大量含耗氧物质、重金属、有毒污染物的生活、工业污水,部分污水直排河道,严重污染了莱茵河水质。
莱茵河水体污染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尤其重金属负荷非常高。
富营养化尤其是氮磷污染问题也很突出。
此外,法国境内阿尔卑斯钾盐矿开采时有大量副产品一氯化钠被倾倒入河中,使水体氯化物含量超标、下游尤其荷兰土地严重盐渍化。
2.2.2莱茵河水污染治理措施17万方数据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hine。
ICPR是莱茵河环保工作的跨国管理和协调组织,于1950年7月11日在巴塞尔成立,成员国包括瑞士、法国、德国、卢森堡和荷兰。
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有4项:①根据预定目标,准备国际间的流域管理对策和行动计划以及开展莱茵河生态系统调查研究;对各对策或行动计划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协调流域各国家的预警计划;综合评估流域各国行动计划效果等。
②根据行动计划的规定,做出科学决策。
③每年向莱茵河流域国家提供年度评价报告。
④向各国公众通报莱茵河的环境状况和治理成果。
莱茵河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削减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重建生态系统;改善防洪措施,减小防洪风险;提高工业部门的管理水平,避免污染事故发生等旧J。
2.2.3莱茵河水污染治理成效莱茵河溶解氧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低于40%,经过治理,如今大部分时间溶解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J。
生化需氧量(BODs自50年代起逐渐增加,到70年代达到峰值,在70年代中后期开始稳步下降,到80年代末已减少到3mg/L 以下,进入90年代后,水体中的BOD,稳定保持在2mg/L以下。
氨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出现了两次污染高峰,氨氮浓度一度超过3.3mg/L。
7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减少, 2000年以后,水体中氨氮浓度基本保持在0.1mg/L以下。
总磷从197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1973年总磷浓度为1.1mg/L,到2000年已减少到0.16mg/L,削减率达到85.4%。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急剧下降,从原有的165种下降到27种,减少了83.6%。
70年代中期起种类数有所增加,并持续到90年代。
如今莱茵河中可迁移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已有150多种,包括消失了30多年的蜉蝣类¨J。
20世纪50年代,由于污染和大量水坝的建造,鲑鱼完全从莱茵河中消失了。
经过多年的治理,莱茵河水质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修建了许多回游通道。
1990年大西洋鲑鱼第一次重新出现在Sieg河(莱茵河支流之一[9J。
2.3塞纳河2.3.1塞纳河的污染状况18塞纳河发源于法国东部的郎格勒高原,全长776km,可通航534km,是法国第四大河,流域面积79000km2。
塞纳河流域人1:31600万。
塞纳河水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以及雨污水溢流等。
整个塞纳河流域60%的地区发展农业,尤其是巴黎上游段主要为高产农作物的农业用地,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量非常大。
塞纳河沿岸有9座城市,容纳了法国人口的30%,人口相当密集,同时拥有大量重要的工业企业,法国40%的工业活动都聚集于此,因此产生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都有污水收集系统,由于该地区多为合流制下水道系统,也存在雨污水溢流问题。
特别是Clichy和La Briche两大污水收集口,暴雨时排入塞纳河的雨污混合水流量有时高达50t/s,对河流水体造成的冲击负荷非常大。
2.3.2塞纳河水污染治理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塞纳河由于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全面崩溃,河中曾有的32种鱼类只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