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编制细则

合集下载

励志教育课程标准及简要细则

励志教育课程标准及简要细则

励志教育课程标准及简要细则——2014年12月拟定草稿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开展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淄川区昆仑中学教职员工的共识。

从学校环境中的雕塑文化、广场文化、墙壁文化、板报文化和校园励志操系列活动,到家长文化、到师生的文化理念,都在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励志教育。

课程标准中,已经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情感渗透,三大维度。

在知识技能目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已经从内容到学习方法途径上,都已经有了许多细化和创新。

思想情感的渗透方面,也随着向前推进。

伴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的渗透,小组互助理念、自主展示合作理念、自我认识定位生存和发展理念,都在学生心中萌生根底。

一切正确的理念的形成,顺乎天成,更主要的是要保护。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

我们的社会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兴盛的时代,我们每个教职员工和学生也首当其冲。

多元文化兴盛,并不是没有文化的主心骨,并不是一种文化的随波逐流,尤其是学校教育就是要担当起弘扬正能量的主要责任,励志教育更应该围绕这个核心。

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和四德教育内容,确定各个年级段的励志教育核心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落实标准。

一、励志教育内容初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并做好落实。

抓好学生初中阶段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包括文化课学习习惯、与父母同学老师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合作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主人。

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虽然处于一种形式上的阶段,但是体现了教育的堵和疏导作用。

要通过这种励志教育,将自己的一切不良习惯行为,在初中段初期采取堵截,对于学生身上的一些积极的正能量进行发掘整理。

因为每个新升入初中的学生,都希望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展示自己,找到一些更好的成长机遇。

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来自于环境和他人的帮助,更主要的还要靠自身的修养的提升和改善。

《弟子规》的内容,与四德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很深的渊源,有着很大的拓展和挖掘空间。

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它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课程标准实施后将取代教学大纲。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合高等教育教学实际。

明确有关先修课程基础,考虑后续课程需求,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2、规范性原则。

按照国家及有关部委、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或专业提出的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我校的课程特色。

3、适应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

4、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适当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参照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认证标准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后阶段继续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分析,确定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

3、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基本程序1、编写初稿。

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就业或继续深造),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方向,开展所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调查研究,结合继续深造的要求形成课程的专业需求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高职课程标准编制要求与格式

高职课程标准编制要求与格式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更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专业课程标准应体现专业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专业课程的性质、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为规范我院各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特提出本基本要求。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XXXXXX【开课时间】第 X 学期(例:第3学期)【学时/学分数】(例:48学时/3学分)【课程类型】(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能力课、基础能力课程)【授课对象】(例:XXXXXX专业或XXXXXX专业(XXXXXX方向))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主要说明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是基础课还是核心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是拓展课还是职业资格或技能认证课程;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等。

2、课程任务:应充分体现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主要说明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技能、形成哪些素质,反映课程对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3、课程衔接:主要说明与本课程有关的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

三、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

课程标准编写格式

课程标准制定及管理办法(草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依据《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我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规范课程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目的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是依据高职课程的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对教育教学应达到的指标所做的具体描述,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三、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一、引言课程方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课程方案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

二、背景与目的1. 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实施细则,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2. 目的本实施细则的目的是规范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课程方案编制1. 教学目标根据教育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要求。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启示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预度和学习效果。

4. 教学资源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

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和有效利用。

四、课程方案实施1. 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方案,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2. 教学评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课程方案的修订和改进。

3. 教学反馈及时采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五、课程方案评估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课程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客观、准确,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2.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课程方案进行改进。

改进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六、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课程方案的实施细则,包括课程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各个环节。

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及管理规定

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及管理规定

*********学校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及管理规定(试行)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地位、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作用和标准作用。

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课程标准不但应该指导教师的“教”,而且应该指导学生的“学”。

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一)课程标准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培养功能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课程内容应反映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

(二)课程标准应按照国家及有关部委、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或专业提出的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我校的课程特色。

(三)课程标准应切合高等教育教学实际。

明确有关先修课程基础,考虑后续课程需求。

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四)课程标准应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适当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性质和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课程考核、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课程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开课系部、课程内容、学分(理论与实践)、学时(理论与实践)、先修课程、后置课程、适用专业、课程标准研发团队等内容。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课程设计及课程任务等。

(三)课程的目标目标和任务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顶层设计问题,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内容。

1.课程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

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

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更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专业课程标准应体现专业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专业课程的性质、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为规范我院各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特提出本基本要求。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1.前言1.1课程定位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职业能力必修课、职业能力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1.2 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内容。

2.课程目标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小学课程标准制定办法

小学课程标准制定办法

小学课程标准制定办法一、背景介绍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办法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质量保障,确保小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科学的教育。

本文将介绍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办法。

二、立项及组织机构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并组织相关专家、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参与。

制定工作需要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确保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

三、调研与分析制定小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步是进行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相关教育理论的研讨,全面了解小学课程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四、制定原则在制定小学课程标准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 可操作性原则:标准要符合小学教师教学实际,易于操作和实施。

3. 具体性原则: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要制定具体明确的标准。

4. 适应性原则: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确保标准的适应性。

5. 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

五、课程标准的设置小学课程标准的设置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

同时,还需要确定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六、评价体系的建立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实施与监督小学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配备相应的教材、教具和教师培训等教育资源,并加强监督与评估工作,确保标准的贯彻落实。

同时,要及时收集学校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适时的修订和完善。

八、推广与应用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为了学校内部使用,还应该积极推广并应用于教育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研究机构,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九、总结小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办法的实施将对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方式、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选用教材教参、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它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扩展和延伸,课程标准实施后将取代教学大纲。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求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合高等教育教学实际。

明确有关先修课程基础,考虑后续课程需求,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2、规范性原则。

按照国家及有关部委、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或专业提出的规范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我校的课程特色。

3、适应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本课程在专业教育上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相适应。

$4、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成果,适当反映学科的前沿成果,为学生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参照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认证标准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后阶段继续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分析,确定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

3、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课程考核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基本程序1、编写初稿。

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就业或继续深造),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方向,开展所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调查研究,结合继续深造的要求形成课程的专业需求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
2015-4-4 11
课程定位
(3)课程衔接

主要说明与本课程有关的前续课程与后续 课程。
例6:该课程前续课程为《会计岗位基础知 识》,后续课程为《会计核算岗位实务(中 级)》、《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
[财管:《会计核算岗位实务(初级)》]

避免出现“· · · · · · 等课程”。此处可将“等课 程”三个字删除。建议进行修改,结果如下:
2015-4-4 24
学习目标描述实例2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完成以电子商务 真实(仿真?)项目为载体的工作任务。熟练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认识或 领会?)电子商务对社会、单位及个人的影响; 能以团队形式开展市场调研;具备从事电子商 务工作领域内网络营销与客户服务和商务平台 策划与运营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 意识和勤劳诚信的职业品质。具体包括以下目 标: • (工商:《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
2015-4-4
(自控:《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20
学习目标描述实例1
•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 组成,能够根据实际控制系统要求,合理地选择单片 机并对其硬件、软件(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组织、
计划、协调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 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 能够根据实际控制系统要求,合理地选择单片 机并对其硬件、软件(进行)设计;养成良好 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 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质量意识 和创新精神。
• 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2015-4-4
14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表述方法
• 文字表述分两段: • 第一段:总体描述。即通过本课程学习,学 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 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学校编制课标说明

学校编制课标说明

课程标准编写说明各专业系(单列教研室):《课程标准》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建设依据,也是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评价依据。

为保证课程标准建设质量、编写进度,现就2014年(版)课程标准编写作如下说明。

一、课程标准编写总体要求1、文本规范。

依据本“说明”中课程标准九大要素编写具体说明与要求,并以“2014年(版)课程标准模板”(附件1)参照,规范编写课程标准,确保2014年(版)课程标准要素齐全、内容规范、版本和流水号标识有效(课程标准使用相对固定、通过有效版本控制文本有效性)、文本格式统一。

2、注重内涵。

以课程设计思路为引导,围绕课程目标系统构建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充分融入企业元素(校企共建课程——共同开发课程、企业课程引进,校企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课程企业实践、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校企共同开展考核评价——企业评价标准引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习效果评价等),强化课程综合能力考核,确保2014年(版)课程标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3、评审严格。

成立系课程标准评审小组,依据本“说明”对2014年(版)课程标准进行评审,确保课程标准建设质量高,实现课程标准使用相对固定。

二、课程标准编写具体说明(一)课程名称: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名称保持一致。

(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需修改)分两部分描述。

第一部分说明课程类别、课程地位与作用,第二部分说明课程适用对象、学时与学分。

1、课程类别: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对应限选课程);注意专业核心课程与“2013年广州市专业规范化建设”(附件2)中列出的专业核心课程保持一致或对应。

2、课程地位与作用:说明“前期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三者关系以及本课程的基本作用;一般描述形式:在学习了XXXX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XXXX知识与能力(结合课程高度概括,如《服装材料》——培养学生识别与选用服装面辅料方法与能力),为后续XXXX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此部分的说明应根据具体课程灵活把握。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

六、《课程标准》编制模版说明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
1.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
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 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 地位 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具 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 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对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 作用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作用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与 本门课
二00九年四月 九年四月
制订的范围
课程标准制订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在本学期内完成3~5门工学结合 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第二阶段是在此 基础上,下学期完成其他课程标准的制 订。 以2009级教学计划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依 据,整合后的课程.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
(四)在实施建议上的比较
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 教学中注意问题、 教学中注意问题、考核与评价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五)在教学评价观上的比较 在教学评价观上的比较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成多元 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 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 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 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所规定的考核、评价、 所规定的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 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考核。 一。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考核。忽 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教学评价的功能。 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教学评价的功能。

课程标准编制规范

课程标准编制规范

课程标准制定规范课程标准是执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整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对各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制定与修订。

一、制定与修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1.课程标准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精神及高职教育特色,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2.课程标准要符合时代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来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3.课程标准要力求贯彻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工学结合、任务导向、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向。

4、课程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工作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论证知识为辅。

关注“怎么做”和“做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

(二)基本原则1.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都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各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所区别。

2.课程标准要体现高职教学改革精神,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3.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有机结合。

4.在课程内容上坚持实用性与科学性的前提下,要体现学院的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

课程标准编制细则

课程标准编制细则

附件二:现代职业学院课程标准编制细那么第一局部总体要求1、?课程标准?要由教务处提出具体要求、意见,开课系按要求组建课程建立与改革小组,课程标准须经课程建立与改革小组充分讨论后形成。

2、每一门课程,如果学时不同、适用专业不同,相应课程名称就应不同,?课程标准?也要不同。

3、?课程标准?的制定,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初审、系相关负责人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4、?课程标准?假设需修订,应经课程组商议后,提出申请,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系、教务处逐级批准后,方可进展修订。

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作为原始教学文档进展保存。

5、?课程标准?应一式四份,授课教师、课程所在专业教研室、系、教务处各一份。

6、文字编排要求〔1〕正文:宋体小四号〔2〕标题序号依次使用:一、〔一〕1、〔1〕〔3〕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黑体四号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7、段落排版要求: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为0;行间距为1.5倍行距。

第二局部课程标准模板及编制说明现代职业学院XXXX课程标准【注:以下容中,黑色字体为模板容,红色字体为模板的填写说明与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完毕,红色字体局部须全部删除】课程代码:建议学时数:学分:隶属专业:开课单位:主持人:参与人:XX〔兼职教师〕审定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教学系部相关负责人〕:审批人:一、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设置依据主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职业标准、教育部专业标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素质目标〔四〕职业书考核要求【1.课程目标视课程具体情况而定,以上4项,“职业书考核要求〞这一项,可根据具体课程来确定有无。

2.尽可能使用清晰、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

知识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熟悉〞之类的动词;能力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素质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获得、形成、树立、提高、发挥、开展〞等词。

课程标准编制与管理规定

课程标准编制与管理规定

课程标准编制与管理规定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为做好编制专业课程标准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一、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五年制高职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

要着眼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切合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2.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规定确定本课程任务、课程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

课程方案实施细则一、引言课程方案实施细则是指导和规范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文件。

本细则旨在确保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课程方案实施细则的各个要点。

二、课程方案制定1. 课程方案的编制课程方案应由专业教师团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制定。

课程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内容。

同时,课程方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课程方案的审核课程方案应提交给教研组或教务处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

审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团队,以便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课程实施1. 教学准备教师在课程实施前应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教学材料、备课、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根据课程方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3.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

四、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是课程改进的重要依据。

学生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 教师评价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也是课程改进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改进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课程方案应定期进行改进。

改进的内容可以包括课程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
现代职业学院
课程标准编制细则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1、《课程标准》要由教务处提出具体要求、意见,开课系按要求组建课程建设与改革小组,课程标准须经课程建设与改革小组充分讨论后形成。

2、每一门课程,如果学时不同、适用专业不同,相应课程名称就应不同,《课程标准》也要不同。

3、《课程标准》的制定,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初审、系相关负责人审核、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4、《课程标准》若需修订,应经课程组商议后,提出申请,由课程任务所在教研室、系、教务处逐级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订。

每学期的《课程标准》要作为原始教学文档进行保留。

5、《课程标准》应一式四份,授课教师、课程所在专业教研室、系、教务处各一份。

6、文字编排要求
(1)正文:宋体小四号
(2)标题序号依次使用:一、(一)1、(1)
(3)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
7、段落排版要求:
首行缩进2个字符;
段前段后为0;
行间距为1.5倍行距。

第二部分课程标准模板及编制说明
现代职业学院
XXXX课程标准
【注:以下容中,黑色字体为模板容,红色字体为模板的填写说明与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完毕,红色字体部分须全部删除】
课程代码:建议学时数:学分:
隶属专业:
开课单位:
主持人:
参与人:XX(兼职教师)
审定人(专业负责人):
审核人(教学系部相关负责人):
审批人: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课程设置依据主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职业标准、教育部专业标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职业书考核要求
【1.课程目标视课程具体情况而定,以上4项,“职业书考核要求”这一项,可根据具体课程来确定有无。

2.尽可能使用清晰、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

知识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熟悉”之类的动词;能力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素质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获得、形成、树立、提高、发挥、发展”等词。


三、课程的性质和类型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或岗位通用能力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或岗位方向课)
课程类别:□A类: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实验(践)课
【课程的性质和类型在相应选项打√】
四、课程的地位作用(包括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指课程地位、作用,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起什么作用。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表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五、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资源和保障条件的建设和利用等。

六、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
【1、课程教学容应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2、课程教学单元可以是项目、情境,模块,也可以是篇章组织;可以是一节自然课时,也可以是若干自然课时。

3、课程教学单元应根据从基础到综合的职业成长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及专项能力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容。

4、课程单元含有实践教学的课程,可在教学容中进行学时分配,并在备注中进行说明。


(二)课程教学设计(见横表)
七、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要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成为主体;体
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

2、实现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任务,一般由三种类型的课程组织形式构成。

即:信息获取型课程、小组活动型课程、成果展示型课程。

不同的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各有侧重,在信息获取课程中,主要由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提供部分实现项目任务的相关信息,学习利用网络或社会调查等手段获取更多信息;小组活动型课程中学生是绝对的学习主体,他们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实施方案;成果展示型课程中,由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点评是关键。

】(二)教学方法
【1、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尽可能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做、学”为一体。

2、根据课程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助教制度法、实训作业法等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法
【建议采用探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四)课程实施方案
在教学实施环节,可按以下六个步骤来执行。

八、考核与评价
【1、考核容:要与课程目标、课程容衔接,涵盖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突出能力考核;考核标准: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考核要以对知识的应用为主;考核形式:要多元化,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考核主体:要多元化,针对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可采用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比例:各项考核任务(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加大任务(项目)考核比例。

2、各门课程要根据上述诸方面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九、教学条件
(一)教师基本要求
【对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二)教学硬件环境要求
【对在实施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校外实验、实训环境、实训设备设施、实训工具耗材等条件要求,以及对教学场是否应配备网络资源,是否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等其他条件作出说明。


(三)教学资源
1、教材:属性(普通/高职高专),《教材名称》,作者,,版别(*年*月,第几版)
2、参考资料(至少两个种类以上):
名称,作者,,版别(*年*月,第几版)
3、其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应根据《现代职业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意见》中所列6类教学资源进行选取和建设。


. . . 资料. .
【课程教学单元可以是项目、情境、模块,也可以是篇章组织,但是必须同“课程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表中的表述一致。

“主要容”中的描述:如果前面“单元”是用“项目”或“情景”或“模块”描述,此处则用“任务X”,如果前面“单元”是用“章”,此处则用“第X节”。

“训练或工作项目”可根据课程情况改为“训练或工作情景”、“训练或工作任务”等;要将组成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尽量按照相应的排序的原则是:将专项能力中频度高和要求掌握程度高者所对应的教学单元确定为教学中的重点容,低的转化为一般要求;将难度高的专项能力所对应的教学单元定为教学中的难点。


. . . 资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