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2647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7.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引言:机电一体化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围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应用领域、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一、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机电一体化是指将机械和电子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它的出现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确,并且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生产事故的风险。
机电一体化的意义在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二、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机电一体化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
在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机电一体化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控制和驾驶辅助,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医疗健康领域,机电一体化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挑战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是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研发,需要开发出更小、更精确、更可靠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次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实现对机械系统的高效控制和协调。
此外,机电一体化还需要解决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协同和智能化。
四、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机电一体化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自动学习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是自适应,通过引入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自动适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还将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结论:机电一体化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7472ce58fb770bf68a5520.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此处写论文题目)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XX年月日目次页编排式样(正文编排格式从目次页)目录(三号黑体)摘要(四号黑体)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第一章(简介)1.1定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了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一个个久战沙场经久不衰精兵良将正褪去了昨日英雄的光环,唯有cAmeLVIew能够胜任军统三国,光复旧业的重任,此时数系科技与德国ixtronicsgmbh公司携手共同开拓机电设计领域的新篇章,cAmeLVIew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性能的测试、验证、通过都是一体化的,流程化的、规范化的,在满足用户设计的前提下,数值实验的仿真与结果的验证无不精确化,支持复杂环境下多工况,多耦合场设计。
1.2介绍研究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机械装置中的一种复合化技术。
俗称机电一体化。
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专科6000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专科6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494ee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d.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专科6000字摘要:一、引言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背景和意义2.毕业设计在机电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性二、毕业设计主题与目标1.主题:机电一体化在某领域的应用2.目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三、设计原理与方法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2.设计方法和流程四、系统设计1.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2.硬件系统设计3.软件系统设计五、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2.执行器技术3.控制技术六、系统实现与调试1.系统组件的选型与采购2.系统的组装与调试3.系统性能的测试与优化七、总结与展望1.设计成果与创新点2.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3.对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展望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这个背景下,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毕业设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为例,探讨其在专科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毕业设计主题与目标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为“机电一体化在某领域的应用”,旨在解决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实际需求。
设计原理与方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技术、执行器技术、控制技术等。
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运用这些原理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法和流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根据设计主题,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硬件系统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组件、布局电路等。
接着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关键技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用于检测实际工况;执行器技术,用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技术,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精确控制。
系统实现与调试在完成系统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实现与调试。
首先,根据设计方案,选型并采购所需的组件。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设计论文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5a49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1.png)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设计论文一、综述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作为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综合性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工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的毕业设计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综述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尤为广泛,涵盖了数控机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以及智能化算法,使得传统机械产品具备了感知、思考、决策和执行的能力,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国外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上起步较早,理论和实践成果相对丰富。
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在大中专院校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本论文的综述部分还将对机电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尽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本论文还将结合作者个人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1. 背景介绍: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背景、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本设计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更是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众多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那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崛起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逐渐演变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这一技术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如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控制、计算机控制等。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_范例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_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64b677f46527d3240ce08e.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书毕业设计题目:机电一体化现状与趋势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引言 (1)第1章机电一体化概述 (2)1.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2)1.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第2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应用 (4)2.1 智能化控制技术(IC) (4)2.2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4)2.3 开放式控制系统(OCS) (4)2.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4)2.5现场总线技术(FBT) (4)2.6 .. 交流传动技术 (4)第3章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 (5)3.1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5)3.2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5)3.3 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5)第4章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7)4.1 智能化 (7)4.2 模块化 (7)4.3 网络化 (7)4.4 微型化 (7)4.5 环保化 (8)4.6 系统化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第1章机电一体化概述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c7e04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f.png)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所在系机电系专业年级机电XX指导教师 XXX二O一4 年 X 月XX日目录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1.1基本概念 (2)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3)第三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4)3.1 光机电一体化方向 (4)3.2 柔性化方向 (4)3.3 智能化方向 (4)3.4仿生物系统化方向 (4)3.5微型化方向 (5)第四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5)4.1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5)4.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5)4.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6)第五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7)5.1 智能化 (7)5.2 数字化 (7)5.3 模块化 (7)5.4 网络化 (7)5.5 自源化 (8)5.6 人性化 (8)5.7 微型化 (8)5.8 绿色化 (8)第六章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96.1自动机与自动生产线 (9)结束语 (9)感谢辞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1.1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当时及70年代;人们一直把机电一体化看作是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国内早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电子学”并用;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更流行使用..80年代;信息技术崭露头角..微处理机的性能提高;为更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了飞行器系统后;使机械—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驱使机械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数据库;连洗衣机和其他消费品也用上了数据库驱动系统..这样;对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要..此外;光学也进入了机电一体化;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领域..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机器可像机器人系统那样遥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些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以光刻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结合;开创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化”..虽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后;机电一体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稳步进入了21世纪..第三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专家预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3.1、光机电一体化方向一般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特点;就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3.2、柔性化方向未来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这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做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有“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3.3、智能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术与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3.4、仿生物系统化方向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就目前情况看;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还有一段很漫长的道路要走..3.5、微型化方向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再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了..那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结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第四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4.1、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传统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其生产盈利是靠机器取代人力;靠复杂的专业加工取代人的技能来获取的..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其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相继诞生;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4.2、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力..4.3、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钢铁企业的CIMS是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制..现场总线技术FBT现场总线技术是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站通信链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取代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交流传动技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交流传动的优越性;电气传动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交流传动系统在轧钢生产中一出现就受到用户的欢迎;应用不断扩大..开放式控制系统“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准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和互换;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决策的集成;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实现测量与控制一体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制系统相比;其功能更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与装置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有利实现整体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开发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加速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有利推动传统产业发生深刻变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及高精密等设备的发展;要求新一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及系统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五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5.1、智能化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5.2、数字化微控制器和接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通用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控制操作、诊断和修复..5.3、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避免利益的冲突;并能使之标准化、系列化..5.4、网络化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5.5、自源化自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5.6、人性化人性化是各类产品的必然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更自然;更接近生活习惯..5.7、微型化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微机电系统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和系统..微机电系统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5.8、绿色化工业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第六章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6.1、自动机与自动生产线在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自动机械、自动生产线及各种自动化设备;是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又一具体体现..如:2000~80000瓶/h的啤酒自动生产线;18000~120000瓶/h的易拉罐灌装生产线;各种高速香烟生产线;各种印刷包装生产线;邮政信函自动分捡处理生产线;易拉罐自动生产线;FEBOPP型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等等;这些自动机或生产线中广泛应用了现在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如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调速器;人机界面控制装置与光电控制系统等..我国的自动机与生产线产品的水平;比10多年前跃升了一大步;其技术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上一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水平..使用这些自动机和生产线的企业越来越多;对维护和管理这些设备的相关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结束语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确立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对21世纪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我国机电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机电专业基础的介绍;结合实际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所应用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发展新型机电自动化、生产线自动作业的具体实现途径..我们衷心希望;我国科技界、产业界和教育界通力合作;把握好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难得机遇;迎接竞争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在21实际是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业走向世界的前列;使我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共同努力奋斗感谢辞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这里;首先感谢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您的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您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此外;论文最终得以完成;也是与许多同学对我的帮助分不开的..他们为我论文的选题和内容上面提供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在此由衷的感谢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虽然马上就要离开了;但是母校在我心中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母校是一支永远的乐曲;我们是她一个放飞的音符;无论我们将来汇入哪一首诗歌里;都跳动着她的一节旋律母校是一处温馨的港湾;我们是她怀中驶出的一艘小船;无论我们将来泊在哪个码头;都闪烁着她的一盏航灯母校承载了我们无尽的欢笑和泪水;既然我们选择了她;就让我们来好好爱她;呵护她我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拼凑起曾经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昨天;我们沉浸在艰辛的喜悦;收获了无穷的经验而微笑;今天;我们身体充满了沸腾的血液;压抑了离别时的忧郁;而明天;我们就要朝着自己崭新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每天都有好心情;愿所有的同学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祝母校走向更辉煌的明天参考文献1.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章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5.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机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3篇
![机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df30a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c.png)
机电毕业设计论⽂范⽂3篇机电专业学⽣毕业设计论⽂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提⾼⾼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意见》中提出⾼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
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全⾯提⾼⼈才培养质量的若⼲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件中进⼀步明确:要积极推⾏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为⽬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根据这些⽂件精神,⽬前⼤部分⾼职院校基本上采⽤“2.5+0.5”的教学模式,即⼆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论⽂),较好地体现了⾼职毕业设计(论⽂)的职业性和岗位性,但是由于机电⾏业本⾝的特殊性,学⽣在毕业设计(论⽂)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些问题:(1)虽然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强调学⽣实习要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但是由于就业的需要,有的学⽣在实习单位中所从事的⼯种、岗位与机电专业不相适应。
(2)有的学⽣即使是在机电⾏业实习,但是其⼯作岗位简单,技术含量不⾼。
(3)企业与学校不同,学校执⾏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企业往往根据⼯作实际需要,⼯作时间有特殊要求,如经常加班等,这就使得学⽣难以有充⾜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
(4)市场经济背景下,学⽣与企业实⾏双向选择,学⽣如果对实习单位或⼯种不满意,经常会发⽣单位变动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将使⼀些学⽣没有时间完成或难以选择合适、真实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论⽂),其直接的后果将使⼀些学⽣为了应付,从⽹上下载、拼凑,出现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的教学质量。
为此,探索适合⾼职机电专业⼈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论⽂)创新模式,提⾼毕业设计(论⽂)的质量,是⾼职院校⾯临的重要课题。
2改⾰与实践基本做法(1)毕业设计(论⽂)形式的选择。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范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53d5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f.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的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物料搬运可是个大活儿,又累人又容易出错。
所以呢,我就想设计一个聪明的机器人来干这个活儿。
二、设计目标。
1. 精准定位:它得知道自己在哪儿,要去哪儿,不能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2. 安全可靠:在工厂里有很多人和设备,机器人可不能到处乱撞,得稳稳当当、安安全全的。
3. 高效搬运:毕竟是来干活儿的,要是慢吞吞的,那可不行,得快速准确地把物料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三、总体设计方案。
# (一)机械结构设计。
1. 底盘。
底盘就像是机器人的脚,我选择了四轮驱动的底盘结构。
四个轮子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轮子采用了特殊的橡胶材质,有很好的摩擦力,这样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就不容易打滑。
为了实现转向功能,我在底盘上安装了转向机构。
这个转向机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行驶方向。
2. 机械臂。
机械臂是用来抓取和搬运物料的关键部件。
我设计的机械臂有三个关节,可以灵活地伸展和弯曲。
每个关节都由一个电机驱动,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机械臂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定位。
在机械臂的末端,我安装了一个特制的夹具。
这个夹具可以根据不同物料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整。
对于方形的物料,可以使用夹板式夹具;对于圆形的物料,可以使用环抱式夹具。
# (二)控制系统设计。
1. 硬件部分。
控制器:我选用了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作为机器人的大脑。
这个单片机可以处理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并且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传感器:为了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我安装了多种传感器。
比如说,安装了激光雷达传感器,它就像机器人的眼睛一样,可以扫描周围的环境,构建出环境地图,这样机器人就能知道哪里有障碍物,哪里是安全的通道。
还安装了红外传感器,用于近距离检测障碍物,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另外,在机械臂上安装了力传感器,当夹具抓取物料时,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抓取的力度,避免用力过大损坏物料或者用力过小抓不住物料。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44026c6c85ec3a87c2c5d2.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所在系机电系专业年级机电XX指导教师 XXX二O一 4 年 X 月XX日目录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 (2)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3)第三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4)光机电一体化方向 (4)柔性化方向 (4)智能化方向 (4)仿生物系统化方向 (4)微型化方向 (5)第四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5)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5)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5)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6)第五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7)智能化 (7)数字化 (7)模块化 (7)网络化 (7)自源化 (8)人性化 (8)微型化 (8)绿色化 (8)第六章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 (9)自动机与自动生产线 (9)结束语 (9)感谢辞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机电一体化”这个词是日本安川电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末作商业注册时最先创用的。
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78599531b765ce04081450.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机电一体化综合课程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指导教师作者完成日期目录一、前言 (4)二、总体方案设计 (6)(一)总体分析 (6)(二)方案框图 (6)三、单元模块设计 (7)(一)键盘与显示模块 (7)1 模块工作原理 (7)2 芯片CH452介绍 (8)3 特点 (9)4 显示驱动原理 (11)5 键盘扫描原理 (13)(二)单片机控制单元模块电路 (15)1 控制原理 (15)2 光电耦合电路 (16)3 芯片介绍 (17)(三)串行通信模块 (21)1 RS232通信协议 (21)2 串行通信电路 (23)四、电机与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24)(一)步进电机模块 (24)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4)2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与工作拍数 (27)3 步进电机的频率特性 (28)(二)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30)(三) 交流电机的星—三角形启动 (32)(四)电气元件介绍 (32)五、设计总结、致谢 (35)六、参考文献 (37)附录Ⅰ: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 (38)附录Ⅱ:电气控制原理图1 (39)附录Ⅲ:电气控制原理图2 (40)机电一体化综合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完成一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交流电机启停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其硬件部分共包括键盘操作、单片机控制、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准确安全的对工作台和电机进行控制.位置信号和按键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送给单片机和键盘接口芯片,数据经过处理,将按键信息串行方式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相应的程序,向控制回路发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工作台的动作,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键盘操作,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
一、前言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本设计中提到的微机数控机床是利用单板或单片微机对机床运动轨迹进行数控及对机床辅助功能动作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专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专](https://img.taocdn.com/s3/m/3fbf75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8.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专摘要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在大专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机会。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旨在探讨机电一体化对于大专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1. 引言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在大专毕业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机电一体化在大专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2. 机电一体化在大专毕业设计中的应用2.1 设计案例:机电一体化智能家居系统以设计案例为例,介绍机电一体化在大专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本设计案例是一个机电一体化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包括智能照明、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功能模块。
通过学生们的合作设计,他们将机械、电子和控制等知识相结合,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
2.2 设计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在设计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设计流程以及实验操作。
学生们可以通过编写控制程序、设计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等方式,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毕业设计中。
这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还能够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设计结果的评估和改进在毕业设计完成后,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设计过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们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分析设计结果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毕业设计的优化和改进。
3. 毕业设计中机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大专毕业设计中能够提供很多优势和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学生们可能会面临技术难题和工程实施中的困难;设计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8000字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8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745da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6.png)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8000字摘要: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探讨毕慧明毕业设计是电视大学工科专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电视大学普遍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如何搞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
这是我们各级电大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一、以“顶岗实习”为基础,建立多个相对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相应的毕业实习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开展和深入。
毕业实习基地选择的原则是:(1)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2)现场条件良好、工艺先进,设备齐全,管理规范;(3)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热心支持;(4)有良好的食宿和学习条件。
毕业实习基地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可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一线。
良好的现场条件、先进的工艺设备、规范的管理、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适合教育人培养人,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现代企业教育,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选择合适的毕业实习基地,前提是企业对合作教育有积极性,重视大学生的实习,产学双方有互惠关系。
可采用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等方式。
企业从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的实习,把实习看作是考察挑选未来雇员的重要环节,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不是靠一纸协议或靠关系可以维持下去的,必须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工作基础上。
(1)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业内动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选择合适的友好合作实习基地。
(2)互惠互利。
产学双方互惠关系是搞好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的基础,这种互惠关系包括: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廉价劳动力;学校获得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毕业后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3)加强管理。
学生到社会企业中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的监管难度,因此学校对学生从严管理,加强安全纪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签订学生实习安全保证协议书,确保实习期间的人生和企业设备安全消除企业的隐患,赢得他们的信任。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设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设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e5d9513844769eae009edab.png)
毕业论文专业:机电一体化课题名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时间:2012 年月日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背景,综述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第一篇:什么是机电一体**************************31.1“机电一体化”?它的来源是什么?*******************41.2一体化技术基本概念*****************************41.3体化技术五大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4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发展历程及其趋势**************62.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62.2“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62.3机电一体化产品*******************************72.4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7第三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12 第四篇: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17 第五篇: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问题的探讨*********20 结论*******************************************21参考文献***************************************211.1机电一体化”?它的来源是什么?“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专科6000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专科6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a66df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d.png)
对于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这一主题,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依次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为您撰写一篇高质量、有价值的中文文章。
## 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将机械和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操作的一种技术。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的一整套集成设备,它们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智能化控制。
## 2. 机电一体化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验。
在机械、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学生可以选取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项目进行设计和研究,比如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等,这既满足了毕业设计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 3.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毕业设计中深入研究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任务,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验。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自我突破、实现梦想的舞台,我相信每一个投入心力的学生都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 结语通过本文,我希望为您提供了关于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的全面评估和深入理解。
在撰写本文时,我根据您的要求,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了该主题,并提及了多次您指定的主题文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5篇)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b147deaf45b307e97197dd.png)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5篇)【easures1引言毕业设计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
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
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选题、开题环节、毕业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立足实际,科学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我们在为____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5【范本模板】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5【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ca162e9cc1755270622084f.png)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姓名蒋春迪学号6094714175指导教师张鹏起讫日期2014.9—2016.92016 年 6 月 4 日机械手控制一、机械手发展经历及主要构成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
(一)发展历史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
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
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铆接机器人。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二)构成部分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为了抓取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需有6个自由度。
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
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
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控制系统是通过对机械手每个自由度的电机的控制,来完成特定动作。
同时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形成稳定的闭环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模板范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cff6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5.png)
英文回答: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is achieved through abin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which achieves efficient, accurate, automated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equipment, systems or products。
Graduate design is a graduate the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tise studied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 students 'bined abilities。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is designed to increase students 'bined abilities and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through hands—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us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template for graduation design should include a selection of the subject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aning,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methodology,expected results, etc。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68f7a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4.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PLC 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为基础,探讨了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引言自动化生产线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以PLC技术为基础,探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相关问题。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1.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PLC控制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PLC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逻辑控制和程序控制实现对各个执行器的控制,从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2.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自动化生产线一般由输入模块、CPU(中央处理器)、输出模块和执行器等组成。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CPU负责逻辑控制和程序运行,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三、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问题1.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设计是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的核心部分,需要合理安排输入输出的连接和逻辑关系,并编写清晰的控制程序。
合理的PLC程序设计可以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与配置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选择和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自动化生产线的性能。
合适的传感器可以提供准确的反馈信号,而合适的执行器可以实现准确的动作控制。
3. 自动化生产线布局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设计涉及空间利用效率、人机交互性和人员安全等诸多因素。
良好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4. 故障检测与排除自动化生产线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及时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是确保生产线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的变速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 1. 有利于自动化,减少投资,提高生产率,稳定产品质量 2. 功能更强、性能更好 3.了解应用整机连接及性能测试。
指导教师:系主任: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1 方案选取······················································································································1 方案一:PWM波调速················································ (1)方案二:晶闸管调速 (2)第二章单元模块设计·································································································3 H桥电路方案设计······································································································3 调速设计方案···········································································································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5 电源电路···········································································································5 H桥驱动电路···································································································...........5 2.5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测速模块....................................................................................6 2.6 LCD 显示模块............................................................................................................7 调速设计模块...........................................................................................................8 测速软件设计............................................................................................................10 第三章系统功能调试. (1)1 调试软件介绍············································································································11 直流电机的调速功能仿真························································································12 电机速度的测量并显示功能仿真....................................................................................................13 系统的电路原理图....................................................................................................................................13 设计总结 (14)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用纸采用闸流管或汞弧整流器的离子拖动系统是最早应用静止式变流装置供电的直流方案二:晶闸管调速电动机调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