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一、教育价值1.自我成长:让学生能够进行拥有思辨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关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垃圾杂物,学会通过环保设计等为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2.我与他人的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共处一个家园,学会去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3.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懂得我国国策战略的重要性,感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及走绿色发展道路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坚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从而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延续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带来的挑战。

能够理解人口、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等的压力,认同我国应对的相关国策与战略,从而理解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2.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解决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3.能够感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及对我国国策战略的价值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及三者的关系,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2.走绿色发展道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国策战略所带来的成果及对其的认同。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导学案及主题问题探究内容设计上:第一,导学案设计:框架结构下的基础知识填空。

第二,关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课前主题问题探究。

设计意图:知识框架的设计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主题探究让学生对自己的疑惑进行小组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导入:南京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南京将正式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活动:猜一猜?导入:本课内容——建设美丽中国(三)讲授新课环节一:直面问题,共话绿色(1)在课前我们围绕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进行主题探究,下面请三个小组分别做汇报。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理解中国梦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想的含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实现中国梦想的热情和动力。

教学内容:1. 中国梦想的定义和来源。

2. 中国梦想的内涵和特点。

3. 实现中国梦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引导他们理解梦想的重要性。

2. 讲解中国梦想:教师详细讲解中国梦想的含义和内涵。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梦想的特点和意义。

4. 分享梦想: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讨论如何实现它们。

第二章:探索美丽中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丽中国的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美丽中国的定义和特征。

2. 美丽中国的重要性and 意义。

3. 建设美丽中国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心目中的美丽中国,并引导他们理解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2. 讲解美丽中国:教师详细讲解美丽中国的概念和特征。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美丽中国的意义和建设途径。

4. 分享想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讨论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and 方法。

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作用。

2. 讲解可持续发展:教师详细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 分享观点: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创新与创业1. 让学生了解创新和创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创新和创业的热情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创新和创业的定义和特点。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2013-2014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1》课讲稿)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期大计。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程容: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生态文明建设的涵、特征和任务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任务4.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外、国外的广泛关注。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丽中国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资源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的认识尚不深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到环境问题,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析。

此外,部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影响了他们在环保实践中的行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提高法治观念。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及其内涵。

2.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3.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美丽中国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提高法治观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环保案例、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美丽中国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第一章: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 分析现状:教师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

4. 探讨挑战: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分享讨论成果。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让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讲解目标: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掌握原则:教师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分析是否符合原则。

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让学生了解美丽中国的建设内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2. 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与任务3.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与任务,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每个人的责任。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参与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鼓励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方法和建议的合理性。

3. 学生参与讨论和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资料。

2. 青少年参与国家建设的案例。

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个人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2. 小组合作:分组让学生就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方面,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策制定者、环保志愿者、科技创新者等,模拟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

4. 项目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PPT、海报或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教学实践1.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绿化等活动,亲身体验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

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点,如湿地公园、绿色工厂等,加深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解。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如支教、扶贫等,感受国家发展成果,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设美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建设美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建设美丽祖国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建设美丽祖国一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而班会作为学生的日常组织活动之一,承载着教育引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在日常的班会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爱国、奉献、创新的精神,积极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量。

一、主题引导:传承中华文化精髓1. 活动开场开场引入一首中国传统歌曲或散文,通过欣赏中华文化精髓,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文化强国的必要性。

2. 文化知识竞赛在班级中举行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素养。

通过团体和个人比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书法、篆刻、绘画比赛为了让学生在班会中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可以组织类似于书法、篆刻、绘画比赛这样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二、主题引导:践行环保责任,建设美丽家园1. 是否存在生态文化问题?在班会中,可以通过展览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文化问题,如雾霾、水污染、野生动物灭绝等。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学生参与环保学校可采取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

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环保意识,比如在学校内进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

在班级中也可组织“最环保宝贝”评选等形式,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去。

三、主题引导:展示时代风采,获得成功展示1. 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通过组织班级快闪、小品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和班级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展示时代风采和文化素养。

2. 学生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展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鼓励学生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方法、社团经历等。

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共平台,让学生分享在各个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和荣誉,并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3.1《建设美丽中国》配套教学设计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3.1《建设美丽中国》配套教学设计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3.1《建设美丽中国》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以及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旨在让学生认识我国环境资源人口形势,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我国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的环境问题,但对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在环保和人口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人口形势,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在环保和人口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人口形势,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在环保和人口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环境资源人口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黑板:列举重点内容。

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五、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情况。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讲授新课: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措施。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大学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大学

建设美丽中国教案大学课程名称:建设美丽中国课程性质:公共课授课对象:大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美丽中国的概念和内涵,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环境、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掌握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美丽中国的概念与内涵2. 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3. 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4. 大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角色与责任5. 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美丽中国的概念和内涵,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认为美丽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二、讲解美丽中国的意义(15分钟)1. 教师讲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2. 举例说明美丽中国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三、介绍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20分钟)1. 教师介绍我国政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所制定的相关政策。

2. 分析这些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视。

四、讨论大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角色与责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和责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评价。

五、讲解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方法。

2.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要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实践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实际贡献。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

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2.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3.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重要性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3.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4. 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5.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频资料。

3. 教材: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4. 网络资源: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报道、论文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政府、企业、公民等不同角色,就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行动进行讨论和表演。

3. 调查研究:让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

4. 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项目实践,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七、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和成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教育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我国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环保行动的具体实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4.行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环境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4.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实现中国梦想建设美丽中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含义,认识到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使命。

2. 引导学生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明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2. 美丽中国的特征与价值3.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三、教学重点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2. 美丽中国的特征与价值3. 青少年如何参与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活动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意义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3.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梦的含义、美丽中国的特征等知识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4. 实践活动法: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亲身体验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

六、中国梦的历程与展望七、美丽中国的内涵与目标八、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九、青少年环保行动的意义与途径十、创新与中国梦的实现十一、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十二、文化与中国梦的实现十三、民生与中国梦的实现十四、国家安全与中国梦的实现十五、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六、中国梦的历程与展望1. 讲解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回顾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经历的奋斗历程。

2. 分析中国梦在新时期的具体内涵,阐述中国梦与国家、民族、每个人的紧密联系。

3. 展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未来前景,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七、美丽中国的内涵与目标1. 阐述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2. 介绍美丽中国的目标,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3. 引导学生关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八、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1. 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

大学毛概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大学毛概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和内涵。

2. 掌握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3. 培养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和内涵。

2. 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 如何培养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美丽中国”的含义吗?2. 引导学生思考:美丽中国对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有什么重要意义?二、讲授新课1. 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和内涵(1)美丽中国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

(2)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 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原则(1)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四、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二、讲授新课1. 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1)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2)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3)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2. 大学生如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设计说明此课通过体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内容的视频、数据、社会现象、典型案例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明确基本国策实施的必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学习目标1.通过对环保公益广告、人口发展趋势视频的思考分析,表达真实感受,触发学生对现象背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切,使其感受到人口数量增长与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

2.通过对数据、图表、人口流动社会现象的分析,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新特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和必要性,树立忧患意识,正视新的挑战。

3.通过观看“我国人口政策变迁”的视频,知道我国为解决人口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理解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与意义;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理解人口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认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4.通过对相关数据、视频、生活现象的分析,知道我国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反思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认识只有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走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困境;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5.通过对伦敦“杀人雾”事件的反思,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6.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应对当下人口、资源、环境带来的挑战,避免重蹈西方工业化的覆辙,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树立忧患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美丽中国建设教学设计

美丽中国建设教学设计

美丽中国建设教学设计引言: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对美丽的中国建设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这一主题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中国的建设成就与挑战。

本文将通过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课堂中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丽中国建设。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发展进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建设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等。

2. 中国建设的成就与挑战。

3. 学生可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建设的思考。

2. 学习主体:(1)课堂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建设的主要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等。

通过举例和图表,向学生展示中国建设的成就和挑战。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具体的建设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

可以选择的案例包括高铁建设、城市综合体建设、环境治理等。

学生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研究的案例,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

3. 拓展活动:(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自己家乡的建设项目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需要记录项目的规模、进展情况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并撰写考察报告。

(2)创作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书写文章、绘制画作或制作PPT等形式,表达他们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开展相关的比赛或展览活动,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展示和讨论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能力等。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绘画作品的表现力等。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考察报告,包括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分析和总结的逻辑性等。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公民如何履行环保责任,建设美丽中国。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环保行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环保责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环保行为,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公民如何履行环保责任。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环保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履行环保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环保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如雾霾、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你们认为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5分钟)呈现环保案例,如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公民是如何履行环保责任的。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公民的行为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履行环保责任?如何倡导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环保?”让学生结合案例,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大学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大学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大学期间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 大学期间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活相结合;2.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美丽中国吗?你们认为我们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二、讲解1. 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2. 解释美丽中国的概念:美丽中国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国家;3. 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三、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大学期间,我们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1)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2)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3)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4)参与环保志愿活动,提高环保意识;(5)关注环保政策,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上节课的讨论中提到了哪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方法?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大学生参与环保实践的事例,如:组织环保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参与环保志愿者服务等;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大学生是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活动:组织一次校园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海报、发放环保宣传单等;2. 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提交活动总结,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专题:《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伴随着一曲“美丽中国”,我们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了我们美丽的家乡,感受到了山秀、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一个新观点,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关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民族的永续发展,更关乎百姓的生活福祉,“美丽中国”是发展的美好愿景,也是现实的目标。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

(首先让我们走进环节一:“热点聚焦”,了解一下国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关注。

下来我找几个同学给大家播报热点材料,其他同学认真思考每一个热点材料都传递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环节一:热点聚焦:
热点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热点材料二: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热点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这些热点材料可以看出国家非常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环节二,思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都与教材那些知识有联系。

环节二:基础链接: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战略
4.科学发展观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知识联系热点专题思考,有关“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都会从哪些角度命题。

)
环节三:热点链接:
1.我国的资源环境的状况是怎样的?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2.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学生讨论)
原因: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意义:有利于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有利于我们这一代的安康,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幸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注意方法指导,答题角度原因和意义)
3.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建议)
(学生讨论)
国家:①加强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公民意识)
②坚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③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⑤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青少年:宣传、表态、斗争。

积极宣传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对违章建筑、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举报,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培养创新能力,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贡献,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如:节约水电纸张等。

保护环境如:不随地乱丢乱扔,不破坏小区内的花草树木等。

节假日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等等
(注意方法指导)
4.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那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
环节四:直击考场:
见中考专列45页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