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工艺、工时计算、生产成本、工艺拟定总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一、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应根据零件各表面所要求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零件结构特点,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1、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经济加工精度方案。
2、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
如:淬火钢的精加工要用磨削,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为避免磨削时堵塞砂轮,则用调整精细车或精细镗等调整切削的方法。
3、考虑工件的结构开关和尺寸。
4、结合生产类型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
5、考虑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善和技术条件。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应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3、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的质量要求。
4、光整加工阶段。质量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进行光整加工,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2
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是拟订工艺路线时,确定工序数目的两种不同的原则。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复杂工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要经过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因此,在拟订工艺路线时,工艺人员要全面地把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古老一直加以考虑。
五、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机床设备的选择。
2、工艺设备的选择。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值以及表面开关、位置精度可查阅《金属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以作参考:
表1-1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
13
表1-2 平面加工方法
14
表1-3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
15
一:机械加工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保证加工。工件加工划分阶段后,粗加工因余量大、切削力大等因素造成的加工误
差,可通过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得到纠正,保证加工质量。
2、有利于命题使用设备。粗加工要求功率大、刚性好、生产率高、精度不高的设备。精
加工则要求精度高的设备。划分加工阶段后,就可充分发挥粗精加工设备的特点,避免以精
干粗,做到合理使用设备。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工序配合得更好。例如粗加工后工件残余应力大,
可安排时效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引起的变形又可在精加工中消除。
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毛坯的各种缺陷如气孔、砂眼和加工余量不足等,在粗加工后
即可发现,便于及时修补或决定报废,以免继续加工后造成工时和费用的浪费。
5、精加工、光整加工安排在后,可保护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磕碰损坏。
二: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特点
我们在设计中应根据生产类型、现有生产条件、工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后选用。生产批量小时多采用工序集中,生产批量大时可采用工序集中也可采用工序分散。
--集中--
1、有利于采用高效专用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生产率高。
2、工件安装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还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16
3、工序数目少,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生产面积。
--分散--
1、设备及工艺装备简单,调整和维修方便。
2、可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基本时间。
3、设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甚而先行。选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安排在起始工序先进行加工,以便尽快为后续加工提供精基准。
2、先粗后精。当零件需要划分加工阶段时,先安排各表面的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3、先主后次。先加工装配甚面和工作表面等主要表面,后加工键槽、紧固用的光孔与螺纹孔等次要表面。因为将要表面的加工面积较小,它们又往往与主要表面有一定的相互位置要求,所以一般应放在主要表面半精加工之后进行加工。
4、先面后孔。
四: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的位置安排主要取决于热处理的目的。
1、预备热处理。
A、退火与正火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前,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消除毛坯的内应力;
B、调质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以保证调质层的厚度;
C、时效处理用以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
对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工件,一般在毛坯进入机械加工之前安排一次人工时效即可。对于机
17
床床身、立术等结构复杂的铸件,应在粗加工前、后都要进行时效处理。对于一些刚性差的
精密零件,在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过程中要安排多次人工时效。
2、最终热处理。
A、主要用于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防腐、美观等。淬火、渗碳淬火等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
B、氮化处理由于温度低,变形小,且氮化层薄,故应放在精磨之后进行。
C、表面装饰性镀层、发蓝处理,应安排在机械加工完毕之后进行。
3、辅助工序的安排。
A、检验工序是主要的辅助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除各工序操作者自检外,在关键工序之后、送往外车间加工前后、零件全部加工结束之后,一般均应安排检验工序。
B、此外,去毛刺、倒钝锐边、去磁、清洗及涂防锈油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辅助工序。
4、工序间的衔接。
有些零件的加工是由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共同完成的,数控机床加工工序一般穿插在整个工艺过程之间,应注意解决好数控工序与非数控工序间的衔接。
A、如作为定位基准和孔和面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B、后首工序的加工余量是否足够等。
一、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
1、查表法
根据工艺手册或工厂中的统计经验资料查表,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修正来确定加工余量。此
法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