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一单元(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试题:1荷塘月色Word版含答案
一、语基落实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宛如(wǎn)嬉游(xī)..点缀 (zu ì).B. 幽僻 (p ì).参差 (c ī).C. 忧如 (f ú).纳凉(ch éng).D.脉脉(mò).袅娜 (nu ó).孤独 (mò).煤屑 (xi è).踱步(d ù).眠歌(mi án).斑驳 (b ó).敛裾 (j ù).媛女(yu àn).思路分析 A 项, “缀”应读“ zhuì” ;B 项, “踱”应读“ duó” ;D 项, “裾”应读“ j ū”。
答案 C2 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荷塘月色》是一篇交口称赞的写景抒怀散文,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幅清爽、漂亮的月下荷塘....图。
②荷塘中 , 高高挺出水面的荷叶无边无际, 翠绿欲滴 ; 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含情脉脉, 娇媚感人。
....③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 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 , 不由如坐春风 , 神清气爽。
....④跟着空中楼阁的歌声,诗人的思路融进了模糊的荷塘月色之中, 临时忘掉了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⑤入夏以来 , 天气异样 , 五风十雨 , 以致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状况不停发生。
....⑥他看破了政界的黑暗, 此后无心于宦途, 转而求田问舍 , 过上寄情山川的隐居生活。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②④D. ③④⑥思路分析③“如坐春风”, 仿佛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 形容遇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不合语境。
⑤“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是天下太平的祥瑞征兆。
此处望文生义。
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 不以国事为念 , 胸无弘愿。
此处望文生义。
答案 C3 以下各项中 , 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为了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知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拟订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一二单元语文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4秋期东溪中学高17级第一学月语文检测题(必修1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浮藻秋毫无犯彷.(fáng)徨浪遏.(è)飞舟B. 拊心人为刀俎百舸.(gě)彳亍..(chìchù)C. 忸怩书生义气廖廓.(kuò)岁月稠.(chóu)D. 瓦菲行而无信颓圮.(qǐ)挥斥方遒.(qiú)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指游泳)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4.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C、艾青,现当代诗人。
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5-6题。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 B.批大郤,导.大窾(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C.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朝济.而夕设版焉(成功)D.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A.如会同,端章甫..B.善刀而藏之C.越国以鄙远..D.项伯杀人,臣活.之3.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
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
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4.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
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
B.《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C.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课课练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1.1.;1.2;1.3;2;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同步练习目录1.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1.1.2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1.1.3 《庖丁解牛》同步练习1.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1.3 《鸿门宴》同步练习1.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 哂.(shě)笑B、浴乎沂.(qí) 莫.(mù)春比.(bǐ)及曾皙.(xī)C、喟.(huì)然舞雩.(yú) 师旅.(lǚ) 鼓瑟.(sè)D、千乘.(shèng) 率.(shuái)尔摄.(shè)乎饥馑.(jǐn)【答案】D【解析】A 哂(shěn)笑 B浴乎沂(yí) C 喟(kuì)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乎舞雩喟然叹曰鼓瑟稀B、以俟君子宗庙之事春服既成C、因之以饥馑裕乎沂宗庙会同D、千乘之国无吾以也夫子栖之【答案】B【解析】A鼓瑟希 C浴乎沂 D夫子哂之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B、摄乎大国之间乎:在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如同D、子路率尔而对曰尔: ......的样子【答案】C【解析】如:或者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鼓瑟希,铿尔B、莫春者,春服既成C、唯求则非邦也与D、宗庙之事,如会同【答案】D【解析】A 希,通“稀”,稀疏 B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C与,通“欤”,语气词二、理解性默写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挑选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姥姥(lǎo) 撮土(cuō) 撑持(zhǎng) 黑黝黝(yǒu)B.袅袅(niǎo) 蓊郁(wěng) 粗犷(kuàng) 凉飕飕(sōu)C.汩汩(gǔ)廿三(niàn) 摇荡(yè) 毛茸茸(róng)D.高大(kúi)真诚(qián)笃厚(dǔ)乌溜溜(li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敷衍浑厚殷勤童心未氓B.敬佩滞留慷概赏心悦目C.领衔抱谦惦记悠然自得D.绿阴遮挡荫庇安稳无恙3.顺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主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②我花一分钱买了张电报稿纸,正要填写,发觉一个电话间是空着的,不是长途,是市内公用电话,真难得。
③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突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
A.迁就偶然爆发B.迁就突然爆发C.将就突然暴发D.将就偶然暴发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毛病的一项是()A.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B.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形。
我疑虑、惧怕。
C.她回答说:“由于她有坚固的刺,冶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特殊的风骨!”D.“巴金准高兴,让他高高兴兴地上飞机。
”她说,“电文越随便就越亲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评卷老师们认为这篇作文语言流畅,见解独到,结构也很清楚,对一个高中学生的考场作文不应鸡蛋里找骨头,因此将它评为满分。
B.黄天荣是单位里的大好人,热情助人,又肯以义气为重。
同事们平时叫他帮忙办点什么事,他常常是二话不说,尽量做到有求必应。
C.他们两家住同一层楼,一家朝南,一家面北,可谓门当户对。
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囚绿记绿色之美我爱绿色,绿色对我的生活是一种补助,如果在某个夜晚,摘一片绿叶,倾听天穹和大地的声音,内心是多么笃定而恬静。
绿色蕴藏着生命的源泉,净化着空气的魂魄,多少生命依赖绿色而生存繁衍。
当春天来临时,所有的绿色植物,无论处在何方,哪怕是高山坡边、戈壁沙滩、石缝岩缝、树下草丛、田野乡径……都绽放着可爱的象征生命的绿叶,迎着料峭春寒,顽强地撑破束缚着它的芽苞,骄傲地昂着头,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强劲的生命力,竭尽全力用自己的生命的本色装点着春天。
古朴的山村、荒凉的沙漠、一望无边的戈壁、雄伟的高山、幽静的湖泊……在绿色的热情渲染下,变得温馨而富有情趣。
因为绿“恩泽”人间,人类多了一些心灵藤萝的牵绊,多了一些情感的认同与默契。
我们可以像绿色一样轻松地蔓延着快乐、友善、惬意,像绿色那样欢乐地编织着美丽的梦想和期望,在平凡中展示美好的情怀。
大自然赋予绿色的神韵是神奇无限的,它是我们梦幻的天堂!绿色美在朴实无华的外表。
它没有表层的妩媚炫耀,而是透着骨子里的强硬和浩然正气!它天然去雕饰,素面朝天,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依然执着坚定;如清水出芙蓉,一如初装,淡雅的氤氲之气,如雾如露,一如仙尘;它不依恋繁华,也不需要衬托,不怕抛弃和遗忘,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和理想,坚守着一生与之共存的追求。
一、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意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连线大义凛然的爱国作家——陆蠡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
1931年大学毕业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1942年4月被捕,数月后惨遭杀害。
作品主要有散文诗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共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倩.影(qiàn)袅娜.(nuó)畸.形(qī) 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 吞噬.(shì)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 C.裙裾.(jǖ) 嗔.怒(chēn)蜷.缩(quán) 刚愎.自用(bì) D.数.落(shǚ) 惬.意(qiâ)翱.翔(áo) 不屑.一顾(xiāo)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吞噬挥霍深邃落寞抑郁酣睡B.猗郁倩影蕈菌婆娑移徙葱茏C.颤栗睫毛皇城开释碗牒颤动D.姿态赏玩嬉戏厮混干燥消受3.结合课文,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⑴照浮⑵洒静B.⑴淌升⑵洒独C.⑴泻升⑵漏独D.⑴泻浮⑵漏静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王主任退休后,画画、跳舞、垂钓的闲情逸致,使他精神矍铄....。
C.妈妈批评起我来,总是滔滔不绝,洋洋洒洒....,没完没了。
D.头一天我打电话约他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不期而遇....地在公园门口见到了他。
5.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是()(l)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池旁有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2)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立在池旁,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3)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我们现在才把它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4)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单元群文阅读诗意的探寻主题解说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王小波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笑容,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
人应当进行一番诗意的探寻。
许多典雅的文字,其词采华茂,至今看来仍余霞满目;其音韵和谐婉转,至今读来仍满口余香。
无数美丽的景、物、人、情在这里凝结成永恒的典故。
让我们走进这些篇章,开启美的历程,进行“诗意的探寻”……单篇研读一、(2020河北邢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9分)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杜甫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无地”即地尽处,“近天”是天边处,极言戍边之地的偏远。
B.颔联想象友人将渡过“断人烟”的茫茫沙漠,行军环境之恶劣溢于言表。
C.颈联暗用李广难封之典故,用友人的口吻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
D.标题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缘由,阳关、沙碛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战争氛围。
2.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二、(2020山西师大附中诊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9分)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句描写了堤上踏青赏春之人随着画船行走的情形;一个“逐”字,不禁让人想到游人之多,景况之热闹。
B.上片末句是写一群少女在绿杨掩映的临水人家的庭院里荡着秋千、怡然自乐的美妙情景,让人心驰神往。
C.下片首句中,“白发”当是词人自指。
本词通过“白发戴花”这一细节,刻画出词人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
D.下片末句作者发出感叹,表达出忘却贬官烦恼、愿一醉方休的思想情感,然欢快之中却透出对人生的感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含解析)…… ……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1第1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2第2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 30994225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良臣耀兵城下击败之获其劲将九人良臣乃不敢复出②时帅麾下数百人跃马冲击敌众引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军声大振A.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B.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C.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D. 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答案】A【解析】(1)“数人”对“壮士”进行补充说明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薛显”是“又败之”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在中国周代有公、伯、侯、子、男五爵”爵位顺序有误应为“公、侯、伯、子、男”【答案】C【解析】(3)C项“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复出镇”可知他并不是明朝建立后一直镇守北方重镇——北平【答案】(4)①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他击败俘虏他的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②顾时率领部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他们的军械、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解析】(4)①“耀兵城下” 状语后置句在“兵”后省略了“于” 应是“于城下耀兵” “劲” 得力的“复” 再次②“帅” 通“率” 率领“引去” 退去“获其辎重粮畜以归”省略了主语“顾时”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A. 上阕首句作者以祖逖自励表达立志报国的气概隐含国事堪忧的沉痛B. “依旧一新亭” 语浅而情深表达作者对东晋名士痛感国土沦丧的同情C. 上阕最后三句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锋利的宝剑状山势挺拔气冲斗牛D. 这首词抒写作者欲为国效力却终被埋没的慨叹词气雄豪情绪苍凉【答案】B【解析】(1)B项诗中用典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此处作者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借古抒怀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忧伤【答案】(2)①直抒胸臆下阕前三句作者直言古来幽并之地多出武勇豪侠之士我等却鬓发斑白而一事无成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②用典“一掬钓鱼坛上泪”一句借东汉隐士严子陵的事迹表达自己既然用世无望便只好独善其身隐居屏迹的愤激之情③以景结情“风浩浩雨冥冥”营造出风雨如磐、天地迷冥的悲凉氛围烘托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解析】(2)“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思是“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本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既满怀自信又无比悲愤的心情“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意思是“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其中“一掬钓鱼坛上泪”运用典故词人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选择隐逸“泪”字直抒胸臆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忧愤悲伤“风浩浩雨冥冥” 以景结情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表达出词人的年华空老而又壮志难酬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2)面对兰花豆花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3)小说对比叙写在“城里”和在“乡下”的生活状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A. 小说第二段插叙豆花在乡下经历的情形人们互相送菜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和结尾处兰花在除夕给豆花送去芹菜的情节前后照应显得叙事严谨B. 豆花和兰花原本关系很好后来她和兰花之间产生隔阂竟然到了看到兰花负重走路而选择躲避的地步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C. 兰花性格直爽她对豆花说在她这里买菜绝对放心一方面固然有炫耀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守信承诺和对比衬托来挽住豆花这位老主顾D. 小说善于用修饰语写人物的形象比如分别用“很自然地”和“手忙脚乱”修饰兰花报菜价和豆花掏钱写出兰花习以为常、豆花意外慌乱的情态【答案】B【解析】“小说意在说明钱是造成人情冷暖的根源”错意在说明环境变了身份变了行为方式变了人与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心灵的隔阂故选B【答案】①面对兰花对自己生活的羡慕豆花感到不安不想因自己的优裕让豆花自卑②兰花收豆花菜钱豆花一下子不适应心里不舒服③兰花老远就招呼豆花买菜豆花无法选择又不好意思砍价心里憋屈④看到兰花背个袋子走路费力豆花以疏远排斥冷漠以对不愿帮助⑤兰花除夕送菜还不要钱豆花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解析】【答案】①突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豆花和兰花在乡下互相送菜互不要钱不计得失在城里兰花一心想把菜卖给豆花爱自夸豆花则心存芥蒂②突出主题在对比中说明在城里人们的生活因牵涉交易而复杂在乡下更重视人情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给读者提供认识价值③结构全篇通过“城里”和“乡下”生活的转换对比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解析】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D.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1)D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2)B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五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答案】D【解析】(3)D项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答案】(4)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解析】(4)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 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再将材料二第三段“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答案】(5)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5)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六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3)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5.(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5.(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A. 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B. 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C. 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D. 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答案】C【解析】(1)A项“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错误文章中说的是“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 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B项“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错误并非最终结果也无积极与消极之分D项“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错误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故选C【答案】C【解析】(2)C项“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3)D项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非质疑的重要性【答案】(4)①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②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③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④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解析】(4)从材料一“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可总结出“更新价值观念的升级认知结构凸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从“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可以总结出“澄清文本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达成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 从材料二中“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可总结出“深化思考和认识继承民族忧患意识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从“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可总结出“更好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得更加卓著的文化成果”【答案】(5)①首先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这个话题提出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接着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通过举例论证强调了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③最后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解析】(5)材料一第一到三段首先从在阅读状态中“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写起简单论述“共鸣”与“冲突”的关系后引出了质疑与探究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四到五段作者举了林冲的例子辩证分析了“共鸣与冲突” 作者通过对比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的不同来论证质疑与探究的必要性最后最后一段从方法层面指出摆脱思维惯性才能进行质疑与探究重申意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为图1的图片新闻拟一个标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标题6.(2)简要评价图2的创意创意【答案】(1)【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长空利箭网遍全球【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拟写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要求标题中包含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一般来说拟写标题可以从时间、地点、新闻主体、事件、原因、结果等方面把握有时也要考虑新闻主体的特点、属性等另外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图1下方的字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通过所给的这些文字考生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第一新闻主体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简称“北斗” 结果是“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收官再依据“全球卫星导航”与“组网卫星” 可知新闻主体的特征是“网遍全球”或“组网全球” 明确这些信息之后考生再结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2个字” 作答此题答案示例收官北斗组网全球该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既点明了新闻主体“北斗” 又写出了事件的结果“收官” 还写出了新闻主体的特征“组网全球” 非常完美②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评价图标创意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图标的组成内容并对内容代表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图标创意进行正确评价图2 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蕴含着太极阴阳鱼图形和长柄勺状的司南图形最上和最下分别标有中英文标识在深蓝色的太极阴阳鱼图形内画有北斗七星司南图形下面有网络化地球图案明确图标的这些组成部分后考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图2的创意进行评价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因为古人讲究天圆地方、团团圆圆圆形更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图标中太极阴阳鱼与圆形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七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它象征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答案】(2)【示例】①北斗图标采用圆形构型直观地象征了“圆满” ②图标中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目了然北斗系统志在建设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的定位导航系统③图标中的北斗七星蕴含着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④司南古代辨别方向的仪器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北斗七星一起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古今结合映刻着浓重的中国色彩和民族骄傲感⑤网络化地球喻指北斗系统将为全球网络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上下的中英文文字则形象生动体现了北斗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解析】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荷塘月色》练习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含比喻的一项是()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D.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会上,《花好月圆》《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渔舟唱晚》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名曲,让观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B.李刚天不亮就打扫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整理好了。
C.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D.那座房子因年久失修,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要裂开的样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凤阳“六·二一”爆炸事故领导小组已开始对遇难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理赔政策解释工作。
B.欧阳中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不仅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也是一个纯真圣洁的人。
C.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于8时30分在福建晋江登陆,当地政府采取措施防止避免热带风暴登陆后产生的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5.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_______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统编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检测卷(基础版)(解析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卷(基础版)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21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 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编写D. 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C项,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整句译文: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陈述的才能不同。
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
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
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语文 B卷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语 文(B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
但是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
是什么阻挡了观展热情?首先,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一样的。
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
线上展览存在不少局限,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参观。
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
独自观展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和线下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因此,线上展不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
从三维到二维,少了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
线下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心人群)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 荷塘月色 -含答案
第1课荷塘月色心灵的荷塘荷塘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
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
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地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一处宁静。
所以,当我们埋头苦干至深夜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自由的广场,去感受月下独步,去领略心灵的轻松。
其实,疲惫了,就离开你的书桌,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到屋外去看看春梅绽雪、秋菊披霜。
就让这短暂的美景装饰你空荡的心灵。
站在户外的天地里,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伸开双臂拥抱一下向你奔来的和风。
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抬起头,让淘气的小雨滴吻一吻你紧皱的额角。
仰望蓝天,让春愁随云散;俯视江河,看飞花逐流水……总有一点美会驱散你的疲惫。
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梭罗栖息瓦尔登湖,是一种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
霞映澄塘,你会想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一、学习目标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的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结构,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作者连线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运动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有很大影响,越是不爱运动的孩子快乐得分越低。
而且,不爱运动的孩子经常存在孤独、忧郁、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睡不着等不良情绪或感受。
数据显示,不爱运动的学生,各种不良情绪比例更高,尤其是体育成绩下等的学生,孤独、忧郁、神经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躁、注意力不集中、想叫喊骂人等情绪的比例均高出体育成绩上等的学生20多个百分点。
这说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更善于缓解不良情绪。
因此,体育较差的学生应多增强运动,使各种不良情绪得到纾解。
但是,数据也显示,有近半数(47.1%)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运动量不够。
而且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为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共上升了30.4个百分点。
然而,有的家长、老师为了让少年儿童多学习,减少了运动量,占用了运动时间。
这不仅仅是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更是剥夺了他们的快乐。
同样,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使少年儿童的快乐指数更高。
调查发现,有近六成少年儿童经常与父母聊天。
年级越高,与父母经常聊天的学生比例越低。
相关分析还发现,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快乐指数更高。
但是,有超过三成的少年儿童“投诉”父母边玩手机边与自己聊天,近两成与孩子聊天时说没时间,近一成不愿听孩子说话。
而且,父母与孩子聊天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日常生活、学习,聊兴趣爱好的比例仅有两成多(22.8%),聊朋友尚不足两成(18.7%),均排位比较靠后。
然而,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的快乐带来深刻影响的因素往往并非只有学习,情绪、兴趣、朋友等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反而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快乐感受。
(摘自孙宏艳《影响孩子快乐的因素常被我们忽略》,《光明日报》2017年9月) 材料二:图表:男女生快乐指数比较(摘自孙宏艳、田丽《我们的孩子快乐吗》,《光明日报》2017年9月) 材料三: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欧美39国青少年的健康与福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荷兰青少年最快乐,而且快乐程度超过美国同龄人。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第一单元 单元群文阅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单元群文阅读古代经典史籍主题解说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
典籍中的先贤哲人用智慧碰撞出火花,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推动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
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治国、安邦,也可以救世、济民,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单篇研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甲科为郎。
鸿嘉中,举敦朴能直言,召见宣.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也。
以明经射策..室.,对政事得失,超迁太中大夫。
出为九江、河南太守,治甚有声。
建平三年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加食邑千一百户。
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
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嘉上疏荐儒者公孙光及能吏萧咸等,皆故二千石有名称。
天子纳而用之。
是时,侍中董贤爱幸于上,上欲侯之。
嘉与御史大夫贾延上封事。
上感其言,止,数月,遂下诏封贤为高安侯。
后数月,日食,举直言,嘉复奏封事。
于是上寖不说,而愈爱贤,不能自胜。
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等劾嘉迷国罔上不诏狱。
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道。
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服。
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
”使者危坐府门上。
主簿复前进药,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
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上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
狱吏稍侵辱嘉,嘉喟然卬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余责。
”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
罪当死,死无所恨。
”嘉系狱二十余日,不食欧血而死。
大司马丁明素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以董贤代之。
嘉为相三年诛,国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
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
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
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
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
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
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
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
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
(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项,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终极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项,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古代散文“自我”的地位并不突出。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品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项,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
二、课内文本阅读(10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4~6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文中画线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但“我”并不感到热闹,再联系课文开头的“颇不宁静”,便可得出答案。
5作者两次都联想到了有关采莲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3分),再加上文章最后的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可知这是对江南的怀念。
,不仅是为了慰藉自己苦痛寂寞的心,同时也寄托着作者的希望与追求。
6作者在文中对“妻”着墨不多,都集中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联系全文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妻”?谈谈你的看法。
(4分),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
结构上的作用比较明显,内容上的作用要结合作者当时想摆脱现实又回到现实中去的“不宁静”的心情分析。
,这样写有前后照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样写表现了一切依然如旧的现实,作者想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最后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金色的飘落毛时安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
开始,轻轻拍着窗子。
夜色中,圆圆的,一点一点,趴在窗玻璃上,被屋里的灯光照着,闪着黑黑的幽光。
渐渐变成了无声的催眠,在玻璃上画出纵横交错的图案,打湿了你一夜的睡梦。
冬雨,就像家人围着红泥小火炉的闲话,伴着你,没有目的,漫长而亲切,带着些许的无聊和冗长。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
铺天盖地的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铺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
是这条街特色的行道树——银杏树的落叶。
银杏的落叶,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那种枯萎沙沙的碎裂声。
它的落叶很厚实,仍然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
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
它落叶的黄也是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凡·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
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舞蹈。
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
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丫伸向蓝天,不断地比画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
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
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
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飘浮在空气中的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
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
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
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
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
在这种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
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
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做着让你忍俊不禁的鬼脸。
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递给他的银杏落叶。
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
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的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
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
再过两三个月,满眼的新绿会重新像放学的孩子拥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
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7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如“铺天盖地的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是从视觉角度,“踩上去没有那种枯萎沙沙的碎裂声”是从触觉、听觉角度,“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是心理上的感受等。
对这种描写的作用可结合散文“景”与“情”的关系分析。
(或“内心感受”)多方面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
这样描写,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做铺垫。
8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宝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