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土简帛医书对澄清后世医学误解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

论出土简帛医书对澄清后世

医学误解的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张如青

摘要:运用“二重证据法”,以出土简帛医书的相关文字内容为依据,通过四个案例,破解《黄帝内经》中的四处 疑难,澄清后世医学的误解。同时揭示出土简帛医书对传世中医经典整理研究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简$医书黄帝内经校勘

中图分类号:R221.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737(2019)04-0014-05

近百年以来,中国大陆各地先后出土了多种秦 汉时期的涉医简帛文献,这些出土文献中,有不少 简帛医书,如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马王堆帛 书《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 灸经》、《养生方》,张家山汉简《引书》、《脉书》,阜 阳汉简《万物》、《行气》等。这些简帛医书是两千多 年前中国秦汉或先秦时期古人撰写的原始文本,其 中有的是传世中医古籍的早期形态。由于这些文 本的载体是缣帛与竹木简牍,久埋地下2000多年,难免霉烂朽蚀,其中的文字、图像漫漶难辨。但是 经过现代技术的修复,并经专家们的辨识考证,发 现这些涉医简帛中富含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人的 宇宙观、生命观,对人体、疾病、药物、治疗的认识,以及具体的治病方法。其中有些还是传世中医经 典的源头文献。而传世的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

—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 略》、《针灸甲乙经》、《脉经》等,基本都是在北宋(960-1127年)时期定型的宋代或宋以后的刻印本 或翻刻本。从汉代至北宋的辗转传抄,到宋以后的 反复刊印,致使这些中医典籍的文字内容发生很多讹误。又因后世医家对这些错误未能识别,反而以 紫为朱,加以阐释发挥,导致错上加错,这就是古人 说的“讹以传讹”。这样的讹误会随着反复地传抄 刊印,越积越多。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医典籍在传抄 刊印过程中脱漏或增衍了某些文字,使后世医家对 书中一些语词的理解发生偏差,以致作出错误的诠 释,或形成断断众说的局面。值此之时,出土涉医 简帛文献就可作为有力的证据用于传世中医经典 的校勘之中。可以说,如果没有出之于地下的古老 的源头文献—

—简帛医书来作对勘、校正,传世中 医典籍的某些错乱、误解与疑难情况将不知延续至 何时,而成为“千古疑案”。

运用出之于地下的原始材料(文献、文物),来 比勘、校正、证实传世文献,即“二重证据法”—是 由中国近代伟大的历史学家王国维先生在一个世 纪前创立的历史学研究法则。本文谨据“二重证据 法”,就出土简帛医书的释读对破解澄清后世医学 的误解与疑难的作用举例分析,以昭示地下文献校 勘修正传世文献之重要价值。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简帛医书综合研究一中医学研究”(编号:12&ZD115 )—14—

中医文献杂志

强食生肉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 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 欲起,……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 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1]按:此段经文中“强食生肉”一句令人费解,引起后世医家的各种诠释。唐代杨上善注:“肾有虚 风冷病,故强令人生食豕肉,温肾补虚。”[2]明代医 家马莳云:“如灸者勉强进食,必生长其肉。”[3]明代 医家张介宾注:“生肉,厚味也,味厚所以补精,[4]清代医家张志聪注:“生,当作牲。《周礼》云:始养 之谓畜。将用谓之牲。又,牛、羊、豕曰三牲。夫羊 为火畜,牛为土畜,豕为水畜,其性躁,善奔。强食 牲肉,以助肾气上升,而与火土之相合也。”[5]分析以上诸说,“强食”,诸家皆认为是勉强进 食,强迫进食。“生肉”有三说:1.生的猪(豕)肉。

2.“生”通“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的肉。

3.生 长肌肉。勉强(强迫)病人进食生猪肉,于常理难 通,且无医学依据。其实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也是 讲不通的。诸家都忽视了前面“灸则”二字,“灸”是 治法,在此用作动词,那么“则”后应当是施“灸”以后产生的效果或反应,而不应再接一个治疗方法。因此,以上四位古代医家只有马莳释对了一半——“生长肌肉”,将“生”释为生长,“肉”释为病者身上 的肌肉。生长肌肉,正是用灸法后产生的效果。但 “强食”仍未得到确解。

又,作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经常被后世的医学著作所摘抄引用,由于 抄引者对某些字词不能理解,或对某些文字辨识有 误,则又会导致后世中医古籍的讹误,形成谬种流 传。例如成书于西晋的中医脉学专著《脉经》,书中 卷六第九引《灵枢•经脉》此句经文,作“强食而生 害”[6]。其致误的原因可能是:古代“肉”俗体写作 “宍”,后世抄写者辨识不清,以为是“害”字的草体, 又按常理,强迫进食确实会对病者产生伤害。故将 “宍”抄录为“害”。可能是同样的原因,唐代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第一引作“强食而生灾[7]”,“灾”与“害”为近义词。

以上这些都是中医古籍在长期传抄、刊印过程 中发生的“以讹传讹”的典型例子。这些错误如果 仅仅依靠现存的传世文献是很难找到确凿证据而 加以破解纠正的。现代的人们在读到这些文字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不解,或怀疑其中有误,但找不到 确切的解释与破解的证据与方法,久而久之,形成 一个个无解的“千古之谜”、“千古疑案”。1973年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墓主人是西汉 软侯利苍之子)中出土的缣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 经》,其中的“少阴脉”篇有一段文字内容与《灵枢•经脉》相近:“少阴之脉。久则强食产肉,缓带,皮 髪,大丈,重履而步。久几息则病已矣。”[8]12原来古 脉灸经上讲的是灸少阴脉的穴位,可以增强食欲,产生(生长)肌肉。(《针灸甲乙经》载刺少阴脉然谷 穴“多见血,使人立饥欲食”W)至此,前述历代医家 似是而非的纷纭众说,后世古医籍的传抄之误,皆涣然冰释。

交两手而瞀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 肺账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m

按:此段经文是讲述手太阴之脉的病症,有胸 部胀满、咳喘、胸痛,缺盆痛,痛得剧烈时,病人会出 现一个自我保护性的动作—

—“交两手而瞀”,但是 一个“瞀”字却使人费解。历代医家解释各异。宋 代王惟一所撰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引《太素》注:“瞀,低目也。”U°]明代马莳云:“交两手而掣瞀。”[3]明代张介宾云:“木痛不仁也。”[4]清代张志聪注:“瞀,目垂貌。”t5]日本江户时期医家丹波元简先引 《玉篇》“瞀,目不明貌”,又言诸家围绕“目”作解俱 误。其引《楚辞•九章》“中闷瞀之沌沌”注:“烦乱 也。”[11]618认为当作烦乱解。其实以上这些莫衷一 是的纷纭众说均为误释,“低目”、“目垂”、“目不 明”皆就本字本义而释,“木痛”、“烦乱”都是感觉,均与“交两手”挂不上钩。“掣瞀”加上了手的动作 (掣:拉,抽),增字为训,又未作进一步解释,含混而 不知所云。马王堆缣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臂 巨阴脉”篇有一段相近文字:“臂鉅阴脉,……是动 则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 臂厥。”[8]12”战,指战栗,颤抖。原来经文是说,缺盆 中痛,病者以两手臂交叉,手掌按压缺盆以止痛,痛 得剧烈时,交叉的两手因加强压力而颤抖。延误两 千年的讹字及由此而产生的误解与纷争,因简帛医 书的重光于世,一朝迎刃而解。

肾者胃之关也

《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