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病理生理学-七版)
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异种蛋白等物质发生过敏 反应,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循环血 量减少。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休克的典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 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神志淡漠 或烦躁不安等。不同类型休克的临床 表现略有差异。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确定休克的类型和病因。常 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 化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等。
02 休克时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障碍发生机制
01
02
03
血管收缩
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兴奋,大量儿茶酚 胺释放,导致微血管强烈 收缩。
血管通透性增加
内毒素、组胺等活性物质 释放,使得血管通透性增 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微血栓形成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发生,广泛微血栓形成, 加重微循环障碍。
早期诊断和预警体系的建 立
借助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等手段,建立休克早期诊断和 预警体系,提高诊断准确性和 及时性。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基因特点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加强休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 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改善患者预后。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伤表现。
能量代谢障碍和线粒体功能异常
能量代谢障碍的发 生
休克时,由于组织缺氧和酸中 毒,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 ,ATP生成减少。
线粒体功能异常
缺氧和酸中毒会破坏线粒体的 结构和功能,导致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等损伤表现。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 细胞损伤的关系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其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细胞的能 量供应和生存能力。同时,线粒 体还参与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 其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细胞损伤 和死亡。
休克的病理生理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一)微循环改变:休克早期,在交感-肾上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下,外周血管收缩。
因此,此阶段微循环血流特点是“少灌少流”。
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粘膜和肤色苍白、冷汗、脉细速、脉压差小、尿少。
机体代偿特点是:增加心率以维持心排血量;内脏器官血管选择性收缩以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前者增加外周阻力,后者缩小静脉容积增加回心血量。
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后括约肌相对开放使毛细血管内流体静水压力下降,而有助于组织液回吸收以补充血容量。
在休克初期,代偿的回吸收液每小时可达50~120m1。
在此阶段,如能及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可较容昐被纠正。
随休克的迚展,组织缺氧加重,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舒血管物质如组织胺、激肽、乳酸,特别是肌酐增多,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但由于微循环后括约肌对这些物质敏感性较低,处于相对收缩状态;或是由于微血栓形成,或血流滞缓、层流消失使血液成分析出聚集,从而使后阻力增加,形成“多灌少流”的特点。
结果是微循环内血流较前淤缓,静水压和通透性也有所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加剧了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并使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迚一步下降。
临床主要表现是,血压迚行性下降、意识障碍、发绀、酸中毒。
如果休克仍得不到纠正,则上述损害不但迚一步加剧,而且变成不可逆。
此时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内几乎完全被微血栓所填塞,血液“不流不灌”。
此为休克晚期,即“DIC 期”。
(二)代谢变化:首先是代谢异常,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体内的无氧糖酵解过程成为能量的主要途径。
其次是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因微循环障碍而不能及时清除酸性代谢性产物,肝对乳酸的代谢能力也下降,使乳酸盐不断堆积,可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和心排出量降低,呼吸加深、加快,以及意识障碍。
代谢性酸中毒和能量不足,还影响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等质膜的稳定及跨膜传导、运输和细胞吞饮及吞噬等功能。
(三)内脏脏器的继发性损害1.肺39休克时,缺氧可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休克的病理生理分类
休克的病理生理分类
休克是一种可致死的机体应激反应,其根源在于体内一项或多项器官或系统受到非常大的刺激而无法正常功能,以致于紊乱生理稳态和心理稳定,并可能导致死亡。
休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以按原因、类型和症状分类,但最常见的休克分类方法是按照病理生理学加以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学分类,休克分为体温休克、神经性休克、内分泌休克和血液流变学休克等四大类。
1. 体温休克:体温休克是由体温上升或下降引起的,可能是由
感染、烧伤、中毒或失血引起的,出现症状是体温降低到35℃,或
热而不适、头晕、虚弱、出汗和口干等。
2.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内部传导系统受到紊乱所致,可以由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生物化学不平衡、神经元缺乏或神经传导受损等引起,可出现肌肉痉挛、口爆、尿不足、心率加快、出汗或抽搐等症状。
3.分泌休克:内分泌休克是由低血糖、低血钾、高血钙或高血钠所致,症状为头晕、昏厥、嗜睡、抽搐、心动过速、震颤等。
4.液流变学休克:血液流变学休克是由于机体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而引起的,可随感染、发热、出血、长期使用类固醇而发生,症状有虚弱、面色苍白、皮下出血,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等。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紊乱反应,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多变,因此,对其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病理生理学分类是休克的一种分类
方法,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休克的发病机制。
感染性休克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感染性休克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肺:感染性休克时肺的微循环灌注不足,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大小肺泡不能维持一定张力,从而发生肺萎陷。
当肺部发生DIC时,微血栓形成致肺组织淤血、出血,间质水肿,肺泡有透明膜形成,因而肺实变。
心:休克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断裂、间质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缺氧。
亚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肌浆网摄Ca++能力减弱,Na―K―ATP酶泵失活,代谢紊乱,酸中毒等可致心力衰竭。
肾:休克时为保证心脑的血供,血液量重新分配而致肾小动脉收缩,使肾灌注量减少。
因此在休克早期就有少尿甚至间隙性无尿。
在严重而持续性休克时,可造成肾小管坏死,间质水肿,致急性肾功衰竭。
并发DIC时,肾小球血管丛有广泛血栓形成,造成肾皮质坏死。
脑:脑组织需氧量很高,其糖元含量甚低,主要依靠血流不断供给。
休克时脑灌注不足,星形细胞发生肿胀而压迫血管,血管内皮细胞亦肿胀,造成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态异常而加重脑缺氧,致脑水肿。
肝和胃肠:休克时易致缺氧,持久的缺氧使肝脏代谢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功能受损,糖元耗竭。
肝小叶中央区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
胃肠粘膜在休克各期也同样存在微循环的变化,缺血的粘膜损伤可以形成溃疡,病人表现为呕吐或血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各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
各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
标题,各类型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失血、感染、过敏反应或严重创伤。
不同类型的休克会导致不同的病
理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通常由外伤或手术引起。
在失血性休克中,患者失去了大量的血液,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
下降,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种情况下,组织和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
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休克状态。
在感染性休克中,感染引起了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微循环
障碍。
这会导致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受损。
此外,感染还会导致血
液中的毒素增加,进一步损伤器官和组织。
过敏性休克是由过敏原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如食物
过敏、药物过敏或昆虫叮咬。
在过敏性休克中,过敏原引发了全身
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组织缺氧。
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休克都会导致血压下降、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受损。
了解不同类型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不同类型休克的病理变化,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
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休克由于病因不同,在病理生理方面有很大区别,但也有其共同的生理变化特点。
这些特点为: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身体重要脏器继发性损害等。
一、微循环障碍休克发生后微循环血量锐减,血管内压下降,通过应激反应,体内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周围小血管及微血管,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至30ml以下/小时,此期为休克的早期,亦即休克的微循环收缩期,亦称休克的代偿期。
如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时,组织因灌流量不足而发生缺氧,迅速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如丙酮酸及乳酸等,导致微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微静脉血流缓慢而致微循环淤滞现象,大量血液潴留于毛细血管内,持续的缺氧使组胺大量产生,进一步加重已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从而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
临床表现血压下降,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舒张压低于8.0~9.3kPa(60~70mmHg),即视为休克的微循环扩张期口亦即休克的失代偿期。
如休克状态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毛细血管内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细血管壁受损,微循环内形成大量微血栓,造成所谓的病理性血管内凝血,组织器官由于细胞缺氧损害而发生的自溶导致这些组织血管发生器质性损害,此时已进入休克的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二、体液代谢变化休克时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p受体,引起微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血流绕过毛细血管加重了组织灌流障碍的程度。
此外组胺、激肽、前列腺素、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等体液因子在休克的发展中发挥不同的致病作用。
此外由于血液灌流量不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导致细胞破坏自溶,并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三、重要脏器受损休克持续超过l0小时,即可发生内脏器官的不可逆损害。
如有两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造成休克死亡的常见原因。
休克病理生理
演讲人
休克的定义和分类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的发生机制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休克的定义和分类
休克的定义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 性病理生理状态,表现 为组织灌注不足、细胞 缺氧、代谢紊乱和器官 功能障碍。
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 减少,导致组织器官血 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 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 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性 病理生理状态。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 性病理生理状态,其特 征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 减少,导致组织器官血 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 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 器官功能液等原因导致血容量不 足,引起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不足, 引起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02 心率减慢:休克晚期,交感神 经抑制,心率减慢
03 心律失常:休克过程中,可能 出现心律失常
04 心输出量减少:休克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影响全身供血供氧
呼吸变化
01
呼吸急促:休克早期,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呼 吸频率增加
02
呼吸困难:休克晚期, 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呼吸困难加重
03
呼吸衰竭:严重休克时, 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导 致死亡
02
03
微循环障碍:休克时,由 于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04
休克的临床表现
血压变化
01
02
03
04
休克早期:血 压正常或略高
休克中期:血 压下降,脉压
差减小
休克晚期:血 压进一步下降,
脉压差消失
休克恢复期: 血压逐渐恢复
正常
心率变化
01 心率加快:休克早期,交感神 经兴奋,心率加快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简述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通常由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紊乱而导致。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血液容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管阻力改变以及细胞代谢障碍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是血液容量减少。
血液容量减少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出血、脱水、严重腹泻等。
当血液容量减少时,机体会出现低血容量状态,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血压下降。
低血压会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是休克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当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时,血液无法充分被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灌注不足。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等。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涉及血管阻力的改变。
血管阻力是指血液通过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
在休克状态下,血管阻力通常会发生改变,导致血压下降。
一方面,休克时机体会释放一些血管扩张物质,如一氧化氮,导致血管舒张,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
另一方面,机体也会释放一些血管收缩物质,如血管加压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了血管阻力。
血管阻力的改变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包括细胞代谢障碍。
休克状态下,由于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细胞代谢障碍会导致细胞内能量产生减少,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细胞代谢障碍还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血液容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血管阻力改变以及细胞代谢障碍等。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休克时机体出现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休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率。
与休克相关的基本病理过程
与休克相关的基本病理过程
休克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基本病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代偿期:在此阶段,机体通过激活交感-肾上腺轴,使儿茶酚胺大
量释放,从而收缩外周血管、提高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同时,代谢增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以增加氧的供应。
2.失代偿期:如果病因未得到有效缓解,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将逐
渐失效,进入失代偿期。
在此阶段,血液浓缩、黏度增大,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凝固,血液不循环。
同时,由于乳酸堆积、组胺释放等原因,机体出现酸中毒、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不可逆期:如果休克持续加重,将进入不可逆期。
在此阶段,由
于血液高度浓缩、血管麻痹,形成血栓,导致血流停止,引发休克。
同时,由于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器官功能将受到严重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休克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过程和表现形式。
因此,对于休克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休克和不同的病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休克的病理生理
液体治疗
• • • • • • • • • 复苏液体包括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或胶体 液,尚无证据表明某种液体的复苏效果优于其 他液体(推荐级别:C级)。 对于疑有低容量状态的严重感染患者,应行快 速补液试验,即在30min内输入500~1000ml晶 体液或300~500ml胶体液,同时根据患者反应 性(血压升高和尿量增加)和耐受性(血管内容 量负荷过多)来决定是否再次给予快速补液试 验(推荐级别:E级)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的变化
:
微循环衰竭期 组织灌流状态 不灌不流,血液高凝 组织细胞无血供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改变
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 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性消失 DIC的发生
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细胞聚集 血液粘滞度高
血液高凝 血液流速减慢
酸中毒
DIC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并发DIC导致微循环和全身循环衰竭, 器官栓塞梗死,并引起no-reflow现象
控制感染源
• 评估和控制感染灶(推荐级别:E级)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权衡利弊,选择 适当的感染控制手段(推荐级别:E级) • 若感染灶明确(如腹腔内脓肿、胃肠穿孔、 胆囊炎或小肠缺血),应在复苏开始的同时, 尽可能控制感染源(推荐级别:E级)。
控制感染源
• • • • 若深静脉导管等血管内有创装臵被认为是 导致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感染源时,在 建立其他的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推荐 级别:
升压药的应用
• • • • • • • • • 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仍不能恢复动脉血压和组 织灌注,有指征时应用升压药。存在威胁生命 的低血压时,即使低血容量状态尚未纠正,液体 复苏的同时可以暂时使用升压药以维持生命和 器官灌注(推荐级别:E级)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纠正感染性休克低血 压的首选升压药(推荐级别:D级)。 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感染患者无肾脏保护作用 (推荐级别:B级)
休克医学的名词解释
休克医学的名词解释休克是一种严重危机状态,发生在机体血液循环的紊乱和氧供需失衡的情况下。
它是多种疾病和外伤的共同终末阶段,也是导致病患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休克医学是研究和治疗休克的医学领域。
一、休克的定义和分类休克是机体血液循环系统无法提供足够血液和氧气供应,导致内脏器官缺血,最终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
根据休克的发生机制和表现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 低容量休克(hypovolemic shock):低血容量是由于大出血、严重脱水或失盐引起的。
在血容量减少的情况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氧供应不足。
2.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脏泵功能失常引起的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血压降低,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
3. 分布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由于微血管扩容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导致的休克,常见于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血管扩张使得有效循环血量无法维持。
4. 阻塞性休克(obstructive shock):由于血液流动受限而引起的休克,如肺栓塞、心包填塞等。
血液受阻妨碍心脏泵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休克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对机体造成严重威胁。
1. 循环系统:休克初期,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心脏收缩力增加,以维持血压和氧供。
然而,随着休克加重,机体进入代偿性期,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周围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循环血量减少。
同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易发生凝血障碍。
2. 细胞代谢:休克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氧供应不足、氧消耗过高,导致细胞内能量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细胞内多种代谢产物积累,细胞自毒素产生,加重休克的损害。
3. 内脏器官: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内脏器官受到严重损害。
肠道黏膜易受缺血缺氧损伤,引起肠道细菌易位、毒素渗漏。
休克
休克的监测
一般监测:
神志状态 肢体温度、色泽 血压 脉率 尿量
休克的监测—特殊监测
中心静脉压(CVP):血容量和心功能 影响因素: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室排血 能力;胸腔或心包内压力;静脉回心血量 正常值:0.49-0.98 kPa (5-10 cmH2O) CVP↓,——血容量不足 CVP↑,——心功能不全或过度收缩(﹥1.47 kPa) 充血性心力衰竭(>1.96 kPa)
休克的治疗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主要是酸中毒 酸中毒的纠正有赖于休克的根本好转 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 休克严重者,应给予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 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 肾上腺素;苯苄胺;苄胺唑啉;多巴胺;异丙肾 上腺素;西地兰等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能量不足和代谢性酸中毒 乏氧代谢致乳酸和丙酮酸积聚,造成酸中毒
钠泵和钙泵功能异常,致细胞肿胀,继发性损害
多器官衰竭:几个脏器相继或同时受损 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肾皮质内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肾衰 心:心肌受损,局灶性坏死 肝:小叶中央坏死,肝功能衰竭 胃肠道:粘膜糜烂、出血 脑:脑水肿、脑疝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根据情况输入晶体或/和胶体溶液 出血量少,无活动性出血者,输入晶体液 出血量大,有活动性出血者,先输晶体液,后输血 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积极止血 要处理好休克和止血手术间的辨证关系
中心静脉压和补液的关系
CVP
低 低 高 酸, 高 正常
疾病举例
心梗 心包内出血、张力性气胸 创伤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烧伤、肠梗阻 胆道感染等 青霉素过敏、血清过敏 疼痛刺激、脊髓损伤 氰化物中毒、生物毒素中毒、 低血糖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一、微循环变化各种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的动因不同,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与代谢障碍,就是它们的共同规律。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与微循环凝血期。
下面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阐述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大出血、严重的创伤、烧伤与脱水。
其微循环变化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图10-1)。
(一)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此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就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与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
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就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
不同类型的休克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减少与动脉血压降低可通过窦弓反射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在大多数内毒素性休克时,内毒素可直接剌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之发生强烈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总的效应就是使外周总阻力增高与心输出量增加。
但就是不同器官血管的反应却有很大的差别。
皮肤、腹腔内脏与肾的血管,由于具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与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
结果就是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明显降低,只有少量血液经直捷通路与少数真毛细血管流入微静脉、小静脉,组织因而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
脑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少,α受体密度也低,口径可无明显变化。
各型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
各型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休克是一种临床状态,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
尽管休克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失血、感染、心脏骤停等,但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主要由血管扩张和血液分布异常引起。
血管扩张导致血管床容量增加,血液相对不足。
同时,一些病理因素如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
血液分布异常主要是指血液过多地分布在一些重要器官,而相对忽视了其他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2.组织灌注不足: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
这将导致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
3.细胞代谢紊乱:组织灌注不足和炎症反应将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细胞无法正常地进行能量代谢,产生ATP的能力下降,这将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生存。
4.炎症反应:休克时,炎症反应被激活。
炎症细胞被激活并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5.氧供需失衡: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氧供需失衡。
这将加剧细胞代谢紊乱,引发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
6.器官功能障碍:休克时,器官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心、肺、肾等重要器官。
这些器官对缺血缺氧特别敏感,容易受到损伤。
器官功能障碍将进一步加重全身缺氧和代谢紊乱。
7.应激反应:休克时,机体受到严重刺激,引发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主要是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免受损伤。
然而,过度的应激反应也会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各型休克虽然原因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复杂而相互关联的。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氧供需失衡、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应激反应是构成休克的基本环节。
了解这些共同的变化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休克的病理名词解释
休克的病理名词解释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常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无法满足身体的氧需求,导致全身各种器官功能受损。
休克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持续的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或血液循环障碍等。
它是一种临床上紧急处理的紧急状态,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休克的主要病理名词包括:1. 低血压(Hypotension):低血压是休克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液通过心脏泵送到全身各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但当患者发生休克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的受损或血容量不足,整个血流动力学系统失衡,导致血压下降。
低血压是休克时机体生理代偿机制的一部分,它进一步抑制微循环功能,加剧器官损伤。
2. 组织缺氧(Tissue Hypoxia):休克时,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各个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导致细胞氧合作用受阻,释放乳酸的速度增加。
组织缺氧是休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它是休克引起的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预负荷不足(Hypovolemia):预负荷是指心脏收到的血液容积,它决定了心脏每搏输出的血液量。
休克时,由于血容量不足,心脏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来保持正常的泵血功能。
预负荷不足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进一步加剧休克的严重程度。
4. 孤立性器官缺血(Isolated Organ Ischemia):休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得身体器官遭受不同程度的缺血。
孤立性器官缺血是休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导致受累器官功能失调。
不同的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缺氧和损伤,如肾脏、心脏、肺部和肠道等。
5. 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休克时,机体会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血管扩张、内皮功能受损等。
这个复杂的病理反应可能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作为一种危急病理状态,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一、微循环变化各种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的动因不同,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障碍,是它们的共同规律。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
下面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阐述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大出血、严重的创伤、烧伤和脱水。
其微循环变化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图10-1)。
(一)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此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
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
不同类型的休克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降低可通过窦弓反射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在大多数毒素性休克时,毒素可直接剌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之发生强烈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总的效应是使外周总阻力增高和心输出量增加。
但是不同器官血管的反应却有很大的差别。
皮肤、腹腔脏和肾的血管,由于具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
结果是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明显降低,只有少量血液经直捷通路和少数真毛细血管流入微静脉、小静脉,组织因而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
脑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少,α受体密度也低,口径可无明显变化。
冠状动脉虽然也有交感神经支配,也有α和β受体,但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却可通过心脏活动加强,代水平提高以致扩血管代产物特别是腺苷的增多而使冠状动脉扩。
交感兴奋和血容量的减少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而血管紧素Ⅱ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包括对冠状动脉的收缩作用。
此外,增多的儿茶酚胺还能剌激血小板产生更多的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而。
TXA2也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图10-1 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模式图1.正常情况⑴动静脉吻合支是关闭的。
⑵只有20%毛细血管轮流开放,有血液灌流。
⑶毛细血管开放与关闭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与收缩的调节。
2.微循环缺血期⑴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⑵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由微动脉直接流入小静脉。
⑶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不足,组织缺氧。
3.微循环淤血期⑴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动静脉吻合支仍处于开放状态,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仍很少。
⑵由于组织缺氧,组织胺、缓激肽、氢离子等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容积扩大,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很慢。
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能还有组织胺的作用),使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结果毛细血管扩淤血。
4.微循环凝血期⑴由于组织严重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壁受损害和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血液浓缩,血流淤滞;另外血凝固性升高,结果在微循环产生播散性血管凝血。
⑵由于微血栓形成,更加重组织缺氧和代障碍,细胞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⑶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
而TXA2也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还有,溶酶体水解酶-心肌抑制因子系统在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的发生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休克时,主要由于胰腺血液灌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可使胰腺外分泌细胞的溶酶体破裂而释出组织蛋白酶,后者即可分解组织蛋白而生成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 MDF)。
小分子肽MDF进入血流后,除了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以外,还能使腹腔脏的小血管收缩,从而进一步加重这些部位微循环的缺血。
本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尿量减少;因为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可以没有明显降低,而舒压有所升高,脉压减小,脉搏细速;神志清楚,烦躁不安等。
此期微循环变化具有一定的代偿意义。
皮肤和腹腔器官等小动脉收缩,既可增加外周阻力,以维持血压,又可减少这些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给;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促使组织液进入血管,以增加血浆容量;另外,动静脉吻合支开放,静脉收缩使静脉容量缩小(正常约有70%血液在静脉),可以加快和增加回心血量,也有利于血压的维持和心脑的血液供给。
但是由于大部分组织器官因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而发生缺氧,将导致休克进一步发展。
如能及早发现,积极抢救,及时补充血量,降低过剧的应激反应,可以很快改善微循环和恢复血压,阻止休克进一步恶化,而转危为安。
这时微循环变化的机理可概括如下(图10-2):(二)微循环淤血期(淤血性缺氧期)在休克的循循环缺血期,如未能及早进行抢救,改善微循环,则因组织持续而严重的缺氧,而使局部舒血管物质(如组织胺、激肽、乳酸、腺苷等)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微循环容量扩大,淤血,发展为休克微循环淤血期。
此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①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因局部酸中毒,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毛细血管大量开放,有的呈不规侧囊形扩(微血池形成),而使微循环容积扩大;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局部酸中毒耐受性较大,儿茶酚胺仍能使其收缩(组织胺还能使肝、肺等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而使微循环血流缓慢;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渗出,血流淤滞;④由于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聚集,白细胞嵌塞,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使微循环血流变慢甚至停止。
⑤由于微循环淤血,压力升高,进入微循环的动脉血更少(此时小动脉和微动脉因交感神经作用仍处于收缩状态)。
由于大量血液淤积在微循环,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输出量进一步降低,加重休克的发展。
图10-2 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机理由于上述微循环变化,虽然微循环积有大量血液,但动脉血灌流量将更加减少,病人皮肤颜色由苍白而逐渐发绀,特别是口辰和指端。
因为静脉回流量和心输出量更加减少,病人静脉萎陷,充盈缓慢;动脉压明显降低,脉压小,脉细速;心脑因血液供给不足,ATP 生成减少,而表现为心收缩力减弱(心音低),表情淡漠或神志不清。
严重的可发生心、肾、肺功能衰竭。
这是休克的危急状态,应立即抢救,补液,解除小血管痉挛,给氧,纠正酸中毒,以疏通微循环和防止播散性血管凝血。
这时微循环变化的机理可概括如下(图10-3):图10-3 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机理(三)微循环凝血期(播散性血管凝血)从微循环的淤血期发展为微循环凝血期是休克恶化的表现。
其特点是:在微循环淤血的基础上,于微循环(特别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微静脉、小静脉)有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并常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组织细胞因严重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
播散性血管凝血与休克的联系极为密切。
关于播散性血管凝血引起的病理变化以及它如何引起休克或加重休克的发展,已在《播散性血管凝血》一章讨论过了,这里再概要地归纳一下休克如何引起播散性血管凝血。
1.应激反应使血液凝固性升高。
致休克的动因(如创伤、烧伤、出血等)和休克本身都是一种强烈的剌激,可引起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加强,使血液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加强,为凝血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凝血因子的释放和激活。
有的致休克动因(如创伤、烧伤等)本身就能使凝血因子释放和激活。
例如,受损伤的组织可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素,起动外源性凝血过程;大面积烧伤使大量红细胞破坏,红细胞膜的磷脂和红细胞破坏释出的ADP,促进凝血过程。
3.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局部组织胺、激肽、乳酸等增多。
这些物质一方面引起毛细血管扩淤血,通透性升高,血流缓慢,血液浓缩红细胞粘滞性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损害毛细血管皮细胞,暴露胶元,激活凝血因子Ⅻ和使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4.缺氧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不能及时清除凝血酶元酶、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结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而发生播散性血管凝血(图10-4)。
图10-4 创伤性休克引起播散性血管凝血的机理应当指出,在不同类型的休克,播散性血管凝血形成的早晚可不相同。
例如,在烧伤性和创伤性休克时,由于有大量的组织破坏,感染中毒性休克时,由于毒素对血管皮的直接损伤,因而都可较早地发生播散性血管凝血,而在失血性休克等,则播散性血管凝血发生较晚。
播散性血管凝血一旦发生,将使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休克病情进一步恶化,这是因为:①广泛的微血管阻塞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②凝血物质消耗、继发纤溶的激活等因素引起出血,从而使血容量减少;③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和其裂解产物等都能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因而使来自肠道的毒素不能被充分清除。
由于播散性血管凝血的发生和微循环淤血的不断加重,由于血压降低所致的全身微循环灌流量的严重不足,全身性的缺氧和酸中毒也将愈益严重;严重的酸中毒又可使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出的溶酶体酶(如蛋白水解酶等)和某些休克动因(如毒素等)都可使细胞发生严重的乃至不可逆的损害,从而使包括心、脑在的各重要器官的机能代障碍也更加严重(详后),这样就给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故本期又称休克难治期。
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血液的流变性、凝固性、血液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粘弹性以及心血管的粘弹性和变形的科学。
物体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能流动或变形的特性,称为该物体流变性。
一切流体在一定外力作用下,都具有流动性,但流动的难易,则主要取决于流体部对于流动起阻抗作用的分子之间和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即流体的粘度)。
例如,水的粘度低,容易流动,即流度大;血液的粘度大(红为蒸馏水的4-5倍),不易流动,即流度小。
由于流体的流动是以物体的变形为基础,所以流体的粘度是映流体流变性的重要指标。
血液是由水、无机盐、蛋白质、脂类、糖等大小分子所组成的混合液,其中还悬浮着大量具有可塑性的红细胞,所以血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悬浊液。
因此能够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主要有:血细胞压积(血液粘度随血细胞的压积增加而升高)、血细胞的分散程度(血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血液粘度较低;红细胞或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的可塑性(红细胞可塑性降低,不易变形,血液粘度增加)、血浆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血浆粘度大小与其所含蛋白质、脂类、糖等的浓度呈正比)、血管壁平滑度(血管皮受损、变形,流经的血液粘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