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精选名师论文展示 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地球与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地球”一、设计思路
本模块讨论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地球与地图”部分。每课时分为三个专题,其中的第一个专题均为课标解读,另外两个专题为相关内容的课例分析,即,课标的实践解读。
二、现场拍摄人员
主持人:甄鸿启(山东省省教研员)
专家:高俊昌(人教社编审,参加课标修订)
专题一:地球部分课标概况解读
1.课程标准为“地球”内容制定的目标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因此需要用“有关”来加以限定。究竟选取哪些知识才能达到这一学习目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第一,在1~6年级的《科学》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第二,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于人类生存的星球,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但认识的角度可以想象为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因此只是宏观的认识。因循这一思路,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第三,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另一目的是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基础。因此,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后面的地理学习所必须的,既没有必要系统,也没有必要深入。
综合来看,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无论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于7~9年级的地理学习,认识地球的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地球的运动包括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综合作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活动。因此,对于地球运动的学习目标应该延伸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实用价值,突出了“人地关系”。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球仪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全貌,于是,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认识和研究地球概貌。因此,对于地球仪的学习应本着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使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中能利用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利用地球仪,关键是认识经纬网,前提是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
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的科学。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引发学习兴趣。利用地球仪,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一些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有关“地球”的课程标准?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在1~6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更何况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地球的形状。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是球体时,没有必要转着弯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然而,我们有理由要求学生认识,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结论,在今天来看很容易得出,可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却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一点看,
本条“标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把重点放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上,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对自然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一定历史时期的认识水平受科学技术水平和所积累的知识、思想的限制。本条“标准”将学习重心落在“过程”,即重在讲历史;行为动词为“了解”,要求较为简略。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要求通过在“认识”史上具有重大阶段性意义或突破性意义的事例,简略勾画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历史线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从而实现其教学目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1~6年级也已学过,到了7~9年级,学习此内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由于地球太大,很难用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物体作比较说明地球的大小,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会进一步要求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其实,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之间的差别,与庞大的地球相比,是很微小的,在地球仪上,这种差别就很难表示出来了。对于7~9年级的学生,没有必要作此深入学习。很明显,本条及上一条“标准”不提倡这样做。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运动虽然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但是,与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又具有很大的弹性。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等被看作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1~6年级已经学过了;第二,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要求通过模拟演示使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演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即让学生在自己参与演示的过程中,获得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由于多年的商业开发,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演示地球自转、公转的学具,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学具。同时,很多地理老师摸索出因地制宜的、即兴的演示地球运动的方法,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简要列出学生扮演地球演示地球公转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和主要过程。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理解地球上多种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难点。本条“标准”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必要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降低难度。其一,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且还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其二,对于有哪些地理现象也没有作明确的要求。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地理现象说明。第四,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哪些地理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更为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分别能用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地理现象,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现象,但是,学生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区时间差异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解决这个难题不妨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日出,有的地方日落,或者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至于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形状等方面,一般不要求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