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读书笔记

姓名:包永凯

学号:135052204一.综述

博弈论通常是指非合作博弈论,它是一种方法论,它的特征是:人们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不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它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在其命运取决于他人的行为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因此在数学、经济学、社会分析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它的创立者约翰•纳什也因此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针对人类行为提出了许多假设,他的这些假设为人们寻求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对这一理论更深层次的思考。之所以对博弈论进行哲学分析,究其原因,是希望哲学能够重新回到一种实验的姿态上去,能够来重新接纳一些人们通常不认为是哲学问题的问题,把它们这些问题都纳入哲学来考虑。以促动学科之间的互相反思。

博弈论研究的主题是:理性人的互动行为。博弈论作为一种解释力非常强的理论有三个基本假定: 1 、理性人假定; 2 、利益相关性假定; 3 、每个人是理性的是所有参与者的公共知识。博弈论是一门数学,这是博弈论的学科特点。主要有三种博弈:零和博弈;变和博弈;常和博弈。对于任何一个博弈来说,都有一个均衡点,也就是那什均衡,那什均衡是博弈的解。

二.经典语录

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

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诚意或者太过贪婪,就可能闹到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糟糕情况,造成企业之间的双输。

2.智猪博弈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可以更清

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智猪博弈”给了竞争中的弱者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搭便车”现象。

3.田忌赛马

说的是齐威王与大将田忌各出三匹马,一对一比赛三场,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胺给田忌出主意,让最差的马去与齐威王最快的马比,而让最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次优的马,让次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最差的马,这样便以2:0,取胜。

4. 一元面钞的价格悖论

耶鲁大学教授马丁.舒比克设计了一个陷阱游戏:在课堂上,老师拍卖一张1元钞票,请大家给这张开价,每次叫价以10分为单位;出价最高者将获得这种1元钞票,但出价最高和出价次高者都要向拍卖人支付相当于出价数目的费用。结果,这1元钞票的价格一路飙生,直到终于有人认识到此博弈的无上限性发出惊呼,大家才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拍卖最终落槌。实际上,我们假设目前的最高价格是A出60分,而B出50分,如果就此停止,那么A将获得盈利40分,而B将损失50分;显然,B继续出价70分,如果拍卖落槌,B将获得30分,而A将损失60分;这样的过程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远远超过1元的面额。因为,假如A出价10元,而B出价10.1元,此时如果A不继续出价10.2元,那么,A 将损失10元;而如果出价10.2元获胜,损失将减少为9.2元。这样的循环会无穷下去,直到掏光除最后胜者外其他人口袋里所有的钱财。为什么会如此循环下去呢?关键是上面参与人的拍卖行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双方的理性。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某种策略就可以使拍卖在掏光口袋里的前之前停止。我们假设,现有A、B两人的口袋的钱都是2.5元;现在我们运用后向归纳法,如果A喊价2.5元,从而赢得1元钞票,但他却亏了1.5元;而如果他喊价2.4元,B只有喊价2.5元才可以取胜。由于多花1元来获得1元是不合算的,因此当B地喊价在1.5

元及以下时,A只要喊价2.4元就可以取得胜利。同样,A如果喊价2.3元也行得通,因为B还是不可能在2.4元处取胜,A一定会继续叫价2.5元进行反击;因此,要击败A的2.3元喊价,B也一定要出价2.5元;也就是说,2.3元的喊价将足以击败1.5元及以下的喊价。同样的推理,2.2元、2.1元一直到1.6元的叫价都可以取胜。也就是说,如果A喊价1.6元,理性的B将遇见到A不会放弃,非要等到价位升到2.5元不可;因为,既然已经损失了1.6元,再花90分获得1元是合算的。上面的分析表明,第一个叫价1.6元的人将胜出,因为这一叫价建立了一个承诺或威胁上面的分析也表明,1.5元可以击败60分及以下的叫价;而且,进一步的分析,只要出价70分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一旦叫价70分,那么他一路坚持到1.6元就是合算的;在这种情况下,60分及以下的对手就会觉得跟进是不合算的可见,在这个博弈中,只要预算是共同知识,即使预算是不同的,只要有人叫价到70分,这场拍卖就会结束。

三.书评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是关于包含相互依存情况中理性行为的研究。这有两个要点:一是相互依存,即博弈中的任何局中人都受到其他局中人行为的影响,他的行为也将影响到其他局中人。二是理性行为,这种理性也是指局中人试图实施自己的最大化行为,而并不考虑是否会损害其他局中人;而且,我们假设,理性的局中人不会持续地犯相同的错误。考虑到这样两点,博弈中的局中人的决策必定建立在预测其他局中人的反应之上,并把自己置身于其他局中人的位置预测其他局中人的行动,在决定自己的最佳行动;因此,在博弈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尽管博弈论是一门新的学科,但事实上,博弈思维早已成为经济学乃至政界、商界以及日常生活的基本思维方式;而且,目前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大学,博弈论都成为了热门课程,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事实上,我们微观经济学中已经广泛涉及这一问题了,如寡头模型;而且,博弈工具正成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析工具之一。但什么是博弈思维呢?凯恩斯曾经有一段话对当时的股市与选美进行比较:“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作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参加者从100 张照片当中挑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答案最接近全体参加者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的平均答案,谁就最能获奖;因此,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这些其他参加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们必须作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凯恩斯所讲的就是博弈思维。实际上,博弈也往往带来很多非理性的后果,如金融泡沫、各种经济风潮都是这种预期效应强化的结果。

虽然博弈论表面上显得枯燥无味,但是,其中蕴含着思想性,逻辑性是无与伦比的。他就像一个黑洞,深深的吸引着我。我希望我能更近一步的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