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课程教学设计

知识文章: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课程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孩子们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
而《大熊猫》作为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既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又能够激发孩子对自然界动植物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大熊猫》这本书,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以期激发幼儿对阅读的热爱。
二、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探索熊猫的奇妙世界2. 课程目标:- 通过故事内容,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好奇心,激发对动物保护的关注。
- 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情境营造- 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打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小角落,摆放大熊猫的图片、模型等,让孩子感受大熊猫的神奇魅力。
2. 导入活动- 讲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激发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
-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让孩子们对大熊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阅读活动-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大熊猫》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引发对故事的关注和思考。
- 请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发表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4. 创造活动-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手工制作材料,引导他们制作大熊猫的手工,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5. 游戏活动- 设计大熊猫相关的游戏,如模拟大熊猫觅食、爬树等情节的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
6. 结语-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多多阅读,多多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课程安排,我们将能够真正地引发幼儿对大熊猫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将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总结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阅读《大熊猫》的课程教学设计,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详细的教学步骤,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思路。
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重要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动物都比较感兴趣,也有机会接触和理解一些动物,但因为地理位置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能亲眼见到大熊猫,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本课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理解相关大熊猫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但使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记字方法和阅读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和自主学习的水平。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理解更多相关大熊猫的知识,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模仿课文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难点: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大熊猫饰品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课文《大熊猫》。
(板书课题)1、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2、引入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更好地理解一下大熊猫吧。
(1)师范读课文。
(孩子们,听完了课文,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大熊猫了?那么下面你们就带着喜爱的感情认真地读读课文吧。
)(2)生自由读课文。
阅读要求: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2、师简单介绍:在这么多动物当中,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不但我们喜欢大熊猫,而且它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呢,所以大熊猫也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出使各国。
如我国曾先后9次分别向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这些大熊猫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极大的待遇,住在为它们专门修建的熊猫馆。
《大熊猫》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

《大熊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准备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准备一些环保主题的讨论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特点。
知识讲解(20分钟)
向学生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环境。
绘画活动(30分钟)
让学生利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大熊猫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讨论和反思(4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保主题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和其他动物。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大熊猫。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保护大熊猫,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掌握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3)学会观察、记录和分享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1)准备大熊猫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2)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分工。
(3)准备观察记录表、讨论记录表等。
2. 学生:(1)提前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大熊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学生互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知识。
3.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三)实践活动1. 观察与记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观察记录表。
2.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面临的威胁,探讨保护措施。
3. 角色扮演:(1)学生扮演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游客等角色,模拟大熊猫保护场景。
(2)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大熊猫》教案范文

《大熊猫》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大熊猫保护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3)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大熊猫保护现状的相关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
2. 教材:相关大熊猫的教材或阅读材料。
3. 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访谈等。
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教学新课:(1)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描述。
3. 实践环节:(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大熊猫保护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2)学生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大熊猫的画作,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 参与家庭环保活动,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熊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现状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大熊猫保护的实践活动。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
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探讨大熊猫的食性,了解它们以竹子为主食的原因。
分析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和活动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态意义和保护措施的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比较: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比较其与其他动物的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进行观察记录。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特征介绍: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生活习性探讨:分析大熊猫的食性选择和栖息地选择,解释其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对其生存的影响。
4. 保护现状讨论: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其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探讨了其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2023年《大熊猫》教案_1

2023年《大熊猫》教案2023年《大熊猫》教案1设计意图: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
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
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活动准备:《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活动过程:一、引入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出现问题情境)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2、欣赏动画片3、理解故事(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三、观看幻灯、讨论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二册《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会认识几个认读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习性和特点,懂得爱护大熊猫及其他动物,增强保护珍惜动物意识.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教学生认读_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1,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
2,生字卡片.
3,熊猫白描图.
4,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奇的动物吧! 小朋友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熊猫)让我们大声地跟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大熊猫什么?。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竖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准备:课件、熊猫头饰教学过程: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动物掠影》。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
(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
(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你能自己读课文吗?(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拿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大胆猜一猜等方法)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2、读一读,画一画,变画面为语言。
在认读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画出大熊猫的形体。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改成“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熊猫,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样子。
(再通过“画面”体味语言从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谁愿意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激发学生表现欲,引导学会自评、互评。
)3、读一读,演一演,摹动作促体验引读—比较。
大熊猫真可爱,它小的时候与长大以后可不大一样,请你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细读—感悟。
学生反复细读,悟出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就变得懒洋洋了。
《大熊猫》教案

《大熊猫》教案《大熊猫》教案1一、导入新课师: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生:我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
生:我喜欢南极的企鹅。
生: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七八名学生发言,其他内容略)师: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生:活泼可爱的动物。
生: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生:它走路懒洋洋的。
生:它最爱吃竹子。
生:大熊猫会爬树。
(学生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师: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
老师这里有一张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
(教师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学生纷纷举手,结合图片谈对大熊猫新的认识)师: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新课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词作适当标注。
(学生阅读课文)师: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生:"憨态可掬"的"憨"。
生:"笨拙"的"拙"。
生:"濒危"的"濒"。
生:"璀璨"二字和"繁衍"的"衍"。
师:大家听完后能否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评价一下。
生:我认为这些字词很重要。
我们不仅要掌握它们的读音,还要理解其意思。
生:王林读错一个字,"笨拙"的"拙"应读"Zhuō"而非"Zhuó"。
2023年《大熊猫》教案

2023年《大熊猫》教案2023年《大熊猫》教案1【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大熊猫,激趣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2.教师介绍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捕捉信息,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三、教师点拨,指导习作。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
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
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
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
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
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
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
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在描写时一定要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__怎样组合。
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__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饮食习性等。
2.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生态特点等。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大熊猫的保护级别、保护措施、保护机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机构的运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大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措施,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
3. 报告法:学生代表进行大熊猫保护现状的报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相关阅读材料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小组讨论工具:纸张、笔、便签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栖息地、生态特点等。
3. 教学展开:分组讨论:让学生观看大熊猫的视频,观察并记录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大熊猫的保护措施,进行报告和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果评价:评估学生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专题。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以及分布情况,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使学生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态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吗?”2.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熊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大熊猫保护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大熊猫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2. 大熊猫保护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要点:大熊猫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大熊猫保护的具体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简介(1)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基本信息。
(2)讲述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及其分布。
2. 大熊猫的特点(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分析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大熊猫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措施。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调查访问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回答问题: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2)分析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保护大熊猫的方法。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制作大熊猫的手工作品,提高动手能力。
(2)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周围人群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熊猫的保护重要性。
《大熊猫》教案精选

《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多样性第一节《大熊猫》。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掌握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
细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保护意义和保护措施进行讲解。
细节:结合PPT课件,教师详细讲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大熊猫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细节:播放大熊猫生活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观后感。
5. 例题讲解:讲解与大熊猫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大熊猫相关的练习题。
细节: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意义的认识。
2. 答案:(1)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山区,以竹子为主食,具有夜行性和独居习性。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文化价值,保护大熊猫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_1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大熊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贴大熊猫、画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
2、用描写大熊猫外部特征的句子仿照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通过贴大熊猫、画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
教学难点:用描写大熊猫外部特征的句子仿照说话,写话。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朗读、词语卡片、题卡、奖励贴画。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身穿黑白袍子,脚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色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一种动物,它是?(大熊猫)。
2、板书课题: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学生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听录音、看录相。
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等会老师要提问。
学生听完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学生读课文。
三、拼图游戏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小组内认读词语,再把词语卡片翻过来,看一看,它是熊猫的那一部分,然后,贴到纸上。
2、在小组内读词语比赛,看那组最快。
3、说一说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四、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起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说一说大熊猫长的什么样?五、画大熊猫1、指导学生画大熊猫。
先描大熊猫的轮廓,再给大熊猫涂色。
2、指导学生画画。
六、模仿说话1、小兔子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句子说出小兔子的样子。
小兔子的身子毛茸茸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全身都是白色,它头上长着一对长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红眼睛,它最爱吃萝卜,我真喜欢小兔子呀!指导学生说一遍。
2、小猫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句子说出小猫的样子。
小猫的身子毛茸茸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全身都是黑色,它头上长着一对尖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睛,它最爱吃小鱼,我真喜欢小猫呀!指导学生说一遍。
2023年《大熊猫》教学设计2我教完《大熊猫》一课后,反思如下:一、猜谜导入。
在导入时,我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具准备: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照片:点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熊猫》。
(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指读课文。
2.范读,学生听读并进行评价。
3.学生初步试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2)在认字表、写字表中找出来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能说出优点缺点和不足。
并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1.同桌互读、互评;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声音宏亮。
师: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小老师教生字。
3.交流识字好方法:用拼音识字、利用查字表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等。
4.小组验读,互相检验正误。
5.小组朗读竞赛。
提出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6.朗读汇报:咱们比一比谁是“朗读冠军”,指名朗读,学生听后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
点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这样由两个人的合作逐步到四个人的合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环节紧凑而有效。
同时也会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课文1.关于大熊猫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绍课文中的,还可以把你从网上、书上、电视上收集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1)小时侯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不爱活动。
图片展示:(2)喜欢圆形的东西;喜欢玩水,经常在水里嬉戏。
图片展示:(3)性格温柔,能精心保护自己的孩子;大熊猫生双胞胎很少见。
图片展示:2.师:大家看录像,刚出生的小熊猫多可爱!可见,熊猫妈妈要养活小熊猫多不容易呀!也正是这个原因,大熊猫才会成为国家保护的珍奇动物,为此我国在甘肃、四川一带建立了“卧龙保护区”,并发起了保护大熊猫的倡议,大家看,这是老师写的一份“关于保护大熊猫”的倡仪书。
(出示并朗读)同学们,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和平的使者,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咱们要热爱它、保护它、珍惜它!3.读读课文,能把你喜爱大熊猫的感情读出来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出示填空练习,检查阅读效果:(1)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毛茸茸胖乎乎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大熊猫身上有许多令人喜爱的地方,请你说一说,大熊猫什么地方最令你喜欢?大熊猫的身子(),尾巴(),皮毛(),头和身子(),头上长着()。
它小的时候(),长大以后(),你去逗它(),它最爱吃(),我真喜欢大熊猫呀!点评:本环节安排的“展示台”,除了展示从课文中了解到的知识,还展示了从课外搜集的小知识和图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并通过看录像,使他们了解到大熊猫繁殖能力差,目前濒临灭绝,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产生了保护大熊猫的情感。
(四)识字教学1.课文中的字都认识了吗?谁愿意读这些词?(学生自愿站起来读词。
)大熊猫、许多、爪子、动物、睁眼、胖乎乎、黑眼圈、时候、短小、爬上爬下、耳朵2.请挑出你认为难的字再读几遍。
3.摆字卡,一边摆一边读。
4.游戏复习:下面我们玩一个“识字冠军”的游戏:(1)挑字游戏:比比谁能快速挑出这个字。
师出示:“报”,请你挑出这个字?询问挑字快的孩子:你为什么挑得这么快?(因为跟手有关。
)师:你真是会思考的好孩子,能根据字的规律掌握生字。
(2)猜谜语举字卡:师:锄禾日当午,(香)(3)做动作猜字:师:这个动作很小,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做动作:睁开眼睛(睁)(4)反口令游戏:反口令就是挑出意思相反的字:白(举“黑”字)瘦(举“胖”字)长(举“短”字)5.收字卡:一边收一边读。
6.同学进行评价:选出“识字冠军”。
点评:通过“识字冠军“的游戏,采用了多种新奇有趣的复习形式,使孩子们在游戏中记忆生字,及时复习巩固了生字,减少了遗忘。
同时孩子们大胆想象、发散思维,积极性很高。
找到属于自己识字的小窍门、好方法。
(五)指导写字1.找到写字表,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你能记住哪个,它们每一笔都是什么笔画,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学生自由观察)2.小组讨论:想一想怎样快速记住这个字,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无误?(学生小组讨论。
)3.看老师范写,然后模仿老师的写法,在空中进行书空练习。
(学生说难字,教师范写,学生进行书空练习。
)4.在书中把生字轻轻的描一描,或者在写字本上描红,然后在作业本上写两个字。
(学生书写。
)5.评一评:看谁写的最好?6.写作业。
点评:孩子写字的基础打得牢不牢,关键是指导书写环节好不好。
有了写字“五部曲”,学生经过看、想、仿、描、评,使孩子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写的字好在哪儿,哪儿还需要改进。
能及时查漏补缺,做到真正会写这个字。
三、布置作业1.我会画:画一张大熊猫的画。
2.我会读:读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文章。
3.我会写:写一写学完这篇课文你的想法。
点评:布置的作业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板书设计:大熊猫大熊猫许多爪子动物睁眼黑眼圈时候短小爬上爬下耳朵胖乎乎红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要求:1,教学生认读15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4,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1,教学生认读15个生字.2,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可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可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课文中又安排了15个要求能认的字和8个要求会写的字.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课外学习融合到一起,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大熊猫的习性,掌握大熊猫的特征.教具准备:1,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2,生字卡片.3,熊猫白描图.4,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奇的动物吧!1,(放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2,小朋友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熊猫)让我们大声地跟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刚才看了大熊猫的录像,你们觉得大熊猫可爱吗?下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的29页,读一读《大熊猫》,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生:请拼音朋友帮忙.请老师,小朋友帮忙.在生字表中找一找.猜一猜等方式.师:这些都是解决困难的好方法,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不认识的字.师:刚才我听有的小朋友读得又准确又响亮,棒极了!让我们听听你的同桌怎样读?如果他读得好可以夸夸他,如果他遇到困难,你应该帮助他.(2)同桌互相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大熊猫什么?(3)小朋友你认为哪一段或者整篇课文读得好,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小朋友读得既流利又有感情,我也想试一试,读给你们听,行吗?(4)老师范读课文.师:大熊猫这么可爱,你能准确说出他的外形特征吗?(5)指明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然后交流.师:大熊猫不仅模样逗人,而且生活习性也特别有意思,赶紧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怎么说的?(6)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然后交流.师:大熊猫说:"既然小朋友们对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的这么清楚,我还想给你们介绍几个生字朋友,好吗?2,认识生字(1)拿出自己的字卡,四人一组学习生字,看看哪一组学字的方法多,记字的方法好.师:刚才有的组的小朋友识字的方法不仅多,而且还很巧妙.谁愿意做一个出色的小老师来领着大家读一读.(2)小老师领读生字.师:大熊猫觉得你们的生字读得不错,它建议我们班举行一场击鼓传花的识字比赛,小朋友有信心吗?游戏规则:我请一名学生背对大家敲鼓,当鼓声一响的时候,前面的小朋友迅速地向后传小花,鼓声一停,小花的主人就读出我指的生字.读对的,就可以把小花装在自己的成长袋里!(3)游戏:击鼓传花识字.三,小组合作,拓展思维1,大熊猫这么可爱,你还了解到它什么知识了?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照片,书上或网上下载的有关知识),都带来了吗?2,请大家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一下.3,小组代表介绍交流成果.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那么多课外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四,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那么可爱,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护它,不伤害它.)最后请拿出你的水彩笔,画一画,描一描大熊猫的样子吧!板书设计:大熊猫(外形特征)胖乎短黑圈熊物最(生活习性)候爬爪抱睁(食物特点)香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竖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准备:课件、熊猫头饰教学过程: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动物掠影》。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
(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
(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你能自己读课文吗?(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拿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大胆猜一猜等方法)·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