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剩余价值学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不等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而是资本家从中占据了一部分,这部分被称为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的本质是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劳动者只能卖出自己的劳动力,从而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为工人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工人阶级的斗争,剥削关系可以被逐步消灭,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社会进步。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
它们
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指导。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之一,也是世界上产生最为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变化、矛盾存在和解决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对抗和斗争引起的;事物的发展既是量变的连续性,也是质变的突变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的推动。
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人类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原理包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远景。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通过国家代表人民集体所有和管理,确保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二。
它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并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远景和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差别、私有制和国家形式。
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意味着人类的彻底解放和社会的最高发展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国际性和科学性的思想体系。
它具有国际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和规律,能够指导各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体现在其对全球革命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和联合的价值重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坚持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追求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简述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简述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4.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
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5.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
密不可分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
(3)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
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4)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
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题库(有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基础知识主观题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基本含崽是:第一、我国法律对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类、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等,都平等地普遍地适用;第二、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对于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司法提供平等的保障;笫三、不允许任何公民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杈9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
(1)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在刑法学中,通常把犯罪客体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危害行为。危害行为分为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积极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在有能力履行该义务的情况下,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该义务,进而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危害结果;第三、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性的联系。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专门机关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由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但在司法活动中不能关门办案,而要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司法制度建设和司法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理论学习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理论学习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理论学习总结一、绪论近期,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系统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对于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以及规范实践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其形成与发展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实践经验以及他们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探索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
通过对这些历史渊源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石,它关注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劳动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些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支撑,对于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四、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唯物论与唯心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辩证关系。
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论则强调意识决定物质。
通过对两者的辩证统一的学习,我认识到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复杂而又密切的。
在现实世界中,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正确把握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五、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结果。
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体系,它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对于解释社会现象、揭示社会规律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私有制的产生和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革命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解决办法。
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者揭示出了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斗争推动的。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内部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变化实现统一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研究社会现象和阶级斗争的规律,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三、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剩余价值则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维持生活所需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剥削的产物,是资本家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掠夺。
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矛盾,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等方面。
这些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运用其中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提供科学的指引和借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Company Logo
一、民主运动、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学说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
3.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 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 社会实践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发生后,工人运动取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成为 社会运动的主流。 教训: 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因此,创立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就成为时代 迫切的需要。
二、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思想来源: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法国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 在阶级斗争学说方面,主要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所作的经济分析的方法和观点 ,以及法国历史学家梯也尔、米涅、基佐等人的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吸收了上述有关阶级斗争的历史知识、经济分析观 点,和有关国家机关、暴力的作用等大体上正确的思想,而摒弃、批 判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恐惧、厌恶的阶级局限 性,把阶级斗争的理论、国家与暴力的作用的理论放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国家学说。
二、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思想来源:
(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系列政治观点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想社会 主义者,哲学家 ,作家。 康帕内拉1622年在狱中写成《太阳城》一书,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空想 社会主义著作。他在书中描绘出一个根本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 新型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 ,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 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称为太阳)及其助手;教育与生产相联系 ,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一设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 者有一定的影响。 他曾写下这样的光辉诗句;“我降生是为了击破恶习,诡辩、伪善、残 暴行为„„我到世界上来是为了击溃无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革命性理论体系,它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几个方面。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的进程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全面把握,强调对事物内部矛盾的认识和把握。
此外,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深刻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剥削性的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最后,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的彻底改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重要内容。
这
两个理论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之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
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和矛盾运动。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同一斗争等基本原理。
通过辩证法的运用,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认识到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现象及其演变过程。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强
调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现象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变革的动力,揭示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和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各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事物的辩证观察和历史的唯物解释,强调社
会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揭示。
通过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演化过程,为实践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两个基本理论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分析社会现象和指导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在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完备而严整的革命学说,它包括三个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
人们怎样去看世界,.这是世界观。
用这种根本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是方法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2、哲学和各门具体学科的关系:哲学是以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的,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的科学,它需要从各门学科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但不能消除于各门科学之中;另一方面,哲学为各门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各门学科与指导作用,但不能用哲学代替各门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对于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凡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认为世界原本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
凡是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认为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一切哲学都不可能超出这两个派别之外,任何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反应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以被认知的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这是可知论。
但也与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世界万物是否发展、如何发展、为何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税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把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2.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
这个革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首当其冲的是解决社会历史观的问题。
因为不论是认识论还是辩证法在他们以前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而社会历史观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没有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就不能有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
只有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不仅使认识论和辩证法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科学的完整的新世界观的问世成为可能。
其次,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最后,他们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深刻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预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使对人类社会的预测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实现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多个方面。
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观进行复习,并对其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国际关系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是在对国际关系形态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国际关系的原则、观点和政策,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出发的。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核心内容包括国际阶级斗争、帝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重要理论观点。
国际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核心概念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各个社会经济阶级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经济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必然在国际关系中得到体现。
帝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斗争,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动力。
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核心原则之一,它主张各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共同的斗争,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
国际主义认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利益应该服从人类整体利益,国际关系应该以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揭示了国际关系背后的经济根源和阶级矛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冲突和合作的本质。
其次,它倡导了国际主义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此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还为我们塑造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的当代价值在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地区稳定。
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多极化背景下,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国际挑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考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B、本质的可知性C、发展的规律性D、客观实在性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B)。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及答案(卷六)1、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A)。
A、物质生产发展史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史C、理性思维发展史D、思想关系发展史2、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D)。
A、社会的上层建筑B、人口因素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3、社会形态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经济基础是(D)。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面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历史的原动力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7、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C、科学技术D、精神文明8、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9、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C)。
A、复杂劳动决定的B、具体劳动决定的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抽象劳动决定的10、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B)。
A、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C、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D、两种不同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1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D)。
A、等价交换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1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D)。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学说,是关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基础、经济基础和历史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辩证法的运用,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的进程是由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的。
这些哲学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想等内容,为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不同社会形态的出现和消亡都是由阶级斗争所导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社会的主要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促使的,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这些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经济基础和历史基础,这些基础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说。
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于指导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哲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为基础的,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思想,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社会的变革是由社会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所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延伸。
在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被应用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包含着矛盾和对立统一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被应用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创造力。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人民的努力和创造,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倡导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管理。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认为,只有通过生产力的解放,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原则,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市场化、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体制等。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国际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世界范围内的事业,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社会主义马克思哲学倡导国际主义精神,强调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1、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2、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5、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40年代)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是(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实践性)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0、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是(辩证法思想)1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相混淆)16、”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相对性)17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一维性)18、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9、物质和运动鞋关系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1、《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要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朴素辩证法观点)22、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2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参加社会实践)24、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的,这是一种(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25、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作用和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2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9、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30、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31、(乐极生悲,苦尽甘来)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3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答案: A22002年,英国路透社评选“千年伟人”,马克思排第几位?()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 B3下列哪个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C、法国二月革命D、宪章运动正确答案: D42005年,英国BBC举办“古今伟大哲学家”调查,下列哪位人物位居榜首?()A、恩格斯B、柏拉图C、马克思D、黑格尔正确答案: C5历史上最早的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发生在什么地方?()A、西欧B、东欧C、非洲D、美洲正确答案: A6毛泽东当年写信给新民协会会员罗章龙的信强调改造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很重要。
()正确答案:√7马克思主义一词在马克思生前就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代表流行起来。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二)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谁?()A、李大钊B、陈独秀C、周恩来D、毛泽东正确答案: D2谁第一次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正确答案: B3李大钊在什么地方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A、德国B、法国C、日本D、俄国正确答案: C4毛泽东在哪一年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A、1927B、1929C、1938D、1941正确答案: C5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有其他流派主义传入中国。
()正确答案:√61899年,万国公报上第一次提到“马克思”。
()正确答案:×7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一书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不需要学习的。
()正确答案:×8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三)1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做出了三个选择,这三个选择对应了三大转折并最终形成两大成果,请问这三个选择不包括()。
A、制度选择B、道路选择C、模式选择D、方针选择正确答案: D2下列哪个选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 B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奠定于哪个时期?()A、1921年到1945年B、1919年到1935年C、1921年到1979年D、1945年到1979年正确答案: B4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全党共识的是在()。
A、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B、1935年遵义会议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D、延安整风运动正确答案: D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内容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正确答案:×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一样的。
()正确答案:√7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四)1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其国际条件是下列哪个事件的来临?()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D、苏联解体正确答案: B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创造性发展。
正确答案:√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正确答案:×4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五)61毛泽东读书方法的“四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多读B、多写C、多想D、多背正确答案: D2毛泽东认为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A、赚钱B、夫妻关系C、吃饭D、GDP正确答案: C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共分为几个阶段?()A、四B、三C、二D、一正确答案: A4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核心思想就是站在马列主义立场上,批判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六)4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哪一个阶段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A、萌芽B、形成C、成熟D、发展正确答案: B2毛泽东思想的思想基础不包括下列哪项?()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艰苦奋斗D、独立自主正确答案: C3下列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描述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B、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再需要毛泽东思想C、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 A4实事求是是党的的根本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5毛泽东思想的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七)1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经典文件是()。
A、《毛泽东书典》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D、《毛泽东思想万岁》正确答案: B2邓小平一生中,亲手被毛泽东打倒几次?()A、四B、三C、二D、一正确答案: C3美国PRI调查发现在美国最著名的中国人是()。
A、成龙B、李小龙C、毛泽东D、孔子正确答案: A在如何认识和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曾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即“两个凡是”倾向和“自由化”倾向,请问它们发生在什么时期?()A、遵义会议之后B、延安整风运动后C、六届六中全会后D、文化大革命后正确答案: D5毛泽东对中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犯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正确答案:√6自由化的倾向是无限放大了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八)2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什么时候制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B、1978年党的十二大C、1987年党的十三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确答案: C2邓小平在治理国家方面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什么?()A、主席B、副主席C、总理D、副总理正确答案: D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C、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D、列强瓜分的被动弱国正确答案: A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
()正确答案:×5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独特经历使邓小平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九)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党在反对“非典”危机的斗争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C、我国在新世纪和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答案: D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正确答案: B3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发展观是以什么为核心的?()A、经济增长B、综合发展C、可持续发展D、人类发展正确答案: D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没有被写进党章。
()正确答案:×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6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十)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哪一年提出的?()A、1927B、1937C、1938D、1941正确答案: C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哪一年重新确立的?()A、1958B、1966C、1972D、1978正确答案: D3中央党校的校训是()。
A、实事求是B、紧密联系群众C、自我批评D、理论联系实践正确答案: A4人民公社运动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6江泽民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即解放思想。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十)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哪一年提出的?()A、1927B、1937C、1938D、1941正确答案: C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哪一年重新确立的?()A、1958B、1966C、1972D、1978正确答案: D3中央党校的校训是()。
A、实事求是B、紧密联系群众C、自我批评D、理论联系实践正确答案: A4人民公社运动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6江泽民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即解放思想。
()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1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A、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B、给中华民族带来发展C、阻碍中国的发展D、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中国正确答案: C2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的矛盾。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D、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正确答案: A31905年,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但清政府保持中立的战争是()。
A、日俄之战B、库尔斯克会战C、英德战争D、莫斯科战役正确答案: A4半殖民地非常重要的表现是在()。
A、主权不完整B、经济不独立C、军事力量被操纵D、政治力量被操纵正确答案: B5“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出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正确答案:√6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在1840年至1919年之间。
()正确答案:×7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且均以农民阶级为领导。
()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1八七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发动的起义不包括()。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东起义D、百色起义正确答案: D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有过()次合作。
A、1B、2C、3D、4正确答案: B3()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事件。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正确答案: C4俄国的“十月革命”发生在()。
A、1912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正确答案: B5“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的提出是在党的二大会议上。
()正确答案:×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正确答案:×7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应该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1在党的历史上,我国一共制定过()个总路线。
A、2B、4C、6D、8正确答案: B2在中国革命中,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工人阶级具有的特点?A、彻底的革命性B、便于组织C、便于思想的传播D、与农民阶级相分离正确答案: D3官僚资本主义不具有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