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复习总纲
1.【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长期大量应用四环素类,敏感菌被抑制,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被破坏,致使一些耐药菌和真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常见①真菌感染。
如鹅口疮等。
②是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即由细菌产生一种毒性较强的外毒素,引起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腹泻,导致脱水或休克,危及生命。
须立即停药,并选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2.半衰期: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t1/2=0.693/k一般是指消除半衰期。
t1/2是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个重要的药动学参数。
临床指导意义:(1)确定给药的间隔时间;(2)预测按t1/2的间隔连续给药,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为5个t1/2 ;(3)预测病人治愈停药后血中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为5个t1/23.肝药酶(非专一性酶):是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上,可促进多种脂溶性药物的转化,其中CYP450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系统是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特点:●①选择性低。
能同时催化数百种脂溶性药物的转化。
●②变异性大。
易受遗传、年龄、疾病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③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
药酶抑制药:凡能够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异烟肼、西咪替丁、保泰松等)合用时,使其他药效力增强,并可产生中毒,应减少其他药的剂量,氯霉素和苯妥英合用,可使苯妥英在肝内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4.药物的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之。
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所引起的、较严重、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
如GM(庆大霉素)引起的N性耳聋。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一)副作用(副反应):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随着用药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与防治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药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2、药效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3、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及消除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1、被动运转:是指药物借助细胞膜两侧存在的药物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以电化学势能差为驱动力,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2、主动运转:即药物从低浓度一侧跨膜向高浓度一侧的运转,又称逆流运转,上山运动。
这种运转方式的特点是:(1)消耗能量;(2)需要载体参与;(3)转运有饱和现象;(4)转运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3、首过效应:又称首关消除,其定义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有效量减少的现象。
4、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饱和性:当一个药物达到饱和以后,再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游离型药物可迅速增加,导致药物作用增强,可能发生明显的中毒反应。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抑制现象:联合用药时,不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可能发生相互竞争,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药理作用增强而出现中毒反应。
药物与内源性化合物也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性置换作用。
(3)疾病对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当血液中血浆蛋白过少,可与药物结合的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也容易发生由于游离型药物增多而中毒。
5、代谢过程(Ⅰ、Ⅱ相反应):Ⅰ相反应是氧化、还原、水解过程。
主要由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以及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血浆、肠道菌丛中的非微粒体酶催化。
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该过程在药物分子结构中暴露出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化学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易溶于水且极性高的代谢物,以利于迅速排出体外。
6、肝药酶: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简称“肝微粒体酶”,该系统中主要的酶为细胞色素P450(CYP)。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药效学和副作用等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也是临床医学和药物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药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
1.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根据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抑制剂、拮抗剂、反转剂等;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生物碱类、氨基酸类、激素类等。
掌握药物的不同分类和作用机制,对于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毒性有很大的帮助。
2.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在体内的去除过程,其速度和途径对于药物的作用和毒性会有影响。
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主要有肝脏、肾脏和肠道。
常见的药物代谢反应有氧化、还原、羟化和甲基化等。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更多药物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发生的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增强药效、减弱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等。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有药物-药
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和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等。
4.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学科。
常见的药物毒理学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畸毒性等。
掌握药物的毒理学可以更好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疗效的学科。
基于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药
物、剂量和使用时间对于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非常重要。
常见的临床药物治疗学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等。
以上是药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于学习和掌握药理学有所帮助。
药理学总复习资料
总论: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引起的初始反应。
[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药物作用引起的机体功能或形态变化。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excitation)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inhibition)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治疗病因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改善症状补充疗法/替代疗法(supplement therapy):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给予补充。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致突变(mutagenesis)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药理复习资料
药理复习资料药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医生和药剂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药理学的知识点繁多,且涉及到很多分支学科,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让人感到头疼。
那么,如何更好地复习药理学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药理复习资料及技巧。
一、药理复习资料推荐1. 《临床药理学》本书是国内一本比较经典的药理学教材,内容非常深入、详尽,能够覆盖到药理学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涉及到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内容,还介绍了药物代谢、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内容。
在药理的学科中属于较全面的资料。
2. 《国家基础药物学》本书是我国药理学界的标志性教材,也是药学专业的重点教材之一。
内容以药理学为中心,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也涉及较广。
全书内容充分、条理清晰,涉及到药物的各个方面。
3. 《药理学精选辅导资料》本书是针对药理学重点内容精选出的一些资料,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全书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于巩固药理学知识点。
二、药理复习技巧1. 定期回顾药理学知识点较多,很难一次复习全部内容,因此要定期回顾和逐步深入。
比如每个星期抽出1~2小时的时间,将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到最后的复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复习时间。
2. 结合临床实例学习药理学知识点很多都是从一些典型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复习药理知识时,最好能够结合实际临床病例进行学习。
比如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用药剂量的选择等。
3. 合理利用图像资料在复习药理学的过程中,图示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因为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分布情况、代谢途径等信息,为复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帮助。
4. 熟悉常用药物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常用的药物,因为我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频繁地接触这些药物。
因此在复习药物的过程中,对常见病的治疗方案和对应的药物做专门的复习,可以加深对药物的印象和理解。
总之,药理学的知识点繁杂、细致、需要多篇专业资料的辅助,但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和方法,就能轻松应对药理学考试。
药理复习资料
药理复习资料★总论★一、区别下列各组名词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P12、药动学:(即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P13、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14、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较严重、可预知)115、耐受性:同一药物连续使用时出现的药效降低现象。
(停药一段时间,机体可恢复原有敏感性)376、耐药性:也称抗药性,指化疗药长期使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现象。
377、习惯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或精神依赖性,指使用某些药物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间断使用的欲望。
(中断使用无明显戒断症状)128、成瘾性:也称生理依赖性或躯体依赖性,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
(中断使用可出现强烈戒断症状)129、高敏性:指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小剂量就可产生别人常用量时产生的作用。
4110、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1111、协同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
3912、拮抗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3913、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指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
714、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指由药物的原发作用引起的进一步的作用。
715、局部作用:药物在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直接产生的作用。
616、吸收作用:也称全身作用或系统作用,指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
617、生物半衰期: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8、血浆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319、拮抗剂:或称阻滞(断)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1520、激动剂:也称兴奋药,既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药理学复习资料
4Pharmacology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5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使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增加,是受体的向上调节,故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需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6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8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对特定受体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9药物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和躯体依赖性(成瘾性)两类。
10内在活性是区别特异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重要标志。
11达到稳态浓度所需的时间大约是该药的5个半衰期。
13药物是否为某特定受体的配体主要依据是看该药物与特定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1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口服给药,要药快速达到稳态浓度最好的给药方案是首剂加倍。
17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较轻。
毒性反应是在中毒剂量下发生的;与计量无关的不良反映是变态反应。
18LD50/ED50的值越大,说明药物的毒性越小,而安全性越大。
19药物的量效曲线可分为质反应量效曲线和量反应量效曲线两型。
从质反应量效曲线中可获得ED50及LD50的参数。
20因遗传性异常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
24综合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包括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
26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有较低的内在活性。
27药物作用的强度可用效价强度和效能来表示。
1普萘洛尔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率失常、心绞痛、高血压。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3多巴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与利尿剂配伍应用可治疗急性肾衰竭。
4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小吃途径是神经末梢摄取,而乙酰胆碱的主要消除途径是乙酰胆碱酯酶水解。
5根据作用原理,新斯的明的主要靶器官是骨骼肌。
6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α受体和β1受体。
7东莨菪碱除具有阿托品相似的作用外,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枢抑制。
8阿托品对眼部的作用包括扩瞳、升高眼内压。
调节麻痹。
9肾上腺素解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药理学基础主要是激动α受体,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动β受体,改善心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扩张冠状动脉。
药理学复习资料
1、下列药物中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是:A、肝素B、阿司匹林C、枸橼酸钠D、二甲双胍E、阿托品2、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A、兴奋B、抑制C、拮抗D、协同E、不良反应3、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A、吸收B、分布C、排泄D、代谢E、消除4、属于拟胆碱药的是:A、毛果芸香碱B、毒扁豆碱C、新斯的明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5、能够缓解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有: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氨茶碱D、沙丁胺醇E、哌仑西平6、人工冬眠1号合剂的组成药物包括:A、氯丙嗪B、异丙嗪C、哌替啶D、吗啡E、氯苯那敏7、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布地奈德D、阿莫西林E、头孢他啶8、可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有: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胺C、丁卡因D、苯巴比妥E、硝西泮9、下列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的药物包括:A、普萘洛尔B、尼群地平C、哌唑嗪D、氢氯噻嗪E、卡托普利10、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可以是:A、口服给药B、静脉注射C、皮下注射D、皮内注射E、经皮给药11、属于拟胆碱药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毛果芸香碱C、新斯的明D、多巴胺E、麻黄碱12、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的药物的是:A、青霉素B、罗红霉素C、庆大霉素D、磺胺嘧啶E、阿奇霉素13、具有直接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哌替啶C、头孢哌酮D、酚妥拉明E、地塞米松1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A、过敏反应B、神经麻痹C、耳毒性D、肾毒性E、肝毒性15、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药物有:A、普萘洛尔B、氢氯噻嗪C、肾上腺素D、硝苯地平E、卡托普利16、抗甲状腺药物包括:A、普萘洛尔B、大剂量碘C、丙硫氧嘧啶D、环格列酮E、胰岛素17、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包括:A、抗焦虑作用B、镇静催眠作用C、抗癫痫作用D、抗惊厥作用E、麻醉作用18、阿司匹林临床适应证是:A、头痛、牙痛、痛经等B、急性风湿性关节炎C、感冒发热D、心源性哮喘E、预防脑血栓19、能够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包括:A、普萘洛尔B、硝酸甘油C、硝苯地平D、酚妥拉明E、阿司匹林20、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的药物包括:A、氯霉素B、青霉素C、红霉素D、链霉素E、四环素1、药物的基本作用是:A、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C、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D、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2、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3、常用舌下给药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硝酸甘油C、维拉帕米D、链霉素4、一次给药经过( )个半衰期药物基本消除:A、5B、6C、8D、45、下述哪种剂量可产生副作用:A、治疗量B、极量C、中毒量D、阈剂量6、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是:A、肝脏B、肾脏C、胆道D、唾液7、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A、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B、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麻痹C、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痉挛D、散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8、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注射:A、糖皮质激素B、氯化钙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9、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局麻药:A、利多卡因B、地西泮C、普鲁卡因D、丁卡因10、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A、尿潴留B、重症肌无力C、术后腹气胀D、支气管哮喘11、解热镇痛药的镇痛机制是: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阻断阿片受体C、抑制PG合成D、抑制CNS12、吗啡可用来治疗:A、心律失常B、心源性哮喘C、休克D、高血压13、吗啡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心源性哮喘B、瞳孔缩小C、呼吸麻痹D、血压降低14、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15、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解热镇痛药物是:A、阿司匹林B、扑热息痛C、吲哚美辛D、布洛芬16、心脏骤停首选药物是:A、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17、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机制是:A、抑制肾素活性B、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C、抑制醛固酮的活性D、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8、伴有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病人禁用:A、硝苯地平B、硝普钠C、卡托普利D、普萘洛尔19、各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药物是:A、普萘洛尔B、硝酸甘油C、可乐定D、硝苯地平20、双香豆素用于抗凝的作用机制是:A、促进抗凝血酶原Ⅲ的作用B、抑制维生素KC、络合钙离子D、防止血小板聚集21、解救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解救药物是:A、止血敏B、氯化钙C、鱼精蛋白D、维生素K22、下列哪项属于保钾利尿药:A、呋塞米B、甘露醇C、氢氯噻嗪D、螺内酯23、硝酸甘油为避免首关消除,常采用:A、舌下含服B、口服给药C、静脉注射D、肌肉注射24、属于阻滞Ca2+通道的抗高血压药物是:A、奎尼丁B、苯妥英钠C、普萘洛尔D、硝苯地平25、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选用:A、利血平B、依那普利C、可乐定D、氢氯噻嗪26、糖皮质激素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抗菌B、抗毒C、抗炎D、抗休克27、治疗军团菌的首选药是:A、青霉素B、四环素C、红霉素D、氯霉素28、治疗呆小病应选的药物是:A、放射性碘B、甲状腺素 C.、丙硫氧嘧啶D、小剂量碘剂29、不属于氨基糖苷类的药物的是:A、庆大霉素B、阿米卡星C、红霉素D、链霉素30、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后遗效应B、三致反应C、停药反应D、过敏反应31、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32、某药血浆半衰期为24h,服药1次后,约第几天可基本消除干净:A、2B、3C、6D、533、副反应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治疗量B、无效量C、极量D、中毒量34、NA的主要消除途径是:A、摄取1B、胆碱酯酶代谢C、肝药酶代谢D、摄取235、治疗虹膜炎应选用下列何药:A、新斯的明B、乙酰胆碱C、筒箭毒碱D、毛果芸香碱+阿托品36、阿托品治疗胆绞痛、肾绞痛时,常需与下列哪种药物合用:A、肾上腺素B、哌替啶C、山莨菪碱D、氯丙嗪37、肾上腺素可激动下列哪些受体:A、α和M受体B、α和β受体C、N和M受体D、β和N受体38、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下列哪种药物:A、酚妥拉明B、普萘洛尔C、酚苄明D、阿拉明39、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的是: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40、临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A、丁酰苯类B、吩噻嗪类C、巴比妥类D、苯二氮卓类41、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A、苯巴比妥B、地西泮C、水合氯醛D、硫喷妥钠42、吗啡可用于治疗:A、支气管哮喘B、心源性哮喘C、阿司匹林哮喘D、过敏性哮喘43、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是:A、抑制脑内γ-氨基丁酸合成B、抑制多巴胺合成C、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D、减少炎症部位刺激因子合成44、下列哪种利尿药的作用与醛固酮含量有关:A、呋塞米B、螺内酯C、氨苯蝶啶D、氢氯噻嗪45、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最易引起反跳现象的药物是:A、硝苯地平B、氢氯噻嗪C、普萘洛尔D、卡托普利46、变异性心律失常不宜选用:A、普萘洛尔B、硝酸甘油C、单硝酸异山梨酯D、亚硝酸异戊酯47、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是:A、缩小心室容积B、减慢心率C、降低心肌耗氧量D、正性肌力作用48、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不宜用:A、氢氯噻嗪B、卡托普利C、美加明D、可乐定49、双香豆素抗凝作用机制是:A、络合钙离子B、拮抗维生素KC、激活纤溶酶原D、抑制TXA2的合成50、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不宜选用下列何种药:1、药理学:A、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D、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2、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3、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称为: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副反应4、反复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是因为:A、习惯性B、成瘾性C、依赖性D、耐受性5、乙酰胆碱的主要代谢灭活酶是:A、乙酰胆碱酯酶B、氧化酶C、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D、单胺氧化酶代谢6、选择性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A、烟碱B、毛果芸香碱C、新斯的明D、卡巴胆碱7、新斯的明过量可导致:A、抑制免疫B、扩张瞳孔C、血糖升高D、胆碱能危象8、治疗胃肠绞痛应选用:A、阿托品B、毒扁豆碱C、新斯的明D、乙酰胆碱9、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何药治疗:A、异丙肾上腺素B、多巴酚丁胺C、肾上腺素D、麻黄碱10、下列属于β受体阻断药物的是:A、普萘洛尔B、肾上腺素C、多巴胺D、酚妥拉明11、与巴比妥类药物比较,苯二氮䓬类药物不具有的作用是:A、镇静催眠B、抗焦虑C、麻醉作用D、抗惊厥1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应首选下列何药:A、地西泮B、丙戊酸钠C、卡马西平D、苯巴比妥13、下列药物中,对环氧酶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阿司匹林B、布洛芬C、对乙酰氨基酚D、吲哚美辛14、吗啡中毒常选用的解救药物是:A、纳洛酮B、布洛芬C、阿司匹林D、哌替啶15、吗啡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呼吸抑制B、松弛平滑肌C、扩张血管D、欣快感16、为了避免耳毒性加重,呋塞米不宜和下列哪类抗生素合用: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氨基糖苷类D、大环内酯类17、可显著降低肾素活性的抗高血压药是:A、普萘洛尔B、可乐定C、利血平D、氢氯噻嗪18、对强心苷药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性频率作用B、抗炎作用C、正性肌力作用D、正性传导作用19、硝酸甘油的基本药理作用是:A、降低心肌耗氧B、降低心肌收缩力C、松弛血管平滑肌D、开放侧支循环20、只能体外抗凝的药物是:A、双香豆素B、肝素C、枸橼酸钠D、华法林2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炎B、抗毒C、抗菌D、抗免疫22、治疗呆小病应选下列哪种药物:A、放射性碘B、甲状腺素C、丙硫氧嘧啶D、普萘洛尔23、Ⅰ型糖尿病患者应选用:A、胰岛素B、格列美脲C、氯磺丙脲D、二甲双胍24、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B、四环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25、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最好不选用:A、链霉素B、红霉素C、阿莫西林D、氯霉素26、对青霉素G过敏的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时可选用何种药物:A、头孢菌素B、氨苄青霉素C、红霉素D、多粘菌素27、鼠疫和土拉菌病治疗首选:A、链霉素B、庆大霉素C、丁胺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28、链霉素引起的神经肌肉麻痹,下列哪种药物可以用于抢救:A、肾上腺素B、新斯的明C、多巴胺D、阿托品29、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是:A、运动神经B、感觉神经C、中枢神经D、绝大多数交感神经30、作基础降压药宜选:A、氢氯噻嗪B、呋塞米C、氨苯蝶啶D、螺内酯31、药动学研究:A、药物的临床效果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D、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32、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副作用33、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是:A、肝B、头发C、汗腺D、乳腺34、临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A、丁酰苯类B、吩噻嗪类C、水杨酸类D、苯二氮卓类35、下列属于M受体阻断药的是:A、毛果芸香碱B、阿托品C、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36、下列药物名称与简写对应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NAB、异丙肾上腺素—DAC、多巴胺—ADD、去甲肾上腺素—NA37、阿司匹林用药后出现凝血障碍,可用下列何种维生素对抗:A、维生素EB、维生素AC、维生素KD、维生素B38、吗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A、针尖样瞳孔B、呼吸抑制C、胃肠道反应D、过敏反应39、不属于抗高血压的药物是:A、普萘洛尔B、可乐定C、胺碘酮D、氢氯噻嗪40、各种类型心绞痛的首选药是:A、普萘洛尔B、维拉帕米C、硝苯地平D、硝酸甘油41、属于低效能的利尿药是:A、氢氯噻嗪B、呋塞米C、氨苯蝶啶D、甘露醇42、不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的是:A、抗炎作用B、抗病毒作用C、抗休克作用D、抗过敏作用43、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缩宫素D、盐皮质激素4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是:A、耐药性B、反跳现象C、高血压D、精神病45、梅毒首选治疗药物是:A、红霉素B、链霉素C、四环素D、青霉素46、兔热病和鼠疫的首选药是:A、青霉素B、链霉素C、四环素D、氯霉素47、属于利尿药类的抗高血压药物是:A、硝苯地平B、普萘洛尔C、氢氯噻嗪D、卡托普利48、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类的抗高血压药物是:A、氯沙坦B、硝酸甘油C、卡托普利D、普萘洛尔49、属于抗甲状腺药物的是:A、普萘洛尔B、硝苯地平C、地塞米松D、小剂量碘50、氨基糖苷类不能与下列哪种药物联用:。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药物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此范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二、填空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
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2、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_吸收、_分布、代谢和排泄_四个基本过程。
3、药物慢性毒性的三致反应是: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5、肾上腺素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6、写出下列药物的拮抗剂: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心得安、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药理学复习
药理学复习药理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中药药效学: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4.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5.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具有双向作用,表现为同一种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
6.适应原样作用:是指某些补虚药能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
7.中药四性: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8.双相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药理大题1、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答:不可以。
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有哪一个清热解毒药的体外抗菌作用强度与抗生素相似。
但是,有的清热解毒药虽然没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认为,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与其调节机体的功能有关,是其它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热、抗炎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理作用比抗生素要广泛。
2.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答: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基础是其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和利胆作用,其保肝作用机理是由于皂甙对生物膜直接保护的结果,也认为是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有关,柴胡皂甙可使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含量升高,因此认为柴胡皂甙有通过促使脑垂体分泌糖皮质激素及拮抗甾体激素对肾上腺萎缩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非特异刺激的抵抗力。
此外,柴胡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使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
3.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答:1).成分:蒽醌苷,双蒽醌苷。
2).大黄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苷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抵大肠,在肠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蒽醌,蒽酚,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苷元能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保留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部分恩苷自晓畅吸收,在体内还原成蒽酮,经血流或胆汁运输至大肠而发挥作用。
药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 《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有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2. 药品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是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3. 含有酚羟基的药物可采用三氯化铁显色方法来鉴别。
4. 药物杂质的两个来源是生产过程中引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
5. 药物中杂质限量的控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限量检查法,另一种是定量测定法。
6. 古蔡检砷法的原理未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判断药物中砷盐的含量。
7. 巴比妥类药物的母核为巴比妥酸,为环状的丙二酰脲结构。
巴比妥类药物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环状结构在与碱液共沸时可发生水解开环。
8. 对氨基水杨酸钠在潮湿的空气中,露置日光或遇热受潮时,可生成间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色渐变深,其氨基容易被羟基取代而生成3,5,3’,5’-四羟基联苯醌,呈明显的红棕色。
《中国药典》采用双相滴定法进行检查。
9. 芳胺类药物根据基本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胺类两类。
10.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因分子中具有芳伯氨基结构,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有酯的结构,易发生水解。
11.《中国药典》对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 维生素按其溶解度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13. 硫色素反应为维生素B1所特有的专属反应,反应条件必须是在碱/强碱性环境下。
14. 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15. 维生素E的天然品为右旋体,合成品为消旋体,其中效价较高的是合成品/消旋体。
16. 许多甾体激素能与强酸反应呈色,其中与硫酸的呈色反应应用广泛。
17. 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反应是黄体酮灵敏的专属鉴别反应,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黄体酮显蓝紫色,其他常用甾体呈淡橙色或不显色。
18.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为四并苯。
19. 链霉素由链霉胍、链霉糖和N-甲基-L-葡萄糖胺三部分组成。
药理学总复习提纲
药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掌握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定义:药效学、药动学。
第二章:1.会画单剂量血管外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并熟练标明和解释曲线内所包含的各项含义;2.掌握主要药动学参数的缩写、含义、意义、计算(例如Vd值);3.掌握药物的四个体内过程及英文表述;4.掌握药物的转运方式、各方式的特点;5.掌握“首过消除”的概念;6.掌握肝药酶的缩写和特点,掌握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7.掌握结合型药物和游离型药物的特点,熟悉分布、再分布的概念及药物;.8.理解LD50、ED50等概念;9.熟悉药物消除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
第三章:1.什么是副作用?掌握副作用的特点。
2.熟悉不良反应的种类和概念,如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成瘾性和习惯性等。
3.什么是最小有效量?效能?强度?会比较药物之间的强度大小、效能大小。
4.会画药物的量效曲线,并熟悉相关参数的意义;5.什么是治疗指数?如何计算?有何意义?6.什么是受体?掌握药物和受体结合的特点。
熟悉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7.什么是受体激动剂、受体阻断剂?各有何特点?8.熟悉药理效应量反应、质反应的区分,并会举例说明。
第二篇:外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什么是递质?外周传出神经系统主要的递质有哪些?2.相应受体的分类及被激动或阻断时机体的反应?3.重点掌握以下各类药物:a.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表现及解救;b.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c.肾上腺素、麻黄碱的作用及特点;d.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f.熟悉普萘洛尔的作用及用途。
4.什么是“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掌握长期服用α受体阻断药导致低血压时应该使用的是肾上腺素还是去甲肾上腺素进行纠正?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掌握地西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熟悉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吗啡的作用、不良反应,熟悉其作用机理;3.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是什么?4.掌握常见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的作用、不良反应,理解其作用机理,熟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组成成分,并能对各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正确的分析;5.会从各方面(如镇痛机理、镇痛部位、镇痛强度、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比较阿司匹林和吗啡用于镇痛的异同点;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熟悉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掌握目前推荐使用的四种一线抗高血压药物;2.什么是ACEI?能够从影响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缓激肽等途径阐述ACEI的作用原理和不良反应,熟悉普利类的作用机理、主要适应症和主要不良反应;3.熟悉新型的AngⅡ受体阻断剂沙坦类的作用机理、作用特点;4.掌握何种利尿药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5.熟悉硝酸甘油的服用方法、能够从增加心肌供氧和减少心肌耗氧两方面阐述其治疗心绞痛的机理;6.理解硝酸甘油为什么通常和普萘洛尔联用治疗心绞痛?7.理解心绞痛的分型,熟悉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药物和禁忌药物;8.熟悉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的种类,理解其作用、用途及其机理,;9.熟悉常用的助消化药;10.熟悉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主要类别,掌握四大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掌握四大类中“抑制胃酸分泌药”的种类,并能举例说明如替丁类、拉唑类等的药物名称及作用机制。
药理学资料最终版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1.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和产生作用的机制, 包括药物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不良反应、适应症、禁忌症等。
3.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包括机体对药物的处置、体内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1.药物的作用(因):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机体细胞上的靶位结合时引起的初始反应。
2.药理效应(果):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是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变化的表现。
3.治疗作用: 符合用药目的, 具有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4、治疗作用可分为:(1)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 彻底治愈疾病。
(2)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5、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 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或痛苦的反应。
6.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7、毒性反应: 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伤害性反应, 一般比较严重8、变态反应: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患者9、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10、继发反应:是指药物治疗作用发挥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11.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12.停药反应: 某药物治疗达到了很好的疗效, 突然停药, 导致原有的病症加剧。
13、最小有效量: 又称阈剂量, 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14、最大有效量: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 是临床上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
15.治疗量:常用量, 比阈剂量大而又小于极量之间的剂量, 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出现中毒反应。
16.最小中毒量: 刚引起中毒反应的剂量17、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差距18、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可用连续性数量值表示的反应。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和药理学的发展简史、药理学在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2)提高药物疗效;(3)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4)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药理学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经常应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及药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药理学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新药是指未在我国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为临床疾病防治、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2.药物:影响机体活动和器官组织生理功能,改变细胞代谢的物质,包括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制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3.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4.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原理及作用规律5.副反应: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6.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7.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8.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是突然停药所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9.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过于敏感,发生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10. 特异质反应:指由于用药者有先天性遗传异常,对于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出现的反应性质可能与某些常人不同的反应。
11.半数有效量(ED50):最大效应一半时或半数阳性反应时的剂量12.治疗指数:在药物研究室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治疗指数(TI)= LD50/ ED50半数致死量LD5013.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能特异性与药物或体内生物物质暂时结合、识别、传递信息、产生生物效应14.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性)1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1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17.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药效会逐渐减弱,须加大剂量才能显效18.耐药性:某些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需加大剂量甚至更换药物,才能有效19.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所产生的变化和规律20.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21.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22.首过效应:口服给药后,有些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就被代谢灭活大部分,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23.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某种愉快感觉,使用药者精神上渴望周期或连续用药24.躯体依赖性:因反复用药造成身体适应状态欣快感,中断用药即产生戒断现象25.抗生素:对特异微生物有杀灭作用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活性功能的微生物产物26.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指对病院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27.广谱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对G+、G-菌都有作用,甚至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28.窄谱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只作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简答题:1.拟胆碱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分哪几类?请各列举一个代表药.胆碱受体激动药,也称拟胆碱药,是一类作用与Ach相似或与胆碱能神经奋效应相似的药物。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名词解释1.兴奋作用:在药物作用下,机体原有功能提高或增强。
2.抑制作用:在药物作用下,机体原有功能降低或减弱。
3.局部作用:药物无需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直接作用。
4.全身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
5.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6.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7.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一般较轻微,多可自行恢复。
8.药物依赖性:患者连续使用某些药物后,产生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
9.生理依赖性: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
其特点是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
10.心理依赖性:使用某些药物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间断使用的欲望。
11.剂量:药物每天的用量。
1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13.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14.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亦称阈剂量。
15.最大有效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又称极量。
16.治疗量:比阈剂量大而又小于极量之间的剂量,又称常用量。
17.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ED50)18.半数致死量: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LD50)19.治疗指数:是LD50 /ED50的比值,药物的安全性指标。
TI越大,药物的安全程度越大。
20.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种能选择性地同相应的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药物等相结合,并能产生特定生理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21.受体激动药: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很强的内在活性,因而能有效激活受体,产生激动效应。
22.受体拮抗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3.药物的解离度:大多数药物都是弱酸性的或弱碱性的解离型分子,在溶液中,都以非解离型和解离型两种形式存在。
通常只有非解离的部分才能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而解离部分一般比较难通过,被限制在膜的一侧,出现离子障现象。
药理学复习资料
药理学复习资料第⼀章药物效应动⼒学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作⽤规律及原理的学科。
药理学可分为临床前药理学(preclinical pharmacology)和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包括药物效应动⼒学(药物对机体的作⽤)和药物代谢动⼒学(机体对药物的作⽤)。
药物与机体之间存在两种关系,⼀是药物对机体产⽣的⽣物效应,包括对机体产⽣的治疗作⽤和不良反应,即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和毒理学(toxicology);另⼀个是机体地药物的作⽤,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简称ADME。
药物效应动⼒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药理作⽤和作⽤机制;药物代谢动⼒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以及⾎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在体内过程3.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包括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物制品和基因⼯程药物。
4.药物作⽤(drug 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通过分⼦相互作⽤所引起的初始作⽤,是动因,具有特异性。
5.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引起机体⽣理⽣化的继发性改变,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
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平的改变,功能的提⾼称为兴奋、亢进,功能的降低称为抑制、⿇痹。
6.特异性(specificity)7.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有选择地作⽤于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对其它组织⽆影响或影响⼩。
8.药物作⽤的基本规律:选择性和特异性;两重性(治疗作⽤和不良反应)9.治疗作⽤(therapeutic effect):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原发的致病因⼦,如抗菌药(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改善疾病症状,如解热(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或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 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肝药酶: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因肝细胞内存在有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而该系统能促进多种药物发生转化,故称肝药酶。
时量曲线(药时曲线):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即为时量曲线。
一级动力学消除: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dC/dt)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房室模型:为了定量地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常将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房室。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稳态浓度(坪值):在一级动力学药物中,若按固定间隔时间给予固定药物剂量,在每次给药时体内总有前次给药的存留量,多次给药形成不断蓄积,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逐渐减慢,直至在剂量间隔内药物的消除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或稳态浓度。
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关系.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无关的作用。
受体:是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和结合的能力,并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
外源性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外源性配体有药物及毒物。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细胞靶点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机制。
首关消除(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药物效价:药物活性高低的标志。
安慰剂:是一种不含有药理活性药物,仅含赋形剂的制剂。
肾上腺能受体:能与NA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胆碱能受体:能与Ach结合的受体。
镇静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小剂量引起安静或思睡,表现出镇静作用。
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大剂量引起类似生理性睡眠,即催眠作用。
抗焦虑药:是一种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药物。
镇痛药:是指能缓解疼痛的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减轻疼痛而致的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镇痛同时不影响其他感觉如知觉、听觉,并且能保持意识清醒。
利尿药:是直接作用于肾脏,增加Na+,Cl-等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用于高血压等非水肿性疾病的治疗。
留钾利尿药(保钾利尿药):又称为低效能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利尿作用弱,能减少K+排出,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脱水药:是指在体内不被代谢或代谢较慢,静脉给药后能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的药物,又称渗透性利尿药。
这些药物在相同浓度时,分子量愈小,所产生的渗透压愈高,脱水能力也愈强。
心律失常:即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损伤心脏舒缩功能,导致心室泵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的需要,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同时出现体液潴留、静脉回流受限,引起肺淤血和外周水肿,故以往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发的甲状腺毒症。
简述新药研究过程。
答: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三个阶段。
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
前者包括药物制备工艺路线、理化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等,后者包括以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有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可控。
新药的临床研究分为四期临床试验进行。
I期是在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II期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确定合适的临床给药剂量,选定最佳临床应用方案。
III期为新药批准上市前,试生产期间,扩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目的在于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新药通过该期临床试验后,方能被批准生产、上市。
IV期是上市后监测,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哪些种类?答: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1.作用于受体。
2.影响酶的活性.3作用于离子通道。
4.作用于转运体。
5.影响核酸代谢。
6.影响免疫系统。
7.调节基因功能。
8.其他,如酸碱反应、渗透压改变、氧化还原等改变机体内环境。
试述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概念及实际意义。
答:药物血浆半衰期(t1/2)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以t1/2来表示,反映血浆药物浓度消除情况。
其意义为:①临床上可根据药物的t1/2确定给药间隔时间;②t1/2代表药物的消除速度,一次给药后,约经5个t1/2,药物被基本消除;③估计药物达到稳态浓度需要的时间,以固定剂量固定间隔给药,经5个t1/2,血浆药物浓度达到稳态,以此可了解给药后多少时间可达到稳态治疗浓度。
简述药物生物转化-代谢的主要步骤、代谢器官和代谢结果。
答: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肝外组织如胃肠道,肾,肺,脑,肾上腺及卵巢等也能不同程度地代谢药物。
主要步骤为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代写结果是药物或其他代谢物。
简述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答:山莨宕碱,抑制唾液腺分泌和扩瞳作用较阿托品弱;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很弱;血管解痉作用选择性较高;对平滑肌痉挛的抑制作用稍弱于阿托品。
临床应用代替阿托品用于肠胃绞痛及感染性休克。
不良反应也与阿托品相似,如口干、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及便秘等,但毒性较低。
东莨宕碱,治疗剂量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大剂量有催眠作用;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较阿托品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较阿托品弱;扩瞳及调节麻痹作用较阿托品稍弱;阻断中枢M受体作用较阿托品强。
临床应用于麻醉前给药,作用优于阿托品;晕动病预防用药,与苯海拉明合用;与左旋多巴交替或联合应用于帕金森病;代替洋金花进行中药麻醉,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相似,如口干、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及便秘等,但毒性较低。
简述强心苷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
答:强心甘治疗心衰的药理基础为:(1)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缩有力,心肌收缩期缩短,舒张期相对延长,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降低(2)负性频率作用:进一步延长舒张期,降低心肌耗氧量(3)减慢房室传导.以氯丙嗪为例简述吩噻嗪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答:氯丙嗪是吩噻嗪类药物的典型代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a.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而发挥疗效的.b.氯丙嗪有较强的镇吐作用,这是其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的结果。
氯丙嗪也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位于延脑和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的中枢调节部位.c.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是其干扰了机体正常散热的结果。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氯丙嗪能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和M胆碱受体。
阻断α受体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结节-漏斗通路中的D2亚型受体可促使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
氯丙嗪阻断D2亚型受体,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以及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有嗜睡、视力模糊鼻塞等常见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精神失常、惊厥与癫痫、过敏反应、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以及急性中毒。
简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答:毛果芸香碱是从南美洲毛果芸香属植物的叶子中提取的生物碱。
毛果芸香碱可选择性地激动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效应器上的M受体,产生M样作用,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最强。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眼科,治疗青光眼、虹膜炎及口腔等干燥,其吸收作用可用于抗胆碱药阿托品中毒的解救。
不良反应是全身给药或滴眼吸收入血后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可补充足量的水以避免脱水。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流涎、哮喘、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腹泻等症状。
大剂量可导致呼吸困难,可给予足量阿托品并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如维持血压和人工呼吸等。
以地西泮为例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答:地西泮苯为二氮卓类的典型代表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镇静、催眠及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可能与药物作用于不同部位GABAA受体密切相关。
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1)抗焦虑,其抗焦虑作用的部位主要是调节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边缘系统中的BDZ受体的作用而实现的(2)镇静催眠,随着剂量增大,可有镇静及催眠作用,主要延长NREMS的第2期,明显缩短慢波睡眠期,而对REMS影响不明显,进一步加大剂量也不引起全身麻醉(3)抗惊厥、抗癫痫,其抗惊厥、抗癫痫作用与促进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突触传递功能有关。
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及药物中毒性惊厥等(4)中枢性肌肉松弛,小剂量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γ神经元的异化作用,较大剂量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引起肌肉松弛。
临床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中枢性肌肉强直,缓解局部关节病变等(5)其他作用,①较大剂量可致暂时性记忆缺失②一般剂量对正常人呼吸功能无影响,较大剂量可轻度抑制肺泡换气功能,有时可致呼吸性酸中毒③小剂量作用轻微,较大剂量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④麻醉前给药,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强麻醉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⑤可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对消化性溃疡有一定保护作用。
不良反应:①一般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
其次为早醒、易激动、头痛等。
偶见视力模糊、低血压、言语不清等②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等③静脉注射偶可引起局部疼痛或血栓性静脉炎,故静脉注射速度宜慢④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产生耐受性后,形成躯体依赖性一旦停用可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惊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