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自主研发概况(上篇)

合集下载

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分析及启示

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分析及启示

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分析及启示孙雯娟;张波【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13)6【摘要】目的以美国为参照,对中国上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抗肿瘤药物发展趋势,以期为抗肿瘤药品遴选提供依据。

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提取中国进口(美国上市)与国产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名称、上市时间、适应证等信息(时间截至2021年4月30日),并计算中国上市比例。

结果截至2021年4月30日,美国上市122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14个疾病类型。

其中中国进口51种,中国上市比例为41.80%。

大分子单抗类药物中国上市比例最高(46.15%),其次为小分子靶向药物(44.58%),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国上市比例最低(15.38%)。

我国自2015年以来,进口新型抗肿瘤药物数量显著增多(70.59%,36/51),2015—2021年中国上市比例为50.70%(36/71),而2010—2014年中国上市比例仅为19.35%(6/31)。

中国进口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13个疾病类型,适应证为中国发病率前5位瘤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中国上市比例均值为62.15%。

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共14种,包括大分子单抗类药物7种、小分子靶向药物7种,占我国现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21.54%(14/65)。

其中,2015年以来上市11种(78.57%,11/14)。

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8个疾病类型(57.14%,8/14)。

结论虽然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上市数量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基本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2015年以来,我国在加速审批、自主创新等方面持续改进。

未来应从安全、疗效、经济、临床必要性等多角度对我国已上市药品与未上市药品进行考量,从而为药品遴选提供依据。

【总页数】9页(P1036-1044)【作者】孙雯娟;张波【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相关文献】1.主要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及此现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2.中国公民地理素养现状及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r——基于《绿水青山看中国》的调查分析3.抗肿瘤药物市场现状分析及其启示4.中国水路货物运输案件司法诉讼现状、特征及启示——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案例的实证分析5.新型农村金融产品自助结算终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贵州农信社“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简介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简介

化学抗肿瘤药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进入靶向治疗药物时代。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在一些肿瘤类别中已经进入一线用药地位,比如肾癌、慢粒白、多发性骨髓瘤等。

本文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做一综述。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简介一、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有两类,一类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另一类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nrRTKs)。

如图2,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RTKs是一种生长因子受体,其本质为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负责与生长因子结合,胞内结构域含有激酶活性。

当RTKs 与生长因子结合后,胞内的激酶活性被激活,继而使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被磷酸化的蛋白质再引发多种信号通路的瀑布效应,并进一步引发基因转录,达到调节靶细胞生长与分化的作用。

图2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按照其结合的生长因子的不同,又可以将RTKs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阻止RTKs酪氨酸激酶功能的激活。

当TKI进入肿瘤细胞后,与RTKs在胞内的ATP结合位点结合,从而抑制RTKs 的磷酸化,阻止激酶的激活,阻断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从作用机制上看,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信号传导途径的最上游,同时阻断多条通路,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高的优点。

目前上市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两代。

第一代为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表已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HER家族;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GFR:血小板衍生因子;HER2:HER家族的一种受体;Abl-Bcr: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Raf:酪氨酸激酶的下游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蛋白;Flt-3:Src: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Ret: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吉非替尼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对酪氨酸激酶基因编码区突变型肿瘤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

小分子抑制剂在药物研发中的前景展望

小分子抑制剂在药物研发中的前景展望

小分子抑制剂在药物研发中的前景展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药物研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发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分子抑制剂已经成为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在癌症和炎症等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小分子抑制剂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小分子抑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中的化合物。

它们通过抑制特定蛋白质或酶的活性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这种药物的疗效与其分子量和化学构造密切相关,通常以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主。

其在目前研究的领域中应用非常普遍,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其中,癌症是小分子抑制剂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许多药物的研发侧重于瘤细胞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如丝裂霉素C和培美曲塞等药物都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典型代表。

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开发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TSAs)的小分子抑制剂。

通过抑制TSAs,这些药物可以更针对性地杀死癌细胞,并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二、小分子抑制剂的未来前景小分子抑制剂在药物研发中的适用范围与其疗效密切相关,随着新技术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其前景也愈发光明。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有前途的领域。

1.免疫治疗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系统的理解加深,研究人员逐渐发现,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小分子抑制剂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例如,阿鲁替尼就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它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T细胞,攻击肿瘤。

2.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一项新技术,通过修改人类基因组来治疗疾病。

这个领域与小分子抑制剂结合起来可以为药物研发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小分子抑制剂可以被用来针对CRISPR-Cas9、CRISPR-Cpf1等技术中的裁剪酶和引导RNA,这样可以增强这些技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同时,小分子抑制剂也可以被用来针对CRISPR-Cas9等技术中的低效率,从而提高基因编辑的准确性、效率和安全性。

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前景:介绍当前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前景:介绍当前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前景:介绍当前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迅速,吸引了广泛的科研兴趣和投资。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抗肿瘤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各类中药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科研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抗肿瘤机制。

未来,中药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继续挖掘中药资源,发现新的药物候选物质,提高活性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以及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都将为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机遇。

此外,加强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抗肿瘤药物向前发展,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带来新的希望。

一、中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1. 中药的多样性:中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包括草本植物、动物性药材和矿物药物等多种类型。

这些中药资源中的许多已经被用于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如连翘、黄芪、山楂等。

中药的多样性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2. 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发现:科研人员不断努力,致力于从中药中分离和鉴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一些活性物质,如白藜芦醇、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已经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这些物质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侵袭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3. 中药的多靶点效应:中药往往具有多靶点的效应,可以同时干扰肿瘤细胞的多个生长和增殖途径。

这种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多种方式来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4. 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许多中药抗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或者在部分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这些临床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中药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正式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一些中药药物,如清宁颗粒、曲妥珠单抗等,在特定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已经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为中药抗肿瘤药物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癌症,这个曾经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的词汇,如今正逐渐被科学的光芒照亮。

在众多癌症类型中,血液系统肿瘤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从最初的化疗、放疗,到如今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人类在与血液系统肿瘤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突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研发现状1.1 现有药物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针对血液系统肿瘤的药物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存在疗效有限、副作用大、耐药性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药物的应用范围和长期疗效,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难以得到显著提高。

因此,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成为了当务之急。

1.2 靶向治疗的兴起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研发的主流方向。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能够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目前,已有多个靶向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如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等,它们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靶向治疗也面临着耐药性、个体差异等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

1.3 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抗血液系统肿瘤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

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治疗方法,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杀灭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的未来趋势分析2.1 个性化治疗的普及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抗血液系统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趋势。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和病史等信息,为其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小分子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癌症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目前有很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万能的治疗方法。

小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研究和应用。

一、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背景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发生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

为了治疗癌症,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并致力于寻找药物以抑制异常基因的表达。

这种方法被称为“定向药物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类分子量较小,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具有快速作用、低毒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小分子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

目前,小分子化合物是癌症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分子化合物在抑制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来发挥其抗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再被翻译成蛋白质。

这个过程被称为基因表达。

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与正常细胞不同。

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如蛋白酶抑制剂、信号通路抑制剂等,用于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来靶向干细胞分裂,抑制细胞的 N-甲基化和乙酸泛素化等活动,阻断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三、小分子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

在单独治疗中,小分子化合物可以直接靶向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癌细胞死亡。

在联合治疗中,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增强整体疗效。

例如,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在临床上常用的抗糖尿病药物,也被发现有抗癌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癌细胞的代谢途径减少 ATP的产生,增加 AMP/ATP 比例,从而影响蛋白翻译和膜加工等过程,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

中国制药企业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流程

中国制药企业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流程

中国制药企业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流程中国制药企业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流程如下:1、药物靶点发现及确认:这是新药研发的第一步,涉及从有效单体化合物着手发现药物靶点;通过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发现靶点;以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发现靶点;以蛋白质相互作用为基础发现药物靶点;应用RNA干扰技术特异的抑制细胞中不同基因表达,通过细胞的表型变化发现靶点等。

2、苗头化合物的筛选:靶点确认后,需要对其作用靶点进行确认和验证,当药物的作用靶点得到验证和确认之后,研究工作者就会根据靶点的空间结构设计一系列可与其匹配的分子结构,这些被称为苗头化合物(Hit)。

3、苗头化合物的验证和优化:这一阶段主要对苗头化合物进行体外和初步体内验证,评估其药理、毒理作用机制和体内外药代动力学特征,确定先导化合物。

4、临床前研究:这一阶段包括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主要考察药物对实验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是对动物体内的药物浓度进行检测,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毒理学研究包括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与致癌毒性试验以及依赖性试验等。

5、新药申报:完成临床前研究后,企业需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临床试验。

6、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考察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Ⅱ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考察其在更大患者群体中的效果;Ⅳ期临床试验是在新药上市后的观察性研究阶段,评估药物在实际使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7、新药上市申请:完成临床试验后,企业需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8、新药上市后监测:新药上市后,企业需要对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持续监测,定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数据。

实际流程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癌症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是这些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基于分子靶向药物的设计和应用,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或靶点,使得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生存得到抑制。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更加精准地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其次,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和持久,可以降低癌症再发的风险;最后,小分子靶向药物疗效快捷,患者病情能够得到迅速改善,提高治愈率。

在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中,基因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异常,有助于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和精准应用。

例如,EGFR基因突变与肺癌相关紧密,对于这种情况,靶向药物地塞米松或厄洛替尼等就能够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

另外,BCR-ABL基因突变也是慢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发因素,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就能够有效地抑制该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除了基因检测技术外,蛋白质组学、细胞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推动着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

例如,多蛋白组分析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多个蛋白质水平和交互作用,为肿瘤靶向治疗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支持;单细胞测序技术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解析肿瘤内部异质性和细胞亚群的不同表型和生物特征,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加精细的依据。

总之,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沿科技的不断涌现为精准医疗和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人们有理由相信,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在未来将会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和质量。

药物立项及进展汇报模板-以PD-L1小分子抑制剂为例

药物立项及进展汇报模板-以PD-L1小分子抑制剂为例
CCC-0701/Zenyaku Kogyo
国内外制药公司纷纷布局PD-L1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开展临床研究的包括BMS, Incyte,和吉利德; Incyte小分子PD-L1抑制剂INCB86550于2018年12月进入临床1期,2019年的AACR会议上展示了临床
前研究结果,INCB86550在人源化MC38-hPD-L1小鼠体内药效模型中展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达伯舒(信达)
2018.12.24
三线霍奇金淋 巴瘤
艾瑞卡(恒瑞)
2019.5.29
三线霍奇金淋 巴瘤
小分子项目适应症的选择:参照罗氏的Tecentriq获批地适应症,以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以及三阴性乳腺癌为 主要的方向,同时参照默沙东和施贵宝的PD-1抑制剂适应症进行拓展;
5
PD-1/PD-L1单抗市场前景巨大
重调节剂,但是这个化合物无论是机制还是评价手段都比价特殊,不是主要的参照; ➢ 国内的竞争对手包括广州再极,深圳微芯等。
2
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及市场
免疫检查点通路: 激活免疫检查点通路抑制免疫反应是肿瘤细胞实现免疫
逃逸的重要机制; CTLA-4以及PD1/PD-L1抑制剂是目前获批的免疫检查
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
1
PD-L1 小分子抑制剂简介
项目适应症: ➢ 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等; 靶标背景介绍: ➢ 肿瘤细胞存在不同的机制实现免疫逃逸,激活免疫检查点通路抑制免疫反应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 PD-1/PD-L1以及CTLA-4生物大分子抑制剂是目前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L1小分子抑制剂作用机制: ➢ 肿瘤细胞可以表达PD-L1实现免疫反应的抑制:通过这些PD-L1分子与效应T细胞上的PD-1的结合逃避机体免疫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研发进展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研发进展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研发进展随着人类对肿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它们通过特异性地干扰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代谢或其它病理生理过程,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背景、研发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1. 研究背景肿瘤疾病一直是人类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发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小分子药物是指分子量在500道尔顿以下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药物代谢和耐受性,容易被肿瘤组织摄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近年来,小分子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得到不断地拓展,目前已经有多个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已经被批准上市,如Gefitinib、Erlotinib等。

2.1 抗癌机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首先需要了解其抗癌机理。

目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们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从而影响信号传导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2)血管生成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与周围血管的联系,降低肿瘤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

(3)修饰作用剂:它们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蛋白,改变蛋白的修饰状态,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

(4)信号途径抑制剂:它们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扩散。

在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寻找合适的靶点,然后设计药物分子。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高通量筛选等手段,从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出候选药物。

接下来,需要进行药物合成、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得到具有良好抗癌效果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

2.3 应用状况目前已经有多个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

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是Gefitinib和Erlotinib等基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有效性研究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有效性研究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有效性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

为了有效地治疗肿瘤疾病,科学家们不断地在探索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有效性研究。

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

其中,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最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

1.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又称免疫调节治疗,是利用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来抵抗肿瘤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而且其抗肿瘤的效果也更为明显。

在免疫治疗领域,较为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而促使免疫系统强化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免疫检查点分子即负责调节T细胞作用的分子,当肿瘤细胞通过表面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逃避T细胞攻击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教育T细胞找到和消灭这些肿瘤细胞。

现有证据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难度在于它的适应症受限,但是由于其优秀的技术应用前景,相关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生长或血管形成等指标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靶向药物更加针对性,其治疗效果优于化疗,且一般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过度损伤。

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药物两种类别。

小分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了在癌细胞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或酶,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延缓肿瘤细胞的生长。

而单克隆抗体治疗则是通过抑制一些肿瘤生长所需要的减数分子工作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细胞DNA序列的方法,达到治疗肿瘤疾病的效果。

在基因治疗领域,有三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直接输入基因、基因干预和基因修饰。

直接输入基因是通过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因直接注入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肿瘤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肿瘤治疗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小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药物,具有方便易行、无创伤、作用迅速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小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增加人们对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认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小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小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渗透性。

不同于蛋白类似物、生物大分子等药物,小分子化合物更具有灵活性和可调节性,能够通过结构优化达到更好的药效,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特点,小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和合成小分子化合物两种类型。

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就是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提取的化合物,例如:阿霉素、紫杉醇等。

而合成小分子化合物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药物设计等手段制备的化合物,例如靶向治疗药物、化学药物等。

二、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靶向作用靶向作用是小分子化合物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在肿瘤细胞中,往往存在一些与正常细胞不同的生理活性分子,这些分子是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小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可以通过与这些生理活性分子的特定部位发生相互作用,达到靶向治疗的效果。

例如:EGFR抑制剂、VEGF抑制剂等。

2.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环节。

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相互作用,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实现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例如:PTK7抑制剂、CDK4/6抑制剂等。

3. 免疫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几种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几种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几种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概述肖飞;彭红;金鑫;张婷【摘要】癌症现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严重负担,特别是对患者本身带来的精神以及生理上的痛苦是巨大的.由于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耐受性好、对抗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这类药物中的c-Met抑制剂作用于c-Met受体,达到抑制c-Met结合域磷酸化,阻止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下游信号传导产生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就各种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8(049)010【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c-Met抑制剂;抗肿瘤;磷酸化【作者】肖飞;彭红;金鑫;张婷【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c-Met或称HGFR,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主要存在于干细胞、祖细胞)编码的蛋白产物,它是一类具有高度亲和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是肝细胞生长因子跨膜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属于RON亚族[1]。

c-Met是由α链和β链相连而形成的异二聚体[2],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也可见于内皮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及造血细胞,在胚胎发育和创伤愈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由间质细胞分泌的c-Met受体唯一配体。

c-Met受体在细胞的代谢、分化以及调亡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配体结合,可激活下游5条信号转导通路[3],如RAS/RA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TAT)、Notch以及Beta-catenin,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形态发生等生物学反应,从而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肝再生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c-Met信号通道和癌细胞耐药性相关[4],使得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的开发获得理论支撑。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探讨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肿瘤往往效果不佳;放疗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化疗则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研发更加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成为了医学领域的迫切需求。

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种类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它们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例如,PD-1/PDL1 抑制剂和 CTLA-4 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2、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如基因突变、蛋白过度表达等进行精准打击的药物。

例如,针对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3、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DC 是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药物。

抗体部分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将细胞毒性药物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内,发挥杀伤作用。

ADC 药物在乳腺癌、胃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4、肿瘤疫苗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包括预防性肿瘤疫苗和治疗性肿瘤疫苗,目前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但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策略1、基于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研发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肿瘤的基因突变和分子特征。

通过对大量肿瘤样本的基因测序和分析,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

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

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肿瘤是一种极为复杂且难以治愈的疾病,近年来,针对肿瘤的药物研究成为了热点话题。

多肽分子由于其较短的分子链和与生物方面的亲和性而广泛用于治疗癌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前沿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一、多肽分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肽分子是由氨基酸构成的短链生物分子,其分子量相对较小。

多肽分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这使得它们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理想选择。

目前,多肽分子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多肽分子抗肿瘤机制从肿瘤生长的各个环节入手,主要包括:1. 抑制肿瘤生长多肽分子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多肽分子能够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进行结合,并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多肽分子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多肽分子与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进行结合实现。

这些基因负责调节肿瘤细胞外部环境对细胞死亡的影响,因此多肽分子的结合会影响基因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3. 激活免疫反应多肽分子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加强它们的活性,并使它们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

这种免疫反应通常由多肽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激活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来实现。

二、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发展现状目前,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这些药物通常是使用成簇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和相应原型肿瘤细胞的序列来定向开发的。

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和定向杀伤癌细胞而获得抗肿瘤效果。

相关的研究表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活性和靶向特异性与它们的序列、二级结构和空间构象有关。

因此,制备高效低毒多肽分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控制是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关键。

在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 新型多肽分子开发新型多肽分子的研究是基于多肽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先决条件。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抗肿瘤靶点是指对肿瘤生长、转移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分子或通路。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类能够专一靶向抗肿瘤靶点并抑制其活性的化学物质。

随着抗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

以下将介绍一些当前最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1.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通过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拉普替尼等能够靶向结合HER2,抑制其信号传导,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

3.ALK(酪氨酸激酶受体):ALK是一种重排基因,其突变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和艾尔莎替尼能够抑制ALK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BRAF(B型RAF激酶):BRAF是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突变导致了多种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例如,维米非尼和达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抑制BRAF的活性,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5.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和PD-L1参与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突变导致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伊普替尼和纳武利尼等能够靶向PD-1或PD-L1,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除了上述靶点外,还有许多其他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如PI3K、FLT3、VEGFR等。

这些靶点及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进展和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靶向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化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来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的发展简史

抗肿瘤药的发展简史

抗肿瘤药的发展简史传统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于DNA复制和细胞分化,虽然有严重的副作用,但它们用于治疗一些癌症还是很有效的。

为了减少副作用,提高肿瘤药物的特异性,一些针对癌蛋白信号通路的药物被开发出来,由于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如今,作用于不同细胞机制的小分子抗癌药物不断涌现,它们作用的靶点包括染色体修饰、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和蛋白激酶等,与正常细胞相比,这些靶点对于癌细胞更为重要。

本文将回顾抗肿瘤药物研发历程,并比较作用于肿瘤依赖的细胞机制和信号传导分子两类靶点的抗癌药物的优点和局限性。

抗肿瘤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三代产品。

第一代: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复制和细胞分化,比如修饰DNA和干扰微管蛋白聚合。

第二代: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信号传导分子,最显著的受体或激酶有BCR-ABL和BRAF。

第三代: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不再以直接干扰DNA复制或细胞分化为导向,转而靶向对肿瘤细胞生长发展更为重要的细胞机制,比如染色体修饰、热休克蛋白、分子伴侣和蛋白激酶等。

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已有上市,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实RNA和蛋白合成的机制、胞内运输、代谢途径和细胞器的完成性等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比正常细胞更为重要。

第一代抗肿瘤药物第一代抗肿瘤药物(化疗)都是偶然发现或者基于其结构与造血关键因子的相似性开发。

例如第一个修饰DNA的药物由芥子气衍生而来:在战争中受芥子气毒害的幸存者患有白细胞减少症,这引导人们在1943年使用芥子气衍生物氮芥治疗淋巴瘤。

在二十世纪,这类药物的使用(其用量,时机及方案)纯粹基于临床观察来决定。

后来才慢慢明白这些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包括:干扰DNA的完整性、干扰DNA的复制、作用于有丝分裂纺锤体中的微管,从而抑制有丝分裂。

这些早期的抗肿瘤药物(如铂衍生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核苷类似物、长春新碱类和紫杉醇),如今仍然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它们能成功地治疗睾丸癌和各种儿童白血病,但它们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的癌症都有效。

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研发

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研发

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研发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分子药物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化合物,它们通常能够通过口服或注射等非侵入性方法被患者所使用。

在医学领域,小分子药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为它们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并且具有直接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优势。

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

其中包括化学、生物学、药学、毒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

药物研发过程通常以药理学研究开始。

科学家需要确定特定疾病的靶点,并尝试开发能够干预该靶点的化合物。

一旦候选化合物被筛选出来,科学家们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测试,以确保它们在人体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科学家需要对候选化合物进行优化,以提高它们的药物性质。

这包括调整药物的化学结构,以提高其亲水性、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选择性。

此外,药物分子的毒性和代谢也需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

然后,科学家需要对优化后的化合物进行体外和体内测试,以评估其生物学效应和兼容性。

这些测试包括药物在体外细胞和/或动物体内的活性、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此外,科学家还需要评估药物分子的毒性和剂量依赖性。

为了更好地优化药物分子的性能,计算机模拟在药物设计和研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建立分子的三维模型,预测药物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指导优化药物的过程。

此外,计算机模拟也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药物分子的毒性和代谢情况。

一旦药物分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确认,科学家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I期)试验涉及少数健康志愿者;第二阶段(II期)试验涉及小样本临床试验;第三阶段(III期)试验则需要使用大型样本进行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在临床试验阶段,科学家们需要跟踪病人的安全性和疗效,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是一个费用高昂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投资和耐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国内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自主研发概况(上篇)原创2017-08-28Williamxiang药智网药智网目录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这个逐渐增加的压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归于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以及社会人口统计的变化。

2016年,影响因子为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刊登了我国学者发表的一篇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的文章,即《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

作者分析了代表6.5%人口的72个地区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2000~2011),用以估计2015年癌症新增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

结果发现,2015年预计新增429.2万例癌症病例,死亡281.4万例。

《中国证券报》于2017年7月发表的一篇名为《抗肿瘤药物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援引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数据称,2016年,全球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开销为1100亿美元,远高于其他疾病的用药开销。

庞大的患者人群、巨大的市场空间与远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吸收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投入到抗肿瘤药物的研制中,其中,不乏国内企业的身影。

9月8日-10日,药智网携手中国药房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医药创新高峰论坛•暨医药企业研发实力百强榜发布》在重庆耀世启幕,会议将隆重发布《2017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包括“总榜”、“化药榜”、“中药榜”、“生物药榜”、“品牌榜”),哪些抗肿瘤药物领军企业将凭借其夯实的研发实力入围《2017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欢迎大家莅临会场观摩。

本文基于药智药品注册与受理数据、CDE网站上的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再结合充分的文献检索,介绍了各种适应证下国内企业自主或合作研发且已进行临床试验公示阶段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以下信息:◆体现出临床试验类型与主要目的的试验专业名称◆试验公示时间◆试验状态◆试验计划/实际入组人数与首例受试者入组时间所述文献包括:期刊文献、学位论文、媒体报道与公司自主披露的信息。

1.呼吸系统肿瘤根据《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2015年我国预计新增肺癌患者73.33万例,死亡61.02万例,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榜首。

1.1BPI-15086BPI-15086是由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目前与之相关的信息较少,然而根据公示的临床试验信息,该药也能克服T790M突变所致的耐药。

其原料药与片剂的临床申报于2015年11月获受理(1.1类),后经特殊审评于2016年8月获准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9月20日公示了“BPI-15086在既往EGFR-TKIs治疗后进展的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Ⅰ期临床研究(登记号:CTR20160704)”,该试验尚未启动受试者招募,计划入组80人。

1.2BPI-9016MBPI-9016M是由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xl抑制剂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其作用靶点还包括HGFR,目前与该药相关的信息较少。

其原料药与胶囊的临床申报于2016年4月获CDE受理(1.1类),后经特殊审评于2017年1月获准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10月9日公示了一项“BPI-9016M在c-Met异常的晚期NSCLC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的Ib期临床研究(登记号:CTR20160757)”,该项试验尚未启动受试者招募,计划入组50人。

1.3Hemay020Hemay020是由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和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一种EGFR不可逆抑制剂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2012年7月由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三通三洋药业有限公司按1.1类递交原料药与胶囊剂的临床申报,后经特殊审评于2014年7月获批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5年6月25日公示了一项“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不可逆抑制剂Hemay020胶囊用于晚期实体瘤的Ⅰ期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50294。

该项试验包括剂量递增研究与扩展研究两部分,其中扩展研究以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或未测定基因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尚处于受试者招募阶段,首例受试者于2015年7月3日入组,共计划入组55人。

1.4PLB1003PLB1003是由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按1.1类申报的抗肿瘤药物,暂无与其作用靶点相关的信息,然根据其已公示的临床试验提供的受试者入选标准,该药可能作用于ALK受体酪氨酸激酶。

PLB1003原料药与胶囊的新药临床申报于2015年12月获CDE受理,后经特殊审评于2016年8月获准临床、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最高状态:受试者招募阶段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7年2月公示了一项“针对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口服PLB1003胶囊的一项单中心、开放性、单臂、剂量递增Ⅰ期研究(CTR20170023)”,该项试验已经启动受试者招募,计划入组30人,但尚未披露首例受试者入组时间。

1.5SPH1188-11SPH1188-11是由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EGFR抑制剂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其原料药与片剂的1.1类新药临床申报于2016年4月获CDE受理,后经特殊审评于2016年12月获准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7年6月9日公示了一项“Ⅰ期、开放、SPH1188-11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疗效初步探索研究方案(登记号:CTR20170556)”,该试验已启动受试者招募,首例受试者于2017年7月21日入组,共计划入组18~36人。

1.6伯瑞替尼伯瑞替尼是由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申报临床的1.1类新药,后经特殊审评于2015年6月获批临床,拟药用其肠溶胶囊。

专业数据库中与之相关的信息较少,有报道称,伯瑞替尼的作用靶点是c-met。

c-met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最高状态:Ⅰ期,受试者招募阶段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4月27日公示了一项“考察伯瑞替尼在c-Met异常的NSCLC患者中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I期、开放、多中心、剂量递增及扩展研究(登记号:CTR20160228)”,该项试验尚处于受试者招募阶段,首例受试者于2016年4月25日入组,计划入组30人。

1.7丁二酸复瑞替尼丁二酸复瑞替尼是由重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研发的第2代ALK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2015年3月,在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递交了原料药与胶囊的临床申报(1.1类),后经特殊审评于2015年10月20日获准进行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7月6日公示了一项“丁二酸复瑞替尼在ALK阳性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剂量探索I期研究,及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期研究(登记号:CTR20160339)”,该项试验尚未启动受试者招募,共计划入组196人。

1.8甲磺酸艾氟替尼甲磺酸艾氟替尼(AST2818)为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1.1类新药,专门针对EGFR T790M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

甲磺酸艾氟替尼在临床前研究中,对T790M耐药肿瘤展现良好的抑制肿瘤活性;该药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并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该药在临床前研究未发现心脏毒性,眼毒性和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已展现良好的安全性。

甲磺酸艾氟替尼原料药与片剂的新药临床申报于2016年1月获CDE受理,后经特殊审评于2016年9月获准临床。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7年6月28日公示了一项“在1/2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中评价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臂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170447)”。

该项试验已启动受试者招募,首例受试者于2017年6月2日入组,共计划入组81人。

1.9马来酸艾维替尼马来酸艾维替尼(AC0010)是由杭州艾森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在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研发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其能克服T790M突变所致的耐药,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艾森医药在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按1.1类递交的马来酸艾维替尼原料药与胶囊剂的临床申报于2013年8月获CDE受理,后经特殊审评于2014年9月获准临床;而后在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递交的补充申报亦于2016年6月获CDE受理,并于9月获准。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12月30公示了一项“马来酸艾维替尼胶囊治疗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161018)”,该试验尚处于受试者招募阶段,首例受试者于2017年5月18日入组,共计划入组222人。

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于2016年发表了的一篇文章披露了马来酸艾维替尼于国外同期进行的Ⅰ期临床试验(NCT02274337)的初步结果。

该项试验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第一代TKI耐药后对其采用艾维替尼治疗,并进行了药物剂量的爬坡试验,剂量从50mg qd升高至600mg qd。

经过疗效评判,研究的总体ORR为38.2%,175mg和300mg阶段的ORR为62%,350mg阶段与600mg阶段的ORR分别为55.6%。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44%)、皮疹(20%)与瘙痒(16%)。

1.10马来酸吡咯替尼马来酸吡咯替尼是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GFR与HER-2不可逆的抑制剂。

2011年5月,恒瑞医药按1.1类递交了马来酸吡咯替尼原料药与片剂的临床申报,后经特殊审评于2012年5月获准临床。

2015年5月又在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下递交了补充申请。

非小细胞肺腺癌-最高状态:Ⅱ期,受试者招募阶段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于2016年8月31日公示了一项“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治疗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研究(登记号:CTR20160434)”,该项临床试验尚处于受试者招募阶段,首例受试者于2016年10月9日入组,共计划入组55人。

1.11沃利替尼沃利替尼是由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分子c-met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

和记黄埔医药于2012年3月按1.1类递交沃利替尼原料药与片的临床申报,后经特殊审评于2013年3月获准临床。

和记黄埔医药先后于2013年9月、2015年5月与2016年2月递交了3次补充申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