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2024/1/13
运动生理学
29
脱训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1、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脱训后,最大摄氧量与心血 管变量关系的时间变化流程 图(引自Scott KP,et al,2009)
2024/1/13
运动生理学
30
2.对几种主要身体素质的影响
脱训后,肌肉力量和功率会下降 脱训后,速度和灵敏的损失相对较少 脱训后,运动员的柔韧性下降会很快
12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
1、反射时:动作越复 杂,有关中枢之间传递 延搁时间就越长,进入 工作状态需要时间也就 越长。
2024/1/13
运动生理学
13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动作越复杂, 有关中枢之间传递延搁时间就越长, 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也就越长。
①植物性神经机能惰性比躯体性神经 大
传导速度慢 突触联系较多
运动 项目
运动 强度
训练 水平
赛前 状态
准备 活动
“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024/1/13
运动生理学
18
稳定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活动可在一段时
间内保持于较高的机能状态,这一阶段称为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运动生理学
7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warm –up exercise)是指在正式训练和
比赛前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性身体练习。
2024/1/13
运动生理学
8
准备活动 — 生理作用
降低肌肉的粘滞性 4 增强皮肤血流 5
痕迹效应 6
1 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 2 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全完整版

理学的理论体系。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法
人体实验法
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人体运动过程,研究运动 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通过人体实验观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 适应变化,探讨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调查法
数学建模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运动员或普 通人群的运动经历、身体状况等信息,分析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合理营养补充
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糖、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促进身体恢复。
按摩与理疗
通过按摩、热敷、冷敷等理疗手段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
心理调适
采用心理暗示、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 运动性心理疲劳,提高运动员自信心 和斗志。
07 运动处方及营养补充策 略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关节结构
关节功能
关节疾病与损伤
纤维关节、软骨关节、 滑膜关节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 腔
连接骨骼、提供运动范 围、吸收冲击
关节炎、关节脱位、韧 带损伤等
肌肉结构与功能
肌肉结构
肌纤维、肌膜、肌 束膜、肌外膜
肌肉收缩与舒张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类型
骨骼肌、心肌、平 滑肌
肌肉功能
产生运动、维持姿 势、保护内脏器官
有氧氧化系统概述 介绍有氧氧化系统的基本概念、代谢途径及其在运动中的 供能作用。
脂肪酸的氧化与利用 详细阐述脂肪酸在体内的氧化代谢过程,包括脂肪酸的活 化、转运和氧化等步骤,以及脂肪酸在运动中的利用情况。
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 探讨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有氧氧化代谢的过程,包括葡萄糖 的摄取、转运和氧化磷酸化等步骤,以及碳水化合物在运 动中的供能作用。

运动生理学课件能量代谢

运动生理学课件能量代谢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 ,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
能量平衡与慢性疾病预防
慢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 症等慢性疾病,与能量平衡密切
相关。
风险因素
长期能量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 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能量平 衡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
预防措施
通过维持能量平衡,结合其他健康 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 等,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能量就越多。
意义
活动代谢是人体能量消耗的重要 组成部分,适量的活动可以促进 能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
防肥胖。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定义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摄食过程中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 、代谢转化过程而消耗的热量。
影响因素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消耗与摄食量、食物种类和个体差异 有关。一般来说,摄食量越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越高,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脂肪
脂肪是运动中主要的慢速能源 ,能够提供大量的能量,帮助 运动员在长时间内维持运动。
脂肪的能量密度高,每克脂肪 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比碳水 化合物和蛋白质都高。
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中, 脂肪的供能比例较高,而在高 强度运动中,脂肪供能比例较 低。
蛋白质
蛋白质在运动中主要起修复和构 建肌肉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
在动物体内,呼吸作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氧化有机物来释放能量 。
能量代谢的生理意义
能量代谢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为各种生理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通过能量代谢,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正常的生理功 能。
能量代谢与生长发育、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具有 重要意义。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PPT课件

耐力素质训练
采用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 训练等方法。
灵敏素质训练
采用变向跑、折返跑、躲闪类 练习等方法。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运动训练计划, 明确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实施运动训练计划
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 原则,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ATP与能量代谢
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 货币”,其水解时释放的 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能量代谢的调节
能量代谢受到神经、激素 和酶的调节,以维持生物 体内能量的动态平衡。
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与作用
磷酸原系统
短时间内提供大量能量, 如举重、投掷等爆发性运 动。
糖酵解系统
在无氧条件下提供能量, 如400米跑、100米游泳等。
根据项目特点不同,能量代谢方式也有所差异,但一般都需要良 好的无氧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作为基础。
CHAPTER 0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心脏
01
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血管
02
输送血液,分配营养物质和氧气。
血液
03
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急性影响
有氧氧化系统
长时间提供稳定的能量, 如长跑、自行车等耐力性 运动。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
速度性项目 力量性项目 耐力性项目 技巧性项目
以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功率输出。
以糖酵解系统和磷酸原系统供能为主,需要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
以有氧氧化系统供能为主,需要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脂肪利用 能力。

2024版年度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章身体素质

2024版年度运动生理学课件第十章身体素质
22
06
柔韧与平衡素质
Chapter
2024/2/3
23
柔韧与平衡素质概念及作用
1
柔韧素质
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 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2 3
平衡素质 指人体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下,保持姿势和动作的 能力,特别是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 能力。
作用
柔韧与平衡素质对于提高运动技能、预防运动损 伤、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5
耐力素质概念及作用
01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 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02
耐力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血 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二是有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024/2/3
16
21
灵敏与协调素质测试与评价
2024/2/3
测试方法 包括六角反应球测试、反复侧跨步测试、十字变向跑测试 等。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定量地反映练习者的灵敏与协调素 质水平。
评价标准 通常采用完成动作的时间、次数、准确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和专项运动特点进行制 定。
注意事项 在测试过程中,要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避免外界因素 的干扰。同时,要注意测试的安全性和受试者的身体状况,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024/2/3
速度素质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是许多运动项目取 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速度素质有助于运动员 在比赛中迅速做出反应,抢占 先机,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 绩。
12
速度素质训练方法与原则
训练方法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

运动注意 事项:避 免剧烈运 动注意运 动安全定 期进行健 康检查
06 运动与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器官 消化系统的功能:分解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运动可以促进消化提高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 消化系统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健康水平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运动可以促进 胃肠蠕动增加
消化液分泌
运动可以改善 肠道菌群提高
消化功能
运动可以增强 食欲增加食物
摄入量
运动可以减轻 胃肠道负担预 防消化系统疾

合理营养与运动能力
营养素: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等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 影响:促进消化、 吸运 动表现、减少疲劳 、促进恢复等
04 运动与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 成:包括呼吸
道和肺
呼吸道的功能: 气体交换、清 洁、湿润、温

肺的功能:气 体交换、调节 呼吸频率和深

呼吸系统的调 节: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细
胞调节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时呼吸频率增加以满足身体对 氧气的需求
运动时呼吸肌力量增强以提高呼吸 效率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运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运动与免疫力的相互作用: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免疫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运动能力的提 高
09 运动与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 成:中枢神经 系统、周围神 经系统和自主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小脑、 交感神经和副
脑干、脊髓
定义:研究人体 在运动过程中生 理反应和适应规 律的科学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精选PPT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 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 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 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 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 实验。
及其特点 4、掌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理;
1、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教学重点 2、肌纤维的生理、代谢特征以及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3、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仪
精选PPT
第一节 骨骼肌收缩的机理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复习) (一)肌原纤维
效应器五个环节。 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 (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 (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 (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
经调节的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精选PPT
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 的过程;
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 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 炼。
精选PPT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 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 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与线粒体、生物膜、 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运动生理学课件(全)ppt

运动生理学课件(全)ppt
一、肌纤维类型的区分 现在分得很细,我们只需了解红肌(慢肌)、
白肌(快肌)既可。 二、分布特征: 混合分布。 “优势类型”
三、机能特征
快肌收缩力强,爆发力好,但工作持久力差。 慢肌收缩力差,爆发力差,但工作持续能力强 遗传因素:男性95.5%,女性92.2%。 年龄因素:从青少年到老年,慢肌的比例逐渐
反极化形成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再次发生变化。 出现K+外流, Na+内流的趋势,复极化形成 ( 恢复到静息膜电位状态)。
动 Na+

-

位 的 形 成
Na+
Na+
+ Na+
K+
Na+
A-
Cl-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3、钠钾泵的作用。 (二)、兴奋地传导:在神经纤维上 传导的动作电 位称为---神经冲动。其 特征为: 1、生理的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绝缘性; 4、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动作电位通过肌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直达终末池;
三联管结构传递信息;
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释放与再聚集。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实现收缩的基本条件是肌动蛋白与横 桥位点的结合。
安静状态下,肌动蛋白、肌球蛋白、 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以及钙离子之 间的关系。
横桥移动的前提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 白的结合。
一、新陈代谢
概念: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 量转换的过程。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 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 身物质的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 质进行分解,并把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的产物排出体外, 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 过程。

运动生理学课件

运动生理学课件

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 (stretch reflex)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1 腱反射 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 肌紧张
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
拉 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
2.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大脑皮质
小脑
脊髓小脑束
▪小脑将来自大脑皮质的运动指令与实际 执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差,然后 通过小脑大脑皮质联系,传回至皮质以 校正运动,使运动逐步协调起来。
4.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皮层脊髓束:大脑发出指令,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 皮层脑干束: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
时间后,前庭器官对刺激引起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3.本体感觉
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 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肌梭与腱梭)
机能: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 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
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 躯体各部相对位置和状态的感觉。 或称 运动觉。
肌梭主要感受肌肉细微长度的变化, 腱梭主要感受大张力的大小。
▪ 例如,不同训练水平的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 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 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 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淡的感觉。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 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 己的运动动作。
二、调节机能
(一)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

运动生理学课件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课件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运动生理学概述 • 运动与能量代谢 • 运动与循环系统 • 运动与呼吸系统 • 运动与肌肉系统 • 运动与神经系统
01
运动生理学概述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 动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 机制的科学。
任务
揭示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 化规律,为运动训练、体育教学 和运动健身提供科学依据。
THANK YOU
肺通气量的提高
02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肺通气量,使呼吸系统更加高效。
呼吸肌力量的增强
03
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

运动性呼吸困难与防治
01
运动性呼吸困难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的。
02
运动性呼吸困难的症状
包括呼吸急促、喘息、胸闷等。
磷酸原系统
指ATP和CP组成的供能系统,是极量 运动的主要能源,可维持最大强度运 动约6-8秒。
有氧氧化系统
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应充足时 ,通过有氧氧化途径产生能量的过程 ,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乳酸能系统
指糖酵解供能系统,是短时间大强度 运动时的主要供能途径,运动持续时 间在2分钟左右。
运动员神经系统特点与训练
运动员神经系统特点
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对刺激作出反应;同 时具有较高的耐受力和恢复能力,能够应对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神经系统训练原则
针对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特点,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全面性、循序渐 进、区别对待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提高运动员 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生理学课件

运动生理学课件
总结词
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和评估,提高其竞技表现。
详细描述
运动员体能训练与评估是运动生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可以提高其力 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等各方面素质,从而提高竞技表现。同时,通过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可 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骨骼肌系统的组成
骨骼肌系统由骨骼肌纤维、神经、血管和结缔组 织等组成,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主体。
骨骼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纤维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具有不同 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肌肉收缩机制
肌肉收缩是骨骼肌活动的本质,通过肌丝的相互 作用实现肌肉的缩短和伸长。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肌肉适应
长期运动可以引起肌肉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改变,提高肌肉力量和 耐力。
有氧运动定义
有氧运动是指通过运动使身体的氧气供应能够满足肌肉活 动的需要,从而消耗脂肪、糖等能源物质,产生一定量的 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有氧运动的能量来源
有氧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氧化 过程。
有氧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 等。
无氧运动与能量供应
肌肉生长
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和肌肉纤维的数量 。
防止肌肉萎缩
运动可以预防因长时间不运动或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
肌肉力量与耐力训练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通过重量训练和抗阻运动来 提高肌肉力量,增强骨骼密度和骨质 量。
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运动和重复性运动 来提高肌肉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和代 谢能力。
运动可以使心脏肌肉发达,提高 心脏的泵血能力,使心输出量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 的过程; (二)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四、生理机能的整体调控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指单一的反射过程。它的特 点是,调控信息只能通过反射弧从感受器传到效应 器,而效应器的信息不能反作用于中枢。 (二)反馈式控制系统:由效应器上的感受装臵返回 的信息作用于中枢,使中枢调整其发出指令的现象 就是反馈。
四、适应性 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体逐渐形成的一种 与之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称 为适应性。 五、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 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 殖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一、外环境 1、自然环境变化将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人体产生应激性或适应性 变化。 2、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它通过神经系统特别 是大脑皮层,通过心理过程起反应。 二、内环境和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总称。 (二)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离子 浓度等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的含义: (1)细胞外液理化特性总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第一章 骨骼肌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生理学 授课学时 授课教师 第一章 骨骼肌 2
教学要求
1、掌握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肌纤维的生理及代谢特征; 2、熟悉熟悉肌肉的收缩过程,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影响肌 肉收缩的主要因素以及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肌肉收缩的形式 及其特点 4、掌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人体机能调节方式
人体机能调控 多媒体、投影仪
第一节 学科简介
一、生理学 1、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3、运动生理学:研究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活动 规律的科学。 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运动对人体机能 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 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 炼。
作业: 1、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2、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3、论述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4、试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小结: 1、概括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总结生命活动的 本质。 2、总结不同机能调节方式的作用及意义;举例说明运动过程 中人体机能调节的特点及意义。 3、举例说明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第四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通常将调节方式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一、神经调节 (一)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在整个调 节中起主要作用。 (二)特点:迅速、准确。 (三)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 生的规律性反应。 (四)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 效应器五个环节。 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 (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 (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 (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 经调节的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四)应激性与兴奋性的异同: 1、相同点,即二者都包含者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2、不同点, (1)组织的范畴不同。应激性组织包括所有组织; 而兴奋性组织仅指可兴奋组织。 (2)反应的形式不同。兴奋活动必然要产生电活动; 而应激活动可以不产生电活动,也可以产生包括 细胞的电变化。因此,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 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 性。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 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 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 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 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 实验。 3、人体实验:常用的人体试验有运动现场实验和 实验室实验。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一)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 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二)类型: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 (三)意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陈 代谢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 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

二、应激性 (一)概念:机体或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 能力或特性。 (二)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一般分 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三、兴奋性 (一)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可传播的、伴有 电活动变化的反应过程。 (二)概念: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和特性。 (三)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如 神经、肌肉、腺体等。
《运动生理学》课件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生理学 授课学时 授课教师 2 骆汉雄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和人体机能调节方式及特点; 掌握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内环境的概念。 2、熟悉刺激与机体机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3、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方法以及人体机能调控的方式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 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 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与线粒体、生物膜、 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