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雨洪资源利用的意见
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引 言水利水电行业是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则会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助力。
因此,本文针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意义。
非常规水资源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其主要由中水、雨水、空中水、海水、苦咸水以及矿井水等构成。
此类水资源的优势为在经过科学处理后能够得到再次使用,从而对水资源匮乏现象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不同种类的非常规水资源在开发以及应用阶段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常规水进行替代,进而对天然水资源的循环过程起到增强与改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有限水资源的功效。
当前针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主要分为雨水储蓄利用、中水利用、苦咸水利用以及矿井疏干水利用等。
一、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现状随着我国工农业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各地区用水需求不断提升,因此为环节水资源匮乏问题需要对非常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一)微咸水与咸水资源我国当前可利用的微咸水资源已经超过了180亿m3/年,而且现阶段微咸水的开采资源为140亿m3/年。
虽然微咸水与咸水的开发技术日益成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据相关调查资料能够了解到,我国微咸水总量在今后还会继续呈现出上升增长趋势33w,需要针对微咸水利用技术不断进行优化革新。
(二)雨洪资源雨洪资源利用,能够具体划分为城市利用与农业利用,我国传统农业有着发展悠久的历史,直接对天降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并且加以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雨洪资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应用为:经过处理的非常规水资源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并且利用洪水可以有效清除河道与水库中的污染物与泥沙,采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技术,使雨洪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三)再生水资源再生水资源指的是城市污水与废水,在经过处理后能够进行二次使用,根据我国水资源的供求趋势,能够了解到污水资源化的发展前景较好,科学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雨洪资源利用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雨洪资源利用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雨洪资源作为世界各国取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已经发展了数十年,非城区利用的发展较为成熟,但城区雨水利用都处在发展初期;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雨洪资源利用发展概况并重点论述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灾害结果,对雨水利用下一阶段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标签:雨水利用;城区;非城区;问题1.雨洪资源利用即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地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按地域可分为城市区与非城市区雨水资源的利用,两者的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研究思路与方法也固然不同,城市雨水利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雨水利用就是收集、贮存并利用雨水;广义上则应包括雨水的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维持并改善地区水循环系统[1]。
2.国外雨水利用发展概况近20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探索,其中雨洪资源利用较多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德国、瑞典、荷兰、以色列等,各国均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法。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兴建了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大量蓄洪池来收集雨洪水,在城市还专门建设了下洼式绿地来下渗城市洪水,从当年起,日本就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设置雨洪就地下渗设施。
1992年颁布的“第二代城市地下水总体规划”,将雨水收集池塘和透水地面建设纳入了城市规划的范围。
美国的雨洪利用以增加入渗为宗旨,建有大量的人工渗滤田,来下渗雨洪水。
另外在建设雨洪利用工程的同时,还制定了促进雨洪利用的管理条例和法规,来保证雨洪利用的实施。
地下水库在美国的发展也较快,并通过对地下含水层进行人工补给来恢复湿地,发挥雨洪的生态效益。
3.国内雨水利用进展雨水利用在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广西、四川、甘肃、陕西、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在雨水利用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经验。
甘肃省各级政府近年来筹集补助资金10亿元,用于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成小水窖218万处,稳定解决了130万人的饮水困难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80年代。
夏津县雨洪资源利用建议
夏津县雨洪资源利用建议2016年10月19日在联通公司二楼收看了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赵副省长讲话强调,提高认识,转变治水理念,充分利用好雨洪资源,加快干渠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不要让流到眼前的雨洪资源白浪费。
根据以上会议精神,夏津县水务局召开了夏津县雨洪资源利用专题研究会。
夏津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近年来夏津的主要引水水源是利用潘庄灌区引黄河水,引水口在津期店,夏津的东北角,由于地势原因,向西南部送水非常困难,而从西南部卫运河流入的洪水、涝水以及临清的客水汛期在河道中不能蓄存,白白流到下游。
计划把我县西南部地势较高地区现有河道、洼地、坑塘等加以充分利用,分段蓄存,高地势高水位存,低地势低水位蓄存,通过修建拦河闸坝等水利工程措施,逐节拦蓄雨洪涝水资源。
1、在七一河上改建祁庄闸,祁庄闸挡水位28.0米,蓄存七一河上游段以及临清客水并强制抬高水位,七一河的水能自流入白马湖改碱沟与白马湖洼地。
七一河上游段河道存蓄雨洪水,约116万立方米。
在白马湖改碱沟渠首与渠尾各建一座挡水闸控制河道蓄水位,防止七一河、白马湖改碱沟、六五河的水串流。
利用白马湖现状洼地当白马湖改碱沟的二滩,在洼地四周稍加整理,修建1米高挡水坝,适时存蓄雨洪涝水。
白马湖洼地总面积约8000亩,平均蓄水深1米,约蓄530万立方米。
结合白马湖砖瓦厂,在白马湖改碱沟上游西侧建100亩坑塘,在白马湖改碱沟大堤上修建1座分水闸,在有洪涝水时可将白马湖改碱沟的水放入此坑塘蓄存起来,蓄水深4.5米,约存30万立方米。
2、在六五河上胡里长屯处,修建高水位橡胶坝,坝高27.00米,利用七一河下游段、六五河上游段河道存蓄雨洪水,河道蓄水约294万立方米。
在七一河下游段北赵沟村处有一坑塘,约100亩,紧邻七一河,在七一河大堤上修建1座分水闸,在有洪涝水时可将六五河的水放入此坑塘蓄存起来,蓄水深4.5米,约存30万立方米。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02•【字号】唐政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唐政发〔2008〕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工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性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矗在“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新的历史时期,认清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供给稳定性标准不断提高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是水资源总量呈日益减少趋势。
据2005年唐山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全市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不断减少。
水资源总量由26.26亿立方米下降到24.16亿立方米,减少2.1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量由15.9亿立方米下降到14.35亿立方米,减少1.55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由33.17亿立方米下降为31.86亿立方米,减少1.31亿立方米。
如不采取措施,水资源短缺有可能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是水资源需求量呈大幅上升趋势。
按照省委第七次党代会对唐山提出的发挥“三个作用”及市委八届三次会议建设“四城”的目标要求,目前,我市已进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繁荣和谐文明新唐山”的重要历史时期。
要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
根据《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到2010年、2020年全市需水量将达34.63亿立方米、36.18亿立方米。
加强山洪防治 利用雨洪资源
自然 和谐 相 处
资源 。 ~ 月 既 是 防 汛 的 关 键 时 期 . 是 78 又 集 雨 蓄水 的 黄 金 季 节 , 蓄 、 、 、 、 将 泄 滞 引 补 等 有 机 结 合 ,充 分 利 用 集 雨 工 程 、 引
对 现 有 河 沟进 行 疏 浚 . 沟 堤 进 行 护 砌 对
蓄 水 工 程 . 高 拦 洪 蓄 水 的 洪断面 . 高行洪能力 ; 拓 提 要依 法 加 强 河 道 的管 理 . 河 道 管 理 工 作 走 使 上法 制 化 轨 道 .严 禁 河 道 内 非 法 建 筑 .
杜绝河道 内乱挖 、 采 、 倒 、 建 , 乱 乱 乱 清
措 施 的 宣 传 . 强 避 灾 意 识 . 强 防御 增 增
7 4 .万m3 0 11 。塘 坝 3 7 座 . 村 、 地 坝 26 护 护
布 不 均 . 定 了邢 台 县必 须 加 强 山 洪 防 决
治 . 照 “ 人 为 本 ” 原 则 . 保 人 民 按 以 的 确
生命 财产 安全 .确 保 水 库 大 坝 安 全 . 确
保 重 要 城 镇 安 全 . 保 重 要 交 通 干 道 和 确 通 信 干线 安 全 . 大 限度 地 减 轻 灾 害 损 最 失 . 现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 实
频次 。
均降水56 m 年均径 流量2 3 m . 8 . m. 4 . 亿 , 7 地 势 呈 西 高 东 低 . 自然 形 成 “ 川 三 四 河”即路罗川 、 , 桨水 川 、 军 墓 川 、 家 将 宋
雨洪管理措施
雨洪管理措施雨洪管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雨洪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和水灾的发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一、建立雨洪管理体系建立雨洪管理体系是实施雨洪管理措施的前提。
雨洪管理体系应包括雨洪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响应等环节。
通过建立雨洪管理体系,可以及时掌握雨洪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雨洪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二、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是雨洪管理的基础。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等。
通过建设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和水灾的发生。
三、推广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是一种有效的雨洪管理措施。
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提供一定的水资源。
推广雨水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是雨洪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蓄水能力,减少雨洪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同时,城市绿化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实施雨洪管理措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宣传教育还可以促进政府和公众的合作,共同推进雨洪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雨洪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雨洪管理体系、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推广雨水利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内涝和水灾的发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深府[2010]171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深府〔2010〕17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现就加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我市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70%以上用水靠市外的东江引入。
按实际人口计算,目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6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和广东省的1/11。
近年来,随着东江沿岸其他区域的强劲发展,我市新增境外引水难度越来越大。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总需水量将达到26.20亿立方米,境内可开发利用水资源3.33亿立方米,境外可引水量15.93亿立方米,需水缺口达6.94亿立方米。
在构建开源节流并举、外引内蓄并重、开发保护并进的传统水资源保障体系基础上,加大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力度,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难题,构筑完善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市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市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外雨水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展。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积累,目前我市的节约水资源、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已较为成熟,雨洪、污水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再生水回用、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已具备较大优势,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公共财力也为开发雨水和再生水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是一种将城市雨水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收集、蓄存和利用的技术。
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中由于建筑物、道路和其他硬化地表引起的大量表面径流水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节约用水成本。
下面将从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
一、理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是一种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原则。
具体来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2.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例如,鼓励植物覆盖率的提高,设计湖泊、河道等水体,修建宽敞的步行道和无车流的绿化带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3.创新技术手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渗滤、雨水花园、生态沟渠、绿色植被屋顶、蓄水池等等,在技术的创新上也需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
二、实践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实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二是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
1.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建立雨洪调蓄利用系统是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基础。
具体而言,需要进行以下建设:(1)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地面渗透、河涵连通、雨水收集、调蓄、提高降雨利用率等手段,建立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形成雨水收集系统。
(2)雨水蓄滞设施:利用河、湖、水库、蓄水池等水体进行雨水蓄滞,并建设雨花井、雨水花园等设施,实现雨水的调蓄和利用。
(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清洁污水处理设施,使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循环利用。
(4)治理污染:加强工业园区雨水管理,改善排污条件,防止污染的发生。
2.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雨洪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应该追求的目标。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红政发〔2014〕55号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正文:----------------------------------------------------------------------------------------------------------------------------------------------------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红政发〔2014〕5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一系列文件精神,全面加快全州水利改革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建设,现就我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活之首,是关系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我州水资源丰富,但受特有的地理、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州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哈尼族彝族可供利用的有效水资源严重不足,开发利用率低、节水型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目前全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单位 GDP 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4 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各水功能区达标率仅分别为 0.45 和 62.5%。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和粗放用水方式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且随着“四化同步”和我州“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建设的加快推进,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用水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基本国情、水情出发,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03.03.31•【文号】水资源[2003]118号•【施行日期】2003.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水资源[2003]118号)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面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将贯彻实施情况及时报部。
联系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电话:(010)63202908附件: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利部二00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附件: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遏制超采区扩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现就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地下水开发利用形势(一)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也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要素。
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以近每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
到上世纪末,年开采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支持和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的有限性认识不足,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也随之凸现。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56个发展到164个;超采区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超采量逐年增加,2000年的超采量已近百亿立方米,累计超采量逾1000亿立方米。
衡水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问题及对策
短 缺 问题 的 重 要 途 径之 一 。 结 合衡 水 市 水 资 源 特 点 , 对该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 、 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 了
分析探讨 , 以期 为衡 水 市将 来城 市 雨 洪 资 源 利 用 工 作 的 开展 提 供 参 考 。
关键词 : 水 资 源 ;城 市 雨 洪 利 用 ; 衡 水市
1 衡 水 市 水 资 源 状 况
1 . 1 水 资 源 现 状
衡水位于河北省东南部 , 是 全 省 乃 至 全 国 严 重 缺 水 的 城 市
2 衡 水 市 城 区降 水 可收 集 利 用 量
衡 水 市 由 于 降水 量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 年 际变 化 大 , 而 整 个 汛 期 的降 水 又 多 集 中在 7~8月 份 的几 场 大 、 暴雨 , 加 之 市 区 排 水 管 网不 畅 , 常 造 成 城 市 内涝 。如 2 0 0 9年 8月 2 6 日凌 晨 , 衡 水 市 突
水 是 生命 之源 , 是 人 类 赖 以生 存 的 基 本 条 件 , 是 社会 经 济 发 展 的命 脉 。 由 于水 资 源 在 时 空 上 分 配 不 均 匀 , 加 之 人 类 对 水 资 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严重浪 费 , 以 及 社 会 发 展 和 工 业 化 程 度 的提 高对 水 源 污染 的 加 重 , 使 用 水 矛 盾 越 来 越 突 出 。 一 方 面 水 资源 短缺 已成 为制 约城 市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 重要 因 素 。衡 水 市 作 为北 方平 原严 重 缺 水 的 地 区 , 各 种 生 产 生 活 用 水 主 要 靠 开 采 地
下水 , 导 致 地 下 水 严 重 超 采 。另 一 方 面 , 随 着 衡 水 市 城 镇 化 程 度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2.06•【字号】京政发〔2015〕8号•【施行日期】2015.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5〕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本市是资源型缺水特大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水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调配水平和保障能力,现就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和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洪除涝能力为中心,以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循环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为重点,不断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和污水治理,“把再生水用起来、把地下水管起来、把雨洪水蓄起来”,着力构建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经过3年左右努力,基本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以下统称清水)与再生水、雨洪水联合调度,建立城乡统筹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解决重点河段污水直排入河及河道“脏、乱、臭”问题,重要水库、河道、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
再用3至5年时间,建成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水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河湖连通更加顺畅,水环境更加优美的水网体系,重要水库、河道、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7%以上。
发展天津城市雨洪利用的建议
发展天津城市雨洪利用的建议摘要: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雨水资源化利用状况,提出了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几点建议,为天津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洪利用雨水入渗政府监管建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全球总储水量估计为13.9×1017?m3,但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1017?m3。
除去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储水量的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地表水源污染也日趋严重。
“水质型”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我国城市化建设由于忽视了水文生态循环,引发了各种城市水问题:(1)内涝严重:径流系数快速提高,径流量成倍增大[2],排水设施压力增大,汛期一遇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生活,堵塞交通,甚至淹没城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雨水径流污染严重: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率的提高,雨水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逐渐凸现,成为城市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3)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地表不透水面增加,影响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加之有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加剧地下水位下降。
(4)天然湿地退化萎缩严重,进而导致物种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大力发展城市雨洪利用。
1 我国城市雨洪利用情况我国雨水利用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是最近二十年才逐步在部分大城市和一些试点地区展开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果的。
2001年北京正式启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2003年上海出现了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生态住宅;天津建成了第一座节水型水利科技大厦,并成功进行了“城区雨洪利用”应用实验。
北京市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要求所有奥运场馆和新建工程都要配套雨水利用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也都考虑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徒骇河雨洪资源综合利用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雨水进行人工净化,以满足 水质要求。
雨洪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灌溉
利用处理后的雨洪水进行农业灌 溉,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工业用水
经过适当处理后,雨洪水可用于工 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环节。
生态补水
将处理后的雨洪水用于补充河流、 湖泊等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04
徒骇河雨洪资源综合 利用
目录
• 引言 • 徒骇河雨洪资源概况 • 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 徒骇河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 方案实施与效益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徒骇河雨洪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 造成资源浪费。
徒骇河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改 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问 题日益严重,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对 于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在工业园区内,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雨季时的雨水储存起来,供工业生 产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方案三:城市景观用水
总结词
将雨洪资源用于城市景观水系补充,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详细描述
在城市区域内,将雨季时的雨水引入城市景观水系,如公园、广场等地的水池、喷泉等景观设施。这 样可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美化城市形象,同时也可以补充景观水体的水量,保持水体的清澈和美观 。
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02
徒骇河雨洪资源概况
雨洪资源量与时空分布
雨洪资源量
徒骇河的年降雨量丰沛,年均降 雨量达到约700毫米,雨洪资源 量较大。
时空分布
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徒骇河的 雨洪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需 要合理调配。
雨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措施
雨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措施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雨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
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节约,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雨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可行的节水措施。
一、雨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雨水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水资源之一,通过合理的收集和利用,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我们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农田灌溉的水源。
传统的农田灌溉主要依赖地下水和河水,而这些水源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利用雨水可以补充这些不足。
其次,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的建筑用水。
通过收集雨水,可以为市民提供饮用水、洗衣水、冲厕水等家庭用水,减轻了城市自来水的压力。
再者,雨水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和冷却用水等,帮助企业降低用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节水措施的重要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
通过开展水资源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其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管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节水政策。
比如,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监管,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采取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推广节水型产品和设施。
此外,家庭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下手,比如修理漏水设备、减少冲洗次数、合理使用洗碗机等,将节约用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实施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
首先,建筑物的屋顶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引导到储水装置中。
其次,收集到的雨水可以通过过滤和净化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冷却水循环等用途。
这样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雨洪对周围环境的冲击。
此外,雨水收集系统还可以结合地下水补给,利用雨水渗入地下水层,补充地下水资源。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2•【字号】新政[2011]28号•【施行日期】2011.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新政(2011)28号)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全市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转变用水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新时期治水方略,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约束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建立水生态保护预警管理体系,促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
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130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40立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地下水漏斗区扩大趋势得到遏制,促进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资源挑战。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的硬质地面使得雨水难以渗透,导致雨洪灾害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成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雨洪资源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于降雨而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资源。
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收集、储存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雨洪灾害的影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要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首先需要加强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建设。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只是将雨水迅速排走,而没有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设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
雨水花园是一种浅凹绿地,能够收集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净化作用,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
绿色屋顶则是在屋顶上种植植物,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径流量,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透水铺装则是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让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其次,建立城市雨洪调蓄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建设蓄水池、地下水库等设施,将雨水在雨季储存起来,在旱季用于城市的供水和灌溉。
这些调蓄设施可以结合城市的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建设,既能够实现雨洪资源的利用,又能够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生态景观。
另外,推广雨水回用技术也是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的关键。
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消防等方面。
在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途中,如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处理工艺,降低成本。
而对于洗车和消防等用途,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完善的雨洪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雨水的流量、水质等信息,为雨洪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雨洪资源的利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关于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建议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城市内涝灾害关注度日益提高,老旧落后的防洪排涝系统已经不能达到城市应用的要求,尤其是在发生强降雨天气之后,必然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因此,加强城市排涝防洪系统建设是必然要开展的工作。
本文主要是对城市地下水系统防洪排涝系统建设进行研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成熟防洪排涝水平的提升,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下水系统;防洪排涝;建设措施截至十三五末,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00平方公里,城镇化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交通拥堵、停车难、地下设施欠账多、排水不畅等“城市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衰减,城市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尤其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暴雨发生频率增加,济南、长春、南京、北京、深圳、郑州等一些大中城市先后遭遇了“内涝成海”的尴尬,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统筹协调,实施了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累计建设综合管廊801公里、海绵城市1659平方公里,新增园林绿地面积5万公顷,累计建成绿道4600余公里,精致推行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由于历史欠账多,仍存在一些软肋,如规划体系不完善,防洪排涝规划与其它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排水系统不健全,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建设应对小重现期降雨的小排水系统多,缺少微排水系统和应对大重现期的大排水系统,多采用速排的方法,排水系统不堪重负,我省城市人均占有排水管道1.8米,与发达国家4米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标准低,部分城市河道防洪标准低,雨洪资源调蓄能力弱,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管道堵塞等现象时有发生,内河水位较高及滨海地区高潮位时易出现洪涝倒灌现象;应急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城市内涝给城市建设、环境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危害,严重时危及人身安全,建议从规划建设与管理多方面着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提出建议如下: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城市发展规划要尊重地理格局,守住生态红线、开发边界、蓝绿控制线,保护城市自然水系,各种专项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现重要空间参数一致,避免各项规划各自为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雨洪资源利用的意见
我省是资源性缺水省份,全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6位。
同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7、8、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且年际间变化大;空间上,降水量由鲁东南向鲁西北递减。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我省每年夏季有大量弃水,造成了结构性浪费,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科学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成为破解我省水资源瓶颈制约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现就加强雨洪资源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要求,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系统推进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着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供水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二)主要目标。
重点实施大中型水库增容、新建山丘区水库、新建平原水库、新建地下水库、新建河道拦蓄、跨流域雨洪资源调配、南四湖东平湖增容等工程建设。
规划总投资642.87亿元,新增兴利库容35.14亿立方米,新增供水
能力38.64亿立方米。
规划分两期实施:2016年前实施一期工程,匡算投资270.26亿元,新增供水能力21.33亿立方米,重点缓解“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有效保障防护区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本解决沿黄地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大幅改善地下水漏斗、海水入侵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2025年前实施二期工程,匡算投资372.61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7.31亿立方米,实现城乡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一期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一期工程规划涉及全省16个市、56个县(市、区),包括六大类工程:
(一)大中型水库增容。
通过恢复和提高兴利蓄水水位,规划实施岸堤水库等20座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匡算投资
56.70亿元,新增供水能力4.91亿立方米。
(二)新建山丘区水库。
根据国家水库建设安排意见,规划建设龙潭湾水库等10座山丘区水库,匡算投资70.15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46亿立方米。
(三)新建平原水库。
结合国家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源建设,在西部经济隆起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地区,规划建设雾蓿洼水库等35座平原水库,匡算投资102.51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0.60亿立方米。
(四)新建地下水库。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适宜地区,规划建设乳山河水库等6座地下水库,匡算投资14.35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24亿立方米。
(五)跨流域雨洪资源调配工程。
规划实施沂沭河洪水调配东线工程,匡算投资11.05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28亿立方米。
(六)实施东平湖增容工程。
匡算投资15.50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84亿立方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雨洪资源利用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重大长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及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系统推进项目实施。
省水利厅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和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做好项目论证和技术审查,督促落实建设条件,组织好工程建设,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按年度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省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审批进度,切实做好计划管理,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省财政厅要积极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并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土地节约利用管理,及时研究办理项目建设用地手续;
省环保厅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时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二)强化计划约束,加强动态管理。
综合考虑各级政府积极性、省级资金筹措能力,按年度编制雨洪资源利用工程计划实施项目名录。
因建设条件、移民占地、生态环境影响及水事矛盾等问题,经论证协调仍难有效解决的项目,视情况予以调整。
年度计划未列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的可纳入计划。
雨洪资源利用项目根据前期工作进度和质量,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投资机制。
各级政府要坚持改革创新,从水的公共产品属性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推动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资本为重要来源的投融资机制。
项目建设资金要以市县筹措为主,省里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适当扶持,并根据今后财力状况适时增加投入额度。
要充分发挥山东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等水利融资平台的作用,引导市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
(四)创新建管模式,强化监督管理。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严格各项建设管理规定。
严格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加强工程稽察、审计和社会监督。
理顺工程供水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资产和收益管理,
保障工程合理收益,增强项目融资能力。
探索建立水权交易机制、水市场与水价形成机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