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治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治则名词解释汇总

治则

定义:对临床的具体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治未病

定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因人制宜:

定义:考虑到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过去病史等个体差异性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正治法(逆治法)

定义: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

反治法(从治法)

定义:针对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的情况,采用与表面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与常规相反的方法。

调理阴阳(调整阴阳)

定义:利用药物或食物的气味性能、情志的属性、针灸补泻的作用等,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协调的治疗原则。

内治法

定义:通过给病人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各类治法的统称。

治病求本

定义:针对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原则。

同病异治

定义: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的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扶正祛邪

定义: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

定义:针对寒性的病证应使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寒因寒用

定义:针对真热假寒证应采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虚者补其母

定义:根据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对于五脏虚证应采用补益“生我”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解表法

定义:用发汗、宣肺的方药祛除肌表之邪,治疗表证的治法。古称汉法。

急则治标

定义: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

情况下,及时救治标病,如止血、止泻、止痛等,然后治其本病的治疗原则。

异病同治

定义:表现不同的疾病,由于发病机理相同,采取相同治法的治疗原则。

祛邪扶正

定义:对于邪气实而正气偏虚的病证,应采用以消除病邪为主,扶助正气为辅,使邪去正安或正复的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

定义:针对热性的病证应使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热因热用

定义:针对真寒假热证应采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实者泻其子

定义:根据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对于五脏实证应采用攻泻“我生”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

定义:用性味辛温,具有疏风散寒作用的方药治疗风寒表证的治法。

缓则治本

定义: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在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下,针对本病的病机治疗或采取调理、补益为主的治疗原则。

因时制宜

定义:虑到时令气候寒热燥湿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扶正固本

定义:对于正气亏虚的病证,采用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虚则补之)

定义:针对虚弱性的病证采用补益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塞因塞用

定义:针对正气虚损所致闭塞不通病证应采用补益、固涩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治法

定义:以治疗原则为指导,针对不同病证采用的具体治疗方法与手段。

辛凉解表(疏风散热)

定义:用性味辛凉,具有疏风散热作用的方药,治疗风热表证的治法。

标本兼治

定义:针对病证出现的标本并重的情况,采用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因地制宜

定义:考虑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攻补兼施

定义:对于虚实夹杂,或虚实病情相当的病证,可采用既祛邪又培补,即攻邪与扶正并重的治疗原则。

实者泻之(实则泻之)

定义:针对性质属实的病证采用攻泻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通因通用

定义:针对因邪实所致呕泻崩漏等病证应采用通利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食疗

定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解肌清热

定义:用具有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热毒蕴结肌肤证、气分证等的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