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气阴阳五行详解
内经--气阴阳五行演示文稿
二
阴阳具有可分性
【原文】 1205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1),何谓?岐伯曰: 气有多少,异用也 (2) 。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 两阳合明 (3) 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 也(4)。(素问· 至真要大论) 1205 三阴三阳划分方法 (“阴阳之三何谓”“两阳 合明,两阴交尽”条) (一)阴阳之气的多少,作用不同,是划分三阴三阳 的依据 (二)阳明、厥阴名称来由 (三)对哲学阴阳学说的发展
【原文】 1103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1), 其致一也(2)。张介宾注 :“此言万物之始终散布,本同一气。” (素问· 五常政大论) 1103 精气生化万物的过程(“气始而生化”“气终而象变”条) (一)气动而始生→气散而赋形→气布而蕃茂、繁育→气终而物 象衰变 (二)精气化物:周而复始;有机自然;其机在精气内部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 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 气,是形成世界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理解 中医理论概念内涵的基础。 阴阳和五行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代表着宇宙万物包 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运动规律。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二)水谷在体内的生化运动 水谷之轻清者属清,向上向外,布于头面五官七窍、肌肤、四肢; 水谷之浓浊者属阴,或为精血津液入于内脏,或为糟粕从前后二阴排出。
临床意义
人体清阳、浊阴之气的分布规律,即清阳之气向上向 外,浊阴之气向下向内。对后世治疗法则的设立发挥 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用益气升阳法治疗耳目失聪: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 (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等。 *用辛温发散法治疗表证和皮肤病。 *用攻下法治疗肠胃积滞,如大承气汤、枳实导滞汤; 用逐水法治疗水肿,如十枣汤等。
从《黄帝内经》论阴阳五行
从《黄帝内经》论阴阳五行《黄帝内经》载:“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描述了气的裂变运动及其结果。
混沌之气初分阴阳,即分成阴阳二气,阳气、阴气聚积而成天地。
阳气与阴气运动特点不同,形成相互生克的运动态势,如静与躁、生与长、杀与藏等不同的运动态势运化出不同的结果,如气与形。
这段话中阴阳是指阴气和阳气,它们既是混沌之气的直接运动结果,也是混沌之气分化后产生的次生之气的属性。
混沌之气运化出的阴气阳气分处天地上下两处,成为不同物质之后,相互交感继而化生成不同的物质,并趋于有形化。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以上论述证实了阴阳五行不仅仅是气的运动结果,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化规律1.1阴阳有位阴气阳气在人体各有其位,“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阴阳除了有空间位置,也有时间位置。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微妙在脉,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阴阳之位不可违,人体之气不合阴阳空间位序则病生。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1.2阴阳有度阴阳相互制用,且各有度,处于相对平衡和谐的状态,机体则健康。
“夫阴与阳,皆有俞会。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素问:调经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失度则会造成阴阳互损,机体病变。
《黄帝内经》中多有阴阳失度的论述。
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五行是事物的先天属性物质、气味、方位、运动等各类事物皆有阴阳属性。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阴阳五⾏学说⾸先由阴阳家提出,但被稷下派道家所借⽤,经管⼦等⼈的⼤⼒倡导,道家形成⽤五⾏盛衰推衍天道及⼈事变化的世界观和⽅法论。
这种唯物主义的哲学使中医摆脱神学的束缚,促进了中医与巫神的决裂,导致了医学概念的产⽣、医学理论框架的建⽴和中医知识的系统化。
反映在《内经》的病机理论中,则是以脏腑的五⾏⽣克规律和天地五运六⽓之变,来推演⼈体疾病的发⽣、发展与变化过程。
阴阳失衡的发病观。
《内经》借⽤阴阳概念,⽤以阐释⼈体的⽣理病理现象,认为⽣理情况下,⼈体内阴精与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的依存关系。
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之间相对的协调平衡,是维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理状态的前提。
阴阳失常可引起疾病的发⽣,如《素问·⽣⽓通天论》说:“阳⽓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煎厥。
”阴阳盛衰的病机观。
《内经》认为⼈体阴阳的运动必须符合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
《素问·四⽓调神⼤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如果⼈体阴阳出现偏盛偏衰,会造成疾病的发⽣,出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论》)等。
五⾏⽣克之传变规律。
五⾏⽣克乘侮的推演是道家⽤以解释各种⾃然和社会现象的主要⼯具,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机制,是其内部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两种因素。
《内经》在建⽴疾病传变理论时,借鉴了这种说理模式,⾸先依据五脏的⽣理特点将其分属于五⾏,然后按照五⾏⽣克原理,建⽴了⼀套独特的病机传变理论,《灵枢·⽟机真藏论》⽈:“五脏受⽓于其所⽣,传之于其所胜,⽓舍于其所⽣,死于其所不胜。
病之且死,必先传⾏,⾄其所不胜,病乃死。
此⾔⽓之逆⾏也,故死……黄帝⽈:五脏相通,移皆有次。
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1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张介宾注:“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
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
邵子日:‘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
如人之伤于寒则病为热,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也。
故阴阳之理,极则变。
”13.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马漪注:“寒气主阴,阴主下凝而不散,故浊气生焉;热气主阳,阳主上升而不凝故清气生焉”这甲的清浊,仅是相对而言。
此下论阴阳的清浊升降。
14.飨泄:即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15.腹胀:张介宾注:“清阳主升,阳衰于下而不能升,故为飨泄;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腹胀。
”16.反作:即反常。
阳应升在上而反在下,阴应降在下而反在上,是谓阴阳反作。
17.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
指上述飨泄、腹胀,皆阴阳之逆行。
【按语】本段简明扼要地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
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
并指出阴阳两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
这就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文中还将阴阳的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这一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原文】2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注释】1.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张志聪注:“此承上文而言。
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
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生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
黄帝内经之气阴阳五行详解课件
重要意义。
五行的失调与疾病
五行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理 ,调整五行平衡是治疗疾病的重
要原则。
02
黄帝内经中的气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中的气理论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黄帝内经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气所构成。
精神调养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调节情绪和心态,达到调和体内阴阳五行、保持身心 健康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情绪对身体健康至 关重要。属木的人宜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属火的人宜保 持冷静沉着的情绪,属土的人宜保持宽容豁达的态度,属 金的人宜保持坚定果敢的精神,属水的人宜保持虚怀若谷 的心境。同时,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以免影响 体内阴阳五行的平衡。
05
气阴阳五行与中医治疗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中药的配伍和调整, 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效
果。
中药调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
和作用。
中药调理需要遵循“君臣佐使” 的原则,即主药、辅药、协药和 导药的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理论
五行的含义与特性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是指木、火、 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能量 状态,每种五行都有其独特的性 质和功能。
五行的生克制化
黄帝内经详细描述了五行之间的 生克制化关系,认为五行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 自然界的平衡和稳定。
03
气阴阳五行与人体健康
气与人体健康
黄帝内经:阴阳和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阴阳和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的为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
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辩证法的。
阴阳学说与医学的结合,在《黄帝内经》里面直截了当地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
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
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
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比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
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
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
从而以明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随着社会人文思想的进一步开展,人类探寻未知事物的眼光从外界的自然宇宙,慢慢转变为认识人体本身。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不但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开展之道,而且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运行状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现代医疗应用,平常的保健养生,都发挥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一、阴阳学在《黄帝内经》中的表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一年四节的变化,从春温,夏热到秋凉,冬寒,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彼此转化的结果。
阴阳的运动始终影响着自然界,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那么可以说阴阳的运动通过自然界而影响着人体。
岐伯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适应调和养生之法,从而到达协调统一的效果。
既然已经知道阴阳之于自然之于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化阴阳,如何从根本上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之道,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这个四个方面能够让我们理解并为我们阐述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的表达。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说的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说日为阳,月为阴,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伴随着月落日升而度过的,从未看到过日月同在天的正中这样的现象。
如一年四季,如果说夏为阳胜,冬为阴胜,那么四季的轮转也是一种阴阳此消彼长的现象。
我们所说的阴阳平衡绝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平衡,只有阴阳之间有消长运动的发生,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保证万物无限的开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里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制衡关系,利用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用水制阳,用火消阴。
也是用来说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
阴阳之间本身存在着发生、升降的演化规律的。
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阳升阴降。
《黄帝内经》遇上阴阳五行,解说未知的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遇上阴阳五行,解说未知的五行学说!小编导读《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即或是很多非中医人士,提起《黄帝内经》,也能略说一二,甚至是津津乐道。
说到五行,您肯定一点儿都不陌生,当古老的五行学说遇上中医,碰撞出来的火花,却令很多人费解,觉得五行学说很抽象。
五行学说与中医那丝丝缕缕的瓜葛,就让《黄帝内经》来慢慢解读吧!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渊源于远古时代。
大约在夏代就出现了“五行”的名称。
到了春秋时期对五行的记述日渐增多,主要指生活生产中时刻不离的五种物质,如《尚书·大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古人运用生活中最基本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五材,依照五材之性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来说明事物的变化规律。
而真正比较深入地认识五行的特性及其相生相胜的关系,并加以概括、抽象成为哲学范畴则是在战国时期。
如《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阴阳家邹衍首先提出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的五行相胜次序。
在《管子》《吕氏春秋》中,五行与春、夏、长夏、秋、冬相配的顺序来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次序已经形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意思是说,天之四时对应于人的五脏五气。
四时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行则水为寒、火为暑、金为燥、土为湿、木为风。
故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其在于人,有五脏化五气,心气主喜,肝气主怒,肺气主悲,脾气主忧,肾气主恐,以生喜怒悲忧恐。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黄帝内经》解析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解析五运六气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保健方式,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值得学习。
五运指:金、木、水、火、土,即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六气指:三阴三阳,风、寒、暑、湿、燥、火,也可以说是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简称三阴三阳。
一阴又叫厥阴,属风;二阴又叫少阴,属火;三阴又叫太阴,属湿;一阳叫少阳,属火;二阳叫阳明,属燥;三阳叫太阳,属寒水。
古人用天干地支描述五运六气,甲己代表土运,乙庚代表金运,丙辛代表水运,丁壬代表木运,戊癸代表火运,十个天干中,奇数为阳,甲、丙、戊、庚、壬,代表的运气过旺,偶数为阴,乙、丁、己、辛、癸,代表运气不足。
2017年丁酉年,是木运不足的年份,《黄帝内经》记载“岁木不及,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
民病中清,月去肋通,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
木气不足,金来克,金代表燥金,金主寒凉,干燥。
木主肝胆,木受克制,人的肝气不足,两肋腋下容易疼痛,木克土,土主人的脾胃,土气过旺,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就容易出问题。
丁酉年,酉代表阳明燥金,金代表金气,燥气,寒凉之气,木气不足,金气克木,《黄帝内经》中描述“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
复则炎暑流火”。
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容易长痱子生热疮,秋天干燥,寒气来得早,容易出现虫灾,从人体来说,脾胃受邪,引起咳嗽,鼻子容易出血等。
2017年天气干燥,草木晚荣,肃杀之气来得早,春夏干旱,夏天炎热,脾胃容易受寒凉侵袭,夏秋易出现热疮,肝血不足,眼睛干涩,女子容易导致经血不足,乳腺增生等。
用五运六气分析全年基本情况,是说这一年容易生这些疾病,并非所有人都会生这些病,中医研究病因,有两个因素,一个叫气机,一个叫神机,合起来叫病机,思机就是三阴三阳的变化,气机作用于人体时,需要人的神机跟外在的气机发生作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这由内在的神机决定,气机在作用于人体时,因每个人的神机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其生五其气三的解释
其生五其气三的解释《黄帝内经》中"其生五,其气三"的意思是:阴阳之道,化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体现为天、地、人三气。
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1、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2、译文黄帝指出:自古以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与天地自然是否息息相通并保持和谐统一,是生命长短的根本问题。
而这一根本的根本,乃是阴阳。
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世上的万物,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经脉,都与天地自然之气息息相通。
阴阳之道,化生出木、火、土、金、水五行,体现为天、地、人三气。
人如果常常违背这些,就会被邪气所伤。
所以说,阴阳乃是寿命的根本之根本。
3、扩展资料《黄帝内经》生之本,本于阴阳,"天人相应"为《内经》基本学术思想之一,而"生气通天"是《内经》中"天人相应"观的重要体现。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故养生必须以"生气通天"为要领。
阳气的生理与病理,本节将人之阳气类比天之太阳。
天之阳气,能使天体运行不息,蒸腾温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之阳气具有抗御外邪,护卫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五脏气机的运行,津液之气化,均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
可见,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种重视阳气的观点影响后世医家,成为温补学派的理论渊源。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据此提出了"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的著名论点。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本节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的,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统一。
黄帝内经最准确白话文
黄帝内经最准确白话文
黄帝内经是一本古代中医经典,文字古雅,理论深奥,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以下是对黄帝内经的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白话解释:
1. 阴阳:阴阳是世界万物的两个相对面,象征着相对的属性或性质。
阴性是指柔弱、寒冷、静止、内向的特点,而阳性则是坚强、热烈、活跃、外向的特点。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2. 五行:五行是一种中医的分类方法,将万物分为五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类别,即木、火、土、金、水。
每个五行代表一种属性以及相应的内脏器官,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3. 气血:气和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气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血则是气的一种具体表现。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4. 经络:经络是人体内的微细通道,贯穿全身,通过这些经络可以使气血流通,维持身体的健康。
经络的畅通与否与人体的病理状况密切相关。
5. 脏腑:脏腑是指人体内的器官,主要分为脏和腑两个部分。
脏包括心、肺、肝、脾、肾,是比较重要的脏器,而腑则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等。
脏腑功能的协调与平衡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以上是对黄帝内经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简单解释,希望对你理解黄帝内经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对照表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对照表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对照表五行阴阳论五行有阴阳,木为阳,金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土含阴藏阳,随金水木火归化而分阴阳。
而需要注意的是,五行火为阳而为阴中之阳;水为阴而为阳中之阴。
五行干支俱有阴阳,土分戊辰戌为阳,己丑未为阴;水分壬子为阳,癸亥为阴;木分甲寅为阳,乙卯为阴;火分丙午为阳,丁巳为阴;金分庚申为阳,辛酉为阴。
甲乙丙丁戊为阳,子丑寅卯辰巳为阳;己庚辛壬癸为阴,午未申酉戌亥为阴。
干支分阴阳,干为阳,支为阴,干为气,支为质。
天干地支亦分阴阳,如甲有阴阳,乙有阴阳,子有阴阳,丑有阴阳,余类推。
五行阴阳干支合,成功模拟了天地阴阳五行运动系统;而五行阴阳生死是天地阴阳二气四时分布状态。
天干加于地支既体现了阳气阴质互动进退又体现了五行物化成形秉受五行阴阳二气状态。
年月日时四柱一体则于我们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天地五行阴阳二气五行物化五行运动不是就在其中了吗?年月日时本身是时空洪流的一个点,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其意义是相对于该时空点生成的生命体所禀受的五行阴阳二气物化五行物运动生旺死绝人道物道自然规律而言。
遥想没有文字加以详细说明的时代,创制十干十二支来完美模拟天道地道天地合道阴阳五行物化成形之五行物运动,简单而清晰明了,是多么的神奇!千百年来又令多少后人错会了意!中华古圣贤的智慧与唯物令人无比景仰神往!以今日概念对五行的阴阳做出推测,五行的在天阴阳二气,为暗物质暗能量,暂为人类科技今天尚不可完全捕捉掌握的暗物质暗能量。
五行气态细微物质或者就是今世科技所知广存宇宙中而不可捕获的暗物质,暗物质能量在特定的条件下生成宇宙星宇,宇宙的运行则受无处不在的暗物质暗能量控制。
五行为宇宙之源;暗物质与暗能量阴阳互抱。
我们这个有形世界是在五行暗物质暗能量的相互作用变化下生成,推测她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无形无始无终的暗物质暗能量阶段;二为暗物质暗能量演变为有形的细微气化物质阶段;三为气质成形阶段;既从无生有,有生形。
黄帝内经之气阴阳五行详解
原文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 大论)
名词解释
张介宾注:“始者,肇其生机。散者, 散于万物。布者,布其茂盛。终者,收于 成功。此言万物之始终散布,本同一气。” 生化,指胎孕繁殖。有形 有形,指发育成形。 生化 有形 蕃育,指生长、壮大。象变 象变,指动植物衰 蕃育 象变 亡而物象改变。
理论阐发
《内经》把物质运动的形式概括为升降 出入,并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证指要
于×× ,男,29岁.夏日酷热,贪食寒凉,因而吐 泻交作,但吐多于泻,且伴有心烦口苦等证.脉 数而滑,舌苔虽黄而润. 辩证:为火热在上而寒湿在下,且吐泻之余,胃 气焉能不伤.中为中虚而寒热相杂之证. 处方:黄连6g黄芩6g人参6g干姜3g 嘱另捣 生姜汁一盅,兑药汤中服之.一剂即吐止病愈. (伤寒论十四讲)
按语
本段说明天六气的始成、流散、布化到 终未的运动,导致生物的生化、成形,蕃 育、象变的生命过程。
1103原文阐释
万物形成始于气的生化;其气扩散,形 成事物的形态;其气的布化,使事物能够 以育、生殖;气化终止则物体发生变易。 以此说明气之聚散决定物之变化
原文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 于天1。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2。
1106原文阐释出入---化收藏
凡有生之物体内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 机;依赖于外在气化作用而成立者。名曰 气立。若升降出入停止,则神机毁灭、气 立危亡。因此,没有出入与升降,就不会 有事物生长壮衰已和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 程。以此说明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气的升降 出入运动。
110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升降出入,存在于任何物体。说明气的升 降出入运动形式区广泛性。
阴阳学说的魅力,《黄帝内经》来解读
阴阳学说的魅力,《黄帝内经》来解读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学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不少人对研究阴阳五行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阴阳五行常常给人神秘莫测、奥妙无穷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实在难呀!今天,小编就和您从《黄帝内经》的角度一起来学习学习阴阳学说,感受下中医的魅力吧!1.阴阳消长【原文】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1],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2],阳气微下。
(《素问·脉要精微论》)【注释】[1]阳气微上:杨上善曰:“冬至以后,阳气渐长,故曰微上。
阴气渐降,故曰微下。
”[2]阴气微上:杨上善曰:“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曰微上。
阳气渐降,故曰微下。
”四时的阴阳情况,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
【按语】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决定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与天地相参,脉象规矩权衡,相期而至,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若脉象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不能相应而出现错乱,即可通过错乱之脉而诊知发病的脏腑部位,并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进一步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
因此,察时脉辨病,并进一步施治,必须把握天人合一的规律。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脉有“四时动”,脉象的变化与天体运转的规律相应,有同样广博精深的道理。
脉时相应的机制关键在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
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一阴生,“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反映了自然界阴阳消长,四时更迭的关系。
【原文】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两者不和[2],若春无秋,若冬无夏[3],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黄帝内经中:五行:水火木金土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气:寒暑燥湿风(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果:李杏枣桃栗五肉:狗羊牛鸡猪五志:神魂魄意志无情:喜怒悲忧恐(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属心,怒属肝,悲属肺,忧属脾,恐属肾。
肝与酸属五行之木,心与苦属五行之火,脾与甜属五行之土,肺与辛属五行之金,肾与咸属五行之水;天给人吸食五气,地给人饮食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它使人五色修明,声音响亮;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能养五气,气和而生。
津液相生,精神充沛。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心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肾制约心,心制约肺,肺制约肝,肝制约脾,脾制约肾。
疗法:补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扶土抑木,补火生土,佑金平木,金水相生,泄南补北五脏六腑: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
心-君主,主血脉,心气旺盛,血液便能顺脉周流营养全身,心气不足,血流不畅血脉空虚;肺-宰相,主气司呼吸,肺气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肝-将军,主疏泄主藏血,有主升,主动的特点,它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调畅情志,是脾胃运行的重要保证;脾-仓廪,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肾-作强,主藏精和主水液,“精者,生之本也。
”肾精气的盛衰对人的成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精气对各脏腑组织濡养滋润。
一切活动的调控过程归于肝,动力过程归于心,演化过程归于归于脾,传送过程归于肺,发生过程归于肾。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的智慧荟萃!读,背,悟!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的智慧荟萃!读,背,悟!←《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经典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不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阳人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阳化气,阴成形。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加于阴谓之汪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大智慧。
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盛則阳病,阳盛則阴病。
阳盛則热,阴盛則寒。
阳为气,阴为味。
”中医很复杂,中医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字:阴、阳。
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依赖、阴阳消长。
五行学说五行起于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运行变化而成,金、木、水、火、土与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相对应。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在万物本源于气的理论基础上,用以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认识论,所以它属于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内部,无不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
阴阳,就是这两方面的概括。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互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在变化发展中的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促进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并用它来分析、论证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内经》中虽然专论阴阳五行学说的篇章不多,但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理论观点,是融合贯穿在《素问》和《灵枢》的各个篇章之中的。
本章所选的部分篇章,主要在于阐明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以及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中运用的某些原则,但要深人地理解和掌握,还须结合本书各章节内容,仔细推敲和深入体会。
【原文】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注释】1.天地之道:天地,泛指自然界。
道,法则、规律。
张介宾注说:“道者,阴阳之理也。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阴阳,一分为二,就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
2.万物之纲纪:纲纪,《说文解字注笺》注:“总持为纲,分系为纪。
如网署,大绳其纲也,网目其纪也。
”这里亦可作纲领解。
万物之纲纪,即万物生长消亡变化的纲领。
3.变化之父母:《礼记正义·月令》:“先有旧形,渐渐改者谓之变;虽有旧形,忽改者谓之化。
”张介宾引朱子云:“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证指要
中午午时,乃阳尽阴生之际;夜半子时,乃阴尽 阳生之际,患儿于此二时见有四肢软瘫,说明 于阴阳交接之时,阴阳交接不利,致使阴阳之 气不得顺接,气血不达四肢,故见此象.岳美中 老中医运用人与自然相应的观点,对此怪病 一诊即能明确其病机,而选用小柴胡汤调和 阴阳,疏达气机,恰到好处.
1108原文阐释天气通于肺—雨气能于肾
天之风寒暑湿燥火气候通达于肺,地之饮 食五味之气经咽而入于胃,风气通达于肝, 雷火之气通达于心,水谷之气通达于脾, 雨水之气通达于肾。说明天人之间物质相 通,人受自然养育。
原文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 大论)
名词解释
张介宾注:“始者,肇其生机。散者, 散于万物。布者,布其茂盛。终者,收于 成功。此言万物之始终散布,本同一气。” 生化,指胎孕繁殖。有形,指发育成形。 蕃育,指生长、壮大。象变,指动植物衰 亡而物象改变。
1106原文阐释出入---化收藏
凡有生之物体内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 机;依赖于外在气化作用而成立者。名曰 气立。若升降出入停止,则神机毁灭、气 立危亡。因此,没有出入与升降,就不会 有事物生长壮衰已和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 程。以此说明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气的升降 出入运动。
110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理论阐发
人体与天地相通应 一方面,天地之气入通人体以养脏腑,另 一方面,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又 与天地的事物应象. 法天地之理养生治病的意义.
临证指要
李×× ,女,10岁.病孩由其父抱持而来,合眼哆口伏在 肩上,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软瘫,如无知觉状.其父代诉:病 已三日,每到中午午时和半夜子时左右,即出现上述症 状,呼之不应,但过一时许,即醒起如常人.岳见病状及聆 听病情亦感茫然,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得出子时是一 阳生之际,午时是一阴生之际.子午两时正是阴阳交替 之候,而出现痴迷及四肢不收之病状,则治疗应于此着 眼,但苦无方剂,展转思维,想到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之 方剂,故投以二帖试治.不意其父隔日来告服药二剂,已 霍然如常人,即拟上学读书云.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升降出入,存在于任何物体。说明气的升 降出入运动形式区广泛性。
1106原文阐释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 之,生化息矣
物体就象是生化之器具,若器具的形体不 存,则升降出入也要分离,生化之机也就 停止了。说明气的升降出入决定事物的生 化过程。
1106原文阐释故无不出入---反常则灾害至 矣。
名词解释
4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 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守常,反常则灾害 至矣:“化”即生化。“小大”指物体。 “期”,指生与死的间隔时间,即生命的 长短。“四者”指升降出入。“守”指固 有规律。“守常”即经常保持固有规律的 意思。
理论阐发
《内经》把物质运动的形式概括为升降 出入,并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原文]1106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 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2)。是以升降 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 则分之,生化息矣(3)。故无不出入,无 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 而贵守常,反常则灾害至矣(4)。(素问。 六微旨大论)
原文
太虚廖廓(1),肇基化元(2),万物资 始(3),五运终天(4),布气真灵(5), 总统坤元,九星悬朗,曰阴曰阳,曰柔曰 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 物咸章(8)。(素问。天元纪大论)
名词解释
1太虚廖廓:太虚,指天空,宇宙。廖,通寥,空 阔之意,廓,广大之意。太虚廖廓,谓宇宙广阔 无边。 2肇基化元:王冰注:“肇,始也。基,本也。” 元,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3资始:资,凭借。 4五运终天:五运,指木运,火运,土运,金运, 水运的合称,亦既风,火,湿,燥,寒五气的运 动。终天,形容长久 .
三原文1107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1)。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争修明,音 声能彰(2)。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 所藏,以养五气(3),气和而生,津液相 成,神乃自生(4)。(素问。六节藏象论)
名词解释
1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音义均同饲。有供给、饲养 的意思。“五气”,即风、火、湿、燥、寒。
名词解释
1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出入”,指大气的内外出入,亦指体内 外的物质交换。“废”,即废止。“神 机”,指自然界阴阳变化,亦指生命活动。 “化灭”即灭绝。“升降”,指大气的上 升下降,亦指体内之气的升降。“息”即 停止。“气立”,指依靠外界气候条件而 生存的意思。“孤危”即孤立危害。
名词解释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天 在上,地在下,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 即所谓“高下相召”。天气下降,地气上 升,天地阴阳之气互为升降,即所谓“升 降相因”。
理论阐发
《内经》认为自然界大气的升降运动, 是阴阳两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宇宙的 组成部分,同样存在这一规律。后世医家 也把调整阴阳作为治病的纲要,并进行了 系统的论证,形成为中医学的气机升降学 说,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 选读 主讲-张银柱
第一章气阴阳五行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的概念:精气,简称气,《内经》认 为,气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在天地 未形成之前,这种细微难辨、运动不息的物 质之气,便充满着整个太虚,后来天体的形 成,万物的生化,无不以之作为其物质基础。 这是我国朴素唯物主义元素论在古代天体形 成学说的体现。
2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 化收藏:已,即死亡。“生、长、壮、老、已”,指人类 和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生、长、化、收、藏”,指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3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 ,生降息矣:“器”即有形的器质,这里指有生命运动的形 。《内经》称为“生化之宇”,即物体进行生化运动的处所 并认为凡是有生命的物体,无论大与小,都有升降出入运 动,所以是“无器不有”。如果形体一旦解体,生化运动即 告停止。故又说:“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临证指要
张×× ,男,36岁.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 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治疗,不见功效, 脉弦滑,舌苔白. 辩证:证为酒伤脾胃,升降失调,痰从中生.痰饮使胃 气上逆则呕吐,脾虚气寒则大便不成形.中气不和, 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痞. 处方:半夏12g干姜6g黄芩6g黄连6g党参9g炙甘草 9g大枣7枚 服一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液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 再一剂,而痞与呕吐俱减,又服两剂,则病痊愈.(伤寒 论十四讲)
临证指要
饮食生冷,而致吐泻,此脾胃虚寒所致无疑. 而患者又有心烦,口苦,脉数等热象.心烦,口 苦表现为上,泄泻,呕吐病变在中下,一寒一热, 一上一下,错综复杂,刘老清上温下,选用干姜 黄连黄芩人参汤主治,干姜以温中,芩,连以清 上,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
临证指要
呕吐属胃气不降,泄泻属脾气不升,心下痞满属 胃气失和,盖脾之与胃,脾主升而胃主降;脾主 运而胃主纳.今患者,胃不降,脾不升,二证俱 在.刘渡舟教授抓住其升降失的病机,降胃升 脾同时并举,选用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以 半夏,干姜之辛开散阳气以升;黄连,黄芩之寒 以降,一升一降,一寒一温,便脾升胃降,气机 得舒,不仅胃气上逆之呕吐得解,脾气不升之 泄泻得除,且心下痞满随之而痊.
按语
本段从阴阳学说的角度,简述了宇宙万物 的形成,本质,运动,演化等问题。 1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可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临证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又是自然 界的组成部分,并与之息息相通,因此, 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法则-----阴阳五行, 也就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法则了.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阴阳 五行的认识。特别是对阴阳五行的实质的 认识,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了都大有裨益。
按语
本段说明天六气的始成、流散、布化到 终未的运动,导致生物的生化、成形,蕃 育、象变的生命过程。
1103原文阐释
万物形成始于气的生化;其气扩散,形 成事物的形态;其气的布化,使事物能够 以育、生殖;气化终止则物体发生变易。 以此说明气之聚散决定物之变化
原文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 于天1。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2。
2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争修明,音声能彰:“五 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修明”,原义是 整治洁明。《韩诗外传》:“礼仪修明,则君子怀之。” 此处引申为明润。“彰”,即显著。指声音洪亮、清晰。 湿疹怎么治疗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和”,谓五脏之气 协调正常。“生”,指生化机能。“气和而生”,谓五脏 获得天气与水谷精微的营养,脏气趋于协调正常,因而能 保持旺盛的生化机能。“津液”,此处泛指精、血、津液 等有形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相 成”,说明人体生化机能得到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 资助,于是“神乃自生”。“神”这里指生命活动,它是 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有功能表现。
理论阐发
吸入空气,摄取食物,是与人体生命活动到关 密切的问题。从临床来看,观察病人的呼吸变化, 可以测知心肺,甚至肝肾等脏的病变及其预后, 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脉〉说:“吸 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 不治。在上焦者,及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这是从呼 吸情况辨明疾病部位及其预后吉凶的例子。又如, 在临床上根据病人食欲,食量的变化,不仅可以 了解脾胃的病变,还可测知内脏的寒热,以及疾 病的预后转归。
1107原文阐释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 味
天供给人类以风者湿燥寒五气,地供给人 类以饮食五味,说明人类受养于自然。
1107原文阐释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 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