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黄帝内经_中的阴阳五行学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
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
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
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
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
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
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著也。
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本于阴阳也。
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
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
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
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
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
天地者,阴阳之道也。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厚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当法天地阴阳之理。
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
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
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
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
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黄帝内经总结概论
黄帝内经总结概论1. 介绍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被誉为中医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众多医学经典融合而成的,主要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
2. 重要观点2.1 五行学说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被应用到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的生理状况与五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这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2.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的核心观点之一。
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事物相对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寒热、虚实等。
在中医中,阴阳学说被用来描述人体生理状况的平衡与失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中医通过平衡阴阳关系来调节人体的健康状态。
2.3 五脏六腑理论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脏六腑理论,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五腑。
五脏六腑被视为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它们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脏六腑理论以藏象理论为基础,描述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疾病的关联。
2.4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黄帝内经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通过经络传导的生命能量。
经络被视为人体内部的运行系统,通过穴位进行调理,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经络学说为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关键发现黄帝内经在人体解剖、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关键发现。
其中包括天人合一观念、脉搏诊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
黄帝内经通过讲述人体的整体观念和调节方法,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进一步思考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其中的观点和发现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它的标志是五方观念的产生;形成于西周时期,五行的概念出现;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及五行阴阳配合的说法;汉代以后阴阳五行就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作咸,火作苦,木作酸,金作辛,土作甘意思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水的性质是润下,火性火焰炎上,木可曲直,金属可以改变,有土于是才有种植和收割。
水润下发生咸,火炎上发生苦,木曲直发生酸,金属的改变发生辛,土地的种植和收割发生甜。
五谷由五行所生,五行的各项各元素相互制约,可以排泄各自的过错,划者各项互助,可以补充各自的不足,即五行相克,可以克制各自过错;五行相生,可以弥补各自不足。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火五种属性的基本物质生成的,这五种属性又要以理解为五种功能、作用,五行的运作变化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
五行理论黄帝内经的五行可表示如下:五方:东南中西北五气:风热湿燥寒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即五行是由五方开始到五气,由五气到五味,由五味到五脏,形成了一个由天地到人体、天人合一的五行模式,这就是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体的各脏腑内容进行五行归类,按各事物的不同属性作五行相配,展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五大系统,并且这五大系统由于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而被表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天给人吸食五气,地给人食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它使人的五色修明,声音响亮;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能养五气,气各而生,津液相生,精神也就充沛。
人通过呼吸饮食不断从自然中摄取养料,使生命得以维系和延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气中央生湿,湿生木,木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的精髓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的精髓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中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典,具有深厚的学术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黄帝内经的精髓,介绍其核心理念和应用价值。
一、整体观念和阴阳学说黄帝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提出了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相对方面构成。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对健康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的精髓在于通过阴阳学说,指导医生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黄帝内经强调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它认为人体的器官、组织、气血津液等都与五行密切相关。
通过对五行的平衡调节,可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同时,黄帝内经还提出了藏象学说,指导医生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黄帝内经强调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调节经络的畅通与均衡,可以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正是依据经络学说来选择穴位和施针方法。
黄帝内经的精髓在于通过经络学说,使针灸疗法具备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效果。
四、辨证论治和四诊疗法黄帝内经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疾病的特点,然后应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和病机变化。
黄帝内经的精髓在于通过辨证论治,使中医医生能够对症下药,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五、养生和预防黄帝内经关注疾病的预防和养生的重要性。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顺应自然”,“上医众病之本在于未病”,“治未病”的理念。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调控等方面的养生方法,可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防患于未然。
黄帝内经的精髓在于通过注重预防和养生,使人们能够在身体健康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随着社会人文思想的进一步开展,人类探寻未知事物的眼光从外界的自然宇宙,慢慢转变为认识人体本身。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不但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开展之道,而且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运行状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现代医疗应用,平常的保健养生,都发挥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一、阴阳学在《黄帝内经》中的表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一年四节的变化,从春温,夏热到秋凉,冬寒,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彼此转化的结果。
阴阳的运动始终影响着自然界,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那么可以说阴阳的运动通过自然界而影响着人体。
岐伯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适应调和养生之法,从而到达协调统一的效果。
既然已经知道阴阳之于自然之于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化阴阳,如何从根本上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之道,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这个四个方面能够让我们理解并为我们阐述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的表达。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说的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说日为阳,月为阴,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伴随着月落日升而度过的,从未看到过日月同在天的正中这样的现象。
如一年四季,如果说夏为阳胜,冬为阴胜,那么四季的轮转也是一种阴阳此消彼长的现象。
我们所说的阴阳平衡绝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平衡,只有阴阳之间有消长运动的发生,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保证万物无限的开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里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制衡关系,利用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用水制阳,用火消阴。
也是用来说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
阴阳之间本身存在着发生、升降的演化规律的。
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阳升阴降。
《黄帝内经》以五行归类论“四时五脏阴阳”
《黄帝内经》以五行归类论“四时五脏阴阳”《黄帝内经》以五行归类论“四时五脏阴阳”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容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词语解释:会通六合:两经齐至谓之会,一经相贯谓之通。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谓之“合”,共有六合: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
十二经脉的阴阳五行属性表五行阴经(所属)里阳经(所属)表金手太阴肺经(肺) 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火手少阴心经(心) 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相火手厥阴心包经(心包) 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土足太阴脾经(脾) 足阳明胃经(胃)水足少阴肾经(肾) 足太阳膀胱经(膀胱)木足厥阴肝经(肝) 足少阳胆经(胆)端络:论理,列别。
溪谷:大小之分译:从病理上论人的形体,要分辨脏腑的性能,进行排比归类。
并从经脉所包罗的内容中,整理出头绪来,仔细研究十二经脉,两经齐至谓之会,一经相贯谓之通。
二十经脉的表里关系谓之合。
共有六合,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
依循各经所属脏腑,推究其联系关系。
再从经络推究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它的名;穴位在大小肌肉与骨节相连处。
分部者,皮之分部也。
皮部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
四时变化有皆他自已的规律。
经络拓展学习: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二十经别按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构成了经脉的离,《分别、分支》、合(会合、合并)、出(浅出)、入(深入)的关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范围,加强了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
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观点
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观点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
它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理论,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观点。
一、阴阳学说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在人体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身体的平衡状态。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调节阴阳平衡。
二、五行学说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五行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和人体的基本运行规律。
在人体中,五行与五脏相对应,通过调节五行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三、经络学说黄帝内经提出了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通道,通过经络可以使气血运行畅通,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经络的阻塞或功能失调,通过调节经络可以治疗疾病。
四、病因学说黄帝内经对疾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在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恢复身体的正常状态。
五、诊断学说黄帝内经对医学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
它强调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六、治疗学说黄帝内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饮食疗法等。
它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疾病和个体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阴阳平衡、调整五行关系,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的理论体系丰富而完整,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中医-从医易同源论《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
从医易同源论《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在《周易》《道德经》等儒道思想指导下的文化巨作,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之大成的中医经典名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知识宝库。
中医许多重大的学说、理论、观点等学术思想,以及主要的临床病症名称和治疗方法都已经在《内经》中奠定了基础。
《内经》作为一部历史悠久的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与文化思想相结合的著作,既有许多古奥深邃的哲学思想,又有大量的医学经典理论。
在我们日常解读《内经》理论精髓之时,面对历代注家卓说纷呈,有时难免莫衷一是,难窥其奥。
然而,中国传统医道诣在精进,贵在知返,知返方见古,更能领会深意。
因此,从《易经》原理结合临床实践,推演、印证并领悟《内经》原旨,仍不失为一条稽验烛幽之径。
《类经图翼·医易义》曰:“医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
”“医易同源”的原理在于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研究、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所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易经》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易经》自古即称为“天人之学”,列为“群经之首”。
以其独特的象数和义理,以简驭繁,鉴往知来,探讨天道人事之演化兴衰。
《周易》的“易”字,有至少三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其中主要的内涵当为“变易”。
这告诉我们:大千世界,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正是由于“变易”才能不断推进并优化整个自然界,并使得大自然得以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因此,“变易”是“不易”的法则;“变易”又有其内在的规律。
具体到《易经》的卦象、爻象、卦辞、爻辞,无不在讲变化,阴阳的变化、卦象的变化、爻位的变化、吉凶的变化……阴阳在转换互动中达到和合既济,万物在运动和变化中生息繁衍。
历代医家在临证实践或总结医理时往往以易言医。
许多中医理论来源于《易经》,或运用易学原理加以印证阐发。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一)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一)篇名释:1、本篇前部主论阴阳之作用、分类、属性,人体阴阳、疾病与四时及天地阴阳之对应关系,七损八益阴阳调理之法及自然之理,是为阴阳之论;2、后部主论五方所生,五气与天地人、五味、五官、五性、五体、五政、五令、五德、五化、五色、五音、五志、五脏、五变、五眚等自然现象及对应关系,是为应象之论。
故此名篇《阴阳应象大论》。
SW05—D010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书》说:阴阳,是天地之根本,是万物之定位,变化之起源,生死之起始,智慧之摇篮。
治病必须探索阴阳之根本。
D0102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就是说阳气聚积形成天,阴气聚积形成地。
阴性安静阳性浮躁,阳气主初生阴气主成长,阳气主肃杀阴气主封藏。
热气利于气化,寒气利于成形。
寒到极点生热气,热到极点生寒气。
寒气导致沉浊,热气导致清薄。
清凉之气在下,就生飧泻;浑浊之气在上,就生撑胀。
这就是阴阳颠倒时,病之异常和正常情况。
D0103【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就是说清澈的阳气形成天,浑浊的阴气形成地。
地气上升形成云,天气下降形成雨。
雨水出自地气,云层出自天气。
就是说清澈的阳气出自口鼻,浑浊的阴气出自二阴;清薄的阳气发自腠理,乳浊的阴精跑向五脏;清澈的阳气充实四肢,浑浊的阴气归属六腑。
D0104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水之属性为阴,火之属性为阳,阳气利于气化,阴气利于生味。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
道门黄帝内经之阴阳篇甲甲《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衝气以为龢’。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逹;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逹;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衝龢,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往阳,至阴。
数阳,迟阴。
抱阳,负阴。
内阴,外阳。
淡阳,浓阴。
故曰:‘阳者,生气之母,阴者,形象之根者’矣。
若(髟付)!阴阳之变化,有方无端。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ppt课件
二[原文]1106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故非出入,则无 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2)。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3)。故无不 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守常,反常 则灾害至矣(4)。(素问。六微旨大论)
名词解释
1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 ”音义均同饲。有供给、饲养 的意思。“五气”,即风、火、湿、燥、寒。
2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争修明,音声能彰:“五 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修明”,原义是 整治洁明。《韩诗外传》:“礼仪修明,则君子怀之。” 此处引申为明润。“彰”,即显著。指声音洪亮、清晰。 湿疹怎么治疗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和”,谓五脏之气 协调正常。“生”,指生化机能。“气和而生”,谓五脏 获得天气与水谷精微的营养,脏气趋于协调正常,因而能 保持旺盛的生化机能。“津液”,此处泛指精、血、津液 等有形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相 成”,说明人体生化机能得到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 资助,于是“神乃自生”。“神”这里指生命活动,它是 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有功能表现。
天之风寒暑湿燥火气候通达于肺,地之饮食五味之气经咽而入于胃, 风气通达于肝,雷火之气通达于心,水谷之气通达于脾,雨水之气通 达于肾。说明天人之间物质相通,人受自然养育。
1108原文阐释故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 理,则灾害至矣。
调养身体若不取法自然规律,疾病就要发生了,说明人应遵循天地自 然之道以养生、防病、治病。
理论阐发
吸入空气,摄取食物,是与人体生命活动到关 密切的问题。从临床来看,观察病人的呼吸变化, 可以测知心肺,甚至肝肾等脏的病变及其预后, 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脉〉说:“吸 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 不治。在上焦者,及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这是从呼 吸情况辨明疾病部位及其预后吉凶的例子。又如, 在临床上根据病人食欲,食量的变化,不仅可以 了解脾胃的病变,还可测知内脏的寒热,以及疾 病的预后转归。
阴阳五行辩证的书籍
阴阳五行辩证的书籍
《周易》:这本书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内容广泛,涵盖了古人的世界观、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对于生命的认识等等。
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是理解阴阳五行的重要著作。
《尚书洪范篇》:这本书是《尚书》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春秋繁露》:这本书是汉代董仲舒所著,主要讲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被誉为“五行阴阳之大论”。
《白虎通议》:这本书是东汉时期的白虎观会议的记录,主要讲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在政治、礼仪、道德等方面的应用。
《五行》:这本书是《周易》的一个分支,主要讲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测字》:这本书是《周易》的一个分支,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阴阳五行来预测字形、字义和字音等。
关于阴阳五行辩证的书籍,以下是一些经典和权威的著作:
《黄帝内经》: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有关阴阳五行的理论在其中有详细的阐述。
《素问》:这本书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阴阳五行辩证的内容,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灵枢》:这本书是《黄帝内经》的另一部分,也包含了丰富的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阴阳五行辩证学》(作者:刘冀云):这本书是对阴阳五行辩证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的著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阴阳五行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辩证临床实用》(作者:李克复):这本书结合临床实际,对阴阳五行辩证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有助于医务工作者理解和应用阴阳五行理论。
内经知识点
内经知识点内经,又称《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基石。
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经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内经中指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基本属性组成的。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保持了生命体内外的平衡。
人体也是阴阳相对平衡的体系,阴阳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的核心就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内经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规律。
在人体内,五行与五脏相对应,相互关联。
通过观察五行的运行规律,可以推断出人体内脏的状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气的理论内经将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是人出生时就具有的气,决定了人的体质和先天禀赋。
后天之气则是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获取的气,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认为,气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通过调整气的运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中提到,人体内有十二经(即十二主要经络),通过这些经络,气血得以运行。
经络不仅存在于人体内部,还与人体表面的穴位相连。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为针灸、推拿等疗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内经中强调,治疗疾病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辨证。
辨证论治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舌苔、面色等来推断病情及其病机,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独特之处,也是其疗效显著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内经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的理论、经络学说以及辨证论治等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人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通天第七⼗⼆[通天:天,指⾃然界。
通天,即⼈与⾃然界相通应之意。
本篇从“天⼈相应”的观点出发,根据体质禀赋之阴阳盛衰,把⼈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等五种形态类型。
认为⼈的性格、品质、形态、体质等都与这五种类型有关。
还根据五态⼈的⽣理病理特点,提出针刺治法原则。
由于本篇取⼈与⾃然相通之意,故名“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余尝闻⼈有阴阳,何谓阴⼈?何谓阳⼈?少师⽈: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亦应之,⾮徒⼀阴⼀阳⽽已也,⽽略⾔⽿,⼝弗能遍明也。
黄帝⽈:愿略闻其意,有贤⼈圣⼈,⼼[必]能备⽽⾏[衡]之乎?少师⽈:盖有太阴之⼈,少阴之⼈,太阳之⼈,少阳之⼈,阴阳和平之⼈。
凡五⼈者,其态不同,其筋⾻⽓⾎各不等。
黄帝⽈: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太阴之⼈,贪⽽不仁,下齐湛湛,好内⽽恶出,⼼和[抑]⽽不发,不务于时,动⽽后之,此太阴之⼈也。
少阴之⼈,⼩贪⽽贼⼼,见⼈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有荣,乃反愠怒,⼼疾⽽⽆恩,此少阴之⼈也。
太阳之⼈,居处于于,好⾔⼤事,⽆能⽽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为事如常⾃⽤,事虽败,⽽常⽆悔,此太阳之⼈也。
少阳之⼈,諟谛好⾃责,有⼩⼩官,则⾼⾃宜,好为外交,⽽不内附,此少阳之⼈也。
阴阳和平之⼈,居处安静,⽆为惧惧,⽆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谈]⽽不治,是谓⾄治。
古之善⽤针艾者,视⼈五态,乃治之。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治⼈之五态奈何?少师⽈:太阴之⼈,多阴⽽⽆阳,其阴⾎浊,其卫⽓涩,阴阳不和,缓筋⽽厚⽪,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多阴少阳,⼩胃⽽⼤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太阳脉⼤,必审调之,其⾎易脱,其⽓易败也。
太阳之⼈,多阳⽽少[⽆]阴,必谨调之,⽆脱其阴,⽽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也。
少阳之⼈,多阳少阴,经⼩⽽络⼤,⾎在中⽽⽓外,实阴⽽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脱⽽疾,中⽓不⾜,病不起也。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它阐述了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和意义1.1 阴阳概念的起源与内涵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它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阴阳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代表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包含了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事物的平衡和发展。
1.2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与阴阳的平衡或失衡密切相关。
通过辨证论治,恢复阴阳的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2.1 五行学说的概念和意义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五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面:木、火、土、金、水。
五行代表了具有特定属性和相互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之间以生克制化的方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阴阳应象大论》中,素问深入探讨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指出,阴阳是五行之本,五行是阴阳之化。
阴阳与五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和人体的运行规律。
在五行中,木属阳,火属阳,土属中和,金属阴,水属阴。
阴阳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素问还通过论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了阴阳调节的重要性。
当五行之间的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受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是中医理论中关于阴阳和五行的重要而深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吕丽范思洁徐猛郭崇林(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随着社会人文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探寻未知事物的眼光从外界的自然宇宙,慢慢转变为认识人体本身。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不但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发展之道,而且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运行状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现代医疗应用,平常的保健养生,都发挥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黄帝内经》通过古人对自然万物细致观察,深刻认识人体本身,由内向外看其身体器官的特质与筋脉阴阳的品性,将人体本身放在自然界中,讲究顺其自然,因循四季变迁。
这种讲究自然调和的自然观中,蕴含着阴阳五行学的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其主要是说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利用这种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的关系来为我们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还将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身体的五种脏器肝心脾肺肾,同样与一年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相对应,这样的配比方法告诉我们怎么养生何时养生,同样也告诉了我们身体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自然四季再或是五行都是生克循环,运行不息的,我们要保持我们的身体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无穷无尽,同时也要知道自然万物与人体本身同样也存在着相乘相侮,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分寸,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同样要注意,太过与不及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阴阳学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一年四节的变化,从春温,夏热到秋凉,冬寒,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彼此转化的结果。
阴阳的运动始终影响着自然界,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那么可以说阴阳的运动通过自然界而影响着人体。
岐伯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适应调和养生之法,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既然已经知道阴阳之于自然之于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化阴阳,如何从根本上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之道,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这个四个方面能够让我们理解并为我们阐述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说的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说日为阳,月为阴,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伴随着月落日升而度过的,从未看到过日月同在天的正中这样的现象。
如一年四季,如果说夏为阳胜,冬为阴胜,那么四季的轮转也是一种阴阳此消彼长的现象。
我们所说的阴阳平衡绝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平衡,只有阴阳之间有消长运动的发生,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保证万物无限的发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里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制衡关系,利用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用水制阳,用火消阴。
也是用来说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
阴阳之间本身存在着发生、升降的演化规律的。
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阳升阴降。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破坏了正常的升降规律,阳应升反而下降,阴应降反而上升,这时就会出现“阴阳反作”的现象。
这种异常规律在病症中表现为清气应升反而降者,则生飧泄;浊气应降反而升者,则生胀。
这就是“病之逆从”,也就是说由于阴阳升降的不和规律而出现的病症。
清气具体指脾之清阳之气,在正常的情况下,脾气主升以敷布全身,其性温和,可以使水谷腐熟而蒸腾上升。
飧泄,完谷不化的滞泄。
王冰曰:“飧泄者,食不化而泄出也。
”因为脾之清阳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气而上行,反而下注大肠,就会形成虚寒的飧泄。
在人体内阴阳的消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因循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为身体正常的阴阳平衡打下基础。
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简单说就是阴阳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制约平衡。
我国最早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中庸之道”,追求的便是阴阳和合的和谐之道。
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同样也是追求一种阴阳调和的温润和“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博心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他的意思是:清阳上升,积聚而为天,浊阴下降,积聚而为地。
阴主安静而阳主躁动,阴阳之气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杀、藏万物。
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运动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
“阴生阳长”是阴阳之治,就是阴阳平衡之时;“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
也就是说当阴阳处于和合的状态时,阴阳是可以生发生长的,而当阳亢阴凝时,就会出现焦枯,固闭的情况。
从这之中也就让我们知道,阴阳之间的制约平衡造就了万物的生长生发,同样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一定要讲究阴阳制衡,不食极寒极热的食物,如果要食用也一定要找到阴阳制衡的办法。
比如说,中国人讲究食法,鸭子的性凉,所以我们吃鸭子一般要用烤的,这样可以减轻鸭肉本身对人体的影响,除了美味可口,这也是北京烤鸭能够传承下来的理由之一。
3.“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也就是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
互根其实就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如说,阴和阳,天和地,上和下,寒和热,动和静,散和聚,虚和实等。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如果没有阴就没有所谓阳,没有上也没有所谓下,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
阴是阳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反之,阳是阴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医贯·阴阳论》中说到:“阴阳又可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无论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还是对立制衡,再或是相生相化,互根互用,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人还是世间万物,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与平衡,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穷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达到极致。
这是自然教会我们的道理,在不停运动的基础上才有了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规律。
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黄帝内经》主张由内向外看,先寻找自身的秘密,自然界中的奥秘也很自然的就解开了,人的身体包含着脏腑,由经络连接而成;肌肉之大会小会,与骨骼相连;阴阳经脉配合穴位,使得人成为了大自然最完美也最复杂的作品。
所以阴阳五行在人体结构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行可代表人的五脏,五官,五音,五志,亦可代表人能分辨的五色,品尝的五味等。
五形之间的关系可分成两个方面,一则是当五行运作正常,那么五行之间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当五行之间关系异常克制,那么就会出现相乘相侮,过犹不及的现象。
1.生克循环,运行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这也就是好说五行中的某一位是与自然中的其他物质环环相扣的,比如,南方可以生热,而热又可以生火,火会生苦等,以此类推。
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不是孤立的一个单位,而是处于一个环形链状中的某一环节。
这也四为什么在生物链中破坏其中一环,就会导致整个链条瘫痪。
人体也是一样的,某一部位的受损多多少少会牵扯全身发生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转第41页)4307/201307/2013清秀飘逸、或粗犷豪放等不同的艺术个性。
篆刻文字结构多变,笔划有长短粗细、疏密有致、舒展伸缩等。
篆字书体很多,常用的有小篆、缪篆、大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发展与中国文字演变紧紧相连。
从甲骨文、钟鼎、篆籀、金文,到石鼓、诏版、砖瓦、钱币及东周各国的大篆异文,经过“秦八汉六”对文字的不断调整,到汉魏晋唐出现的隶、真、行、草的统一规范文字,完成了中国文字独特的演变发展之路。
篆刻艺术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经过了周秦两汉及明清两次的发展高峰。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人画,诗、书、画、印,四美俱全,一度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
第三,少林与太极。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特别是近几十年武打电影让中国功夫名扬海内外,留学生一说起中国功夫都列举出很多明星来,例如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卧虎藏龙、功夫熊猫等国际知名电影更是让中国功夫走遍全世界。
中国武术之乡众多,单单一个河南省,就是中国两大著名拳种少林拳和太极拳的发源地,其中嵩山少林寺更是闻名天下。
少林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历史上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每每提起少林寺,留学生都摩拳擦掌,高声呼喊“我要上少林寺学拳”。
了解少林禅武合一特征可以帮助留学生多角度的了解中国武术文化。
留学生也想学太极拳,他们认为太极拳像瑜伽一样,让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目前我国正在将中国武术大力推向世界,太极更因参加人数最为广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术运动,被中国武协视为武术进军奥运会的突破口。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武学理念与柔和易学的招式,受到没有武学基础和想达到更高武学境界的外国朋友的喜爱,他们学习太极拳的热情很高,2012年山西传统杨氏太极拳第四届国际邀请赛中就有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33个城市的代表团参赛,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太极拳功架自然到位、动作柔中带刚、行云流水,从中可见太极拳在世界的传播的成功与广度,验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至理名言。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道家哲学和道教养生术,它遵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理念,通过太极拳演练,可以帮助演练者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留学生了解并学习太极拳,进而明白让太极拳能够四两拨千斤、柔弱胜刚强的不是招式和蛮力,而是武当代代相传的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精神,明白“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第四,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
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群体性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喜庆的锣鼓鞭炮、大红的灯笼、浓郁中国特色的民族歌舞和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使得外国留学生身心雀跃、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令他们为之倾倒,也是他们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他们很喜欢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喜欢饺子,愿意感受烟花爆竹红灯笼的热闹气氛;了解清明时节中国人都回乡祭祖寻根,缅怀先烈的感恩情怀,积极参加、亲身体会在春寒料峭中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去亲近大自然。
更别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合家团圆,那种节日的浪漫诗意,充满人间温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留学生回国时都不忘带上一个中国千年结,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他们都会打国际长途电话为我们送来美好祝福,这份感动无不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极大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