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就是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分为左、右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然后分为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

(2)左前降支: 沿肺动脉前行至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

2、右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延续至后室间沟

第二章心力衰竭

【定义】心力衰竭就是各种心脏结构与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与(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以体循环与(或)肺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就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与体液潴留。【类型】

(一)左心衰、右心衰与全心衰:左心衰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

(二)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三)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

【分期与分级】

分期

①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与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②前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③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体征。

④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症状。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病因】

(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二)诱因:感染;

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定义】CHF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与最主要的死因,就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两大挑战之一。

【病因】冠心病、高血压。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1、症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 、体征:肺部湿性罗音;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音亢进、奔马律。

(二)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1、症状:消化道症状-:消化道淤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胀痛

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水肿;

颈静脉征;

肝脏肿大;

心脏体征:关闭不全,杂音。

(三)全心衰竭

【治疗】

目标:防止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原则:综合治疗。

⏹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管理:患者教育;体重管理;饮食管理。

2、休息与活动

3、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1、利尿剂

2、RAAS抑制剂

3、B受体拮抗剂

4、正性肌力药

5、扩血管药物

6、抗心里衰竭药物进展

⏹非药物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2、心室辅助装置

3、心脏移植

4、细胞代替治疗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

1、积极寻找并治疗基础病因

2、降低非静脉压

3、B受体拮抗剂

4、钙通道阻断剂、、、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定义】急性心力衰竭就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与(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代偿。

【类型】

(一)急性左心衰竭

1、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R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频繁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神志模

糊,心源性休克。听诊时两肺满布湿罗音与哮鸣音,HR快、S1弱、S3、P2 亢进。

2、治疗: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吸氧:高流量、高浓度酒精消泡沫吸氧

镇静:不啡3-5 mg 静注

快速利尿+ 强心剂+ 血管扩张剂

解除支气管痉挛氨茶碱

(二)急性右心衰竭

(三)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二节冠心病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病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肥胖、遗传与家族因素、年龄与性别。

【分型】

1、按解剖生理分: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2、发病与治疗分:慢性冠脉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AD/CIS):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型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由于冠脉内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引起斑块内出血与血栓形成,并有痉挛因素参与,导致管腔完全或

不完全阻塞所致,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或心源性猝死。

✧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

✧心绞痛:稳定型、不稳定型。

第三节稳定型心绞痛

【概念】也称劳力性心绞痛,就是在冠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诱因】劳力、情绪激动、饱食、受寒。

【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胸痛的特点:

①部位: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区,常向左臂内侧、左肩放射

②性质:压迫感、压榨样、紧缩性,偶伴恐惧、濒死感

③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等

④持续时间:多为3~5min,不少于1min、不超过15min

⑤缓解方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缓解

2、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可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心电图检查】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见反应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有时出现T波倒置。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特点,结合年龄与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改变,症状消失后ST-T改变亦逐渐恢复,支持心绞痛诊断。未捕捉到发作时心电图者可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诊断与决定进一步治疗。

2、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②其她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③肋间神经痛与肋软骨炎

④心脏神经症

⑤不典型痛

【治疗】

(一)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二)缓解期的治疗:1、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诱因,调节饮食,戒烟限酒,调整作息,减轻精神负担,适当体力活动。

2、药物治疗:B受体拮抗药,硝酸酯类药,钙通道阻断剂。

3、血管重建治疗

第四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定义】ACS就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UA、NSTEMI以及STEMI。病理机制核心——不稳定斑块

一、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1、发病机制:斑块不稳定破裂白色血栓形成冠脉痉挛冠脉不全闭塞

2、三种临床表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静息型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临床表现】胸痛、伴随症状

1、症状:

2、体征:

【心电图】广泛导联ST段压低、T波对称型倒置(持续数天、数周)、无病理性Q波形成

【心脏标志物检查】心肌肌钙蛋白(cTn)、CK、CK-M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