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1)

合集下载

实验 温度滞后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相关文档)共10张

实验 温度滞后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相关文档)共10张
G0(s)=eτs 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即阶跃干扰,一般为设定值的5%~15%为宜。
将阀门F2-1、F2-6、F1-13全开,将锅炉出水阀门F2-12关闭。 当输入量改变后,过程的输出量并不立即跟着响应,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作出反映,纯滞后时间就是指在输入参数变化后,看不到 系统对其响应的这段时间。 当输入量改变后,过程的输出量并不立即跟着响应,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作出反映,纯滞后时间就是指在输入参数变化后,看不到 系统对其响应的这段时间。
供热水作好准备。
❖ 选择PID控制规律,整定调节器参数。
❖ 阶跃响应曲线:手动控制待盘管出口水温稳定于给定值时, 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状态,待水温平衡后,突增(或 突减)仪表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
量的变化(即阶跃干扰,一般为设定值的5%~15%为宜。
❖ 适量改变调节仪的P、I参数,重复上步,记录不同参
五、实验报告
❖ 1.说明实验方案,画出实验的结构图与 方框图。
❖ 2.自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 3.比较实验结果,说明滞后对系统性能
的影响。 ❖ 4.说明不同参数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六、预 习
❖ 3、容量滞后 阶跃响应曲线:手动控制待盘管出口水温稳定于给定值时,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状态,待水温平衡后,突增(或突减)仪表设定值的大
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即阶跃干扰,一般为设定值的5%~15%为宜。 适量改变调节仪的P、I参数,重复上步,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当物流沿着一条特定的路径传输时,路径 适量改变调节仪的P、I参数,重复上步,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的长度和物流的速度是构成纯滞后的因素。 盘管出水口温度滞后控制系统

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在工业过程中,大滞后系统普遍存在。

论文以一实验用加热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大滞后特点,采用Smith 预估控制器的控制方案。

理论分析该种控制系统与单回路PID 控制相比,具有更优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大纯滞后; PID;smith 预估目录引言 (1)第1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2)1.1软硬件平台 (2)1.2控制方案 (2)1.3流程: (3)第2章内胆加循环水单环定值控制 (4)第3章纯滞后常规PID控制 (5)第4章Smith预估补偿控制 (7)4.1 Smith预估补偿器原理 (7)4.2对象特性测试 (9)4.3实验步骤: (12)第5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由于物料、能量的传输带来时间延迟的问题,即被控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承受的扰动。

即使测量信号能到达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一个滞后时间,才能影响到被控制量,使之受到控制。

这样的过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当τ/T 增加时,过程中的相位滞后增加而使超调增大甚至会因为严重超调而出现聚爆、结焦等事故。

我们通常将纯滞后时间与过程的时间常数TP 之比大于0.3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滞后的过程[1]。

传统的PID 控制一般不能解决过程控制上的大滞后问题,因此具有大滞后的过程控制被认为是较难的控制问题,成为过程控制研究的热点。

锅炉的炉温控制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时间滞后问题。

第1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1.1软硬件平台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购置的“THJ-3型西门子PLC过程控制系统”是由实验控制对象、实验控制柜及上位监控PC机三部分组成。

它是本公司根据工业自动化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吸收了国内外同类实验装置的特点和长处,经过精心设计,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而推出的一套全新的综合性实验装置。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1)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1)

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班级 11级工业电气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王淑玉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 年11 月 15 日自控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学时数:2周学分数:开课院、系(部)、教研室: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执笔人:王淑玉编写时间:2013.11.10设计目的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自控原理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二、设计任务(1)画出系统在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2)用Matlab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三、设计内容与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确定主要参数,计算并选取外电路的元件参数。

四、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字体符合要求,正确使用编程五、设计成果要求设计论文六、物资准备1.到图书馆、物理系资料室查阅相关资料2.到实验室准备器件作好实验准备七、主要图式、表式电路图、表要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八、时间安排2013.11.1 设计动员,发放设计任务书2013.11.2-2013.11.3查阅资料、拟定设计程序和进度计划2013.11.4-2013.11.10 确定设计方案、实验、画图、编写设计说明书2013.11.11完成设计,交指导教师审阅2013.11.14 成绩评定九、考核内容与方式考核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论文(计算书、图纸)撰写质量;创新性;采取审定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记分。

十、参考书目1.田思庆,梁春英自动控制理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2.魏克新,王云亮编著. 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王正林,王胜开编著.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4.(美)安德鲁,(美)威廉斯编著. 实用自动控制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5.黄忠霖编著.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实现.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彭雪峰,刘建斌编著.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设计要求...................................................... - 1 -2.设计原理...................................................... - 1 -3.设计分析与计算................................................ - 2 -3.1校正参数B的计算......................................... - 2 -3.2校正参数a、T的计算...................................... - 3 -3.3校正后系统的检验......................................... - 3 -4.仿真程序、结果及结果分析...................................... - 3 -4.1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与伯德图......................... - 4 -4.2校正后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与伯德图......................... - 5 -4.3校正前后系统动态性能的比较............................... - 7 -5.参考文献...................................................... - 9 -6.心得体会..................................................... - 10 -滞后校正控制系统设计1.设计要求已知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0210)(G 2+++=s s s s要求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为调节时间<5s,单位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0.1,相角裕度大于45度。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滞后环节校正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滞后环节校正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自动控制原理设计》班级:自动化10—1班姓名:**学号:**********时间:2012年12月17-21日地点: 实验楼17实验室****: ***自动化教研室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2.80.8O k G s s s s =++ 试设计滞后校正环节,使其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6v K ≤,系统阻尼比0.307ζ=,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闭环Nyquist 图。

二、课程设计目的1.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有关知识,加深对内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理解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对不同的系统选用不同的校正方式,以保证得到最佳的系统。

4. 理解在校正过程中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角裕度,截止频率,滞后角频率,分度系数,时间常数等参数。

5. 学习MATLAB 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会利用MA TLAB 提供的函数求出所需要得到的实验结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2.80.8O k G s s s s =++试设计滞后校正环节,使其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6v K ≤,系统阻尼比0.307ζ=,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闭环Nyquist 图。

假定此时的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是符合要求的,即:6v K ≤ 则有:()()()()()()68.0s 2.8s k lim lim lim 0s 0s 0s ≤++===→→→s s H s sG s H s sG K V 下面画出未校正前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如图所示可知Wc 。

=1.91rad/s,计算出未校正前的系统的相角裕量)Wc 3875.2arctan()Wco 682.0arctan(90)0( --︒=γ=-40.1°相角裕量为负值,说明未校正系统不稳定。

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

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

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初始条件:某温箱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5()(61)sp e G s s 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试用Matlab 绘制其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计算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2、 试设计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20度。

3、 用Matlab 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仿真,画出阶跃相应曲线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1.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

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

在此课题中,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开环传递函数的相角裕度增加20度。

1.2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滞后-超前校正RC 网络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 滞后-超前校正RC 网络它的传递函数:)1)(1()1)(1()(asT s aT s T s T s G b a b a c ++++=其中a>1,(1+)s T a /(1+aT )s a 为网络的滞后部分,(1+s T b )/(1+s T b /a)为网络的超前部分。

滞后-超前校正RC 网络特性如图2所示图2 滞后-超前校正RC 网络特性无源滞后-超前网络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上图,其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均起于和终于零分贝水平线。

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题 目: 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2.01)(1.01()(s s s K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0-=S K v ,ο4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用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2) 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并用MATLAB进行验证。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1滞后校正特性及校正方法1.1滞后校正特性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s G c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s G c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11)(<++=a TsaTss G c 其中,参数a 、T 可调。

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位裕度。

或者,是利用滞后网络的低通滤波特性,使低频信号有较高的增益,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可以说,滞后校正在保持暂态性能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开环增益。

也可以等价地说滞后校正可以补偿因开环增益提高而发生的暂态性能的变化。

1.2滞后校正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按稳态性能指标要求的开环放大系数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一、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然而,由于温度传感器存在滞后问题,控制系统输出的温度信号将滞后于实际测量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个滞后校正环节,用于补偿温度的滞后。

二、滞后校正原理温度传感器的滞后现象主要是由于传感器自身的响应速度和传输延迟引起的。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是指传感器从接收输入信号到产生输出信号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传输延迟是指信号从传感器到控制系统的传输时间。

滞后校正的原理是在温度控制系统的反馈回路中增加一个补偿环节,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滞后处理,实现对温度的滞后校正。

具体的滞后校正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传输延迟来确定。

1.滞后校正器的位置:滞后校正器应该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的反馈回路中,通常放在控制器的输出端。

2.滞后校正算法:滞后校正算法的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和传输延迟。

一种常用的滞后校正算法是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延迟处理,使得输出信号与实际温度值保持一致。

具体的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3.滞后校正器的参数调试:一旦滞后校正器的算法确定,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调试滞后校正器的参数。

参数调试包括滞后时间和补偿幅度的确定。

滞后时间是指滞后校正器对输出信号的延迟时间,补偿幅度是指滞后校正器对输出信号的增益。

通过不断调试参数,使得滞后校正器对温度的滞后校正达到最佳效果。

4.稳定性分析:在设计滞后校正环节时,还需要进行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是指分析滞后校正环节对温度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确定滞后校正环节的参数范围,以保证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四、实验验证设计完成滞后校正环节后,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对比滞后校正前后的温度数据来评估滞后校正环节的性能。

实验结果应该接近滞后校正前的实际温度值,以验证滞后校正环节的效果。

五、总结滞后校正环节的设计是温度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滞后校正控制器设计详述

滞后校正控制器设计详述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仅供个人学习参考,禁止转载!题目: 滞后校正控制器设计姓名:学号:2016年6月12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2016年6 月12 日一、 设计过程解:(1)根据速度误差系数K v =301s -,求K 。

K V =0lim s →s ⋅G 0(s )=K=30 (1) 所以)12.0)(11.0(30)(0++=s s s s G (2)(2)画出控制对象)12.0)(11.0(30)(0++=s s s s G 的Bode 图(3)计算剪切频率c ω,相角裕量γ。

c ω=11.45rad/s (3)γ=180°-90°-arctan (0.1c ω)-arctan(0.2c ω) =﹣25.3° (4) 系统不稳定,不满足条件(4)求出相角裕量2γ= γ+ε处的频率2c ω,2c ω为加控制器后的穿越频率。

2γ=40°+6°=46°,相角裕量为46°时对应2c ω为2.7rad/s,满足穿越频率大于2.3rad/s 的要求。

(5)被控对象bode 图在2c ω=2.7rad/s 处的增益为21dB,求出b.﹣20lgb =21,b =0.09 (5) (6)令1bT =22c ω~210c ω,求出T 。

取 1bT =210c ω=2.710,bT =3.7s ,T =41.1s (6)(7)此时滞后控制器为C (s )=11bTs Ts ++=1 3.7141.1ss++ (7)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G(s) =C(s)·0G (s) =1 3.7141.1s s ++·30(0.11)(0.21)s s s ++ (8)(8)验证加控制器后的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角裕度=41.3°≥40°,ω=6.8rad/s相位穿越-180°时的频率gω)G(j gω) |=10.5dB≥10dB,满足要求。

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题 目: 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2.01)(1.01()(s s s K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0-=S K v ,ο40≥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用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2) 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并用MATLAB进行验证。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1滞后校正特性及校正方法1.1滞后校正特性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s G c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s G c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1,11)(<++=a TsaTss G c 其中,参数a 、T 可调。

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位裕度。

或者,是利用滞后网络的低通滤波特性,使低频信号有较高的增益,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可以说,滞后校正在保持暂态性能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开环增益。

也可以等价地说滞后校正可以补偿因开环增益提高而发生的暂态性能的变化。

1.2滞后校正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按稳态性能指标要求的开环放大系数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滞后校正课程设计

滞后校正课程设计

滞后校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滞后校正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滞后现象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3. 掌握滞后校正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滞后校正方法,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校正装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控制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共赢的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控制学科领域,针对滞后校正这一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滞后校正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学科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阶段的学生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4. 注重学习成果的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滞后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滞后现象的定义与描述- 滞后的类型及特点2. 滞后现象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系统稳定性分析- 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系统稳态性能分析3. 滞后校正方法及其原理- 滞后校正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滞后校正方法:如PID校正、smith预测等- 滞后校正参数的优化方法4. 滞后校正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 校正控制器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案例分析: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设计与仿真实验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滞后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滞后现象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第三周:滞后校正方法及其原理第四周:滞后校正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含案例分析及仿真实验)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掌握滞后校正相关知识点,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2-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12-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自动化11指导教师: 谭思云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初始条件: 传递函数为))(s/)(s .(s/K G(s)121150+++=的三阶系统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温度控制系统。

用滞后补偿设计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补偿环节。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设计滞后补偿环节,使系统满足9=P K 和相角裕度 40≥PM 的性能指标;(2) 画出系统在(1)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3) 用Matlab 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4) 用Matlab 画出校正前后系统的根轨迹(5)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1) 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 (半天)(2)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

(半天)(3) 熟悉MATLAB 中的相关工具(一天)(4) 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三天)(5) 撰写说明书。

(二天)(6) 课程设计答辩(半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附件5: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设计题目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

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

课程设计2016年12月23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题目: 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初始条件: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现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5-=s K v ,相角裕度 40≥γ,并且幅值裕度不小于10分贝。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用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校正环节,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并用MATLAB 进行验证。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用Matlab 画出已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求出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及稳态误差。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5.01)(1()(s s s Ks G ++=目录1 滞后校正特性及校正方法 (1)1.1滞后校正特性原理 (1)1.2滞后校正的使用条件 (2)1.3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基本步骤 (2)2对校正前系统进行分析 (3)2.1校正前参数近似确定 (3)2.1.1确定开环增益K (3)2.1.2解出截止频率0cω和相角裕度0γ (3)2.3.1编程思路 (4)2.3.2程序及结果 (4)3 滞后校正传递函数设计 (5)3.1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5)3.2求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 ω (5)3.3确定参数b (5)3.4确定参数T (5)3.5确定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5)3.6检验校正后的性能指标 (5)3.7运用matlab进行验算 (5)3.7.1编程思路 (5)3.7.2程序及结果 (6)4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4.1未校正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4.2校正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4.2.1编程思路 (7)4.2.2程序及结果 (8)5校正后阶跃响应分析 (9)5.1编程思路 (9)5.2程序及结果 (9)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题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1 无源滞后校正的原理1.1设计原理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系统校正的常用方法是附加校正装置。

按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不同,系统校正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按校正装置的特性不同,又可分为PID 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串联校正。

一般来说,串联校正设计比反馈校正设计简单,也比较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的形式变化。

在直流控制系统中,由于传递直流电压信号,适于采用串联校正;在交流载波控制系统中,如果采用串联校正,一般应接在解调器和滤波器之后,否则由于参数变化和载频漂移,校正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很差。

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 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 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实现的,使开环系统截止频率增大,从而闭环系统带宽也增大,使响应速度加快。

1.2 无源滞后网络校正的原理无源滞后网路电路图如下。

1R图1-1无源滞后网络电路图如果信号源的内部阻抗为零,负载阻抗为无穷大,则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T s T s Ts Ts s U s U s G c 1111)()()(12++⋅=++==ααα分度系数时间常数在设计中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已校系统开环截止频率''c ω附近。

如图1-2所示,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通常使网络的交接频率Tα1远小于''c ω一般取=T α1''c ω/10图1-2校正装置的波德图当它与由于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频率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

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1.3 设计步骤所研究的系统为最小相位单位反馈系统,则采用频域法设计串联无源滞后网络的步骤如下:C R R T R R R )(121212+=<+=α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在工业过程中,大滞后系统普遍存在。

论文以一实验用加热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大滞后特点,采用Smith 预估控制器的控制方案。

理论分析该种控制系统与单回路PID 控制相比,具有更优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大纯滞后; PID;smith 预估目录引言 (1)第1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2)1.1软硬件平台 (2)1.2控制方案 (2)1.3流程: (3)第2章内胆加循环水单环定值控制 (4)第3章纯滞后常规PID控制 (5)第4章Smith预估补偿控制 (7)4.1 Smith预估补偿器原理 (7)4.2对象特性测试 (9)4.3实验步骤: (12)第5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由于物料、能量的传输带来时间延迟的问题,即被控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承受的扰动。

即使测量信号能到达控制器,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一个滞后时间,才能影响到被控制量,使之受到控制。

这样的过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超调量和较长的调节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当τ/T 增加时,过程中的相位滞后增加而使超调增大甚至会因为严重超调而出现聚爆、结焦等事故。

我们通常将纯滞后时间与过程的时间常数TP 之比大于0.3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滞后的过程[1]。

传统的PID 控制一般不能解决过程控制上的大滞后问题,因此具有大滞后的过程控制被认为是较难的控制问题,成为过程控制研究的热点。

锅炉的炉温控制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时间滞后问题。

第1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1.1软硬件平台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购置的“THJ-3型西门子PLC过程控制系统”是由实验控制对象、实验控制柜及上位监控PC机三部分组成。

它是本公司根据工业自动化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吸收了国内外同类实验装置的特点和长处,经过精心设计,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而推出的一套全新的综合性实验装置。

温度控制系统校正环节设计资料

温度控制系统校正环节设计资料

目录1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 (1)1.1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的意义 (1)1.2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的任务 (1)1.3设计方案 (1)1.3.1校正前系统分析 (2)1.3.2 校正方案 (2)1.4校正前后伯德图比较 (2)1.4.1比较伯德图 (2)1.4.2方案修正 (4)1.5校正前后奈奎斯特图 (6)1.6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7)1.6.1系统校正前阶跃响应动态性能 (8)1.6.2系统校正后阶跃响应动态性能 (9)1.6.3系统校正前后性能比较 (10)2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11)2.1 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的意义 (11)2.2 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的任务 (11)2.3设计方案 (11)2.4校正前后伯德图比较 (12)2.5校正前后乃奎斯特图 (14)2.6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15)2.6.1系统校正后阶跃响应动态性能 (15)2.6.2系统校正前后性能比较 (16)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温度控制系统校正环节设计1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1.1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的意义性能指标是设计控制系统的依据,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控制系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系统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不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件,是系统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这些为校正系统性能而有目的地引入的装置为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的作用:(1) 在保持暂态性能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了稳态精度。

(2) 在保持稳态性能不变的条件下,增大了截止频率,从而增大了相位裕度,幅值裕度,减小了超调量。

超前校正就是利用超前相角补偿系统的滞后相角,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1.2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的任务初始条件:传递函数为))(s/)(s .(s/KG(s)121150+++=的三阶系统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温度控制系统。

用超前补偿设计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补偿环节。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设计超前补偿环节,使系统满足9=P K 和相角裕度 25≥PM 的性能指标; (2) 画出系统在(1)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3) 用Matlab 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1.3设计方案当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不能满足期望的特性指标时,需要在已选定的系统不可变部分(包括测量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及执行机构等)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装置(即校正装置),使系统能满足各项性能指标。

09温度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解读

09温度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解读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温度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环节设计初始条件:气动位置控制系统实物图如图1所示,该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可简化为根据所给的数学模型,设计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补偿环节。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首先根据给定的数学模型求取原系统的性能指标;期望性能指标为相角裕度大于40 度。

(2)设计超前校正装置,用MATLAB 仿真分析系统的变化情况;(3)设计滞后校正装置,用MATLAB 仿真分析系统的变化情况;(4)分析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对于实际系统的适用性,说明理由;(5)分析校正前后的各项性能指标(时域、频域),所得到的仿真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分析原因。

(6)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任务时间(天)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审题、查阅相关资料 2分析、计算 2编写程序 1撰写报告 2论文答辩 1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目录摘要 (I)1设计要求 (1)2设计原理 (1)3设计方案 (1)3.1校正前系统分析及其Bode图 (1)3.2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3.3超前校正装置的参数设计 (3)3.4绘制串联超前校正后Matlab程序和Bode图 (4)3.5串联超前校正装置后的单位阶跃响应 (7)3.6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设计 (8)3.7绘制串联滞后校正后Matlab程序和Bode图 (9)3.8串联滞后校正装置后的单位阶跃响应 (9)4校正装置的使用范围和方案的比较选择 (10)4.1超前校正的使用条件 (10)4.2滞后校正的使用条件 (11)4.3方案的比较选择 (11)5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摘要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基于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目录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 (1)1.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 ............................................................................... 1 1.2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原理 ............................................................................... 1 2 滞后-超前校正的设计过程 .. (2)2.1 校正前系统的参数 (2)2.1.1 用MATLAB 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 .............................................. 3 2.1.2 用MATLAB 求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 3 2.1.3 用MATLAB 绘制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 .............................................. 4 2.1.4 对校正前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 5 2.2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参数计算 .. (6)2.2.1 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 ω ................................................................ 6 2.2.2 确定校正参数β、2T 和1T ................................................................. 6 2.3 滞后-超前校正后的验证 . (7)2.3.1 用MATLAB 求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 7 2.3.2 用MATLAB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 .............................................. 8 2.3.3 用MATLAB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 9 2.3.4 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 (10)3 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 (13)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和原理1.1 滞后-超前校正设计目的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滞后校正环节的设计

滞后校正环节的设计

一、实验题目 设有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08
.0)(+=s s s G ,试用频率
特性法设计一个滞后校正环节,使得:4≥v K ,相位裕量为45度,超调量 30≤p σ
二、实验内容
(1)不用MATLAB 计算
(2)用MATLAB设计
g=tf([2],[1 0.5 0])
margin(g)
在伯德图上找出相位角为-180°+45°+5°=-130°的相位角
有图可知,此处剪切频率为0.427rad/s,L’(Wc”)=17.1dB
验证:
a=conv([0 2],[23.42 1])
b=conv([167.69 1],[1 0.5 0])
gf=tf(a,b)
margin(g)
有图可知PM=44.6满足条件
有图可知超调量为27%<30%满足条件
三、实验结果
设计的滞后环节满足实验要求
四、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关于滞后环节的理论知识,通过老师的ppt一步一步完成了实验步骤,用MATLAB和笔算的两种方式完成了实验相
互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0121311370627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1303班姓名李杰指导教师谭思云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李杰 专业班级: 自动化1303 指导教师: 谭思云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 初始条件:传递函数为))(s/)(s .(s/KG(s)151150+++=的三阶系统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温度控制系统。

用滞后补偿设计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补偿环节。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设计滞后补偿环节,使系统满足9=P K 和相角裕度 50≥PM 的性能指标; (2) 画出系统在(1)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3) 用Matlab 画出上述每种情况的阶跃响应曲线,并根据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4) 用Matlab 画出校正前后系统的根轨迹(5)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给出响应曲线,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1) 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 (半天) (2)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

(半天) (3) 熟悉MATLAB 中的相关工具(一天) (4) 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三天) (5) 撰写说明书。

(二天) (6) 课程设计答辩(半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要 (1)1 滞后校正原理及其装置 (2)1.1 滞后校正原理及特性 (2)1.2 滞后校正装置 (3)1.3 滞后校正参数设定步骤 (4)2 滞后校正环节的参数设计 (4)2.1 用频域法确定滞后校正参数 (4)2.2 校验滞后校正参数 (5)2.3 绘制校正前后奈氏曲线及波特图 (6)2.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8)3 校正前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8)3.1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8)3.2 系统的根轨迹 (9)3.3 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0)4 Simulink仿真 (11)4.1 校正前系统仿真 (11)4.2 校正后系统仿真 (13)5 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附录一 (18)附录二 (18)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完成对所给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滞后校正,使其校正后的系统满足要求的相位裕度并进行仿真。

我们先通过相关计算并借助Matlab 软件对原系统波特图的绘制,计算出滞后校正装置的相关参数,从而确定滞后环节的传递函数,再利用Matlab 对校正后的系统波特图进行绘制,校验其相位裕度。

完成校验工作后,便完全确定了滞后校正的传递函数()c G s ,可以得到完整的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0()()c G s G s ,在Matlab 中编写程序,完成对校正前后系统奈氏曲线、阶跃响应以及根轨迹的绘制,并对所得到的图形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利用Matlab 中所提供的Simulink 软件包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相对应的响应波形,并将其对比于此前的理论响应曲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温度控制、滞后校正、Matlab 、Simulink 仿真温度控制系统滞后校正环节设计1 滞后校正原理及其装置1.1 滞后校正原理及特性滞后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1(),11c aTsG s a Ts +=<+的校正装置来校正控制系统,其中,参数a 、T 可调。

虽然滞后校正的传递函数与超前校正的传递函数仅是a 的值不同,但这一点却使得两种校正的性质具有本质的不同。

滞后校正的零、极点发布如图1所示,波特图如图2所示。

图1 滞后校正的零、极点分布图2 滞后校正的波特图① 从滞后校正的零、极点分布图可见,零点总是位于极点左边(1a <),改变a 和T 的值,零、极点可以在s 平面负实轴上的任意位置,从而产生不同的校正效果。

② 从波特图相频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11~T aTω=频段,具有相位滞后,相位滞后会给系统特性带来不良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是使滞后校正的零、极点靠得很近,使之产生的滞后相角很小,这是滞后校正零、极点配置的原0-120lga -则之一;措施之二是使滞后校正零、极点靠近原点,尽量不影响中频段,这是滞后校正零、极点配置的原则之二。

③ 从波特图幅频特性可以看出,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声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

可以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暂态性能,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角发生在系统的截止频率附近。

从这里可以看出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超前特性,但滞后校正并不是利用相位的滞后特性,而是利用其高频衰减特性。

在这一点上,滞后校正相对超前校正来说,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

1.2 滞后校正装置本次课设中,我们只考虑无源的滞后校正网络。

1R图3 滞后校正RC 网络考察图3所示网络,其传递函数为1()21()12121()12R M s sCG c E s R R sC R CsR R Cs+==+++=++ 令2112()12Ra R R T R R C=<+=+ 则1(),11c aTsG s a Ts+=<+ 所以,图3所示网络可以作为滞后校正装置,称为滞后RC 校正(无源)网络。

为了满足传递函数的推导条件,一般在滞后校正网络后串联一个运算放大器,起隔离作用。

由a 、T 值可以选定12R R C 、、的值,选择参数时要注意大小适中,而且彼此相差不要太大。

1.3 滞后校正参数设定步骤①按稳态性能指标要求的开环放大系数绘制为校正系统的波特图。

②在为校正系统的波特图上找出相角为(180)γε-︒--的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 ω',其中,γ为要求的相位裕度,ε为补偿滞后校正在c ω'上产生的相位滞后,一般取5~10︒︒。

③在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上量取0()c L ω'(或由020lg ()c G j ω求取)的分贝值,并令0120lg ()20lg c G j aω=,由此确定参数a (1a <)。

④ 取111(~)510c aT ω'=,并由a 求参数T 。

可近似由下式选取1tan c aTωε'= ⑤ 制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图,校验各项性能指标,若不满足,可重新选择c ω'或1aT的值。

2 滞后校正环节的参数设计根据题目所给的传递函数)15)(1)(150(+++=s/s .s/KG(s)可知,该系统是一个0型三阶系统,故其开环增益9p K K ==。

2.1 用频域法确定滞后校正参数将已知的传递函数转化为有理分式形式,即329()0.4 2.6 3.21G s s s s =+++。

按照前述步骤对滞后校正参数进行求取。

① 利用Matlab 软件按9K =绘制未校正系统波特图。

键入命令如下:G=tf(9,[0.4,2.6,3.2,1]);[kg,r]=margin(G), margin(G)-100-80-60-40-2002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210-110101102-270-180-9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Gm = 6.85 dB (at 2.83 rad/s) , P m = 21.8 deg (at 1.9 rad/s)Frequency (rad/s)图4 未校正前波特图及其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并得到:幅值裕度 6.85dB h =,相位裕度0=21.850PM γ︒<︒≤。

可见,系统是不稳定的。

②作()0180γ-︒+线,与未校正系统相频特性曲线交点的横坐标是 1.9c ω=,校正后的系统截止频率较小,因此ε取为10︒。

1801805010120γε-︒++=-︒+︒+︒=-︒所以,作120-︒线,与原系统相频特性曲线交点的横坐标为 1.00c ω'=。

③在未校正系统波特图上量得020lg ()8.85dB c G j ω'=,由120lg 8.85a=得0.36a =。

④1tan 0.1760.176c c aTωεω''===,则10.063T =,15.78T =。

滞后校正的传递函数为1 5.68()115.78c sG s s+=+。

2.2 校验滞后校正参数绘制校正后的传递函数()c G s 的波特图,其中,校正后的传递函数如下0321 5.689()()115.780.4 2.6 3.21c s G s G s s s s s +=⋅++++ 432951.126.3141.4353.1018.981ss s s s +=++++ 在Matlab 中键入如下命令:G=tf([51.12,9],[6.31,41.43,53.10,18.98,1]),[kg,r]=margin(G), margin(G) 得到的波特图如图5。

-150-100-505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310-210-110101102103-270-180-9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Gm = 14.9 dB (at 2.7 rad/s) , P m = 53.2 deg (at 1.01 rad/s)Frequency (rad/s)图5校正后波特图及其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并得到:幅值裕度14.9dB h =,相位裕度0=5350γ︒>︒。

发现经过上述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达到了题目中的要求,为此,无需要再进行修正。

2.3 绘制校正前后奈氏曲线及波特图在Matlab 中编写程序绘制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和波特图,分别如图6、7所示。

具体的绘制程序见附录一。

-20246810-6-4-2246Nyquist Diagram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图6 校正前后奈氏曲线-150-100-5050M a g n i t u d e (d B)10-310-210-110101102103-270-180-90P h a s e (d e g)Bode DiagramFrequency (rad/s)图7 校正前后波特图2.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设系统有P 个开环极点在右半s 平面,当ω从-∞变化到+∞时,若奈氏曲线绕()()G j H j ωω平面的(1,0)j -点N 圈(参考方向为顺时针),则系统有Z N P =+个闭环极点在右半s 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