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知识点复习巩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知识点复习巩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知识点复习巩固
《庄子二则》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积累总结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积累总结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积累总结勤奋学习就是面对学习作业,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观找出困难的缘由,勇于克服,不解决困难时不罢休。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庄子二则文言文学问点积累,期望对您有所帮忙!庄子二则学问点整理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 溟”,海)二.古今异义词。

1.怒而飞古义:奋勉今义: 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的马4.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平安5.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三.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四.一词多义。

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天下为公(是)3.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表示选择) 其此之谓乎(表推想。

也许,唯恐)4.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五.重点字词解释。

1.北冥有鱼 (北海 )2.怒而飞 (兴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水运动)5.南冥者,天池也 (自然形成的水池)6.志怪者也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7.水击三千里 (击水,拍打水面)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回旋飞行)( 扶摇:旋风)9.去以六月息者也 (风)10.野马也,尘埃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示选择)12.其视下也 (代大鹏)13.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1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水上的桥)15.安知鱼之乐 (怎么,哪里 )16.固不知子矣 (原来)17.全矣 (完全,完备 )18.请循其本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六.重要语句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庄子二则是指《庖丁解牛》和《盗跖之死》这两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以下是其中的知识点:
1. 庖丁解牛:
- 庖丁:古代称厨师为“庖丁”,此处指作者自己。

通过庖丁解牛的手艺,来表达出对于真理和自然的理解。

- 解牛:庖丁解牛时的细致观察和技艺,比喻达到某种境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领悟出哲理。

- 无为而治:反映了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不去强求改变,顺应事物的本性而行。

- 自然万物无有极:强调事物无绝对的是非好坏,主张平等和包容的观点。

2. 盗跖之死:
- 盗跖:一个古代的盗贼。

通过盗跖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 心胸狭窄:盗跖心胸狭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导致最后失败。

- 死有余辜:盗跖在死前的复杂心情,表现了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悔和自责。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理解庄子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的态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语言、修辞手法等来分析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九下:《庄子二则》复习要点

九下:《庄子二则》复习要点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周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

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9《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9《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在政治之,庄子主张“”。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一书中。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后学的著作,现存篇,包括。

二、写作背景《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逍遥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

他们以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

他往往将主观的思想发挥到外物之,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

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庄子的所谓“真”。

他们俩常在梧桐树下谈论学问,或往田野之散步。

文中这个历史之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之》选自《秋水》。

三、字音字形北冥( ) 鲲鹏( ) 抟( ) 迁徙( ) 齐谐( ) 正色邪( ) 濠( ) 梁鯈( ) 鱼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北冥有鱼2.怒而飞。

3.垂天之云。

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南冥者,天池也。

6.齐谐者,志怪者也。

7.水击三千里。

8.抟(tuán)扶摇而之者九万里。

9.去以六月息者也。

”10.野马也。

1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2.远而无所至极邪?13.以若是则已矣。

14. 从容:15. 固不知子矣。

16. 子固非鱼也。

17. 全:18. 循本:19. 安:20. 既:21. 已:(二)通假字1.北冥.有鱼。

2.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今义:2.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今义: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4.南冥者,天池..也古义:今义: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6.循.本古义:今义:7.安.知鱼之乐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1.鲲之大。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题.docx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题.docx

《庄子》故事两则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2、掌握重点句子:3、能对文章综合分析。

复习进程:一、导入二、导学-自主复习(一)复习翻译。

复习指导:把握翻译,快速朗读文章,参看文章翻译。

勾画重点句子并记忆。

10分钟。

(二)重点实词虚词。

复习指导:1、迅速记忆课下注释。

2、比赛记忆文科爱好者上分类总结。

(5分钟)(三)课文把握:复习课后练习。

(5分钟)三、导思-归纳总结:庄子、惠子的形象;辩论艺术。

四、导练-训练反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惠了和梁,庄了往见之。

或谓惠了曰:“庄了来,欲代了相。

”于是惠了恐,搜于国屮三■L1三夜。

庄了往见Z, 口:“南方有鸟,其名为鵝鵲,了知Z乎?夫鵜鵲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懿泉不饮。

于是鹘得腐鼠,鵜妈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了欲以了Z梁国而吓我邪?”16.庄了是_____ 家的代表人物,《庄了》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_____ 、______ o (3 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庄子來,欲代子相 ______ ②于是鸦得腐鼠 ______•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了的意思。

(2分)今子欲以子Z梁国而吓我邪?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在文小将自己比作的“鸩鸚”,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T,把“腐鼠”比作_____ ,巧借鸩鹳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2分)(二)惠子相粱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或谓惠子曰____ (2)欲代子相 _____ (3)非梧桐不止_ (4)于是鹘得腐鼠—• • •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揣摩“庄子往见之,R:……”中庄子“FI”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

庄子二则知识点(有答案)

庄子二则知识点(有答案)

庄子,名,国著名家、家、家,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北冥有鱼》》节选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

作者,名,时期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并称为“”。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的著作。

现存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北冥有鱼1.北冥.有鱼北冥:2.鲲:3.怒:4.垂天之云5海运 6.天池7.志怪8.水击9.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2.其视下也13亦若是则已矣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濠梁2.鲦鱼:3.、是.鱼之乐也: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5.请循其本: 循三、翻译句子3.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三、能力提升1.《北冥有鱼》讲了那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什么样形象?你能写出几句相关的诗句或成语吗?(选做)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才是胜利者?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庄子,名周,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道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秋水》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

现存 33 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北冥有鱼2.北冥.有鱼同“溟北冥:北海 2.鲲:大鱼名3.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震动翅膀4.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5海运海水运动 6.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7.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8.水击击打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10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1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庄子二则-复习资料

庄子二则-复习资料

《庄子二则》复习资料一、 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 u n )(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 (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 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 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 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 d n )(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旋风)而上 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 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 (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 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 巩固【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 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 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 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 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 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 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 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 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庄子二则复习题

庄子二则复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鵷鵮()()醴.泉()濠.梁()鯈.鱼()惠子相.梁()鸱.()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庄子》是_________的著作集,为_________家经典之一。

庄周,________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_________家代表人物。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12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5.请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

6.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7.庄子所讲的故事比喻贴切巧妙。

‚鹓‛‚鸱‛‚腐鼠‛各比喻什么?8.请简要回答这则故事的讽刺意义。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____________。

庄周,是__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__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比喻_______,‚鸱‛比喻________,‚腐鼠‛比喻二.基础训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惠子相梁____________搜于国中三日三夜____________ 非梧桐不止____________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 于是鸱得腐鼠____________鯈鱼出游从容________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 请循其本_________或谓惠子曰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子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1)之:庄子往见之______、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 (2)吓:仰而视之曰:‚吓!‛____________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____________(3)于:夫鹓发于南海__________而飞于北海__________于是鸱得腐鼠__________(4)固:子固非鱼也____________我非子,固不知子矣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庄子二则》是《庄子》一书中的两篇篇章,分别是《黄帝》和《德充符》。

本文将对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黄帝》《黄帝》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篇章,主要讲述了黄帝和庄子的对话,黄帝询问庄子关于人的生死和精神的问题。

以下是《黄帝》的主要内容梳理:1. 庄子的观点: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的精神灵魂是永恒存在的。

2. 黄帝的疑问:黄帝对庄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死是一个统一体,人的精神也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消亡。

3. 庄子的回答:庄子通过铁木金风的比喻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死是一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死的限制。

4. 人生的观念:庄子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观念,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二、《德充符》《德充符》是《庄子》一书中的另一篇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人通过修炼德行获得了辅弼符的故事。

以下是《德充符》的主要内容梳理:1. 修炼德行:故事中的人通过修炼自己的德行,净化心灵,追求圣人的境界,最终得到了辅助自己的神奇符箓。

2. 辅助符的作用:辅助符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心愿,解决困难,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3. 修炼的目的: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修炼德行的重要性,通过修炼可以达到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相关知识点梳理1. 辞章体:《庄子二则》采用了辞章体的写作形式,这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体裁,文中的对话内容生动,富有感染力。

2. 比喻手法:在《黄帝》中,庄子运用了铁木金风的比喻,以形象的比喻方式来阐述人的生命和精神的问题。

3.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庄子二则》使用了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包括古文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典型的文言修辞手法,如用“与”代替“和”等。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创新对教育发展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生活需要创新,所以出现了网上购物,滴滴打车;科学需要创新,所以出现了智能机器人,载人航空火箭;教育作为我国的根本大业,也必须创新,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教育观念教育创新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也在更新。

如果我们今后的教学中依然固守老的教育理念、依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的教育那么教育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不仅会造成教师失去教的激情、而且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将创新的方式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富有趣味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活动教育创新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新课改之后,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换,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这是教育的一大创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就说明了,要想实现教育的创新,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并且主动参与其中,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意义。

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

政策支持教育创新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帮助。

现如今,国家为了培养全面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创新。

为了积极的响应国家的政策,有一部分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学习抖空竹,学戏曲,学武术等特色活动,也有一些学校进行了室外学习的实践,带领学生走出去,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在玩乐中快乐地学习。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校因为缺少相关的资金和基础设施,无法开展相应的活动,无法对当下的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所以说,要想实现真正的创新,我们的国家必须要给予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保障,让他们能够真正拥有可以创新的条件。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那么知识点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以逍遥学派为主,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庄子二那么是指《庄子·逍遥游》和《庄子·秋水》两篇文章。

1. 《庄子·逍遥游》
- 文章主题:人生的追求和境界。

通过描写庄子逐步超越世俗的束缚,最终到达逍遥自在的境界,表达了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愿望与勇气。

- 重要人物:庄子,他是文章的主人公,通过修习养性、观察自然等方式,打破了世俗的桎梏,到达了超然的境界。

- 重要概念:
- 逍遥:自在无拘谨,享受生活。

- 得失:庄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得失而烦恼,而他那么选择了放弃得失,追求逍遥自在的心态。

- 自在:摆脱世俗的束缚,心境无拘无束,到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 谨守:庄子提倡谨守自己的真实立场和本心,不受外界风俗的影响。

2. 《庄子·秋水》
- 文章主题:宇宙万物的变化和虚实观念。

通过描写秋水的变化多样性和虚实之间的互相转化,表达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状态。

- 重要概念:
- 变化:庄子通过描绘秋水的变化,表达了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状态,一切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 虚实:庄子认为虚与实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存在。

- 泛泛而谈:庄子用泛泛而谈的方式表达他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回绝局限于固定的观念和定义。

- 平淡:庄子推崇平淡的心境,认为不纠缠于物质欲望和无谓的追求可以到达真正的自由。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子二则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精深博大,被后世称为“庄子之学”。

庄子的著作《庄子》中包含了丰富的文言文,下面是两则庄子的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语法庄子的文言文使用了古代汉语的基础语法。

句子结构通常为主语+谓语+宾语,动词常常放在句首,谓语和宾语之间没有任何连词。

例如,“庄子之学,玩世之道也”(《庄子·秋水》),这句话中,“庄子之学”是主语,“玩世之道也”是谓语。

知识点二:句型运用与修辞手法庄子的文言文中运用了各种句型和修辞手法,以强调观点和增加表达的效果。

1. 设问句:庄子常常使用设问句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人之感也,各有所深信,而不相闻也,非人之愚以愚,其知若何也?”(《庄子·人间世》)这句话以设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真实的感知,思考人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2. 对比句:庄子经常使用对比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寒清而益寒,人寒至而益愈寒”(《庄子·秋水》)这句话通过对比秋水的清冷和人的寒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思考。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排比句:庄子也常使用排比句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夫虚名亦无有,而疲神自累耳;世间之物,与我何干?虚名一日得之,我奉之如鸿毛;三公之位非贵也,我拜之如粪土”(《庄子·象》)这句话使用了多个排比句,表达了对虚名和世俗的不屑一顾。

4. 换头说法:庄子的文言文中常常出现换头说法,即用一个物品代替另一个物品,进行比喻和隐喻。

例如,“夫鱼举首邈然而逝者,不必谓之波逝也,是鱼之形化者也”(《庄子·道岳》)这句话中,庄子把鱼游动的波纹比喻为鱼的形象化身,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变化。

知识点三:抒发哲理思想和审美情感庄子的文言文既是哲理思想的表达,又是审美情感的抒发。

他宏大的思想内容和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相结合,使得他的文言文充满了韵味和思想深度。

庄子二则复习

庄子二则复习

《庄子》二则1.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

曾任蒙漆园吏,庄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2.庄子思想:1、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3.《庄子》又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4.庄子寓言故事: 庄周梦蝶螳臂当车大匠运斤庖丁解牛东施效颦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涸辙之鲋惠子相梁朝三暮四5.一、日:1、日凿一窍每天2、七日而浑沌死天二、应:1、犹应响影作出反应2、无敢应者应战三、已:1、鸡已乎停止;训练完毕2、已无变矣已经四、德:1、其德全矣精神2、谋报浑沌之德恩情五、反:1、反走矣转身2、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六、之:1、南海之帝、浑沌之德的2、尝试凿之代七窍3、浑沌待之甚善代倏、忽七、而:1、七日而浑沌死顺承2、犹疾视而盛气修饰3、方虚骄而恃气修饰4、十日而问顺承八、异:1、异鸡无敢应者别的2、渔人甚异之觉得奇怪6.《浑沌之死》寓意、启示寓意:不按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的本性,会好心办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

启示:1、自然环境日益污染,对于自然环境,我们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2、崇尚自然之美,反对雕饰之“美”。

7.、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主要得益于什么?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其实精神内敛,修养到家。

8.训练斗鸡的过程为什么没有写出来?这些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因此省略不写。

表明作者在选取角度和安排详略方面非常合理。

9.《呆若木鸡》寓意、启示寓意: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王: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怒自威,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庄子》二则易考知识点复习

《庄子》二则易考知识点复习

《北冥有鱼》易考知识点复习一、易考词语解释(选择题)易考词语正确解释错误选项解释易考词语正确解释错误选项解释怒而飞振奋,振翅高飞发怒,生气志怪者也记载做记号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奔腾的野马其正色邪表示选择代词,他(的)海运海水运动海洋运输事业二、易考通假字:三、易考句式: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正确顺序:以六月息去者也四、易考课文理解序号正确理解错误选项的说法1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春秋时的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 两个“不知其几千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鲲和鹏的形体之大。

两个“不知其几千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鲲和鹏的形体之大。

3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南海飞往北海的壮丽图景。

4 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北冥有鱼》一文中的大鹏可以“无所依凭”而动,因而能够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易考词语解释(选择题)易考词语正确解释错误选项解释易考词语正确解释错误选项解释全.矣完全,肯定全面请循.其本追溯遵循1、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 正确顺序: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四、易考课文理解序号正确理解错误选项的说法1 本文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选文中,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两人话锋强硬,咄咄逼人,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轻松与闲适。

2 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设问3 应从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观照。

庄子二则复习

庄子二则复习

● 9.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C.《齐谐》者,志怪者也 ●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解答】A.句意: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知:知道。 ● B.句意: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水:名词作状语,
● 【点评】之的用法: ● 1、他,她,它(们)。例:人皆吊之。 ● 2、的。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往,到……去。例:辍耕之垄上 ● 5、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 6、我。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 7、调整音节,无实义。例:怅恨久之。 ● 8、用在主谓之间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解答】A.“于是惠子恐”中的“子”是对人的尊称。“子非鱼”中“子”是第二人称 代词,您; ● B.“子知之乎”中的“之”是代词,它。“是鱼之乐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 C.两个句中的“安”都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 D.“游于濠梁之上”中的“于”是介词,在。“发于南海”中的“于”是介词,从。 ● 故选:C。
在水面上。 ● C.句意:《齐谐》这本书,是记载奇闻逸事的书。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 ● D.句意: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怒:形容词作动
词,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 ● 故选:A。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 全性命于乱世
●5.句中加点词古义与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于是鸱得腐鼠 ● B.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C.鯈鱼出游从容 ● D.至于斟酌损益 【解答】A.不同,句意为:在这时,鸱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于是:古义: 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趋向、结果。 ● B.相同,句意为: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恐:害怕。 ● C.相同,句意为: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游:游来游去。 ● D.相同,句意为: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酌:斟酌。 ● 故选:A。

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3.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
4.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庄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5.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庄子寓言的文学特色和哲学思想,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2.通过对庄子辩证思维的分析,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合同异”的辩证思想和庄子对自由追求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原文内容,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庄子哲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辩证思维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庄子“合同异”的思想。
3.深入理解庄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比较庄子和现代社会观念的异同,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素养。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掌握“合同异”的辩证思想,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庄子的辩证思维和自由追求的哲学思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知识梳理
《庄子二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庄子》中的两则寓言故事。

本文将对《庄子二则》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一、《胠箧》
《胠箧》是《庄子二则》的第一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将
庄稼的种子埋在地里,却坐在家里等待收获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
描绘种子自己一直在土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外界干扰,最终
成为一棵高大的树,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二、《秋水》
《秋水》是《庄子二则》的第二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梦
见自己化身为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然后醒来后不确定自己是人
还是蝴蝶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个体
与整体的融合和人的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结论
通过对《庄子二则》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哲学中强调自
然与人的关系、自由发展和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
代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的自由与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上是对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的知识梳理,希望能够对你理解该文本起到一定帮助。

《〈庄子〉二则》知识点整理

《〈庄子〉二则》知识点整理

《〈庄子〉二则》知识点整理一、译文1.《北冥有鱼》: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海。

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水池。

《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花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 , 意思是:海。

(2)其正色邪邪通耶 , 意思语气词,呢,吗。

2. 一词多义(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3)之:庄子往见之(指惠子)是鱼之乐也(的)子之不知鱼之乐(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4)全: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全石以为(整个的)3.古今异义(1)怒:怒而飞古义: 奋发,今义: 生气,发怒。

(2)海运: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 天池:天池也古义: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 高山湖泊名。

(4)野马:野马也古义: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庄子二则专题知识

庄子二则专题知识
庄子以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 境旳投射与外化。
思索并回答:
1. 庄子坚持以为“出游从容”旳鱼 儿不久乐,体现了他怎样旳心境?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旳语气旳强 弱特点和体现效果: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
1. 庄子以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 心境旳投射与外化。他以为一切事物 都是相正确,人旳认识也是如此。
• (2)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 (垂,同“陲”,边际) ❖ (邪,同“耶”,疑
问语气词)

疏通、翻译课文第一部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旳名称叫鲲。鲲 巨大,不懂得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 旳名称叫鹏。鹏旳背,不懂得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旳翅膀就像天边旳云彩。这只 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那南海,是 天然形成旳水池。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有意曲解惠子旳意思, 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旳判断,而 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旳, 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默写要点句子
(1)本文综合利用夸张和比喻旳句子 是:其翼若垂天之云
(2)能够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两个成语旳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翻译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翱翔起来,它旳翅膀就像挂在天 边旳云彩。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旳颜色呢,还是因为 太遥远而没有方法看到天旳尽头呢?
日积月累:
鲲鹏展翅 大鹏展翅 天鹏恒宇 鹏游蝶梦 鹏程万里 鹏霄万里 天鹏纵横 鹏抟[tuán]鹢[yì]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二则》复习资料
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
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
..(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
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
..(旋风)而上
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
..
(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
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
..(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巩固【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四、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五、词性活用:
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六、古今异义的词:
野马
..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
..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七、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名.列前茅。

(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时则.不至。

(或者)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⑺其: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他们)
八、内容探究: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的理解。

这里采用类比手法。

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是:这。

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全:完全,确定是。

6、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循:从…说起。

其,话题。

本:最初。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

安,怎么。

8.安;疑问代词.怎么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1.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沉鱼落雁相濡以沫等)
2、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示例:a、庄子胜出,因为庄子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赏事物的美,并且巧妙地偷换概念(把“安知”故意曲解为“从哪里知道”“如何知道”),他解了惠子的发难。

b、惠子胜出,因为惠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求实的,并且论辩逻辑严密,逼得庄子只能诡辩了。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