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地方教案
三年级上册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增强学生的地域观念。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美好1. 第一课:家乡的地理位置2. 第二课:家乡的自然风光3. 第三课:家乡的人文景观第二单元:祖国的瑰宝4. 第四课:我国的名山大川5. 第五课:我国的民俗风情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家乡和祖国的奥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地的特色。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地方特色案例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安排1. 每课时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
2. 每个单元安排2个课时进行教学。
3.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教案示例:一、家乡的美好第一课:家乡的地理位置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2. 新课: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家乡在哪个省份、哪个城市。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4. 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家乡地理位置的信息。
第二课:家乡的自然风光1. 导入: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川、河流、气候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自然风光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影响。
4. 课后作业:让学生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第三课:家乡的人文景观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家乡人文景观的了解。
2. 新课: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人文景观对当地文化传承的作用。
4. 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家乡人文景观的信息。
六、教学资源1. 地图:家乡和全国的地图,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位置。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教案一:主题:我家乡的动物课时目标:1. 了解和认识我家乡常见的动物。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动物。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常见动物。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动物。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动物。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等与动物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全班熟悉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讲述这种动物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习过的动物知识。
Step 2: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家乡常见的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用形容词来描述家乡的动物,例如:可爱的、勇敢的、快乐的等。
Step 3:扩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有趣的动物。
2. 学生可以自己画出家乡动物的图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写一篇小短文。
Step 4: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就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学过的形容词。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家乡的动物。
Step 5: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动物的小作文,并包括对家乡动物的保护建议。
教案二:主题:探索家乡的名胜古迹课时目标:1. 认识家乡的一些历史名胜古迹。
2. 学会用简短的语句描述家乡的名胜古迹。
3.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历史名胜古迹。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名胜古迹。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短的语句描述家乡的名胜古迹。
教具准备: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家乡某知名古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该古迹的认知。
2.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家乡还有哪些历史名胜古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些古迹的了解。
Step 2: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家乡的多个历史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古迹的特点。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用形容词来描述这些名胜古迹,例如:壮丽的、宏伟的、古老的等。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尊重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特色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包括省份、城市、县区等。
2. 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沿革1. 讲述家乡的历史起源,重要事件和变迁。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第三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与资源1. 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 讲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水力、农业等。
第四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讲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婚丧嫁娶、传统习俗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民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
2. 讲解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典型人物。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优势。
4.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有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课程教材》2.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风土人情资料、环境保护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教学道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六、第六课时:家乡的名胜古迹1. 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如古建筑、历史遗址、自然景观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第一章:认识安全标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安全标志。
2.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禁止吸烟、紧急出口、防火等。
2. 讲解安全标志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安全规则的必要性。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各种安全标志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则,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第二章:防火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火灾的危害性:介绍火灾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2. 防火知识:讲解如何预防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报警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火灾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增强防火意识。
2. 防火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防火演练,让学生掌握防火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防水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防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溺水的危害性:介绍溺水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2. 防水知识:讲解如何预防溺水、如何在水中求救等。
教学活动:1. 观看溺水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性,增强防水意识。
2. 防水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防水演练,让学生掌握防水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交通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保护自己。
2.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交通场景,演示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第五章:地震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第一篇:三年级地方课教案第1课养成学习好习惯一、教学目标:1、理解习惯对我们的影响。
2、可以举例自己的一些好的或者不良的习惯,反省自己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能理解习惯形成的规律以及掌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4、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一)习惯的影响;从几个故事中了解到习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的大。
(二)我们的习惯;(三)培养好习惯: 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2.潜意识输入法(自我暗示法)3.视觉法 4.行动法5.叫人帮助法(他人监督法)三、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是给学生将道理,而特别要注意行为上的训练,要让他们从实际中去体验。
四、教学难点:掌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能够坚持下去。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小游戏!①先把我们的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
重复,再重复,在重复。
然后停下来,观察你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大拇指在上。
再重复,是不是同样的结果呢?(是的)这表明什么呢?【提问】(这是人的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了,就会按习惯形事。
)②然后,我们刻意的反过来交叉,就是刚才右手大拇指在上的改为左手在上,反之亦然。
那么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别扭,不习惯,不舒服··)这又表明什么呢?【提问】(改变习惯是不舒服的)③继续按照刻意反过来的动作,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21次以上,现在有什么感觉呢?(没有不习惯的感觉了,舒服了)这又表明什么呢?【提问】(只要不断重复,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都有什么样的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
2、培养好习惯:(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2)潜意识输入法(自我暗示法)(3)视觉法(4)行动法(5)叫人帮助法(他人监督法)六、总结:这节课呢,我们主要学习了习惯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要怎么样培养良好的习惯。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特点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水资源状况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3. 视频观看:观看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理解。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画,展示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了解。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传统节日2. 家乡的民间艺术3. 家乡的历史人物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等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 故事讲述:讲述家乡的历史人物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短文,展示自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
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包括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特色美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俗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传统习俗2. 家乡的民间故事3. 家乡的特色美食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特色美食等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
2. 故事讲述:讲述家乡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民俗风情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民俗风情的兴趣。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家乡民俗风情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家乡民俗风情的了解。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地方特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3. 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如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利用展示法,展示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方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展示:展示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方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本地区特色文化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究。
2. 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的实践活动,如观看地方戏曲、学习传统手工艺等。
第二章:地方历史名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历史名人,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尊重和敬仰历史名人。
3. 提高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本地区的历史名人,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名人的风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 利用展示法,展示历史名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历史名人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历史名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本地区的历史名人,让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成就。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增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家乡1. 地理位置: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所在省份、城市、街道等。
2. 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传统文化等。
3. 风土人情:介绍家乡的饮食习惯、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等。
第二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1. 地理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2. 动植物资源:介绍家乡的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
3. 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图片、视频、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心得,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备一定的地方文化素养。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风景、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视频资料。
3. 故事素材:家乡的传说、名人故事等。
4. 作业素材:家乡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文化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提问。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文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家乡文化。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地方发展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地方发展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第1课:家乡的位置与地形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理解经纬度、方位等基本概念;2. 了解家乡的地形特点,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第2课:家乡的气候与季节1. 学习家乡的气候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2. 了解家乡的季节变化,如春、夏、秋、冬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教学;3.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过程中的参与度;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以及关注地方发展的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2.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图、图片等。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2课时)第1课:家乡的位置与地形(1课时)第2课:家乡的气候与季节(1课时)第二单元:家乡的人文历史(2课时)第3课:家乡的历史沿革(1课时)第4课:家乡的文化特色(1课时)第三单元:家乡的经济发展(2课时)第5课:家乡的主要产业(1课时)第6课:家乡的发展变化(1课时)第四单元:家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2课时)第7课:家乡的自然景观(1课时)第8课:家乡的人文景观(1课时)第五单元:家乡的人民生活(2课时)第9课:家乡的居民生活(1课时)第10课:家乡的社会事业(1课时)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调查、访问等活动;3.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 让学生通过地图或实物,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四课时:家乡的物产与美食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如农产品、特产等。
2. 引导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意义。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了解家乡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之路,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地方文化。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措施的合理性。
五、教学资源:1. 地图、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与地方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如地方文化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家乡的位置。
2. 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教师讲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1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一组: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2三组: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潍坊石门坊六组:临沂溶洞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2、让家乡更美师:则哪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3第二课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齐鲁大地的米苏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山脉、河流、平原等。
2. 家乡的气候:温度、湿度、降水等。
3. 家乡的水资源:湖泊、河流、地下水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自然环境。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
3.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游戏,如地理知识问答、自然环境拼图等。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家乡自然环境的简单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气候特点等。
2. 写一篇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优秀传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
2. 家乡的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历史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分组研究家乡的文化特点,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受。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古城墙、古建筑、博物馆等。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手抄报,展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作文,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三章:家乡的物产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农业资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等。
2. 家乡的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能源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物产资源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丰富资源。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物产资源特点,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概况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家乡的历史沿革2. 家乡的文化传统3. 家乡的名人故事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传统节日习俗2. 特色饮食文化3. 民间艺术与手工艺第四章:家乡的自然景观与资源1. 主要的自然景观2. 旅游资源与旅游特色3.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五章:家乡的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的表现2. 环保意识的培养3. 环保行动的参与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享家乡的名人故事、民间艺术等特色内容。
3.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等。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特色美食、民间艺术的兴趣与参与度。
3. 学生对家乡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及实际行动的参与。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材。
2. 课件: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景观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旅游景点、自然景观等。
4. 环保活动:参与家乡的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六、家乡的经济与科技发展1. 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3. 家乡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七、家乡的教育资源与发展1. 家乡的教育历史与现状2. 特色教育资源与设施3.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八、家乡的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 健康生活方式与保健知识3. 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九、家乡的社会管理与公共安全1. 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2.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3. 公民权益保护与法律援助十、家乡的未来规划与青少年发展1. 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2. 青少年成长环境与教育资源3. 青少年参与家乡建设与发展六、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差异。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第一章:认识危险,学会自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提高防范意识。
2. 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内容:1. 识别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如陌生人敲门、电器故障、火灾等。
2.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如遇陌生人跟踪时寻找安全地方求助、电器故障时及时关掉电源、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教学活动: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其他学生观看并讨论如何应对。
2.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教学内容:1. 学习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待等。
2.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在车流中奔跑等。
教学活动:1.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2. 交通安全游戏:学生分组进行交通安全游戏,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第三章: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网络风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高防范网络风险的意识。
2.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上网泄露。
教学内容:1. 学习个人信息的分类,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
2. 了解网络风险,如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
教学活动: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网络风险场景,其他学生观看并讨论如何应对。
2. 网络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预防溺水,守护生命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2. 学会预防溺水的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教学内容:1. 学习溺水事故的原因,如不在家长陪伴下私自游泳、不熟悉水域情况等。
2. 了解预防溺水的方法,如游泳时要穿戴救生装备、不在陌生水域教学活动:1. 溺水事故案例分享:教师分享溺水事故案例,学生引以为戒。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地方文化概览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地方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如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
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各地的文化特色,引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文化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地方文化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地方历史知多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历史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认识到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2 教学内容地方历史的定义与特点。
地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地方历史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引发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历史的定义、特点和重要事件。
案例分析:分析地方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章:地方特色美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品尝地方特色美食。
3.2 教学内容地方特色美食的定义与特点。
各地的地方特色美食介绍。
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技巧。
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各地的地方特色美食,引发学生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地方特色美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技巧。
第四章:地方传统艺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地方传统艺术作品。
4.2 教学内容地方传统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各地的地方传统艺术介绍,如民间绘画、剪纸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地方的了解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课程2. 社区服务课程3. 古文化传承课程三、教学步骤:第一课:环境保护课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问答游戏,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所在地区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3. 环境观察(15分钟)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让他们了解并记录不同生物和自然现象。
4. 分组讨论(15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5. 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重点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第二课:社区服务课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问答,引起学生对社区服务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
2. 观察社区(10分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观察并记录社区的特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社区服务项目策划(20分钟)学生分组思考并策划一项社区服务项目,其中包括活动内容、所需资源和实施计划。
4. 分组汇报(10分钟)学生将各自的社区服务项目汇报给全班,让他们分享和交流想法和建议。
5. 实施社区服务项目(15分钟)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和资源,组织实施社区服务活动。
第三课:古文化传承课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介绍,引起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古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2. 古建筑观察(15分钟)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建筑,并让他们观察、了解和记录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传统手工艺制作(20分钟)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传统手工艺品,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技巧并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完整通过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乡1.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
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我们家乡的位置和地形。
介绍我们家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讲解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如方言、民俗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家乡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邀请家长或社区代表来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第二章:家乡的美食2.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常见美食和特色菜肴。
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材来源。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餐馆或食品加工厂,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
邀请家长或厨师来讲解家乡特色菜肴的烹饪技巧。
学生分组进行美食制作,体验家乡美食的魅力。
第三章:家乡的节日习俗3.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和文化传统。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重要节日和习俗活动。
讲解节日习俗的来源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调查和收集家乡的节日习俗信息。
邀请家长或社区代表来讲解家乡节日习俗的传承和重要性。
学生进行节日习俗的体验活动,如制作节日食品、参与传统游戏等。
第四章:家乡的自然环境4.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家乡资源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植被、动物和自然景观。
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保护意义和措施。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家乡的植被和动物。
邀请环保专家来讲解家乡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环保标语等。
第五章:家乡的人物故事5.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人物和典型人物故事。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贡献。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的家乡1. 地理位置2. 气候特点3. 家乡的称谓第二章:家乡的历史1. 古代历史2. 近现代历史3. 著名历史人物第三章:家乡的文化1. 民间艺术2. 特色节日3. 传统美食第四章:家乡的自然景观1. 名山大川2. 湖泊水库3. 自然保护区第五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民俗习惯2. 传统手工艺3. 民间故事传说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发展。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风景、历史建筑、民间艺术等。
2. 视频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事件、民俗活动等。
3. 书籍资料: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4.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相关报道。
六、家乡的经济与发展1. 农业发展2. 工业特点3. 现代服务业4. 家乡的经济特色七、家乡的社会事业1. 教育现状2. 医疗资源3. 社会保障体系4. 社会事业发展趋势八、家乡的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2. 环境保护措施3. 可持续发展策略4. 环保意识普及九、家乡的风景名胜1. 著名景点2. 旅游资源开发3. 旅游活动组织4. 旅游文化传播十、家乡的未来规划1. 城市规划2. 交通发展3. 生态环境建设4. 未来发展展望教学方法延续前述的五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评价方面,除了前述的评价指标外,还可以增加对学生对家乡未来规划的理解和创见性思考的评价。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社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如何将地方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资料,如风景照片、民间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里?你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家乡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的,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家乡》。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有山有水,风景如画。
比如,我们的家乡有著名的……”3. 教师展示家乡的历史遗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历史遗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有许多历史遗迹,如……”5. 教师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风土人情?”6.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比如……”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家乡的景点、采访当地居民等。
2. 学生收集家乡的资料,如风景照片、民间故事等。
3.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家乡的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三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教师:谢文富1、上学路上保安全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1、《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
2、简笔画(学校、红绿灯、大十字、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朗读《上学歌》。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
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每天是怎么上学的?”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学习情景。
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是语言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画一画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指生回答)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十字路口等)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1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山东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山东省的哪些地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济南美景介绍的视频短片)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一组:五岳之尊——泰山二组:人间仙境——蓬莱2三组:荣成天尽头——海驴岛四组:济南泉水——趵突泉五组:潍坊石门坊六组:临沂溶洞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2、让家乡更美师:则哪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3第二课齐鲁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齐鲁大地的米苏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当地民俗齐鲁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的风筝节就让风筝这项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潍坊、认识了齐鲁之邦。
同学们,关于潍坊风筝节你知道哪些知识?潍坊风筝节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
我们当地有哪些类似于风筝节一样的民俗呢?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谈到饮食,我们山东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白菜炖豆腐、煎饼卷大葱)(课件展示几种鲁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
(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泰山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
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龙山公园清理白色垃圾。
我4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齐鲁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四、绿色延长,感受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5第三课丰富的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情况,指导应该保护有限资源。
3、会辨认各种资源;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源的信息,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能保护身边的资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自然风景看不够》一课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欣赏了家乡美丽的自然美景,这些都是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实,我们家乡的其他资源也非常丰富,你知道我们家乡还有那些资源吗?生:我们家乡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有渤海、黄海。
生: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特产。
师:看来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家乡资源的知识,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山东丰富的资源。
(板书课题——丰富的资源)二、交流资料,了解山东丰富的资源1.了解家乡的资源师:课前同学们搜索了许多有关山东省资源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进行汇总整理,看看我们家乡到底有那些资源。
一组:介绍家乡矿产资源。
二组:介绍家乡生物资源。
三组:介绍家乡土特产。
四组:介绍家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家乡的资源。
山东是一个大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以“山东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看看大家对我们家乡的资源到底了解多少,评一评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6(1)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一排为一大组,每组选出3名同学作为答题选手,其余同学可提供帮助。
(2)出示比赛要求。
题目分未必答题、抢答题。
每组选出一人举手抢答,题目读完之前举手将失去回答的机会。
每答对一题加10分(3)师出题,各小组回答。
(4)评选优胜小组。
分数最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2.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老师发现了这么一些浪费现象。
(出示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图片:水龙头滴水,空调、饮水机彻夜不关,学生乱撕纸、扔纸,铅笔、橡皮没有用完就扔掉……)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监督我们周围的浪费现象。
节约这么重要,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三、说说家乡资源1.乡资源介绍师:关于山东省的资源,大家了解的很多,那你们知道我们青岛有哪些资源吗?把你知道的在你的小组中说一说。
2.合理利用家乡资源师:我们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家乡的资源呢?生……总结: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很好,对于家乡的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做好。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们知道了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积极响应倡议,保护家乡宝贵的资源。
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7第四课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愿意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
2、知道家乡的著名景点,并能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美;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1、展示风光。
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
(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
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2.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三、我的家乡真美丽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8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
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
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
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
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
四、拓展延伸。
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9第二单元美丽的家乡第五课小草的微笑教学目标:1、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2、知道小草有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的等方面的作用.3、会使用吹风机、温度计、温度计等工具探究草坪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朗诵导入师:老师课前安排大家寻找身边小草的身影,你们完成任务了么?生:完成了。
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二、探究小草的作用。
1.交流小草作用师:图片看完了,小草遍布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默默做着贡献。
谁查到了小草有那些作用?2.探究实验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娇弱的小草会有这么多作用么?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后学生汇报。
)师:同学门汇报的真不错!我们学校的环保小组上周也做了几个实验,他们也想来汇报一下实验成果,你们想听么?(播放视频录音,录像包括两个实验,分别是:验证草坪可以调节气温验证草坪可以降低噪音。
)师:课前调查了居住小区草坪情况,下面交流调查结果。
(小组交流)10师小结: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住宅环境保护的很好,绿地非常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草坪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可是有些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还存在破坏草坪的现象。
爱护草坪,保护环境,同学们可以做些什么?生1:不践踏小草。
生2:看到破坏的行为要制止。
师:我们小同学要量力而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大人。
生3:写宣传标语。
…….4.设计宣传卡片师:让我们来写一条保护小草的宣传口号吧!11第六课帮蚯蚓回家教学目标:1.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具有尊重其他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
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又一群蚯蚓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他们回家吗?生(齐):想。
师: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帮蚯蚓回家。
(板书课题)师:蚯蚓怎么会找不到家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吧!(课件出示千条蚯蚓挡道图)二、追根求源1.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环境?生: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生: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
师:关于蚯蚓,大家还知道那些知识?(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小结:其实,任何生物都有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特定的环境条件。
如果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条件,这种生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甚至会死忙活灭绝。
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里保护生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其他生物,也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三、环保在行动1.帮蚯蚓回到他的家师:下面,就然我们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如何帮迷路的蚯蚓回到它的家?12(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展示。
2.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师:由于人类的破坏和虐杀,有的动物已经灭绝,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来欣赏它们可爱的影像;而有的动物数量极微,也应经到了灭绝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