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从过程抽象到数据抽象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3、信息的属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层次性、可变换性、价值性和可压缩性。

4、信息的作用第一、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物流反映客观事物的主体,信息流是神经脉络,起主导作用。

第二、信息已逐步取代资本的作用。

第三、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性不同,信息是自增值的积累,越用越多,通过正确定义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的价值会进一步提高。

第四、信息可以起到心理调节作用。

5、信息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信息的内容,那么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6、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8、数据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信息是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现,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区别: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具有逻辑性(观念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信息是通过定义和组织数据中的关系而产生的。

信息的类型视数据之间的关系而定,增加新的或不同的数据,意味着可以更新定义关系,从而增加新的信息。

9、系统系统(system)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环境、边界、输入/输出、组成要素、系统结构、子系统和接口。

12、系统的特征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层次性等特征。

13、系统的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14、管理信息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数字系统设计》PPT课件

《数字系统设计》PPT课件

慎重地加以选择。总的原则是,所选择的方案既要能满足系统的
要求,又要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a
7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2. 逻辑划分,导出系统框图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以后,可以根据数据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各自的功能特点,将系统从逻辑上划分为数据子系统和控制子系 统两部分,导出包含有必要的数据信息、 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的 结构框图。逻辑划分的原则是, 怎样更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工作原 理,就怎样进行逻辑划分。 为了不使这一步的工作太过复杂,结 构框图中的各个逻辑模块可以比较笼统、比较抽象,不必受具体 芯片型号的约束。
a
5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7.1.2 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
系统调研 ,确定总体 方案
逻辑划分 ,导出系统 框图
功能分解 ,构造数据 子系统
算法设计 ,实现控制 子系统
图 7 - 2 数字系统设计过程
a
6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1. 系统调研, 确定总体方案
接受一个数字系统的设计任务后,首先应对设计课题进行充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 7.2 控制子系统的设计工具 7.3 控制子系统的实现方法 7.4 数字系统设计举例
a
1
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
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
1. 什么是数字系统
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内,由各种逻辑器件构成的能够实现某
种单一特定功能的电路称为功能部件级电路,例如前面各章介绍
分的调研, 深入了解待设计系统的功能、使用环境与使用要求,
选取合适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确定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这
是整个设计工作中最为困难也最体现设计者创意的一个环节。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阶段目标及各章节课标要求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阶段目标及各章节课标要求

初中数学(一)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数学抽象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

主要包括: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绐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数学抽象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学命题和模型,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

2、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題的素养。

主旻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逻辑推理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理解命題体系,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

3、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

数学建模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袂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建模主要表现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

4、直观想象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 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丁宝康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

丁宝康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

丁宝康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内容简介《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教材。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关系模式设计理论、关系运算、SQL语言、数据库管理、SQL 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Power Builder9.0简介及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内容丰富,概念阐述细致清楚。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中编写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2007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自学考试有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查看全部>>目录第1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1.1 人工管理阶段1.1.2 文件系统阶段1.1.3 数据库阶段1.1.4 高级数据库阶段1.2 数据描述1.2.1 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2 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3 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1.2.4 数据联系的描述1.3 数据抽象的级别1.3.1 数据抽象的过程1.3.2 概念模型1.3.3 逻辑模型1.3.4 外部模型1.3.5 内部模型1.3.6 三层模式和两级映像1.3.7 高度的数据独立性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4.1 DBMS的工作模式1.4.2 DBMS的主要功能1.5 数据库系统(DBS)1.5.1 DBS的组成1.5.2 DBS的全局结构1.5.3 DBS的效益小结习题1第2章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2.1 数据库系统生存期2.1.l规划阶段2.1.2 需求分析阶段2.1.3 概念设计阶段2.1.4 逻辑设计阶段2.1.5 物理设计阶段2.1.6 数据库的实现2.1.7 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2.2 ER模型的基本概念2.2.1 ER模型的基本元素2.2.2 属性的分类2.2.3 联系的设计2.2.4 ER模型的操作2.2.5 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2.3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2.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2.3.2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2.3.3 三类完整性规则2.4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2.4.1 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2.4.2 采用ER模型的逻辑设计步骤2.5 ER模型实例分析2.5.1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及转换2.5.2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2.5.3 住院管理信息系统的ER模型2.5.4 公司车队信息系统的ER模型2.6 增强的ER模型2.6.1 弱实体与强实体2.6.2 子类实体与超类实体小结习题2第3章关系模式设计理论3.1 关系模式的设计准则3.1.1 关系模式的冗余和异常问题3.1.2 关系模式的非形式化设计准则3.2 函数依赖3.2.1 函数依赖的定义3.2.2 FD的逻辑蕴涵3.2.3 FD的推理规则3.2.4 FD和关键码的联系3.2.5 属性集的闭包3.2.6 FD集的最小依赖集3.3 关系模式的分解特性3.3.1 关系模式的分解3.3.2 无损分解3.3.3 模式分解的优缺点3.3.4 无损分解的测试方法3.3.5 保持FD的分解3.3.6 模式分解与模式等价问题3.4 范式3.4.1 第一范式(1NF)3.4.2 第二范式(2NF)3.4.3 第三范式(3NF)3.4.4 BCNF3.4.5 分解成BCNF模式集的分解算法3.4.6 分解成3NF模式集的合成算法3.4.7 模式设计方法小结3.5 多值依赖和第四范式3.5.1 多值依赖3.5.2 关于FD和MVD的推理规则集3.5.3 第四范式(4NF)小结习题3第4章关系运算4.1 关系代数4.1.1 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操作4.1.2 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4.1.3 关系代数运算的应用实例4.1.4 关系代数的两个扩充操作4.2 关系演算4.2.1 元组关系演算4.2.2 域关系演算4.2.3 关系运算的安全约束和等价性4.3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4.3.1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问题4.3.2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小结习题4第5章SQL语言5.1 SQL简介5.1.1 SQL发展史5.1.2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5.1.3 SQL的组成5.1.4 SQL的特点5.2 SQL的数据定义5.2.1 SQL模式的创建和撤销5.2.2 SQL的基本数据类型5.2.3 基本表的创建和撤销5.2.4 索引的创建和撤销5.3 SQL的数据查询5.3.1 SELECT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5.3.2 SELECT语句完整的结构5.3.3 数据查询中的限制和规定5.3.4 条件表达式中的比较操作5.3.5 嵌套查询的改进写法5.3.6 基本表的连接操作,5.4.数据更新5.4.1 数据插入5.4.2 数据删除5.4.3 数据修改5.5 视图5.5.1 视图的创建和撤销5.5.2 对视图的操作5.6 嵌入式SQL5.6.1 嵌入式SQL的实现方式5.6.2 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5.6.3 嵌入式SQL的使用技术5.6.4 动态SQL语句5.7 存储过程与SQUPSM5.7.1 数据库存储过程与函数5.7.2 SQUPSM小结习题5第6章数据库管理6.1 事务6.1.1 事务的定义6.1.2 事务的ACID性质6.2 数据库的恢复6.2.1 典型的恢复策略6.2.2 故障类型和恢复方法6.2.3 检查点技术6.2.4 SQL.对事务的支持6.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6.3.1 并发操作带来的三个问题6.3.2 封锁技术6.3.3 并发操作的调度6.3.4 SQL对并发处理的支持6.4 数据库的完整性6.4.1 完整性子系统6.4.2 SQL中的完整性约束6.4.3 SQ3L的触发器6.5 数据库的安全性6.5.1 安全性问题6.5.2 SQL中的安全性机制6.5.3 常用的安全性措施小结习题6第7章SQLserver2000简介及应用7.1 SQLServer2000概述7.1.1 SQLServel2000的结构和版本7.1.2 SQLServel2000的环境介绍7.1.3 工具介绍7.2 企业管理器7.2.1 数据库的操作7.2.2 表的操作7.2.3 索引7.2.4 视图7.2.5 存储过程7.2.6 触发器7.2.7 用户自定义函数7.2.8 备份恢复与导人导出……第8章Power Builder 9.0简介及应用第9章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数据库课后题答案第7章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课后题答案第7章数据库设计

第7章数据库设计1.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 l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l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l )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 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 E 一R 图;( 2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 E 一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 Vi 娜),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 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4 .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

第1章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求解

第1章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求解

•课件做指南,教材做参考 •课前预习,确定自己的难点 •适当做笔记,不是做复印机 •课后做练习,要求真会并思考 •多用参考资料(会找,会看) •先“跟我来” ,再自主
7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求解 第二章 计算机信息数字化基础
第三章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硬件体系结构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平台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平台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 第七章 关于计算
2. 求正弦曲线并打印输出
#define PAI 3.14159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double x; int y,i,yy; for(i=1;i<80;i++) /* 打印图形的第一行 */ if(i==40) printf("*"); /* i控制打印的列位置 */ else printf("-"); printf("\n"); for(x=10.0;x<=360.0;x+=10.) /* 从10度到360度 */ { y = 40+30*sin(x*PAI/180.0); /* 计算对应的列 */ yy = 40>y?40:y; /* 下一行要打印的字符总 数 */ for (i=1;i<=yy;i++) /* 控制输出图形中的一行 */ { if(i==y) printf("*"); /* i控制打印的列位置 */ else if(i==40) printf("|"); /* 打印中心的竖线 */ else printf(" "); } printf("\n"); } getch(); }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习题参考答案doc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1章概论1.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数据: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由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数据结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运算,是以数据为成员的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关系。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用来区分不同的数据;由于数据在存储时所需要的容量各不相同,不同的数据就必须要分配不同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储,所有就要将数据划分成不同的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包含取值范围和基本运算等概念。

2.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定义了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信息:①数据元素的信息;②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物理结构:也叫储存结构,是指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包括结点的数据和结点间关系的存储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操作算法的设计取决于所选定的逻辑结构,而算法的实现依赖于所采与的存储结构。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理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非常重要。

3.数据结构的主要操作包括哪些?对于各种数据结构而言,他们在基本操作上是相似的,最常用的操作有:●创建:建立一个数据结构;●清除:清除一个数据结构;●插入:在数据结构中增加新的结点;●删除:把指定的结点从数据结构中删除;●访问:对数据结构中的结点进行访问;●更新:改变指定结点的值或改变指定的某些结点之间的关系;●查找:在数据结构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结点;●排序:对数据结构中各个结点按指定数据项的值,以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

4.什么是抽象数据类型?如何定义抽象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 简称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此数学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数据结构》第一章重点知识梳理

《数据结构》第一章重点知识梳理
12
第一章 绪论
求绝对值 abs(表达式) 求不足整数值 floor(表达式) 求进位整数值 ceil(表达式) 判定文件结束 eof(文件变量) (10)逻辑运算 与运算&&:对于A&&B,当A的值为0时,不在对B求值。 或运算||:对于A||B,当A的值为非0时,不在对B求值。 四、算法和算法分析 1.算法 (1)算法的定义
由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考虑的只是对于问题规模n的增长率,因此在难以精确计算基本操作 执行次数(或语句频度)的情况下,只需求出它关于n的增长率或阶即可。 4.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
类似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以空间复杂度(spacecomplexity)作为算法所需存储空间的量 度,记作S(n)=O(f(n))其中n为问题的规模。
18
的表示。
①元素的表示。计算机数据元素用一个由若干位组合 起来形成的一个位串表示。
图1-1四类基本结构的关系图。
5
第一章 绪论
②关系的表示。 计算机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 并由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得到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a.顺序映象的特点是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b.非顺序映象的特点是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pointer)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
数据元素(data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 虑和处理。
3
第一章 绪论
3.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dataobject)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4.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1)数据结构的基本结构 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下列四类基本结构: ①集合。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它关系。 ②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③树形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④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个对多个的关系。

第7章 面向对象学习方法学

第7章 面向对象学习方法学

第七章面向对象学习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按照人类的习惯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也就是使描述问题域空间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相比,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软件,其稳定性,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都比较好.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学的缺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模型.7.1 基础知识7.1.1 传统方法学的缺点结构化几其他方法学的本质,是在具体的软件开发之前,通过需求分析预先定义软件需求.然后一个一个阶段地开发用户所需要的软件,实现预先定义的软件需要.过去的经验需要告诉我们,结构化及其他方法学并不能完全消除软件危机.结构化及其他方法学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1.问题的表现1)生产效率低在生命周期方法学中,特别重视软件开发的阶段性.为了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减少重大返工次数,强调必须早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行评估.从而开发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确实提高了许多软件的开发的成功率.但是,时间表明,开发高利率仍然很有用.2)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实践表明,在开发需要模糊或需求动态变化的系统时,软件系统的结果往往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开发人员不能完全获得彻底理解用户的需要,以至开发的软件系统与用户预期的系统不一致;另一种表现是,所开发的系统不能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不能满足需要.3)软件服用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见系统.软件复用是节约人力,提高软件效率的重要途径.结构分析.设计,几乎每一次开发一个系统时都需要针对这个具体的系统做大量的重复劳动..思维成果的可复用性差.4)软件很难维护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是用生命周期方法学开发出来的软件,维护起来仍然相当困难,软件维护成本很高.2.问题的原因1)结构化技术本身的问题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从目标系统整体功能的单个处理着手,自顶向下不断的把复杂的处理分解为子处理,一层一层的分解下去,直到剩下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子处理为止。

浙教版(2023)五上第11课《问题的抽象》教学设计

浙教版(2023)五上第11课《问题的抽象》教学设计

《问题的抽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问题的抽象》是五年级上册第11课。

抽象作为计算思维的要素之一,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

抽象是人们从丰富的真实事物或感性材料中,抽取某种角度看待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用以反应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是建立模型的先决条件。

抽象的关键是抽取某种角度看待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从目标事物与众不同的特征或事物的共同特征入手。

本课关于用算法解决问题过程中涉及的抽象,主要为实景地图的抽象(将复杂问题简化表达)、规则抽象(得到算法可以控制执行的规则)、数据的抽象(从真实世界中提取、确定算法处理的数据)。

因此,本课安排了认识抽象、用算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抽象方法两个部分学习内容。

本课以生活中的抽象案例一交通线路图展开讨论,旨在让学生体会抽象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抽象知识与方法的求知欲。

二、学习对象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与算法的描述及算法的控制结构。

在上一课中,学生已经对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解,分析出求解最短路径的三个子问题。

本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抽象,为了指向发展学生规则抽象与数据的抽象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在练习安排上,建议教师选择与教材难度相当的案例,问题情境设置简单一些,降低逻辑思维的难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抽象,初步了解实景地图的抽象、规则抽象、数据抽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确定抽象的关键要素。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五、课前准备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学习资源:学习单、抽象地图六、设计思路本节课导入通过感受科技的优势,引出其背后的原因是计算机处理问题,提出本节课的内容是从计算机视角来解决问题;接着提出本节课的驱动性问题:帮助亚运村送货机器人规划最短路径。

第一章 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 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展示图片和动画,让学生自主思考,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回答问题米,、当钱包越来越扁,收入出现了负数;当雾霾越来越重,是空气质量出现了负数;当风越吹越冷,是温度出现了负数;当老板焦头烂额,是公司盈利出现了负数;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公斤,小华体重增长-1公斤,小强体重增长0公斤. (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德国 1.3%, 法国-2.4%,英国 -3.5%, 意大利 0.2%,中国 7.5%. 理解带“-”号的数字学生举手发言,依次让学生回答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负数有:-1,-3.14,-1.732,-27,正数有:2.5,+43,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是相对而言的, 以进为正,则退为负; 以入为正,则出为负; 以增为正,则减为负; 以高为正,则低为负; ......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例3 如果温泉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A.0m B.0.5mC.-0.8m D.-0.5m例 4 下列对“0”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④0是正数;⑤0是自然数.A.3 B.4 C.5 D.0例5 在美团优选上买水果,页面显示某哈密瓜说明上有“1000±20(g)”字样,请问“1000±20(g)”是什么含义?小明买了5个哈密瓜,其质量分别为1003g,1021g,969g,983g,1027g,问购买的哈密瓜质量是否符合页面说明?例6 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说出第10个数、第105个数、第2024个数吗?(1)一列数:1,-2,3,-4,5,-6,______,______,______,…;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试一试.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那些数?分数呢?解:A.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原说法错误,故本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例子吗?我们温度计横放,读数变了吗?又该怎样用一条直线表示?由带有刻度的温度表,由此联想,我们是否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点表示有理数?如图,小明在雄楚大道上,在他的左边5米出有一个交通信号灯,在他左边7米处有一棵槐树,在小明右边3米处是一个路灯,如何用简明的图表示槐树、交通信号灯、小明和路灯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和距离)?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将数轴(除原点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做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做负半轴.想一想: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注意:(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2)数轴上的一个点不一定表示一个有理数.思考:怎样画数轴?①画直线,定原点.②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③选取适当长度为单位长度,并统一.④在数轴上标出1,2,3,-1,-2,-3等各点.例1.下列数轴画得正确的是()A.B.带着问题参与新课.在一条直线上任一点O表示小明所在位置作为基准点,规定1各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表示1米长,则—7所在的点B表示槐树的位置,—5所在的点C表示交通信号灯的位置,3所在的点D表示路灯的位置.学生总结数轴的概念,注意数轴三要素.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教师边画图边讲解,最后学生总结过程.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提示解答的思路以及方法.解:A,没有原点,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1)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并要统一.通过学生的活动,体会数轴的画法以及画数轴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他们以较深印象.C.D.例2.在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零B.正数C.非负数D.非正数例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中,表示负数的是点.解:例4.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点A,B是数轴上的点,若点A表示的数-,则点B表示的数是()是3A.1-B.0C.1D.2例5.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例6. 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A.5 B.±5C.7 D.7或-3例7.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在B的左侧.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2BC AB =,则点C 表示的数是 .例8.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314-,把P 移动2个单位所得的点表示的数是 .例9.请把下面不完整的数轴画完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2.5-,12-,4,233-.∵24BC AB ==, ∴431OC BC OB =-=-=,∵C 在B 的左侧,∴点C 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1-.解:当点P 向左移动时,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312344--=-, 当点P 向右移动时,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11244-+=;综上所述,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34-或14,解:如图,1.两名原始人去打猎,他们分别在部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5和-5______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 和a ,并且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思考: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数的符号有什么特征?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3的相反数是—3,—3的相反数是3,3和—3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即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加上“-”号. 规律:(1)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2)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 , 表示原数本身思考:—a 一定是负数吗?例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6,-3,0,-12015,m ,-n .例2(1)数轴上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它们的关系为____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点A 在点B 的左侧,并且这两个数的距离是12.8,则A =______,B =______.例3.化简下列各数. (1)-(-8)=________; (2)-(+1518)=________;学生动手画数轴借助数轴观察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解:-16,3,0,12015,-m ,n.解:(1)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右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或-3.它们互为相反数;(2)∵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原点到点A 与点B 的距离相等,∵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2.8,∴原点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等于6.4.∵点A 在点B 的左侧,∴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6.4,6.4.解:(1)-(-8)=8; (2)-(+1518)=-1518;(3)-[-(+6)]=-(-6)=6; 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借助数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结果,感受几组数的特点.教师说出具备如此特点的数叫相反数.并且举几组相反数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培养总结问题的能力.1、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2、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化简多重符号时,只需数一下数字前面有多少个负号,(3)-[-(+6)]=________; (4)+(+35)=________.例4.如图,数轴上点A 的相反数是( )A .2-B .1-C .1D .2例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一个数前面添加一个“-”号,就变成原数的相反数B .115与2.2互为相反数 C .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相反数也互为相反数 D .13的相反数是0.3-例6.在110,1,3,,0.1,2,24⎛⎫----- ⎪⎝⎭a (a是任意数)这些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例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B .()22+-= 115与2.2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合题意;.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相反数也互为相反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22-+=-D .()22++=-例8.数轴上表示数a 和4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a 为( ) A .4- B .4 C .2D .2-例9.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若8AB =,且A 、B 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A 表示的数为 .例10.56⎛⎫-- ⎪⎝⎭的相反数是 .22,故()22-+=-,故()22++=,故D 4互为相反数,40+=,解得:2a =-.故选:D . 解:1.两名原始人去打猎,甲在部落的东边50米处猎到三只野兔,乙在西边50米处猎到一头麋鹿.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这一情景.2.两名原始人他们所经过的路线相同吗?3.两名原始人他们所经过的路程一样吗?思考:小明家、学校、小李家在数轴上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点A,O,B所示.若数轴的单位长度表示1km,则A,B 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多少?小明、小李各自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我们把4叫做-4的绝对值,记做“|−4|=4”;把2叫做2的绝对值,记做“|2|=2”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数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在我们的数学中,就是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性,比如:在计算两名原始人所经过的路程时,与经过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要用正数来表示,这样就必需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在数轴上,+3和-3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3,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3和-3 的绝对值.+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3,记作:=3-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3,记作:=3 一个数a 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1)|+2|= ,0.6= ,|+8.2|= ; (2)|0|= ;(3)|―3|= ,|―0.2|= , |―8.2|= .师:想一想:绝对值的性质是什么?数a 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 0的绝对值是0;(3)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①若a >0,则|a|=a ; ②若a <0,则|a|=–a ; ③若a=0,则|a|=0; 或写成:3+3-a在当天享受了一顿大餐,讲两只山羊全部烤熟.睡觉之前,部落首领陷入了沉思:今天兔子的收获比次少了150%(用负数可以表示为),此时还剩只羊,明天天亮之后又要去狩猎了.任务:在数轴上表示上面材料中画横线的这些数,并按“<”排列.思考:我们知道对于两个正数或0如何比较大小,例如3>2,1>0,那么对于任何有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提示:在学习数轴时,我们用杆称、温度计或者刻度尺是如何类比的.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那么,怎样直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例如:-3与-5哪个大?-1.3与-3哪个大?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两个点中,与原点距离远的那个点在左边,也就是绝对值大的点在左边,由于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所以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法则: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解:A.2-B.1-C.3D.0 7.若||a a=-,a一定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8.2-的结果是()A.12B.2C.12-D.2-9.在有理数1-,17-,2-,15-中,最大的数是()A.1-B.17-C.2-D.15-10.2024-的绝对值是()A.2024-B.2024C.12024D.12024-11.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数a,则a是()A.1B.2C.3D.412.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点A,B是数轴上的点,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B表示的数是()A.1-B.0C.1D.213.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A.B.C.D.14.如图,检测4个足球的质量,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质量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A.B.C.D.二、填空题15.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 b .(填“>”“=”或“<”)16.若a 与12-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17.如图,点A 是数轴上的点,若点B 在数轴上点A 的左边,且4AB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三、解答题1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c a b c b +----.19.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0.75-,14⎛⎫-- ⎪⎝⎭,29%-,0.332-,45-,0,200-,1.010010001⋯,273⎛⎫-+ ⎪⎝⎭,0.3,()5-+.整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非正分数集合{ …}20.(1)如果||5a =,||2b ,且a ,b 异号,求a 、b 的值. (2)若5a =,1=b ,且a b <,求a ,b 的值.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是关键. 【详解】解: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5+元, 那么支出8元记作8-元. 故选:A . 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应用,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他的相反数,【详解】解:11-=-,1157<-点|2,4.在3,2,0,4--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3-B .2-C .0D .45.如图,将实数a b 、表示在数轴上,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 a =B .b b =-C .b a b a -=-D .a b a b +=+二、填空题 6.若0a >,||a a= ;若a<0,||a a = ; ①若0||||a b a b +=,则||ab ab=- ; ②若<0abc ,则||||||a b ca b c ++= . 7.已知数轴A 点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1-,那么数轴上到点B 的距离与点A 到点B 的距离相等的另一点C 表示的数是 .8.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10,点B 表示的数为50,点P 是数轴上的动点.点P 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点P 到点B 的距离比是2:3时,点P 表示的数是 .9.比较大小:125--21.6-.三、解答题10.某检修小组甲队乘一辆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某天从A 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15,﹣2,+5,﹣1,+10,﹣3,﹣2,+12,+4,﹣5,+6;另一小组乙队也从A 地出发,在南北方向检修,约定向北为正,行走记录为:﹣17,+9,﹣2,+8,+6,+9,﹣5,﹣1,+4,﹣7,﹣8. (1)分别计算收工时,两组在A 地的哪一边,距A 地多远?(2)若每千米汽车耗油量为0.06升,求出发到收工甲队耗油多少升?11.某中学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活动,七(1)班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借书记录如下表,超过30册的部分记为正,少于30册的部分记为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3+ 2- 5+ 4+ 7-问: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该班一共借书多少册?12.某天一个巡警骑摩托车在条南北大道上巡逻,他从岗亭出发,巡逻了一段时间停留在A 处,规定以岗亭为原点,向北方向为正,这段时间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9-,7+,15-,6+,14-,4+,2-(1)A 在岗亭哪个方向?距岗亭多远?(列式并计算) (2)离开出发点最远时是多少千米?(直接写出)(3)若摩托车行驶1千米耗油0.5升,从岗亭到A 处共耗油多少升?13.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c a b c b +----.14.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用“>”“<”或“=”填空:a b +______0,c a -______0,2b +______0.(2)化简:22a b c a b ++--+.15.如图,数轴的正半轴上有A 、B 、C 三点,点A 、B 表示数1和2.点B 到点A 的距离与点C 到点O 的距离相等,设点C 所表示的数为x .(1)请你求出数x 的值.(2)若m 为2x -的相反数,n 为2x 的绝对值,求m n +.参考答案:1.Ba>,;a<,0abc ,a 、b 、c 中有一个负数、两个正数和三个负数两种情况,a 、b 、c 中有一个负数、两个正数时,|||||b c b c ++=b c22501016253AB ,26=;2250132080AB ,70=-,或70-,81.65=,2641.625∴=1260525=60642525∴<6025∴->-125∴-->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试探索:(1)求()52--=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使得527x x ++-=这样的整数是______.(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 ,36x x ++-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请写清楚过程),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点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如果12BC AB =,那么我们把点C 叫做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1)如图,在数轴上,点E 表示的数是4-,点E 关于原点O 的伴随点F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点G 表示的数是m ,若点F 关于点G 的伴随点是点E ,求m 的值;(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P Q R ,,分别表示的数是114-,,.有一动点M 从点Q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另一动点N 从点R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当动点N 运动至点P 处时,两动点M N ,同时停止运动.设动点M N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在运动过程中,若P M N ,,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是另一个点关于第三个点的伴随点,请直接写出t 的值.参考答案:1.(1)7;(2)54321012-----、、、、、、、;(3)有最小值,最小值是9.【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理解用绝对值表示两点间的距离是。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带反思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带反思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带反思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带反思篇1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

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五章-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学习笔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四版)第五章-信息系统工程

第五章-信息系统⼯程1-软件⼯程1.1-架构设计1.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件的描述,构件的相互作用(连接体)、指导构件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2.软件架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软件架构描述、软件架构风格。

软件架构评估和软件架构的形式化方法等。

3.研究软件架构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软件的复用、质量和维护问题。

4.软件架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达到架构级的软件复用,也就是说,能否在不同的系统中使用同一个架构软件。

软件架构风格是描述某一个特定应用领域找那个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5.通用软件架构:数据流风格、调用/返回风格、独立构件风格、虚拟机风格和仓库风格。

6.数据流风格:包括批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7.调用/返回风格包括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以及层次结构。

8.独立构件风格包括进程通信和事件驱动的系统9.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10.仓库⻛格包括数据库系统、⿊板系统和超⽂本系统。

11.在架构评估过程中,评估⼈员所关注的是系统的质量属性。

1.2-需求分析1.虚拟机⻛格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的系统。

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业务需求、⽤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从⽬标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

2.业务需求:指反映企业或客户对系统⾼层次的⼀个⽬标追求,通常来⾃项⽬投资⼈、购买产品的客户、客户单位的管理⼈员、市场营销部⻔或产品策划部⻔等。

3.⽤户需求:描述的是⽤户的具体⽬标,或者⽤户要求系统能完成的任务,⽤户需求描述了⽤户能让系统来做什么。

4.系统需求:是指从系统的⻆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

5.质量功能部署QFD是⼀种将⽤户要求转化成软件需求的技术,其⽬的是最⼤限度地提升软件⼯程过程中⽤户的满意度。

为了达到这个⽬标,QFD将需求分为三类,分别是常规需求、期望需求和意外需求。

6.需求过程主要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制、需求验证与确认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6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6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三、教学目标要求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二)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七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依照教导处的工作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一、教学指导思想结合____版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____分钟要质量。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1.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为了有限的资金、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开发满足客户要求的高质量软件,就需要研究与软件开发和管理相关的模型、方法、技术、过程、工具和环境等。

2.计算机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3.程序:指的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4.计算任务:任何以计算机为处理工具的任务都是计算任务。

5.处理对象:是数据(如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它们只是表示,而无含义)或信息(数据及相关的含义)。

6.处理规则:一般指处理的动作和步骤.7.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述性资料.8.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

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目的。

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造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9.杨芙清院士指出软件工程的框架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0.软件工程目标:只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和开销合宜的产品。

正确性:指软件产品达到预期功能的程度。

可用性:只软件基本结构、实现及文档为用户可用的程度。

开销合宜:只软件开发,运行的整个开销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11.软件工程原则包括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和工程管理所提出的4条基本原则:(1)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2)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3)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撑(4)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12.软件的生存周期:软件孕育、诞生、成长、衰亡的生存过程。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从产生、投入使用到被淘汰的全过程。

软件生存周期大致可以分为6个阶段: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13.软件过程:是生产一个最终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的步骤。

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

14.软件过程有3层含义:(1)、个体含义:指软件产品或系统存在生存周期中的某一类活动的集合,如软件开发过程、软件管理过程等。

《实用软件工程》第7章 面向对象分析

《实用软件工程》第7章 面向对象分析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问题领域而不是功能分解的方法来确定主题。此外确定主题应遵循 “使不同主题内的类之间依赖和交互最少”的原则来确定主题,可以使用UML的包来展现主题。
21
划分主题
B.主题图 上述的主题划分的最终结果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对象类图和一个主题图。 主题图一般有如下3种表示方式。 • 展开方式
18
建立对象模型
复杂问题(大型系统)的对象模型 通常由下述5个层次组成:主题层(也称 为范畴层)、类与对象层、结构层、属 性层和服务层,如图所示。
上述5个层次对应着在面向对象分析 过程中建立对象模型的5项主要活动:划 分主题;找出类与对象;识别结构;定 义属性;定义服务。实际上五项活动没 有必要的完成顺序,设计时也不需要严 格遵守自顶向下原则。
12
面向对象分析原则
1.定义有实际意义的对象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在应用领域中有意义的、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系的所有事物作为对象,
既不能遗漏,也不要定义无关对象。 2.模型的描述要规范、准确
强调实体的本质,忽略无关的属性。对象描述应尽量使用现在时态,陈述语句,以保证语义的清晰。 定义对象时还应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对象的背景信息 3.共享性
27
确定属性
例:多媒体商店销售系统
需要处理的文件:图像文件和声音文件,都拥有名称和唯一编码,作者信息和 格式信息,声音文件还包括文件时长(秒)。 功能:①添加新的媒体文件;
②通过编码查找需要的文件; ③删除指定文件; ④统计系统中文件的数量。
28
确定属性
分析过程:根据文件的信息,图像文件和声音文件的类都需要有属性:id-编码,author-作者, format-格式。为了方便处理,还可加入source-文件位置。由功能①③,应该有按参数构造和按编码 删除的两个方法。此外还有findByld-查找,count-查找两个方法。

数据结构(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数据结构(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A: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B: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C: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D: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答案:C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A: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B:算法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C: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D:算法程序的长度答案: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各种存储结构不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B: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只能有一种存储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属于线性结构,存储结构属于非线性结构D: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答案:D4.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

A:对B:错答案:A5.算法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A:现实性B:复杂性C:规模D:效率答案:B6.算法的优劣与算法描述语言无关,但与所用计算机有关。

A:对B:错答案:B7.抽象数据类型可通过固有的数据类型来表示和实现。

A:错B:对答案:B8.算法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A:错B:对答案:B9.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是数据元素。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述哪个是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A:删除运算方便B:存储密度大C:插入运算方便D:可方便的用于各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答案:B2.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循环链表B:双向链表C:顺序表D:静态链表答案:C3.设线性表有n个元素,以下操作中在顺序表上实现比在链表上实现效率更高是()A:顺序输出这n个元素B:交换第1个与第2个元素的值C:输出第i(1≤i≤n)个元素的值D:输出与给定值x相等的元素在线性表中的序号答案:C4.在n个结点的线性表的顺序实现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的操作是()。

A:访问第i个结点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驱B: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C:以上都不对D:删除第i个结点答案:A5.循环链表H尾结点p的特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讨论 针对上面程序的实现,我们来讨论如下两个问题: (1)需求变化,程序改动是否容易? 例如,将集合的数据表示改为用链表存储,可不要count, 集合的三个函数的实现及它们的使用都得改动。也就是整个程 序都得改动,修改不是局部化的。 (2)能否重用? 函数级重用,其它难以重用。 产生如此毛病的原因是上面的程序实现了整数集合这样一 种数据结构,并使用这种数据结构,把两者混在一起,过分针 对具体问题。实际上,通常需要被重用的是集合,故应该把整 数集合实现与应用分开,来做到修改局部化和可重用。
整数集合的函数实现: // Set.cpp #include "Set.h" #include <iostream.h> void Initialize(Set* pSet) { pSet->count = 0; } void Add(int elem, Set* pSet) { if(pSet->count<MAXLENGTH) if(!Isin(elem, pSet)) pSet->data[(pSet->count)++] = elem; }
7.1.3 将集合用链表实现
第7章 从过程抽象到数据抽象
7.1 从过程抽象到数据抽象
过程抽象是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手段。 过程抽象的结果是函数。函数的好处在于 它提供了信息隐藏和重用性,使用函数只需知 道其名字和参数形式,而无需了解其实现细节, 可以在不同地方多次使用;函数的内部实现可 以采用多种方式,但并不会影响函数的使用。 数据抽象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手段。 数据抽象的结果是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把 数据和其上的操作密切地、逻辑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更好的信息隐藏和重用 性。而且它在思维的抽象层次上较为接近人们 通常的思维模式。
} return 0;
}
int Isin(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for(unsigned i=0; i<count && *(pset+i)!=elem; i++); return i<count; }
void Add(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if(count<MAXLENGTH) if(!Isin(elem, pset, count)) *(pset + (count)++) = elem; }
3.讨论 在这个程序中,整数集合被实现成数据类型,整 数集合的实现与使用分开了。这样,整数集合的实现 可以很容易地被重用,而且是模块级的重用。 应用程序按整数集合的实现提供的接口(函数原 型)来使用整数集合,整数集合的实现的内部细节的 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实现了修改局部化。给整数集 合的实现者和使用者都带来了方便:实现者可以用多 种方式实现集合;使用者无需知道集合实现的内部细 节。例如可以用链表来实现集合。
2.完整的源程序 整数集合的定义: // Set.h 集合实现为数据类型 #define MAXLENGTH 100 struct Set { int data[MAXLENGTH]; unsigned count; }; void Initialize(Set* pSet); void Add(int elem, Set* pSet); void Remove(int elem, Set* pSet); int Isin(int elem, Set* pSet);
void Remove(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for(unsigned i=0; i<count && *(pset+i)!=elem; i++); if(i<count) *(pset + i) = *(pset + (count--) - 1); else cout<<"待删除元素"<<elem<<"不在集合中。"<<endl; }
void Add(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 if(count<MAXLENGTH) if(!Isin(elem, pset, count)) *(pset + (count)++) = elem; }
(2)Remove(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 count) 这个函数的功能是:从集合pset中删除元素elem。若元素elem 在集合pset中且位于pset[i],则将pset中最后一个元素 pset[count-1]替换pset[i],集合的元素个数count减1;否则, 给出元素不在集合中的提示信息。函数定义如下: void Remove(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for(unsigned i=0; i<count && *(pset+i)!=elem; i++); if(i<count) *(pset + i) = *(pset + (count--) - 1); else cout<<"待删除元素"<<elem<<"不在集合中。 "<<endl; }
switch (choice) { case 1: cout<<"输入待添加元素:"; cin>>element; Add(element, &s); break; case 2: cout<<"输入待删除元素:"; cin>>element; Remove(element, &s); break; case 3: cout<<"输入待判断元素:"; cin>>element; if(Isin(element, &s)) cout<<"元素"<<element<<"在集合中。"<<endl; else cout<<"元素"<<element<<"不在集合中。"<<endl; } if (choice==0) break; } return 0; }
(1) void Add(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这个函数的功能是:添加新元素elem到集合pset。若元素 elem不在集合pset中,elem加到pset尾部,集合的元素个数 count加1;否则,元素elem已在pset中,结束。函数定义如下:
(3)Isin(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这个函数的功能是:判断元素elem是否在集合 pset中。从头至尾检查集合pset中的元素,若有元素 elem,返回1;否则,返回0。函数定义如下:
int Isin(int elem, int* pset, unsigned count) { for(unsigned i=0; i<count && *(pset + i)!=elem; i++); return (i<coun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1.2 将集合的实现与使用分开
1.方案 使用结构体类型,将整数集合做成数据类型。 struct Set { int data[MAXLENGTH]; unsigned count; }; 这样每个整数集合是一个结构体变量,需要将成员变量初始化, 故提供如下四个函数: void Initialize (Set* pSet); // 集合初始化 void Add (int elem, Set* pSet); // 向集合中添加元素elem void Remove (int elem, Set* pSet); // 从集合中删除元素elem int Isin (int elem, Set* pSet); // 判断元素elem是否在集合中 将整数集合的定义放在一个头文件(文件名Set.h)中,将整数 集合的实现放在一个文件(文件名为Set.cpp)中,而将集合的应用 放在另外的文件(文件名为AppSet.cpp)中,这样将实现和使用分 开。要使用整数集合就包含整数集合的头文件,定义一个Set型的变 量,重用非常方便。
void Remove(int elem, Set* pSet) { for(unsigned i=0; i<pSet->count && pSet->data[i]!=elem; i++); if(i<pSet->count) pSet->data[i] = pSet->data[((pSet->count)--) - 1]; else cout<<"待删除元素"<<elem<<"不在集合中。"<<endl; }
7.1.1 集合的实现与使用
设有如下的要求:向整数集合的某一子集添加若干元素, 从该集合中删除某些元素,判断指定元素是否在该集合中。
1.分析与实现
在程序中用整数数组表示整数集合:集合(数组)最多含 MAXLENGTH个元素,集合当前有count个元素。数据定义如 下: int set[MAXLENGTH]; unsigned count; 程序中抽象出三个集合上的操作: • 添加(Add) • 删除(Remove) • 判断(Is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