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规定
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

精心整理
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
一、编制说明
为促进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以下配置情况是按30人以上/批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设置茶艺师(茶艺馆、餐饮以及茶叶销售等工作岗位)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
1234512.鉴定工作规程(报名、收费、鉴定、办证) 3.岗位职责 4.档案管理制度
5.各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考评员、考务员工作守则、考场规则 7.安全、保卫制度 8.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9.其它有关管理制度
五、鉴定资料
(一)必备资料
1.国家职业标准;
2.茶艺师考核大纲。
(二)相关资料
1.培训计划
2.指定教材
六、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简况、经费来源、固定资产、规模)
七、场地
国家职业资格二、一级(技师、高级技师)。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场布置须知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场布置须知
一、考点应选择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做到场地整洁、
卫生、明亮,符合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
二、在考点明显位置悬挂横幅“淮南市公共就业实训基地职业技
能鉴定考场”。
三、考点应设理论考场、操作考场、候考室,并张贴指示标志。
四、考场规则、考试科目及有关警示语应张贴于考点醒目处。
五、考生单人单座,考场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
六、考场座位号自门口起,纵向依次排列;准考证号应粘贴在桌
面左上角。
七、桌面、桌内不得留有任何与考试相关的物品。
八、每场考试监考人员不得低于3人。
九、根据操作技能考核备料单的要求准备相关的量具、原材料等,
保证设备仪器完好、材料充足。
十、考点应配备足够的设备检修、材料供应人员。
(最新整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

(完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的全部内容。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为了维护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有序进行,考生和考场工作人员(含监考、考评人员)均应遵循以下考场规则。
一、监考人员、考评人员须分别按省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规定的《职业技能鉴定监考人员职责》(见附件1)及本手册《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自配考评人员管理规程》所附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工作职责》履行监考和考评工作职责。
二、考前30分钟,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携带要求或允许携带的考试工具(计算器、工量具等)进入考场,其余的物品放在考室小件物品存放处。
考生对号进入指定考(工)位,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考(工)位的左上角。
监考或考评人员查验考生证件,核对考场座(工)位排列表,检查其所带考试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考生进场完毕后,主考人员宣读《职业技能鉴定考生守则》(见附件2)和有关注意事项。
三、考试预备铃响后,监考或考评人员开始拆封试卷袋并分发试卷,指导考生按试卷或答题卡要求准确填写考生基本信息(在指定位置填写姓名、考号和鉴定机构)。
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方能退场。
考生退场须经监考或考评人员验收试卷、考件及考场准备的工量具、仪器设备,获准后,方可退场。
考生退场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喧哗或再进考场续考.四、考生答题一律使用兰色、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书写,标准答题卡使用2B铅笔在正确答案方框上满格涂黑。
职业技能鉴定所认定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所认定标准一、人员配置1、领导成员:2至3人。
所长1人,负责鉴定所的全面工作。
副所长1至2人,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的日常工作,所长、副所长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技师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培训考核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法规。
2、工作人员:1至2人,专职,负责鉴定人员的报名、造册、办证等工作,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级工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培训考核工作3年以上,了解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法规。
3、考务人员:1至2人,专(兼)职均可,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管理人员:办公室主任1人,专(兼)职均可,协助所(站)长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日常事务,要求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技师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培训考核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法规。
5、设备维修、保养人员:1人,专(兼)职均可,负责鉴定所设备维修、保养及材料管理,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本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6、计算机管理人员:1人,专职,负责档案管理、数据处理和网络维护工作,要求具有计算机操作员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备该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
7、考评人员:3至5人,鉴定所自有考评人员每职业(工种)不得少于3人,并应具有相应职业(工种)的考评人员资格证书。
8、财务管理人员:1人,专(兼)职均可,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财会人员证书。
二、场地、设备的配置1、办公室用房:不少于30平方米,并配有相应的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打印机。
2、理论知识考试场地:不少于60平方米,30套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齐备,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3、实际操作技能鉴定场地:设备可以满足20人同时鉴定的需要,并符合环境保护、劳保、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
4、检测场地、设备:可以满足至少3个考评员同时开展测评打分的需要。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置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置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置要求第一章:鉴定考试、考核基本原则第一条:每次鉴定用试题,由鉴定站从鉴定试题库中抽取,鉴定站必须于鉴定前2个月,提供相应鉴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确保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理论知识考试在鉴定站理论考场进行,考场安排要单人、单桌、单行。
第三条:理论知识考试的试卷采取密封卷,以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批卷,确保成绩的真实性。
第四条:实际操作的考核在鉴定站的操作考场进行,采用现场实做、现场打分或典型工件制作、根据考件评分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评分,也可采用答辩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五条: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满60分者为及格,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均满60分者,方可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六条: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单项合格成绩,两年内有效。
第七条:理论知识考试的试卷和实际操作考核的考件,由鉴定站根据情况,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存后再处理。
第二章:理论知识考试的考场设置要求第八条:理论知识考试考场为标准教室,其门窗完好,门锁齐全,环境安静,整洁明亮,要便于管理,外人不得随意进出。
第九条:每个考场应试人员不得超过30人,实行单人、单桌、单行。
桌、椅要整齐完好,桌距一般不得小于80厘米。
第十条:考点、考场布置要干净整齐,考点要张贴考场分布图、考场规则、考试时间表、路标等。
第十一条:每一考点要设考务办公室、保密室、监考人员休息室、医务室、应试人员问询处、茶水处、应试人员禁带物品存放处、车辆存放处。
考点、考场布置完毕后,要检查一次,然后封闭,等待考试。
第十二条:考试时需用的纸张、表册和用具,如草稿纸,应试人员报名卡,准考证存根,主考及监考人员、工作人员证章,监考人员签到册及胶水、墨水、锥子、白色线、剪刀、包装纸、粉笔等,都必须在考前准备好。
第十三条:考区设主考一人(必要时设副主考),每一考室设监考二人(其中一人为主考)。
茶艺师四级培训机构职业设置条件

《茶艺师》(五、四级)培训机构职业设置条件一、编制说明本文件按照30人/班的规模制定,如学员人数超过30人,配备的教师人数及实训设备也应相应增加。
原则上办班人数不超过40人/班。
二、师资配置1、专业理论课教师基本要求:(1)人数要求:2人(2)从教资格:具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3)从业经历:具有本职业(工种)三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及以上,同时在本专业领域从业2年及以上。
2、实训指导教师基本要求:(1)人数要求:3人(2)从教资格:具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实训指导教师资格证书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
(3)从业经历:具有本职业(工种)三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中级及以上,同时在本专业领域从业5年及以上。
3、其他要求:在同时满足专业理论课和实训指导教师要求的情况下,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可兼用。
三、硬件配置1、场地要求(1)理论教学教室:30座以上满足理论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训操作场地:面积应在120平方米左右,工位数不少于20个,有专用的茶艺操作台20个,凳40个;并配有盥洗室、音响、摄像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空调,地面插座不少于20个。
(3)理论教学教室与实训操作场地可以共用。
2、设备要求(1)实训设备:净水装置,冰箱,制冰机,消毒设备各1套。
(2)必需的工具和材料:每个操作台应配有:随手泡、茶叶罐、茶巾、赏茶碟、水盂、长方形茶盘、脱水盘、奶杯、茶匙组合等各一;同时应配备200ml 玻璃杯、250ml玻璃杯、250ml盖碗杯各60只;如意壶20只;可爱壶20只;紫砂倒盅壶、秦权壶、孟臣壶各20只;紫砂品茗杯240只;潮式工夫茶具、台式工夫茶具、闽式工夫茶具各20套;白瓷料缸40只;糖缸20只;糖夹40只、温度计1支。
3、环境要求:人均面积应保证安全性、舒适度,照明条件完备。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工作规范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工作规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以下简称鉴定所(站)],是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和考核机构,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工作规范。
一、鉴定所(站)的设置条件1、具有符合所鉴定职业(工种)标准要求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2、具有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并与所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级相适应的考核场地、设备、检测仪器和基础设施等。
3、有专(兼)职的组织管理人员(具体岗位及职责见附件)和考评人员。
4、具备考务工作计算机管理的条件。
二、鉴定所(站)的职责与任务1、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2、组织申报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试或考核;3、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4、汇总鉴定考试成绩,并报职业技能鉴定中心;5、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交鉴定报告,对考评组的工作做出评价;6、协助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办理证书,并负责发给鉴定合格者职业资格证书;7、负责鉴定信息统计和咨询服务等工作;8、遵守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法规、规章,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监督检查。
三、鉴定所(站)的工作规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保证鉴定质量,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大力宣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咨询服务工作。
3、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鉴定公告发布、组织报名、资格审查、鉴定实施、考场监管、证书核发和信息统计与上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杜绝一切徇私舞弊的行为。
4、实行鉴定申请制度。
鉴定实施前,向鉴定中心申请报告,并提交书面实施方案;不得对未经批准的职业或等级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不进行未经批准的所(站)外鉴定。
5、认真执行国家职业标准和鉴定规范。
所实施的职业(工种)技能鉴定,都应按有关规定向所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申领试卷,未经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不得擅自改动试题内容或自行命题。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考点设置基本要求

附件1: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考点设置基本要求一、考点原则上应设置在本地区未组织开展相应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职业培训的机构或学校。
如设置在有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职业培训项目的机构或学校,应按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规定,严格实行考培分离、监考人员、考生交叉、回避等制度。
二、考点应相对固定,选择设置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条件设施较好,有足够数量的标准教室,能满足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职业需要、便于组织考试的学校或机构。
三、考点环境应符合消防等安全条件,周边无声、光、气等环境污染,且治安良好。
四、全国、全区统一鉴定期间,能够提供考务管理场所及相应所需设备和人员等。
五、考点应配备安全保卫、技术保障、医护等人员。
六、考点内非智能化考场设置需符合下列基本标准:(1)每个考场应选用能容纳30名考生同时进行考试的标准教室作为标准考场,实行单人、单桌、单列摆放,桌子排列整齐,座位前后、左右间距必须保持80厘米,监考人员能无障碍地到达每个考生的座位。
(2)考场的场地、桌椅、光线和通风等基本条件必须满足考试的要求,桌面地面应保持干净。
(3)播放录像试题的考场满足每30人至少一台74厘米(29英寸)以上彩色电视机及VCD播放设备配置(或相应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室内所有考生能够准确看清试题、图像,听清声音。
七、有条件考点的考场需设置考试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实行考试现场远程监控,并在显著位置标示“本考场设有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考点采用现有闭路监控设备的,由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提供技术接口标准。
八、考点内智能化考场的设置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执行(见附件2)。
承担智能化考试的考点考前应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确保考试当天考场的正常供电。
九、考点在举办考试期间,应在大门(或其他醒目处)悬挂“××××年度国家职业资格全国、全区统一鉴定××××考点”的标志,在考点区域内明显位置和各入口处设有“考试专栏”,张贴“考点平面引导示意图”(考场位置、紧急安全通道、卫生间等)、“考场安排表”、“考试科目时间安排表”、“考试纪律”、“应考人员违纪处理规定”等,并公布考点负责人、考试监督举报电话。
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制度

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工作,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公开,提高技能鉴定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技能鉴定考场,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等。
三、管理机构1.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委员会:负责技能鉴定考场的统筹管理工作,包括制定考试规则、监督考场环境、评审考试成绩等。
2.技能鉴定考场监考组:负责具体的考场管理工作,包括考生接待、考场布置、考试监督、成绩统计等。
3.技能鉴定考场工作人员:包括考务人员、监考员、教练员等,负责具体的考务工作。
四、考场规范1. 考场环境:考场应保持整洁、安静,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保证考生有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
2. 考场布置:考场布置应符合考试要求,考场桌椅要整齐排列,考生应按照座位号有序入座。
3. 考生接待:考务人员应在考试开始前领取考生报到单、身份证、文具等,检查考生身份,指引考生入座。
4. 考试监督:监考员应全程监考,确保考试过程公平公正,严禁抄袭、作弊行为。
5. 成绩统计: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应及时统计考试成绩,核对无误后交由评审人员评分。
五、考试规则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考试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考场。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应符合技能鉴定标准,难易适中,能全面考察考生的技能水平。
3. 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以确保能全面检验考生的技能水平。
4. 考试秩序:考生应按照监考员的指示有序进行考试,不得违反考场规定,否则将取消考试资格。
六、违规处理1. 若考生被发现抄袭、作弊等行为,将取消考试资格,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若监考人员被发现纵容抄袭、作弊等行为,将取消其监考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3. 若考务人员被发现有不当行为,将取消其考务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委员会审批。
2. 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应依据《技能鉴定考场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考场设置规定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置规定理论考场设置一、考场必须选择环境安静、便于管理、整洁、透光明亮的教室或标准室。
二、每个考场安排应考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0人。
实行单人、单桌、单行排列,前后、左右必须保持间距80厘米以上,左上角粘贴考号。
三、考场布置要干净整齐,张贴考场分布图、考试规则、考试规则、考试预备、开始、终了的信号说明、考试时间表、指示路标等。
四、每一考点要设考务办公室、保密室、监考、带队人员休息室,要配备必要的医务人员和治安保卫人员,茶水供应、物品存放等要配备。
五、每个考点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每个考场设立主考1人,监考员1-2人。
六、考试所需纸张、表册和用具如草稿纸、监考人员胸卡标志、浆糊、墨水、锥子、剪刀、白线、包封纸、粉笔等都要考前准备齐全。
七、考前组织主考、监考召开考务会,学习有关文件、考场规则等,明确职责,任务和分工,熟悉和掌握试卷的启封、分发、装订、密封的程序和方法。
八、要有防止作弊、试题泄露、丢失等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可能发生其它偶然事故的处理办法。
九、做好考区的照明、信号传递的用电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考试人员的入场工作,对与考试无关人员进行清场以及考场开门、上锁等工作。
操作技能考场设置一、考场场地应整洁、卫生,设备仪器必须完好,工卡量具、原材料必须齐全,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考场应具备足够的设备检修、材料供应人员,露天考场10米外设警戒线,考试时有专人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出入。
三、考点入口处应在醒目位置张贴考场规则及考场说明和考号标志及工种(专业)等工位的起止号、指示路标等。
四、每个考点要设考务办公室、考评员、带队人员休息室,医疗、饮水等后勤保障要配套。
五、每个考场设考评小组,组长1人,副组长若干人,每个考位(项目)的考评员人数视工种特点而定,但最少不得少于3人。
六、考场内的工位摆放、操作台的设置和编号应符合相应工种(专业)考试的特点和安全工作规范的操作要求,并要有醒目的安全操作规程及警告、禁令标志。
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模板】

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模板】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模板】1. 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的条件和要求,以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 考点(场)选择要求为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考点(场)应符合以下要求:1. 位置便利:考点(场)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考生的到达和离开。
2. 基础设施完备:考点(场)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宽敞的考场、舒适的休息区和洗手间等。
3. 设备齐全:考点(场)应配备齐全的鉴定设备和工具,确保能够满足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4. 安全保障:考点(场)应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防火、防盗和应急救援等,以确保考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3. 考点(场)设置条件为确保鉴定考点(场)的质量和可靠性,考点(场)应满足以下条件:1. 资质要求:考点(场)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授权,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2. 人员素质:考点(场)应有合格且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能够准确、客观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3. 媒体公示:考点(场)应在鉴定活动前进行媒体公示,公布考点(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方便考生了解和参与。
4. 诚信考评:考点(场)应秉持诚信原则,公正、客观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杜绝任何作弊行为的发生。
4. 考点(场)监管要求为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公正性和规范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考点(场)的监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 频次抽查:相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对考点(场)进行抽查,确保其按规定履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责任。
2. 监督举报:建立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广大考生和社会公众对考点(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线索举报。
3. 处罚惩戒:对于严重违规的考点(场),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暂停资格、撤销资质等。
5. 结语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的规范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一、考试场地和设备要求:1.考试场地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环境要求,如考场要求光线明亮、通风良好等;2.考场设备必须符合考试要求,如电源稳定、设备完好、鉴定用具准确等;3.考场应设有监考员的席位,以确保监考员能够全面观察和监督考生的考试过程。
二、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1.考试时间必须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任务;2.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和实操两种形式,在保证考试公正的前提下,考试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职业技能的特点而有所不同;3.笔试考试的试卷要求准确、全面,实操考试的任务要求具体、实际。
三、考生报到和准考证要求:1.考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报到,并携带准考证;2.准考证必须是考生本人,不能转让他人使用;3.准考证必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在考试过程中随身携带。
四、考试秩序和纪律要求:1.考生必须遵守考试的纪律,遵守考场的秩序,禁止作弊、抄袭等违规行为;2.考生必须服从监考员的管理和指导,不得随意离开考场,不得交头接耳、交换试卷等;3.如果考生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考场,必须提前向监考员报备并经批准。
五、考试监督和违规处理:1.考试过程必须全程监督,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2.对于考生的违规行为,监考员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警告、记过、取消该科目成绩等;3.对于严重的考试违规行为,监考员有权终止该考生的考试,并将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六、考试成绩的确认和公布:1.考试结束后,考试成绩必须进行确认和核实,确保无误;2.考试成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定和评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3.考试成绩必须及时公布,并向考生提供成绩查询的途径。
七、考试后的处理和反馈:1.考生对于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2.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要求退还准考证;3.对于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考生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并由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和改进。
以上就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的主要内容,这些规则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公平,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有序的考试环境,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资格条件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资格条件标准〉标准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资格条件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一、编制说明为了使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认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以下按30人/周期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认定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三、人员配置(一)所(站)长负责鉴定所(站)全面管理工作.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从事培训考核工作7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
(二)副所(站)长协助所(站)长管理鉴定所(站)的日常工作。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从事培训考核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
(三)工作人员来自www。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办公室人员:2人以上,其中主任1人,专职,协助所(站)长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日常事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2、考评人员:自有考评员不得少于3人,考评员须持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高级考评人员资格证书。
3、考务人员:能熟练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软件》,负责参加鉴定人员的报名、造册、办证等工作。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职业鉴定考核工作。
4、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负责鉴定所(站)设备维修、保养及材料管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5、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
负责鉴定所(站)鉴定收费和日常帐务管理。
必须持有财务专业证书。
四、场地、设备的配置要求1、具有固定的办公室(20 M2以上)及相应办公设备:办公桌椅、保险柜,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文件档案柜等,配置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软件》。
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设施设备清单

10
化妆镜
每个工位1个
11
饮用水
每个工位1套
12
瓷壶
每个工位1把
13
瓷杯
每个工位6个
14
紫砂壶
每个工位1把
15
紫砂茶盅
每个工位1套
16
盖碗(三才杯)
150ml
每个工位3个
瓷质
17
品茗杯
每个工位3个
紫砂
18
盖置
每个工位1个
19
杯托
每个工位3个
竹制
20
玻璃壶
每个工位3个
21
茶盅
每个工位各1套
玻璃、瓷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或技术要求
数量
备注
1
茶艺表演操作台
高矮各1套
2套
用于茶艺考核
2
茶艺茶具及用具
提供烧水壶、茶盘、茶道组
各2套
用于茶艺考核
3
音响设备
自定
1套
用于茶艺考核
4
演讲台
自定
1套
用于茶艺考核
5
黑板及投影设备
自定
1套
用于茶艺考核
6
干评台
高度800mm-900mm,
宽度600mm-750mm,
台面为黑色亚光
紫砂
17
盖置
每个工位1个
18
杯托
每个工位3个
竹制
19
玻璃壶
每个工位3个
20
茶盅
每个工位各1套
玻璃、瓷质
21
盖碗
110ml
每个工位1个
瓷质
22
品茗杯
每个工位3个
《茶艺师国家职业行业标准》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培训高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鉴定要求——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模板】

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场)设置条件及要求一、考点考场设置条件(一)职业技能鉴定原则上以市(州)设考区,也可根据报考人数设多个考点,每个考点可设若干个考场(室)。
考区原则上在本市(州)区域内按要求分片设置。
根据鉴定场所的容量、报考人数,每个考区在一个所在地设置多个考点。
特殊情况经批准也可分片或在其他市(县、区)设考点。
考区对分片设考点或在其他市、县设考点要直接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考点要设在组织力量较强,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环境安静,考场内光照亮度能满足视频监控的学校。
考点应配备语音广播、电子计时、通讯信息屏蔽设备、考生身份验证设备(人脸识别或身份证验证设备等),视频监控系统等。
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同步录音录像功能,考试过程全程监控。
考点能逐步实现网络高清视频远程实时浏览、控制、录像存储,并建立和完善与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接的考场巡查监控系统。
(三)考点明显位置应悬挂“××××鉴定××考点”横幅或电子显示屏,并在醒目的地方公布考场规则、考生须知、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及处理、质量监督电话等;张贴考场安排表(包括:各考场的考场编号、考试职业(工种)、等级、鉴定时间、准考证起止号等)、考场分布图、紧急疏散示意图,考场指示标志等。
每个考场(室)门口醒目位置应张贴考场号、准考证起始号等重要信息。
考场内应设置考生物品存放处,黑板上应板书:考场号、考试工种、等级、准考证起始号段、考试时间。
(四)考点应设置考务办公室、应急考场(室)、应试人员候考室、保密室、医务室、隔离室等,配备鉴定所需的工作人员证卡、纸张文具、监考设备等。
(五)各考点应设置专门警戒线,非应试人员和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一律不得进入警戒线和考场(室)。
考点必须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并有能够处理突发事件、维护考场内外良好秩序的保障措施。
(六)不同考试形式的分类补充要求1、纸笔考试考场设置(1)纸笔考试考场应为标准教室,参考面积70-80㎡;(2)每个考场应试人员不得超过30人,实行单人、单桌,摆放整齐,前后左右桌距不得低于80cm;(3)每张桌子左上角粘贴座位号或准考证号,一个考点内考场座位编排规则应一致。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布局要求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布局要求1. 考场整体要求- 面积要求:考场的面积应足够容纳所有考生,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面积要求:考场的面积应足够容纳所有考生,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通风和采光:考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确保考生在考试期间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光线环境。
通风和采光:考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确保考生在考试期间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光线环境。
- 安全设施:考场应恰当配备各项相关的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设备,以确保考试期间的安全。
安全设施:考场应恰当配备各项相关的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设备,以确保考试期间的安全。
2. 考生座位布局- 考生座位要求:每个考生应有足够的个人考试空间,保证考生之间的隐私和安静。
考生座位要求:每个考生应有足够的个人考试空间,保证考生之间的隐私和安静。
- 座位标识:每个考生座位应有明确的编号,并在可见位置标注出来。
座位标识:每个考生座位应有明确的编号,并在可见位置标注出来。
- 合理间距:考生座位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以便于考生活动和监考人员巡视。
合理间距:考生座位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以便于考生活动和监考人员巡视。
3. 监考人员位置- 监考人员位置:考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监考人员位置,确保监考人员能够全方位地监管考试过程。
监考人员位置:考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监考人员位置,确保监考人员能够全方位地监管考试过程。
- 清晰视野:监考人员位置应设置在考场的合适位置,以便于监考人员观察到整个考场的情况。
清晰视野:监考人员位置应设置在考场的合适位置,以便于监考人员观察到整个考场的情况。
- 方便移动:监考人员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便于监考人员巡视考场和与考生交流。
方便移动:监考人员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便于监考人员巡视考场和与考生交流。
4. 保密措施- 考场区分:考场应设立明确的区域标识,并确保不同考试的考生不会互相干扰。
考场区分:考场应设立明确的区域标识,并确保不同考试的考生不会互相干扰。
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职业编码:4-03-02-07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茶艺师1.2职业编码4-03-02-071.3职业定义在茶室、茶楼等场所,展示茶水冲泡流程和技巧,以及传播品茶知识的人员1.4职业技能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无异味。
1.6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的形体①革室,茶楼等场所是器茶馆,革艺馆及称为茶坊,茶社,茶座的品茶,休闲场所:茶庄。
宾馆、酒店等区域内设置的用于品茶。
休闲的场所;茶空间、茶书房,茶体验馆等适用于品革、体闻的场所。
职业编码:4-03-02-07知觉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较敏锐的色觉、嗅觉和味觉。
1.7普通受教育程度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职业技能鉴定要求1.8.1申报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①工作1年(含)以上(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²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备、检查仪器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备、检查仪器
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设备、检查仪器
管理制度
1、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由鉴定所统一部署和安排,监考人员由鉴定所选派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熟悉专业的考评员和工作人员担任,实行交叉监考。
监考人员必须佩戴监考证上岗。
2、应知考场设在技工学校和培训场所,每个考场一般安排25-30名考生,做到单人、单桌、单行,行间距不得小于80公分,每个考场必须配备2名监考人员。
3、应会考场一般设在技工学校实习场所或相关的具有鉴定能力的工厂车间。
4、应会考场必须做到每个考生一个工位,要用明显的安全防卫线隔开,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保证电、氧气、煤气的正常供给。
由承担考核单位安排专人在考前检查。
保证教务工作正常进行。
5、在鉴定所的安排下,在实施鉴定过程中,考评人员应负责考核场地、检测仪器、设备、工卡量具的检查及其考核所用材料的检验,确保鉴定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职业设置条件

【在文章开始前,请先插入知识文章格式及序号标注】1. 概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茶艺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底蕴,茶艺师作为传承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角色,其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也备受关注。
2.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要求在当今社会,茶艺已不再是单纯的泡茶、斟茶,更多的是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不仅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茶艺技能,还需要具备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学习传统茶道知识的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代茶艺市场的需求。
3. 专业知识与文化修养的双重要求在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中,除了专业的茶艺技能外,对于学员的文化修养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茶艺师不仅要精通茶艺,还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茶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中也会包括对学员文化修养的培养和考核。
4. 实践能力和商业意识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还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商业意识。
一位优秀的茶艺师不仅要能够独立完成茶艺表演,还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这就需要学员在培训中能够进行大量的实践演练和实际操作。
茶艺师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茶艺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也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商业意识。
5. 个人观点和总结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从传统到现代、从专业技能到文化修养、从实践能力到商业意识,全方位、多层次地要求学员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
对于学员而言,只有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茶艺师这个职业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6. 结语【在文章结束后,请添加所需的结尾部分】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上海茶艺师培训机构的职业设置条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茶艺文化的传承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
一、编制说明
为促进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本标准(以下配置情况是按30人以上/批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设置茶艺师(茶艺馆、餐饮以及茶叶销售等工作岗位)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
三、人员配置
(一)所长
负责鉴定所的全面管理工作。
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二)副所长
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的日常工作。
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三)工作人员
1.办公室人员: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的日常事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工作。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2.考评人员:自有考评员不得少于3人。
考评员要具有本专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考评员资格证书。
3.考务人员: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负责鉴定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查、考场安排、设备材料准备、辅助考评员和监考员工作、考务档案管理和办证等工作。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设备维修、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技能鉴定所的设备、仪器仪表维修及材料管理工作。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5.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
负责鉴定收费和日常账务管理工作。
必须持有财务人员资格证书。
四、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制度
2.鉴定工作规程(报名、收费、鉴定、办证)
3.岗位职责
4.档案管理制度
5.各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考评员、考务员工作守则、考场规则
7.安全、保卫制度
8.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9.其它有关管理制度
五、鉴定资料
(一)必备资料
1.国家职业标准;
2.茶艺师考核大纲。
(二)相关资料
1.培训计划
2.指定教材
六、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简况、经费来源、固定资产、规模)
七、场地
1.办公用房不少于30平方米,桌椅、文件档案柜、保险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齐全。
2.理论鉴定场地:标准教室3间(每间不少于50平方米),考场内配置至少40套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齐备,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智能化考试的理论试室内应配置至少30台考试用机和3台备用考试机。
3.实操鉴定场地:有满足操作技能鉴定需要的场地,符合环境保护、劳保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
各级别技能实训场地的设备台、组数须同时满足30人/班,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班。
八、设备的配置要求(见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备配置规范):
评分规则:
1.本次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部分设备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具体见下列各级别表格中的说明)。
2.每个鉴定级别的标准为100分,各级别的基本达标总分为70分,表格中每个设备的基本达标分(最低标准)为该设备配分的60%。
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备配置规范职业(工种)名称:茶艺师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初、中级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二、一级(技师、高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