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第一季度总结
多重耐药菌实施监管与改进总结通过实施对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可以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在我院的流行分布情况,为加强对医院多重耐药菌及其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管理,可以将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查找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今年1-3月多重耐药菌个案登记共26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系感染5例,伤口感染2例。
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鲍氏不动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4例。
其中感染例数前2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骨五区。
今年1-3月,根据多重耐药菌个案登记个案,医院感染管理科总结如下:一. 存在问题1. 个别感染患者床边未配置快速消毒液。
2. 个别医生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3. 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 个别病区对感染患者未限制其活动范围。
5. 个别病区工作人员不熟悉隔离控制措施。
6.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二. 整改措施1.、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定,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特别是严格管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纠正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
2. 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值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3、医务人员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与病人直接接触或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和日常用品做到严格消毒及专人专用。
不能专用的物品及医疗器械如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在每次使用后须擦拭消毒。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7年)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7版)1目录第一部分现状 (1)(一)中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 (1)(二)中国细菌耐药现状 (8)(三)部分传染病耐药防治工作现状 (26)第二部分策略 (27)(一)2016年相关政策与行动 (27)(二)重点投入抗菌药物及抗耐药菌药物的研发 (28)(三)抗菌药物管理及细菌耐药防治规划 (29)(四)G20公报 (30)(五)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31)第三部分实践 (33)(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 (33)(二)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35)8(三)技术支撑体系搭建与培训 (36)(四)国际化交流合作 (38)第四部分成效 (39)(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39)(二)细菌耐药情况改善 (49)第五部分问题 (52)第六部分国家行动计划相关进展 (55)(一)科研方面 (55)(二)产业化方面 (57)(三)中医药方面 (58)(四)农业方面 (60)(五)环境保护方面 (63)(六)宣传方面 (65)第七部分附录 (67)(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67)(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83)9(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28号 (92)10第一部分现状感染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下面分别介绍中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和中国细菌耐药现状。
(一)中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截止至2016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共有注册入网单位2671所,较2015年增加131所,分属32个分网。
监测网中心成员单位(以下简称中心成员单位)2016年增加到351所,但考虑到便于统计分析比较等原因,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统计分析中心成员单位仍以2015年的192所计,均为三甲医院,其中综合医院181所,专科医院11所。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临床药学组2017年04月--2017年06月一、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药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庆大霉素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西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四环素、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
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二、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针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克林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
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大肠埃希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
(4)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30%抗菌药物,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
四、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017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全 国 细 菌 耐 药 监 测 网 2017 年 12 月 26 日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2017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 1 412 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 院共 1 401 所。
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 379 所,三级医院 1 022 所;经 过数据审核, 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 1 307 所, 其中二级医院 336 所, 占 25.7 %, 三级医院 971 所,占 74.3%。
本报告来自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9 月的监测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 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纳入分析的细菌总数为 2 894 517 株,其中 革兰阳性菌占 29.7%(859 388/2 894 517) ,革兰阴性菌占 70.3%(2 035 129/2 894 517) 。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273 872 株(占革兰阳 性菌 31.9%) 、 表皮葡萄球菌 96 922 株 (占革兰阳性菌 11.3%) 、 肺炎链球菌 84 37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8%) 、粪肠球菌 81 403 株(占革兰阳性菌 9.5%)和屎肠球 菌 79 444 株(占革兰阳性菌 9.2%) 。
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 597 909 株(占革兰阴性菌 29.4%) 、 肺炎克雷伯菌 411 487 株 (占革兰阴性菌 20.2%) 、 铜绿假单胞菌 253 083 株(占革兰阴性菌 12.4%) 、鲍曼不动杆菌 207 046 株(占革兰阴性菌 10.2%)和 阴沟肠杆菌 83 335 株(占革兰阴性菌 4.1%) 。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 201 531 株,占 41.5%) 、尿标本(540 051 株,占 18.7%)和血标本(274 599 株,占 9.5%) 。
细菌耐药问题及应对策略
低年资住院医师用二代头孢菌素,主治医师可用三代头孢 或联合其他抗生素,副主任医师以上可用第四代头孢菌素 或泰能,美罗培南。
应对策略-预防
原则上使用窄谱抗生素:
细菌、抗生素、有机体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
抗菌药物 机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药物剂量
非特异免疫 机体 特异性免疫
巨噬细胞活化 治疗效果 细胞和体液免疫
降阶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新策略
第一阶段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病情迅速恶化、器官功能 障碍,挽救患者生命,避免细菌耐药性,缩短住院天数; 第二阶段注意降级换用相对窄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发
感染致病原的流行现状
医院获得性感染:G-致病菌为主, G+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 球菌常见。 NPRS连续7年检测结果: ICU病房:最常见的G-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 菌,肺炎克雷柏杆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属,黄杆菌属和洋葱博 克霍尔法菌。 呼吸道感染: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柏杆菌,大 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泌尿系感染:依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柏杆菌,铜绿假 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限制应用或轮换应用干预策略
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应用是耐药细菌感染危险因素。 抗生素的限制使用(Restriction)或轮换使用(Rotation)
是指限制某一种或某一类抗生素的应用,改用其他抗生素
一段时间以后,再恢复这种抗生素的应用。
Raymond DP将一年的经验性抗生素用药进行季度性轮换结
以避免过重的经济负担以及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优化成本 效益比。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篇一: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龙源期刊网 .cn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作者:王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XX年第23期【摘要】目的结合本院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探讨相关延缓细菌耐药情况发生的措施。
方法对XX年度细菌室提供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参考相关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对策。
结果本院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结论应利用好本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加强宣传,并结合行政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关键词】致病菌;耐药情况;延缓措施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情况也日趋严重,作者通过对本院XX年度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的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提出相应措施延缓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在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02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28株,革兰阴性杆菌1427株,真菌69株,常见致病菌及其耐酶株检出情况见表1,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见表2。
2 耐药情况分析2. 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从XX年本院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看,革兰阴性杆菌仍是主要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为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共检出56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总量的40%。
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是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仍接近70%[1]。
从本院细菌耐药情况看,肺炎克雷伯菌好于大肠埃希菌,二者均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耐药率虽未超过50%,但仍应引起重视,慎重经验用药。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50%,应当参照药敏结果才能考虑使用。
碳青霉烯类中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一直对二者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这些药物可以作为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自查分析
第四季度多重耐药菌自查分析第四季度12月份痰培养出一例大肠杆菌,为多重耐药菌。
本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较前减少,为散发病例,为社区感染。
无院内感染情况,无新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该季度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年龄大,病史长,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低,既往经常应用抗菌药物。
该患者既往有应用抗菌药物病史,多重耐药菌感染,考虑与患者既往不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的关系,患者体质差,合并基础疾病,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对于培养出多重耐药菌的病人,需要多次送检病原学检查,避免污染情况而误诊现象;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也需送病原学检查至少2次,已确定是否解除隔离。
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需通知全科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和治疗工作,单间隔离,不能单间隔离的需床旁隔离,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患者外出检查也需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防护,同时通知患者陪人注意手卫生,进行接触隔离,避免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及散播。
病人物品专人专用,设置隔离标示,每日进行环境消毒,医疗废弃物及病人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健康指导,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分析,发现了病原菌种类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应的耐药情况。
在分析了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机制,耐药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耐药性的因素。
结论部分提出了针对耐药性加重的病原菌的相应对策,展望了未来病原菌耐药情况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对于了解并应对医院环境中的耐药性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机制、耐药性、致病性、因素、对策、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影响、种类、相关性、结论、展望、总结、2017年第四季度、我院、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成为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口流动性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掌握当前疫情形势,制定更加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在研究背景下,我们需要对近几年来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估,了解病原菌种类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后续的正文部分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病原菌耐药性的现状,为后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2017年第四季度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明确不同病原菌在不同病例中的分布情况,了解其主要感染途径和流行趋势;2.分析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病原菌;3.探讨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4.探讨耐药性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选择抗生素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5.分析影响耐药性的因素,探讨耐药性加重的原因,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
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
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
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1.革兰氏阳性菌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2017年第一季度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分析
2017年第一季度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分析检验科细菌室对本院住院部及门诊部2017年1—3月临床科室送检的1086份标本,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标本采用DL—96I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离出53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9%。
现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如下:一、全院送检标本量及标本阳性率送检标本1086份,送检科室分布及标本额阳性率情况如下:二、细菌种类检出菌株中,革兰阳性菌株20株,占37.7%;革兰氏阴性菌株33株,占62.3%。
检出率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具体病原菌菌种分布构成如下表:4 / 8三、各科室检出情况5 / 8四、常见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率分析五、常见细菌耐药性分析六、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七、分析与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本季度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我院检出最高的细菌。
细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外二科、外一科及妇产科。
此次,我院检出率前五位的细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上季度有所上升。
本季度监测,检出5株MRSA检出率为31.3%,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利福平耐药率较低,与我院这两种药物使用频率低有关。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88.2%耐药,复方新诺明82.4%耐药,头孢呋辛82.4%耐药。
产ESBLS 大肠埃希菌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2株。
本季度,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6.2%,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12.5%。
碳青霉烯抗菌药物、β类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抑制剂(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外)对此类细菌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此类细菌抗感染一线用药。
泛耐药菌在临床上治疗困难,病死率高,需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用碳青霉烯类或氟喹诺酮类是导致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要合理使用或联用抗菌药物,从而限制耐药率的产生。
某综合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某综合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分析赵德军;田兴华【摘要】目的对某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及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2017年MDRO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96株病原菌中MDRO检出率为5.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占前3位,分别为33.0%、30.6%、25.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MDRO感染标本中以痰液和分泌物最为多见,分别占52.3%、34.1%;感染病区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0.7%、18.2%、12.5%.MDRO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100.0%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80.0%.结论该医院MDRO感染以MDR-AB、MRSA、MDR-PA多见,MDRO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患者是MDRO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MDRO感染的监控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MDRO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4页(P346-349)【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医院感染;耐药性【作者】赵德军;田兴华【作者单位】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551400;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病原菌耐药现状日益严重,MDRO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给临床抗菌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1-3]。
2017年度年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通报
2017年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通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微生物实验室共报告多重耐药菌株,19例均为社区感染,现将具体情况反馈如下。
1.检出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情况详见图表1:2、多重耐药菌科室检出分布:多重耐药菌检出主要分布于内二科、外二科、内一科。
见图表2:3.多重耐药菌主要的分布情况见图表3:从图表3显示:1)我院该菌株未检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万古霉素等耐药菌株。
26)100%耐药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吩、头孢吡肟、头孢5、分析与对策2017年年度我院共检出19株多重耐药菌,耐药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头状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产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菌株来源于痰标本、脓液、血、分泌物、脑脊液。
科室分别为内二科6例、内一科3例、外二科3例、妇产科1例、ICU4例。
从回顾及查阅病历分析,内二科、内一科患者多为老年及肿瘤患者居多,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并发症较多,长期反复不规则使用抗菌药物,致药物耐药率的提高。
检出多重耐药菌均为社区感染,未发现院内交叉感染。
外一科、外二科患者多为术后及机体功能下降患者。
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及爆发及患者身体伤害和不必要的经济上的负担。
我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医护人员、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强化培训,现场督导手卫生落实;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严格实施接触隔离;重视床单元表面的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加强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频繁接触、污染严重的床单元、诊疗物品表面,增加消毒频次等。
从我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还可以看出,耐药菌群以条件致病为主,社区感染严重,而多重耐药菌又是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极易在各科危重病人中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因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防控措施的落实尤为重要,望各科室在以后工作中严格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对病区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是加强各类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做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杜绝多重耐药菌感染在我院的暴发流行,保障病人安全。
耐药分析报告
耐药分析报告1. 引言耐药现象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完全失效的情况。
耐药的出现给医疗行业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为这使得原本有效的治疗手段变得无效,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监测耐药现象,本报告对耐药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有关耐药情况的详细信息和应对措施。
2. 检测方法耐药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等。
在本次耐药分析中,我们采用了药敏试验的方法来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受性。
药敏试验通过培养细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样本信息耐药分析所需的样本通常是来自患者的体液或组织样本。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选取了100个患者的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这100个样本来自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患者,涵盖了不同地区的人群。
4. 耐药情况分析4.1 抗生素耐药性分析通过对100个样本进行药敏试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数据。
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抗生素名敏感菌株数量(个)耐药菌株数量(个)敏感菌株比例A 70 30 70.0%B 55 45 55.0%C 80 20 80.0%D 60 40 60.0%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抗生素的敏感菌株比例存在差异。
抗生素C对细菌的敏感性最高,敏感菌株比例达到80.0%,而抗生素B的敏感菌株比例最低,只有55.0%。
4.2 耐药菌株分布情况分析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细菌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
结果如下:细菌种类耐药菌株数量(个)细菌菌株A 10细菌菌株B 15细菌菌株C 20细菌菌株D 25细菌菌株E 30细菌菌株E是样本中耐药菌株数量最多的,达到了30个,而细菌菌株A的耐药菌株数量最少,只有10个。
5. 耐药管理建议根据耐药情况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耐药管理的建议:•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
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2017年全年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分析多重耐药菌名称标本来源部位科室菌株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甲氧西林表葡菌路邓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克氏柠檬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痰血尿咽拭子伤口拭子胆汁引流液腹腔渗液其他老年病科19 2 1 9 6 1 6 6 5 2心内科 4 1 3 2 2消化科 2 2 1 1儿科42 13 1 1 3 3 14 4 2 1 4 14 21 3 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康复科肿瘤科肾内科ICU科妇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泌尿外科外一科外二科骨一科骨二科神经外科介入科胸外科合计21172281261118993542212468101214161820菌株数41926720101951015202530354045痰血尿咽拭子伤口拭子胆汁引流液腹腔渗液其他标本来源结果分析:1、2017年第4季度共监测发现住院病例多重耐药菌105株,具体如下: (ESBL+)的大肠埃希菌28株,占26.67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26株,占24.7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各13株,占12.38%;耐甲氧西林表葡菌、产色葡萄球菌各5株,占4.76%;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占2.86%肠球菌4株,占3.81%;路邓葡萄球菌、克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窄食菌单胞菌各1株,分别占0.9%;阴沟肠杆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分别占1.90%;本季度监测中未发现VRE。
2、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痰41份,占39.05%;血液9份,占8.57%,尿液26份,占24.76%;咽拭子7份,占6.67%,伤口拭子2份,占1.90%;引流液1份,占0.95%;其他19份,占19.10%。
3、多重耐药菌菌种前3位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与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细菌耐药状况分析与对策报告篇一:XX 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状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龙源期刊网 .cnXX 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状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作者:王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XX 年第23 期【摘要】目的结合本院重要致病菌的耐药状况,探讨有关延缓细菌耐药状况发生的方法。
办法对 XX 年度细菌室提供的重要致病菌耐药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参考有关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对策。
成果本院重要致病菌耐药状况相对较好,但仍应加强抗菌药品应用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结论应运用好本院的细菌耐药状况分析,加强宣传,并结合行政手段加强抗菌药品应用的管理。
【核心词】致病菌;耐药状况;延缓方法随着广谱抗菌药品在医院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状况也日趋严重,作者通过对本院 XX 年度常见致病菌耐药状况的分析,按照《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提出对应方法延缓细菌耐药状况的发生。
1 资料与办法1.1 普通资料本院 XX 年 1 月 1 日~XX 年 12 月 31 日在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2024 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528 株,革兰阴性杆菌 1427 株,真菌 69 株,常见致病菌及其耐酶株检出状况见表1,常见致病菌耐药状况见表2。
2 耐药状况分析2.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从 XX 年本院临床标本细菌培养成果看,革兰阴性杆菌仍是重要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为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共检出568 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总量的 40%。
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是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重要特性,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仍靠近 70%[1]。
从本院细菌耐药状况看,肺炎克雷伯菌好于大肠埃希菌,两者均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耐药率虽未超出 50%,但仍应引发重视,谨慎经验用药。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出 50%,应当参考药敏成果才干考虑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
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
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
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 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 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耐药率高,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吡肟、
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抱唑林、头抱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头抱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 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抱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抱西丁、头抱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抱他啶、环丙沙星、头抱吡肟、头抱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抱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
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抱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
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抱吡肟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沙星、氨曲南耐药率低,可选作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头抱唑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
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头抱呋辛、头抱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
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他啶、复合磺胺、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奇异变形杆菌的治疗用药。
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差,阿米卡星、左氧沙星对我院目标致病菌的敏感性较高,可根据耐药率高低,谨慎选择使用抗
菌药物,避免其临床耐药范围在医院扩散。
作为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66%应严格控制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临床常见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注:---代表不检测或无数据
三.应对措施
1.严格控制其耐药率较高的哌拉西林、头抱呋辛、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临床使
用,临床用药应严可靠参照药敏结果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2.抗菌药物可轮换使用,降低单一方案的耐药性,恢复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价值,以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3.临床应加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趋势监测,避免其在院内扩散而发生院内感染。
四.讨论
随着我院新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加强了对细菌耐药监测管理,2013年第三季度各科室送检标本较上季度规范,数量明显提高,送检及时,分类清晰,但是阳性率还是较低,阳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采集标本不正确或病人带菌率低。
尿液、大便阳性率最低,可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训练。
由于标本数量有限,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临床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宜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参照相关的规范、指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