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公式
烘干炉加热功率计算公式
P
= 13.84 KW
其中: 爐內膽體積大于100m3時
烘 干 / 固 化 爐 加 熱 計 算 公 式
三 烘干/固化蒸氣加熱
爐內膽有效尺
寸
L
= 22500.00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
= 4300.00 mm
H
= 1200.00 mm
V
= 116.10 m3
爐溫
= 220.00 0C
輕柴油加熱熱 功率(KW)={爐 內膽體積(包 括吸風槽+吹 風槽)*爐溫*18 倍*1.15(系數)} ÷[860(系 數)*1.15(系數) 時)]
二 烘干/固化電加熱
爐內膽有效尺
寸
L
=
2000.00 mm
W
= 1000.00 mm
H
= 1000.00 mm
V 爐溫
=
2.00 m3
= 250.00 0C
輕柴油加熱熱 功率(KW)={爐 內膽體積(包 括吸風槽+吹 風槽)*爐溫*18 倍*1.15(系數)} ÷[860(系 數)*1.15(系數) 時)]
烘干炉加热功率计算公式加热炉热效率计算公式加热功率计算公式电加热烘干机多少钱二手电加热烘干机加热效率公式水加热计算公式电加热烘干机蒸汽加热水计算公式水加热公式
烘 干 / 固 化 爐 加 熱 計 算 公 式
烘干/固化輕 一 柴油加熱
爐內膽有效尺
寸
L
=
2000.00 mm
W
= 1000.00 mm
H
= 1000.00 mm
P
= 707.01 KW
蒸氯熱耗量 =
= 已知
P/0.58 KG
热工基础——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过程
2
pdv
1
pv2 v1
3、 饱和水的比体积随压力的升高略有增加,而饱和蒸汽的比 体积则随压力的升高明显的减小。
4、临界点上的比汽化潜热为零,即汽化在一瞬间完成。
第三节 水蒸气表
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表、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
一、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表
1. 按温度排列,附表2
tp, v’,h’,s’, v”,h”,s” 2. 按压力排列,附表3
cp cv R
水蒸汽的热力学能、焓和熵通过查图和表求得。
第二节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和
水蒸气的p-v图及T-s图
汽化和液化
蒸发 汽化
沸腾
一、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饱和状态 相应的温度和压力称为饱 和温度(ts)和饱和压力, 两者一一对应。 ts =f(P)
饱和蒸汽 饱和水
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容器中装有1kg水, p 0.1MPa ta 0C va 0.001 m3 kg
v’,v”
v >v” 过热蒸汽
Sx,hx
2、根据状态查相应的图或表,湿蒸汽查饱和水与饱和蒸 汽表,再利用干度公式求出。
3、热力学能利用公式u=h-pv求得。
例 P=0.5Mpa,v=0.36m3/kg,确定状态,并求出温 度、比焓、比热力学能和比熵。
解查:饱和水与饱和蒸汽表 ts=151.85C,v’=0.0010928m3/kg, v”湿=0蒸.3汽7481xm 3v/kvg' 0.96
处于平衡态单相均匀系= f ( p或 T )。v’,u’,h’,s’ (3)d:干饱和蒸汽,t = ts , p、T 不再是独立的状态参数
处于平衡态单相均匀系= f ( p或T )。v”,u”,h”,s”
蒸汽加热计算表
蒸汽加熱計算表1.公式:1).溫度差=使用溫度-工作環境溫度2).熱容量=槽容量*溫度差3).蒸汽量=熱容量/蒸發比熱(蒸發比熱=538.8cal/kg)2.例表說明:工程槽容量溫度差熱容量蒸汽量預脫脂3000L 400C 120000KCAL/HR 225KG/HR 脫脂4500L 400C 180000KCAL/HR 335KG/HR化成皮膜6000L 400C 240000KCAL/HR445KG/HR TOTAL 1005KG/HR3.蒸汽主管ψ值計算:公式: ψ=√4D3600*ρ.ν.πψ=主管內徑(M)D=每小時通過蒸汽量ρ=蒸汽比重1.7KG/M3時(壓力3KG/M3時)υ=蒸汽速度25M/SECπ=3.14計算: ψ=√4*10053600*1.7*25*3.14ψ=0.91M=91MM≒31/2”4.蒸汽支管表面積計算:公式:M= Q(t1-t2)M(t3-t4)eM=蒸汽支管表面積化成皮膜Q=熱水供給量(比槽容量多20%)(㎏/hr) 7200㎏/hrT1=熱水溫度50 o c蒸汽加熱計算表T2=水的溫度15 o cT3=蒸汽溫度(3㎏/㎝2) 135 o cM=蒸汽傳熱量(Kcal/m2hr o c) 600Kcal/m2 hr o cE=效率(%) 70%T4=(t1+t2)/2 (50+15)/2=32.5 根據公式求得: 7200*(50-15)600*(135-32.5)*0.7≒5.9M25.加熱支管數量:1”1M-SS41無縫鋼管表面積為:0.107 M2/M5.9 M2/0.107M2/M=55M。
加热效率计算公式
加热效率计算公式1 热效率的概念热效率是指热量总输入量中,实际产生有效热用量的比率。
这一比率反映出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也是衡量设备效率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越高的热效率表明设备能够更有效地转换能源与有效热,从而节约能源。
2 计算热效率的公式根据理论,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热效率 = 有效热输出 / 热能总输入量×100%。
其中,有效热输出即有功热,冷却水出口温度减去供暖水入口温度的差乘以系统的供暖水流量,即可得出有效热输出量;热能总输入量即热量总输入,是指把蒸发器内的蒸汽压缩到室温流量所需要的动力和制冷循环系统中暖通设备用热量以及制冷循环系统中需要抽取热量中所有的能量输入之和。
3 热效率的影响因素热效率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影响热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冷热源温度差、负荷量、热负荷模式、加热器施电率、室内与室外环境温度等。
冷热源温度差是热力发动机(如采暖、太阳能采暖系统)基本运行条件之一,差越大,热效率可以达到较高值。
负荷量与热效率也是密切相关的,当热量负荷量随着变化而变化时,热效率也会发生变化;热负荷模式影响着室内的加热周期,在选择合适的负荷模式时,可以获得较高的热效率;加热器施电率也影响热效率,当施电率高时,热量更容易被转换成有效热,从而可以增加热效率;室内与室外环境温度也会对热效率产生影响,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热效率可以较高地保持。
另外,还有设备操作条件、管路损失、能耗、热补偿以及冷热源控制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热效率的大小。
4 提升热效率的措施针对影响热效率的不同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去提升热效率:(1)提高冷热源之温度差,尽可能做到较大的差值,以增大热量的输入量;(2)改善热负荷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模式及方式;(3)加强加热器施电率的控制,以保证暖通设备能够正常运行;(4)优化管路损失,确保管路密封型式正确,锁定松动件,提高热量传递效率;(5)增大补偿量,选择合适的热补偿模式;(6)优化系统的结构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冷热源控制系统;(7)更新设备,采用节能装置,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
蒸汽耗量计算
蒸汽耗量计算蒸汽系统的优化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精确估计蒸汽的用量。
这样才可以计算蒸汽的管道口径和各种附件的口径如控制阀、疏水阀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确定工厂的蒸汽负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1.使用传热公式可以分析设备的热输出,可以估计蒸汽的耗量。
计算加热物质所需热量的公式,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传热制程------Q= m* cp*∆T / t。
Q = 热量 (kJ);m = 物质的质量 (kg);cp = 物质的比热 (kJ/(kg·℃));∆T = 物质的上升温度(℃);t = 加热的时间(s)。
计算非流动型应用的平均换热功率将一定质量的油在10min (600s)内从温度35℃加热到120℃。
油的体积为35L,在该温度范围内比重为0.9,比热为1.9 kJ/(kg·℃)。
确定所需的换热功率:油的质量m = 0.9×35 = 31.5 kgQ =31.5kg×1.9kJ/(kg·℃)×(120-35)℃/600sQ = 8.48 kJ/s(8.48kW)2.蒸汽的耗量可以使用流量测试设备直接测量。
这对于现有的设备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数据。
通过收集冷凝水来对一个夹套锅进行测试,在本例中使用一个空的水罐和台秤。
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也能达到的精确的测量结果。
3.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通常标志在工厂各个设备的铭牌上,该数据由设备制造商提供。
这些额定值通常以kW表示的热量输出,以kg/h表示的蒸汽耗量取决于使用的蒸汽压力。
如果负荷用kW表示,蒸汽压力给定,蒸汽的流率可以用公式确定:蒸汽中的热量用来做两件事:1.使产品温度改变,也就是说提供“加热”部分。
2.来维持产品的温度(由于自然的热量损失或设计的热量损失),也就是说提供“热量损失”部分。
罐体的能量损耗顶部开口罐体,这些罐体的热负荷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其内的物品和材料,并计算蒸发损失。
脱油脂箱-脱油脂是在产品经过机械加工之后但在最终装配之前进行的,从金属表面去掉沉积的油脂或冷却油的工艺。
蒸汽潜热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Q=C×M×ΔT;ΔT=T2-T1 热容C:J/Kg.℃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Q2=M×ΔH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3.总供热量Q=Q1+Q2二.举例现在需要用蒸汽来加热水,已经蒸汽的参数为0.8mpa,300℃,水量为12t/h,水温为57℃,现在将蒸汽直接通过水混合将来水加热到62℃,请问需要多少蒸汽呢?是否是按照等焓来计算呢放出热量为:蒸汽变成100℃水的冷凝潜热热量加上100℃的冷凝水变为62℃水放出的热量之和。
设需要蒸汽D千克/h。
吸收的热量为:12吨水从57℃升到62℃吸收的热量.数值取值为:水的比热按照C=1千卡/千克℃计0.8mpa,300℃蒸汽的冷凝潜热约为r=330千卡/千克,1吨蒸汽生成1吨凝液。
凝液温度为100℃,不考虑损失。
Q吸收=Cm(t2-t1)=1×12000×(62-57)=60000千卡/hQ冷凝放热=Dr=330DQ冷凝水降温放热= CD(T2-T1)=1×D×(100-62)=38 DQ吸收=Q冷凝放热+ Q冷凝水降温放热330 D+38 D=60000=163kg/h因此,需要该品位蒸汽0.163T/H,水量加热后上升到12.136t/h损失就按5-10%考虑了。
例子21吨水变成水蒸气是多少立方假设水的起始温度为20度;加热成为140度的水蒸汽(假设为饱和水蒸汽而不是过热水蒸汽)。
1,简略计算:常压下水的汽化热为540 千卡/公斤;需要的热量:(140-20)*1000=120000千卡,再加上汽化热540000千卡,共计660000千卡。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对于定容过程,
ds
cV
dT T
如果比热容取定值,上式积分可得
s
T dT
ds s0
c T0 V
T
可见,定容线在T-s图上为一指数函数曲线。
6
其斜率为
由于T与cV都不会是负值,所以定 容过程在图上是一条斜率为正值的指
数曲线。
三、 定容过程的功量和热量
因为dv = 0,所以膨胀功为零,即
(,0)
(0,) (,0)
(0,)
在各区间沿顺时针方向,n值增大。
31
二、利用图判断q、w、wt、ΔT、 Δu、 Δh、 Δs的正负
u在p-v,T-s图上的变化趋势
u =T
p
2
u 1 cV dT
T
T>0 u>0
T>0 u>0
v
s32
h在p-v,T-s图上的变化趋势
pv RgT
q h wt
4
4-2 理想气体定容过程
定容过程:气体比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 一、 定容过程方程式及初、终状态参数关系式
定容过程方程式: v = 常数 定容过程初、终态基本状态参数间的关系:
5
二、 定容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的表示
定容过程在p-v图上为一 条垂直于v 轴的直线。
3
对理想气体可用公式:
定比热容 u cV T h cpT
s
cp
ln
T2 T1
Rg ln
p2 p1
cV
ln T2 T1
Rg
ln
v2 v1
cV
ln
p2 p1
c p ln
蒸汽潜热计算方法及潜热值doc
潜热的计算方法一、计算方法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Q=C×M×ΔT;ΔT=T2-T1 热容C:J/Kg.℃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Q2=M×ΔH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3.总供热量Q=Q1+Q2二例子现在需要用蒸汽来加热水,已经蒸汽的参数为0.8mpa,300℃,水量为12t/h,水温为57℃,现在将蒸汽直接通过水混合将来水加热到62℃,请问需要多少蒸汽呢?是否是按照等焓来计算呢放出热量为:蒸汽变成100℃水的冷凝潜热热量加上100℃的冷凝水变为62℃水放出的热量之和。
设需要蒸汽D千克/h。
吸收的热量为:12吨水从57℃升到62℃吸收的热量.数值取值为:水的比热按照C=1千卡/千克℃计0.8mpa,300℃蒸汽的冷凝潜热约为r=330千卡/千克,1吨蒸汽生成1吨凝液。
凝液温度为100℃,不考虑损失。
Q吸收=Cm(t2-t1)=1×12000×(62-57)=60000千卡/hQ冷凝放热=Dr=330DQ冷凝水降温放热= CD(T2-T1)=1×D×(100-62)=38 DQ吸收=Q冷凝放热+ Q冷凝水降温放热330 D+38 D=60000=163kg/h因此,需要该品位蒸汽0.163T/H,水量加热后上升到12.136t/h损失就按5-10%考虑了。
例子21吨水变成水蒸气是多少立方假设水的起始温度为20度;加热成为140度的水蒸汽(假设为饱和水蒸汽而不是过热水蒸汽)。
1,简略计算:常压下水的汽化热为540 千卡/公斤;需要的热量:(140-20)*1000=120000千卡,再加上汽化热540000千卡,共计660000千卡。
蒸汽的焓值与温度对照表
蒸汽的焓值与温度对照表蒸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转换、热力学实验等领域。
在蒸汽的研究中,焓值与温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蒸汽的焓值与温度对照表,以及它们在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蒸汽的焓值焓值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恒定压力下发生一定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蒸汽的焓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到。
在实验测量中,可以通过加热水来产生蒸汽,并测量加热水和蒸汽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计算出蒸汽的焓值。
在计算中,可以利用热力学公式和蒸汽的物理性质来计算蒸汽的焓值。
下表是蒸汽的焓值与温度对照表:温度(℃)t焓值(kJ/kg)-100t-259.5-80t-246.5-60t-233.5-40t-220.5-20t-207.50t-194.720t-181.940t-169.060t-156.180t-143.1 100t-130.2 120t-117.3 140t-104.4 160t-91.4 180t-78.5 200t-65.6 220t-52.6 240t-39.7 260t-26.8 280t-13.8 300t0.0320t13.1 340t26.0 360t39.0 380t52.0 400t64.9 420t77.9 440t90.9 460t103.9 480t116.9 500t129.9从上表可以看出,蒸汽的焓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蒸汽的分子活动度增强,吸收的热量也增加。
蒸汽的焓值是蒸汽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转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蒸汽的温度蒸汽的温度是指蒸汽分子的平均动能,它是蒸汽的物理性质之一。
蒸汽的温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到。
在实验测量中,可以利用温度计或热电偶等仪器来测量蒸汽的温度。
在计算中,可以利用蒸汽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公式来计算蒸汽的温度。
蒸汽的温度与其压力密切相关,下表是蒸汽的温度与压力对照表:压力(MPa)t温度(℃)0.01t-40.10.02t-23.60.03t-12.00.04t-2.70.05t6.00.06t13.40.07t20.10.08t26.30.09t32.00.10t37.30.11t42.30.12t46.90.14t55.5 0.15t59.5 0.16t63.3 0.17t66.9 0.18t70.4 0.19t73.7 0.20t76.9 0.25t90.4 0.30t104.4 0.35t118.9 0.40t133.9 0.45t149.4 0.50t165.4 0.55t181.9 0.60t198.9 0.65t216.4 0.70t234.4 0.75t252.9 0.80t271.9 0.85t291.4 0.90t311.41.00t353.1从上表可以看出,蒸汽的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蒸汽的分子动能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
蒸压釜所需蒸汽量计算公式
蒸压釜所需蒸汽量计算公式蒸压釜是一种常用的厨房设备,用于加热、烹饪和蒸煮食物。
它利用蒸汽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来快速烹饪食物,节省时间和能源。
为了正确使用蒸压釜,我们需要了解所需蒸汽量的计算公式,以确保食物能够被充分蒸熟,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
蒸压釜所需蒸汽量计算公式如下:所需蒸汽量 = 食物重量×蒸煮时间÷蒸煮时间系数。
在这个公式中,食物重量是指要蒸煮的食物的重量,蒸煮时间是指食物需要蒸煮的时间,蒸煮时间系数是一个根据蒸煮食物种类和密度而定的常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蒸压釜中烹饪特定食物所需的蒸汽量。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食物重量对所需蒸汽量的影响。
食物重量越大,所需蒸汽量也会越大。
这是因为食物重量的增加会导致蒸汽需要更多的热量来加热和蒸煮食物。
因此,在计算所需蒸汽量时,我们需要确保考虑到食物的重量,以便为其提供足够的热量。
其次,蒸煮时间对所需蒸汽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蒸煮时间越长,所需蒸汽量也会越大。
这是因为食物在蒸煮过程中需要持续受热,而长时间的蒸煮会导致食物吸收更多的热量。
因此,在计算所需蒸汽量时,我们需要确保考虑到蒸煮时间,以便为食物提供足够的热量。
最后,蒸煮时间系数是一个根据蒸煮食物种类和密度而定的常数。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蒸汽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蒸煮时间系数的选择对于计算所需蒸汽量至关重要。
通常,蒸煮时间系数是根据经验和实践得出的,可以在使用蒸压釜的过程中逐渐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使用蒸压釜时,我们需要根据食物的重量、蒸煮时间和蒸煮时间系数来计算所需蒸汽量。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来调整蒸压釜的蒸汽输出,以确保食物能够被充分蒸熟,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
除了计算所需蒸汽量,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与蒸压釜相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蒸压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蒸压釜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食物的种类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蒸压釜,以确保食物能够被快速、高效地蒸煮。
蒸汽潜热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Q=C×M×ΔT;ΔT=T2-T1 热容C:J/Kg.℃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Q2=M×ΔH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3.总供热量Q=Q1+Q2二.举例现在需要用蒸汽来加热水,已经蒸汽的参数为0.8mpa,300℃,水量为12t/h,水温为57℃,现在将蒸汽直接通过水混合将来水加热到62℃,请问需要多少蒸汽呢?是否是按照等焓来计算呢放出热量为:蒸汽变成100℃水的冷凝潜热热量加上100℃的冷凝水变为62℃水放出的热量之和。
设需要蒸汽D千克/h。
吸收的热量为:12吨水从57℃升到62℃吸收的热量.数值取值为:水的比热按照C=1千卡/千克℃计0.8mpa,300℃蒸汽的冷凝潜热约为r=330千卡/千克,1吨蒸汽生成1吨凝液。
凝液温度为100℃,不考虑损失。
Q吸收=Cm(t2-t1)=1×12000×(62-57)=60000千卡/hQ冷凝放热=Dr=330DQ冷凝水降温放热= CD(T2-T1)=1×D×(100-62)=38 DQ吸收=Q冷凝放热+ Q冷凝水降温放热330 D+38 D=60000=163kg/h因此,需要该品位蒸汽0.163T/H,水量加热后上升到12.136t/h损失就按5-10%考虑了。
例子21吨水变成水蒸气是多少立方假设水的起始温度为20度;加热成为140度的水蒸汽(假设为饱和水蒸汽而不是过热水蒸汽)。
1,简略计算:常压下水的汽化热为540 千卡/公斤;需要的热量:(140-20)*1000=120000千卡,再加上汽化热540000千卡,共计660000千卡。
纯蒸汽过热度
纯蒸汽过热度
纯蒸汽过热度
纯蒸汽过热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的水蒸气进一步加热后,温度超过了其露点温度,成为干燥的蒸汽,同时保持恒定的压力。
1、纯蒸汽过热度的意义
纯蒸汽过热度是热力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许多能源转换系统的稳定运行问题。
如果蒸汽不具备过热度,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功率,从而影响到热力系统的输出效率,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纯蒸汽过热度的计算方式
纯蒸汽过热度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
一般而言,当给定压力和温度时,可以使用蒸汽表或蒸汽图来查找纯蒸汽过热度的值,也可以使用公式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纯蒸汽过热度 = 实际温度 - 饱和温度
其中,实际温度指的是蒸汽的温度,饱和温度指的是在给定压力下,水蒸气饱和时的温度。
3、纯蒸汽过热度的影响因素
纯蒸汽过热度的数值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温度、质量流率等。
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压力和温度。
当压力升高时,纯蒸汽过热度会降低;而当温度升高时,纯蒸汽过热度会增加。
4、纯蒸汽过热度的应用领域
纯蒸汽过热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在热力发电、化工、船舶、火力发电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中,纯蒸汽过热度的控制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
5、总结
纯蒸汽过热度是研究热力学领域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了解纯蒸汽过热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气化气发热量公式
气化气发热量公式水的汽化热公式为:Q=CM△T+△Q×C,汽化热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比潜热的一种。
就是指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对于一种物质其为温度的函数。
这两个都是经验公式及通过查表获得。
其中,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6千焦/千克。
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气体热值公式:Q=mq,其中Q表示热量,q表示热值,m表示质量。
热值指完全燃烧1kg(或1m³,气体)的物质释放出的热量,是一种物质特定的性质。
在燃料化学中,表示燃料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通常用热量计(卡计)测定或由燃料分析结果算出。
有高热值和低热值两种。
前者是燃料的燃烧热和水蒸气的冷凝热的总数,即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总热量。
后者仅是燃料的燃烧热,即由总热量减去冷凝热的差数。
常用的热值单位,J/kg(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或J/m³(气体燃料)。
正确使用微机量热仪、升降式微机全自动量热仪可以测试出煤炭的发热量。
在食品化学中,表示食物能量的指标。
指1g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所放出的热量。
热量O=KOT=120×10*3(180-环境温度)×3。
6×10*6+100度C 时水由液态变汔态时所需的热量注10*3是10的3次方面10*6是10的6次方。
如果把饱和蒸汽继续进行加热,其温度将会升高,并超过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这种超过饱和温度的蒸汽就称为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有其本身的应用领域,如用在发电机组的透平,通过喷嘴至电机,推动电机转动。
但是过热蒸汽很少用于工业制程的热量传递过程,这是因为过热蒸汽在冷凝释放蒸发焓之前必须先冷却到饱和温度。
热力学第04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p/MPa
0.001 0.01 0.1 1 10 22.12
/(kJ/kg)
10
方法:把实际过程抽象为可逆过程进行分析。
§4-2 定容过程 dv=0
§4-3 定压过程 dp=0 §4-4 定温过程 dT=0 §4-5 定熵过程 ds=0 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都有一个参数 不变,分析简单,又有实际意义。
注意热力过程的多样性,因为状态变化就是热力过 程,故过程远不止这些这四种。
4.2 定容过程
定容过程的熵变是 (取定值比热容) :
定容过程是n趋近于无穷大时的多变过程,因此
4.2 定容过程
p
2
1 2’
T
加热 放热 1
2
2’
v
q<0
q>0
s
4.3 定压过程
当n=0时的多变过程 可逆定压过程,p2=p1, dp=0
由于
因此 也就是,定压过程中气体比体积与热力 学温度成正比
各个过程的状态参数和q,w,wt的推导
pv
n
常数
n0 p 常数 n 1 pv 常数 n pv 常数 n v 常数
定压过程 定温过程 定熵(可逆绝热)过程 定容过程
( n 0)
0 p v p v
p p n v v n
上节课内容回顾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2 定容过程 dv=0 §4-3 定压过程 dp=0 §4-4 定温过程 dT=0 §4-5 定熵过程 ds=0 注意热力过程的多样性,因为状态变化就是热力过 程,故过程远不止这些这四种。 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都有一个参数 不变,分析简单,又有实际意义。
第三章内容回顾
工业蒸汽使用效率计算公式
工业蒸汽使用效率计算公式工业蒸汽是许多工厂和生产设施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来源。
它被用于加热、驱动机械设备和其他工业过程。
然而,蒸汽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因此,评估和提高工业蒸汽的使用效率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至关重要。
工业蒸汽使用效率是指工厂或设施实际使用的蒸汽量与其生产的蒸汽量之比。
提高蒸汽使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评估和改善工业蒸汽使用效率,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它以及影响效率的因素。
计算工业蒸汽使用效率的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出:蒸汽使用效率 = 实际使用的蒸汽量 / 生产的蒸汽量。
要计算工业蒸汽使用效率,首先需要测量实际使用的蒸汽量。
这可以通过安装蒸汽计量器或使用流量计来实现。
然后,需要测量生产的蒸汽量,通常可以通过蒸汽锅炉的性能指标来获取。
一旦获得这些数据,就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蒸汽使用效率。
然而,要全面评估工业蒸汽使用效率,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以下是几个影响工业蒸汽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1. 设备的效率,蒸汽锅炉和其他蒸汽设备的效率对整体蒸汽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
使用效率高的设备可以生产更多的蒸汽,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
2. 蒸汽管道和阀门的状况,蒸汽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能量损失。
因此,管道和阀门的漏气和维护状况对蒸汽使用效率也有影响。
3. 蒸汽系统的设计,蒸汽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包括蒸汽管道的布局、绝热材料的选择等,也会影响蒸汽使用效率。
4. 蒸汽的使用方式,不同的工业过程对蒸汽的需求不同,合理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蒸汽使用效率。
在评估工业蒸汽使用效率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效率:1. 定期维护和检查蒸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保持高效率。
2. 更新老化的设备,选用更高效的蒸汽锅炉和其他设备。
3. 优化蒸汽系统的设计,包括管道布局、绝热材料的选择等,减少能量损失。
4. 采用先进的蒸汽控制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蒸汽的产生和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工厂和生产设施可以提高工业蒸汽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做功冲程加热冲程计算公式
做功冲程加热冲程计算公式在工程领域中,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程设计和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概念。
做功冲程是指在活塞往复运动中,活塞对气体所做的功。
而加热冲程是指在活塞往复运动中,气体受热膨胀所做的功。
在内燃机、蒸汽机和其他热机中,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是热力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计算公式如下:做功冲程,W = PdV。
其中,W表示做功冲程,P表示气体的压强,dV表示活塞往复运动时气体的容积变化。
这个公式表明,做功冲程与气体的压强和容积变化有关,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压强和容积变化来计算做功冲程。
加热冲程,Q = mcΔT。
其中,Q表示加热冲程,m表示气体的质量,c表示气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气体的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表明,加热冲程与气体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有关,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来计算加热冲程。
在工程实践中,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热力循环的分析和设计。
例如,在内燃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计算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来优化活塞运动的轨迹和气缸的设计,从而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性能。
在蒸汽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计算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来优化蒸汽循环的工作过程,从而提高蒸汽机的能量转换效率。
此外,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热力机械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估。
通过计算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可以评估热力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是热力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热力循环的分析、设计和优化。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来优化热力机械系统的性能,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做功冲程和加热冲程的计算公式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蒸汽过热熵
蒸汽过热熵
蒸汽过热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蒸汽在过热状态下的熵值。
本文将通过客观的方式介绍蒸汽过热熵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蒸汽过热熵是指蒸汽在过热状态下的熵值。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系统内部的无序程度。
蒸汽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而成的气体,而过热蒸汽是指其温度高于饱和蒸汽温度的蒸汽。
蒸汽过热熵的计算方法与饱和蒸汽熵的计算方法类似,但需要考虑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根据热力学理论,蒸汽过热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s = s0 + cp * ln(t / t0)
其中,s表示蒸汽过热熵,s0表示饱和蒸汽熵,cp表示比热容,t表示蒸汽温度,t0表示饱和蒸汽温度。
蒸汽过热熵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描述蒸汽在过热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例如热量传递、能量转换等。
在蒸汽动力机械中,蒸汽过热熵的计算可以用来确定蒸汽的热力学性能,从而优化设备设计和运行参数。
此外,蒸汽过热熵的计算还可以用于蒸汽发电厂的热力学分析。
通过计算蒸汽过热熵,可以确定蒸汽的热力学性质,包括能量损失、效率等指标。
这对于提高蒸汽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
要意义。
总之,蒸汽过热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蒸汽在过热状态下的熵值。
通过计算蒸汽过热熵,可以揭示蒸汽的热力学性质,为工程实践中的优化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蒸汽过热熵的应用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2
2460
0.8
2730
0.87
2970
缸内溶液表 液面散热系数 液面散热系数 溶液表面散热 溶液吸热量 溶液总加热量
面积(M2) (BTU/HR/FT2) (KJ/HR/M2) 量(KJ/HR) (KJ/HR)
(KJ/HR)
1.2 1.9 1.2 0.65
2700 1700 1700 2220
30628.8 19284.8 19284.8 25183.68
1200
0.41
1400
0.45
1540
0.51
1750
0.58
1980
0.65
2220
0.73
2500
0.83
2840
0.95
3250
1.1
3760
1.3
4440
1.6
5470
2.35
8020
2.8
9560
210
99
3.25
11100
表面热损失(无搅拌)
KW/Ft2
BTU/hr/ft
2
-
-
0.01
36754.56 36641.12 23141.76 16369.392
83160 107730 68040 40950
119914.56 144371.12 91181.76 57319.392
.3MPa时,其潜热为: 2136 KJ/Kg
平均温差 热交换面 需蒸汽量 (℃) 积(M2) (Kg/HR)
℃
SS,Ti热交换系数:
温度 ℃
热交换器 材料
Teflon热交换系数:
升温时 间
温升
(小时) ℃
75
SS
4
55
65
Ti
4
45
65
Ti
4
45
70
SS
4
50
SS,Ti热交换系数: eflon热交换系数:
2554 1015
KJ/(M2*HR*℃) KJ/(M2*HR*℃)
当蒸汽压力为0.3MPa时,其潜热为:
蒸汽加
热
室温
20 ℃ 水蒸汽温度:
水蒸汽压力:
23bar
缸 号
工序
缸尺寸(MM) 长 宽高
容积 (公升)
1 电解除油
1200 1000 1350 1440
2 瓦特镍
1900 1000 1350 2280
3 瓦特镍
1200 1000 1350 1440
4 热水洗
650 1000 1350 780
132
71
165
74
170
77
175
79
180
82
185
85
190
88
200
93
205
96
表面热损失(有搅拌)
KW/Ft2 BTU/hr/ft2
0.03
110
0.05
180
0.07
240
0.09
310
0.11
380
0.13
450
0.15
520
0.18
620
0.21
720
0.25
860
0.3
1030
0.35
84.5 89.5 89.5 87
0.56 0.63 0.40 0.26
56.140 67.589 42.688 26.835
液面散 热系
温度
℉
℃
80
27
85
29
90
32
95
35
100
38
105
41
110
43
115
46
120
49
125Biblioteka 5213054
135
57
140
60
145
63
150
66
155
68
160
40
0.02
70
0.04
140
0.05
180
0.065
230
0.09
310
0.1
350
0.12
410
0.14
480
0.16
550
0.18
620
0.21
720
0.24
820
0.27
930
0.3
1030
0.34
1160
0.37
1270
0.41
1400
0.45
1540
0.5
1710
0.55
1880
0.6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