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双向转诊制度
实施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
实施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一、引言为了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我国积极推进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策略、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提供指导。
二、家庭医疗签约实施策略2.1 签约对象家庭医疗签约服务面向所有城乡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残疾人和重点关注人群。
2.2 签约内容签约内容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咨询、健康管理、预约转诊等。
2.3 签约流程1. 居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2. 居民享受签约医生提供的各项服务。
3. 签约医生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居民健康状况。
4. 签约医生根据居民需求,提供转诊服务。
三、双向转诊实施策略3.1 转诊对象双向转诊对象主要包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转至上级医疗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康复或长期护理的,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2 转诊流程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转诊申请。
2. 上级医疗机构审核并同意接收患者。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患者转至上级医疗机构。
4. 患者在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稳定后,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转回申请。
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审核并同意接收患者。
6. 上级医疗机构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四、注意事项1. 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完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签约和转诊信息共享。
3.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确保转诊畅通。
4. 注重患者隐私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 定期评估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效果,不断完善政策。
五、总结实施家庭医疗签约和双向转诊制度,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各相关机构和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本文档规定,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医疗环境贡献力量。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行为,建立分级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向转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知情选择的原则。
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
(2)分级管理的原则。
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
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3)综合权衡的原则。
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到医院时应考虑患者病情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
(4)资源共享的原则。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5)连续医疗服务的原则。
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第三条双向转诊执行标准:(1)基层医疗机构向医院转诊的指征:①临床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②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③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④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⑤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⑥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⑦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2)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指征:①医院门诊或出院后需要进行跟踪、随访、康复、卫生宣教和建立家庭病床的病例,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
②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
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④其他应当转诊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的病例。
第四条双向转诊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转往医院:①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模版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模版一、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慢性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为了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我院决定推行慢病双向转诊制度。
二、目的1.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2. 增加患者对慢病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实现医院内外患者健康信息的共享和互通;4.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三、范围适用于我院所有患有慢性病的患者。
四、流程1. 初次就诊流程:(1)患者首先到我院就诊,根据病情和需要,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转诊;(2)如需转诊,则医生将向患者提供转诊申请表,并按照患者的意愿和要求填写相关信息;(3)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转诊至其他医院或专科进行治疗;(4)患者将填写完整的转诊申请表交回给医生,并在申请表上签字确认;(5)医生将收回转诊申请表,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转诊要求进行转诊。
2. 转诊流程:(1)医生收到患者的转诊申请表后,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医院或专科进行转诊;(2)医生将患者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通过电子系统上传至转诊医院或专科;(3)转诊医院或专科接到转诊申请后,将及时与患者联系,安排诊断和治疗;(4)转诊医院或专科将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通过电子系统回传至我院,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后续处理。
3. 治疗结果反馈:(1)转诊医院或专科治疗结束后,将患者的治疗结果和建议通过电子系统反馈至我院;(2)我院医生收到治疗结果反馈后,将及时与患者联系,解释治疗效果和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五、责任分工1. 患者的责任:(1)认真填写转诊申请表,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2)选择合适的医院或专科进行治疗;(3)按时前往转诊医院或专科就诊,并配合医生的治疗;(4)治疗结束后回到我院进行复诊,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反馈。
2. 医生的责任:(1)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转诊,并向患者提供转诊申请表;(2)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医院或专科进行转诊;(3)将患者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通过电子系统上传至转诊医院或专科;(4)收到治疗结果反馈后,及时与患者联系,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和计划。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范文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范文慢性病管理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院在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便利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以下是我院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的范文:一、目的和意义1. 提高患者的就医便利度: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而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来回转诊往往会造成患者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可以让患者在同一医院就诊,减少患者的奔波和排队等候时间。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双向转诊制度,可以实现患者与医生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增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提高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双向转诊制度,可以合理安排医疗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的情况发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双向转诊的程序和要求1. 患者就诊医院内科或专科医生时,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到其他科室或其他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2.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向患者解释转诊的必要性和可能的转诊医院,同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转诊资料和转诊单。
3. 患者本人或家属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接受转诊治疗的医院,并将转诊单提交给目标医院。
4. 目标医院内科或专科医生接收转诊患者后,继续进行诊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将诊断和治疗情况反馈给转诊医生。
5. 转诊医生根据目标医院的反馈和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转诊或进行其他治疗方案。
6.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享受医疗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如预约挂号、检查排队等,与该医疗机构的其他患者一样享受服务。
三、双向转诊的管理和监督1. 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度的规范和执行。
该机构由医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生代表组成。
2. 监督机构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包括对转诊流程和转诊结果的抽查和评估。
3. 监督机构对医院、医生和患者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双向转诊制度的宣传力度和知晓度。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工作流程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工作流程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医院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市(县)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的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业务副院长为此项工作的主要审批责任领导,医务部负责双向转诊的监管工作,具体实施部门设在门诊部、急诊科(节假日),负责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确定专人负责接待双向转诊患者的有关事宜及完成有关资料登记、整理工作。
每月将统计数据上报医务部。
各临床科室的科主任各负其责,并在科内指定1-2名医务人员为双向转诊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转诊患者的具体接待事宜。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患者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以及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的患者,竭力保证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紧急救援电话120或将患者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患者,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临床科室的科主任认定确实需要转出的患者,需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患者在转出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1、转入患者:接转诊患者后,在门诊部或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并上报医务部备案,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
2、转出患者:(1)、上转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科室医生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填写《城乡基本医保参保(合)人员转院证明》并登记,科主任审批后,送医务部审核备案,患者或家属携“转院证”至社保局、新农合办审核备案后,方可持“转院证”前往上级医院就诊。
双向转诊制度
双向转诊制度一、工作原则1、患者自愿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2、分级管理原则。
除按国家法律法规对传染病、危重急诊等特殊疾病转诊救治有特别规定外,一般轻度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康复期病人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基层接诊的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要及时上转至涡阳县中医院.3、合理诊疗原则.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卫生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为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经实验室质控评价合格,医共体内互认临床检验报告。
4、连续服务原则.利用卫生专网充分发挥远程诊疗咨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作用,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便捷畅通的上下级转诊治疗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尤其是经***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下转病人,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好后续治疗工作。
5、科学引导原则。
要根据***医院医共体的发展方向和学科优势,在医共体内或医共体间科学合理引导患者转诊。
6、共享分担原则.双向转诊涉及到医共体内或医共体间同级或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连续或交叉,要本着互利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做好双向转诊过程中的各项工作7、转诊备案原则。
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转诊备案制度,加强参合人员县外就医事前、事中及时报备的政策宣导,认真核实未经转诊直接到县外就诊患者的信息,切实维护县外就医参合患者利益.8、责任追究原则.加强对县外就诊患者费用核实工作,对通过各种行为骗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违法违规行为的,坚持发现一例曝光一例,造成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包括未遂者),纳入重点管理人员名单进行管理,对于重点管理人员在3年内其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按照标准比例的50%进行补偿。
同时,重点管理人员不得享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待遇.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二、转诊细则(一)转诊对象1、医共体内上转对象。
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双向转诊的应用现状概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双向转诊的应用现状概论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双向转诊是指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通过双向转诊机制,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的初步诊疗结果反馈给专科医生,以便获得更加准确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并通过双向转诊将专科医生的建议与治疗方案传达给基层医疗机构,以保障患者的连续和协调的医疗服务。
1. 机制建设: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
通过建立转诊报告单、转诊会诊制度等,实现了患者病情信息的传递和诊疗意见的交流。
2. 转诊管理:双向转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协调和监督转诊过程。
目前,有些社区已经建立了转诊管理中心,负责接收、转诊、反馈和监控转诊患者的情况,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 信息平台:双向转诊需要支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信息平台的建立。
通过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患者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方便医生之间的诊疗意见交流和患者医疗信息的管理。
4. 转诊效果评估:双向转诊的应用还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转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为双向转诊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5. 障碍和挑战:双向转诊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障碍和挑战。
比如患者对转诊的抵触心理、医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经济补偿机制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双向转诊的应用现状已经有所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提高转诊效果评估的科学性等,以进一步提升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
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医共体双向转诊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根据《莱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及《莱州市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业务联动、资源共享、疾病延伸诊治的机制,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原则1.患者自愿原则。
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高效。
2.分级管理原则。
大病到县级医院,康复回乡镇卫生院,即急危重症病人到县级医院诊疗,康复期的病人回乡镇卫生院或社区诊疗。
3.专病专治原则。
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专病特色。
4.连续治疗原则。
建立起高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工作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双向转诊程序1.由下向上转诊:我院填写《双向转诊单》、患者简要病史及诊治情况、转诊原因等书面材料,交至上转医院。
2.由上向下转诊: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医生填写《双向转诊单》及患者诊断、治疗评估、预后、辅助检查情况、康复方案等,并由诊治医生签名、填写联系方式后转回我院进行后续治疗。
三、双向转诊指征1.上转指征:(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需要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5)急性传染病病人、原因不明病人及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外的病人。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7)由医共体理事单位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病人。
2.下转指征:(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然需要后续治疗的病例。
(2)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和连续性治疗的病例。
(3)诊断明确且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4)老年护理病例。
双向转诊管理制度(3篇)
双向转诊管理制度一、引言双向转诊是医疗机构之间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增加患者就医的灵活性而设立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双向转诊中,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就诊后,根据需要被转诊到更专业、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如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等)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双向转诊的管理制度对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向转诊管理的目标双向转诊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保障患者的权益,推动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三、双向转诊管理的原则1. 协同合作原则:基层医疗机构和高级别医疗机构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服务于患者。
2. 公平公正原则:双向转诊的选择和分配要公平、公正,不能有歧视,以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为主要考虑因素。
3. 政府引导原则:政府要对双向转诊进行政策引导和监管,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信息共享原则:基层和高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传递患者的病史和诊疗信息,确保医疗过程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双向转诊管理的内容1. 转诊准入管理(1)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诊断和治疗能力较强的患者可以直接接诊并治疗,诊断和治疗能力较差的患者应当转诊到高级别医疗机构就诊。
(2)高级别医疗机构要明确接收的转诊病种和数量,确保自身能够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并合理安排诊治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双向转诊要求患者在转诊前进行初步诊断,提供转诊所需的病历和检查结果,以便高级别医疗机构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
2. 转诊流程管理(1)基层医疗机构要与高级别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流程管理机制,明确转诊的标准、流程和规范,确保转诊的顺利进行。
(2)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初步诊断后,医生要依据病情和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并向患者解释转诊的原因和必要性。
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
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
背景
慢性病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
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慢性病状况,慢性病管理中心成立了双向转诊制度。
目的
双向转诊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全面、连续和协调的慢性病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双向转诊流程
1. 患者在慢性病管理中心首次就诊,由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2. 如果需要进一步评估或治疗,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医生将建议患者进行外部专科医生的转诊。
3. 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专科医生并进行转诊。
4. 专科医生在接收到转诊请求后,将安排患者的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5. 在患者进行专科治疗的过程中,专科医生与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医生将保持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和管理。
6. 完成专科治疗后,患者将回到慢性病管理中心进行随访和进一步的慢性病管理。
益处
双向转诊制度带来了以下益处:
- 提供了更全面的慢性病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避免了患者因多次就诊而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问题。
- 专科医生与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了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
结论
通过双向转诊制度,慢性病管理中心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
这一制度将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管理中心的专业形象,并树立其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
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对个人健康造成的威胁和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应运而生。
慢性病管理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是指将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根据需要进行双向的转诊,即基层医疗机构将部分患者转至慢性病管理中心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和管理,同时慢性病管理中心也可以将需要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持续管理。
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诊疗水平:将一部分慢性病患者转至慢性病管理中心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的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
2.引导患者就近就医:由于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管理,通过双向转诊制度,可以让患者接受就近就医,减少他们因长时间的治疗而面临的交通、住宿和心理压力。
3.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慢性病管理中心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锻炼方案等,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建立医疗专家团队:慢性病管理中心可以引进医疗专家,建立专业的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这些专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方案以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服务。
在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双向转诊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转诊标准和流程,以确保转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转诊流程:1.基层医疗机构发现患者可能患有慢性病,进行基本的初步诊断和治疗。
2.如果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解决患者的问题,或者患者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生可以推荐患者进行双向转诊。
3.患者同意转诊后,基层医疗机构将患者的病历和相关检查资料发送至慢性病管理中心。
4.慢性病管理中心接收到患者的资料后,安排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5.治疗期间,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医生会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患者的信息和治疗方案,以便于基层医疗机构在患者转回后能够提供持续的管理和治疗。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范文(3篇)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范文____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工作制度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局下发的《综合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慢性病双向转诊实施意见____》精神,建立协作互补的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做到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特制定我院慢性病双转诊制度。
一、慢病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二、门诊及住院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双向转诊工作,按照医院慢病转诊流程收集病人转入转诊单,对符合下转的病人应填写回转转诊单,存根留本科室。
每周五将转入转诊单与回转转诊单存根上交防保科,转诊单上交率____%。
防保科由专人将各科室交来的转诊单进行审核后分类登记,按照要求及时上报疾病控制中心。
三、双向转诊条件(一)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转向____1、初次就诊不能确诊的患者。
2、出现急、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
3、出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4、出现危急情况时转诊的患者。
5、出现病情控制不满意的情况,需要调整药物的患者。
6、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时,需要转诊的患者。
(二)____转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诊断明确的新发或转回的慢病患者。
2、治疗方案确定的患者。
3、临床症状(危机情况、血压、血糖)已经控制稳定的患者。
四、双向转诊程序转入病人:各临床科室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上转的转诊单后,按照医院就诊程序,根据患者提供的转诊证明和病情进行合理检查,合理诊治,不得拒绝,对确实需要住院的病人优先安排。
回转病人:符合诊断明确的新发病例和持有转诊单符合回转条件者,及时填写回转单,注明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下一步的康复计划,加盖公章后转回原所辖区卫生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治疗和随访。
五、监督与处罚医院医务科、防保科定期对慢性病双向转诊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发现符合以上转诊条件者,不按转诊程序和相关规定进行转诊报告的,将考核结果进行全院通报转诊并按照考核算结果进行扣罚。
双向转诊工作方案与制度、流程 最新版
XXXXX附属医院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双向转诊实施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 70 号 )、《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粤发 [2015]23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9〕18号)和《关于印发“建设XXX区域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规范实施双向转诊工作,建立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和XXX社区卫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本方案中双向转诊包含上转和下转两部分,上转是指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中心”)对于超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治范围的病人,或确诊后治疗有困难的病人转至XXX附属医院(以下简称“XXX”)就医;下转则是指XXX将病情得到控制后,已相对稳定的病人,转至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健康管理和随访。
二、组织架构(一)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组长:院长、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副组长:副院长、首席公卫专家、社卫中心副主任成员: 医务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事业发展部、财务科、信息科、总务部、教学科、社卫中心全科医疗科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医务部主任担任,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事业发展部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双向转诊的统筹、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专职秘书2名双向转诊工作专员: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设一名双向转诊专员。
负责双向转诊流程跟踪、转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资料登记及整理工作,每月将转诊情况及统计数据上报办公室;负责电话接听、微信回复、联系相关科室及突发事件处置等联络工作。
三、转诊标准(一) 上转标准(社区转入我院)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社区卫生服务站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4.疾病诊治超出社区卫生服务站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5.需要到我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6.急性传染病患者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
是指将慢性病患者在医院中不同科室之间进行双向转诊的制度。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且进展缓慢的疾病,需要长期监测与治疗。
在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中,患者首先由家庭医生或基层医生初步诊断和治疗,并进行必要的检查、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
如果患者的病情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其转诊到医院中相应的专科科室。
双向转诊制度强调基层医生和医院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够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和质量。
基层医生通过初步诊疗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就医负担,避免不必要的就医,同时可以提高基层医生的会诊和疑难病例处理能力;医院专科科室则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缓解医院科室之间的就诊压力。
同时,该制度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总的来说,医院慢病双向转诊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第一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立医院联系制度,医政处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患者,统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患者提供便利。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则(一)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六条各处室职责(一)医政处1、建立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检查项目目录。
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4、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
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
5、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1)。
6、制定双向转诊的流程(见附件2)。
7、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二)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患者提供便利。
负责双向转诊具体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8小时服务。
慢性病患者双向转诊制度
慢性病患者双向转诊制度1. 引言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而言,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患者在慢性病诊治过程中面临着转诊困难的问题。
因此,建立慢性病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诊效果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双向转诊定义与优势2.1 定义双向转诊是指患者在当前医疗机构初步诊治后,通过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安排患者前往其他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
2.2 优势双向转诊制度的优势在于:- 提供给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避免单一医疗机构资源的局限性;- 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避免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病情加重;- 促进医疗机构间的专业合作和交流,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减轻医疗机构压力。
3. 双向转诊流程3.1 患者初诊患者在首次就诊医疗机构进行初步诊治,医生根据患者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医生会推荐进行双向转诊。
3.2 转诊申请和安排医生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和个人需求填写转诊申请,包括患者个人信息、病史、诊断及治疗建议等,并将申请提交至转诊中心。
转诊中心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疗资源的情况进行调度和安排,将患者转至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
3.3 转诊过程和协作在转诊过程中,首诊医疗机构与转诊医疗机构进行积极的协作和沟通,包括患者病情的交流、医疗记录的传递、治疗方案的制定等,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性医疗服务。
3.4 治疗结果反馈和归档转诊医疗机构完成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后,将治疗结果反馈给首诊医疗机构,并归档患者的医疗记录。
这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关怀和治疗。
4. 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4.1 建立转诊网络建立转诊网络是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基础,包括建立转诊中心、建立转诊人员培训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
4.2 健全政策和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双向转诊的管理和执行流程,为患者提供合法、便捷的双向转诊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慢性病双向转诊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联动、医疗服务连续化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大病到医院、小病回基层”的有序就医格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常规任务之一,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由专(兼)人员负责具体落实,把双向转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双向转诊原则
(一)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有效服务。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三、双向转诊条件
(一)乡镇卫生院转向综合医院
对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填写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转诊单(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将病人转到县级综合医院进行处置。
1、初次就诊怀疑高血压、糖尿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诊断的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患者。
5、高血压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血压控制不能达标,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6、高血压患者规律药物治疗2-3个月,降压效果不满意者。
7、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
8、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很大,临床处理困难者。
9、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10、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11、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应就近做紧急处理,将血压降至160/100mmHg或在原血压基础上降低20%~25%后尽快转诊。
12、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症、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应做紧急处理后尽快转诊。
13、糖尿病患者有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如袜子、手套状分布的感觉异常,以及麻木、针刺、灼热感或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14、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15、糖尿病患者伴发感染,或需手术治疗者。
16、糖尿病患者规律药物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17、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访要求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二)下转条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
1、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
2、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家属要求继续康复治疗者;
四、双向转诊程序
转入病人:接上转单后进行登记,门诊就诊者实行优先就诊;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需住院者优先安排、由接诊医生协调。
下转病人:符合下转条件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填写下转单,由医生安排患者附带诊断证明、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及诊治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等资料由病人自己转送乡镇卫生院。
五、工作职责
(一)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相互协作关系,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流程,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规范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并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县、乡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服务规范、技术过硬、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县医院要对乡镇卫生院在业务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援和帮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便使双向转诊工作顺利实施。
(三)各单位要建立上转、下转病人登记本,并认真登记相关信息。
各相关科室应将转诊单留存备查。
五、加强管理与监督
(一)加大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单,电子屏、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就诊患者充分理解,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加强沟通协调: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加强沟通与协调,作好转诊衔接工作,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保证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督促检查:各单位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能科室要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双向转诊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检查考核情况及时通报。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