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地图的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知识地图的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李永周,王雪娇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李永周(1968-),男,湖南绥宁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因工

程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王雪娇(1989-),女,湖北荆门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摘 要: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构筑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挖掘核心员工隐性知识,从知识地图视角,探讨其对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的现实意义、作用机理以及挖掘流程,并提出知识地图在挖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核心员工;隐性知识;知识地图;知识挖掘DOI :10.6049/kjjbydc .2015010418

中图分类号:F 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5)12‐0134‐05

0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创新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知识创

新的前提是不断获取新知识,使知识在组织内不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传递与共享。要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必须进行知识挖掘。知识挖掘的关键是隐性知识。一方面,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它隐藏在人的经验直觉中,且不能用显性化的语言、符号表示;另一方面,隐性知识与所有者本人紧密相连,具有专属性,能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因此,克服隐性知识内隐性,实现对隐性知识的挖掘能显著增强企业竞争力。与以往知识挖掘工具不同,知识地图能够有效集合企业知识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知识与人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搜寻路径,减少对知识的重复搜索,降低内隐性壁垒,提高隐性知识挖掘效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知识地图的本源是地理上的地图,其雏形是美国一家捷运公司绘制的一张反映自身业务、人员组成与地理关系的结构图谱。该图谱将公司知识分布状况形象地反映给每个业务员,使其能在当地迅速找到解决业务问题所需的人力物力。由于这种图谱提高了知识搜索效率,其它公司纷纷效仿,并产生了一个形象的名称———知识地图。当代情报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地图的完整概念由美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于1980年首

次提出。布鲁克斯认为,近代科学的方法论是将复杂的未知事物分解到简单已知的层面,然后加以研究。因此,人类创造的知识被分割成无数单元。然而,事物本身又是彼此联系的,这些知识单元可通过一定关联规则联系起来,进而构成反映知识结构的知识地图。

布鲁克斯提出知识地图概念后,情报学界对其性

质进行了深入研究。Davenport Prusak [1]

认为,知识地图是用于搜索知识位置的工具,其本身形式并不重要,

可以是地图、黄页或是数据库。Grey [2]

从企业流程管理视角指出,知识地图具有导航工具的作用,能够说明知识是如何通过业务流程在企业组织中转移的。

Vail [3]

认为,知识地图是信息及其联系的可视化工具,

具有促进使用者学习交流的作用。Speel [4]

在此基础上认为,知识地图必须具备分析处理功能,使知识间关系

更加明确,使用者更加容易理解。而Duffy [5]

则功利化地将知识地图视为找寻答案的工具。在国内研究方

面,陈丽娜[6]

将知识地图视作组织知识资源的总分布

图。谭玉红、吴岩[7]

认为,知识地图是一种显性、结构化的组织知识关系网络,它描绘了一个组织系统中知识的存量、结构、功能等信息。在知识地图的作用方面,

王君、樊治平[8]

认为,其作用是目录和导航,使企业可以

对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李德琼[9]、李华伟[10]

等认为,知识地图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知识在

哪里。谢婷[11]

则进一步指出,知识地图除了搜索知识外,还具有吸收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作用。综上所述,知识地图是一种描述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工具。这一工具具有可视化特点,能够将知识高效地传递给

使用者,并帮助组织挖掘潜在知识,这对提升组织知识

资源使用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地图相关理论成熟后,其应用也得到了快速

发展。20世纪90年代,对知识地图的应用主要是探索

其在图书管理、企业信息、情报搜集等方面的使用方

式,为知识密集机构提供知识管理系统架构。随后,信

息技术被应用于知识地图构建,出现了针对知识地图

的描述语言(如OWL、CycL)、构建工具(如OntoEdit、Chimaera)和构建技术(如可视化技术、Web标准技术)等,这些技术工具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知识地图的构造

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近年来,知识地图的应用开始从

传统的图书情报领域扩展到企业管理、知识管理、教育

学习、系统开发、人工智能等领域,逐步成为组织先进管理技术的重要工具。庄善洁[12]认为,知识地图可建立成一个组织内交流的平台,该平台具备知识导航作用,使组织成员可以分享各自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服务于组织创新。同时,随着对知识挖掘的深入,知识地图逐渐被用于辅助决策。廖宇峰[13]指出,知识地图的运用更易于管理者在目标知识区域寻找到决策所需的知识资源。这样,管理者制定决策的科学性能够大大提高,决策者之间也更容易达成共识。日本的Knowledge Produce公司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KONI SHI方法。采取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在知识地图上通过分析、综合、关联、类推、创意、决断、模拟等步骤对知识去伪存真,从而更加接近客观现实。而在组织学习中,最为困难的是隐性知识提取。对此,Woo[15]提出,利用知识地图锚定隐性知识的载体,即掌握知识的专家,是实现隐性知识提取的关键。吴玉玲[16‐17]在此基础上描述了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步骤。杨曦宇[18]也将隐性知识地图划分为描述知识本身的认知地图和标定知识载体的专家地图,并提出了通过两张地图交联进行隐性知识开发的方法。温茵茵[19]认为,隐性知识能够在知识地图绘制过程中进行表达和分享,不同知识的随机碰撞能让学习者产生创造性想法,激发新知识的产生。徐海燕[20]指出,构建隐性知识库、编制知识地图有助于消除空间距离造成的障碍,迅速找到合作系统中拥有某种隐性知识的人,促进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

尽管在应用知识地图开发企业隐性知识方面已具

备成熟的做法,但上述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一定欠缺。

首先,以上研究均基于群体隐性知识开展,而隐性知识

更多是基于个体而存在。其次,基于个体存在的隐性

知识才是构成人力资本异质性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最

有价值的部分,以往挖掘方式仍不能将这部分最有价

值的知识资源挖掘出来。为此,本文将以异质性人力

资本隐性知识特点为基础,开展基于知识地图的异质

性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研究,以丰富知识地图理论

研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参考。2 基于知识地图的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作用

古典经济学将知识假定为公共资源,但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Polanyi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逐渐抛弃了这一假设,而认为其具备部分专有性。Planyi在研究人的意会认识过程后认为,所有知识都有意会成分,人们知道的比能够说得出来的要多得多,由此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隐性知识的核心特征是不可编码性,编码性是指知识或信息能以被普遍理解的文字、符号、图像等表现要素表达的特性。人类从课堂、图书、档案、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获取的知识都是显性知识,能被任何接触它的人所掌握。然而,人类用于描述事物的工具相对于广阔的客观世界而言是有限的,加之个体表达能力的差异,某些被创造出来的知识有时难以用现有认识工具进行表达。这部分不可被编码的知识就构成了隐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是一种默会、隐含的知识,它存在于特定范围内,不被范围外的人或组织理解。

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员工或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对个体而言,异质性人力资本隐性知识要靠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领悟获得。其中包括对工作环境的深入理解,以及行动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的无意识或下意识隐性决策[21]。与群体性隐性知识相比,异质性人力资本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更加难以表述,连其本人也很难意识到,只能在行动中显示出来。在知识挖掘过程中,需要面对以下两个障碍:①人身依附性。隐性知识的产生,大多源于个体在工作学习中的积累、总结和提炼。创造隐性知识的个体是知识的最初掌握者。但由于不可编码性,创造者很难将隐性知识传递给其他人,尤其是大众群体。隐性知识成了依附于创造者人身的专属资源。因此,获得隐性知识的途径只有两种:“获得”知识创造者本人,或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之成为显性知识;②体验内含性。尽管隐性知识不可编码,难以为大众认知,但并不代表隐性知识不能被某些特定的群体获得。那些跟隐性知识创造者具有相同工作学习经历的人,由于具备相似的体验,在潜意识里能够感知隐性知识创造过程。只要得到创造者的提点,就能迅速领悟隐性知识,而无需依赖显性化描述。因此,隐性知识可以被某一特定群体理解,内含在该群体内,成为这个群体的公共资源。员工的隐性知识难以捕捉,其不可编码性、人身依附性和群体内含性决定了其挖掘过程具有复杂性、时机性、反复性和多角度性等特点。而知识地图能够有效避免隐性知识特征导致的知识挖掘困境,可针对隐性知识进行反复和多角度挖掘。

(1)知识地图能够提高知识搜索效率,避免二次知识挖掘。知识地图能很好地实现对有效数据的收集和

531

 第12期 李永周,王雪娇:基于知识地图的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