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7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教案(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第2课时)》教材以地球表面形态的不断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海陆变迁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表面形态的不断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可能还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举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不断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海陆变迁现象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地球表面形态的不断变化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海陆变迁的现象。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案例为例,讲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2.准备案例资料,用于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如陆地变成海洋、海洋变成陆地等,引导学生关注海陆变迁的现象。

2.呈现(10分钟)讲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以及海陆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迁徙、基础设施建设等。

3.操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具体的案例,如黄河改道、马尔代夫海平面上升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变迁(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知道大陆漂移说,形成地理科学态度。

● 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
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重点)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先学后教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大板块地图及相关图片。

7
2
35
4
1
6
5
A A
B B
C
D D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它们的格局从来就是这样,并且一成不变吗?
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为什么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又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荷兰填海造陆拦海大堤
日本填海造陆人工岛—御台场
大陆拼合
2.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演示:
随时识记,理解
读图、识记、回答,
并在书上标出两
大火山地震带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活动内容:1.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地中海正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上册《3第二节 海陆变迁》word教案 (2)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七上册《3第二节 海陆变迁》word教案 (2)

第3课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4、通过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研,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5、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板块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导入:我们地球表面有两种基本形态,即陆地与海洋,我最近看到两则有关陆地与海洋的资料,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一下,有何感想。

一、沧海桑田展示:1、澳门地图的一部分(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澳门一百年来面积不断扩大)。

(用来说明海可变陆)2、台湾海峡地图和资料:科学家在台湾海峡的底部发现了古代森林的遗迹。

(用来说明由陆可以变海)提问: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审种由海到陆及由陆到海的巨大变迁。

(沧海桑田)讨论: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样的例子很多请同学把自己知道的例子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发言。

过渡: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变化呢?活动:请看一下第33页海陆变化的实例,并解释一下原因。

1、思考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什么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出呢?(以两本书相向运动作类比来解释地壳运动,并用一段录像(地理科学院研究员解释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进一步说明。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那是什么原因呢?(用动画说明水平面的升降引起海陆的变迁)3、荷兰的国土面积为什么会逐渐增加?(放一段荷兰围海造田的录像)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海陆变化的原因并得出哪两个是主要原因。

过渡:既然海陆可以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七大洲、四大洋也会发生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吗,也就是说我们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二、大陆漂移学说说明:当时的两派观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板块运动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和分布。

(重点)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活动探究、精当点拨。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准备:教学课件2.探究活动准备:用泡沫板制作板块模型、橡皮泥、鸡蛋壳破裂后煮熟的鸡蛋等。

一:七大板块块的名称及大致X围。

⑵看看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精当点拨:多媒体展示大洲大洋图,要求学生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

展示地球板块的划分及名称。

过渡:全球划分为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或大陆)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漂移”。

读大洲大洋图,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

根据老师展示的板块的划分,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大致X围。

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⑴全球大致分为大板块,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大致X围。

⑵看看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复练图和记图的目的。

二:板块运动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内容:读课本图3—2—5,完成下列问题:1、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______ 。

2、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3、板块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运动分别产生什么结果?精当点拨:多媒体展示板块运动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板块运动两种形式:动画演示板块X裂运动,要求学生大胆预言:红海和东非大裂谷将来会怎样?并说明你预言的理由。

指导学生活动探究:根据自己的活动总结板块发生挤压时地表会发生什么读课本图3—2—5,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2(3)”栏目;读课本P52~53内容,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栏目。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说,形成地理科学态度。

3、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模式】精彩互动【教学方法】讲述、举例说明、读图分析【教具准备】地图册、课本插图【当堂达标】1、德国著名的科学家魏格纳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方面提出的学说是()A、板块构造学说B、还得扩张学说C、升降学说D、大陆漂移假说2、以下不属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的是()A、相似的古生物化石B、基本吻合的大陆轮廓线C、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非洲和南美洲都有黑种人分布3、七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4、下列地区中地震活动不明显的是()A、环太平洋沿岸山脉B、亚欧大陆南部C、非洲西北部的山脉D、南极洲内部5、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板块上,中国位于板块上。

(3)、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块是板块,在其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处在板块的地带。

(4)、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处在板块和板块、板块的挤压处。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将(扩大或缩小),大西洋的面积将(扩大或缩小)。

【教学反思】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让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内容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学生需要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以及变迁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节内容的海陆变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主要的海陆变迁原因,理解海陆变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对海陆变迁原因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海陆变迁案例,让学生了解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海陆变迁的案例和图片。

2.教学案例:收集相关的海陆变迁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小组讨论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海陆变迁的案例,如大陆漂移、地壳运动等,让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变迁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生态系统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及其基本观点,了解地理科学发展史,并注意科学兴趣的培养.(重难点)3.能在“世界板块分布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4。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熟鸡蛋、剪刀、透明纸、学生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课时安排】第二课时1、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2、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学说。

3、一般地说,板块内陆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4、七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

5、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 ,另一条是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

6、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地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具体轮廓及相对位置。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模式】看图(涂)说话(画)。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启发式的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推理讲解法。

【教具准备】大陆的轮廓简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学以致用一、单项选择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B.各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C.板块挤压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2.七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中新网2012年11月29日电台湾省嘉义29日清晨3点43分发生里氏4.0级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嘉义县阿里山乡,震源深度 6.7千米。

结合材料完成3、4题。

3.下列对台湾省发生地震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台湾省位于欧亚板块内部C.台湾省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D.台湾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4.济南的小明得知消息很担心嘉义的网友张刚,便给他发了几条防震的建议,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带B.在家中来不及撤离可以躲到卫生间、厨房等狭小空间内C.在教室上课时,可以跳楼求生D.不要慌张,沉着冷静,听从老师安排5.(2012·鄂州学业考)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东非大裂谷B.红海C.大洋中脊D.海沟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7.读七大板块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2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2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板块运动【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及解读】•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找到七大板块。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一一合作探究一一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自制七大板块图片、敲碎蛋壳的熟鸡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练习与导入[练习导入]:一、填空1 •“沧海桑田”一词说的是()A.地球表面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B .山就是山,海就是海,它们是永恒不变的C.通过科技力量,可以在海洋中植桑、养蚕 D .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2.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B .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水的浮力C .认为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D.大陆漂移的有力证据就是大西洋两岸相似的古生物化石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

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A .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 .两个大之间的海洋干涸或大洋结冰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 .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问来回活动二、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通过练习,考察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的掌握情况。

海陆分布1.图上找到七大板块。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衔接与过渡厂"同学们,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大陆轮廓线惊人的吻合,甚至能拼合在一起。

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读图与回答活动一:板块构造学说展示敲碎蛋壳熟鸡蛋,用鸡蛋表示地球,有裂纹的蛋壳表示大大小小的板块。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学目标
举例说明
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第二节
准位置,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的学生记不住,引导他们多看图
自主学习1、[导入新课]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为什么发现海洋生物
的化石呢?
引导:说明海陆是变迁的,这节课来学习。

2、明确目标
让学生看同步学习读出学习目标
3、指导自学
让学生看课本做同步学习第26---28页中的
填空题,并在课本上画出来。

教师查看自学情况,并辅导不会的学生
回答:不知道
一学生读出
学生看课本独立做题
展示交流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的内容?
看p51图回答,说出过程
3、回答p52读图3个问题?
投影放出七大板块分布图,
各小组讨论
4、世界2大山系?
5、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
1组回答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组回答
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七大洲和四
大洋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
3组回答:
指图说出七大板块名称
太平洋
B A
4组指图说出
4组指图回答: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
平洋火山、地震带
学生听,回答,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说,形成地理科学态度。

3、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模式】精彩互动【教学方法】讲述、举例说明、读图分析【教具准备】地图册、课本插图【教学过程】知识与梳理1、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就这么多,现在大家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谈收获。

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板块【当堂达标】1、德国著名的科学家魏格纳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方面提出的学说是()A、板块构造学说B、还得扩X学说C、升降学说D、大陆漂移假说2、以下不属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的是()A、相似的古生物化石B、基本吻合的大陆轮廓线C、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非洲和南美洲都有黑种人分布3、七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A、南极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4、下列地区中地震活动不明显的是()A、环太平洋沿岸山脉B、亚欧大陆南部C、非洲西北部的山脉D、南极洲内部5、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 C , D,E,F 。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板块上,中国位于板块上。

(3)、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块是板块,在其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处在板块的地带。

(4)、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处在板块和板块、板块的挤压处。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将(扩大或缩小),大西洋的面积将(扩大或缩小)。

【教学反思】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

海陆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及其基本观点,了解地理科学发展史,并注意科学兴趣的培养。

(重难点)3.能在“世界板块分布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难点)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熟鸡蛋、剪刀、透明纸、学生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1、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2、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学说。

3、一般地说,板块内陆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4、七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

5、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另一条是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

6、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地带。

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和地带。

7、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红海不断扩张、地中海不断缩小。

【教学反思】关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演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看图来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为学生双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海陆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世界海陆分布空白图:同学们回顾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位置。

教师找同学回答其它同学在回答后可以纠正补充。

学了上节‘大陆漂移’内容有些同学可能提出疑问: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在一块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看一下。

板书:板块运动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填图复习旧知同时为本课七大板块所包括范围学习作准备1、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P52第一、二段文字,完成助学P50第1题。

学生阅读课本处理助学学生总结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锻炼学生自主完成能力和总结能力自主完成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是什么呢?教师板书:板块构造学说地壳活跃的地方多火山、地震2、教师让学生读图3-2-5完成助学P51第2题的(1)(2)题。

1、地球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

2、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

学生完成助学P51第2题的(1)(2)题。

衔接与过渡大家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那么板块运动是又怎么回事呢?难点突破1、教师利用两本书演示板块运动。

(1)可以用书本演示“隆起”,说明会使陆地边缘的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的山脉、岛链或海沟。

(2)用纸张演示“张裂”,说明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和海洋2、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53图3-2-6‘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教师让学生一只手代表‘印度洋板块’另一只手代表‘欧亚板块’两手相对隆起为‘喜马拉雅山’学以致用A:教师让学生读课本P53图3-2-7并结合图3-2-5找出‘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分析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上一节内容《地球的面貌》后,对地球表面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也能感受到海陆变迁的现象,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地理思维方面还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现代科学研究对海陆变迁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现代科学研究对海陆变迁的解释。

2.教学难点:分析实例,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海陆变迁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形态为何会发生变化,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现代科学研究对海陆变迁的解释。

3.实例分析:教师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人类活动与海陆变迁的关系。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板块运动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重点)
2.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中找到七大板块。

(重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
【教材分析】
板块运动这部分内容直接对应“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这一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紧紧围绕这一课程而展开。

同时又是对上一节“大陆为什么会漂移”的解释与深化。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学生知道了“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展开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不是能由学生总结出来的内容,学生首先应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再充分利用地图来学习七大板块,两大山系、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观察思考、归纳结论,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叠置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演示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5.全球有哪两大山系,分布在哪?
6.读图分析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
7.读课本图3-2-9,看近几年世界发生的危害较大的地震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试用板块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变迁》参考教案
【课标要求及解读】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图上找到七大板块。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自制七大板块图片、敲碎蛋壳的熟鸡蛋。

【教学过程】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练习与导入[练习导入]:
一、填空1.“沧海桑田”一词说的是( )
A.地球表面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B.山就是山,海就是海,它们是永恒不变的
C.通过科技力量,可以在海洋中植桑、养蚕
D.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练
习,考察
学生对
海陆变
迁的原
因、大陆
漂移说
2.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B.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水的浮力
C.认为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D.大陆漂移的有力证据就是大西洋两岸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

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
A.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两个大之间的海洋干涸或大洋结冰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问来回活动
二、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的掌握情况。

衔接与过渡
同学们,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大陆轮廓线惊人的吻合,甚至能拼合在一起。

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读图与回答活动一:板块构造学说
展示敲碎蛋壳熟鸡蛋,用鸡蛋表示地球,
有裂纹的蛋壳表示大大小小的板块。

提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①学生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并观察各板
块的大致范围。

②看看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
它被哪些板块包围。

③中国位于哪一板块?澳大利亚呢?
④图中A、B两地,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
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
是什么?
学生拿出自制七大板块图片进行拼合,每
组的6号同学去黑板展示,比一比,谁拼
的快又对
(读图回答)
多媒体展示P52图3-2-5
世界板块的分布
拼图完成后,两人一组,
指图互相提问。

①②③
④⑤⑥

通过读
图比较,
使学生
了解板
块构造
学说基
本观点
及七大
板块位
置。

衔接与过渡
同学们,这两张桌子中间有5厘米的缝隙,两本书分别放在桌子上代表两大板块,书脊相对,当两本书往两边拉开时,两书脊间出现空隙,当两本书往书脊方向挤压时,则可能出现沿书脊望上拱起或者往下凹陷的现象,那么,板块运动是怎样的呢?
读图与活动二:板块运动形式
提问1.板块运动有几种形式?
2.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张裂
(读图填空)通过分
析红海、
地中海


的地方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
多媒体展示图3-2-7:世界有两大主要山系一是横穿大陆南北的巨大山系,主要有山脉和山脉及其他高大山系组成;二是纵贯大陆和大陆的巨大山系,主要由山脉和山脉组成。

追问: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路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分别是那些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板
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形成。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
板块和板块挤压而
成。

落基山
脉——板块和北美
板块挤压而成。

安第斯山脉——南美板
块和板块挤压而
成。

和喜马
拉雅山
脉的变
化,锻炼
的学生
的观察
力和想
象力,培
养学生
从地图
中挖掘
信息、应
用信息
的能力。

读图与探究
如果把一个蛋壳有裂纹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
呢?你遇到过吗?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
部比较稳定。

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
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
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
学生通
过对煮
熟有裂
纹的鸡
蛋类比,
了解火
山地震
的的形成原因。

读图与探究活动三: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
追问与探索:
1.2009年4月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
该次地震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学生通
过读图,
了解东
非大裂
谷的扩
张与红
海的变
迁。

追问,培
养学生
学以致
用、迁移
运用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