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探析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探析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探析

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探析

摘要:近年来,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意识、健全了监督管理机制,还加强了防腐败体系的建立。然而,高校在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从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意义和加强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策略

简而言之,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是指高校的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开展的审计工作,同时依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施的状况进行合理评价。近年来,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意识、健全了监督管理机制,还加强了防腐败体系的建立。然而,高校在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起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绩效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并衡量被审计部门和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开展工作实务工作的基础。绩效评价标准是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审计,是根据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具体点审计对象和目标制定的。通常高校审计的对象是指学院、学校机关部处、投资的企业等,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完善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增强单位领导的责任感和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以及严肃财经法纪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分析、评价和看待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笔者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科学考核、评价领导干部以及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制约 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个别领导干部为显示政绩,建形象工程,特别是钻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空子,用各种手段转移、侵占国有资产,有的甚至违反财经法纪,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随着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账外账、小金库、潜亏及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难以查证,特别是为满足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需要,甚至有暗箱操

作、幕后交易行为,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一般奉行“离任必审,任中量审”的原则,二者的作用都存在局限性。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在被审计人离任时或者离任后进行的审计,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发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不能及时发现,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减少损失,不能有效地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不够,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只注重经营者任期内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完成了各项经营考核指标,而忽视了其任期内的经营行为对本单位长远发展和未来获利能力的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审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确定被审计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从审计实践来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由于时间紧,审计组只能审查被审单位的账表资料、内控制度,无法全面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审计质量难以全面保证。 (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不规范,以致审计评价不准确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客观、准确、具体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事项进行评价,一直困扰着审计人员,特别是在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以及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的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姓名:邹伟 学号:1436021005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0前言 0.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政府相关职能发展至某历史阶段而形成的相对产物,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政府的职能也必定发生相关的变化,在审计工作中剧增的公共开支也必须考虑到想适应的审计政策和审计方法与其相适应。 审计风险问题是政府绩效审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绩效审计的特殊性质包括他的保密性和涉及范围广泛性,导致这类问题审计的标准难以定义或者比较模糊,政府绩效审计的可靠性一致性的保证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十分的艰难。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所包含的风险非常巨大,因此给国家审计人员和国家造成的损失也是重大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却远远落后于国际潮流,在我国长期的单一制的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这也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成长。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政府的审计报告,政府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想在这个信息公开的时代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审计人员及时的转变态度,用一种更为积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挑战,政府绩效审计的改革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通过浅析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由此制定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政府绩效的研究,加强审计的责任感。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历史并不算很长,其中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也不算很全面。尽管世界范围内有不少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文献,但是至今

为止绩效审计延伸的领域不管是实践操作范围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还比较有限,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也未开展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导致了我国“绩效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对缺乏。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对事物的认知都要从一个广泛认知,再到具体深入研究,再到总体概况的研究,如今,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虽然还只是一个广泛认知的状态,但是,全世界的学者们对于其还是有许多文献成果的。 刘骏(2011)在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主的分析中表明,其原因主要为:①审计相关制度的相对匮乏,没有可供遵循绩效准则,风险责任对象难以确定;②缺乏绩效审计指标体系;③在当前允许条件下,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④审计证据缺乏力度;⑤审计人员的素质具有局限性;⑥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更加广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随着增大;⑦审计对象效益的滞后性。根据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包括:①优化审计部门设置及其人员结构安排,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②加强审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措施的具体化;③运用合理的审计办法,建立沟通渠道,加强合理沟通;④完善指标体系,同时成立专家研究机制。 郝兰玉(2014)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中对对绩效审计中的第三方即政府绩效审计的信息质量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她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第三方信息进行研究。同时加上利益相关性原则,对第三方信息进行了科学分类和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国外对第三放信息质量的研究,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在适合我国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 0.2.2 国外研究现状 绩效审计的概念的历史并不是很长,美国是最早引入绩效审计概念的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制定了“黄皮书”的审计准则,对绩效审计的实施和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样,绩效审计的概念才较为广泛的认知,才在规范化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在绩效审计方面的表示,对于绩效审计的介绍主要为:绩效审计时政府为了客观的,系统的检查一系列经济活动,为了对政府单位,项目活动的成绩进行独立的评价,以便对后期经济活动和相关的决策单位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效率和项目审计。 与美国不同,英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起步研究起步较晚。从1980

高校大学学院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范文.docx

xxx学院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审经责发〔2014〕102号)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指审计处依法依规对学校内部各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单位规范、科学发展,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接受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校内重点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第二章审计对象 第五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指依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学校负责任免的负有经济责任的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1年以上的中层副职领导干部。具体包括: (一)党政机关各部、处、室等管理职能部门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二)校内各教学学院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或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三)直属单位党政正职负责人或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四)学校及其下属单位所属、所办或占控股地位的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公司(以下简称“校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可以根据组织部门要求,对虽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经济责任的董事长、总经理等校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 第三章组织领导 第六条设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纪委(监察处)、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李 凡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摘要]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责 任认识及定位存在误区,目标责任界定不清及执行不到位,审计方式单一,对审计结果重视不够。落实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明确责任界定,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评价依据;关注管理过程,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特点;以经济责任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审计方式,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关键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on the Econom ic Responsibility Audit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LI Fan Abstract: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 key administrative component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ow has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 unclear defi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obscure definition and incomplete enforcement of target responsibility,single audit pattern,and the insufficient attention paid to the audit.To intensify intern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eed to set up a joint session system for economic ac-countability audit,integrating resources into a stronger force;clarify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ppraisal foundation;attach importance to managing process,stres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t;build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and use audit approaches in flexible manners,emphasizing on the utilization of audit results.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audit,thoughts 第2012年第11期(总第41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1,2012Total No.41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11-0083-03[收稿日期]2012-11-04 [作者简介]李凡(1975-), 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财务专项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SJA630005)。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资金筹集、 调拨、使用、结算、分配、监督、效益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其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财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高校的财务活动在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融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2000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为此,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思考,以期对如何落实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开展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相关的经济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对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财务情况的合规性、管理活动的效益性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应承担的责任给予充分、客观的评价,能 够促使学校弥补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健全高校监督机制,推进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结果也为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考察、选拔、任用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开展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需要,它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经济责任审计立足高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有利于继任者了解接任部门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划清了前后任的责任,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二、目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各类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体发展进度较快,已逐渐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在经济责任制度建设方面 各校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和规范化,一般都能结合实际,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并制定了经济责任 83--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投资审计的切入和结合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投资审计的切入和结合 方丽强(浙江省建德市审计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市政交通、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对上述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也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各部门、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也就不仅体现于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管理责任,更体现于对负责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责任,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不可避免的涉及了更多的投资审计内容。因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切入并结合投资审计,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问题,有效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一、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在项目投资建设的各个环节,往往承担着决策、审批和管理的职权。与之职权相应地,领导干部也应作为主要责任人为其作出的决策、审批和管理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其中作为法定代表人的领导干部还应作为第一责任人。然而,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意识上存在着盲点,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往往有着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任意决策、随意审批、疏于管理等行为,导致了政府投资的极大浪费。从近几年审计情况来看,由于领导干部的责任导致政府投资浪费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是项目立项缺乏必要论证,任意决策,导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官一任,造福四方”,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部分领导干部却急功近利,急于通过项目建设来为自己树丰碑、立政绩,于是绕过了必要的项目论证,仅凭个人决策就开建工程。有些项目即使举行了论证会,但由于事先领导定了基调,论证也仅仅形式而已。于是,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纷纷出笼,最终非但未得到群众的认可,还造成了政府资金的极大浪费。 二是项目建设违反规定程序,先建后批,导致项目搁浅、投资浪费。随着国家对项目投资中环保、土地、规划等事项审批的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都必须严格按程序先批后建,否则就很容易因为审批事项搁浅而导致工程搁浅。例如,某固体废物垃圾处理中心项目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即行开建,在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后终因上级有关部门的叫停而搁浅停工,最终项目撤销导致前期投入的政府资金全部浪费。 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投资控制不严,导致项目投资非正常增加。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出台各类项目管理规范性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监督管理,但审计中仍发现有些工程无立项、无概算,导致投资控制无据可依;少数项目未进行招投标或是虚假招标、转包、违规分包;有些施工合同签订不严谨,存在漏洞,导致政府资金的损失;少数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中未严格审核工程变更,甚至随意迁就施工单位的变更申请;有的工程由于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善,存在质量缺陷,导致工程无法交付使用,或远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破损重修。 四是财务核算管理不规范,导致项目资金被随意挤占、挪用、滥用。部分项目未建立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项目支出审批不严,甚至有骗取、套取项目资金行为;一些项目未按国家规定的基建会计制度进行项目投资财务核算、竣工财务决算等,使项目投资成本数据不准确,资产交付不清晰;少数项目业主单位将项目资金当做“唐僧肉”,随意挤占、挪用、滥用,甚至使用项目资金大发奖金、补贴等。 上述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履职情况的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是无可回避的。但由于项目投资过程异于一般财政财务收支,需要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知识才能完成审计任务,而这正是投资审计的优势。 二、投资审计切入经济责任审计的可行性和切入点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投资审计有着共同的审计目标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投资审计的目的是规范和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两者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即都是为了保护“人”的安全和“资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研究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的绩效审计还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实践上也缺乏一定的经验。据此,结合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践,探讨了多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并对这几种方法在高校绩效审计中的应用做了分析,目的在于研究适用于我国高校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全国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审计方法 1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绩效审计全面推进阶段,经过前一段时期的探索,对绩效审计的国际惯例和中国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从2012年以后,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必须进行绩效审计,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审计署对于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决心。我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尤为重视。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审计,而绩效审计是一个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创新程度综合性进行的分析评价,所以我们可以说,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必定成为高校审计的发展趋势。很多高校的绩效审计手段非常落后,审计方法也很单一。据了解,在广西地区的22所大学,在使用审计软件使用的大学只有不到10%,而且大多数大学的审计人员思想很落后,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甚至出现在一些人中,审计的目标仍然是在审计手工操作下进行查账找错。关于审计软件和在线服务,在线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等信息整合的“数字校园”还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就更别说与审计有关的数据收集、内控评估、管理规定、数据库巡检报告等先进技术了。传统的手工审计将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些不足恰是目前绩效审计和本课题亟待研究解决的基本任务与研究问题。 绩效审计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在世界上的多个国际组织中或者在绩效审计方面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都对绩效审计作了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绩效审计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审计人员先经过采集、分析、评估审计证据,分析审计对象在经济、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审核结果将提交相关部门,并提出进行审查控制。进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可以对高校有关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估,然后可以为负责监督或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也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许多高校都正在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一些院校收获很明显的效果,但也有许多地方高校由于缺乏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而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内容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审计人员需

绩效审计

引言 2008年7月,审计署终于提出了实现绩效审计(效益审计)的日程表,发布《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在强调继续“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审计署逐步将绩效审计评价写入审计报告。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是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 回首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是在1991年全国审计会议上,而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试点绩效审计的城市,全国首例绩效审计案例是由深圳审计局发起。早在2003年时,审计署就开始探索绩效审计路径。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指出,虽然“审计风暴”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很大荣誉,但是从国家审计理论演进角度来说,中国还是要探索自己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为何绩效审计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呢?因为绩效审计和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侧重点不一样,绩效审计的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多,审计人员素质成了难题,传统的审计只要求审计人员懂法规、懂财经,进行“查账本”;而绩效审计,是审计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对国家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制度效率、政府管理效能、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用等情况,涉及金融、投资、环保等各方面。这就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政府,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更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资源;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二)绩效审计的范围 我国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类: 1.财政性资金支出。主要包括:(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4)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三)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 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两个,分别是鉴证和评价。绩效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手段同样具有一定的监督的职能,但是监督职能并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这是因为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弊端,而是为了分清责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鉴别和证明,证明结果的真实性;评价是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的合理性鉴定与评判。 (四)绩效审计的作用 绩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作用也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过程和单位的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的。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 (1)从时间上看起步较晚 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是在1991年的全国审计会议上,而直到2003年,我国审计署才开始探究绩效审计的路径,所以我国的绩效审计从起步上就落后了西方发达国家一大截。

学校校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关于****学校****同志离任经济责任的 审计报告 ****教审〔2011〕19号 ****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我们于2011年10月17日至10月25日对你校原任校长****同志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履行校长经济责任的情况以就地和送达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审计,现出具如下审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同志于****年****月至****年****月任****学校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受托履行财务、会计、经营、管理、社会、财经等经济责任。任期末,学校共有班级数****个,在籍学生****人,其中住宿生****人,教职工****人,离退休人员****人。 二、审计情况 (一)资产负债情况(2011.08.31) 1.资产:现金10000.00元、银行存款161653.43元、应收及暂付款603134.44元、固定资产8859465.45元,合计9634253.32元。 2.负债:应付及暂存款157837.11元,合计157837.11元。 3.净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净资产为9476416.21元。

(二)财务收支情况(2006.09-2011.08) 1.收入:37559216.78 2.支出:36960277.33 3.结余:收入减去支出,5年间学校收支结余总额为598939.45元,其中:2006年 9-12月结余528431.03元; 2007年结余1164807.72 元;2008年结余-160176.71 元;2009年结余61642.75 元,2010年结余-235701.84 ;2011年1-8月结余-760063.50 元。 (三)商品和服务支出分析(2006.09-2011.08) 在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中,其他费用、办公费用、维修费用所占比例较大,教师培训费所占比例为3.88%,不足5%,偏低(详细分析情况见下表)。

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立“务实、高效、公正、廉洁”政府的需要,是光明而宽阔的审计领域,准确理解和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概念 (一)绩效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的意思。从字面上看,绩效就是业绩与效率;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从社会学角度看,绩效是社会成员按社会分工所承担的职责。绩效分个人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三个层次;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实践中,对绩效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管理的重点和思路,有关绩效的理解有结果绩效观、行为绩效观、战略绩效观和能力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是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战略绩效观认为,对绩效的评价,要关注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两个方面。 (二)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依据之一,是政府扣除成本后的透支或盈余,其原则是公共、公正、公平, 政府绩效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

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就框架而言,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考察经济绩效利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政治绩效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由国情决定,一般通过党和国家意志来体现,是政府绩效的中枢和核心,依法行政是政治绩效对政府的要求,且要求各部门、单位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地方政府绩效是对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部门绩效的汇总,讲发展,就是要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争取项目资金。 二、绩效指标的设定原则 (一)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指标本身的提取和指标目标值的设置。在一定的发展国策下,它源自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设计应有层次性,其设计要与发展导向相一致,使发展目标可同时满足社会,组织、个人;更要符合实际,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角度看,有人曾提出了一个盈利性指标的设计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将指标相关于决策的九个作用(包括评估、检查、识别、最大化、最优化、改善、定量、监督、评价)与决策过程相联系,以确定指标内容,当然,这里理论的成分是多了些;总之,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要有利于全面考核、系统评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所占有和

医院绩效审计浅析

医院绩效审计浅析 [摘要] 如何真实反映和客观评价医院各种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和各类业务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从而根据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论证,找出效益高的运行机制、管理经验和效益低的问题及原因,合理引导和促进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为制定计划、宏观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审计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审计评价标准选用和审计内容等方面对医院绩效审计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医院绩效审计方法浅析 一、确定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 1、通过绩效审计对医院综合效益情况进行绩效审计,揭示影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 2、在检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的同时,重点审查分析有关支出的科学、合理性,设备物资的管理情况,组织结构、人力及设备等资源与其业务相配比情况;重点检查医院财务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医疗设备采购使用及维护管理、药品采购、药品管理、卫生材料及高值耗材管理等有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通过审计医院的整体绩效,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纵向和横向比较医院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二、采用科学的审计方式、方法 1、审计方式对医院各项支出进行就地审计,对有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重要审计结论进行专家咨询,召开专题审计论证会。 2、审计评价方法 (1)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医院财务收支和管理绩效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综合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情况; (2)采用指标对比方法对当年与前三个年度医院绩效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情况;( (3)采用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对医院管理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医院管理程序执行及财务管理的状况。

高校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点

高校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心在于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为什么建立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如此之难?这从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可以发现:审计客体由静态的会计资料,到动态审计对象(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从有形到无形,从客观反映到抽象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的客体、对象、程序、报告等,都有一个质的变化,过去审计的重点强调真实性、合法性,现在必须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重。要能很好解决问题的症结,评价指标必须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直观,从经济责任审计受托责任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纪检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供领导干部个人在其任职期间经济行为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及个人廉洁情况的信息。当然这里所说的“直观”不能简单理解成“好”或“坏”、“一般”等,而是一系列科学、规范、简明的定性、定量评价。换而言之,就是可具操作性;其次是当事人心服,不言而喻,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会对领导干部个人政治前途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审计下达的结论,不是建立在充分、可信的资料基础上,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不仅是没有履行好审计职责,而且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再次就是社会认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大而言之是反腐倡廉,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也就是说,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那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CCPCPA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是指从接受申请到作出审计评价、结论通知,按顺序有条不紊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同其它审计相同的是,也可以分为审计的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不同的是,每个阶段在具体程序上有所差别。这是由审计的目的、内容和时间等要求的不同所决定的。 ㈠、审计的准备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之前,有关干部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被审单位,都应作必要的准备工作,其具体程序是: 1、院长、部门负责人任期届满或中选调离(包括免职、降职、提升、辞职)之前,由矿大审计处主管部门或专门的干部主管部门填制《经济责任审计申请书》,向审计机关提请审计。审计机关在接到申请书后可自信审计,也可以委托

浅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总体评价和鉴证的行为。它是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帮助干部管理部门考核评价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干部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是目前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是笔者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做一点粗浅分析。 1 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视不够,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虽然高校在依据《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办法中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未经审计,不得解除其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不得办理有关调离手续。经济责任审计结论还应该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 但是,由于现行人事工作的特殊性,通常安排离任在前,审计在后。事实上学校组织部门往往都是在领导干部已经离任、或已经宣布到新的岗位上任后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那么,先审计,后离任的规定就落空了,本应成为评价和任用干部时重要参考的审计结论也成了一纸空谈。从而导致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时,审计人

员清查不深不彻底,甚至草草了事、流于形式,使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它的作用。即使离任审计中发现问题,离任者认为自己已经卸任,即便对查出的问题负有责任,但已无权处理或处理问题力不从心。而接任者对处理离任者遗留下来的问题积极性不高,时间一长便无人过问追究。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更应将任中审计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开展审计工作。 2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审计工作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一些高校内部审计仍不是独立的部门,审计部门没有单独设立,有的学校将审计人员归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只是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一个工作岗位,审计人员独立工作的条件受到严重限制。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单位的一名成员,其职称、职位等受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的约束,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这些问题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过程中缺少完整的独立性。 3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方面力量不足,审计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而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尽相同,涉及的邻域比较广。同时,因为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和评价的特殊性,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仅仅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审计人员除了要熟悉财务、会计制度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知经济管理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招投标等多方面的知识,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只具备其中一方面或两方面的业务知识,而单位对于审计人员配备比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难点在于,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承担责任的 界定上,很多审计人员存在着对责任界定标准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等问题,往往在确认被审 计领导干部所承担哪种责任时,或稀里糊涂,模模糊糊,或凭经验和感觉应付了事,对存在 的问题应当承担责任定性不严、界定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加大了 审计风险。为此,笔者就如何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干部对存在的问题应承担的相 关经济责任,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一点看法。 一、两办《规定》对存在问题所承担责任的种类和承担责任标准的界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 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承 担责任的种类和标准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 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划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三种。其三种责任的界定 的标准为: (一)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1、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2、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 为;3、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 (资 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4、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数 人 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 重大 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 为;5、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二)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1、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2、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 济事 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 重后 果的行为。 (三)领导责任 :是指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 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以上两办《规定》,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规定 了 5 项行为;对应承担主管责任的规定了2 项 行为;除承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之外的行为,规定为应当承担领导责任。 二、对《规定》承担责任界定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一)对直接责任界定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相关制度完善不够、缺乏审计结果运用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上述困难的对策。可资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困难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把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不容置疑的是,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并非平坦。本文拟对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主要困难进行剖析,并探求解困途径和对策。 一、主要困难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对于绩效审计,国外研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方面未能取得广泛一致,我们自然不能照搬照套。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但都十分零散,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主流观点,无以深刻影响我国绩效审计理论、观念和实践的格局。因此,在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前提下,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实践活动是比较困难的。 (二)、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

由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有的地方绩效审计实践近乎空白,审计机关也没有将绩效审计纳入审计宣传的范围等诸因素的影响,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知之甚少,广大民众也对缺乏了解,社会关注度极低。致使中国特色绩效审计远在绝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因此,开展绩效审计缺乏一定的审计环境。 (三)、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 修订后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效益”二字,很宏观很笼统,不足以支撑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开展。除此之外,目前尚无其它法律法规规定。同时,指导绩效审计的具体实施细则也未出台。因而,有的地方试行绩效审计,只能在不规范、低水平的状态下进行。绩效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充实,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 绩效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评价标准艰难性等多因素的组合,要求从审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我国审计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这类专业审计人员仍十分缺乏。加之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审计人员无绩效审计从审经历和从审经验,这势必影响广大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信心。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 各项资金的绩效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绩效审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