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教学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掌握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酸、碱的概念及特点,熟悉 pH 值的计算方法。
3.明确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电离,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2.熟悉酸、碱的概念及特点,掌握 pH 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和演示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辅助展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一、引言(5分钟)1.介绍电离的基本概念。
2.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酸、碱的应用使学生了解酸、碱的概念及特点。
二、水的电离(15分钟)1.电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
2.水的电离,并引出电离常数与 pH 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掌握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电离常数的认识。
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水中加入少量酸和碱,依然保持中性。
三、溶液的酸碱性及 pH 值(15分钟)1.酸、碱的概念及特点。
2.酸碱反应的特征及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3.计算溶液的 pH 值。
四、pH 值与离子浓度(15分钟)1. pH 值的计算公式。
2.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练习 pH 值的计算。
五、实验演示(15分钟)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电离及 pH 值计算。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再次强调电离常数与 pH 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回顾了解到的内容,重新理清思路。
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此次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提高了教学效果,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电离及 pH 值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的语境下,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教授了与化学学科紧密相关的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值等知识。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掌握影响水的电离的主要因素以及Kw与温度的关系。
3.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与PH的简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的关系分析,体会矛盾的对立统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是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而第二节是继化学平衡,离子平衡之后又一个重点。
通过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本质上认识溶液酸碱性,而且还可以指导后续有关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学习。
学生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特点,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
2.学生已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知识。
3.学生已掌握有关PH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有关Kw与PH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由复习强弱电解质盐酸,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如何电离的?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纯水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有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H2O+H2O≒H3O++OH-简写为:H2O≒H++OH-我们可以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分析:纯水的导电性实验测得,25℃,1L纯水中只有1×10-7摩尔水电离。
∴C(H+)=C(OH-)=1×10-7 mol/L而1L水的物质的量为55.6mol这与发生电离的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可以看成常数。
得出水的离子积。
分析表格,得出规律,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温度既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有影响,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也有影响,那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加酸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碱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某些盐促进水的电离,Kw不变。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的含义;2.掌握水的电离反应的表达方式;3.理解溶液的pH值的含义;4.掌握计算溶液pH值公式的方法;5.能够设计实验验证溶液的pH值。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水的电离的理解;2.学生对于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实验设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水的离子式和电离反应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发生电离的,以及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2.理论讲解(20分钟)a.水的电离:介绍水分子的电离情况,讲解水的离子式并以化学方程式表示水的电离反应,解释水的自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含义。
b.溶液的pH值:定义pH值为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表示,讲解pH值的计算公式和pH值与酸碱性质的关系。
3.实验设计(30分钟)a.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浓度酸溶液的pH值差异。
b.实验步骤:(1)将一定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酸溶液分别加入几个试管中;(2)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滴加到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所需要的滴数;(3)根据滴加的酸碱指示剂滴数计算出溶液的pH值。
c.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不同浓度酸溶液的pH值与其酸性的关系。
4.拓展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质与酸溶液的pH值的关系,并分析其他因素对溶液pH值的影响。
5.归纳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归纳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的计算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并强调其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提问学生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的计算公式;2.实验报告评分: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资源:1.水的离子式和电离反应的图像;2.酸碱指示剂和试管。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行pH值与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关系的实验;2.设计酸碱性溶液的中和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pH值的变化。
2023年高三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反应和溶液的pH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溶液的pH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个酸性和碱性溶液,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引导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概念。
步骤二:水的电离反应1.向学生介绍水的电离反应,即H2O ⇌ H+ + OH-。
2.解释水的自离平衡,即水中既有游离的H+离子又有游离的OH-离子。
3.展示水的离子平衡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步骤三:溶液的pH1.向学生介绍pH的概念和定义,即pH = -log[H+]。
2.解释pH的定义,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解释pH表并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
4.进行pH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1.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布置相关作业。
3.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案二:水的电离与pH的计算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及其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掌握计算溶液的pH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对开水和酸性溶液的观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的差异,引导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概念。
步骤二:水的电离反应1.向学生介绍水的电离反应,即H2O ⇌ H+ + OH-。
2.解释水的离子平衡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步骤三:溶液的pH计算1.向学生介绍pH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即pH = -log[H+]。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确定溶液的pH值,并进行计算练习。
3.引导学生思考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
步骤四:应用与巩固1.展示一组常见溶液的pH值,并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2.进行pH计算练习,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和分享学习成果。
步骤五:评价与扩展1.布置相关作业。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扩展讨论其他与pH相关的知识,如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第一课时课程目的:1、理解水的离子积的含义2、掌握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3、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根据 4、 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一、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的电离: H2O+H2O H3O+ + OH –简写为 H2O H+ + 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 c (H+)·c (OH-) c (H2O) K电离= 1L H2O的物质的量为55.6moL,即H2O的浓度为55.6moL/L ,可视为常数c (H+)·c (OH –)=K电离·c (H2O) K电离与常数c (H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 表示 KW =c (H+)·c (OH–) 讨论:25℃时,水电离出来的[H+]=[OH—]=10—7mol/L ,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如何?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通常的电流表无法检验其中离子〕问题考虑 1、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KW与什么因素有关? 2、水的离子积为多少? 3、条件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及Kw的影响〔1.T;2.参加酸或碱;3.参加NaHSO4〕 T升高参加少量盐酸参加少量NaOH 参加NaHSO4 c (H+) c (OH –)平衡挪动方向 KW变化情况 H2O的电离程度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与c (OH –)总是相等的④H2O中加酸或加碱均能抑制H2O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不变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 KW =c (H+)总·c (OH –) 总=1×10-14〔常温〕问题考虑 1、水中参加酸或者碱之后溶液中c (H+)与c (OH –)是否相等?2、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 –?3、由上表分析^p 在酸性溶液中c (H+)与c (OH –)大小:碱性溶液中c (H+)与c (OH –)大小。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教案设计【考试说明要求】1.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2.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基础知识梳理】一、水的电离1、水是一种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水的离子积Kw=Kw只随温度变化而不随浓度变化,水的电离是热过程,25℃时,Kw=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⑴温度⑵酸、碱⑶易水解的盐【思考】分析下列条件的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项目条件平衡移动方向 C(H+)变化 C(OH-)变化 C(H+)与C(OH-)大小比较 Kw 溶液酸碱性升温加入少量H2SO4加入少量NaOH加入少量Na2CO3加入少量FeCl3【例1】纯水在25℃和80℃时的H+浓度,前后两个量的大小关系为(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不能确定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相对大小。
酸性溶液:C(H+)_____C(OH-),中性溶液:C(H+)__ _C(OH-),碱性溶液:C(H+)_ _C(OH-)2.(1)pH=_______________,pH大小反映了溶液中__________浓度大小,即反映溶液的_______性强弱。
(2)25℃时,酸性溶液:pH_____,中性溶液:pH_____,碱性溶液:pH_____。
(3)同种溶质的稀溶液:c(酸)越大,酸性越_____,pH越_____;c(碱)越大,碱性越_____,pH越_____。
(4)相同pH的酸(或碱),若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____。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误打×)⑴pH=0的溶液中C(H+)=0 ( )⑵pH相同盐酸和硫酸分别中和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消耗两种酸体积比为2∶1 ()⑶p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和等量的盐酸时,消耗两种碱体积比为1∶1 ( )⑷pH=5的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0mL后pH=7 ( )⑸100℃时纯水的pH=6,则100℃时纯水显酸性 ( )⑹pH=4.3的硫酸和pH=9.7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近似相等 ( )3.pH的计算①已知酸碱浓度求pH ②稀释计算③混合计算【例2】⑴求pH=4的盐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⑵求pH=12的.Ba(OH)2溶液与水以体积比2∶3混合后溶液的pH⑶常温下,重水离子积常数为 1.6×10-15,则0.001mol/LNaOD重水溶液1mL加重水稀释至10L后溶液的pD⑷求pH=4、pH=6的两种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5时的体积比⑸求pH=8的强碱溶液100mL和pH=9的强碱溶液300mL混合后溶液的pH⑹求0.1mol/LHCl 800mL和0.1mol/LNaOH200mL混合后溶液的pH⑺等体积的pH=4的盐酸与醋酸加水稀释到pH=5,加水体积:前者_______后者。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描述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现和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教学难点:酸碱溶液的离子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盛装蒸馏水的玻璃容器、导电性能强的金属片、导线、电流表、电源、酸、碱溶液。
2.教学素材:相关实验资料、图片、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的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和水的电离和酸碱性相关的现象或物质?”请学生回答并讨论。
第二步:知识讲解1.给学生展示水的离子式:H2O=H++OH-,并解释水的电离是指水分子在溶液中部分解离为H+离子和OH-离子。
2.引导学生讨论水的电离产生的H+离子和OH-离子对溶液的电导率和酸碱性有何影响。
3.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pH值的含义和用途。
第三步: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将蒸馏水倒入盛器、接上电流表,分别在接触良好的金属片上浸泡,接通电源。
2.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提示,告知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并与组员进行探讨和讨论。
第四步:知识总结1.学生就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电流表的读数增加,说明水中的H+和OH-离子增多,水具有一定的电导性。
2.引导学生讨论酸碱溶液的离子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第五步:拓展应用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思考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草酸溶液可以用于家具清洁,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于肥皂制造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掌握水的电离的过程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3.了解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原则和常用指示剂的作用。
4.掌握利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5.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电离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2.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原则。
3.利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常见酸碱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性是什么?”、“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判断?”等问题,并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介绍水的电离过程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讲解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原则,包括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酸碱中性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25分钟)3.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标有不同pH值的溶液,并将它们分别添加到几个试管中;准备好pH计和酸碱试纸。
3.2 实验过程让学生使用pH计测量不同pH值的溶液,并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使用酸碱试纸将溶液进行初步酸碱性判断,并与pH计的结果进行比较。
4.讨论(10分钟)让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的优劣和注意事项。
5.总结(5分钟)总结讲解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判断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分析、搜集、总结关于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问题解答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酸碱指示剂实验、学生理解与回答问题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知识的掌握程度、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教案)
c(H+)>c(OH-)酸性
c(H+)<c(OH-)碱性
c(H+)=c(OH-)中性
作业:
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显什么性?
2、查资料找出量化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引入新课,板书: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值
水是怎样电离的呢?
结合自身对水组成的理解,阅读课本p52,思考并得出结论。
H2O H++ OH-
2 H2O H3O++ OH-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借助媒体增长知识。
投影:水的电离微观动画。
观察
确认水并不是完全电离的,电离出来的离子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
课题名称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课型
新课
课时
总2课时之第1课时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c(H+)、c(O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相关资料自学和数据查询,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 H2O H3O++ OH-
H2O H++ OH-
2、特点
I、电离程度小,常温下,c(H+)=c(OH-)=10-7mol/L
II、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I、温度:升温可促进水的电离
II、浓度:加酸加碱可抑制水的电离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始终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它是一个温度函数,与溶液的溶质无关。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2、初步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3、掌握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教学重点:有关pH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有关pH的计算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影响水的离子积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及pH的关系?溶液pH的计算?求0.1mol/L盐酸溶液中的[OH-]?(25℃)求0.1mol/LnaOH溶液中[H+]?②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1)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
(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 < 弱酸(填“>”或“<”)。
(3)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CH3COOH 。
(4)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 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
③pH的有关计算:(1)求酸或碱溶液的pH a·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求强酸或强碱稀释后的pH b·若为酸性,先求出c(H+)后(3)求混合溶液的pH 由pH =-lg{c(H+)}求pH①两种强酸(碱)混合若为碱性,先求c(OH—)后②强酸与强碱混合由K w = c(H+)·c(OH—)(4)pH+pOH=14 求c(H+),再求pH板书:三、有关溶液pH 的计算(一)强酸、强碱自相或互相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酸I+酸II [H +] = II I II I V V H n H n ++++)()((2)碱I+碱II [OH -] = II I II I V V OH n OH n ++--)()((3)酸I+碱II完全中和:[H +] = [OH -] = 1710-⨯mol/L 酸过量: [H +]= II I II I V V OH n H n +--+)()(碱过量:[OH -] = II I II I V V H n OH n +-+-)()((二)溶液酸碱性pH 计算经验规律(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大的—0.3(3)当按所给反应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时,酸碱不论强弱,谁大谁过剩,溶液呈谁性。
高中化学-高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2.酸和碱的定义3.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4.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了解酸和碱的定义。
3.掌握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4.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重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方法】1.讲述与举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课后预习,精读教材,在课上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2.黑板板书3.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Step 1】知识梳理(5分钟)回顾高一学习的物质的三态、化学键的分类及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引入知识(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展示水分子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电离及离解度,并简要介绍水的电离常数和离解度的计算方法。
2.简要介绍酸和碱的定义。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1:“溶解度对电离”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温度、离解度对电离的影响。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若干氢氧化钠加入纯水中,会出现明显的碱性,同时读取溶液温度,并记录离解度的值,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离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pH值。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一些常见的酸和碱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过对溶液颜色的变化,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Step 4】概念理解(15分钟)1.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pH的定义及应用,并介绍pH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结果和探究,让学生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定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说课稿 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知道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重点难点】水的离子积、c(H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言: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可用pH 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 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 二、新授1、水的电离阅读精确的导电性实验并归纳: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H 2O+H 2OH 3O + + OH –简写为 H 2O H + + 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 电离=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思考:① 该水中c (H +)等于多少?② c (OH –)等于多少?③ c (H +)和c (OH –)有什么关系?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mol 思考: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_________(“增大”,“减小”或 “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过程,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掌握 pH 值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水的电离和溶液 pH 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溶液 pH 值的计算。
2、难点(1)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
(2)酸碱溶液混合后 pH 值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溶液,比如食醋、柠檬汁、肥皂水等。
这些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那么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衡量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值。
(二)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的电离:H₂O ⇌ 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水电离出的 H⁺和 OH⁻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用 Kw 表示。
Kw = H⁺OH⁻。
例如,在 25℃时,Kw = 10×10⁻¹⁴。
需要注意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Kw 增大。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Kw 增大;降低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Kw 减小。
(2)外加酸碱向水中加入酸或碱,会抑制水的电离。
例如,加入盐酸,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加入氢氧化钠,O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3)外加可水解的盐向水中加入可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
例如,加入氯化铵,NH₄⁺水解结合 OH⁻,使平衡向右移动。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H⁺和 OH⁻浓度的相对大小。
当 H⁺= OH⁻时,溶液呈中性;当 H⁺> OH⁻时,溶液呈酸性;当 H⁺< OH⁻时,溶液呈碱性。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说课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的电离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延伸和拓展,溶液的酸碱性则是水的电离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等内容。
其中,水的电离平衡是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水的离子积常数则是定量描述水的电离程度的重要物理量,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则是将抽象的离子浓度转化为直观的数值,便于实际应用。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 1 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概念,在选修4 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平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能力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能够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北京市第55中学张静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张静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 100027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深和发展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体会化学科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此为指导思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利用“如何检测自动售水机中的水是否健康”的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走进水的微观世界,学习与水的电离平衡相关的化学知识,完成饮用水的pH检测实验,从而体会化学科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节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部分内容,它是前述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在水溶液中的拓展与应用,水的电离平衡是建立在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理论的深入认识基础上的,而后续的盐类水解平衡则是前述两节内容的综合应用,它们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功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分析:学生对水的原有认识停留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和“纯水不导电”的基础上,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会更深入的了解“纯水中除了水分子,还有极少量的H+和OH-”以及“纯水具有微弱导电能力”的事实,在情感上,由原来的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将提升为关注饮水健康意识,从而进一步树立更科学的生活观念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会写水的电离方程式,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了解溶液的pH,知道pH与c(H+)的定量关系,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讨论,加深从平衡角度对水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利用推理和演绎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如何检测水质的问题讨论,进一步体会化学中的宏观与微观、分类观以及对立统一的思想,知道pH调控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科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精选3篇)
高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精选3篇)第一篇:水的电离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电离过程,掌握水的电离方程式,理解pH的概念。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提问,水是否是电解质?为什么?2. 介绍水的电离: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到水在水中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3. 讲解水的电离方程式:H2O(l) ⇌ H+(aq) + OH-(aq)。
解释方程式中的符号和含义。
4. 解释电离常数Kw:Kw = [H+][OH-],指出在25℃的标准状态下,Kw的值为10^-14。
5.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计算[H+]和[OH-]的浓度等。
6. 讲解pH的概念:pH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数。
7.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溶液的pH值,通过计算给出溶液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评估方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或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水的电离和pH的概念。
第二篇:酸碱溶液的pH值教学目标:理解酸碱溶液的pH值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水的电离和pH的概念,提问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一般是多少?2. 引入pH计:介绍pH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出pH计可以直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3. 讲解酸碱溶液的pH值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pH = -log[H+],指出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
4. 引入酸碱指示剂: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出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酸碱溶液的pH值,或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6. 实验: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情况。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或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酸碱溶液pH值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篇:共享电离和强弱电解质的pH值教学目标:了解共享电离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计算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掌握影响水的电离的主要因素以及Kw与温度的关系。
3.学会有关水的离子积与PH的简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的关系分析,体会矛盾的对立统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
是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而第二节是继化学平衡,离子平衡之后又一个重点。
通过它的
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本质上认识溶液酸碱性,而且还可以指导后
续有关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学习。
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特点,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
2.学生已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知识。
3.学生已掌握有关PH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有关Kw与PH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由复习强弱电解质盐酸,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
如何电离的?
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纯水大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有
少量的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
微弱的电离
H2O+H2O≒H3O++OH-
简写为:H2O≒H++OH-
我们可以写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分析:纯水的导电性实验测得,25℃,1L纯水中只有1×10-7摩尔水
电离。
∴C(H+)=C(OH-)=1×10-7 mol/L
而1L水的物质的量为55.6mol这与发生电离的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可以看成常数。
得出水的离子积。
分析表格,得出规律,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温度既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有影响,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也有影响,那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加酸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碱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加某些
盐促进水的电离,Kw不变。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w变大,降温抑制水的电离,Kw减小。
而且实验表明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
溶液。
既然我们知道了它适用于所有稀溶液,那么我们就可以用Kw来计算
稀溶液中的C(H+),C(OH-)。
例题:常温下,浓度为1×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OH-的浓度为多少?
练习:常温下,浓度为1×10-5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OH-的浓度为多少?
总结:酸中:C(H+)=C(H+)酸电离
碱中:C(OH-)=C(OH-)碱电离
C(H+)水电离=C(OH-)水电离
我们知道(室温)当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溶液显
酸性。
当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溶液显碱性。
当氢
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溶液显中性。
可见,用氢离子
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初中我们学过用
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那么PH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是这样
规定的: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lgC(H+)
因此,常温下中性溶液PH=7,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
思考:已知100℃时,Kw=1.0×10-12在此温度下,纯水中的c(H+)为多少?PH为多少?PH<7是否说明溶液呈酸性?此温度下溶液PH=7时,溶液为酸性还是碱性?
总结: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与温度有关。
溶液呈中性的本质是C(H+)=C(OH-)
那么我们如何来测量,计算以及应用PH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
一.极弱的电解质H2O+H2O≒H3O++OH-
简写为:H2O≒H++OH-
二.水的离子积
Kw=C(H+)·C(OH-)
温度↑,Kw↑
三.影响因素
加酸抑制 Kw不变升温促进 Kw变大加碱抑制 Kw不变降温抑制 Kw变小加某些盐促进 Kw不变
四.计算
酸中:C(H+)=C(H+)酸电离
碱中:C(OH-)=C(OH-)碱电离
C(H+)水电离=C(OH-)水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lgC(H+)
25℃时
+)>1×10-7酸性 PH<7
+)=1×10-7酸性 PH=7
+)<1×10-7酸性 P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