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殊的地理分布
北美 北欧
南欧 西欧
日本 南美
其他 地区
▪其他尚不明确的因素 ▪饮食结构:肉食、奶制品 ▪吸烟:吸烟可减少UC发病、加重CD
▪环境越来越清洁
Ekbom A,Basel:Karger,1999 Folkerts G,et al,Immunol,2000
微生物因素对IBD发病的影响
以往对病原体(包括副结核分枝杆菌、麻疹病毒 )的研究均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结果,但仍不排除 发病与感染有关
Bernstein, C. N., M. Fried, et al. (2010).
全球发病率和东西方差异
新西兰、澳大利亚16/100,000,加拿大 14/100,000; 美国7/100,000(仅据Minnesota州Olmsted县数 据);
城区发病率偏高,社会阶层较高人群偏高。多
数研究显示,CD发病率的上升都是由社会阶层 较高人群开始,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普
▪ 西方国家常见 ▪ 我国相对少见,但患病有增加趋势 ▪ 性别:男女之比为1.9:1 ▪ 以中青年居多
全球发病率和东西方差异
UC发病率 西方国家二战后上升,现开始下降; 东欧、亚洲及发展中国家等原低发病率地区开 始上升。 CD发病率 亚洲和南美<1/100,000(但可能正在上升) 南欧、南非1-3/100,000;
(优选)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 副本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 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 ▪ 慢性过程 ▪ 反复发作 ▪ 病因未明 ▪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
IBD发病状况
BA,et al.Gastroenterology,1986 Van Heel DA,et al.Can J Gastroenterol 2000
遗传因素对IBD发病的影响
同卵双生患CD同病率为44%,异卵双生同 病率为4% 遗传背景强烈影响IBD的易感性及严重性 个体基因组合决定疾病的类型、部位、 临床活动性及预后
询问症状——腹泻(血便、粘液便),腹痛, 呕吐,体重下降,肠外表现,瘘管形成,肛周 病变(CD),发热。 询问目前的任一症状是否在过去曾出现过(以 防过去有过疾病发作漏诊)。
当前症状的持续时间,是否影响夜间睡眠、工 作及正常社会活动等。
询问可能出现的所有肠外表现,包括关节炎、 眼部炎性病变、皮肤病变、骨质疏松、骨折及 静脉血栓形成等。
Vankruningen HJ,Inflammtaory Bowel Dis,1999 Ter Mrenulenv, Gut,1998
遗传因素对IBD发病的影响
IBD在一级亲属中更为常见 ㆍ所有家庭成员均暴露于相同IBD环境因素
ㆍ家庭成员具有对IBD易感的相同遗传背 景 阳性家族史为对照的10-30倍
IBD并发症
CD多见—— 狭窄与梗阻、腹腔内脓肿 瘘管和肛周病变( CD特征性病变),直肠或结 肠粘膜受累者可发生癌变。 肠外并发症:胆石症、尿路结石、脂肪肝,骨 质疏松。
IBD实验室生物学标志物检查
ESR CRP WBC BPC 钙卫蛋白(Calprotectin) P-ANCA和AS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
遍化。
Bernstein, C. N., M. Fried, et al. (2010).
住院及内镜筛选IBD (1990-2003年)
UC
CD
中国IBD协作组,2005
IBD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 肠道菌群
宿主免疫应答
肠道炎症
UC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饮茶 吸烟 母乳喂养 IBD家族史 感染性肠病史
p-ANCA抗原阳性,ASCA阴性提示UC; P-ANCA抗原阴性,ASCA阳性提示CD;
IBD实验室生物学标志物检查
排除结核(结核高发病率地区适用) PPD皮试(部分国家如巴西直径 >10mm阳性;美国>5mm阳性); 血清PPD抗体检测; γ干扰素法(Quantiferon,T-SPOT,TB 检查)。
IBD的发生与自身肠道菌丛异常有关
动物实验证实,在肠道无菌状况下不发生结 肠炎症
IBD患者对细菌抗原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增 强
Vankruningen HJ,Inflammtaory Bowel Dis,1999 Ter Mrenulenv, Gut,1998
微生物因素对IBD发病的影响
细菌滞溜有助于IBD的发生 粪便转运有利于防止CD复发 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对IBD患者的治疗有益 IBD发病与机体对肠道菌丛免疫耐受能力缺失有关
影像学及内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结肠镜 (重症暴发型相对禁忌。 随诊;回肠末端) 腹部平片(肠梗阻,穿孔),胸片(肺结核) 钡剂灌肠/小肠钡剂造影(重症暴发型禁忌,初 步小肠CD) 胃镜 (上消化道CD)
影像学及内镜检查
断层影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US ),MRI(包括CT和MRI肠道成像)(判断病变 范围,严重程度,穿孔,排除…) 胶囊內镜 (CD) 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 (CD)
OR
95%CI
0.790 0.679-0.919
0.788 0.683-0.908
0.852 0.759-0.957
7.695
2.88220.547Fra Baidu bibliotek
2.605 1.720-3.945
P 0.002 0.001 0.007 0.000
0.000
中国IBD协作组,2005
环境因素对IBD发病的影响
▪ 近50年IBD发病率持续增高,但非诊断方法改 善所致
BA,et al.Gastroenterology,1986 Van Heel DA,et al.Can J Gastroenterol 2000
精神因素
临床上观察到精神抑郁和焦虑,对本病的发 生与复发可能有一定的影响。认为精神因素可 以是本病发作的诱因,也可以是本病反复发作 的继发性表现。
病史与症状
病史与症状
判断是否存在心境障碍。 近期及过去是否有过肠道感染。 是否有结核史及结核接触史。 旅行史。 用药史,包括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家族史(IBD,乳糜泻,结直肠癌)。 吸烟史。
IBD并发症
UC多见—— 中毒性巨结肠、肠出血、肠穿孔、癌变(远期 ) 肠外并发症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坏疽性脓皮病 、结节性红斑、虹膜炎、葡萄膜炎、巩膜外层 炎及PS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