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4章-细胞质膜(翟中和第四版)

第4章-细胞质膜(翟中和第四版)

6197–202.
Simons K, Ikonen E (June 1997). "Functional rafts in cell membranes". Nature,387 (6633): 569–72.
精选可编辑ppt
13
脂筏结构模型
脂筏模型(lipid rafts):脂质双分子层不是一个完全 均匀的二维流体,膜中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区, 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区。 特点:这些区域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较 少 流动性。其周围是流动性较高的液态区。 功能:参与信号转导、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及胆固 醇代谢运输等。脂笩功能的紊乱涉及多种疾病的发生。
帽现象(capping)
Figure 10-35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精选可编辑ppt
41
(二)膜蛋白的流动性
• 膜蛋白流动性受 多种因素限制: 如紧密连接、细 胞骨架的影响等
精选可编辑ppt
42
(三)膜脂和膜蛋白运动速率的检测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第4章 细胞质膜
1
细胞表面是复合的结构体系与多功能的体系,细胞膜是细胞表
面的核心结构。
精选可编辑ppt
2
基本概念
• 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又称质膜,曾称 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围绕在细胞最外层 ,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 脂筏基本结构成分, 还是很多重要生物活 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
Figure 10-4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chapter4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chapter4

第四章细胞质膜及其表面一、名词解释:1. 糖萼(glycocalyx)2. 磷脂转换蛋白(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3. 膜骨架(membrane skeleton)4. 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5. 单位膜模型(unit membrane model)6. 翻转扩散(transverse diffusion)7. 侧向扩散(lateral diffusion)8.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9. 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10.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11. 脂质体(liposome)12. 血影蛋白(spectrin)二、选择题:请在以下每题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正确答案为1-6个,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1. 动物细胞质膜外糖链构成的网络状结构叫做A.细胞外被B.微绒毛C.膜骨架2. 以下关于质膜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膜蛋白具有方向性和分布的区域性B.糖脂、糖蛋白分布于质膜的外表面C.膜脂和膜蛋白都具有流动性D. 某些膜蛋白只有在特定膜脂存在时才能发挥其功能3. 以下哪一种去污剂为非离子型去污剂A.十二烷基磺酸钠B.脱氧胆酸C.Triton-X100D.脂肪酸钠4. 用磷脂酶处理完整的人类红细胞,以下哪种膜脂容易被降解A.磷脂酰胆碱,PCB.磷脂酰乙醇胺,PEC.磷脂酰丝氨酸,PS5. 以下哪一种情况下膜的流动性较高A.胆固醇含量高B.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C.长链脂肪酸含量高D.温度高6. 跨膜蛋白属于A.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B.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C.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7. 用磷脂酶C(PLC)处理完整的细胞,能释放出哪一类膜结合蛋白A.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B.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C.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D.脂蛋白(lipoprotein)8. 红细胞膜下的血影蛋白网络与膜之间具有哪两个锚定点A.通过带4.1蛋白与血型糖蛋白连结B.通过带4.1蛋白带3蛋白相连C.通过锚蛋白(ankyrin)与血型糖蛋白连结D.通过锚蛋白与带3蛋白相连9. 质膜A.是保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屏障B.是细胞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通道C.是实现细胞功能的基本结构D.是酶附着的支架(scaffold)10. 鞘磷脂(Sphngomyelin SM)A.以鞘胺醇(Sphingoine)为骨架B.含胆碱C.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植物D.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一个非极性的尾11. 以下关于膜脂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心磷脂具有4个非极性的尾B.脂质体是人工膜C.糖脂是含糖而不含磷酸的脂类D.在缺少胆固醇培养基中,不能合成胆固醇的突变细胞株很快发生自溶。

第四章 细胞质膜

第四章 细胞质膜

种去极化波,沿着轴突迅速传播,称为动作电位。由于Na+通道开放后不久即失活,通 过电压门控K+通道和K+渗漏通道的作用,兴奋后的膜可迅速恢复原来的静息状态。 9. [题解]细胞膜是细胞膜结构的总称,包括细胞外层的膜和细胞质内的膜。膜是由膜脂与 蛋白质组成的。质膜为双层脂结构,膜蛋白分为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细 胞膜的功能包括:界膜及区室化,生命活动的基础;调节物质运输;提供了功能区室化 的条件;参与信号的检测与传递;参与细胞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
第四章 细胞质膜
一、填空题 1.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生物膜的主要基本特征是____和____。 2. 膜脂主要的3种类型是____、____和____。 3. 生物膜上的磷脂分为____和____两类,甘油磷脂包括:____、_
___、____和____。 4. 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其中____是最简单的糖脂,只有1个葡萄糖或半乳糖残
9. 1935 年 Danielli 和 Davson 根据膜________,提出质膜的外面有一层蛋白质 的存在。
10. 1925 年 Gorter 和 Grendel 提出膜的双分子层的结构设想的依据是:________ ____。
11. 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它不仅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而且也没有__ ______。
三、判断题 1. 生物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膜。 2. 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中含量较高,但不存在于植物和原核生物细胞膜中。 3. 膜蛋白的跨膜区均呈α 螺旋结构。 4. 为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膜蛋白,常采用离子去垢剂。 5. 膜脂和膜蛋白都处于流动状态,两者互不影响。 6. 细胞内的囊泡,与细胞质基质接触的膜面为PS面,而与囊泡腔内液体接触的面为ES面。 7. 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则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条带消失,说明两种蛋白不是膜内在

医学细胞生物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细胞生物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概论一.单选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 B )A.细胞遗传学B.细胞生物学C.细胞病理学D.细胞生理学E.细胞形态学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B )A.R·HookB.Schleiden and Schwann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A)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B) 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 D.W·Flemming E.C·Darwin5、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B)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VirchowD.R·BrownE.C.Darwin6、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C)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Watson and CrickD.R·BrownE.C·Darwin7、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单位是(D)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器D.细胞E.核糖体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的一种细胞器是(E)A.细胞骨架B.线粒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E.核糖体9、关于原核细胞的特征,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A.无真正的细胞核B.其 DNA 分子常与组蛋白结合C.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D.无内膜系统E.体积较小(1~10μm)10、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C)A.有真正的细胞核B.有多条 DNA 分子并与组蛋白构成染色质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D.体积较大(10~100μm)E.膜性细胞器发达11、下列哪种细胞器为非膜相结构(A)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E.高尔基体12、下列哪种细胞器为膜相结构( E)A.中心体B.纺锤体C.染色体D.核糖体E.线粒体13、普通光镜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B )A.核孔B.核仁C.溶酶体D.核糖体E.内质网二.多选题1、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ABCDE)A.生长发育B.分裂增殖C.遗传变异D衰老 E.死亡2、蛋白质分子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有(ABCDE)A.结构成分B.收缩运动C.物质运输D.代谢调节E.催化功能3、细胞质骨架系统包含下列哪些细胞器(AB)A.微管B.微丝C.纺锤丝D.中间纤维E.线粒体第三章细胞膜与物质运输一.单选题1、液态镶嵌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 D )A.膜中的脂质及蛋白质都能横向运动B.膜中只有脂质能横向运动C.膜中只有蛋白质能横向运动D.膜的流动性和其化学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E.连续的脂双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2、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A)A.磷脂B.脑磷脂C.脂肪D.糖脂E.胆固醇3、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脂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E.脂类和核酸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C)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吞噬5、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C )A.某种配体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B.配体-受体复合物向有被小凹集中C.其他种类的配体-受体复合物相继在同一有被小凹集中D.吞食泡的形成E.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6、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 ATP,钠泵转运可使(D)A.2 个 Na+移出膜外B.2 个K+移入膜内C.2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D.3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E.2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3 个 K+移入膜内7、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 ATP 的作用8、以下关于钠钾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A.钠钾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的 Na+移出膜外B.钠钾泵可逆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 K+转入膜内C.由于从细胞内移出 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钠钾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 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钠钾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9、细胞膜上的三类主要脂质是(D)A.脂肪、磷脂和胆固醇B.脂肪、磷脂和糖脂C.脂肪、胆固醇和糖脂D.磷脂、胆固醇和糖脂E.以上都不是10、关于磷脂,不正确的描述是(D)A.膜脂以磷脂为主B.膜上的磷脂主要是磷酸甘油脂C.不同类的磷脂性质不同D.磷脂为两性分子, 每一个分子都由疏水的极性头和亲水的脂肪酸链所组成E.磷脂分子的不同结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11、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E)A.转运大分子物质B.逆浓度梯度运送C.需载体帮助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消耗代谢能12、细胞外的液态异物进入细胞后形成的结构称( B)A.吞噬体B.吞饮体C.多囊体D.小囊泡E.大囊泡13、动物细胞的细胞外被是( E )A.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细胞壁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14、膜脂的运动不包括(E)A.侧向扩散B.旋转运动C.翻转运动D.弯曲和旋转异构运动E.变性运动15、易化扩散的特点不包括( D )A.载体蛋白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B.不消耗代谢能C.饱和现象D.消耗代谢能E.竞争性抑制16、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C)A.磷脂肌醇B.磷脂酰胆碱C.胆固醇D.磷脂酰丝氢酸E.鞘磷脂17、以简单扩散形式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A)A.尿素B.葡萄糖C.氨基酸D.核苷酸E.甘露糖18、O2 或 CO2 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 )。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选择题1.在做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模拟实验时,一般不选取________做实验材料( )A.鸡肠衣B.卵壳膜C.猪膀胱D.滤纸解析:A、B、C具有选择透过性,滤纸不具选择透过性。

答案:D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D.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A、B正确;选择液泡中有紫色色素的洋葱作此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容易观察,如果换成白色的洋葱表皮,一样可以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这也是质壁分离的条件,D正确。

答案:C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红色花瓣是由细胞液泡内花青素的颜色呈红色导致的,所以用红色花瓣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 项正确;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显绿色,液泡中细胞液的颜色接近无色,两者之间有颜色差异,因此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通常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因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D项正确。

答案:B4.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体积最大,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白细胞完成这两个生理活动是依靠 ( )A.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C.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D.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白细胞之所以能透过毛细血管,关键是因为其能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白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第4-5章习题及答案

细胞第4-5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细胞质膜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膜的化学组成。

要求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2、脂质体3、内在蛋白4、外周蛋白5、膜骨架6、血影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

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

4、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和等。

三、选择题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E、糖类和脂类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E、合成脂类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5、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B、一层浅色带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B、多糖C、类脂D、糖蛋白E、糖脂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膜中的脂类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C、膜中糖类的种类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9、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A.单位膜模型B.“三夹板”模型C.流动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E.板块镶嵌模型10、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A.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B.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C.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D.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E.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四、判断题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一、名词解释1.脂质体( liposome)2.囊泡运输( vesicular transport)3.流动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4.脂筏(lipid rafts)5.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6.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7.协同运输( cotransport)8.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9.简单扩散( simple diffusion)10.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11.单位膜( unit membrane)12.连续性分泌( continuous secretion)13.受调分泌( regulated secretion)二、单项选择题1.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与核酸B.蛋白质与脂类C.蛋白质与糖类D.糖脂E.糖蛋白2.乙酰胆碱的出胞方式是A.受调分泌B.固有分泌C.被动运输D.易化扩散E.离子通道扩散3.蛋白聚糖的出胞方式是A.固有分泌B.受调分泌C.协同运输D.易化扩散E.离子通道扩散4.膜脂分子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A.侧向扩散B.翻转运动C.旋转运动D.弯曲运动E.伸缩振荡运动5.细胞吞噬过程中参与伪足形成与伸出的蛋白质主要是A.网格蛋白B.微管蛋白C.肌球蛋白D.中间纤维E.肌动蛋白6.胞吞过程中,提供牵动质膜内陷的包被蛋白是A.COPI蛋白B.肌动蛋白C.OPI蛋白D.网格蛋白E.肌球蛋白7.在生理条件下,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在于A.增加膜的流动性B.增加膜的稳定性C.增加膜的无序性D.增加膜的通透性E.增加膜的选择性8.葡萄糖穿红细胞膜的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A.在脂双层中来回移动B.可逆的构象改变C.形成通道D.在脂双层中翻转E.在脂双层中扩散9.不能自由扩散进出脂双层的物质是A.尿素B.乙醇C. O2D. CO2E.Na+10.构成动物细胞细胞外被的是细胞膜表面的A.细胞壁B.糖蛋白C.离子D.糖蛋白与糖脂外伸的糖链E.水1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A.两层蛋白质分子中间夹着一层类脂B.脂双分子层两侧附着蛋白质C.脂双分子层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D.脂分子与蛋白质间隔排列E.脂双分子层镶嵌着蛋白质12.物质不需要膜蛋白帮助,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通过膜的自由扩散称为共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E.胞吐作用13.以简单扩散方式快速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A. NaB. CO2C.氨基酸D.葡萄糖E.甘油14.由载体蛋白参与而不消耗代谢能,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穿膜运输方式是A.简单扩散B.主动运输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E.胞吐作用15.易化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A.顺浓度梯度转运B.逆浓度梯度转运C.需要消耗能量D.不需要消耗能量E.需要有载体蛋16.与生物膜流动性呈正相关的是A.鞘磷脂B.膜蛋白C.胆固醇D.卵磷脂E.糖蛋白17.膜功能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A.膜脂的种类B.膜脂的含量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膜糖的种类E.膜糖的含量18.细胞中的膜糖分布于A.细胞核膜表面B.膜的非胞质面C.内质网表面D.高尔基复合体表面E.线粒体表面19.电子显微镜下单位膜的结构是A.二层深色带,中间夹一层浅色带B.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C.二层浅色带,中间夹一层深色带D.一层深色带E.二层浅色带和二层深色带20.单位膜的总厚度约为A. 5nmB.6nmC. 7.5nmD. 8nmE. 9nm21.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种穿膜运输方式为A.被动运输B.单运输C.同向协同运输D.胞吞作用E.对向协同运输22.葡萄糖经载体蛋白的介导,进入大多数动物细胞内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离子泵D.协同运输E.通道运输23.细胞膜中的脂锚定蛋白与膜脂类相结合的化学键是A.氢键B.肽键C.共价键D.疏水键E.磷酸二酯键24.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间接驱动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胞吐作用D.共运输E.胞吞作用25.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A.协同运输B.易化扩散C.主动运输D.吞噬作用E.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6.小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吸取葡萄糖的转运方式是A.共运输B.对向运输C.被动运输D.易化扩散E.简单扩散27.维持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浓度10-20倍的是A.Na+-H+交换器B.Na-K+泵C.Na+-Ca2+交换载体D.电压门控Na通道E.Na驱动的葡萄糖转运体28.人体内O2、CO2、N2、水和甘油等进出细胞膜的穿膜运输方式是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E.胞吐作用29.氨基酸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进入细胞的方式通常为A.简单扩散B.离子通道扩散C.易化扩散D.协同运输E.胞吞作用30.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穿膜运输的方式有A.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和主动运输C.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D.易化扩散和离子通道扩散E.离子通道扩散和主动运输31.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膜蛋白B.胆固醇C.卵磷脂D.脂肪酸的饱和程度E.离子强度32.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E.脂双层中糖蛋白只分布在胞外层33.膜脂分子最不易发生的运动方式是A.旋转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弯曲运动E.伸缩振荡运动34.Na+-K*泵水解1分子ATP可转运A.3个Na+、2个K+B.3个K+、2个Na+C.2个Na+、2个K+D.3个Na+、3个K+E.3个Na+、1个K+35.处于持续开放状态的膜通道蛋白是A.乙酰胆碱受体B.K+通道C.Ca2+通道D.应力激活阳离子通道E.水通道36.细胞吞入固体颗粒物质的过程为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E.胞吐作用37.有被小窝的作用是A.聚集特定受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E.吸引胞外物质38.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小分子和离子穿膜运输的是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E.离子通道扩散39.细胞膜中膜外在蛋白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A.共价键B.磷酸二酯键C.糖苷键D.肽键E.非共价键40.主动运输与胞吞作用的共同点是A.转运大分子物质B.逆浓度梯度运输C.需载体的帮助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需消耗代谢能41.关于细胞膜上糖类的错误描述是A.膜脂中糖的含量约占膜脂重量的2%~10%B.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C.糖蛋白和糖脂上的低聚糖侧链从生物膜的胞质面伸出D.糖蛋白中的糖链对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影响很大E.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及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42.膜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A.转运分子进出细胞B.接受环境信号并传递到胞内C.连接相邻细胞或细胞外基质成分D.结合于膜上的酶可催化细胞的某些化学反应E.使膜发生相变和相分离43.关于细胞膜的错误叙述是A.高度选择性的半通透性膜B.动态的流体结构C.膜载体蛋白只参与主动运输D.接受化学信号的感受器E.膜中的胆固醇是两亲性分子44.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D.其物质转运速度很快E.吸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45.通过连续性分泌途径排出细胞的物质是A.胶原蛋白B.肾上腺素C.消化酶D.神经递质E.多糖46.下列不属于甘油磷脂的是A.卵磷脂B.鞘磷脂C.磷脂酰肌醇D.脑磷脂E.磷脂酰丝氨酸47.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A.单位膜模型B.流动镶嵌模型C.片层结构模型D.脂筏模型E.捕鱼笼模型48.下列关于Ca2+泵的错误叙述是A.可维持细胞内外的Ca2+浓度梯度B.是ATP酶C.通过对向运输方式转运Ca2+D.分布于质膜、内质网膜上E.每次能逆浓度梯度转运2个Ca2+进入肌浆网49.下列属于非离子型去污剂的是A.十二烷基磺酸钠B.十六烷基三甲基C. Triton X-100D.硬脂酸E.甘油三酯50.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A.LDL受体不能与LDL结合B.LDL受体的基因突变C.LDL进入细胞后不能被降解D.LDL受体缺乏E.LDL受体结构异常51.下列关于水通道的错误叙述是A.AQP1是红细胞膜上的主要水通道B.经典的选择性水通道只能通透水分子C.水-甘油通道对水分子、甘油、尿素具有通透性D.属于内在膜蛋白E.属于配体门控通道52.下列不属于两亲性分子的是A.卵磷脂B.胆固醇C. SDSD.糖脂E.甘油三酯53.下列关于脂锚定蛋白的正确叙述是A.可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C.可位于细胞膜的胞质侧D.可通过与磷脂酰肌醇分子相连的寡糖链共价键结合而锚定到质膜上E.以上都正确54.测定膜蛋白的侧向扩散可使用的技术是A.冰冻蚀刻技术B.荧光漂白恢复技术C.细胞周期同步化D.冷冻电镜技术E. Western印迹分析55.下列不属于内在膜蛋白的是A.孔蛋白B.钙泵C.水通道D.Sre激酶E.钙黏着蛋白多项选择题1.关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ATP酶的活性B.由大小两种亚基组成C.钠离子的结合位点位于胞膜外侧D.乌本苷为其抑制剂E.介导逆浓度梯度运输2.外在膜蛋白的主要特点有A.可与内在膜蛋白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B.均分布在膜的外表面C.在膜蛋白中含量少,占20%-30%D.可通过离子键、氢键与膜脂分子的极性头部相结合E.改变溶液离子浓度即可从膜上分离出来3.穿膜蛋白的主要特点有A.在膜蛋白中含量多,占70%~80%B.穿膜蛋白是双亲性分子C.嵌入脂双层分子中D.多以α螺旋方式穿越脂双层E.与膜结合紧密4.膜糖类分布在A.脂类双层分子层中B.细胞膜非胞质侧C.细胞膜胞质侧D.内膜系统中糖残基面向膜腔内E.内膜系统中糖残基面向膜外表面5.在人的红细胞膜中,下列脂类主要分布于脂双层外层的是A.鞘磷脂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丝氨酸D.磷脂酰乙醇胺E.胆固醇6.穿膜转运方式中的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A.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运B.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C.需要消耗能量D.不需消耗能量E.需要膜转运蛋白7.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A.环境温度B. phC.膜蛋白的含量D.胆固醇含量E.细胞体积8.在调节细胞内pH方面,起作用的跨膜载体蛋白是A.Na-K泵B.Ca2+泵C.Na2-H交换器D.Cl-HCO3交换器E.离子闸门通道9.Na+-K+泵的生理作用是A.产生和维持膜电位B.维持细胞内外特殊的钠钾离子环境C.调节渗透压保持细胞容积恒定D.为细胞主动运输葡萄糖等物质提供条件E.调节细胞的pH10.在人的红细胞膜中,主要分布于脂双层胞质面的脂类分子是A.磷脂酰肌醇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丝氨酸D.磷脂酰乙醇胺E.鞘磷脂11.下列可以降低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脂肪酸链的长度增加B.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增加C.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增加D.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E.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增加12.载体蛋白介导的穿膜运输的特点是A.均介导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B.通过构象改变介导物质运输C.扩散速率随溶质浓度的升高可无限增大D.有选择性地转运特异性分子E.对被转运物质不进行共价修饰13.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的特点是A.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物质B.对被转运物质有高度选择性C.转运速度快D.通道蛋白形成贯穿膜脂双层的亲水孔道E.多数通道不持续开放14.关于细胞膜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钠泵对Na+和K的转运属于被动运输B.O2和CO2的穿膜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C.小肠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属于协同运输D.钙通道可逆电化学梯度特异性的转运NaE.多数离子通道不持续开放15.细胞外被的功能包括A.细胞的迁移和黏附作用B.作为保护层C.细胞周围的水盐平衡D.与细胞通讯有关E.参与细胞识别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脂质体( liposome):是根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相中自我装配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球形结构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球形脂质小囊。

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习题精选 人教版

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习题精选 人教版

第四章第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习题精选1.细胞内有三种膜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这三种膜是()A.细胞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C.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中心体膜D.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膜2.下列对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B.细胞质中的小泡与核糖体膜融合C.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小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D.高尔基体膜突起形成小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3.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A.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附着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4.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汁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D.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5.下列细胞结构的膜之间相互转化,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的是()A.核膜和内质网膜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6.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7.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B.细胞内的所有生物膜C.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D.具有两层膜的细胞器8.生物膜本身的作用中不包括()A.物质运输B.信息传递C.能量交换D.蛋白质加工9.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10.有关生物膜的应用中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中应用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抗旱、抗寒品种的培育,与基因有关而与生物膜无关C.污水处理可以利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人工膜可以模拟生物膜的能量交换功能参考答案:第1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正确答案为B1.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可以通过小泡这种结构完成相互转化。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D )
A. 中心粒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
糖体
2、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哪种观点越来越有说服
力( C )
A.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 生物大分子→细胞
和病毒
C.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 都不对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具有( C )
程度上影响宿主 DNA 复制与转录;病毒 DNA 复制之后表达晚期蛋白, 晚期蛋白是病毒包装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
②RNA 病毒:一般在细胞质内复制,RNA(+)病毒的 RNA 本身就 可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的代谢系统翻译出病毒的早期蛋白,而 RNA(-)病毒必须以本身 RNA 为模板,利用病毒本身携带的 RNA 聚合 酶合成病毒的 mRNA;早期蛋白抑制宿主 DNA 的复制与转录,催化病 毒基因组 RNA 的合成;病毒 mRNA 与宿主的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病 毒的结构蛋白的等晚期蛋白;新复制的 RNA 与病毒蛋白组装。
③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核中复制,以病毒的 RNA 为模板在病 毒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病毒 DNA 分子,整合到宿主 DNA, 以 次 段 整 合 DNA 为 模 板 , 合 成 新 的 病 毒 基 因 组 RNA 和 mRNA,后者与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病毒 的反转录酶,最后装配子代病毒。
细胞克隆 :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 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 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细胞系 :原代细胞传 40~50 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 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系。 细胞株 :有特殊的遗传标记或性质,这样的细胞系可以成为细 胞株。 原代细胞 :从有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传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单克隆抗体 :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课后习题答案(全)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名词解释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又称兼性分子,是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的磷脂既有易溶于水的磷脂酰碱基头部,称为亲水头端,又有不易溶于水的脂肪酸链尾部,称为疏水尾端,我们把这种既有亲水头又有疏水尾的磷脂分子称为双亲性分子。

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又称外周蛋白,完全位于脂质双分子层之外,分布在胞质侧或胞外侧,一般通过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的一侧,间接与膜结合。

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又称跨膜蛋白,指部分或全部穿过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三种类型。

单位膜(unit membrane):细胞膜和胞内膜等生物膜在电镜下均可呈现三夹板式结构,上下两层为电子密度较高的暗层,而中间为电子密度低的明层。

在20 世纪50~60 年代,人们将具有两暗一明结构的膜称为单位膜。

如今,单位膜仅是能部分反映生物膜结构特点的质膜和胞内膜的代名词。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指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跨过细胞膜像低浓度一侧进行运输,且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是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最简单的方式。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是细胞膜中的膜转运蛋白无需消耗代谢能ATP而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一种物质转运方式,其动力来自于膜内外存在的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所具有的势能。

根据所需条件不一,被动转运又可分为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通道扩散等。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细胞膜中特定的载体蛋白在消耗能量由水解ATP 获取的条件下逆浓度梯度即逆电化梯度转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是细胞膜转运小分子物质的基本形式之一。

完成这种转运过程的基本条件有:①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载体蛋白;②需消耗代++谢能。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细胞膜习题及答案 done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细胞膜习题及答案 done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怎样形成的?它在膜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开创意义?答:1925年,E.Gorter and F.Grender发现了脂膜是双层脂分子构成的;随后人们提出“蛋白质-膜脂-蛋白质”模型;1959年J.D.Robertson发展了三文治模型,提出了单位膜模型;1972年S.J.Singer and G.Nicolson提出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意义:(暂不清楚)。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何功能?答:a.膜脂:磷脂(膜脂的基本成分,占50%;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糖脂(含量占膜脂总量的5%以下,血型有关的ABO血型糖脂);胆固醇(含量不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脂筏的基本结构成分。

一方面隔开脂膜,让膜更容易流动;另一方面,其头端与脂头端结合,尾与脂尾结合又可以固定膜)。

b.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以较弱的离子键结合于膜脂表面是水溶性的)内在膜蛋白(往往嵌入或贯穿脂双层的蛋白,需要用去垢剂解离)脂锚定膜蛋白(共价结合脂肪酸分子存在于内侧,结合糖脂分子存在于外侧)3.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有哪些?有何生物学意义?答:流动性(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漂白回复,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不对称性(ES,PS,EF,PF面;糖脂只分布在ES面外侧;)意义:细胞的流动性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对称性(主要是指膜蛋白)是生物膜执行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

4.根据什么证明膜蛋白具有运动性,有几种运动方式?并简要说明影响和限制其运动的主要因素。

答: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漂白回复,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等试验可证明;运动方式:自旋,侧移,翻转,摆尾;一般来说流动性主要指侧向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脂分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般的,脂肪酸连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流动性越大,温度也对流动性有所影响,胆固醇存在于膜脂中有双重调节作用,与磷脂分子结合抑制流动,又将磷脂分子隔开增加流动性。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1离心分离技术○2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与脂类等的显示方法○3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4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于定性○5反射自显影技术○6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第四章细胞质膜(重点:1、3题,2题可不看)1、膜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自的功能?(1)基本类型:甘油磷脂、糖脂、胆固醇(2)功能:甘油磷脂不仅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其中的某些成分如PI等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鞘脂:其分子结构与甘油磷脂非常相似,可以与甘油磷脂共同组成生物膜。

胆固醇:除了作为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外,还是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它还可以与发育调控的重要信号分子Hedgehog共价结合。

3、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细胞红细胞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细胞表面特化结构主要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变形足和微绒毛,都是细胞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分别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载体蛋白相当于结合在细胞质膜上的酶,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同特异性底物结合,一种特异性载体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或离子;转运过程类似于酶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地抑制,又可被某种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pH有依赖性等,因此有人将载体蛋白称为通透酶。

与酶不同的是,载体蛋白对转运的溶质不进行任何共价修饰。

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与溶质分子结合,允许大小和带电荷适宜的离子通过。

绝大多数的通道蛋白形成有离子选择性的、门控的跨膜通道。

因为这些通道蛋白几乎都与离子的转运有关,所以又称离子通道。

与载体蛋白相比,三个显著特征: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离子通道是门控的。

2、试述胞吞作用的类型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 细胞质膜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  细胞质膜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第四章细胞质膜课后思考题1. Predic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rganisms will hav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unsaturated phospholipids in their membranes. Explain your answer:预测下列哪种生物在其膜中含有最高比例的不饱和磷脂,解释你的答案。

A. Antarctic fish南极鱼类B. Dersert snake沙漠蛇C. Human being人类D. Polar bear北极熊E. Thermophilic bacterium that lives in hot springs at 100℃在100℃热泉生活的超噬热菌2. Which of the three 20-amino acid sequences listed below in the single-letter amino acid code is the most likely candidate to form a transmembrane region (α-helix) of a transmembrane protein? Explain your answer.以下三种由单字母氨基酸符号表示的20个氨基酸序列中,那个序列最有可能形成一个跨膜蛋白的跨膜区(α螺旋)?解释你的答案。

A. I T L I Y F G N M S S V T Q T I L L I SB. L L L I F F G V M A L V I V V I L L I AC. L L K K F F R D M A A V H E T I L E E S答案1. (A)Antanctic fish live at sub-zero temperatures and are cold-blooded. To keep their membranes fluid at these temperatures, they have a high percentage of unsaturated phospholipids.南极鱼生活在零下温度条件下,它是冷血动物。

细胞质膜与内膜系统答案

细胞质膜与内膜系统答案

细胞质膜与内膜系统答案一、选择题1、是2、C 3、C二、填空题1、1.所有膜结构中 2.内质网膜上2、1. -氨基己糖脂酶A 2.神经节苷脂3、1.多 2.基本相同4、1.铁氧还蛋白 2.cytb6/f复合体5、1.受体2.转运蛋白 3.酶6、1.角蛋白 2.结蛋白 3.波形蛋白7、1.质子泵 2.多种载体蛋白 3.高度糖基化8、1.尔高基体的反面管网结构 2.前溶酶体 3.细胞质 4.前溶酶体9、外在10、1.粗面内质网 2.驻留信号(KDEL或HDEL)11、1.N-乙酰葡萄糖胺 2.N-乙酰半乳糖胺12、1.mRNA的长度 2.基本相同13、Q循环14、1.所有膜结构中 2.内质网膜上15、层粘连蛋白16、1.胞质中的pH 2.胞质中的自由Ca2+浓度17、1.P- 2.V-18、1.信号序列(导肽) 2.分子伴娘(热休克蛋白)三、是非题(正确的写“是”,错误的写“否”)1、否2、否3、否4、是5、是6、否7、否8、否9、否10、否11、是12、是13、是14、否15、否16、是17、是18、否19、否四、名词解释1、经内吞作用把转运物质从细胞一侧摄入后,再经外排作用从细胞另一侧输出的跨细胞运输方式。

2、专一性抗体或外源凝集素可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抗原或膜表面糖蛋白和糖脂上的特异糖残基结合,从而诱导膜蛋白分子或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分子相互交联,使之在细胞表面的分布均匀逐渐向某一区域集中,变为成簇分布,然后便聚集成斑,产生该过程的现象称为成斑现象。

3、生物膜中嵌入蛋白质外围约一个分子厚度不能运动的脂质分子,对膜蛋白的流动性具有阻滞作用。

4、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各种物质反过来又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调节自身的生长和分化,即细胞对其自身分泌的物质起反应的现象。

5、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与糖链的共价结合,主要包括N-连接糖基化和O-连接糖基化等类型。

其功能可能与细胞识别、多肽折叠与稳定性有关。

6、有关激素与质膜受体作用机理的假说。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 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第四章 复习题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总结: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膜的存在才确定了细胞为生命的基本单位。

在真核细胞中还有构成细胞器的膜称为细胞内膜,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

关于膜的分子结构:由于质膜太薄光镜下看不到,所以首先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研究。

19世纪后期研究膜的通透性提出细胞表面有一类脂层。

1925年通过实验提出膜是由双层脂类构成,这一结论为许多模型所接受,一直应用到现在。

1959年在电镜下观察膜提出了单位膜模型。

由于技术的发展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模型。

其中1972年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受到广泛地支持。

该模型认为:脂双层是膜的构架,球形蛋白按其所在位置分为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强调膜内脂类和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认为是分子聚在一起是蛋白-蛋白、蛋白-脂类、脂类-脂类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疏水的和亲水的两种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膜脂双层是所有膜的基础结构,构成膜的主要有磷脂、糖脂、胆固醇。

其中磷脂最为丰富且有多种,不同膜脂在不同类型的细胞膜中含量比例分布不同,磷脂分子一个重要特征是极性强,为兼性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双层分子,又能自我封合围脂质体,这些特性及其流动性对构成生物膜主要组分有意义,为膜蛋白维持构象、表现活性提供适宜环境。

膜蛋白是膜的重要组分,完成膜的大部分功能。

在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反映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功能简单的含大量脂类,功能复杂的蛋白质含量高。

膜的外在蛋白为水溶性的有离子键或非共价鉴于膜的表面蛋白或脂类结合,内在蛋白嵌入脂双层,多为跨膜蛋白,他们以亲水或疏水部分非共价键结合。

膜蛋白和膜脂如何结合是膜分子结构的重大问题。

已知有以下几种方式:①膜蛋白以a-螺旋单次或多次跨膜②形成大的蛋白复合体跨膜③通过共价结合的脂类基团与脂双层结合④通过与膜蛋白非共价结合的相互作用。

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性之一。

构成膜的脂类在一定温度下可由液晶态转变为晶态或反之。

各种膜脂由于其组分不同各有其相变温度。

1.第4章细胞质膜习题作业

1.第4章细胞质膜习题作业

第四章 细胞质膜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质膜(cell membrane,cytoplasmic membrane)、细胞内的膜((internal membrane , intracellular membrane))系统、细胞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2.内在膜蛋白(integral proteins,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peripheralproteins,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s)3.脂质体(liposome)4.两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5.流动镶嵌模型fluid-mosaic model6.脂筏模型(lipid raft model)7.成斑(patching)、成帽(capping)现象8.翻转运动(flip-flop)9.膜骨架(membrane skeleton)2、选择题1.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A.单位膜模型B.片层结构模型C.板块镶嵌模型D.流动镶嵌模型2.下面哪种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最高?A.南极洲的鱼B.仙人掌C.热温泉中的细菌D.人3.两个细胞融合以后,其质膜蛋白混合为下列哪种提供了证据?A.质膜蛋白自旋运动B.流动镶嵌模型C.生物膜的脂双层结构D.两种不同细胞质膜蛋白相互作用4.质膜中各种组分分布是高度不对称的,在红细胞膜中( )A.外层含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较多,而内层含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较多B.外层含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较多,内层含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较多C.外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内层含磷脂较多D.外层含胆固醇较多,内层含磷脂较多5.在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主要是:A.糖蛋白B.磷酸化蛋白C.磷脂D.糖脂6.下列蛋白质中,()是跨膜蛋白?A.血影蛋白B.带4.1蛋白C.锚定蛋白D.血型糖蛋白7.影响膜脂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是磷脂分子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细胞质膜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四章一、选择题1、在对某细胞表面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中,发现荧光出现成斑现象,证明了( B )。

A. 膜脂的流动性B. 膜蛋白的流动性C. 膜脂的不对称性D.膜蛋白的不对称性2、用去污剂TritonX-100 处理血影,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消失,但血影维持原来形状,下列推到错误的是(A)。

A. 用去污剂TritonX-100处理后,血影脂质结构完整,因而维持原来形状。

B. 对维持细胞形态并不起决定作用C.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是膜内在蛋白D.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肯定存在跨膜结构域3、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B )。

A.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C. 光脱色荧光恢复D.荧光标记细胞融合4、下列哪些因素可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AD )(多选)A. 脂肪链的长度增加B. 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增加C.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增加D. 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E. 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增加5、对细胞质膜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

电镜下观察到的“暗-亮-暗”三条带分别是指什么成分( A )A. 膜蛋白-膜脂-膜蛋白B.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C.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D. 膜脂-膜蛋白-膜脂6、以下哪点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正确解读(ABC )A. 膜具有流动性B. 膜蛋白分布不对称C. 膜蛋白镶嵌或结合脂双分子层D. 膜脂是生物膜的功能执行者7、脂筏模型对生物膜的流动性给出了新的理解,脂筏区富含什么成分(C )A. 胆固醇和磷脂酰丝氨酸B. 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C. 胆固醇和鞘磷脂D.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8、相比于膜脂的其他运动方式,膜脂的翻转运动在质膜上很少发生。

但在一下那种细胞器的膜上,膜脂翻转运动频率最为频繁( B )A. 高尔基体B. 内质网C. 核被膜D. 溶酶体9、在动物细胞中,对膜的流动性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的分子是( D )A. 外周膜蛋白B. 整合膜蛋白C. 鞘脂D.胆固醇10、如果某种质膜糖蛋白是通过膜泡分泌途径来自于高尔基体,且该蛋白寡糖链和N端都面向高尔基体腔内,那么在质膜上,该蛋白的寡糖链和N端面向( A )A. 细胞表面 B. 细胞质 C. 寡糖连面向细胞表面,N端面向细胞质 D. 寡糖连面向细胞质,N端面向细胞表面二、填空题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不同的,相比之下,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动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生活在高温环境中动物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四章
一、选择题
1、在对某细胞表面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中,发现荧光出现成斑现象,证明了( B )。

A. 膜脂的流动性
B. 膜蛋白的流动性
C. 膜脂的不对称性
D.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2、用去污剂TritonX-100 处理血影,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消失,但血影维持原来形状,下列推到错误的是(A)。

A. 用去污剂TritonX-100处理后,血影脂质结构完整,因而维持原来形状。

B. 对维持细胞形态并不起决定作用
C.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是膜内在蛋白
D. 带3蛋白及血型糖蛋白肯定存在跨膜结构域
3、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B )。

A.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
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 光脱色荧光恢复
D.荧光标记细胞融合
4、下列哪些因素可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AD )(多选)
A. 脂肪链的长度增加
B. 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增加
C.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增加
D. 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
E. 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增加
5、对细胞质膜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

电镜下观察到的“暗-亮-暗”三条带分别是指什么成分( A )
A. 膜蛋白-膜脂-膜蛋白
B.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
C. 膜脂头部-膜脂尾部-膜脂尾部-膜脂头部
D. 膜脂-膜蛋白-膜脂
6、以下哪点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正确解读(ABC )
A. 膜具有流动性
B. 膜蛋白分布不对称
C. 膜蛋白镶嵌或结合脂双分子层
D. 膜脂是生物膜的功能执行者
7、脂筏模型对生物膜的流动性给出了新的理解,脂筏区富含什么成分( C )
A. 胆固醇和磷脂酰丝氨酸
B. 鞘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
C. 胆固醇和鞘磷脂
D.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
8、相比于膜脂的其他运动方式,膜脂的翻转运动在质膜上很少发生。

但在一下那种细胞器的膜上,膜脂翻转运动频率最为频繁( B )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核被膜
D. 溶酶体
9、在动物细胞中,对膜的流动性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的分子是( D )
A. 外周膜蛋白
B. 整合膜蛋白
C. 鞘脂
D.胆固醇
10、如果某种质膜糖蛋白是通过膜泡分泌途径来自于高尔基体,且该蛋白寡糖链和N端都面向高尔基体腔内,那么在质膜上,该蛋白的寡糖链和N端面向( A )A. 细胞表面 B. 细胞质 C. 寡糖连面向细胞表面,N端面向细胞质 D. 寡糖连面向细胞质,N端面向细胞表面
二、填空题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不同的,相比之下,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动物,其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生活在高温环境中动物细胞质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2、生物膜脂分子的几种热运动方式中,基本的一种是沿膜平面侧向运动。

膜蛋白流动性的一种典型实验证据是:鼠和人的细胞膜蛋白荧光抗体标记细胞表面的细胞融合实验。

3、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则膜脂的流动性越大。

测试膜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是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三、判断题
1、质膜中的脂类不仅为膜提供了脂双层的基本骨架,同时也为某些酶的活性提供了工作环境,如蛋白激酶C就是一例。

()
2、尽管细胞质膜的脂分子能够沿平面侧向运动,但双层膜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却极少发生。

()
3、用高锰酸钾或锇酸固定细胞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质膜呈“暗-亮-暗”结构。

(x )
4、近年来提出的脂筏模型表明,金光质膜上存在胆固醇和鞘磷脂富集的微小区域,但这些区域的流动性与其它区域没有差异。

(x)
5、甘油磷脂分子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两性分子,通常具有两个极性头部和一个非极性的尾部。

(x )
6、细胞质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各自特异的膜脂和膜蛋白,但同一细胞质膜的不同部位,其膜成分不大可能有差别。

(x )
7、如果膜蛋白与细胞内的微丝结合,那么用破坏微丝形成的药物处理细胞后,膜蛋白的流动性将变低。

(x )
8、生物膜具有不对称性,但胆固醇在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一般比较均匀。

()
9、哺乳动物红细胞ABO血型抗原位于红细胞表面。

()
10、改变处理血影的离子强度后,发现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消失,说明这两种蛋白不是内在膜蛋白。

四、名词比对
1、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和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
1、这两种类型的膜蛋白是根据其分离难以程度及其在生物膜的结合方式划分的。

外在膜蛋白考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可通过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者提高温度将其从膜上分离下来,而内在膜蛋白通过跨膜方式与膜结合,其结合紧密,只有用去垢剂崩解膜后才能分离下来
2、成斑现象(patching)和成帽现象(capping)
2、这两种现象都说明膜蛋白具有流动性。

成斑现象是指荧光抗体标记膜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后,由于标记蛋白的流动性和二价抗体分子交联,导致标记荧光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

而成帽现象指的是标记荧光聚集在细胞的一端
3、膜脂的不对称性(membrane lipid asymmetric)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membrane protein asymmetric)
3、膜脂的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种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五、问答题
1、根据与细胞膜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以分为哪三类?如何通过实验区分他们?
1、(1)膜蛋白分类
①外在膜蛋白:依靠李子健或其他非共价作用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脂分子相连;
②内在膜蛋白:即跨膜蛋白,与膜蛋白结合比较紧密,占整个膜蛋白的70-80%;
③脂锚定膜蛋白: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脂肪酸或糖脂)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其水溶性的蛋白质部分位于脂双层外。

(2)实验区分法
①外在膜蛋白: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提高温度即可从膜上分离;
②内在膜蛋白:需要表面活性剂破坏膜结构后才能从膜上分离
③脂锚定膜蛋白:需要脂酶处理才能去除脂部分,需要表面活性剂破坏膜结构后才能从膜上分离,蛋白胶上跑的位置不同
2、质膜有何基本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2、(1)质膜的基本特征
①流动性
a 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b 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蛋白在脂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物的参加,也不需要能量输出。

②不对称性
膜中各组分的排列是不对称的
a 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在脂双层中的分布不同;
b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分布都有特定的方向和拓扑学特征;
c 糖脂的不对称性:蛋白和糖脂的糖基部分均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

(2)质膜特性的影响因素
①质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a 温度
温度是影响膜流动性最主要的因素。

不同的膜脂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b 脂肪酸链的长度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

c 脂肪酸链不饱和度
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

d 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
卵磷脂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大;鞘磷脂含量高,则膜的流动性低。

e 胆固醇的含量
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增加胆固醇含量可提高膜的流动性。

f 膜蛋白
膜蛋白以某种方式同细胞内、细胞外、细胞与细胞间发生联系,组成特殊的膜区,从而限制膜蛋白的运动,影响膜的流动性。

g 其他因素
pH、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
②质膜不对称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膜蛋白、膜脂、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3、胰蛋白酶能够消化膜蛋白的亲水性部分,但不能通过细胞的脂双层而进入细胞内。

根据这些特点,人们常用胰蛋白酶联合SDS-PAGE电泳方法来确定膜蛋白在质膜上的分布情况,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这5种蛋白(P1-P5)在质膜上的分布情况:
(1)将完整细胞的膜蛋白抽提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下图A所示;(2)将完整细胞置于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然后抽提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下图B所示;
(3)用低渗溶液处理细胞(细胞未破,但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中),再用胰蛋白酶消化,然后抽提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如下图C所示。

3、蛋白P1:细胞膜胞质一侧的外周蛋白;
蛋白P2:细胞膜胞外一侧的整合蛋白;蛋白P3:跨膜蛋白;
蛋白P4:细胞膜胞质一侧的整合蛋白;蛋白P5:细胞膜胞外一侧的外周蛋白。

如下图所示(5种蛋白之间的位置可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