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提升计算
初三期末考试成绩提升对策
初三期末考试成绩提升对策一、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2.按照计划执行,避免拖延,提高学习效率。
3.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学科知识点梳理1.对照课本和教材,梳理各科知识点,确保掌握基础。
2.针对薄弱科目,加强巩固,提高整体成绩。
3.了解学科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三、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1.多读优秀文章,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勤于动笔,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和阐述能力。
3.参加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拓宽知识面。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注重课堂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提高思维能力。
五、提高解题技巧与能力1.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2.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参加数学竞赛和难题挑战,提高解题能力。
六、调整心态与应对压力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焦虑和抑郁。
3.参加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缓解学习压力。
七、合理安排课外辅导与培训1.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课外辅导班或培训机构。
2.参加有针对性的辅导课程,提高学习效果。
3.不要过度依赖课外辅导,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八、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1.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寻求帮助。
2.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3.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相互鼓励和支持。
九、总结与反思1.定期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3.保持自信和坚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习题及方法:习题1:已知勾股定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长。
解题方法:应用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计算斜边长。
答案:斜边长= √(3² + 4²) = √(9 + 16) = √25 = 5cm习题2:解方程:2(x - 3) + 4 = 3x + 1解题方法: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方程,求解x的值。
高中物理提升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提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2 m/sD. 3×10^3 m/s2.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A. 0.5 m/sB. 1 m/sC. 2 m/sD. 3 m/s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被创造C. 能量可以被消灭D.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条件的5.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心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向心力是物体运动的结果C. 向心力是物体运动的阻力D. 向心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7. 在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C.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D. 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8.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铝D. 铜9.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B. 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压D. 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压10.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B.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C.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 电阻与电压成反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2.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它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3.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课时提升作业 3.2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课时提升作业(八)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1.(2014·宜宾模拟)如图所示,若战机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滑行的距离相同,牵引力相同。
则( )A.携带弹药越多,加速度越大B.加速度相同,与携带弹药的多少无关C.携带弹药越多,获得的起飞速度越大D.携带弹药越多,滑行时间越长【解析】选D。
携带的弹药越多,战机的质量越大,而牵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加速度越小,故A、B错误;再根据v2=2ax知,携带弹药越多,起飞的速度越小,所以C错误;起飞滑行的距离相同,再由x=at2可得加速度越小,时间越长,所以D正确。
2.滑雪运动员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时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由图中AB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A.所受外力的合力一定不断增大B.运动轨迹一定是曲线C.加速度一定减小D.斜坡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一定是竖直向上的【解析】选C。
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看出斜率逐渐减小,说明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减小,则运动员所受力的合力不断减小,A错误;速度图像是曲线,但运动员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时做的是直线运动,B错误;由斜坡高速向下滑行时,合力沿斜面向下,运动员重力向下,斜坡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D错误。
3.(2015·株洲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小狗后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加速度为a2,则( )A.a1=a2B.a1<a2C.a1>a2D.无法判断【解析】选A。
以滑梯上孩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重力如图所示。
x方向:mgsinα-F f=ma,y方向:F N-mgcosα=0,F f=μF N,由以上三式得:a=g(sinα-μcosα),由表达式知,a与质量无关,A对。
13 第三章 素养提升课(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一)
A [设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mg sin θ=kx0;当用一沿斜面向上的 力F作用在Q上时,且Q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k(x0 -x)-mg sin θ=ma,解得F=kx+ma,故选项A正确。]
返回
02
提升点二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多维细研类)
【重难诠释】 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关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运用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对于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只涉及连接体整 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而不涉及连接体内某些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 一般采用整体法。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对于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当涉及连接体内 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或者对于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一般 采用隔离法。
2.【已知F -t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 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 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第5 s末物块刚 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3 s内,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典例精析】
考向1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
例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 块1和2,中间用一条轻绳连接,两木块的材料相同,现用
力F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已知重力
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m2越大绳的拉力越大
B.若木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绳的拉力为
【针对训练】 1.【已知a -t图像分析有关问题】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 始沿粗糙水平面做直线运动,t=1 s时撤去外力。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 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的大小为8 N
2021高考物理通用练习:考点1功和功率
考点13功和功率题组一基础小题1.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但表示大小B.一对平衡力,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必做负功C.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可都对物体做负功D.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可都对物体做正功答案B解析功是物体之间能量转化的量度,它是标量,功也有正、负之分,但功的正负不是表示方向,是表示力对物体的做功效果的,故A错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位移相同,则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必做负功,故B正确;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位移相同,则不可能都对物体做负功,故C错误;由于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总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所以它们不可能都对物体做正功,故D错误。
2。
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向上拉,第二次是斜向下推,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同,位移的大小也相同,则()A.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B.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C.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D.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答案B解析由W=Fs cosθ知,力F两种情况下对物体做功一样多;当斜向上拉时,合力F1=F cosθ-μ(mg-F sinθ),当斜向下推时,合力F2=F cosθ-μ(mg+F sinθ),很明显合力F1>F2,由于水平方向的位移相同,故第一次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大于第二次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故选B。
3.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向左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不做功B.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做功C.挡板对球的弹力做正功D.合外力做正功答案A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挡板对它水平向右的弹力,而小球位移方向水平向左,故小球的重力不做功,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做正功,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做负功,A正确,B、C错误;整个装置匀速向左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
高二物理培优3:《功能关系》提高题(答案)
高二物理培优3:《功能关系》提高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D【解析】AB .0~6s 内物体的拉力做功的大小等于P 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为1(230410)J 70J 2W =⨯⨯+⨯=故A 错误;B 正确; C .根据动能定理2201122t W mv mv =-合结合v t -,知在2~6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动能不变,即合外力在2~6s 内做功的代数和为0,所以合外力在0~6s 内做的功与0~2s 内做的功相等,故C 错误;D .由v t -及P t -图像知,在2~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6m/s v =,10W P =,所以5N 3P F v ==故D 正确。
故选BD 。
2. 【答案】BC【解析】A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因为两手榴弹运动的高度差相同,所以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故A 错误;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cos y P mgv mgv θ===因为两手榴弹运动的高度差相同,质量相同,所以落地前瞬间,两手榴弹重力功率相同,故B 正确; C .从投出到落地,手榴弹下降的高度为h ,所以手榴弹重力势能减小量p E mgh ∆= 故C 正确;D .从投出到落地,手榴弹做平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 错误。
故选BC 。
3. 【答案】A【解析】A 做自由落体运动,C 做平抛运动,则C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 、C 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同,P =mgv ⊥,则P A =P C ,B 沿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跟A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但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成一定的夹角,故P B <P A ,A 正确,B 、C 、D 错误. 4. 【答案】B【解析】 取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图可知物体与水平面间存在摩擦力,由题图可知0~2 s 内,-F -f =ma 1,且a 1=-5 m/s 2; 2~4 s 内,-F +f =ma 2,且a 2=-1 m/s 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 =60 N ,f =40 N ,A 错误。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物理人教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提升练习及答案
2019—2020新教材物理人教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提升练习及答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双选)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2、(多选)如图5所示,是汽车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103 kg,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5A.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104 WB.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6×103 NC.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5 s3、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A B C D4、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过程中外力的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5、(双选)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则迅速放手后(不计空气阻力)()A.放手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B.小球与弹簧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6、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发现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大B.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小C.空气对重物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D.实验时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7、如图所示,用力先后三次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同一光滑斜面从底端由静止拉到顶端,第一次力F1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第二次推力F2沿水平方向,第三次拉力F3的方向与斜面成α角,物体三次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设力F1、F2、F3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P2、P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P3B.P1>P2>P3C.P2>P1>P3D.P3>P2>P18、魔方,又叫魔术方块或鲁比克方块,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通常泛指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要将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a的水平放置的匀质三阶魔方翻倒,推力对它做功至少为()A.2mgaB.2mga 2C.(2+1)mga 2D.(2-1)mga 29、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速度v 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 (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A.32m v 2 B .-32m v 2 C.52m v 2 D .-52m v 210、一物体由h 高处自由落下,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经历的时间为( )A.2h g B.h g C.h 2g D .以上都不对11、质量为3 kg 的物体放在高4 m 的平台上,g 取10 m/s 2.求:(1)物体相对于平台表面的重力势能是多少?(2)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是多少?(3)物体从平台落到地面上,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重力做的功是多少?12、如图,质量为m 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滑下。
滑轮的应用原理
滑轮的应用原理简介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轴和绕轴旋转的圆形物体组成。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中,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本文将介绍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由一个轴和绕轴旋转的圆形物体组成,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滑轮的旋转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通过将绳子或链条绕过滑轮并施加力量,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向。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提升重物:滑轮可以用来提升重物,例如吊车和起重机。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可以减小提升重物所需的力量。
2.减小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改变力量的方向,例如在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起重机。
通过引入滑轮系统,可以将力的方向从垂直向上改变为水平方向。
3.传递力量:滑轮可以用来传递力量,例如自行车的变速器。
通过不同大小的滑轮组合,可以改变齿轮的比例,从而改变车轮的速度和力量。
4.增加力的大小:滑轮可以增加力的大小,例如绳索索具。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可以增加力的大小,使得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重物。
5.改变运动方向:滑轮也可以用来改变运动的方向,例如汽车的转向系统。
通过滑轮系统,驾驶者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方向。
原理解析滑轮的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分析来理解。
假设有一个重物需要提升,通过将绳索绕过滑轮并施加力量,可以实现提升重物的效果。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 = m * a)。
在滑轮系统中,绳索的两端受到的拉力相等,且相向而行。
假设滑轮上有n个绳索与重物相连,每个绳索施加的力为F1,则滑轮上另一端施加的力为n * F1。
由于滑轮的旋转使绳索各段拉力方向相反,根据合力定理,如果重物保持静止,则施加在滑轮上的力与重物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来减小施加在滑轮上的力,从而减小提升重物所需的力量。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滑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滑轮的负载能力:滑轮具有一定的负载能力,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
高中物理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01 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01 直线运动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2分)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处,上部架在横杆上。
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
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
若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2分)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H4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t2t1满足()A.1< t2t1<2B.2<t2t1<3C.3< t2t1<4D.4<t2t1<53.(2分)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二、多选题(共7题;共21分)4.(3分)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3分)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
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 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
《重力势能》习题
《重力势能》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地平面以下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为负值B.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C. 不同的物体中离地面最高的物体其重力势能最大D. 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其重力势能可能为零2、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B.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C. 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D.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3、某同学把掉在地上的普通高中课本《物理1》捡起放回课桌面,在此过程中,课本重力势能的增加约为( )A. 0.5 JB. 5 JC. 50 JD. 500 J4、一质量为m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h。
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m(a+g)hB. 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mahC. 提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a+g)hD. 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5、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为()A. mgh,减少mg(H-h)B. mgh,增加mg(H+h)C. -mgh,增加mg(H-h)D. -mgh,减少mg(H+h)6、质量为0.5 kg的小球,从桌面以上h 1=0.4 m的A点落到地面的B点,桌面高h 2=0.8 m。
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取g=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6 JB. 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为4 JC. 小球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6 JD. 小球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6 J7、一个实心铁球与一个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选地面为参考平面)()A. 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 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C. 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重物A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竖直立着一根轻质弹簧.弹簧长为L,劲度系数为k,下端与物体A相拴接.现将弹簧上端点P缓慢地竖直提起一段高度h 使重物A离开地面.这时重物具有的重力势能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A. mg(L-h)B. mg(h-L+mg/k)C. mg(h-mg/k)D. mg(h-L-mg/k)9、一条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轻绳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提起全绳的过程中,设提起前半段绳人做的功为W 1,提起后半段绳人做的功为W 2,则W 1∶W 2等于()A. 1∶1B. 1∶2C.1∶3 C.D.1∶410、利用超导材料和科学技术可以实现磁悬浮.若磁悬浮列车的质量为20 t,因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而浮起的高度为100 mm,则该过程中磁悬浮列车增加的重力势能是()A. 20 JB. 200 JC. 2.0×104 JD. 2.0×107 J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拉住弹簧上端将物体缓缓提高h,不计弹簧的质量,则人做的功应()A. 等于mghB. 大于mghC. 小于mgh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2、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 1、m 2的物块1、2栓接,劲度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栓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电梯电动机功率计算依据
电梯电动机功率计算依据
电梯电动机功率的计算依据是基于所需的提升力和提升速度。
电梯电动机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 = F v.
其中,P 代表功率,单位为瓦特(W)或者马力(hp);F 代表提升力,单位为牛顿(N);v 代表提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
(m/s)。
提升力可以通过电梯所承载的最大重量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提升力等于电梯所承载的最大重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F = m g.
其中,m 代表电梯所承载的最大重量,单位为千克(kg);g 代表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提升速度可以根据电梯的设计要求来确定,通常在电梯的设计
阶段就会确定。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电梯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这个功率值可以指导电梯电动机的选型和设计,确保电梯在运行时能够满足承载重量和提升速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合理计算电动机功率也可以提高电梯的能效,降低能耗,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高中物理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
高中物理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高中物理方程式大全,供学生进行默写训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物理方程式,学生可以逐一进行默写,并通过自我评估来提升自己的物理知识和记忆能力。
运动方程1.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速度 = 位移 / 时间2. 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 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²3.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力学方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这样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力 = 质量 ×加速度- F = m × 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动能方程1. 动能公式:- 动能 = 0.5 ×质量 ×速度²2. 动能定理:- 动能变化等于物体受到的净作用力所做的功电学方程1. 电流公式:- 电流 = 电荷 / 时间- I = Q / t2. 电阻公式(欧姆定律):- 电阻 = 电压 / 电流- R = V / I3. 电功率公式:- 电功率 = 电流 ×电压- P = I × V以上方程式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默写来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和方程式的理解。
通过重复训练,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方程式,并在物理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这份《高中物理方程式大全(默写训练版)》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第四章3牛顿第二定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二定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牛顿第二定律》作业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将物理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具体包括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中力和加速度、质量的关系;能独立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并能使用物理定律和知识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巩固:(1)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并理解其中每个符号的含义。
(2)掌握力的分类及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熟悉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课堂知识应用:(1)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2)布置几道有关力、质量、加速度之间关系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3. 拓展探究:(1)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计算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
(2)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确保单位使用正确,物理量的表达准确无误。
2. 对于计算题,要求有明确的解题步骤和过程,答案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 拓展探究部分需记录讨论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并附上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说明。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答案或通过网络搜索答案。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2)解题能力: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作业态度: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是否有抄袭现象。
(4)创新性:在拓展探究部分,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有创意的实验设计方案。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共同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对于优秀作业和实验设计方案,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
高中物理必修三 讲解讲义 08 C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提升版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知识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分析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有两种思路: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分析.适用于电场是匀强电场且涉及运动时间等描述运动过程的物理量,公式有qE =ma ,v =v 0+at 等.2.利用静电力做功结合动能定理分析.适用于问题涉及位移、速率等动能定理公式中的物理量或非匀强电场情景时,公式有qEd =12m v 2-12m v 02(匀强电场)或qU =12m v 2-12m v 02(任何电场)等.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基本粒子(忽略重力),以初速度v 0平行于两极板进入匀强电场,极板长为l ,极板间距离为d ,极板间电压为U .(1)运动性质:①沿初速度方向: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 ②垂直v 0的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运动规律:①偏移距离:因为t =l v 0,a =qUmd ,偏移距离y =12at 2=qUl 22m v 02d .②偏转角度:因为v y =at =qUlm v 0d, tan θ=v y v 0=qUlmd v 02.三、示波管的原理1.示波管主要由电子枪(由发射电子的灯丝、加速电极组成)、偏转电极(由一对X 偏转电极和一对Y 偏转电极组成)和荧光屏组成.2.扫描电压:XX ′偏转电极接入的是由仪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形电压.3.示波管工作原理:被加热的灯丝发射出热电子,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以很大的速度进入偏转电场,如果在Y 偏转电极上加一个信号电压,在X 偏转电极上加一个扫描电压,当扫描电压与信号电压的周期相同时,荧光屏上就会得到信号电压一个周期内的稳定图像.技巧点拨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1.带电粒子的分类及受力特点(1)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基本粒子,一般都不考虑重力.(2)质量较大的微粒,如带电小球、带电油滴、带电颗粒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外,处理问题时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2.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的两种方法(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和运动学公式,只能用来分析带电粒子的匀变速运动. (2)利用动能定理:qU =12m v 2-12m v 02.若初速度为零,则qU =12m v 2,对于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都适用.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间,两平行板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已知板长为l ,板间电压为U ,板间距离为d ,不计粒子的重力.1.运动分析及规律应用粒子在板间做类平抛运动,应用运动分解的知识进行分析处理. (1)在v 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过程分析如图所示,设粒子不与平行板相撞初速度方向: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t =lv 0电场力方向:加速度a =qE m =qUmd离开电场时垂直于板方向的分速度 v y =at =qUlmd v 0速度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tan θ=v y v 0=qUl md v 02离开电场时沿电场力方向的偏移量 y =12at 2=qUl 22md v 02. 3.两个重要推论(1)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为粒子沿初速度方向位移的中点.(2)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α的正切值为速度偏转角θ正切值的12,即tan α=12tan θ.4.分析粒子的偏转问题也可以利用动能定理,即qEy =ΔE k ,其中y 为粒子在偏转电场中沿电场力方向的偏移量.例题精练1.(烟台模拟)一带负电的离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是牛顿力学中的一项基础定律。
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的描述,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力时,它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
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揭示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简单来说,当一个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
如果作用力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增大;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大,同样的作用力将产生较小的加速度。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会产
生不同的运动效果。
物体的质量越大,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其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就越小,因此质量大的物体需要更大的力才能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同的力作用下,一个小石子和一个大石块的加速度会不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工程设计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也被广泛运用,帮助工程师设计各种物体的运动系统,确保其在受力作用下的稳定运动。
总的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揭示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
的运动规律,为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个定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设计更加稳定和高效的工程系统。
初三的物理公式大全
初三的物理公式大全在初三的物理学习中,掌握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仅仅记住公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初三物理公式归纳大全,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力和运动相关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F=ma,即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受力后的加速度或者受力的大小。
2.动能公式:Ek=1/2mv^2,即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除以2。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运动中的能量。
3.功率公式:P=Fv,即功率等于力乘以速度。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做功时的功率。
二、热学相关公式1.热量计算公式:Q=mcΔt,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它的质量乘以比热容再乘以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即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
大多数孩子对于学习是没有自驱力的,也不知道怎么系统的规划,我们作为家长,虽然劳心劳力,但是很多时候也是无可奈何,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学习,对于各年级的知识点也并不精通,这时候找专业的人来做学习思维提升和习惯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做小初素养、思维提升比较不错的,高途素养算是一家,上市公司高途旗下的,教孩子们如何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而不是填鸭式教育。
它里面主要有思维、科学、人文、脑力等课程!挺全面,可以全方面培养孩子的计算、逻辑、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打造科学思维,提升孩子创造力、想象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我家孩子非常喜欢杨易和白马老师,确实,专业的人指点,我们作为家长省心,孩子也积极很多!想快速提升孩子学习思维,开发脑力潜能,科学记忆知识点,速度私信获取双语素养科学思维0元体验课!每天仅限前10名!三、电学相关公式1.欧姆定律:V=IR,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千斤顶阻力计算公式
千斤顶阻力计算公式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它通过施加力来提升或推动重物。
在使用千斤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计算千斤顶的阻力,以确保千斤顶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本文将介绍千斤顶阻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千斤顶阻力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推导得出。
在使用千斤顶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千斤顶所受到的外力和所施加的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千斤顶所受到的外力等于所施加的力,即F=mg。
其中,F表示千斤顶所受到的外力,m表示重物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到千斤顶的摩擦力。
摩擦力会对千斤顶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将摩擦力考虑在内。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千斤顶所受到的摩擦力可以表示为Ff=μN。
其中,Ff表示摩擦力,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法向压力。
综合考虑外力和摩擦力,我们可以得到千斤顶的阻力计算公式为:R = F + Ff。
其中,R表示千斤顶的阻力,F表示千斤顶所受到的外力,Ff表示千斤顶所受到的摩擦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千斤顶的阻力,并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千斤顶。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重物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摩擦系数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计算千斤顶的阻力,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千斤顶的安全性。
在使用千斤顶时,我们需要确保千斤顶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且需要定期对千斤顶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千斤顶的正常工作。
在选择千斤顶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千斤顶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不同类型的千斤顶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因此在选择千斤顶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总之,千斤顶阻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千斤顶的阻力,并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千斤顶。
在使用千斤顶时,我们需要注意千斤顶的安全性,并定期对千斤顶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千斤顶的正常工作。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千斤顶阻力的计算公式有所帮助。
第2节 重力势能 教学设计
第2节重力势能[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系统性,会用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3.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4.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会分析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知识点1重力做的功1.重力做功的表达式:W G=mgΔh,Δh指初位置与末位置的高度差.2.重力做功的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判一判]1.(1)物体只要运动,其重力一定做功.()(2)物体的高度只要发生变化,其重力一定做功.()(3)重力做功多少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它通过的路程.()提示:(1)×(2)√(3)×[想一想]1.设想你要从某座高楼的第17层下到第8层,你可以乘电梯下,也可以沿楼梯走下.两种方式下楼,重力对你做的功是否相等?提示:相等,重力是恒力,利用恒力做功表达式可推导.知识点2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2)公式:E p=mgh,式中h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3)单位:焦耳;符号:J.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W G=E p1-E p2.知识点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作参考平面,参考平面的重力势能为零.通常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判一判]2.(1)重力势能E p1=2 J,E p2=-3 J,则E p1与E p2方向相反.()(2)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提示:(1)×(2)√[想一想]2.若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即对应于同样的起点和终点,重力对同一物体所做的功,随物体运动路径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能把mgh叫作物体的重力势能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如果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物体从同样的起点沿不同的路径运动到同样的终点,重力做的功不同,沿不同路径有不同的量,不一定等于mgh1-mgh2,所以就不能把mgh叫作物体的重力势能了.知识点4弹性势能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2.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弹簧被拉长或被压缩时,就具有了弹性势能.[判一判]3.(1)不同弹簧的形变量相同时弹力做功相同.()(2)弹簧被压缩时,弹性势能为负;弹簧被拉伸时,弹性势能为正.()提示:(1)×(2)×1.(重力做功)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B.从A到B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C.从A到B重力做功mg(H+h)D.从A到B重力做功mgH解析:选D.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大小为W G =mgH,故D正确.2.(对重力势能的理解)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B.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在地面上方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小于零解析:选A.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A 正确;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B错误;重力势能是相对量,零势能面是人为选取的,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仍然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C错误;如果取地面以上某点为零势能点,即使在地面上方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也可能小于零,D错误.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沿不同的光滑轨道由同一位置滑到水平桌面上,轨道高度为H,桌面距地面高为h,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沿竖直轨道下滑到桌面上,重力势能减少得最少B.小球沿曲线轨道下滑到桌面上,重力势能减少得最多C.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小球重力势能减少mgHD.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重力势能减少mg(H+h)解析:选 C.静止的小球沿不同的轨道由同一位置滑到水平桌面上,由于高度差相同,所以重力做功相同,重力势能减少量相同,A、B错误;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重力做的正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重力做功为mg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C正确,D错误.4.(弹性势能)早期的弹弓,一般用“Y”形的树枝制作,如图所示.在树枝的两头分别系上两根相同的皮筋,两皮筋之间用一包裹弹丸的皮块连接.将弹丸包裹在皮块间,水平向后拉动皮块到某一位置后释放,弹丸被水平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力做负功B.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力做正功C.弹丸被射出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不变D.弹丸被射出的过程中,皮块对弹丸做负功解析:选 A.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力与橡皮筋的位移方向相反,则橡皮筋的弹力做负功,故A正确,B错误;弹丸被射出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形变量减小,则弹性势能减小,故C错误;弹丸被射出的过程中,皮块对弹丸的力与弹丸的位移方向相同,则皮块对弹丸做正功,故D错误.探究一对重力做功的理解【情景导入】人骑自行车上坡时,非常吃力,而骑自行车下坡时,非常省力,你知道为什么吗?提示:上坡时,克服重力做功,人做功的一部分能量克服重力做功,转化为重力势能;下坡时,重力做正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重力做功大小只与重力和物体高度变化有关,与所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2.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上升时重力做负功.3.在一些往复运动或多个运动过程的复杂问题中求重力做功时,利用重力做功的特点,可以省去大量中间过程,一步求解.【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的斜面上的A点滚下经过水平面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高为h4的D点时,速度为零,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A.mgh 4B.3mgh 4C .mghD .0[解析] 法一:分段法小球由A →B ,重力做正功W 1=mgh小球由B →C ,重力做功为0 小球由C →D ,重力做负功W 2=-mg ·h 4故小球由A →D 全过程中重力做功W G =W 1+W 2=mg ⎝ ⎛⎭⎪⎫h -h 4=3mgh 4. 法二:全过程法全过程,小球的高度差h 1-h 2=34 h ,故W G =3mgh 4.[答案] B[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 点出发,分别沿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AC 下滑及斜向上抛出,运动后到达同一水平面上的B 、C 、D 三点.关于重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AB 面滑下时,重力做功最多B .沿AC 面滑下时,重力做功最多C .沿AD 抛物线运动时,重力做功最多D .三种情况下运动时,重力做的功相等解析:选D.由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故D 正确.探究二 对重力势能的理解1.重力势能的“四性”标量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相对性选取不同的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其重力势能具有不同的数值,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绝对性物体在两个高度不同的位置时,由于高度差一定,重力势能之差也是一定的,即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系统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如果没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就不会有重力,也不存在重力势能,所以重力势能是这个系统共同具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说法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1)表达式:W G=E p1-E p2=-ΔE p.(2)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例2】如图所示,桌面距地面的高度为0.8 m,一物体质量为2 kg,放在桌面上方0.4 m的支架上,则:(g取9.8 m/s2)(1)以桌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2)以地面为参考平面,计算物体具有的势能,并计算物体由支架下落到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3)比较以上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解析](1)以桌面为参考平面,物体距参考平面的高度为h1=0.4 m,因而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E p1=mgh1=2×9.8×0.4 J=7.84 J物体落至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E p2=mgh2=2×9.8×(-0.8)J=-15.68 J因此物体在此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E p1-E p2=7.84 J-(-15.68 J)=23.52 J.(2)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物体距参考平面的高度为h′1=(0.4+0.8)m=1.2 m,因而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E′p1=mgh′1=2×9.8×1.2 J=23.52 J物体落至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E′p2=0在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p=E′p1-E′p2=23.52 J-0=23.52 J.(3)通过上面的计算,说明重力势能是相对的,它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它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其变化值与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有关.[答案](1)7.84 J23.52 J(2)23.52 J23.52 J(3)见解析【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铁球从空中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后,经过一段时间下落至位置B,A、B间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取A位置为零势能点.则()A.在位置B处,铁球的重力势能为mgHB.如果存在空气阻力,在位置B处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mgHC.无论是否存在空气阻力,经过位置B处时,重力势能一定减小mgHD.选择B为零势能点,由于零势能点下降,重力做功会大于mgH[解析]在位置B处,铁球的重力势能为-mgH,与是否存在空气阻力无关,故A、B错误;无论是否存在空气阻力,经过位置B处时,重力势能为-mgH,一定减小mgH,故C正确;重力做功的多少与路径无关、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无关,所以选择B为零势能点,铁球从A到B重力做功一定等于mgH,故D错误.[答案] C【例4】一质量为m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h.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的功为m(a+g)hB.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ahC.提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a+g)h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mgh[解析]设人对物体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即F=m(g+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的功为W=m(a+g)h,A正确;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mah,B正确;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mgh,合重力势能增加了mgh,C不正确,D正确.[答案] C[针对训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为零B.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C.不同的物体中离地面最高的物体其重力势能最大D.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其重力势能可能为零解析:选D.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故A错误,D正确;由重力势能定义式E p=mgh,可知重力势能由质量和高度决定,故B、C错误.[针对训练3](多选)抢运救灾物资时,小张将质量为20 kg的物体提高1.5m,交给站在车上的小李,小李又将物体提高1.5 m摆放到位.若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则两个人在提高物体的过程中()A.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不同B.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同C.重力对物体做功不相等D.重力对物体做功相等解析:选BD.重力势能的变化只与重力做功情况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在本题中物体两次被提高的高度相同,因此重力做功相等,均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量相同,故A、C错误,B、D正确.探究三对弹性势能的理解和应用【情景导入】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冲向固定在竖直墙壁的弹簧,并将弹簧压缩.(1)在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分析弹簧做功情况及弹性势能的变化.(2)在弹簧恢复形变,从最大压缩量向原长恢复的过程中,分析弹簧做功情况及弹性势能的变化.(3)在弹簧压缩过程中,从原长开始压缩相同长度,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变化相等吗?提示:(1)在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弹簧给滑块的力F 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滑块克服弹簧弹力做功,即弹簧弹力做负功,弹簧被压缩了,弹性势能增加了.(2)在弹簧恢复形变过程中:弹簧给滑块的力F 向右,与滑块运动方向相同,弹簧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少了.(3)不相等,弹簧压缩量越大,弹力越大,相同位移,克服弹力做功多,弹性势能变化大.1.对弹性势能的理解(1)弹性势能的产生原因⎩⎨⎧①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②各部分间的弹力作用 (2)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①弹簧的形变量l ②弹簧的劲度系数k (3)系统性: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所有质点因相对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因此弹性势能具有系统性.(4)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选定的零势能位置有关.对于弹簧,一般规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的势能为零势能.2.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推导根据胡克定律F =kx ,作出弹力F 与弹簧形变量x 关系的F -x 图线,根据W =Fx 知,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应等于F 所做的功,即W =kx ·x 2=12kx 2,所以E p =12kx 2.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 为弹簧的原长处.(1)弹力做负功时:如物体由O 向A 运动(压缩)或者由O 向A ′运动(伸长)时,弹性势能增大,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2)弹力做正功时:如物体由A 向O 运动,或者由A ′向O 运动时,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就减小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即W=-ΔE p=E p1-E p2.弹【例5】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加B.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减少C.在拉伸长度相同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D.弹簧拉伸时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压缩时的弹性势能[解析]如果弹簧原来处于压缩状态,那么当它恢复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减小,当它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增大,弹簧拉伸时的弹性势能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压缩时的弹性势能,需根据形变量来判定,A、B、D错误;当拉伸长度相同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需要克服弹力做的功越多,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C正确.[答案] C【例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上移H,将物体缓缓提高h,拉力F做功W F,不计弹簧的质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mgh,重力势能减少mghB.弹力做功-W F,弹性势能增加W FC.重力势能增加mgh,弹性势能增加FHD.重力势能增加mgh,弹性势能增加W F-mgh[解析]可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弹簧伸长到m刚要离开地面阶段,拉力克服弹力做功W F1=-W弹,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二是弹簧长度不变,物体上升h,拉力克服重力做功W F2=-W G=mgh,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又由W F=W F1+W F2可知A、B、C错误,D正确.[答案] D[针对训练4]撑竿跳是运动会上常见的比赛项目,用于撑起运动员的竿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下列关于运动员撑竿跳起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撑竿刚刚触地时,竿弹性势能最大B.运动员撑竿跳起到达最高点时,竿弹性势能最大C.运动员撑竿触地后上升到达最高点之前某时刻,竿弹性势能最大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解析:选 C.竿形变量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竿刚触地时没有形变,人到最高点时,竿由弯曲到伸直,只有C正确.[针对训练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D.由于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去F后,物体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物体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A级——合格考达标练]1.(多选)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所选的参考平面有关B.在同一个参考平面,重力势能-5 J小于-10 JC.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D.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解析:选AD.重力势能有相对性,其大小与所选的参考平面有关,A正确;在同一个参考平面,重力势能-5 J大于-10 J,B错误;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C错误;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离开地球物体将不再具有重力势能,D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密切相关,重力做功与路径有关B.抬高物体,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C.弹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D.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不相同,但是对于同一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都是相同的解析:选CD.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密切相关,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A错误;抬高物体,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地球上的物体与地球共有的,B错误;弹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C正确;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不相同,但是对于同一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都是相同的,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D正确.3.一个物体从空中落下,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对它做的功为2 000 J,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100 J.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 A.减小了2 000 J B.减小了2 100 JC.增加了2 000 J D.减小了1 900 J解析:选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了2 000 J的正功,故重力势能减少2 000 J,A正确,B、C、D错误.4.(多选)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簧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B.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C.t1~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D.t1~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解析:选AD.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而形变量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故弹簧弹力越大,弹簧弹性势能越大,由题图乙可知,t 2时刻弹簧的弹力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A 正确,B 错误;t 1~t 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则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故C 错误,D 正确.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平铺着n 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 ,厚度为h .如果工人将砖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那么人至少做功( )A .n (n -1)mgh B.12n (n -1)mgh C .n (n +1)mgh D.12n (n +1)mgh解析:选B.取n 块砖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叠放起来后整体的重心距地面12nh ,原来的重心距地面12h ,故有W =ΔE p =nmg ×12nh -nmg ×12h =12n (n -1)mgh ,B 正确.6.(多选)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了重力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有关,现有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A .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 ,增加mg (H -h )B .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 ,增加mg (H -h )C .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0,减少mg (H +h )D .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分别为:-mgh ,减少mg (H +h )解析:选CD.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0,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 (H +h ),故A 错误,C 正确;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 (H +h ),故B 错误,D 正确.7.(多选)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增加B .将质量相同的物体由同一位置沿不同方向抛出并下落至同一水平面,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C .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D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解析:选B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故A 错误;将质量相同的物体由同一位置沿不同方向抛出并下落至同一水平面,初、末位置的高度差相同,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B 正确;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故C 错误;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就是重力做负功.假设上升高度为H ,则重力做负功为-mgH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 ,重力势能增加也为mgH ,所以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故D 正确.[B 级——等级考增分练]8.一根弹簧的弹力F -伸长量(位移)x 图像如图所示,当弹簧的伸长量由3.0 cm 变到6.0 cm 的过程中( )A .弹力所做的功是0.45 J ,弹性势能减少了0.45 JB .弹力所做的功是0.6 J ,弹性势能减少了0.6 JC .弹力所做的功是-0.45 J ,弹性势能增加了0.45 JD .弹力所做的功是-45 J ,弹性势能增加了45 J解析:选C.当弹簧的伸长量由3.0 cm 变到6.0 cm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根据平均值法可得弹簧的弹力做功为W =-F -Δl =-10+202×0.03 J =-0.45 J ,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0.45 J ,故C 正确,A 、B 、D 错误.9.(多选)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5g ,在物体下落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做的功为mghB.物体所受阻力做功为mgh 5C.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mghD.物体所受阻力做功为-mgh 5解析:选ACD.因物体的加速度为45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 f=ma,解得空气阻力为F f=15mg,重力做功为W G=mgh,A正确;阻力做功为W f=-15mgh,B错误,D正确;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知,重力势能减少了mgh,C正确.10.(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所受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竖直向下压小球,使弹簧缩短x,小球静止在B处,则()A.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力为零B.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力为kx+GC.小球在A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D.小球在B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较大解析:选BD.小球在A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二力平衡,故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即kx1=G,A错误;小球在B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压力F和弹簧的弹力,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G=F弹,根据胡克定律有F弹=k(x1+x),解得F弹=G+kx,B正确;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可知C错误,D正确.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长为l的细线悬于O点,将悬线拉直成水平状态,并给小球一个向下的速度让小球向下运动,O点正下方D处有一钉子,小球运动到B处时会以D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并经过C点,若已知OD。
动滑轮横放时的机械效率公式
动滑轮横放时的机械效率公式在物理学中,动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或索组成。
它常用于提升重物或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动滑轮横放时,绳子通过滑轮的两端,形成一个水平的圆弧。
这种布置使得滑轮的摩擦损失减小,从而提高了机械效率。
动滑轮横放时的机械效率公式为:机械效率= 0.5 * (1 + μ)其中,μ为滑轮的摩擦系数。
机械效率公式的推导可以从力的分析入手。
设滑轮所受的外力为F1,滑轮所施加的力为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F1 = m1 * a1F2 = m2 * a2其中,m1为物体的质量,a1为物体的加速度;m2为滑轮的质量,a2为滑轮的加速度。
由于滑轮是静止的,所以滑轮的加速度为零,即a2 = 0。
又因为滑轮是理想的,所以滑轮上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即F2 = F1。
由此可得,m1 * a1 = m2 * a2 = F1 = F2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将上述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绳子的长度l,得到:m1 * a1 * l = m2 * a2 * l = F1 * l = F2 * l将左边的m1 * a1 * l表示为物体的输入功率P1,右边的m2 * a2 * l表示为滑轮的输出功率P2,即:P1 = P2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到:P1 = F1 * v1P2 = F2 * v2其中,v1为物体的速度,v2为滑轮的速度。
代入上述等式,可以得到:F1 * v1 = F2 * v2由此可以看出,当滑轮横放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即:机械效率 = P2 / P1 = (F2 * v2) / (F1 * v1)由于F2 = F1,所以上述等式可以简化为:机械效率 = v2 / v1根据速度的定义,可以将上述等式表示为:机械效率= (2πr2 / T2) / (2πr1 / T1)其中,r1为物体所在绳子的半径,r2为滑轮的半径;T1为物体所需的时间,T2为滑轮所需的时间。
飞机滑跑摩擦力计算
飞机滑跑摩擦力计算飞机的滑跑摩擦力是指在起飞过程中,飞机轮胎与跑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滑跑摩擦力的大小对于飞机的起飞速度、起飞距离以及可以携带的载荷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计算飞机的滑跑摩擦力对于飞机的起降安全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的滑跑摩擦力主要由飞机质量、跑道类型、跑道湿滑程度、轮胎类型等因素决定。
由于滑跑摩擦力涉及多个物理量的相互作用,其计算较为复杂。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滑跑摩擦力的计算。
第一种方法是经验法。
根据实际飞行经验和试验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一些经验公式来计算滑跑摩擦力。
其中比较广泛使用的是艾伦公式,其表达式为:F=m×g×D其中F为滑跑摩擦力,m为飞机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D为滑跑摩擦系数。
滑跑摩擦系数D的大小取决于飞机和跑道的特性,可以通过试验和实际测量来确定。
第二种方法是力学计算法。
可以通过力学原理和物理方程来计算滑跑摩擦力。
例如,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静摩擦力的定义来计算滑跑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以下等式:F=m×a其中F为滑跑摩擦力,m为飞机的质量,a为飞机的加速度。
根据静摩擦力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等式:F=μ×N其中F为滑跑摩擦力,μ为滑跑摩擦系数,N为飞机和跑道接触面积上的垂直力。
结合以上两个方程,可以计算出滑跑摩擦力。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滑跑试验的方法。
通过在实际跑道上进行滑跑试验,可以测量和记录飞机的滑跑摩擦力。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改变飞机的质量、速度以及跑道的湿滑程度等因素,从而获得不同条件下的滑跑摩擦力数据。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公式或者数值模型来计算滑跑摩擦力。
需要注意的是,滑跑摩擦力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用一些经验公式或者数值模型来进行计算。
此外,滑跑摩擦力的计算也需要考虑飞机和跑道的实际情况,以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二定律提升计算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的物块,在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假设水平面光滑,取重力加速度,,。
(1)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求物块速度达到时移动的距离。
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2s后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桌面上还能滑行多远?(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3、如图所示,长度l=2m,质量M=kg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左端,木板和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取g=10m/s2.求:(1)将木板M固定,小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2)若木板M不固定,m和M的加速度a1、a2的大小;(3)若木板M不固定,从开始运动到小物块离开木板所用的时间.4、如图甲所示,t=0时,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B点时撤去力F,最后停在C点.图乙是小物块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l0m/s2,求:(1)从第Is末到第2s末,物体运动的距离;(2)恒力F的大小.5、一质量为的小球用轻细绳吊在小车内的顶棚上,如图所示.车厢内的地板上有一质量为的木箱.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木箱与车厢地板相对静止.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 m/s2) 求:(1)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2)细绳对小车顶棚拉力的大小(3)木箱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6、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并列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如图所示,当木块1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时,两木块同时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1)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2)木块1对2的弹力.7、台阶式电梯与地面的夹角为θ,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的一台阶上相对电梯静止,如图4-7所示.则当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时,求:(1)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2)人对电梯的压力是多大?8、如图所示,质量为80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θ为30°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50m到达坡底,用时10s.若g取10m/s2,求:(1)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9、一物体沿斜面向上以12 m/s的初速度开始滑动,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滑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斜面的倾角以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 =370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t=0时刻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乙)所示,取g=10m/s2,sin370=0.6, cos370=0.8, 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拉力F的大小;(3)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1、将质量为m=5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木块可沿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沿斜面的力F=100N 作用于木块,使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求木块的加速度(g=10m/s2).12、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大小a.13、如图,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2kg、5kg,物体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B放置于水平桌面上,A用细绳通过一滑轮与B相连,现将A物体由静止释放,试求:(1)物体A的加速度的大小(2)绳中张力的大小.14、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
(g取10m/s2 )15、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υ=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υ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16、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取10m/s2,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参考答案一、计算题1、(2)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方向代入数据得加速度。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代入数据得:。
2、解:根据牛顿定律有水平方向:F?cos37°﹣f=ma竖直方向:N=mg﹣F?sin37°其中f=μN得:F?cos37°﹣μ(mg﹣F?sin37°)=ma1代入数据解得:a1=6m/s2则:v1=a1t=12m/s撤去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为:a2=μg=5m/s2由v t2﹣v02=2ax2带入数据解得:x2=14.4m答: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桌面上还能滑行14.4m.3、解:(1)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代入数据解得a=4m/s2.小物块离开木板,有:v2=2aL解得v=4m/s.(2)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代入数据解得.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3)根据得,,解得t=2s.答:(1)小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为4m/s.(2)m和M的加速度a1、a2的大小分别为4m/s2、3m/s2.(3)从开始运动到小物块离开木板所用的时间为2s.4、解:(1)撤去F后物体的加速度:…①2s末﹣3s末,物体运动距离:…②1s末﹣3s末,物体运动距离:…③1s末﹣2s末,物体运动距离:△x=s2﹣s1=6m或用图象法求解.(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1 …④由图得恒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a2=8 m/s2…⑤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2 …⑥解④⑤⑥得:F=24N答:(1)从第Is末到第2s末,物体运动的距离为6m;(2)恒力F的大小为24N.5、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所以……………1分(2)细绳拉力大小……………2分细绳对小车顶棚的拉力……………1分(3)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得……………3分6、答:7、(1)macosθ (2)m(g+asinθ)解析:取相对于电梯静止的人为研究对象,则其受力为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方向竖起向上;摩擦力F1,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cosθ在竖起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sinθ解得:F1=macosθ,N=m(g+asinθ)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人对电梯的压力是N′=N=m(g+asinθ).8、解:(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所以有:.(2)运动员到达坡底的速度为:v=at=1×10m/s=10m/s(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代入数据解得:f=320N.答:(1)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2)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3)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320N.9、由图可知:0—2s内物体向上匀减速,加速度大小a1=6m/s2(1分)2s—5s,向下匀加速,加速度大小a2=4m/s2(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2分)联立得:(1分)(1分)10、(1)设F作用时加速度为a1,撤去后加速度为a2。
由图像可得a1=20m/s2, a2=10m/s2①撤去力F后,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②解得③(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④F=30N⑤(3)设撤去力F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2,由v1=a2t2,可得t2=2s ⑥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 ⑦设下滑加速度为a3,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⑧解得a3=2m/s2,则t=4s时速度v=a3t3=2m/s. ⑨11、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平衡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当施加沿斜面向上推力F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块的加速度.解答:解: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平衡有:滑动摩擦力f=mgsin37°=50×0.6N=3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答:木块的加速度为8m/s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运用,抓住滑动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小相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1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滑动摩擦力.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2)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上滑的最大距离;(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代入数据解得μ=0.25;(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4m/s2.答:(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为9m;(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5;(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大小为4m/s2;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3、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A的加速度的大小.隔离对A分析,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解答:解:(1)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隔离对A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Ag﹣T=mAa,解得T==.答:(1)物体A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绳中的张力大小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A、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本题可以用整体法、也可以用隔离法.14、解:物体置于传动带左端时,先做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代入数据得:(1分)当物体加速到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 = 2 m / s时,运动的时间(2分)运动的位移(1分)则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2分)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2分)15、(1)设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货物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沿传送带方向:mgsin θ+F f=ma1垂直传送带方向:mgcosθ=F N又F f=μF N由以上三式得:a1=g(sinθ+μcosθ)=10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2)货物速度从v0减至传送带速度v所用时间设为t1,位移设为x1,则有:t1= v-v0/-a=1s x1= v+v0/2 *t1=7m(3)当货物速度与传送带速度时,由于mgsinθ>μmgcosθ,此后货物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设货物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mgsinθ-μcosθ=ma2,得:a2=g(sinθ-μcosθ)=2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设货物再经时间t2,速度减为零,则t2= 0-v/-a2=1s沿传送带向上滑的位移x2=v+0/2*t2 =1m则货物上滑的总距离为x=x1+x2=8m.货物到达最高点后将沿传送带匀加速下滑,下滑加速度等于a2.设下滑时间为t3,则x=1/2at32 ,代入,解得t3=2√2s∴货物从A端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A端的总时间为t=t1+t2+t3=(2+2√2)s16、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体放上A,开始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以及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所需的时间和位移,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两者不能保持相对静止,速度相等后,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到达B点的时间,从而得出物体从A到达B的时间.解答:解: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1 所以:a1=gsinθ+μgcosθ=10m/s2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t1==1s,通过的位移为x1===5m 由于mgsin37°>μmgcos37°,可知物体与传送带不能保持相对静止.速度相等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sin37°﹣μgcos37°=2m/s2根据,即解得t2=1s.则t=t1+t2=2s.答: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知道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相等后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