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合集下载

2021体育综合考研季浏《体育心理学典型题与考研真题

2021体育综合考研季浏《体育心理学典型题与考研真题

2021体育综合考研季浏《体育心理学》典型题与考研真题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复习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答:(1)区别①体育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b.研究内容第一,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强调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第二,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c.研究目的第一,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第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②运动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b.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第二,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③锻炼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b.研究内容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研究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体育锻炼成瘾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其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答:(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基本研究任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任务包括理论任务与实践任务:①理论任务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上篇试题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案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第二十章体育教案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 Triplett 于 1898 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 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 1942 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学习目标定向: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动机:是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运动需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人们产生愉快感,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保持体型、增进健康、强身健体等等。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析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自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锻炼成瘾:是指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应激: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反应改变。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到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体育心理学教案

体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 .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3 .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4 .了解中外体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5 .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领会)1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

3 .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第二节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识记)1 .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2 .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第三节体育心理学的简史和发展方向1 .体育心理学的简史(识记)。

2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领会)( 1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

( 2 )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分。

( 3 )体育心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 4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

(三)教与学的建议1 .第一节应重点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定义;了解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2 .第二节应重点了解体育心理学对体育实践活动与体育科研的重要性。

3 .第三节应重点了解体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未来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2 .认识上述理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识记)1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3 .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领会)1 .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 .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3 .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使用心理学家已经编制好 的标准化测量工具进行研究的方法。采用心理 测验法时,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正确地 选择测量工具。在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时,一般 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或者是由受过严格训练的 心理学工作者来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两种。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简单反应时(S——R)
指对单一刺激作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间隔,或是指对于事先知道的某种刺激作出事先 规定的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 感知信号刺激 • 联想(也即在头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 反应
自然实验法
指由实验者在自然的条件下创设一定的实验 情境,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而进行的实验。 • 优点:被试的反应比较真实自然。 • 缺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难于控制得完全一致。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准实验法
指在某些自然情境下将实验室实验作一些 变通处理,但仍然利用真正的实验设计的某些 方法来收集资料而形成的实验。 • 优点:使用起来有一定的灵活性。 • 缺点:对变量的操纵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研究的共同点:
• 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 • 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
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 等等; • 研究方法相同。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研究任务
实践任务: 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

体育心理学概述笔记摘抄(3篇)

体育心理学概述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它涉及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动机、情绪调控、心理健康、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体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理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概述。

二、定义与研究对象1. 定义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以及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运动成绩和运动体验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运动员: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和竞技水平的运动员。

(2)教练员:研究教练员的心理素质、领导风格、沟通技巧等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3)观众:研究观众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4)运动环境:研究运动场所、比赛氛围、媒体宣传等因素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实验法: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观察运动员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规律。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等群体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信息。

3. 观察法:在自然或人为控制的环境中,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四、主要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改善主要依赖于行为强化和条件反射。

2. 认知理论:关注运动员的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等,认为心理因素在运动技能形成和运动表现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运动员的内心冲突、动机、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4. 生物心理学理论:研究生物因素(如神经、内分泌等)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五、应用领域1. 运动员心理辅导:针对运动员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服务,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提高运动成绩。

2. 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使其更好地引导运动员。

第01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01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 张力为(2003)指出,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 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 祝蓓里等人(2000)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 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发 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本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就是 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需要有昂贵的实验仪器。
自然实验法
指由实验者在自然的条件下创设一定的实验 情境,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而进行的实验。 • 优点:被试的反应比较真实自然。 • 缺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条件难于控制得完全一致。
准实验法
指在某些自然情境下将实验室实验作一些 变通处理,但仍然利用真正的实验设计的某些 方法来收集资料而形成的实验。 • 优点:使用起来有一定的灵活性。 • 缺点:对变量的操纵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
• 研究目的: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 研究对象:运动员 & 教练员。 • 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
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 理状态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
• 研究目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 研究对象:大众。 • 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研究的共同点:
• 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 • 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
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 等等; • 研究方法相同。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1 定义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2 范畴
它包括运动员的自我感知、注意力调控、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研究。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体。
研究内容
包括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训练方法的开发、 竞技心理状态的调控等方面。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 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和心理规律的 科学。它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什么是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旨在 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成绩和实现个人发展。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阶段
体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逐渐形成,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
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段
体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
3
现代阶段
体育心理学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高竞技成绩的重要手 段。
体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训练指导
通过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改善技术和战术能力, 提高训练效果。
• 运用先进科技 • 多学科交叉研究 • 个性化心理训练 •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 注重心理健康
比赛准备
通过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 状态,应对各种竞争压力。
伤病康复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运动员克服伤病影响,重建 信心和动力。
职业规划
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运动员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涯 转型。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1]

二、文献综述法
文献的综合叙述。是全面搜集有关资料对一定 时期内某一学科或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
作用:提炼新观点、避免重复或盲目研究、节 省同行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及精力
类别:综述性的文章、作为选题依据的综述 步骤:确定选题、查找资料、筛选整理分析、
拟定综述文章。
动作记忆: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二)特点: 1.多种感知觉的参与 2.本体运动感知觉起重要作用 3.信息加工过程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经验 4.最终形成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 5.形成难、遗忘慢,遗忘曲线与语词逻辑记忆不同
第三节 体育与思维
一、脑的功能与思维
左半球
右半球
(分析中心) (综合中心)
操作思维能力存在运动项目和运动水 平的差异。
原因:
对抗性项目由于人与人,人与器械之间 关系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而信息加 工量也大大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迅速、 灵活,大量地作出决策的机会也大大增 加,长期训练使运动员对任务要求产生 适应性,提高运动情境中处理信息作出 决策的能力,表现在操作思维上。
动机:动态表现;引起维持活动,使活动朝向 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我能力之间存在不平衡时,出现--2形成:
应激源--对威胁和知觉和评价--身心的反应 3控制的策略:
#认知策略 #身体技术 4体育运动与应激
紧张应激的表现
生理的
心理的
行为的
HR 升高
担忧
谈话速度变快
血压增加 觉得头脑中塞满东西 咬手指、手足无措
排汗增加
难以做出决定
踮前脚掌
脑电波活动增加 觉得思维混乱
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 *记忆的一种产物,涉及所有的感觉,体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区别: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二、体育心理学概述●(一)概念●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三、研究方法●(一)实验研究法●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二)现场研究法●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

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心理测量法●使用编制好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研究。

●四、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它本身又包含了许多传统心理学的内容。

如:●1、体育社会心理学●比如研究体育领导理论和风格,运动团队的凝聚力等●2、发展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伴随着年龄和运动技能的变化,运动员发生的心理变化●3、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运动员的认知对随后的情绪及运动表现的影响,动机的来源,运动员对成败的归因等●4、教育运动心理学●学生、运动员或健身者的运动表现如何,经常反映了一个体育教师、教练或健身指导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发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作用:〔一〕体育实践工作者的需要;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二〕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安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安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根底。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开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开展成为从事*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拟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 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运动兴趣的方法:1.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工程;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6.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第四章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理动因。

体育心理学整理

体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体育与人的心理关系(1)体育对自身的影响(2)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体育心理学概述概念: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体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研究学校体育范围内与体育教学、校队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研究与从事体育活动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运动体验概念:从运动过程所提供的刺激中而获得的感受。

它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感知觉参与的综合反映本体运动感知觉概念:是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

运动感知觉包括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本体运动用力感知觉专门化感知觉概念是通过运动训练形成的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

第二节体育与记忆表象: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特征①形象性②概括性表象在体育中的作用(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2)辅助运动技能练习;(3)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4)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

运动表象的概念及其形成运动表象的概念: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它反映动作在时间、空间、力量各方面的特点。

运动表象的形成:视觉表象→视动结合表象→动觉表象运动记忆记忆的概念: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

.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重现(回忆)四个过程。

动作记忆的特点:多种感知觉参与的;本体运动感知觉起重要作用;形成动力定型和高度自动化的记忆第三节体育与思维思维的概念; 是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概括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性抽取出来加以总结。

间接性: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事物。

或借助经验来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或根本不可能感知过的事物,来预见或推知其发展过程。

操作性思维概念:借助于肌肉动作、操作仪器或器材进行的思维形式。

它反映的对象既有肌肉动作,又有器材。

操作性思维的显著性特点是一边做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做。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体育教育教学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3.体育锻炼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5.身体心理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7.“社会促进”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10.196511.体育心理学12.1980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15.异常行为二、单选题1.C. 2.A. 3.C. 4.D. 5.A. 6.A. 7.D. 8.C.9.B. 10.B. 11.A.三、多选题1. A.B.C.D2. A.B.D 3.B.D 4.A.C.D 5.A.B.C 6.A.C7. ABCD 8.B.C.D 9.C.D 10.A.D 11.A.B.C.D12.A.B.C.D 13.B.C 14.B.C.D四、匹配题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925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五、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六、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大纲

体育心理学大纲

“十五”大纲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未来的(或在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提高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的“潜能”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

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学知识。

这门课程具有体系新、内容新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

(二)课程设置目的1 .使学生了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简史和发展方向。

2 .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3 .使学生掌握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

4 .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心理。

5 .使学生了解提高运动成绩的心理学方法。

6 .使学生了解运动中的社会心理。

7 .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心理。

教学内容与要求体育心理学“十五”大纲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四章运动动机第十四章运动中认知干预方法第五章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第六章运动归因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八章运动损伤心理致因及康复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差异心理《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21022)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二)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心理依据。

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讲授体育运动中特别是体育教学中人的特殊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介绍心理机能的训练方法等,为培养合格的教师提供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学校运动训练、竞赛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教学实验、作业及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他们了解某些心理实验和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初步具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能够:(一)了解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二)知道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三)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四)了解国外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五)了解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六)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框架(见图1—1)图1—1 体育心理学概述的教学内容框架图三、知识拓展与深化(一)何谓体育心理学在定义体育心理学之前,理解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很有必要。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的分化日益突出。

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领域,即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竞技运动领域和大众健身运动领域。

由于这三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运动心理学的不断分化。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运动心理学已经在运动表现之外拓展了相关的研究领域,最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理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

而且,在运动心理学的文献中,锻炼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nshel,2003)。

体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则更早一些。

如原苏联的丘奇马疗夫在20世纪20年代就研究了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智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目前,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研究领域齐头并进,向前发展,都显示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三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联系,主要源于体育教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将体育看成是广义的体育,体育就应该包括体育教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三个领域。

不管哪一个领域,实际上都是围绕人参与身体练习活动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的。

由此可见,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是围绕人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具体来说,三者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但更应该侧重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它不关心与运动表现和成绩的有关心理学问题。

张力为、任未多(2000)曾对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在研究重点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即便是相同的心理学主题,三者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见表1-1)。

表1-1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部分研究内容的侧重点领域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动机运动员成就动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的动机目标设置的成效目标设置的成效锻炼的坚持性情绪竞赛焦虑对成绩体育活动对情绪的锻炼活动对焦虑和抑的影响的影响郁的影响赛前、赛中的应锻炼产生的积极愉快激控制感受人格运动员人格对运体育教育教学对人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动成绩的影响格的影响影响运动训练对运动员人格的影响技能学习高水平技能学习中、低水平技能学习归因运动员的归因特点学生的归因特点归因对运动训练的归因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影响自我观念整体自我概念身体能力自我概念身体能力自我概念独立自我与互联自外观体貌自我观念外观体貌自我概念我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与运师生的交往与合作动成绩的关系(改编自张力为、任未多,2000)从已出版的数本教材和著作来看,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和内容有所区别,各有特点。

如Anshel(2003)所著的《运动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体系为:(1)科学的运动心理学,(2)成功运动员的特征,(3)运动员的运动动机,(4)归因:对运动表现和比赛结果的原因的解释,(5)应激、焦虑和唤醒的调控,(6)运动中的攻击行为,(7)运动队凝聚力和群体动力学,(8)运动中的领导,(9)交流与咨询技术,(10)教年轻人运动:一个特别的考虑,(11)应用锻炼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2)运动员的自我谈话,(13)思考和未来的方向。

从Anshel所著的《运动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体系来看,除第十一章是锻炼心理学的内容外,其他章节都是典型的运动心理学内容。

再如,Seraganian(1993)所著的《锻炼心理学:体育锻炼对心理过程的影响》的内容体系包括:(1)锻炼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基础,(2)有氧体能及其对心理应激的反应,(3)有氧体能与身体活动的理论描述和定量研究,(4)急性有氧练习对情感的益处,(5)锻炼心理学的Meta-Analytic,(6)人类对急性心理应激源的Sympathetic 反应,(7)实验与观察研究方法,(8)老年人的锻炼心理效应,(9)增强体能的社会心理因素,(10)发展锻炼心理学,(11)体育锻炼降低应激的认知观点,(12)有氧练习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13)锻炼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方向。

由上可见,锻炼心理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在东欧、日本等比较突出,如日本松井三雄所著的《体育心理学》被学者们认为是一门比较“正宗”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季浏,1994)。

他所著的《体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1)体育与体育心理学,(2)大肌肉活动的心理学性质,(3)从体育角度看儿童的发展,(4)体育的学习,(5)从体育角度看个人差异(松井三雄,1985)总体而言,美国更突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虽然在运动心理学的教材或著作中也包含锻炼心理学的内容,但已强调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的分离,然而,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分离不明显。

中国已逐步显现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离。

这从以下三本书中可以窥见一斑。

如季浏、符明秋(1994)所著的《当代运动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1)运动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2)运动个性,(3)运动注意,(4)运动唤醒,(5)运动焦虑,(6)运动焦虑的调节,(7)运动动机,(8)目标设置,(9)运动归因,(10)心理社会因素与运动损伤,(11)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12)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13)教练员的领导心理和行为,(14)运动队的群体心理。

再如,颜军(2001)所著的《体育心理论稿》的内容体系包括:(1)我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反思,(2)体育教育与心理发展,(3)体育学习心理指导,(4)体育学习策略,(5)体育学习中的焦虑,(6)运动技能学习心理,(7)体育教学交往心理,(8)体育教学环境心理,(9)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机制又如,季浏等(2006)所著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内容体系包括:(1)锻炼心理学研究概述,(2)体能与体育锻炼,(3)体育锻炼与认知和情绪,(4)体育锻炼与人格,(5)体育锻炼与心理疾病的防治,(6)体育锻炼的消极心理效应,(7)增进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8)青少年儿童锻炼心理效应,(9)老年人锻炼心理效应,(10)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生理机制,(11)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机制,(1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2.体育心理学的定义考虑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在教学时使用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本教材,也考虑到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未来的工作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同时兼顾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本书虽然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实际上内容涉及到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以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同一个领域里,相似和相异共存。

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科的发展(马启伟,1996)。

关于体育心理学的定义,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观点。

在体育心理学的初创阶段,体育心理学被简单理解成是一门体育加心理学的学科,人们往往用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体育中的有关问题。

近些年来,体育心理学进入了发展的起步阶段,越来越多的体育心理学者认识到,作为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的体育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应尽快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

因此,体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季浏,2001)。

上述的定义更多地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祝蓓里等人(2000)指出,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体育心理学被理解成是研究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竞赛活动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总之,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体育锻炼等情景中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建立本书内容体系完全是为学生未来更好地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考虑的。

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祝蓓里等人(2000)认为,体育活动中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知觉特点、记忆特点、思维特点、动机强度、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事体育活动者在心理发展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动作技能的获得与发展,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的各种心理现象,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马启伟(1996)指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体育心理学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研究的。

为了加强体育心理学自身内容体系的建设,体现体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体育心理学的应用价值,选择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能提供很大帮助,本课程所指的体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参与运动的动力特征、体育锻炼心理、心理状态与运动表现、提高运动成绩的心理学方法、运动中的社会心理、体育教学心理等。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的形成是心理科学发展的结果。

换言之,体育心理学的发展需要借助心理科学的不同分支的理论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