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第七章_香辛料与调味品

合集下载

食品原料学试卷(B)

食品原料学试卷(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大米中的限制性氨基酸是。

A.组氨酸B.苏氨酸C.赖氨酸 D.丝氨酸2.小麦的脂质主要存在于。

A.色素层B.胚珠层C.胚芽和糊粉层 D.小麦胚乳3.下列哪种玉米的籽粒小,坚硬光亮,遇热易爆裂膨胀。

A.马齿型 B.爆裂型C.甜质型D.糯质型4.食用富含大豆低聚糖的产品后往往有胀气症状,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下列哪种物质。

A.大豆异黄酮B.蛋白酶抑制素C.棉子糖 D.大豆皂甙5.按脂肪酸组成分类,大豆油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油脂。

A.月桂酸型B.油酸、亚油酸型C.芥酸型D.亚麻酸型6.油脂的酸败或氧化程度越高,其过氧化物价。

A.越低 B.越高C.不变 D.以上都不对7.下列哪种动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

A.牛脂B.羊脂C.鱼油 D.猪脂8.苹果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水果。

A.浆果B.仁果C.核果D.柑果9.下列哪种酶可使乳中脂肪分解而产生焦臭味。

A.过氧化物酶 B.还原酶 C.解酯酶D.磷酸酶10.下列哪种类型的香辛料具有散逸性好,但易氧化变质的特点。

A.乳化香辛料B.被膜粉末型香辛料C.吸附型香辛料D.微胶囊型香辛料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0.5分,共15分)1.按生产方式分类,食品原料可分为、、、、。

2.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3.按植物学分类,食用稻米主要可分为和。

4.小麦中的蛋白质主要可分为、、、。

5.玉米籽粒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6.影响蛋禽产蛋性能的因素主要有、、、、。

7.蔬菜在流通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有、、、、。

8.根据用途不同,大豆可分为和。

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五谷通常指稻、黍、麦、菽、粟。

()2.小麦胚乳部分的蛋白质含量是从中心到外层逐渐递减的,越近中心其面筋蛋白质量越好。

()3.蔬菜是酸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4.铜、铁等变价金属可诱发脂肪发生氧化酸败。

第七章调味品类原料ppt课件

第七章调味品类原料ppt课件
定义:腐乳是将豆腐坯加入菌种,霉制后再加盐腌 渍,最后根据需要,加入红曲或酒酿、烧酒等封闭、 发酵而成
特点:具有强烈的鲜味和特殊的香气和咸味,味道 鲜美,在烹调中主要起提鲜、增香、增色作用
品种:可分为红腐乳、清腐乳、白腐乳等三种
烹调应用:使用腐乳的菜肴很多,腐乳既可以凉拌 菜肴,还可以烧,如“腐乳肉”等。
干黄酱
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其 色泽棕褐,有甜香味,不带辣味、苦味、不发酸、发黑
烹调应用:干黄酱可制榨菜、炒菜之用。
稀黄酱
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 其色泽呈深杏黄色、酱香浓郁、咸淡适口、滋味 鲜美
烹调应用:一般用于炒菜或生食
豆瓣酱
有面粉和大豆或蚕豆,经发酵制成的。其色泽红 褐或棕褐色,酱香浓郁,咸淡适口、味鲜醇厚
烹调应用:多用于制作 甜菜,如“冰糖莲籽”、 “冰糖银耳”等。
红绵糖
用手工制作的一种食糖。 呈黄褐色、赤红色、红 褐色等,呈粉状,甜度 较大,但不能有焦味。
烹调应用:一般可作面 点的馅心,或作产妇的 补养品。
饴糖
又称麦芽糖
以米和麦芽糖为原料,经水解而产生的双糖,主 要成分是麦芽糖,甜味不大,一般呈稠浓液态, 黄褐色。
酸味调味品
食用酸味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类的醋酸、乳酸、 柠檬酸、酒石酸等。
常用的呈酸味的调味品有食醋、番茄酱、柠檬汁 等。
食醋
食醋是烹调中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 味主要来源于醋酸,即乙酸。它不仅有酸味、芳 香味,而且还么美好去腥解腻,增进食欲,帮助 消化,同时还可以使食物原料中的钙质分解,有 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杀灭和 消毒作用。
别名:干海椒、辣椒干
外形与特点:用各种新鲜尖辣椒干制而成的,其 辣味成分是辣椒碱。外表呈红色,长形尖头如指 状,带有小果柄,表面干瘪,椒果内空,有多粒 黄色种子,扁平状,气味辛辣,刺激性强。

认识香辛料

认识香辛料

认识香辛料认识香辛料香辛料的知识一、香辛料的种类香辛料(spices)是一类能改善和增强食品香味和滋味的食品添加剂,故又叫增香剂 (flavoring agents; perfumery)。

现在香辛料多以植物体原来的新鲜、干燥或粉碎状态使用,称其为天然香辛料。

天然香辛料易受虫害和细菌的污染,因而又有以蒸馏、抽提等分离出与天然物质相类似的成分,制成液体香辛料。

但液体香辛料多不易溶于水,难以均匀混合,因而又把液体香辛料制成水包油型乳化香辛料。

将乳化香辛料喷雾干燥后经被膜包埋即成固态香辛料。

香辛料的辛味比较强,依其具有辛辣和芳香气味的程度,可分为辛辣性和芳香性香辛料两种。

辛辣性香辛料有胡椒、花椒、辣椒、芥子、蒜、姜、元葱、葱和桂皮等。

芳香性香料主要有丁香、麝香草、肉豆蔻、小茴香、大茴香(八角茴香)、荷兰芹和月桂叶等香辛料根据其辛味成分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酰胺类(无气味香辛料):辛味成分是酰胺不挥发性化合物,食用时所感到的强烈的辛味刺激的部位仅限于口腔内的粘膜,象胡椒、辣椒等。

含硫类(刺激性香辛料):辛味成分是硫氰酸酯或硫醇,是含硫的挥发性化合物。

食用时不仅刺激口腔也剌激鼻腔,如葱、蒜等。

无氮芳香族类(芳香性香辛料):辛味成分是不含氮的芳香族化合物,具辛味兼芳香味。

一般辛味较弱,香味成分主要来源于萜烯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如丁香、麝香草等。

香辛料的成分很复杂,应用时必须依据食品种类、所达到的目的不同而注意科学配用。

应用时需注意相互效果相乘作用提高, 相抵效果减弱。

天然香辛料用量通常为0.3%~1.0%,也可根据肉的种类或人们的嗜好稍有增减。

二、香辛料的特性及使用(一) 非提取天然香辛料(spices) 肉品加工中最常用的天然香辛料主要有葱、姜、蒜、胡椒、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月桂叶等。

1. 葱葱(onion)的香辛味主要成分为硫醚类化合物,如烯丙基二硫化物(葱蒜辣素,C6H10S2;二丙烯基二硫、二正丙基二硫等),具有强烈的葱辣味和刺激性。

食品原料学 课件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 课件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二、天然调味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通 过物理的、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过物理的、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质量不如合成调味料 稳定, 稳定, (一)抽提型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抗凝 改善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血、改善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大蒜和生姜精粹:脱除鱼贝类的腥味。 大蒜和生姜精粹:脱除鱼贝类的腥味。 分解型:鱼露(鱼酱油、水产酱油) (二)分解型:鱼露(鱼酱油、水产酱油) 酿造型:酱油、食醋、料酒、大豆酱、蚕豆酱、 (三)酿造型:酱油、食醋、料酒、大豆酱、蚕豆酱、 面酱 (四)调味油
辣椒汁:用料为糖、 味精、 辣椒汁:用料为糖、醋、辣椒、姜、葱、盐、味精、 辣椒、 香油 蚝油:是用蚝 牡蛎)与盐水熬成的调味料, 蚝油:是用蚝(牡蛎)与盐水熬成的调味料,有“海 底牛奶”之称。它可以用来提鲜,也可以凉拌、 底牛奶”之称。它可以用来提鲜,也可以凉拌、炒 我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常用。 菜,我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常用。 蚝油一般加有味精 另有用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蚝油一般加有味精,另有用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味精, 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蚝油不是油质,而是在加工蚝豉时,煮蚝豉剩下的 蚝油不是油质,而是在加工蚝豉时, 此汤经过滤浓缩后即为蚝油。 汤,此汤经过滤浓缩后即为蚝油。它是一种营养丰 味道鲜美的调味佐料。 富、味道鲜美的调味佐料。
营养分析 1. 蚝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 蚝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 用于补充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用于补充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其中主要含有 丰富的锌元素,是缺锌人士的首选膳食调料; 丰富的锌元素,是缺锌人士的首选膳食调料; 2. 蚝油中氨基酸种类达22种之多,各种氨基酸的 蚝油中氨基酸种类达22种之多 种之多, 含量协调平衡,其中,谷氨酸含量是总量的一半, 含量协调平衡,其中,谷氨酸含量是总量的一半, 它与核酸共同构成蚝油呈味主体,两者含量越高, 它与核酸共同构成蚝油呈味主体,两者含量越高, 蚝油味道越鲜美; 蚝油味道越鲜美; 3. 蚝油富含牛磺酸,牛磺酸具有防癌抗癌、增强 蚝油富含牛磺酸,牛磺酸具有防癌抗癌、 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食用方法及保管: 在炖肉、炖鸡及红烧鸡、 食用方法及保管: 在炖肉、炖鸡及红烧鸡、鸭、 鱼等食物时,加入蚝油佐味,更加鲜美可口。 鱼等食物时,加入蚝油佐味,更加鲜美可口。开 启后放冰箱低温贮存。 启后放冰箱低温贮存。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这节课我将向大家介绍有关香辛料与调味品的知识。我们将探讨香辛料的定 义和分类,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还有常见的种类和应用技巧。
香辛料的定义和分类
香辛料的定义
香辛料是指用于增添食物味道的植物的花朵、果实、叶子、根茎或其他部分。
香辛料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用途,香辛料可以分为芳香香辛料和辣香辛料。
姜和大蒜
姜和大蒜是常见的调 味品,它们可以提供 辛辣和刺激的味道。
孜然和花旗参
孜然和花旗参是用于 调味的粉状香辛料, 它们具有浓郁的香气 和风味。
香辛料的应用技巧和调配方法
1
香辛料的搭配原则
选择配对的香辛料可以打造出更丰富的
香辛料的炒制技巧
2
味道,但需要注意平衡。
炒制香辛料能够激发出它们的香气和风 味,提升菜肴的口感。香辛料 Nhomakorabea特性和用途
1 香料的调味作用
香料可以让食物更加美味,提供独特的口感 和香气。
2 香料的保鲜和增香功能
一些香料具有抗菌和防腐的特性,延长食物 的保质期并增添风味。
常见的香辛料种类和特点
辣椒和胡椒
辣椒和胡椒是常用的 调味品,它们可以增 添食物的辛辣口感。
花椒和八角
花椒和八角是中式烹 饪中常用的香辛料, 它们具有独特的香气 和口感。
香辛料与调味品概述
香辛料与调味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可以增添食物的味道和 香气,还具有保鲜和增香的功能。让我们一起探索香辛料的奥秘吧!

食品原料学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15山俞菜:又名瓦萨皮,有解腥增香、增进 食欲和较强的防腐作用。 16 紫苏:具有特异的芳香,香气主要成分 是紫苏醛。 17 葱:主要有大葱和小葱。 18 大蒜:大蒜素为主要的呈味成分。 19 甘牛至:又名花薄荷,马月兰花、牛膝 草、马乔伦。其干草或干粉可作调味料。 20 芫荽:又名香菜、胡荽、香菜子、松须 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子和茎叶均可 作调味料。






二、各种香辛料简介 1 辣椒:辣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挥发油。可 促进食欲的作用。 2 花椒:主要呈味物质为挥发油,油中含有异茴 香醚和牛儿醇,具有特殊的强烈的芳香气。 3 胡椒: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之分,黑胡椒又名黑 川,后者又名白川。辣味成分主要为胡椒碱、挥 发油等。 4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八角香、大料,主要 呈味成分为茴香油。 5 茴香:又名小茴香、角茴香、刺梦、香丝菜等。



6 丁香:又名公丁香、丁子香。除含14~21%的精 油外,还含有树脂、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戊 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蒸馏所得挥发油即丁香油。 7 肉豆蔻:又名肉果、玉果。成熟种子去皮取其 种仁,干燥后即为香辛调味料,假种皮经干燥后 为肉豆蔻皮,也可作为香辛料。挥发油为主要成 分。 8 肉桂:又名桂皮。取树皮作香辛料。皮中挥发 油含量为1~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 9 月桂:又名桂叶、香桂叶、天竺叶等。月桂油 的主要成分有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素、月桂 烯、水芹烯、柠檬烯、蒎烯等。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 品
第一节 香辛料

一、概述 (一)香辛料的定义
所谓的香辛料: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 根、茎、叶、花蕾、树皮等为原料,使食 品具有刺激性香味和辣味的一类调味品。 (二)香辛料的性质和功能 具有促进食欲、防腐、并具有药效功能。

食品原料学-题库

食品原料学-题库

食品原料学思考题一、选择题1.广泛存在于虾、蟹、牡蛎体内的天然类胡萝卜素为.A、血红素B、叶黄素C、虾青素D、虾红素2.影响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A 、直链淀粉含量 B、脂类含量C 、游离脂肪酸D 、蛋白含量3.愈伤处理的温度是.A 、20℃~25℃ B、26℃~30℃C 、31℃~35℃ D、36℃~40℃4.油脂的主要成分是 .A 、磷脂B 、甘油三酯C 、游离脂肪D 、脂肪酸5.肉质又面有沙,生食味淡,宜熟食的是 .A 、红色番茄 B、粉色番茄C 、黄色番茄 D、青番茄6.四季豆有毒,需充分加热,是因为含有.A 、挥发油类 B、硫化合物C 、芥子甙 D、皂苷7.粮食是以为主要营养成分,用于制作在主食的谷类、豆类、薯类原料食品的统称.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矿物质8.谷类的保藏一般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50~60%B、60~70%C、70~80%D、80~90%9.稻米蒸煮食用时,糊化温度的测定方法是.A 、碱消法间接测定 B、米胶延伸法测定C、碘比色法测定D、淀粉粉粒仪测定10.对于肾脏病人应食用较好.A、巨胚米B、高谷蛋白米C、低球蛋白米D、低谷蛋白米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X围内,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米饭的口感越硬B、米饭的黏度与淀粉细胞的细胞壁强度有关C 、蛋白质在胚和糊粉层含量较少,越靠近谷粒中心越多D、游离脂肪酸测定是判断大米新陈的指标12.下列有关豆类的形状和成分说法错误的是.A、种皮内侧栅状组织所含的色素决定了种子的颜色B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C、皂角苷和卵磷脂含量丰富D 、含B族维生素多,不含维生素C13.下列哪种蛋白因可降解包装材料,替代塑料而受到关注.A、白蛋白B、醇溶谷蛋白C、球蛋白D、谷蛋白14. 核果类水果不包括下列哪项.A、桃B、杏C、梨D、李15. 苹果中果糖的含量为所含糖量的.A、20%~30%B、30%~40%C、40%~50%D、50%~60%16.正常乳的酸度为.A:10°T~13°T B:8°T~11°TC:16°T~18°T D:20°T~22°T17.牛乳中乳蛋白主要包括.A、酪蛋白、乳清蛋白和少量的脂肪球蛋白质B、醇溶蛋白、谷蛋白和少量的脂肪球蛋白C、脂蛋白、核蛋白和少量的清蛋白D、脂蛋白、磷蛋白和精蛋白18.不属于四大家鱼的是 .A、草鱼B、鲤鱼C、鳙鱼D、鲢鱼19.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藕、萝卜分别属于A、根菜类、根菜类.B、根菜类、茎菜类.C、茎菜类、根菜类.D、果菜类、根菜类.20.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经济鱼类是 .A、鲤鱼B、鲢鱼C、带鱼D、草鱼21.油脂放置较长时间后产生 " 哈味〞的主要原因是.A 、脂肪的分解 B、蛋白质变性C 、蛋白质水解D 、脂肪酸败22 .蔗糖的过饱和溶液能,因此可用其制作挂霜菜.A、水解B、重结晶C、糊化 D 、焦糖化23.哈士蟆油是用中国林蛙的制成的干制品.A 、脂肪B 、输卵管C 、卵巢 D、结缔组织24.下列鱼翅中,品质最好的是.A、背翅B、胸翅C、臀翅D、尾翅25.面粉中所含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对面团有较大影响,是因其性质独特,其中A、麦胶蛋白有良好的伸展性、黏性、弹性.B、麦胶蛋白有良好的伸展性、弹性,但黏性差.C、麦胶蛋白有良好的伸展性、黏性,但缺乏弹性.D、麦谷蛋白富有伸展性、弹性.26.亚硝酸盐作为一种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是因为在肉品加工过程中他能分解产生了致癌性的_______.A、组胺B、NOC、HNO2D、亚硝胺27.判断硬骨有鳞鱼肌间骨多少,可通过鱼的识别.A、背鳍、胸鳍.B、背鳍、腹鳍.C、胸鳍、腹鳍.D、尾鳍、胸鳍.28.面筋存在于_______.A、面粉之中.B、面团之中.C、面粉和面团中均存在.D、面粉和面团中均不存在.29.下列果品中,属于仁果类的是 _______ .A、桃B、梨C、柑桔D、葡萄30.黄鳝死亡后放置时间过长不宜食用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A、黄鳝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游离氨基酸,味道不好.B、黄鳝体内的维生素损失较大.C、黄鳝体内的组胺酸转化成组胺,对人体有害.D、黄鳝中的皂素增多,对人体有害.31.藻类植物多生长于水域,下列藻类原料生长于陆地的是 _______.A.海带 B、紫菜C、发菜D、石花菜32.各种调味品具有不同的呈味成分,其中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A、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B、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味精的主要成分是5’—肌苷酸D、糖精的主要成分是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钠盐.33.绿色蔬菜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由鲜绿色转化为暗褐色,这主要是因为叶绿素转化为 .A、叶黄素B、叶绿醇C、脱镁叶绿素D、二酸脱镁叶绿素34.常以_______为参考标准来计算相对甜度.A、果糖B、葡萄糖C、麦芽糖D、蔗糖35.叶绿素在_______条件下对热稳定.A、酸性B、碱性C、中性D、弱酸性36.酱油生产中常加入的一种色素是_______.A、黑色素 B、焦糖色素C、甜菜红素D、柠檬黄色素37.下列味中,不属生理基本味的是_______.A、咸味B、甜味C、辣味D、苦味38.根据淀粉中某种糖苷键含量的多少,可将其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其中在支链淀粉中含有大量的 .A、α-1,4糖苷键 B、α-1,6糖苷键C、α,β-1,2糖苷键D、β-1,4糖苷键39.下列色素中属于食品中应用的天然色素的是 .A、姜黄素B、日落黄C、柠檬黄D、赤藓红二、填空题1.生鲜红薯的贮藏保管不宜条件:温度大于℃时易抽芽,产生病害;小于℃时易冻伤;相对湿度小于%时,易失水,出现皱缩、糖心和干腐.2.烤鸭应选用鸭作原料.3.清蒸武昌鱼应选用_______鲂作原料.4.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山芋、姜分别属于菜类、菜类 .5.按原料的营养特点分,三群分类法将食品原料分为热能源、源、源.6.植物油脂中,半干性油的碘价为.7.河豚毒素主要分布于河豚的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较久,毒素能逐渐渗入肌肉内.河豚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8.生鲜红薯的切口往往会渗出乳白汁液,其中含有 .红薯贮藏保管的适宜条件是:温度℃,相对湿度 % .9.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芜菁、藕分别属于菜类、菜类.10.植物油脂中,干性油的碘价大于,不干性油的碘价小于.11.芝麻油中所含的特殊成分、芝麻酚林能防止油脂氧化酸败.12.动物乳的酸度,正常值为 ,乳的总酸度越高,乳的热稳定性.13.根据中医食疗理论,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黄瓜性味、竹笋性味 .14.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竹笋属______类,洋葱属________类,辣椒属__________类.15.食品原料产生异味的化学成分存在着差异,其中羊肉的膻味是____________,猪肾的臊味是_____________,臭干子的臭味是________,鱼胆的苦味是_______________.16.各种香辛料具有不同的呈味成分,其中花椒麻味的主要成分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17.人的舌尖对味的感受性最强;舌根对味的感受性最强.18.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肾、、 .19. 鹿茸具有壮肾阳、益精血、、、之功效.20.芝麻油中所含的特殊成分、能防止油脂氧化酸败.21. 食品原料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引起的质量变化有、和等几种.2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23. 根据中医食疗理论,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番茄性味、竹笋性味 .24.按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分类,藕属______类,芜菁属________类,辣椒属__________类.25. 苹果中果糖的含量为所含糖量的%.26.淡豆豉具有解表、、之功效.27. 中药三七具有、之功效.29.人的舌头前缘对味的感受性最强;舌的边缘对味的感受性最强.三、判断改错题1.一般而言,地下茎淀粉糊化后的透明性比谷类淀粉好,粘度比谷类淀粉高.2.美国有些地方用相对密度 1.064的食盐水来判断粉质马铃薯和粘质马铃薯,即在食盐水中下沉的为粘质马铃薯.3.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大米,用其制成的米饭口感越硬,粘性越低.4.大豆中缺乏赖氨酸,谷类种子富含赖氨酸,两类食物混合食用,可达到营养互补作用.5.棉子油中含有棉酚和维生素E,均对人体有利.6.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都是半干性油.7.大豆油是世界上消费最多的食用原料油,其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达80%以上.8.植物油中,干性油,不干性油是按油在空气中表面形成干膜的难易区别的.9.植物油中干性油碘价>130,不干性油碘价<100,半干性油碘价100~300.10.花生很容易受微生物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素,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强化学致癌的物质.11.一般植物根茎与根类淀粉糊化后黏度高,透明度好.12.习惯上将带汁的糖制品称果脯,不带汁的称蜜饯.13.含氮多的土壤,所产作物种子含蛋白质较低.14.大豆中缺乏赖氨酸,谷类种子富含赖氨酸,两类食物混合食用,可达到营养互补作用.15.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大米,用其制成的米饭口感越硬,粘性越低.16.大白菜腐烂后不可食,原因之一是由于其中的亚硝酸盐变成了硝酸盐,对人体有害.17.鱼类红肌的特点是收缩缓慢,持久性好,耐疲劳.具有长时间运动且行动缓慢的鱼,一般红肌较发达.18.马铃薯淀粉能与磷酸盐共价结合,糊化后黏度大.19.##鳊自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明显腹棱.20.蚝油不宜与咸味、鲜味调料共同调味.21.哈士蟆油味咸性凉,有补虚、气血精力亏损作用主治虚痨咳嗽.22.烹调使用面酱时,制作热菜宜先将其炒香出色,防止口味或色味不佳;蘸食时宜先将其蒸制.23.本体是咸味,加糖后,咸味减轻;本体是甜味,加少量盐,甜味增强.24.虾油是一种优质油脂.25.甜味被称为"百味之主〞.26.马铃薯淀粉能与磷酸盐共价结合,糊化后黏度大.27.在有咸味存在时,少量糖可改变鲜味的质量,形成浓鲜味感.四、问答题1.用"精粮〞制成的食品一般风味较好,用"粗粮〞制成的食品一般营养较全面,试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2.为何面粉宜单独作发酵制品,而大米一般不宜?为何面粉能用冷水调制成面团,而大米不宜?3.做饼干用什么样的面粉为宜?菜肴勾芡用什么样的淀粉为佳?为什么?4.玉米、大豆虽然营养丰富,但也有不足之处,试加以分析.5.粮食在保管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6.试论动物性原料品质的季节性差异与影响因素.7.做挂面、硬式面包、酥饼分别选用强力粉、中力粉和薄力粉中的哪一种面粉为宜?试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8.做鱼圆宜选用下列哪些原料?为什么?鳡鱼、鳜鱼、鲤鱼、鳝鱼、大米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豆油、猪油、菜籽油.9.分析马铃薯在贮藏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原因、危害与应采取的对策.10.分析畜禽宰杀后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原因.11.试述蔬菜的主要成分与影响成分变化的因素.12.试论影响食物原料品质优劣与价格变化的因素.13.试绘图说明我国大米、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分布情况.14.以小麦为例说明谷类粮粒的形态结构与各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15.试述用粉质仪测定小麦粉面团流变特性的方法.16.试分析小麦面粉蛋白的特性.17.比较籼米、粳米、糯米的特点与其食品加工利用X围.18.马铃薯在贮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分析原因并提出采取的对策.19.在粮食贮藏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0.简述食用油脂品质的感官检验方法.21.怎样鉴别米猪肉?22.简述刺黄瓜、鞭黄瓜和秋黄瓜的品质特点与黄瓜的保健功能.23.简述绵羊肉和山羊肉的品质特点与羊肉的保健功能.24.简述蜂蜜主要成分与食品加工中的主要用途.25屠宰后的畜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畜肉僵直的形成原因与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尸僵期持续时间的因素.〔2〕试分析畜肉成熟的原因与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畜肉成熟的因素.〔3〕试分析畜肉自溶的表现与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畜肉自溶的主要因素.〔4〕简述畜肉腐败的表现.26.简述秋子梨、白梨、砂梨和西洋梨的品质特点与梨的营养与保健功能.27.简述甲鱼的品种特点与保健功能.28.简述用化肥催生的豆芽的检验方法.29.简述强力味精的主要成分与特点.30.简述鉴别注水猪肉的方法.31果蔬采摘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蔬发生呼吸作用的实质,类型,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2〕果蔬发生后熟作用的表现,作用,延缓后熟与催熟的方法.32.简述##鳊、团头鲂、三角鲂的品种识别方法.33.简述红皮洋葱、黄皮洋葱、白皮洋葱的品种特点,洋葱的营养食疗功能.34.简述饴糖的品种特点与主要成分.35.简述味精的用途与用法.36.天然色素有何优缺点?37.试述苹果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成熟时间与品种特点,营养食疗功能,以与所含原果胶分解导致苹果质地由硬变软的过程.38.试述面酱、大豆酱和蚕豆酱的特点,使用时应注意何问题.39.试述生物膨松剂作用原理与碱性膨松剂的特点.40.试分析馒头表面易塌陷的原因,请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1.按香辛料的芳香特征、植物学特点分,香辛调料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42.虾蟹类的组织结构有何特点?43.影响食用油脂安全贮存的因素有哪些?44. 简述冬笋、春笋、鞭笋的品种特点,营养食疗功能.45.简述柑橘类品种特点,营养食疗功能.46.试述食醋的种类,用途用法.47.试述影响畜禽肌肉组织颜色、嫩度和持水性的因素.48.试述粗盐、加工盐、精盐与加碘盐的特点.49.搅拌鱼糜制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可增加吸水量,是不是加盐越多便可增加更多吸水量,为什么?为什么制汤不能过早放足食盐?50.试述糯米、粳米与籼米的淀粉构成.说明大米淀粉构成与米饭风味的关系.51、为什么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 不同动植物油脂的贮存期不同?制作干烧鱼、炸鸡块、凉拌菜、蛋糕各适合选用什么油脂, 为什么?52、做鱼圆时,添加淀粉、食盐、猪油各起何作用?如果制作鱼圆时,鱼茸、水、淀粉、食盐、猪油等均按要求添加完毕,发现搅拌后鱼糜凝胶强度不够,汆出的鱼圆成扁形,弹性不足.在不增加鱼茸的前提下,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试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53、制作饼干一般应选薄力粉,现只有强力面粉.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54、如何识别注水猪肉与注水白条鸡?如何识别鸡鸭的老嫩?55、鱼翅、燕窝属中国历史悠久的"八珍〞原料,试对其食用价值作出评价,并提出开发利用该类原料的建议.##省20##1月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面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C >A.小麦B.大米C.大豆D.玉米2.粮油食品原料中的简单蛋白质能溶于水的是< A >A.清蛋白B.球蛋白C.胶蛋白D.谷蛋白3.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双糖是< C >A.蔗糖B.麦芽糖C.乳糖D.纤维二糖4.下列淀粉酶中能将支链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是< C >A.α-淀粉酶B.β-淀粉酶C.葡萄糖淀粉酶D.异淀粉酶α-淀粉酶:只催化水解α-1,4糖苷键,只能催化水解直链淀粉,生成物是α-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β-淀粉酶:只能催化水解α-1,4糖苷键,可以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酶:既可以催化α-1,4糖苷键水解,又可以催化水解β-1,4糖苷键,催化水解产物为全部是葡萄糖.异淀粉酶:只能催化水解α-1,6糖苷键,使支链淀粉形成直链糊精.5.果蔬的酸味是由____决定的.< C >A.果蔬中有机酸的种类B.果蔬中有机酸的总含量C.果蔬的pHD.果蔬中主要有机酸的阈值6.下列色素类物质能溶于水的是< D >A.叶绿素B.胡萝卜素C.番茄红素D.花青素7.下列因素不能使肌肉持水性增加的是< C >A.添加少量的食盐B.添加一定量的焦磷酸钠C.pH降低到5.4或更低D.增加净电荷8.酪蛋白的等电点是< B >A.pH3.5B.pH4.69.下列属于正常纯鲜牛乳的是< C >A.乳酸含量0.20%0.15%-0.17%B.酸度20°T 16-18C.密度为1.030D.pH6.10.下列关于鱼死后肌肉僵硬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磷酸肌酸降解B.糖原大量消耗C.蛋白酶<##自考>水解作用加快D.pH增加11.挥发性盐基氮〔VBN〕是用来判断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当VBN达到____以上时被认为是腐败鱼肉.< >A.10mg/100gB.20mg/100gC.30mg/100gD.50mg/100g12.下列关于特产食品原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虫草与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核苷类化合物B.猴头菇多糖体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组成,其中以甘露糖含量最多C.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物质D.人参皂苷是人参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13.下列对食品安全要求最高的是< D >A.常规食品B.无公害食品C.绿色食品D.有机食品14.下列不属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是< B >A.沙门氏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志贺氏菌D.大肠杆菌15.下列关于植物原料中天然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C >A.油菜籽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秋水仙碱芥子甙B.未经处理的黄花菜中天然毒素成分是芥子甙秋水仙碱C.苦杏仁中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生氰糖苷D.豆类植物中含有外源凝集素,适当加热〔如80℃〕半小时可以破坏其活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淀粉的单糖单位是____,纤维素的单糖单位是____.2.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的最终产物是____和____的混合物.3.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____.4.大米蛋白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因为其中所含的____和____比较少,因此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5.果蔬中含量最多的三种水溶性糖是____、____和____.6.果蔬制品在加工或贮藏时会发生非酶促褐变,即果蔬中的____与____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素,严重影响产品质量.7.不同种类的果实所含有的有机酸量和种类都不同,通常以____作为分析该种果实含酸量的计算标准,如柑橘类以____表示其含酸量.8.肉的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有____、____和网状纤维,并以前两种为主.9.鱼贝类中含有较多量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即:____〕和DHA〔即:____〕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而受人们关注.10.发芽或绿色马铃薯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____,发霉花生中含有的强致癌毒性物质是____.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淀粉糊化2.肉的成熟3.鱼类微冻保鲜4.有机食品5.肉的持水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为什么青香蕉和番茄在贮藏后会变甜?2.简要说明果蔬品质的构成.3.什么是畜禽胴体?它由哪几大部分构成?4.鱼类冻结时的主要化学变化有哪些?5.简述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论述鱼类在冻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与表面保护处理的方法.##省20##10月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对粮油作物根据其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______大类.<> A.2 B.3 C.4 D.5 2.大多数粮油籽粒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一般都由皮层、胚、______3个部分构成.<> A.胚乳 B.糊粉层 C.胚芽 D.子叶3.核果类果实______的多少与粗细是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A.皮层 B.果肉 C.纤维 D.果仁 4.果蔬在储藏过程中______含量变化不大,而且多以弱碱性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A.有机酸 B.蛋白质C.矿物质 D.糖分5.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 A.15% B.20% C.25% D.30% 6.乳牛分娩后最初______天所产的乳称为初乳.<> A.3—5 B.5—7 C.7—10 D.10—12 7.鱼贝类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在______存在下形成肌动球蛋白.<> A.ANP B.IMP C.ADP D.ATP8.海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占其干重的______以上.<> A.30% B.40% C.50% D.60% 9.猴头菇的多糖体组成中______含量最多.<> A.半乳糖 B.葡萄糖C.甘露糖 D.果糖10.蜂王浆中的______具有扩X动脉血管,使犬股动脉血流量暂时增大的作用.<> A.核酸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乙酰胆碱11.鱼贝类死后肌肉在______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磷酸肌酸和糖原含量的下降.<> A.僵直 B.解僵 C.自溶 D.成熟12.牛乳中的酪蛋白是典型的<> A.脂蛋白B.磷蛋白C.单一蛋白D.结合蛋白13.葡萄中含有的主要有机酸是<> A.酒石酸B.柠檬酸C.水杨酸 D.草酸14.低酸性罐头食品的杀菌一般以______为对象菌.<> A.大肠杆菌 B.嗜热脂肪凝结芽孢杆菌 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D.沙门氏菌15.甲壳质是自然界仅次于______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A.淀粉 B.纤维素C.胶体D.黏多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新鲜蜂王浆的pH为__________,呈__________性. 2.含有__________的植物如水果、蔬菜等最易吸收__________,而且残留也高. 3.K值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鱼体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不同鲜度,一般即杀鱼的K值为__________. 4.__________几乎不含EPA和DHA. 5.当蛋黄指数为__________时,__________破裂,出现"散黄〞. 6.刚挤出的新鲜乳的酸度称为__________. 7.我们把肌肉组织内脂肪、神经组织脂肪、脏器脂肪等称作__________. 8.果蔬甜味的强弱除了取决于糖的种类和含量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 9.浆果类的组织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且__________. 10.用于酿酒的葡萄品种,果粒含______和__________较多. 11.小麦蛋白质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12.黄曲霉毒素在__________条件下迅速分解.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肉的嫩度2.蛋黄指数3.酪蛋白4.面筋5.淀粉的糊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粮油原料中淀粉粒的形状和大小表示方法.2.简述有机食品的概念与要求.3.简述果胶凝胶的条件.4.简述单宁在果实中的存在状态.5.简述油脂的酸败与预防措施.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肌肉中的糖与乳酸在屠宰前后一段时间的变化与其与肉品质的关系.##省20##10月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面粉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 A.水分 B.蛋白质C.碳水化合物 D.纤维素2.面筋的弹性与面筋蛋白质分子中的___________密切相关.< > A.二硫键B.氢键C.盐键D.疏水作用力3.变蛋加工是利用禽蛋在一定pH条件下发生凝固的原理进行的,那么变蛋加工pH一般X围是< > A.pH<3 B.pH8-10 C.pH>12 D.pH5-7 4.下列关于特产食品原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物质 B.人工培养的虫草与天然虫草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C.虫草与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核苷类化合物D.黄酮类物质是人参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5.果蔬中有机酸含量通常以果实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有机酸表示,如柑橘以柠檬酸表示,葡萄以何种有机酸表示?< > A.柠檬酸 B.酒石酸 C.苹果酸D.草酸6.下列属于碱性食品的是< > A.面包B.鸡蛋C.苹果D.牛肉7.弹性蛋白是肉结缔组织重要蛋白质,弹性蛋白组成中哪种氨基酸最多?< > A.甘氨酸 B.脯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8.在果酒酿造时,利用果汁中的蛋白质与何种物质形成不溶性物质而沉淀,消除酒液中的悬浮物质而澄清?< > A.单糖类物质 B.糖苷类物质 C.有机酸类物质 D.单宁类物质9.下列不能使肉制品的持水性增强的是< > A.降低pH到5.4左右B.添加3%左右的食盐 C.添加少量三聚磷酸盐 D.除去肌肉中的钙离子10.下列关于果蔬与其制品色泽变化不正确的是< > A.果蔬中还原糖与氨基酸会发生非酶褐变,使产品变色 B.酪氨酸会在氧化酶作用下使果蔬颜色变褐甚至变黑 C.果蔬罐头在杀菌时形成的硫化物容易引起罐壁与内容物变色D.果蔬制品中的叶绿素在碱性介质中容易形成脱镁叶绿素而使制品呈褐色11.乳脂肪中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是< > A.油酸B.亚油酸C.硬脂酸D.软脂酸12.鱼贝类中含有较多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DHA便是其中之一,其全称是< > A.花生四烯酸 B.二十碳五烯酸 C.二十碳六烯酸 D.亚麻酸13.甲壳素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资源,它的重复结构单位是< > A.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 B.D-葡萄糖胺 C.N-乙酰基-D-氨基半乳糖 D.D-半乳糖胺14.下列不属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是< > A.大肠杆菌 B.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C.空肠弯曲菌 D.肉毒梭状芽孢杆菌15.下列关于植物原料中天然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芽或绿色马铃薯中含有的天然毒素成分是龙葵碱 B.未经处理的黄花菜中天然毒素成分是生氰糖苷 C.苦杏仁中的天然毒素成分是秋水仙碱 D.豆类植物中含有外源凝集素,适当加热〔如80℃〕半小时可以破坏其活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食品工业中常用的转化糖浆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2.果胶物质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多糖类物质,通常以_______________、果胶和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形式存在于果实组织中. 3.............##省20##1月自考食品原料学试题课程代码:032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碱性食品的是< > A.苹果B.牛肉 C.面包 D.鸡蛋2.粮油籽粒中占全粒重量最多的是< > A.皮层 B.胚 C.胚乳D.胚芽3.粮油蛋白质中不溶于水和中性盐而溶于70-80%乙醇的蛋白质是< > A.清蛋白B.球蛋白C.胶蛋白D.谷蛋白4.猴头菇含量最高的有机物质是< > A.蛋白质B.脂肪C.灰分D.碳水化合物5.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 A.甾醇类化合物B.核苷类化合物C.多糖类化合物D.蛋白质6.下列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H7.下列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是< > A.枯草芽孢杆菌B.大肠杆菌C.黄曲霉D.沙门氏菌8.下列不是植物原料中的天然有毒物质的是< > A.秋水仙碱B.展青霉素C.芥子苷 D.胰蛋白酶抑制剂9.果蔬中有收敛性涩味且对制品。

《西点原料教程》第7章 调味品

《西点原料教程》第7章 调味品
能与其它的味相互作用,产生一 定程度上的口味变化。
食盐
食盐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在餐饮和烘焙制品中 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一般在应用在烘焙制品中 有添加在面团中、馅料用盐和表面装饰等,也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每人每天 至少需要10-15克,才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 动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还能 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此外,食盐还 是一种防腐剂,利用盐很强的渗透力和杀菌作用 保藏食物,如腌菜、腌肉、腌鱼、腌蛋等。
甜度与蔗糖相当,溶于水时可吸收大量热量,是所有糖醇甜 味剂中吸热值最大的一种,故以固体形式食用时,会在口中 产生愉快的清凉感。
依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木糖醇可作为甜味剂按生产需 要用于各类食品中。为白色粉末,甜度与蔗糖相近,而且, 木糖醇在体内的代谢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增加血糖含量,特 别适合糖尿病人食品的赋甜。
食糖原料的性能
○ 易溶性 ○ 渗透性 ○ 结晶性
糖在西点中的作用
增加制品甜味,提高营养价值 改善点心的色泽,装饰美化点心的外观 调节面筋筋力,控制面团性质 调节面团发酵速度 防腐作用
西点中常用的糖类
红糖 白砂糖 绵白糖
糖浆
糖浆又称为化学糖稀,是以淀粉为原料,在酸或酶的作用下,经过不 完全水解而制得的含有多种成分的甜味液体。其糖分组成为葡萄糖、 麦芽糖、低聚糖、糊精等。
常用的糖浆有饴糖浆、葡萄糖浆、转化糖浆等。 在糕点、面包、蜜饯等制作中使用糖浆,具有增色增甜、使制品不易
变硬等作用,在酥点的制作中不宜使用糖浆,以免影响酥脆性。面团 中加入糖浆,降低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面筋形成量降低,弹性减弱。 麦芽糖浆是有淀粉经酵素或酸解作用后之产品,为双糖。内含麦芽糖 和少部分糊精及葡萄糖。
二、甜味类

【史上最全篇】香辛料及常见调料基础理论及使用原则概述

【史上最全篇】香辛料及常见调料基础理论及使用原则概述

【史上最全篇】香辛料及常见调料基础理论及使用原则概述一、常见香辛料配料概述1.十四香配料:大料、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陈皮、木香、山奈、白芷、茴香、良姜、甘草、肉蔻、砂仁等十四种名贵天然香料。

用途:炒烧荤素、凉拌菜、汤类、腌制各种酱菜、肉制面食、风味食品等。

2.十四香炖肉料配料:花椒,茴香,良姜,大料,白蔻,丁香,桂皮,肉蔻,木香,陈皮,香叶,辣椒,干姜,白芷。

用途:将调料放入纱布,加食盐,酱油,味精,炖牛,羊,猪,鸡,鸭,鱼,等各种肉类。

3.咖哩粉配料:胡椒、姜黄、番椒、茴香、陈皮用途:咖哩牛肉、鸡肉、土豆等4.姜粉配料:姜块,姜片,姜末用途:本品适用于家庭,饭店用来炒,焖各种菜肴,也可用来调拌凉菜,腌制各种酱菜等。

5.烧烤料配料:孜然,芝麻,辣椒,苏籽,味精,精盐用途:本品适用于烧烤海鲜、牛、羊、鸡、鸭、鱼、火腿和其它飞禽走兽。

6.花椒粉配料:大红袍花椒,青棵麻椒用途:本品适用于制作白肉,麻辣豆腐等各种熘炒菜,也可用制做腊味品,腌制食品,肉食品,等均可使用7.美味椒盐配料:花椒、芝麻、碘盐、味精、鸡精。

用途:用于腌渍、蘸食及油炸食品,选料考究、风味独特。

8.孜然粉配料:新疆特产纯天然孜然用途:用于烧烤各种具有新疆风味的食品,亦可制作各种小吃,风味独特,芳香宜人,祛胜除膻。

9.调馅料配料:大料、白芷、桂皮、良姜、砂仁、白蔻、茴香、干姜、甘草、丁香、花椒、胡椒、草果、肉蔻等。

用途:本品可广泛用于调制各种荤素饺子馅,包子馅,馅饼,馅食,也可炒烧荤菜,凉拌菜,烧烤腌制各种肉制品和及面食,汤类和各种风味小吃。

10.炖肉调料配料:姜片,白芷,香叶,陈皮,花椒,丁香,大料,肉桂,桂皮,茴香,山奈,山楂等。

用途:将炖制的肉类放入锅中,放入酱油,大葱,食盐及本调料包即可炖煮,也可炖制排骨,砂锅肉,和做火锅底料。

11.白胡椒粉配料:优质白胡椒用途:本品加入各种汤,馄饨,面条,饺子馅,肉制品,煎,炒,烹,炸等。

常见香辛料及使用

常见香辛料及使用

第一节香辛料香辛料是某些植物的果实、花、皮、蕾、味、茎、根,它们具有辛辣和芳香性风味成分。

其作用是赋予产品特有的风味,抑制或矫正不良气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一、香辛料种类香辛料依其具有辛辣或芳香气味的程度可分为辛辣性香辛料(如葱、姜、蒜、辣椒、洋葱、胡椒等)、芳香性香辛料(如大茴香、小茴香、花椒、桂皮、白芷、丁香、豆蔻、砂仁、陈皮、甘草、山萘、月桂叶等)和复合性香辛料(如咖喱粉、五香粉等)三类。

二、常见香辛料及使用1.葱各种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醚类化合物,如烯丙基二硫化物,具有强烈的葱辣味和刺激味。

作香辛料使用,可压腥去膻,广泛用于酱制、红烧等肉制品。

2.蒜含有强烈的辛辣味,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蒜素,即挥发性的二烯丙基硫化物。

具有调味、压腥、去膻的作用,常用于灌肠制品,切碎或绞成蒜泥加入。

3.姜姜味辛辣。

其辣味及芳香成分主要是姜油酮、姜烯酚和姜辣素以及柠檬醛、姜醇等。

具有去腥调味的作用,常用于酱制、红烧制品,也可将其榨成姜汁或制成姜粉等,加入灌肠制品中以增加风味。

4.胡椒胡椒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两种。

未成熟果实干后果皮皱缩的是黑胡椒,成熟后去皮晒干的称为白胡椒。

两者成分相差不大,但挥发性成分在外皮部较多。

黑胡椒的辛香味较强,而白胡椒色泽较好。

在干果实中含挥发性胡椒油1. 2%~1.5%,其主要成分是小茴香萜、苦艾萜等,辣味成分为胡椒碱和异胡椒碱。

胡椒是制作咖喱粉、辣酱油、番茄沙司不可缺少的香辛料,也是荤菜肴、腌、卤制品不可缺少的香辛料,对西式肉制品来说,也是占主要地位的香辛料,用量一般为0.3%左右。

5.花椒花椒又称秦椒、川椒,系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树的果实。

花椒果皮含辛辣挥发油及花椒油香烃等,主要成分为柠檬烯、香茅醇、萜烯、丁香酚等,辣味主要是花椒素。

在肉品加工中整粒多供腌制肉品及酱卤汁用;粉末多用于调味和配制五香粉。

使用量一般为0.2%~0.3%。

能赋予制品适宜的香麻味。

6.大茴香大茴香俗称大料、八角,系木兰科的常绿乔木植物的果实,干燥后裂成八至九瓣,故称八角。

香料类食品原料

香料类食品原料

胡椒它的种子含有挥
发油、胡椒碱、粗脂 肪、粗蛋白等,是人 们喜爱的调味品。 能健胃进食,温中 散寒,止痛,脾胃虚 寒,呕吐,腹泻。
芥末,又称芥子末、西洋
山芋菜,芥辣粉,哇沙比, 是芥菜的成熟种子碾磨成 的一种粉状调料。芥末微 苦,辛辣芳香,对口舌有 强烈刺激,味道十分独特, 芥末粉润湿后有香气喷出, 具有催泪性的强烈刺激性 辣味,对味觉、嗅觉均有 刺激作用。可用作泡菜、 腌渍生肉或拌沙拉时的调 味品。亦可与生抽一起使 用,充当生鱼片的美味调 料
姜姜科姜属植物,也
称“生姜”;开有 黄绿色花并有刺激 性香味的根茎。 根茎鲜品或干品 可以作为调味品。 姜经过炮制作为中 药的药材之一,可 用于熬姜汤治疗感 冒。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 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 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 用以老姜为佳。 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 有温暖、兴奋、发汗、止 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 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 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痰饮、咳嗽、胃寒呕吐; 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 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 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月桂对消化系统有显
着的助益,可以帮助你打 开胃口、祛退胀气、安抚 胃痛,而且养肝补肾,促 进尿液流动。 不管是风湿痛、一般性疼 痛或是扭伤,月桂均有减 轻症状的效果,尤其是与 玫瑰、杜松调和使用的时 候。在感觉寒冷的情况下, 特别适合以月桂为处方。 同时,藉由它发汗的作用, 月桂也能降低体温。用在 传染性疾病上的功效卓著, 可能还有助于治疗支气管 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肉桂亦称中国肉桂
(Chinese cinnamon)。 樟科(Lauraceae)植物, 学名为Cinnamomum cassia。树皮芳香, 可作香料,味与产自 斯里兰卡肉桂的桂皮 相似,但较辣,不及 桂皮鲜美,且较桂皮 厚。

香辛料的原理与应用第二版pdf

香辛料的原理与应用第二版pdf

香辛料的原理与应用第二版pdf1. 引言香辛料是在食品烹饪和调味中广泛使用的物质,它们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能够提升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香辛料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

2. 香辛料的分类香辛料可以根据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香辛料分类:•植物来源香辛料:例如胡椒、肉桂、丁香等。

•动物来源香辛料:例如鱼露、虾酱等。

•矿物来源香辛料:例如盐、硝石等。

3. 香辛料的原理香辛料味道的产生与其中的化合物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香辛料及其主要化合物:•胡椒粉:主要化合物为辣椒素,具有辛辣的口感。

•肉桂:主要化合物为肉桂醛,具有温暖的香气。

•丁香:主要化合物为丁香酚,具有浓郁的香味。

4. 香辛料的应用香辛料可以在不同的食物和菜肴中应用,以增加其口感和风味。

4.1 烹饪中的应用在烹饪过程中,香辛料可以用于以下方面:•调味:香辛料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来调整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增色:香辛料可以赋予食物丰富的颜色,使其更加诱人。

•催化:香辛料可以促进食物中的化学反应,提高烹饪效果。

4.2 调味品制作中的应用香辛料也可以用于调味品的制作,例如:•沙拉酱:香辛料可以用于调制各种沙拉酱的配方,增强其风味。

•腌制:香辛料可以用于腌制肉类和海鲜,提高其口感和保鲜效果。

5. 香辛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香辛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量使用:香辛料的使用应该适量,过多可能会掩盖食物本身的风味。

•质量选择:选择新鲜、干燥且保存良好的香辛料。

•个人口味: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香辛料的使用量和种类。

6. 结论香辛料作为烹饪和调味的关键元素,在食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理解香辛料的原理和应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来提升食物的味道和香气。

只要注意使用的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的美味菜肴。

以上是关于香辛料原理与应用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中未包含具体的HTML字符、网址、图片和电话号码等内容,以确保纯粹介绍香辛料的原理和应用。

香辛料 知识要点

香辛料 知识要点

香辛料知识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根块等,或其提取物,具有刺激性香味,赋予食物以风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香辛料含有挥发油(精油)、辣味成分及有机酸、纤维、淀粉粒、树脂、粘液物质、胶质等成分,其大部分香气来自蒸馏后的精油。

很多香辛料有抗菌防腐作用,同时还有特殊生理药理作用。

有些香辛料还有相当数量的防止氧化的物质。

目录一香辛料简介2楼二各种香辛料4楼辣椒白胡椒八角黑胡椒肉蔻白豆蔻草豆蔻桂皮肉桂茴香孜然花椒沙姜大蒜生姜葱甘草丁香香叶木香香叶五香粉甘草香菜香草三香辛料的辨别121楼四香辛料的具体应用136楼五香辛料的安全性 153楼附录15楼黑胡椒与白胡椒有何不同17楼蔻类区别20楼肉桂、肉蔻、豆蔻在炖肉时所起的作用35楼肉桂与桂皮40楼小茴香和孜然区别41楼香辛料和香精的区别50楼香辛料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简述)71楼“毒八角”94楼香叶和桂叶区别97楼与鸡肉搭配的特殊香辛料104楼105楼西餐香料大全106楼方便面酱包里的香辛料114楼即食卤猪肉软罐头的加工技术.pdf (85.61 KB)119楼香辛料与健康134楼怎样使香料充分发挥作用?一香辛料简介单纯从香辛料三个字来讲,香;指的香气,辛;是麻,代表口感成份。

总的来说,即有一定的香气,又有一定的口感的调味品就叫香辛料。

天然香辛料就是某些天然植物的根、皮、叶、茎、花蕾、果实等中含的香辛物质成份。

而这些成份具有一定的气味和滋味。

它能够赋予产品一定的风味,还能抑制和矫正某种食物不良的气味。

另外根据食疗合源,药膳同补的原则,还具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功能。

很多香辛料具有防腐防菌作用,还有特殊生物药理作用,还有相当数量的防止氧化物质,是我们理想的用于食品工业加工调配的添加剂。

一:天然香辛料分类:天然香辛料可分为两类:1、芳香浓郁类型(制激性、无激性);2、辛料之物类型;从化学成份分析:分为3类:1、无氮芳香族,(芳香型辛味料)辛味成份是不含氟芳香族化合物和辛味同时存在于芳香族中,一般辛味较弱,香味成份来源于烯类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消化、健身、止血等药理作用。
(三)香辛料的分类方法
1 按植物学的归属分类。 2 按香辛料的芳香特征、植物学特点分类 (1)具有辛辣味的:如辣椒、姜、胡椒、芥菜
子等。
(2)具有芳香味的:如肉豆蔻、小豆蔻、葫芦 巴等。
(3)属于伞形花序植物的:如茴芹、芹菜、小 茴香等。
(4)含丁香酚的:如丁香花蕾、众香子等。
9 月桂:又名桂叶、香桂叶、天竺叶等。月桂油 的主要成分有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素、月桂 烯、水芹烯、柠檬烯、蒎烯等。
10 薄荷:又名番荷菜、苏薄荷、南薄荷、土薄荷 、鱼香草、升阳菜。主要的成分为薄荷脑。有凉 爽清香的风味。
11 芥菜:又名大芥。利用其成熟的种子(芥子) 作为香辛料,将芥子干燥制粉即芥末粉,种子也 可以提取芥子油。
(4)按调味料在食品烹调加工中的作用分:呈味调料、 呈香调料及呈色调料。
二、天然调味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的、 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质量不如合成调味料稳定, (一)抽提型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抗凝血、改善 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12 姜:又名生姜,白姜。利用其根状茎。辛辣成 分为姜辣素。
13 桂花:又名木犀花、丹桂花。 14 砂仁:又名宿砂仁、缩砂密、阳春砂仁。利用
其种子的种仁。有特殊的香气和浓烈的辛辣味, 从砂仁叶可提取芳香油,其挥发成分与果实差异 很大。
15山俞菜:又名瓦萨皮,有解腥增香、增进 食欲和较强的防腐作用。
第二节 调味料
一、概 述
1.调味料:用以调和食品风味,使之更迎合人们的嗜好, 促进食欲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2.分类: (1)按味道分:甜味料、咸味料、酸味料、鲜味料、
辣味料等。
(2)按性质分:天然调味料、化学调味料 (3)按用途分:复合调味料、方便调味料、火锅调料、
西式调味料、快餐甜味料等。
大蒜和生姜精粹:脱除鱼贝类的腥味。
天然调味料→破碎→加水→抽提→精制→干燥→产品 (二)分解型:鱼露(鱼酱油、水产酱油)
(三)酿造型:酱油、食醋、料酒、大豆酱、蚕豆酱、面酱
原料
原料处理
制曲
发酵
熟成

加工
成品
(四)调味油
三、化学调味料
化学调味料:指化学合成的或者通过抽提并加提纯 的鲜味成分。 (一)谷氨酸钠 味精: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要注 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 谷氨酸钠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 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 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3 按香辛料在食品中发挥的作用分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如辣椒、姜、胡椒
等。
(2)有芳香感的:如月桂、肉桂、丁香、众 香子等。
(3)有辛辣作用的:如大蒜、葱等。 (4)香草类:如茴香、罗勒等。 (5)使食品着色的:如姜黄、红辣椒等。 4 按植物的利用部位分类
二、各种香辛料简介
1 辣椒:辣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挥发油。可 促进食欲的作用。
琥珀酸一钠盐 :火腿、香肠、鱼肉罐头等。 琥珀酸钠盐
琥珀酸二钠盐:酿造食品
四、复合调味料
1.基础调味料:传统的油、盐、酱、醋,呈味作用相 对单一。 2.复合调味料:将基础调味料按合适的比例,配以多 种其他辅料,经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五香粉、辣椒汁、蚝油、紫菜汤料、咖喱牛肉汤料、 花式辣椒 五香粉:基本成份是磨成粉的花椒、肉桂、八角、丁 香、小茴香籽。有些配方里还有干姜、豆蔻、甘草、 胡椒、陈皮等。主要用于炖制的肉类或者家禽菜肴, 或是加在卤汁中增味,或拌馅。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第一节 香辛料
一、概述
(一)香辛料的定义
香辛料: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 花蕾、树皮等为原料,使食品具有刺激性香味和 辣味的一类调味品。
(二)香辛料的性质和功能 1.能增进食品风味并促进进食者的食欲。 2.掩盖食品的异味和不良的风味。 3.赋予食品香气、香辣味以及颜色。 4.有的香辛料具有抗氧化性,防止食品中的油脂氧化。 5.对微生物有杀菌的作用,对寄生虫有杀灭的作用。 6.某些香辛料还具有健胃、调理肠胃、祛痰、驱虫、
辣椒汁:用料为糖、醋、辣椒、姜、葱、盐、味精、 香油
蚝油:是用蚝(牡蛎)与盐水熬成的调味料,有“海 底牛奶”之称。它可以用来提鲜,也可以凉拌、炒 菜,我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常用。
16 紫苏:具有特异的芳香,香气主要成分是 紫苏醛。
17 葱:主要有大葱和小葱。 18 大蒜:大蒜素为主要的呈味成分。 19 甘牛至:又名花薄荷,马月兰花、牛膝草
、马乔伦。其干草或干粉可作调味料。
20 芫荽:又名香菜、胡荽、香菜子、松须菜 。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子和茎叶均可作 调味料。
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胃癌和内其它人类内脏疾病。 【忌食】加入味精后忌高热久煮。2007年10月7日
CCT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营养专家吴晓 松说:味精主要成份都是谷氨酸钠,澄清“味精对 人体健康绝对没有任何损害”。
(二)肌苷酸
(三)鸟苷酸 (四)琥珀酸及其钠盐
琥珀酸:味道比较浓厚,很少单独作为调味剂使用, 一般在加工食品中少量添加。用于酒、清凉饮料、糖 果等的调味,有时也添加到酱、酱油中。但是琥珀酸 对金属容器有腐蚀性,所以应该采用木料、玻璃、塑 料的容器。
6 丁香:又名公丁香、丁子香。除含14~21%的精 油外,还含有树脂、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戊 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蒸馏所得挥发油即丁香油 。
7 肉豆蔻:又名肉果、玉果。成熟种子去皮取其 种仁,干燥后即为香辛调味料,假种皮经干燥后 为肉豆蔻皮,也可作为香辛料。挥发油为主要成 分。
8 肉桂:又名桂皮。取树皮作香辛料。皮中挥发 油含量为1~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
2 花椒:主要呈味物质为挥发油,油中含有异茴 香醚和牛儿醇,具有特殊的强烈的芳香气。
3 胡椒: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之分,黑胡椒又名黑 川,后者又名白川。辣味成分主要为胡椒碱、挥 发油等。
4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八角香、大料,主要 呈味成分为茴香油。
5 茴香:又名小茴香、角茴香、刺梦、香丝菜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