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注意”的人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注意”的人只会从自己的角

度看问题

来源:十堰广播远方柏和心理曲鹞奇

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沉思录》

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活,但又不允许别人这么做

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情况:

——围绕中西医,喜欢中医的人对不使用中医的人嗤之以鼻抱着同情可怜的眼神,喜欢西医的人攻击中医缺乏科学和依据,双方互不相容,甚至有人专门写长文来相互舌战,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

——围绕孩子上学,妈妈认为如果不在小学就进入私立双语学校,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爸爸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乐最重要,完全没有在那么早的阶段焦虑,

双方一副“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态度争得不可开交。

结果呢?——无解!

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各自带着各自的观点和三观在生活着。反倒是,因为这些争论,浪费了宝贵的精力,破坏了沟通的氛围。

然而,一个成熟而智慧的人,往往会懂得,人是需要克制自己说服别人的欲望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说服别人?

首先,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然而,我们真的是对的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真正的事实,是由多个面向构成的。我们所认为的事实,不过是我们眼中的局部事实而已。

曲鹞奇:小学生课文中就有一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几个盲人一起去摸大象。然后描述自己感知中的大象的样子,有的人说大象像一把大蒲扇,有的人说像大柱子,有的人摸的是身体,就说大象是一堵墙、有的人摸牙齿,就说大象像是两把尖刀。另外一个寓言故事也是说的同样的道理----小马过河。不同的人对一个事物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所以道德经开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你可以体会的感觉,但一旦用言语表达出来,意思和含义就变了。

在心理咨询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夫妻间的感情问题,最好还是把夫妻二人请过来一起接受心理咨询。而且不要让他们同时进咨询室,要一个一个的请进去,让他们描述婚姻中的问题的来龙去脉,结果你会惊讶的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两个人在描述同样一件事情时,这个事情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就是对与错、黑与白的差异。但是明明你在听其中一个人描述的时候,你看到他诚恳的样子和积极的倾诉样子,你以为那就是事实。可惜,离事情的本质还差得远。

刚才您说:我们所认为的事实,不过是我们眼中的局部事实而已。这个局部的关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因为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愿意关注事情的那个部分。而对其他的事情选择了漠视。因为选择关注的那个事情一定是对自己继发性获益的,或者有特殊意义的。

例如现在正在热播的网剧《我是余欢水》电视刚上映就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女性会把这部电视剧当成一个喜剧来看,觉得余欢水这个角色多好玩

啊,而且还有那么峰回路转的剧情,但是男性,特别是广大已婚男性会把这个电视剧当成纪实片来看,因为余欢水其实代表着广大已婚男性的生活状态,男人看这部片子笑不出来,以为男人们都知道,自己离余欢水的状态可能就一纸之隔。而未婚人士可能觉得男女主人公还挺时尚漂亮才选择看这部片子。

这就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关注点记录一个事物。

远方:一个刚刚在白天被上司逼迫把职位让给新来的同事的丈夫,回到家的时候和妻子因为小事吵了一架,想静一静,此时就出来走走,路上进地铁站的时候因为下雨路滑又摔了一跤,上地铁的时候,因为有人挤,不小心撞疼了他,最近经历了诸多不顺的他心态崩了,开始骂开了。几分钟后,情绪平息的他还是把他的座位让给了刚上来的奶奶。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人把他骂人的场景拍了下来并上了网。于是,不同的人

对同一个人有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妻子:“他竟然因为一个蒜头跟我争,简直不可理喻”。

拍视频的人:他随口骂人,他是个没素质的人。

奶奶:这真是个有爱心的年轻人。

曲老师:远方今天的案例找的非常好,你提出了一个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但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曾经有一个游戏是玩的,一排人,一个接一个的串联,然后第一个人说一句话,然后一个接一个把这句话以口头的方式往下传,等到第十个人的时候,这句话已经被传播的过程中、扭曲的不成样子。

再比如如果我在路上看到了一个事情,我再把这个事情描述给你听,这表面上好像只有两个环节,即我看到,我讲给你听。

但其中有8个环节,我看到这件事情,其实这个选择性关注,我只会看我想看到的内容,当我看到这个内容后,我又在大脑里把信息加工成记忆,之后我描述给你的时候,我选择了某些语言、而放弃另一些语言。你在听我说的时候,你也选择性的听,听完以后,你大脑又对听到的信心进行加工。所以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传播信息,看似简单,实际上经历了至少8个节点,这个事情的本质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

所以我在心理咨询中,会尽可能的还原事情的客观性。而非只听一面之词。我记得我在刚从事这个心理工作时,结果一个案例,是一对情侣,女孩说男孩有暴力倾向,一定要分手。因为男孩当着朋友的面打了自己,恋爱时就敢动手,这要是结婚后还了得啊,我当时一听,觉得特别同情这个女孩,同时也在内心中对男孩有谴责。我在咨询时,就觉得这个男朋友就算分掉也不可惜。

但是我在给男孩咨询时,问题却峰回路转,男生说自己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和女朋友相恋两年中,一直迁就和包容女友,但是女友很任性,总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事发时,这对情侣还有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女孩子觉得要在朋友面前好好表现出自己可以管得住男友,向朋友证明自己的男友有多体贴,在饭局上,女孩一会让男孩给自己夹菜、一会让男孩给自己剥小龙虾,男孩一一照做,但是后来男孩可能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就没有一直照顾女孩,女孩生气了一杯酒直接泼在男孩脸上,男孩一时情绪失控,打了女孩一巴掌。后来我叫女孩进来澄清这个事情,女孩也承认事实经过就是这样的。

那后来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了,本来我还支持分手的,听了事情经过,肯定也是帮助两个人调整了关系模式,这对情侣表示还会一直走下去。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选择性注意是说我们只会把认知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刺激或信息源上。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只会关注我们想关注的,所认同的,而自动地过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认知,不想关注的信息。

远方:如果我在家里存储了几百斤黄金,我是不会要去说服别人“这很值钱”的,因为它就是毫无争论的有价值的。

只有当我对我所持有的事物并不是那么有底气,不坚定的时候,一旦遇到别人反对或者否定,才会想去反驳,并获得认可,甚至是,对方不认可还会生气。我们可能很少看到一个男性在网络喊出来“男性要独立”,而更多地是讨论“人要独立”,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理念几乎每个男人从小就知道,如果一个男性想要在社会和家庭中赢得尊敬,独立是基本条件,也是普遍事实。反过来,我们会经常地听见女性会不断地告诉自己和他人,“女性一定要独立”,这种独立,有时候是在说经济,有时候更多地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